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雷电活动特征与防护对策
浅谈雷电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浅谈雷电的危害与防护措施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雷电发生后会产生危险的过电压和过电流造成电力设施设备的绝缘损坏引发短路及过电流、过电压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人身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因此,做好防雷电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标签:雷电;危害;防护措施前言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大气中的雷云在过程形成中,由于积累了大量的正负电子,当这些正负电子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发生碰撞后就会发生激烈放电现象。
同时,伴有强烈的闪光和轰鸣声。
这就是雷电形成的原因。
因此,根据雷电的产生和造成危害的特点,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雷电给电力设施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1 雷电的种类及其危害自然界中雷电按照其危害的方式分有;直击雷、感应雷及雷电侵入波。
按其形状分有线型、片型及球型三种。
雷电的危害就是雷电的破坏效应;主要有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当雷电发生时会产生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冲击电压,而冲击能迅速击穿电力设施设备的绝缘保护造成电力线路短路而毁坏电力设备。
甚至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巨大的雷电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能转换成热能使金属物体迅速熔化,产生火花,火花飞溅引起火灾和爆炸。
遭到雷击的物体通过巨大的雷电流,能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物体内部的水分或其他液体迅速气化,以至物体剧烈膨胀而遭到破坏或爆炸。
以上雷电发生的破坏是综合出现的,其中以伴有的爆炸和火灾的出现是最为严重的。
2 防雷装置防雷电伤害的装置主要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及避雷器等。
完整的避雷置应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的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
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
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
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施设备。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及避雷带实际上就是接闪器,是用来接受雷击的金属导体。
当发生雷电时,吸引雷电接受雷击放电。
接闪器一般是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所用材料尺寸应符合技术规定的要求。
雷电危害及防雷措施

雷电危害及防雷措施一、雷击的主要对象(1)雷击区的形成首先与地理条件有关。
山区和平原相比,山区有利于雷云的形成和发展,易受雷击。
(2)雷云对地放电地点与地质结构有密切关系。
不同性质的岩石、地质结构或局部导电良好的地带都容易受到雷击。
(3)雷云对地的放电途径总是朝着电场强度最大的方向推进,因此有较高尖顶建设物或铁塔等,由于其尖顶处有较大的电场强度,所以,易受雷击。
在农村,虽然房屋、凉亭和大树等不髙,但由于它们孤立于旷野中,也往往成为雷击的对象。
(4)从工厂烟囱中冒出的热气常有大量导电微粒和游离子气团,它比一般空气容易导电,所以烟囱较易受雷击。
(5)—般建筑物受雷击的部位为屋角、檐角和屋脊等。
二、雷电的破坏作用(1)电作用的破坏。
雷电数十万至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可能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大面积停电。
绝缘损坏引起的短路火花和雷电的放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2)热作用的破坏。
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使金属熔化飞溅到易燃物上而引起火灾或爆炸。
(3)机械作用的破坏。
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时,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使被击物内部液体剧烈膨胀为大量气体,致使被击物破坏或爆炸。
上述破坏效应是综合出现的,其中以雷电伴有的爆炸和火灾最严重。
三、架空电路的防雷措施1.装设避雷线这是一种很有效的防雷措施。
由于造价高,只在60kV及以上的架空电路上才沿全线装设避雷线。
在35kV及以下的架空电路上一般只在进出变电所的一段电路上装设。
2.提高电路本身的绝缘水平在架空电路上,采用木横担、瓷横担或高一级的绝缘子,以提高电路的防雷性能。
3.用三角形顶线作保护线由于3kV~10kV电路通常是中性点不接地的,因此,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绝缘子上装以保护间隙,这在雷击时,顶线承受雷击,间隙被击穿,对地泄放雷电流,从而保护了下面的两根导线,一般也不会引起电路跳闸。
4.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或自重合熔断器电路上因雷击放电产生的短路通常是由电弧引起的,电路断路器跳闸后,电弧就熄灭了。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雷暴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经常伴随着强烈的闪电、响雷、强风和暴雨。
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强烈闪电:雷暴天气中的闪电是非常明显的特征,它是由大气中形成的电荷分离引发的,表现为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的电流放电。
闪电产生的时候,会发出明亮的光和产生巨大的声音。
一般来说,闪电伴随着雷声,当闪电与地面距离较近时,雷声就显得比较响亮。
2. 巨大雷声:雷声是雷暴天气的另一个明显特征,由于闪电引起的空气瞬间膨胀产生的声波所引发。
雷声的响度与闪电的距离密切相关,当雷电落地很近时,雷声就会很大,甚至给人一种震耳欲聋的感觉。
3. 强风和暴雨:雷暴天气往往伴随着强风暴雨,尤其是在雷暴的核心区域。
暴雨通常伴有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洪水、山洪等灾害,造成交通拥堵、建筑物倒塌等危害。
强风也可能导致树木倒伏、电线断裂等。
4. 不稳定天气条件:雷暴天气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与大气的不稳定条件密切相关。
热带低压槽、冷暖气团的交汇、高地地形等都是雷暴天气发生的重要因素。
大气湿度、空气稳定度等也会影响雷暴天气的发生和发展。
为了减少雷暴天气带来的灾害,可以采取以下防灾减灾措施:1. 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雷暴天气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前发现雷暴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使公众能够做好准备和防范措施。
