首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
丘成桐
丘成桐1983年,国际数学会议决定将1982年的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颁发给一位年仅34的华人数学家,这位才能非凡的年轻人就是丘成桐。
丘成桐原籍中国广东,后来迁居香港,1966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
他自幼迷恋数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大学三年级时就由于出众的才华被一代几何学宗师陈省身发现,破格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
在陈省身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年仅22岁的丘成桐获得了博士学位。
28岁时,丘成桐成为世界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并且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终身教授。
丘成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从此名声鹊起。
他把微分方程应用于复变函数、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
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终于使他成为菲尔兹奖得主。
丘成桐,原籍广东蕉岭县。
1949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同年随父到香港定居。
他1967年在香港培正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
读一年级时他连假日也泡在图书馆,在数学“王国”中遨游。
1967年,他参加了全英联邦数学竞赛,在众多角逐者中,他获得第一名。
1969年,他取得崇基学院的文凭赴美深造。
两年后,在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获博士学位。
他28岁任著名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同时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国际数学家会议,应邀为“一小时讲者”之一,这是数学界难得的殊荣。
1979年,他发表专著40多篇,为世界数学界所瞩目。
1980年,他又获加州科学工业博物馆颁授“1979年度加州最杰出科学家”荣衔。
1983年8月,在波兰华沙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世界数学最高获菲尔兹奖。
两年后,又再视为个人研究经费中最崇高被称为“寻找天才”的“麦克阿瑟基金奖”。
“卡拉比猜想”是30年前由著名数学家卡拉比提出的关于高维空间曲率的一个猜想。
连卡拉比本人也未能证明其正确性。
丘成桐彻底解决了著名的“卡拉比猜想”。
还解决了多变函数与广义相对论方面的两个猜想,成为微分几何学术权威。
丘成桐:三分之二的数学与陈省身有关
丘成桐:三分之二的数学与陈省身有关记者李新玲张国丘成桐,哈佛大学教授,享誉世界的数学家,菲尔兹奖唯一的华人得主,196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陈省身先生攻读博士学位。
12月11日晚,丘成桐从大洋彼岸赶到南开吊唁恩师,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陈先生的去世您是不是觉得很突然?丘成桐:是的。
陈先生身体一向很好,前些天听说他病了,也只是以为几天就可以好。
我计划12月17日到香港参加第三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
如果陈先生不去,我会来天津看他。
记者:您第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当时对他的印象是怎样的?丘成桐:我是1969年在香港见到他的,当时我已经决定到伯克利读书,陈先生当时是去做一个演讲。
我觉得他非常和蔼、和气。
记者:您在陈省身先生八十大寿时写过一篇文章《陈省身,我的老师》,文中最后写道:“他是我的老师,还曾像父亲一样对待我。
对他给我的指导和帮助,我将永远无法报答。
”这其中的指导和帮助具体是什么?丘成桐:当然第一是做学问方面的。
当时在伯克利陈省身先生讲课并不多,我从他的许多文章中学到许多。
另外就是做人处事方面。
作为一名数学家要与其他人相处,要了解别人做的事情。
陈先生教会了我许多。
中国人在外国环境中出人头地,需要这方面的应对能力。
记者:人们怀念陈省身先生,决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还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着巨大人格魅力的人。
您眼中的陈先生是怎么样的?丘成桐:他关心祖国的发展。
他做老师非常尽职。
我曾看到1949年他担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所长时,先手写后油印的教学笔记。
这是非常难得的,现在的许多数学家都不愿意手写笔记给学生看。
记者:从1972年起,陈先生开始频繁回国。
您了解并理解他的想法吗?丘成桐:他1980年后来得更多一些,我有时与他一起回来,很多次是参加国际会议。
我知道他非常想为中国多做点事,他有一个希望:“把中国变成一个数学强国。
”记者:陈先生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菲尔兹奖简介
菲尔兹奖简介Fields(菲尔兹)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是一个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奖项。
每四年颁奖一次,颁给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每次最多四人得奖。
得奖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
它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要求设立的。
菲尔兹奖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Fields(菲尔兹)奖获得者1、L.V.Ahlfors(阿尔福斯)(1907--1996)美籍芬兰数学家。
证明了邓若瓦猜想,发展覆盖面理论,对黎曼面作了深入研究,在复分析等领域享有崇高声望。
1936年在第10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奖。
从1948 到1950, Ahlfors担任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
他曾任美国数学会副主席。
在1986 ,他担任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名誉主席。
2、J.Douglas(道格拉斯)(1897--1965)美国数学家。
解决了普拉托极小曲面问题,即一种非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的第一边值问题,在几何、群论和变分问题的逆问题等领域均有贡献。
1936年在第10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奖。
没有担任职务。
3、A.Selberg(赛尔伯格)(1917--)美籍挪威数学家。
在筛法理论、素数定理、黎曼假设、弱对称黎曼空间中的调和分析、不连续群及其对于狄里克雷级数的应用、连续群的离子群等领域有突出贡献,在数论学界有崇高声望。
1950年在第11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奖。
4、L.Schwartz(施瓦尔茨)(1915--2002)法国数学家。
创立了广义函数论,在泛函分析、概率论、偏微分方程等领域均有突出工作。
1950年在第11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奖。
没找到任职,但政治上活跃。
5、K.Kodaira(小平邦彦)(1915--1997)日本数学家。
