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CCM+的汽车前灯热流场分析与优化(2011)

合集下载

基于STAR-CCM+的某型车SCR系统流场分析

基于STAR-CCM+的某型车SCR系统流场分析

93摘 要:借助STAR-CCM+软件,分析了某型车SCR 后处理系统在额定工况下的压力场和速度场分布,以及不同尾气流量下排气背压的变化,得到排气背压随着尾气流量的变化,规律,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尾气流量与排气背压的关系式。

该方法为SCR 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STAR-CCM+ SCR 压力场 速度场 排气背压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the software STAR-CCM+, the pressure field and velocity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SCR process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are analyzed under the rated condition, and the variety of the exhaust back pressure in different exhaust flow is analyzed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haust flow and the exhaust back pressureis obtained. The metho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SCR system.Key words STAR-CCM+; SCR; pressure field; velocity field; exhaust back pressure 基于STAR-CCM+的某型车SCR系统流场分析Flow F ield A nalysis o f t he S CR S ystem f or a V ehicle B ased o n S TAR-CCM+ZHANG Ke-peng et al中图分类号:U469.6.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226(2014)06-0093-04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快速增加,由此引发的空气、噪声污染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Star-CCM+入门案例汽车外流场CFD分析_Simple_Car

Star-CCM+入门案例汽车外流场CFD分析_Simple_Car

车辆空气动力学计算概论车身阻力系数含义说明:模拟风洞试验4汽车外流场分析推荐设置5几何/物理模型6边界示意7Star-CCM+ 分析/操作流程打开软件,新建分析9导入几何(面)导入几何显示网格(Show All Meshes)保存模型文件检查几何(表面)检查几何(设置门槛)15显示表面质量无重大几何问题。

放大几何10倍放大之后。

18不会高亮显示,不易分辨表面。

19Split by Angle21分割之后…在Geometry Scene >Geometry 1修改Color Mode 即可以不同颜色显示表面。

整理表面(重命名/合并等)23整理表面:隐藏某些面选中之后,右键隐藏之后…25合并轮胎各面…按住<Ctrl>键,可多选,共六个面。

既可从模型树选,也可以直接在界面几何上选中。

26合并之后…之后,将其命名为:Wheels将其余(车身)面合并…并重命名几何最终格局…29从Parts 创建Regions …若是多部件,这个很有用30边界名字自动沿袭…为了更好辨认,也可以重命名,去掉前缀。

31修改边界类型…也可以双击打开,也可以逐一选上在其底下属性窗口逐一修改。

边界类型会影响网格划分。

比如,进出口不会生成边界层。

32创建网格模型…也可以从Continua 创建网格类型。

即,网格既可以基于Parts 也可以基于Regions选择网格模型34定义网格参数35划分网格方法一方法二36完成之后…表现一表现二显示数量黄色标记不见出现Parts Meshes 目录37查看网格…也可新建一个Mesh Scene38调整/保存视图…下拉小黑三角可以保存当前视图,并可在后面调用39创建平面(Plane)…用鼠标选择两点,构建平面40平面(Plane )的调整…比如,平面切过轮胎,可以直接输入数据,也可以调整光标查看切面网格…选择物理(Physics)模型…43设置边界条件…其他边界条件,保持默认值。

如,Outlet ,0.0 Pa (相对压力)设置求解参数…4546474849502134。

STAR-CCM 与流场计算

STAR-CCM 与流场计算

STAR-CCM 与流场计算引言流场计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模拟和分析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行为。

STAR-CCM是一款强大的流体力学模拟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STAR-CCM的基本原理和流场计算的一般步骤,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流场计算应用案例。

STAR-CCM 简介STAR-CCM是由CD-adapco公司开发的一款多物理场数值计算软件,主要用于模拟和分析流体、热传导、传热和化学反应等多种物理现象。

该软件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和并行计算技术,能够对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进行精确求解。

STAR-CCM的主要优势包括: 1. 多物理场模拟:STAR-CCM 能够模拟和分析流体、固体、传热、燃烧、电磁场等多个物理场,可以全面考虑多种耦合效应。

2. 自动网格生成:软件内置了自动网格生成工具,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计算网格。