2. 避免户外活动:在雷暴天气预警发布后,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露天空地,避免接触高处、金属设施等容易成为闪电的引导物。
3. 强化房屋和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加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建设,通过设置避雷针、接地装置等措施,减少雷击的危害,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 安全转移:在雷暴天气来临前,及时转移安置易水淹、山洪等灾害区域的居民,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雷暴天气的认知和防范意识,让人们了解如何正确应对雷暴天气,减少灾害的发生。
也可以加强学校和社区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和群众的安全自救能力。
雷电风暴应急指南

雷电风暴应急指南雷电风暴是一种强烈的自然现象,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
为了确保人们在雷电风暴中的安全,以下是一份雷电风暴应急指南,涵盖了在雷电风暴期间需要注意的各种方面。
一、了解雷电风暴在开始讨论雷电风暴的应急程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雷电风暴的特点和危害。
雷电是大气中发生的电流放电,伴随着亮光和响声。
雷电风暴通常会伴随着强风、大雨和冰雹。
雷电风暴的主要危害包括触电、火灾、电器损坏以及飞溅物造成的伤害。
二、预防措施1. 在雷电风暴预警时刻保持警惕。
当你收到雷电风暴预警通知时,立即采取行动,做好应急准备。
2. 固定室外物品。
清理花园和庭院中的杂物,保持室外环境整洁。
固定或收藏易受风力影响的物品,以防止其被风吹走或飞溅。
3. 关闭电器设备。
在雷电风暴来临时,及时关闭家中的电器设备,以防止设备受到雷击而受损。
4. 避开高处和开阔地区。
雷电通常会选择高处和开阔地区形成,因此在雷电风暴期间,尽量避免在这些区域停留,以减少被雷击的风险。
三、在雷电风暴中的行为准则1. 寻找安全的室内避难所。
当雷电风暴来临时,尽可能迅速地进入室内,寻找安全的避难所,如房屋、办公室或公共建筑。
2. 避免接触水和潮湿的物体。
雷电会通过水传导电流,因此在雷电风暴中,尽量避免接触水或潮湿的物体,如洗手间、水龙头或湖泊等。
3. 不要躲避在树下或高大物体旁边。
雷电通常会选择高大物体作为“闪电杆”,因此在雷电风暴期间,不要躲避在树下或高大物体旁边,以免受到雷击。
4. 避免使用有金属材质的设备。
雷电会选择导电物体进行放电,因此在雷电风暴中,要避免使用有金属材质的设备,如电脑、手机或电动工具等。
5. 避免接触金属网或金属结构。
雷电通过金属网和结构进行传导,因此在雷电风暴期间,远离金属网和金属结构,以免受到雷击。
6. 随时检查天气预报。
了解雷电风暴的最新情况和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雷电风暴后的处理措施1. 检查电器设备。
在雷电风暴过后,仔细检查家中的电器设备是否受到雷击。
浙江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

浙江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
是指浙江省针对雷电灾害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应急预案。
下面是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的主要内容:
1. 雷电监测和预警:浙江省建立雷电监测系统,对全省范围内的雷电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布雷电预警信息。
监测系统包括雷电观测站、雷电监测雷达等设备,能够提供精准的雷电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
2. 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在重点区域、高风险区域和人员密集区域,建设雷电防护设施,包括避雷针、接地网等。
对于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和设施,如高层建筑、电力设备等,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雷电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3. 增强公众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媒体渠道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向公众普及雷电灾害的知识,告知应对雷电灾害的基本方法,如避雷姿势、避雷措施等。
4. 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建立一支专业的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必要的救援器材和装备,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
同时,建立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机制,加强协同作战能力。
5. 针对不同场所和行业制定具体应急预案:根据不同场所和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包括避雷、转移、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要加强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联络和沟通,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总之,浙江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是一套综合性的措施和预案,旨在提高对雷电灾害的预警能力,加强公众的安全意识,提供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雷电灾害对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的损失。
做好雷电防范全面保障安全

做好雷电防范全面保障安全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导致重大的电力设备故障和系统瘫痪。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雷电袭击,全面保障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雷电防范措施。
本文将就如何做好雷电防范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建立并完善雷电防范制度和规章制度。
雷电防范工作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和执行机制,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和操作规程,并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
此外,应通过多种渠道向员工普及雷电防范知识,提高员工防范意识,从而增强整体的防范能力。
其次,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提供雷电活动的相关信息,帮助人们做好防护准备。