推广了代数几何的一条中心定理——黎曼-罗赫定理,证明了狭义卡勒流形是代数流形,得到了小平邦彦消没定理,在代数几何和微分方程等多个领域都有突出工作。
对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从天才到菲尔兹奖得主的思考
1.华裔数学天才陶哲轩获得菲尔兹奖2006年8月22日,陶哲轩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手中领走了菲尔兹奖章。
他刚满31岁。
陶哲轩,英文名TerrenceTao,小名Terry,1975年7月17日生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澳大利亚的华裔。
19岁获得Princeton博士学位。
2000年25岁成为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终身数学教授,并与妻子劳拉(Laura)和儿子威廉(William)在洛杉矶居住。
2006年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在2004年,本·格林(BenGreen)和陶哲轩发表一篇论文(发表于Ann.Math.),宣称证明存在任意长的素数等差数列。
很多人评论,仅此一个结果就足以使他获得菲尔兹奖(FieldsMedal)。
Tao获得了2003年的Clay研究奖,2005年他与BenGreen合作工作使得Green获得Clay研究奖。
目前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数学系任教的陶哲轩(TerenceTao),是赢得菲尔兹奖的第一位澳大利亚人,也是继1982年的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
“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顶尖高手……他的兴趣横跨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调和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组合论。
”颁奖词称。
听到自己获奖时,陶哲轩最初的反应是非常惊讶。
他说:“几天以后,我才开始适应……”当一位友人发电子邮件向他祝贺时,他回复说:“现在我仍在继续进行我的研究项目,我想要解决的那些难题,并没有因为获奖就魔法般地自动得到解决。
”陶哲轩是一位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都极高的数学家。
他先后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其中30多篇系与他人合作。
他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BenGree的共同研究成果———宣称证明存在任意长的素数等差数列———被探索杂志誉为2004年最重要的100个科学发现之一。
“我并没有什么魔力。
”陶哲轩说,“我考虑一个问题时,发现它看起来很像我从前曾经处理过的类似问题。
我想也许原来管用的方法在这儿也会管用……结果,我解决了。
李政道博士的故事
李政道博士的故事李政道博士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代数几何学。
他于1946年出生于台湾,自幼便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和天赋。
以下是李政道博士的一些故事和成就:1. 小学时期就表现出卓越的数学天赋,曾在三年级时解出高年级难题,被老师惊叹。
2. 1963年进入台湾大学数学系学习,1967年获得学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深造。
3.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代数几何学大师Alexander Grothendieck。
4. 1977年,李政道博士在《Crelle's Journal》上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题为“Supersingular abelian varieties over $\mathbb{Z}$[1/p]”。
5. 1987年,李政道博士受聘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数学教授,成为该学院第一位非白人教授。
6. 1994年,李政道博士获得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数学家。
7. 2003年,李政道博士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以表彰他在数学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8. 除了在数学上的成就,李政道博士还是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他曾经主张数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应试训练。
9. 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数学家不是被称为“神童”时决定要成为数学家的,而是在上学期间感到数学兴趣,并愈来愈感到兴趣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数学家。
”李政道博士以其深厚的数学功底和杰出的研究成果,为数学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探索的精神,不仅为华人在国际数学领域树立了声望,也向年轻学子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
第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人生驿站RAND GARDEN OF SCIENCE近年来,他频繁来往于香港、北京、杭州、美国等地。
被内地媒体熟知,除了他年轻时取得的巨大成就,还有他热心肠地为国办学,以及敢于说话的“真性情”。
他22岁获博士学位,27岁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3岁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他也是第一位荣获菲尔兹奖的中国科学家,他还获得全球数学终身大奖“沃尔夫奖”以及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特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等众多国际大奖和崇高的学术荣誉。
他,就是丘成桐!丘成桐现为哈佛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他在微分几何、微分方程、流形拓扑、代数几何、数学物理、计算机图形学等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被公认为是几何分析学科方向的奠基人。
英国数学大师约翰·科茨说:“中华数学事业已进入丘成桐时代,中国将成为世界数学强国!”丘成桐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的数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1979年,他受中科院原数学所所长华罗庚之邀第一次访华。
20世纪80年代,又几度到中科院数学所进行学术交流,并被聘为数学所学术委员会的名誉委员。
90年代以后,联系就更为紧密。
1994年,丘成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2003年,经中科院提名,丘成桐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2010年,丘成桐摘取数学终身成就大奖“沃尔夫奖”。
据悉,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双奖得主,迄今全球只有13位。
勤奋刻苦,培养大气丘成桐1949年4月4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现为“汕头市”),父亲丘镇英。
幼年时,丘成桐随父母移居香港。