因此,投资建设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使用先进的雷电探测设备和技术,如闪电定位系统、雷达监测系统等,来实时监测气象条件和雷电活动情况,并通过预警方式向相关单位发送警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三,加强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在高层建筑物、电力设施等易受雷暴袭击的地方,应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首先,建筑物应安装避雷针和接地设备,以达到引雷、放电的目的,减少雷击损害。
其次,电力设施应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如安装避雷器、避雷器、避雷网等,以防止雷电引发的电气设备损坏。
此外,还应对屋顶、墙壁等部位进行良好的绝缘和导电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防雷效果。
第四,加强室外人员的防护。
当雷暴天气来临时,室外工作人员要迅速撤离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场所避雷。
在室外工作期间,使用防雷工具,如雷电伞、防雷服等,有效降低被雷击的概率。
此外,还要加强对儿童和游客的教育和宣传,告知他们雷电的危害性,并告诫他们在雷暴天气中远离户外和高大的物体。
最后,及时处理雷电引发的事故。
一旦出现雷电引发的事故,我们要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要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防雷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雷电防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全面而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安全。
雷电预防措施

雷电预防措施雷电预防措施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闪电时它可以使各种建筑、电气设备等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极大的过电流,从而造成损坏,甚至可以伤害人类。
一、雷电的分类1)直击雷: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叫直击雷,雷击时,流过被击物的.电流极大,对电气设备会造成最大威胁。
2)感应雷:感应雷也叫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当雷云与大地放电后线路中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的形式向导线两侧流动,这种过电压是由静电感应引起的,电磁感应也可引起感应过电压。
3)球形雷:球形雷是雷电发生时形成的发红光或白光的火球,球形雷很少见,它是由特殊的带电气体形成的能够从门、窗、烟囱等信道进入室内。
4)雷电侵入波:是雷电时,在架空线路上或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和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波。
二、雷电的危害1) 破坏:由于雷电的冲击电压高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伏,可以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烧毁电线,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大规模停电,绝缘损坏后,增加了触电和危险性。
2)的破坏:当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将转换成大量电能,造成金属导体过热甚至熔化,引起火灾或爆炸,若雷击在易燃物上,更易造成危险。
3)质的破坏:由于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被击物缝隙中和气体受热剧烈膨胀,水分急剧蒸发为大量气体,使被击物损坏或爆炸,雷击时产生的气浪也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三、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和避雷器。
避雷器是一种专门的防雷设备,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电、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等,避雷线用来保护输配电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用来保护电力设备,防雷接地电阻应定期测试,阻值合格。
防雷装置的工作原理:利用它们比被保护物高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己,使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则被保护物可以免受雷击,使用防雷装置后,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四、防雷措施为了防止雷云对人体放电造成电击,应注意采取如下安全措施:1.雷暴时,尽量少在室外逗留,确需巡检时,应穿好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不准登高作业。
雷电对电力设施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雷电对电力设施的影响及防护措施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和电流,对电力设施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在雷暴天气下,电力设施可能会受到直接打击或由于雷电感应而受到间接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雷电对电力设施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雷电对电力设施的直接影响雷电对电力设施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击中:雷电可能直接击中电力设施,如发电站、变电站、输电线路等。
这种情况下,电力设施可能会遭受严重损坏,导致电力系统的瘫痪,造成供电中断。
2. 烧毁设备:雷电引发的电流过大,有可能烧毁电力设施中的各种设备,如开关、断路器、变压器等。
这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仅需要更换受损的设备,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修复。
3. 电磁感应:雷电产生的电磁场很强,可能在电力设施附近感应出高电压,导致设备受损或者出现故障。
这种感应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损坏或者故障可能逐渐加剧,最终影响设施的稳定运行。
二、雷电对电力设施的间接影响除了直接影响之外,雷电还可能通过间接方式对电力设施造成影响。
1. 引发浪涌电压:雷电引发的电磁波可能导致高电压浪涌,从而对电力设施产生瞬态电压冲击。
这种冲击可能对设备的绝缘系统、电子元器件等造成损害,增加了设备故障的风险。
2. 扰乱信号传输:雷电产生的电磁场也可能扰乱电力设施中的信号传输,比如控制信号、监测信号等。
这会导致设备之间的通信中断,进一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雷电防护措施为了保护电力设施免受雷电的影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1. 地线系统:合理设计和建设地线系统是防范雷击的基础。
通过铺设深埋地线、接地网等,将雷电击中的电流迅速引导到地下,减少对设施的直接影响。
2. 避雷针装置:在高耸的建筑物、电力设施周围安装避雷针装置是防护措施之一。