在谈到如何培养青年学生的数学兴趣时,丘成桐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20世纪60年代中,在香港培正中学上学,中学数学老师的能力都很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主要是黄逸樵老师。
他很懂讲课,喜欢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尤其是古代数学家的故事,讲得有条有理、引人入胜,所以,我的兴趣慢慢就培养起来了。
丘成桐:数学界的“凯撒大帝”
丘成桐已囊括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
福德奖这三个世界顶级大奖,历史上仅有 两位数学家囊括这三大奖项,另一位是比 利时数学家德利涅。 丘成桐得奖还为沃尔夫奖创造了另一佳话: 他是继自己的导师陈省身之后,第二位获 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大师性情
“父亲的早逝、家庭的衰落,让我与《红楼梦》
中的情节产生共鸣。”丘成桐开始欣赏和感 受到曹雪芹深入细致的文笔,如何丝丝入扣 地描写出封建社会的一个大悲剧。 40多年来,这部伟大的著作时常被丘成桐拿 来翻阅,他也常常想象在数学中如果能够创 作同样的结构,是怎样伟大的事情。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2004年,丘成桐首先在香港成立了针对香
港中学生的两年一届的“恒隆数学 奖”。 2008年,在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陈东 升先生和美国坦普顿基金会的支持下,丘 成桐中学数学奖正式成立,第一届、第二 届、第三届颁奖仪式已分别在2008年10月、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举行。
院士 2005年,意大利 Lincei 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5年7月,中国国务院华人事务办公室顾 问组的海外专家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3年,美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 1990-1992年,美国数学理事会成员 1989年,美国伯克利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学
2005年,国立台湾大学颁授名誉博士学位。 2009年6月,受聘为中北大学荣誉教授。 2010年7月28日,受聘为昆明理工大学名誉
教授,在该校成立工程数学中心,2012年 计划在该校招收2名博士研究生。 2011年,丘成桐被授予武汉大学名誉教授 称号。
现任该校William Casper Graustein讲席教
数学的奥秘论文
“数学界的莫扎特”——陶哲轩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摘要菲尔兹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誉。
目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只有两位,一位是丘成桐,另一位是陶哲轩。
两人都在数学方面具有巨大成就。
很多人听说过丘成桐,但是却对陶哲轩的了解甚少。
本文主要论述数学神童陶哲轩的数学生平,包括他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以及所获荣誉奖项。
增加人们对陶哲轩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菲尔兹奖;数学;素数陶哲轩,男,1975年7月17日出生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华裔数学家,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数学系。
从幼年开始,陶哲轩就被“天才”、“神童”、“叹为观止”、“难以置信”等与神奇相关的词语包围:两岁就用积木教更大的孩子如何数数;9岁开始学大学数学课程;13岁成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迄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20岁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正教授;31岁获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多荣誉,是什么成就了他的辉煌?一、数学生平1.1陶哲轩孩童时代陶哲轩两岁时,父母就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早慧。
于是,他3岁半时被送进一所私立小学。
然而,尽管智力明显超常,但他却不懂得如何与比自己大两岁的孩子相处。
几星期后,父母明智地将小哲轩送回了幼儿园。
在幼儿园的一年半时间里,由母亲指导,他自学了几乎全部的小学数学课程。
其间,父母开始阅读天才教育的书籍,并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
陶哲轩也因此结识了其他的天才儿童。
陶哲轩5岁时,父母决定将他送到离家两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学校。
因为这所小学的校长向他们承诺可以为陶哲轩提供灵活的教育方案。
一入学,陶哲轩就进了二年级,但他的数学课则在五年级上。
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7岁的陶哲轩开始自学微积分。
开明的校长又在他父母的同意下,主动说服了附近一所中学的校长,让小哲轩每天去该校听中学数学课。
不久,小哲轩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内容是关于用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
丘成桐
• 人物周刊:近年来,国内名牌高校开始较大幅度 引进海外人才,你如何评价其利弊得失?应该如 何改善或者做得更好? • 丘成桐:能够真正引进人才我想是非常重要 的事情,我不反对,而且非常赞成。就好比姚期 智(编者注: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世界计算 机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获得者,迄今获得 此项殊荣的唯一亚裔科学家)去清华,我对他本人 很佩服,我对清华大学能够成功地引进姚期智也 很佩服。他能够从普林斯顿辞掉所有位子,能够 很专心地教课,带了很多学生,这可以说是中国 学术成功的最重要希望。
• 人物周刊:北大认为您“歪曲了事实”,尤其是 在海外人才引进的问题上,北大的声明出来后, 很多读者和网民认为应该“用事实来说话”,您 所知道的都有谁? • 丘成桐:那很多。例如数学和力学两个学科 直接从海外招聘的特聘教授在海外全都是有全职 的,说他们是从海外引进的人才,那就不实事求 是了。你们可以从网上查,田刚、夏志宏是海外 全职。陈十一、佘振苏是在海外有全职的特聘教 授,还有最近的那个葛力明也是海外全职的特聘 教授。就数学和力学那几个人,在网上很容易查 的。教育部的网站有,海外大学的网站有,你只 要随便search一下,很容易就能找到。好多都能 查到,简单得很啊。
丘成桐再论中国高等教育:不应要 大学赚钱(图)
• 几个月前和记者的一次对话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是丘成桐先生没有想到的。因为他原来认为大众 媒体是不懂科学家的,他曾经这样反问记者:在 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媒体为什么要来参与讨论? • 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丘成桐先 生对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现状发表了自己 的尖锐看法(详见本刊2006年7月1日第16期《丘 成桐:中国教育走了很多好笑的路》),他坦言: • “中国很多大的项目,表面上请了很多人来, 特别是引进很多外国专家,实际上都是假的。
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的“成功学”:“他不是个天才!”
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的“成功学”:“他不是个天才!”作者|李芸“丘成桐不是个天才。
”这是1968年香港最著名的数学家黄用诹对19岁大三学生丘成桐的评价。
而这位不是天才的青年,一年后远渡重洋赴美求学,22岁取得数学博士学位,27岁破解世界难题卡拉比猜想,33岁成为菲尔兹奖获得者。
面对“非天才”的结论,丘成桐说他“从未感到沮丧”,自己也“并不喜欢'天才’这名词”,因为解决数学难题需要艰辛的努力,没有捷径可走。
事实上,任谁看了丘成桐闪闪发光的履历,都会感慨他本就是天纵之才,但只有读了《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了解他的人生经历、科研道路后,才会明白,即便天才如丘成桐,成功的注脚仍是艰辛的努力。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美]丘成桐、史蒂夫·纳迪斯著,夏木清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颠沛的童年丘成桐成长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历史和哲学讲师。
1949年,襁褓中的丘成桐随父母从广东迁至香港。
幼时家贫,虽然父亲频频为工作奔波,母亲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但因为要照顾的人太多,全家过着饔飱不继的日子。
丘成桐5岁开始上学,瘦弱的小不点要走3公里才能到达乡村小学。
上学或回家途中,偶尔能去外祖母家吃上一小碗拌了豉油的饭,就是很隆重的美食了。
最年幼的妹妹出生时,家里十个人住在两个房间里,是丘成桐童年住过最好的地方。
丘成桐小学时成绩平平,直到初二,才开始尝到数学的真正滋味。
他甚至自己提出问题:给出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一角和一分角线的长度,仅用圆规和直尺,能否把三角形画出来?走路上学时,乘火车时,都在苦思,却未能解决。
每周六放学后搭火车有一个空当,丘成桐会在一间书店流连,因为买不起书,他就站在那儿看数学书。
有一天,他发现有本书论述自己一直在想的问题,知道自己的“问题”曾难倒不少人,而且是新近才解决的,与两个经典难题同属一类,丘成桐感到飘飘然。
1963年,父亲因病去世,没了家庭支柱,整个家如地震夷平了房子。
丘成桐-我们该建怎样的大学
丘成桐:我们该建怎样的大学【人物简介】丘成桐:著名数学家,1982年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是迄今为止两个获得该奖的华人数学家之一。
丘成桐原籍中国广东,后来迁居香港,1966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
1971年获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博士学位。
198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数学教授;1987年至今,任哈佛大学数学教授。
有问题但并非无解时至今日,我国的大学确实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人才。
几年前一位教育部负责人就曾对我说,在一段很短的时期,大学毕业生的数目就增加了五倍有余。
当然,“大量制造”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良多,但教育的素质却有待改善。
除了人文教育缺失;经费不足;开放性、普及性不够;研究与教学脱节外,还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比如,年轻、有创造力的人才缺乏。
“年轻”两个字很重要。
在美国,一般来讲我们希望能够请到40岁以下的教授,因为最前沿的科学需要年轻的学术领导,可是中国在这方面人才资源相当缺乏。
又如,研究基金评审制度不健全。
研究基金分配掌握在国家,更确实地说,是掌握在一小部分院士、政府官员或大学行政人员的手里,因此便形成错综复杂的学术界争执。
我认为评审制度应该注重鉴定“质”而非“量”,如何去落实这样一种注重“质”的评审方法相当困难。
国内世界级的专家寥寥可数,没有足够多的、比较超脱的世界级专家参与评审,评审结果往往无法服众。
最后,管理体制不利于创建一流大学。
在这几十年来,得诺贝尔奖的发现很少来自政府控制和管理的研究。
大部分发现都是科学家根据自己的思想和计划,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而且往往是无意中得到的。
这就要培养好的研究环境,要可充分、自由地选择研究项目。
可惜在今天中国的科研体系中,如果真有此特立独行的教授,可能他的研究工作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西南联大结束时,冯友兰先生指出“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陶哲轩:华裔数学天才