避雷针具有尖锐形状,能够迅速吸收雷电,减少雷电对设施的损害。
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店铺分享的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介绍,一起来看一下吧。
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雷电是大自然中最壮观的自然现象之一,它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具有巨大的能量及破坏力。
其电压可高达几十万伏甚至数百万伏,瞬时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放电时温度高达30000℃。
世界各地每年遭受雷击而造成破坏的重大事故不计其数,仅我国每年就有数万人遭受雷击伤亡。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防雷知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雷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
雷电的主要危害根据雷电产生的危害特点,它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雷电流引起的。
通常雷电以三种形式出现,即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和雷电波。
一般人所说的雷击是由直接雷造成的,由于它瞬间放出的电流相当大,产生的高温高压引起爆炸、火灾和建筑物倒塌,造成人畜伤亡事故。
感应雷的主要危害是由电流沿着金属导线或导体形成雷电冲击波,并进入建筑物内造成用户的仪器设备或家用电器的损坏,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火灾等重大雷击事故。
在雷击事故中90%是感应雷造成的,随着现代化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在电子设备、供电设备、通信广播、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输等领域都是感应雷的主要袭击对象。
雷电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面迅速传播,其传播速度为300m/us(在电缆中为150m/us),若侵入建筑内可造成配电装置和电气线路绝缘层击穿产生短路或使建筑物的易燃易爆物品燃烧和爆炸。
造成雷电击事频繁发生的原因,除了不可抵御的自然现象外,人们的防知识缺乏、防雷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有的人认为避雷针是万能的灵丹妙药,有了它就会任凭电闪雷鸣而安然无恙,有的单位舍不得花这笔钱来搞防雷工程,有的单位即使安装了避雷设施,但安置不规范或长期得不到维护、保养,成了引雷入室的'祸根;雷期间,野外作业及行走不能及时地离开所处环境的最高点;有人甚至跑到大树下、屋檐下躲雨,室内人员甚至打开门窗观赏雨景或收看电视、打电话,对家用电器电源插头不及时拨掉,从而导致雷电击伤亡悲剧频发。
雷电防护安全保障措施

雷电防护安全保障措施近年来,雷电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针对雷电的防护安全保障措施十分必要。
本文将对雷电防护措施的几个关键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雷电防护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建筑物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雷电防护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设置避雷针和接地装置是雷电防护的重要手段。
避雷针通过将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降低,分散雷电的能量,从而减轻雷击带来的危害。
接地装置则能将雷电的电荷引入到地下,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物的防护能力。
其次,在建筑物内部,要合理布设避雷线路,将雷电冲击流引入地下,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此外,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和设备还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提高防护效果。
二、户外活动的雷电安全保障户外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雷雨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存在极高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监测天气预报,并根据预测情况合理调整活动计划。
避免在雷雨概率较高的时段和地点进行户外活动,从而减少雷击的概率。
其次,在户外时,尽量避开高大的金属物体、高架桥、孤立的树木等雷电容易击中的目标,选择安全的避雷点躲避。
同时,避免站立在开阔的场地上,寻找安全的掩体,减少人身在雷电潜在威胁下的风险。
此外,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材质的伞,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
三、雷电安全教育与普及雷电防护需要大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因此,开展雷电安全教育和普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雷电的危害性和防护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其次,针对特定人群,如学生、农民等,开展有针对性的雷电安全教育,传授具体的防护技巧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对雷电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借助各种媒体平台,提供雷电防护的相关信息和指导,帮助公众了解并正确应对雷电灾害。
四、雷达监测系统的建设雷达监测系统是现代雷电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
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经常造成电力系统中断、设备损坏、火灾甚至人员伤亡。
为了更好地理解雷电的特性,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本文将对雷电进行分类并提供防御的概述。
雷电可以分为云间放电、云地放电和云云放电三种类型。
云间放电是指两个云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当云的内部电荷分布不均匀时,会产生强大的电场。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荷之间的断电强度将无法阻止电荷流动,从而形成云间放电。
云间放电通常以闪光和雷声的形式出现,但由于其发生在云层之间,对地面上的设备和人员影响相对较小。
为了防御雷电,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需要建立可靠的接地系统。
一个好的接地系统能有效地分散雷电冲击所带来的电流,减小电流对设备和人员的危害。
接地系统应该包括合适的接地电极、接地导线和接地网。
需要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
避雷针和避雷网能够吸引雷电并将其导向地面,避免雷电直接打击建筑物和设备。
避雷针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避雷网则覆盖整个建筑物。