陶哲轩:华裔数学天才作者:方长平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二年级)》2006年第10期尽管享有“数学神童”之称,尽管在11岁至13岁的那几年间分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铜、银和金牌,尽管21岁就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即为加州大学教授,尽管2000年曾获塞勒姆奖,2003年获克雷基金会奖,但在得知自己获菲尔茨奖后,陶哲轩甚至不敢相信——“这个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这位当之无愧的“数学神童”,这位刚满31周岁的澳大利亚籍华裔数学家,是今年问鼎这一奖项的4人中最年轻的,也是继24年前丘成桐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
2006年8月22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4年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此召开。
在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数学家的注目下,一位儒雅清秀的年轻华人,从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手中,接过菲尔茨奖——这个全球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他,就是陶哲轩。
菲尔茨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奖章正面,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目光深邃;背面,“全世界的数学家们,为知识作出新的贡献而自豪”镌刻其上。
就是这枚金质奖章及1500美元的奖金,构成了菲尔茨奖的全部。
似乎,物质价值远远比不上缺席数学的诺贝尔奖;然而,这个数学大奖无论从其权威性、国际性或学术影响而言,都无愧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首先,它由国际数学联盟颁发,在每隔4年才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
“这是全世界顶尖数学家的联盟。
”其次,每届菲尔茨奖最多同时授予4人,从1936年首度颁奖以来,包括本届4位得主在内全球仅有49人获奖。
再次,它是窥视现代数学主流面貌的很好“窗口”。
著名数学家、布尔巴基学派创始人之一丢东涅1978年在论文《论纯数学的当前趋势》中,全面概述了近20年来纯数学各分支的前沿;在他列举的13个目前处于主流的数学分支中,12个的部分重要工作均由菲尔茨奖获得者完成。
正因此,今年因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获此殊荣的陶哲轩,在得知自己获菲尔茨奖后,他甚至一直都不敢相信——“这个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丘成桐
196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 ;197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师从陈省身); 1974-1987年任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数学教授 ;1987年起任哈佛大学讲 座教授 ;199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4年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出 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2013年起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 授。
他的突出成绩和钻研精神为当时的美籍教授萨拉夫所赏识,萨拉夫力荐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攻读博士研究生。19岁的时候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21岁毕业时就注定要改变数学的面貌”这 不是作者的话,这是几年前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希望把丘教授聘请过来的时候,系里讨论时一个年纪很大 的几何学家引用陈省身先生说的一句话。在伯克利学习期间他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开创了一个崭新 的领域:几何分析。当年他只有28岁。也就是说,从入学伯克利到他在世界数学家大会做一小时报告之间相隔 还......
与萧荫堂合作证明单连通Kahler流形若有非正截面曲率时必双全纯等价于复欧氏空间, 并给Frankel猜想一 个解析的证明。
在各种Ricci曲率条件下估计紧黎曼流形上Laplace算子的第一与第二特征值。
1976年解决关于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的卡拉比猜想陈类为零的紧致凯勒流形称为卡拉比-丘流形,在数学与弦论中都很重要。作为应用,丘成桐还证 明了塞梵利猜想,发现Miyaoka-丘不等式。丘成桐对c1>0 情形的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也作出了重要的 贡献,猜想了它与代数几何中几何不变量理论意义下的稳定性的关系。这激发了Donaldson 关于数量曲率与稳定 性等一系列的......
丘成桐
演讲人简介丘成桐 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
1983年获得素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迄今仍是华人数学家中唯一的获奖者。
1979年后,丘成桐把主要精力转向振兴祖国数学事业上,先后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所、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并亲自担任这些研究机构的负责人。
他还为这3个研究机构募集资金1.5亿元。
他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数学大师之一,被国际数学界公认为四分之一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
他现任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国际顶尖数学杂志《微分几何杂志》主编,所获荣誉还有:瑞士皇家科学院的克雷福特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我年少时,并不喜欢读书,在香港元朗的平原上嬉戏玩耍,也在沙田的山丘和海滨游戏。
与同伴在一起,乐也融融,甚至逃学半年之久。
真可谓倘佯于山水之间,放浪形骸之外。
“感情的培养是做大学问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期间,唯一的负担是父亲要求我读书练字,背诵古文诗词,读近代的文选,也读西方的作品。
但是,当时我喜爱的不是这些书,而是武侠小说,从梁羽生到金庸的作品都看了一遍。
由于这些小说过于昂贵,只能从邻居借来,得之不易。
借到手后,惊喜若狂。
父亲认为这些作品文字不够雅驯,不许我看,所以我只得躲在洗手间偷偷阅读。
除了武侠小说外,还有《薛仁贵征东》、《七侠五义》和一些禁书,都是偷偷的看,至于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则是公开的阅读,因为这是父亲认为值得看的好书。
他要求我看这些书的同时,还要将书中的诗词记熟。
这事可不容易,虽然现在还记得其中一些诗词,例如黛玉葬花诗和诸葛亮祭周瑜的文章等,但大部分还是忘记了。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很快就引起我的兴趣,但是读《红楼梦》时仅看完前几回,就没有办法继续看下去。
一直到父亲去世后,才将这本书仔细的读过一遍,也开始背诵其中的诗词。
那些被华人捧得的世界科学大奖
001 图灵奖
艾伦·图灵(Alan·Turing)
22 CHINA PHILANTHROPIST
设立时间:1966年 主办单位:美国计算机学会(ACM) 图灵奖的名字取自世界计算机科学的先 驱、英 国 科 学 家 艾伦·图 灵。目前 图 灵 奖 已成为计算机领域内最负盛名的奖项,有 “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美誉。
PANOPAMA 万象
那些被 华人
资料整理_金丽娅
捧得的世界科学大奖
002 菲尔兹奖
设立时间:1936年 主办单位:国际数学联盟、菲尔兹基金会 菲尔兹奖是当今数学界最高奖项之一,有 “数 学 界 的 诺贝尔 奖”之称。该 奖 项 的 正 式名称是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由国际数 学联盟在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 颁 发。1932年,加拿大 数学家菲尔兹宣 布设立菲尔兹基金会,并从下一届(1936 年)开始颁发菲尔兹奖。
005
科学 突破奖
003 沃尔夫奖
设立时间:1978年 主办单位:沃尔夫基金会 表 彰 对 象:沃 尔夫 奖 每年 评选 一次,奖 励 在农 业、化 学、数 学、医 药 和 物 理 领域以及艺术领域中建筑、音乐、绘画、雕塑四大项目之一中取得突出成绩 的人士。 奖金:每项奖金为10万美元
设立时间:2013年 主办单位: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 表彰对象:在生命科学、数学和基础物理学领域有杰出 贡献的人才 奖项:生命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数学突破奖 奖 金:每 项 奖 金 达 3 0 0万 美 元,被 誉为 科 学 界“第一巨 奖”。由俄罗斯富翁尤里·米尔纳、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 盖·布林、Fa c e b o o 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阿里巴巴 集团创始人马云及夫人张瑛等共同资助。 获 奖 者:2 0 15 年 11月,中国 科 学 家 王 贻 芳 作 为 大 亚 湾 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丘成桐——国际数学“菲尔兹奖”获得者
丘成桐——国际数学“菲尔兹奖”获得者
施宁
【期刊名称】《中国人才》
【年(卷),期】1994(000)010
【摘要】成就与荣誉 1982年8月,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的世界数学大会上,举行了一个隆重的颁奖仪式。
一位年轻的华人学者,在来自世界各国著名数学家的注视卞,从从容容地走上主席台,彬彬有礼地从世界数学联会会长手中接过“菲尔兹奖”奖章和证书。
顿时,全场爆发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这位获奖的华人学者,就是年仅33岁的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他是由于解决了微分几何中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以及数学方面的其它突出成就,而获得这个国际数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施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37.12
【相关文献】
1.国际数学家大会与菲尔兹奖 [J], 谭昌眉;;
2.中国第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记华人数学家丘成桐 [J], 邵红能;
3.国际数学家大会及菲尔兹奖 [J], 李荣元;田庆平
4.国际数学家大会与菲尔兹奖 [J], 谭昌眉
5.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培养学习兴趣,建立信心至关重要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兴趣的培养决定终身事业
兴趣的培养决定终身事业编者按:丘成桐,美国哈佛大学数学教授,被公认为是近1/4世纪里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于29岁攻克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于1982年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是迄今惟一一位获得该奖的华人。
丘教授几次来到中国,对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发表了一些演讲。