还应该采取防雷保护设备。
防雷保护设备包括避雷器、避雷器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等,能够将雷电产生的过电压引导到地面,避免过电压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影响。
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备。
由于雷电的破坏力较大,防雷设备可能会受到损坏或老化。
定期检查和维护能够确保防雷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其防护能力。
雷电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现象,为了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建立可靠的接地系统、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使用防雷保护设备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备,都是有效的防御手段。
惊蛰时节雷雨交加如何防范雷击

惊蛰时节雷雨交加如何防范雷击惊蛰时节,春雷频繁出现,雷雨交加的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雷击是一种致命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范雷击事件的发生。
一、了解雷电知识在防范雷击的过程中,首先要有相关的雷电知识。
雷电是大气层内云与地面或不同云之间产生的一种强电放电现象。
防范雷击需要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破坏力以及常见的防护方法等。
只有了解了雷电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制定雷电防范策略。
二、室外雷电防范措施在雷雨来临之前,应及时采取以下室外雷电防范措施。
1. 远离高处和突出物当雷雨来临时,应迅速远离高处建筑物、山峰等突出物,以免成为雷电击中的易受攻击目标。
2. 不在开阔场地停留雷雨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在开阔场地如高原、田野等处停留,以免引来雷击。
3. 不待在水体边雷电容易通过水体传导,因此在雷雨来临时,应尽量避免待在水体附近,如湖泊、江河等。
4. 不躺卧在地面上雷击往往以地面为靶,当雷电发生时,尽量不要躺卧在地面上,以减少受雷击的概率。
三、室内雷电防范措施除了室外雷电防范,我们还应该注意室内的安全。
下面是一些室内雷电防范措施。
1. 雷电避雷保护系统在房屋或建筑物上安装合格的雷电避雷保护系统,可以有效地分散和吸引雷电的能量,减少雷击的影响。
2. 雷电避免触碰金属物在雷雨来临时,尽量避免触碰金属物,特别是窗户、门把手、自来水管道等可能带电的金属物。
3. 避免使用电器设备雷电容易通过电器设备进入室内电路,因此在雷雨时要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以减少受雷击的风险。
4. 雷电时切勿使用电话雷电容易通过电话线路传导,为了避免被雷击,应在雷电来临时切勿使用电话。
四、个人防范雷击的常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掌握一些防范雷击的常识。
1. 不在室外活动时不使用伞当雷雨来临时,切勿使用伞,伞上的金属部分可能成为雷击的目标。
2. 不在雷雨中寻找避难所虽然很多人都习惯在雷雨中寻找避难所,但实际上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雷电浪涌入侵分析及防护措施

雷电浪涌防护未 来发展展望
防雷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化监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 等技术实现雷电活动的实时监测和 预警
创新材料:研发新型防雷材料,提 高防雷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综合防护:将防雷措施与建筑物、 设备等相结合,形成综合防雷系统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的防雷技术和经验
雷电浪涌防护措 施
室外防雷措施
安装避雷针: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雷电对建筑物造成损坏。
接地措施:将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接地,使雷电电流能够安全地流入地下,避免对建筑物内的电 子设备造成损坏。
防雷器安装:在建筑物内安装防雷器,将雷电电流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免受雷电 浪涌的损坏。
防雷设备的安装与维护
安装位置:选择地势较高、无遮挡 物的开阔地带,确保设备能够接收 并导引雷电
设备连接:确保防雷设备的连接线 缆完好无损,无老化、破损现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接地系统:确保防雷设备的接地电 阻符合标准,一般不大于4欧姆
定期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防雷 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 作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防雷击电磁脉冲:在 建筑物内安装防雷击 电磁脉冲的浪涌保护 器,以减少雷电对电 子设备的损害。
电子设备防雷措施
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将雷电引入地下 电源线、信号线等金属线路应穿管埋地,并保持一定距离 电子设备应使用防雷插座,保证接地良好 安装浪涌保护器,抑制雷电过电压和电流冲击
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 电脑等
雷电浪涌入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雷电的常见种类、侵袭途径及防雷知识和措施

雷电的常见种类、侵袭途径及防雷知识和举措三种雷害最常见雷电分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雷,最常见的是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感应雷即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球形雷那么像火球一样,会飘进室内.大厦一般要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主要预防直击雷和感应雷,所采用的材料一定要精密.预防球形雷主要方法是关闭门窗,预防球形雷飘进室内;如果球形雷意外飘进室内,千万不要跑动,由于球形雷一般跟随气流飘动.如果在野外遇到球形雷,也不要跑动,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将球形雷引开,以免误伤人群.据专家介绍,家用电器都是低压产品,一般都安装了不同类型的避雷针,采取了相应的防雷举措.在野外,千万不要高举雨伞等.人乘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由于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电功能,一些油车后面拖着一条铁链,也是一种防雷设备. 专家提醒,驾车遭遇打雷时务必不要将头手伸向车外.雷电侵袭的主要途径一、直接雷击的侵袭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暴露在空间的各种设备、各种架空金属线缆〔如电力电缆、通信线路、网络布线等〕.它可能在数微秒之内产生数万伏乃至数拾万伏的高压,产生火花放电,形成巨大的热能和机械能量,摧毁建筑物、设备,危及人身平安.二、雷电波侵入雷电虽然未直接击中建筑物或设备,但击中与本建筑物或设备相连的金属管、线,通过传导的方式经电阻性耦合将雷电波引入建筑物内,损害与之相连接的用电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乃至危害人身平安.三、雷击电磁脉冲干扰雷击发生时,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诱发强大的雷击电磁脉冲,经感性耦合、容性耦合或电磁辐射产生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损坏有关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大量采用微电子技术的、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监控、通信等网络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而微电子设备的高度集成化,低工作电平和小工作电流的特点,又带来绝缘强度低,耐过电压、过电流的水平差等致命弱点.美国研究报告[AD-722675]指出:当雷电活动时,磁感应强度到达0.07GS时,计算机发生误动作, 当磁感应强度超过 2.4GS时,计算机发生永久性损坏.因而雷电所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对微电子设备将产生严重的危害.根据统计,雷电对微电子设备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雷击火灾的损失,成为当今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四、地电位还击当设备没有采取等电位接地举措的情况下,由于各接地系统本身的接地途径不同,冲击接地电阻差异,以及在泄放雷击电流时,所通过的雷击电流存在差异,导致地电位升高和不平衡,当地电位差超过设备的抗电强度时,即引起还击,损坏设备雷电平安常识一、雷电发生时应注意的人身平安?1.留在室内,并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2.不宜使用无防雷举措或防雷举措缺乏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4.减少使用和手提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的场地,寻找地方躲避.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高尔夫球等扛在肩上.10.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11.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二、单位应该怎样进行雷电灾害防范?1.单位应定期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比方:学校、区级以上医院、四星级以上宾馆、特区内高度在45米以上的高层建筑需两年检测一次.2.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平安工作, 建立各项防雷平安工作,建立各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如,雷雨过后,安装在程控交换机、电脑等电器设备电源上和信号线上的过压保护器应检查有无损坏,发现损坏时应及时更换.3.建设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 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平安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4.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预防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5.新增加建设和新增加安装设备应同时对防雷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建设,如:重新铺设电脑网络线、室外天线的移位和加高等等都应该重新设计和建设防雷设施.6.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市防雷所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预防再次雷击.雷雨季节如何防护家用电器通常,雷电季节影响家用电器平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应雷的侵入而引起.感应雷是指当雷电发生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感应雷侵入主要有四条途径:供电线、线、有线电视或无线电视天线的馈线、住房的外墙或柱子.其中前三个途径都是与家用电器有直接的外部线路连接,当这些线路是属于架空入室时那么危害更为严重.由于强烈的雷电感应作用将在这些架空导体上产生很高的雷电电磁脉冲,电磁脉冲沿着这些导体直接进入家用电器而造成危害.目前常被人们忽略的是感应雷入侵的第四个途径,即家用电器的安装未与建筑物的外墙及柱子保持一定距离.由于当住户所在的建筑物发生直击雷或侧击雷时,强大的雷电流将沿着建筑物的外墙及柱子流入地下.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建筑物的外墙或柱子有强大的雷电流流过,便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场和磁场,如果家用电器与外墙或柱子靠得太近,那么可能受到损坏.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家用电器和作用人员的平安呢?防雷技术标准和经验告诉我们:首先,建筑物应按防雷设计标准装设直击雷防护设施,如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体.它们能把雷电流的大局部引入地下泄放.其次,引入住宅的电源线、线、电视信号线均应屏蔽接地引入, 这样局部雷电流又会泄入地下.用户为保证平安,应在相应的线路上安装家用电器过压保护器〔又名避雷器〕.对一般家庭而言,需要3个避雷器:第一个是单相电源避雷器,第二个是电视机馈线避雷器,第三具是电话机避雷器.避雷器的作用是对从线路上入侵的雷电电磁脉冲进行分流限压,从而实现被避雷器保护的家用电器的平安.家用电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离开外墙或柱子远一点.还要注意经常定期检查家用电器所共同使用的接地线,大多数的家用电器的外壳几乎都与这条接地线相连, 其主要目的是对人身平安起保护作用.当安装避雷器时,所有避雷器的接地都是与这条接地线相连的,如果这条接地线松脱或断开,家用电器的外壳就可能带电,避雷也无法正常工作.过去,许多人提出雷雨天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如拔下电视机的电源插头、天线插头、打雷时不要打 .当然,这种做法是比拟平安的,但有时会感到不方便,比方有人打来时, 是接还是不接?电冰箱、空调机拔了电源便无法作用.打雷时家里没有人怎么办?因此,建议大家还是采取上述防雷方法.当然,目前条件不成熟时,拔掉所有插头也不失为一种应急举措.近年来,许多厂家开发生产了一些家用电器防雷过电压保护器,有些家电厂家在产品中增加了过电压保护器件,声称能防雷击.这里要提醒广阔用户,防雷需要进行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加一两个元件或买一个防雷击电源插座就能解决的,为了平安可靠,还是去找各地防雷机构为您提供技术和产品咨询吧.防雷的根本举措有哪些?一、防雷装置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常见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避雷器等. 根据保护的对象不同,接闪器可选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或避雷带.