他并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好,并认为进入哈佛的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比进入哈佛的中国学生强很多。
他认为,中国的中小学生比美国的学生数理化知识学得多的观点也是错误的,美国比较好的中小学校学生也会学习中国中小学生的功课,而且学得很灵活,不像中国那样的“填鸭式”学习,在美国一些好的学校,十一二年级学生的微积分已经做得非常漂亮,而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学微积分。
他还在一些演讲里反复强调,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语言、数学、写作是三门最重要的功课。
他认为,西方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一般来讲,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能够毫无困难地在集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科研成果,因此,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意见而得到老师跟同学的重视。
除了表达能力以外,推理能力也是西方教育重要的一环,因此,数学是中学和大学最受重视的一门学科,欧氏几何定理不见得对社会有直接贡献,可是它的推理方式却是最有效的逻辑训练。
以前,美国主要的大学非常看重学生的语言和数学能力,如果一位学生的语言和数学能力不高,他就基本上不会被这些大学录取。
目前,语言、数学、写作是美国所有名校最重视的训练。
不只是有批评,丘教授也在一些场合对中国学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
丘教授曾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发表过一次演讲,和中学生们比较详细地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治学思想,以及对数学的看法。
下面是演讲的内容,和大家分享。
文章摘编自《人民教育》。
关键词:基础知识;逻辑训练;家庭教育;人格训练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我对此表示深深地钦佩。
25条关于数学的新闻内容
25条关于数学的新闻内容1、7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教授、1994年出生的浙江小伙儿陈杲荣获ICCM数学奖银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2、ICCM数学奖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是世界华人数学界的最高奖项。
不过,比起赢得荣誉,让陈杲更感到兴奋的是,在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颁奖现场,他见到了自己的偶像——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3、丘成桐是第一位获得国际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在由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共同主办的这次大会上,他表示,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数学已经登上了一个较高的平台,聚集了一批优秀数学家,但后面的路还要靠自己。
最后冲刺的几百米,虽然很短,但最艰难。
他希望七到八年内能够将中国数学发展至世界领先地位。
4、陈杲听得格外认真,觉得“丘先生的构想是闪耀而豪迈的”。
如今,像陈杲一样的青年数学家闪耀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等多个领域,向着丘成桐提出的“最后几百米”冲刺。
从学生时代开始,陈杲就爱上了“与数字、图形打交道”。
每当陈杲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后,曾担任国内多所知名中小学校长的父亲总鼓励他,“把眼界放宽,去探索更大的数学世界”。
于是,陈杲花费大量时间,沉醉在专业的数学书籍中。
一本《四维流形的几何》,他3年读了3遍。
也是在广泛的专业阅读中,陈杲在书本里“结识”了丘成桐。
5、1977年,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引力瞬子。
通过引力瞬子,霍金尝试将引力理论和量子物理中的瞬子理论结合起来,构造一种量子引力理论——欧几里得量子引力。
引力瞬子给引力的量子化提供了新的视野,这种独特的数学结构,也引起数学家们的强烈兴趣。
从那时起,无数优秀科学家先后构造了四类引力瞬子。
丘成桐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对卡拉比猜想进行推广,与合作者构造出四类引力瞬子中的两类。
丘成桐曾与微分几何界最高奖韦布伦奖得主陈秀雄谈及相关工作,并在1978年世界数学大会演讲时提出一个大纲领。
当代十大著名华人数学家
当代十大著名华人数学家上周我们发送的「俄罗斯的顶级数学家,到底有多恐怖?」这篇文章受到了大家广泛关注。
其实华人数学家也很了不起,目前已有两名华人获得了菲尔兹奖。
今天我们为大家盘点介绍一下当代(依然健在)的十位华人数学家,看看他们都做出了哪些非凡成就。
一、丘成桐(1949.4.4.~现在)国际著名数学家,20世纪国际著名华人数学家陈省身老先生的学生,现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意大利Lincei 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印度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等职务,荣获1982年度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由于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美国《纽约时报》将其称为“数学王国的凯撒大帝”。
丘成桐的工作深刻变革并极大扩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几何中的作用,影响遍及拓扑学、代数几何、表示理论、广义相对论等众多数学和物理领域。
解决Calabi猜想,即一紧Kahler流形的第一陈类≤0时,任一陈类的代表必有一Kahler度量使得其Ricci式等于此陈类代表。
这在代数几何中有重要的应用。
与萧荫堂合作证明单连通Kahler流形若有非正截面曲率时必双全纯等价于复欧氏空间,并给Frankel猜想一个解析的证明。
在各种Ricci曲率条件下估计紧黎曼流形上Laplace算子的第一与第二特征值。
等等.....二、陶哲轩(1975.7.17~现在)当代最年轻的著名华裔数学家,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数学系,是澳大利亚唯一荣获数学最高誉“菲尔茨奖”的澳籍华人数学教授,也是继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
美国出版的《探索》杂志评选出美国20位40岁以下最聪明的科学家,有两名华裔科学家入选。
其中,数学家陶哲轩位居榜首。