避雷针主要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保护;避雷线主要作为电力线路的保护;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保护;避雷器是预防雷电侵入波的一种保护装置.二、电离防雷是一种新技术,它由顶部的电离装置,地下的地电流收集装置及连接线组成.电离防雷装置是利用雷云的感应作用,或采用放射性元素在电离装置附近形成强电场,使空气电离,产生向雷云移动的离子流.这样,雷云所带电荷便得以缓慢中和并泄漏,从而使空气电场强度不超过空气的击穿强度,消除落雷条件,抑制雷击发生.三、可燃、易燃液体贮罐的防雷举措是:1.金属油罐的防雷:由于金属油罐本身就有着良好的屏蔽性能,只要油罐顶板有足够的厚度,利用自身的保护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当油罐顶板厚度大于3.5毫米〔mm〕且装有呼吸阀时,可不设防雷装置.但油罐体做良好的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间距不大于30米〔m〕.当罐顶板厚度小于3.5毫米〔mm〕时,虽装有呼吸阀,也就要在罐顶装设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呼吸阔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米〔m〕.保护范围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2米〔m〕.2.非金属油罐的防雷,应采用独立的避雷针, 以防直接雷击.同时还应有防雷电感应举措.对覆土厚度大于0. 5米〔m〕的地下非金属油罐,可不考虑防雷举措.但呼吸阀、量油孔、采光孔应做良好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
雷电灾害预防的方法

雷电灾害预防的方法雷电可以造成人畜伤亡、引起火灾、破坏电器设备和建筑物等。
那么如何预防雷电灾害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雷电灾害与防范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预防雷电的方法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
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
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
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雷电灾害与防范雷电是大自然中静电放电过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和云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出光和声的现象。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1) 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2)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雷电是大自然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云与地面间由于空气电离所引发的放电现象。
雷电可以分为云间放电和云地放电两种情况。
1. 云间放电云间放电是指云与云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
当不同云块之间的电位差足够大时,云间会出现强烈的电放电现象。
云间放电常常伴随着闪电和雷鸣,是炎热夏季常见的自然现象。
云间放电的防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避免露天活动: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天气中,避免在室外进行活动,特别是在开放的场所,如高山、大草原、海滩等,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成为雷电的“目标”。
1.2 安全庇护所: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建议有安全庇护所的室内场所进行活动。
安全庇护所可以是固定的建筑室内空间,也可以是汽车的金属车身,因为金属对电流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护。
1.3 避免高处:在雷电活动频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高处活动,如山顶、高楼等地。
因为高处更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从而增加风险。
1.4 避免大面积水域:雷电对水具有较好的导电性,避免在大面积水域活动,如湖泊、河流、海洋等。
水面上的游泳、划船等活动都是雷电的高危区域。
2.1 室内避险:在雷电活动频繁的情况下,尽量待在室内,避免接触到室外的金属物体,特别是窗户、门把手等。
室内是相对安全的地方,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护。
2.2 避免大面积开放场所:雷电容易在开放场所发生,如操场、球场、高尔夫球场等。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这些地方进行活动。
2.3 远离高大树木和金属结构:雷电容易诱发火灾,高大树木和金属结构是雷电的“导线”,容易受到雷击并引发火灾。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情况下,尽量远离这些区域。
2.4 不接触金属物体:雷电容易通过金属物体传导,遇到雷电时,尽量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如金属杆、金属围栏等。
对于雷电的防御,主要是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了解雷电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避免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天气中进行露天活动,寻找安全庇护所进行活动,避开高处和大面积水域,注意室内避险和远离高大树木和金属结构等,这些都是对雷电防御的基本要点。
如何预防雷电灾害

如何预防雷电灾害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种雄伟壮观⽽⼜有点令⼈⽣畏的放电现象。
那么,你知道如何预防雷电灾害吗?今天店铺为⼤家整理了预防雷电灾害的⽅法,希望能让⼤家有所收获。
预防雷电灾害的⽅法⼀、室外防雷的措施 在雷电发⽣时,我们应尽量不要到室外活动,⼤多数雷击死亡的事故都发⽣在户外。
所以在遇到乌云密布,狂风暴⾬即将来临时,⼤家要尽快躲到室内。
如果躲避不及,在室外遇到雷⾬天⽓时,提醒⼤家可以采取以下⼏种防护措施。
1. 由于云与⼤地之间发⽣的雷电,是有选择性的。
⼀般情况下,⾼⼤的物体以及物体的尖端是容易被雷击的。
所以在室外请不要靠近铁塔、烟囱、电线杆等⾼⼤物体,更不要躲在⼤树下或者到孤⽴的棚⼦和⼩屋⾥避⾬。
这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受到接触电压和旁侧闪击以及跨步电压的伤害。
2. 有些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了防⽌直击雷的袭击,都安装了避雷针或避雷带等接闪器。
当雷电发⽣时,往往这些防雷装置起到的是引雷的效果,雷电电流由接闪器通过引下线导⼊地下,它可以保护周围不遭直击雷的袭击。
所以如果在室外万⼀⽆处躲藏,你可以躲在与避雷装置顶成45°夹⾓的圆锥范围内,这是⼀个避雷针安全保护的区域,但不要靠近这些建筑物或构筑物。
3. 在郊外旷野⾥,与周围⽐较,你可能是最⾼点,也就是你将处于尖端的位置,所以你不要站在⾼处,也不要在开阔地带骑车和骑马奔跑,更不要撑着⾬伞,拿着铁锹和锄头,或任何⾦属杆等物,因为这样可能会遭到直接雷击的袭击。
要找⼀块地势低的地⽅,站在⼲燥的,最好是有绝缘功能的物体上,蹲下且两脚并拢,使两腿之间不会产⽣电位差。
4. 为了防⽌接触电压的影响,在室外你千万不要接触任何⾦属的东西,像电线、钢管、铁轨等导电的物体。
⾝上最好也不要带⾦属物件,因为这也会感应到雷电,灼伤⼈的⽪肤。
另外,在雷⾬中也不要⼏个⼈挨在⼀起或牵着⼿跑,相互之间要保持⼀定的距离,这也是避免在遭受直接雷击后,传导给他⼈的重要措施。
5. 当你在野外⾼⼭活动时,遇到雷⾬天⽓那是⾮常危险的。
雷电天气的危害与应对措施

雷电天气的危害与应对措施雷电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天气现象。
当大气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建立起强烈的静电场,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
雷电天气带来了很多危害,对人类和物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天气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危害。
一、雷电天气的危害1. 人身安全威胁:雷电天气常常伴随着强大的雷暴和狂风暴雨,对人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露天场所的人员容易被雷电直击,导致死亡或受伤。
此外,电磁波辐射和电压梯度变化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设备损坏:雷电放电的高电流和电磁波会对电子设备和电力设施造成严重损坏,如电脑、通信设备、电表以及电线电缆等。
这不仅给个人和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服务中断和通讯中断,造成更大的影响。
3. 自然灾害:雷电放电会引发火灾、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
大规模的森林火灾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危害生物多样性,给人类和自然界带来长久的影响。
二、雷电天气应对措施1. 紧急避雷方法:在雷电天气来临时,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
避免待在露天场所或高处,尽量选择室内避雷。
在室内,保持远离门窗和金属物体,不接触水源和管道。
遇到突发雷电时,盖住耳朵,缩成一团,蹲在绝缘的地板上,以减少受伤风险。
2. 真空设备和避雷器的应用:对于电子设备和电力设施,可以使用具有避雷保护功能的设备和避雷器。
这些设备可以吸收或引导雷电放电,有效降低设备和设施损坏的风险。
3.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雷电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及时获取雷电天气的动态信息,提前发布预警,提醒人们采取相应措施。
这样可以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并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4. 积极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普及雷电天气知识和应对方法,提高公众的自防能力。
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人们面对雷电天气时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5. 社区合作与灾后恢复:社区和居民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雷电天气带来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连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琏 江县志. 0 . 1 2 1 0 [] 虞吴 , 2 臧庚 嫒 , 赵大铜 . 现代 防雷 技术基 础. 京. 象 出版 北 气
利一 1 9 . ,9 7
5 雷 电灾害 的防 护对策
农 村住 宅 建筑 防雷 装 置 建 设滞 后 , 多数 农 大
发 。农 村 民居一 般 选择 在 地 势 较 高 的坡 地 、 空旷 开 阔或 紧水 体 的地 方 建设 房 屋 , 些 地 方 是雷 电 这 频 发 的地 方 ; 上 缺 乏 防 雷 意 识 和 知 识 , 有 及 加 没
特征。 在雷 电活 动 的高峰 期 (~ 5 8月份) 雷击 密度 ,
生 产 是 露 天 工 厂 , 旦 遇 到 雷 雨 天 气 , 往 束 手 一 往 无 策 , 了大 树 下 躲 避 风 雨 外 无 处 可 躲 , 这 些 除 而
对 电力 、 电视 、 通信 线 路 按规 范 布 设 , 采 用 架 空 不 方式 , 而采 用埋 地敷 设 , 类 管线应 做 好接地 。对 各
各类 贵 重 的 电器 设备 的 电源 线 进 线 处 、 号 线进 信 线 处 安 装相 应 避雷 器 , 并做 好 各类 附属 构 建物 的 等 电位 连接 。
针 对 连 江 县 的雷 电 活动 的 时 间 和 空 问分 布
地 方 恰 恰 是 雷 击 高 发 区 ,雷 击 灾 害 自然 易 发 多
件发 生 的 原理 和 防 护要 领 , 高 人 民群 众 防 雷 减 提
灾意 识 。力求 把 雷 电 防护 知识 进 村 入 户 , 雷 电 使
防 护 、 情 处 置 等 知识 家 喻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晓 , 强 群 众 自我 灾 增
保护 和救 助 能力 , 有效减 轻 雷 电灾害 损 失 。
加 强农 村 建筑 物 的防 雷 , 步 规 范农 村 自建 逐
产 生 强雷暴 系统 , 并且容 易造 成雷 电灾 害 。 42 人 为 因素 的作用 .
雷 电灾 害 的发 生 除 了与 雷 暴 本 身 的强 度 、 移
动 路 径 、 形 作 用 等 有 关 外 , 与 人 为 活 动 有 着 地 还 密 切 的 关系 。在 某 种 意义 上 说 , 电灾 害 的 发 生 雷 与人 为活动 有着 更直 接 的关 系 。 从 以上雷 灾 事 例 分析 , 灾都 是 发 生在 野 外 雷 或者室外, 长龙 乡 雷灾 被 雷 击 的 山墙 檐 角 为 易被 雷 击 的对 象 , 官坂 镇 雷 灾 发 生 在 池 边 , 为 易被 也
第 1期
张晖辉等 : 连江县雷 电活动特征与防护对策
5 1
一
遇 有 较 强 的天气 系统 过境 提 供 动 力 条件 , 就会
加 大对 农 村 防 雷科 普 知 识 的宣 传 , 取 结 合 采 当地 典 型 案例 进 行 零距 离 宣讲 。 同时 , 托 当地 依
各 种媒 体 进 行 宣 传 , 面 介 绍 雷 电危 害 、 电防 全 雷 护等 科 普 知识 和 防 雷减 灾 法律 法 规 , 解 雷 击 事 讲
时采 取 正 确 的 防雷 、 雷 措 施 , 而更 易 造 成 雷 避 从
电灾害 。
较 大 的 蓼沿 乡 、 阳 镇 、 丹 透堡 镇 等 地 方 , 重 加 强 着 对 雷 电灾 害 的 防 护 , 全 隐 患 的排 查 , 针 对 性 安 有 的进 行 雷 电监 测和 预 警 预报 , 并且 及 时发 布 、 传 递 雷 电预 警 信 息 , 农 民 能及 时获 取 雷 电预警 信 让
房 的防 雷装 置 建 设 ,切 实加 强农 村 各类 线 路 、 电
子 电器 设 备 的防 雷 , 强 电 涌保 护 措 施 , 农 村 加 将
防雷 和 新农村 建 设规划 相 结合 。在 有 条件 的地 区
雷 击 的 地 点 , 关 的 雷灾 是 由于雷 雨 天气 使 用手 城 机 间接 引起 的 。广 大农 村 分 布 在 山 区 田野 , 业 农
村 的经 济 实力 相 对 较弱 , 防雷 投 入 的 资金 十 分 有
限, 大农村、 广 乡镇 住 宅 的建 筑 物 防 雷 设 施 被 忽 略 , 乎 没有 防 护装 置 。在没 有 基 础 防雷 设 施 的 几
前提 下 , 防雷 科普 显得 极其 重要 和 紧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