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算术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大师级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界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
丘成桐,国际著名数学家,祖籍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
1949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同年随父母到香港。
父亲曾在香港香让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任教。
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无忧无虑,成绩优异。
但在他14岁那年,父亲突然辞世,一家人顿时失去经济来源。
尽管丘成桐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但他仍然以优异成绩在1966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
1969年初,刚刚从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学位的萨拉夫博士,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执教。
丘成桐的杰出才能及表现给萨拉夫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在萨拉夫的推荐下,伯克利分校录取丘成桐为博士研究生,并授予IBM奖学金。
于是,丘成桐放弃中文大学学士学位,提前退学,于1969年秋到伯克利。
他的导师是著名微分几何学家陈省身。
70年代左右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几何的中心,云集了许多优秀的几何学家和年轻学者。
在陈省身教授的亲自指导下,丘成桐于1971年获博士学位。
丘成桐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应邀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的一年中,他结识了许多年轻的世界一流数学家,包括著名的美国数学家费弗曼。
丘成桐在这里受益匪浅,他完成了两篇论文,一篇是关于保形变换的,另一篇是关于常平均曲率子流形的,分别发表在《微分几何杂志》与《美国数学杂志》上。
1972年秋,年仅23岁的丘成桐应邀来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担任副教授,又完成了几篇论文。
其中至今仍
具影响的是与劳森合作的关于标量典率与群作用关系的文章。
在1973年美国数学会举行的微分几何大会上,丘成桐做了三个学术报告,以卓越的能力和杰出的贡献,向数学界显示了自己在微分几何领域的领先水平。
这一年是丘成桐数学事业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他完成了题为《完备黎曼流形上调和函数》的著名论文,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篇文章是他数学生涯的转折点。
丘成桐教授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从此名声鹊起。
这一猜测是由著名几何学家卡拉比在1954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的。
具体内容如下:设M是紧克勒流形,ω为其克勒形式,给定任意表示第一陈示性类C1(M)的实闭(1,1)型形式ρ,则存在唯一的克勒度量,满足:
(1)其对应的克勒形式与ω决定相同的上同调类;
(2)其里奇形式与给定的(1,1)型形式ρ相同。
这种克勒度量的唯一性早在50年代即为卡拉比本人证明,实际上是偏微分方程极值原理的应用,但存在性一直悬而未决。
卡拉比猜测的成立等价于一类复蒙日-安培方程的可解性,由于蒙日-安培方程是完全非线性的,其求解一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1976年底,丘成桐用强有力的偏微分方程估计解决了这一问题。
丘成桐还把微分方程应用于复变函数、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
在解决“卡拉比猜想”的同时,他还证明了负定第一陈类的紧克勒流形上克勒-爱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
1976年,丘成桐被提升为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
1978年,他应邀在芬兰举行的世界数学大会上做题为《微分几何中偏微分方程作用》的学术报告。
这一报告代表了八十年代前后微分几何的研究方向、方法及其主流。
1978年,丘成桐和舍恩合作,首先解决了正质量猜测的特殊情形。
他们的定理也喻示了在三维环面上,平坦度量是唯一的具非负标量曲率的黎曼度量,其后不久,他们就解决了最一般情形的正质量猜测。
1975年,丘成桐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讲演之际,通过与帕普基里亚库波洛斯教授的交谈,掌握了一个怎样从浸入证明嵌入的拓扑技巧。
几年后,他与米克斯合作,应用这一技巧解决了道格拉斯-莫里解的嵌入问题,该结果在拓扑学中有许多应用,如三维流形的德恩引理。
后者是解决关于S3上群作用的史密斯猜测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基于他的杰出工作, 1983年在华沙举行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他被授予菲尔兹奖章。
菲尔兹是加拿大数学家,逝世后将其遗产捐献给世界数学协会,设立了菲尔兹奖,用来表彰在数学上有卓越贡献的数学家,且年龄必须在40岁以下。
由于著名的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一项,菲尔兹奖成为世界数学界中的最高荣誉。
丘成桐是至今得奖者中唯一的中国人。
在此以前,他当选为1979年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优秀的科学家,1981年获得世界微分几何界中最高奖之一的美国数学会的维布伦奖。
1984年,丘成桐与乌伦拜克合作,用强有力的偏微分方程估计
方法,解决了稳定丛与杨-米尔斯-埃尔米特度量一一对应的这一问题,丘成桐与乌伦拜克还应用这一定理给出了克勒流形上平坦丛的刻划。
1989年夏,美国数学会在洛杉矶举行微分几何大会,丘成桐作为世界微分几何的新一代领导人物出任大会主席。
他不仅具备几何学家的直观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学家的才能。
正如著名数学家尼伦伯格在1983年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介绍丘成桐工作时所指出的,他的工作既深刻又广泛,涉及微分几何的各个方面。
丘成桐对中国数学一直非常关心.1984年起,他招收了十几名中国博士研究生,为中国培养微分几何人才。
他一贯认为,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欣赏好的数学问题。
他经常运用讨论班的形式,带领学生阅读大量的数学文献,帮助学生从中领会数学的精辟之处。
参考文献
[1]易南轩.数学星空中的璀璨群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