3. 强大的后处理功能:STAR-CCM提供了丰富的后处理工具,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和分析。

4. 用户友好的界面:STAR-CCM的用户界面简洁直观,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复杂工程问题的模拟和分析。

流场计算步骤流场计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几何建模首先需要进行几何建模,即将流场的几何形状进行建模和排布。

可以使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如CATIA、SolidWorks 等)创建几何模型,并将模型导入到STAR-CCM中进行后续计算。

2. 网格生成在建模完成后,需要生成计算网格。

计算网格的质量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STAR-CCM提供了自动网格生成工具,可以根据模型的复杂程度和计算需求生成合适的网格。

3. 边界条件和物理模型设置在进行流场计算前,需要设置边界条件和物理模型。

边界条件包括入口条件、出口条件、壁面条件等,用于描述流体在边界上的行为。

物理模型包括流体模型、传热模型、湍流模型等,用于描述流体的物理特性和运动行为。

STAR-CCM汽车航空外流场分析

STAR-CCM汽车航空外流场分析

3B:设定Cd、Cl的Monitor和后
处理
Post Results
Reports
Monitoring History
Scenes
3B:设定Cd、Cl的Monitor和后 处理
目录
• 汽车、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概述 • 基于STAR-CCM+的车辆空气动力学解析过

• 基于STAR-CCM+的航空航天飞行器空气动
高升力多元翼型
• STAR-CCM+ Trim网格 • 隐式耦合解法 @Ma=0.2, Re=5e6
高升力多元翼型
• 基于STAR-CCM+的航空航天飞行器空气动 力学解析过程
• STAR-CCM+空气动力学外流案例
汽车、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概述
• 空气动力学对汽车、航空航天飞行器性 能影响
• 空气动力学研究方法
• 空气动力学计算中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 标
空气动力学对汽车、航空航天飞行器 性能影响
• 空气动力学对汽车性能影响
表面准备
网格生成
解算、后处理
Report
1:几何表面处理
Wrapper Remesher
2:体网格生成
• 体源项(Volume source)
“锥形”加密源加密以捕捉激波
2:体网格生成
Trimmed or Polyhedral
Mesher
Prism Layer
3A: 分析设定及求解
• 物理模型的设定 Solver – Space 3维
目录
• 汽车、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概述
• 基于STAR-CCM+的车辆空气动力学解析过 程
• 基于STAR-CCM+的航空航天飞行器空气动 力学解析过程

STAR-CCM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

STAR-CCM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
STAR-CCM+ 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
步骤总结
1. 导入面网格. 2. 检查,修补面网格 3. 设定边界名称及类型 4. 抽取特征线 5. 选择网格模型 6. 设定网格选择物理模型 10. 设定边界条件 11. 设定初始条件.
1.导入面网格
car_cov Wall er
Wall (default)
car_rear Wall
Wall (default)
Symm_ Symmetr Symmetry plane y plane plane (default)
Ngoroteu:nd Wall
Wall (切向速度
l=0.07L=0.07*2a4b0/(ma/+s)
2. 检查,修补面网格(续)
• Zip the free edges
3.设定边界名称及类型
原名称
重命名
设定类型
Boundary 2 car_mirror Wall
Boundary 24 car_wheel Wall s
Boundary 25 car_botto Wall m
Boundary 35 car_cover Wall
8.生成体网格(续):边界层网 格
9.选择物理模型
依次选择如下物理模型:
Space
Three
dimentional
Material Gas
Motion
Stationary
Flow
Segregated flow
Equation of Constant
state
density
Time
Steady
Viscous regime
inlebt) Velocity

基于CFD的汽车发动机舱热管理及优化

基于CFD的汽车发动机舱热管理及优化

基于CFD的汽车发动机舱热管理及优化谢暴;陶其铭【摘要】为了研究汽车发动机舱热管理,设计出与整车开发流程相匹配的发动机舱热管理工作的模拟分析流程。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中的STAR-CCM+,分析了某车型发动机舱的冷流场,提出其前端进气格栅的优化方案。

该优化方案使流经散热器与冷凝器的风量分别提升7.0%和9.6%。

获得了优化的发动机舱的温度分布云图及热平衡温度。

针对风险部件进行舱内热害仿真分析,得到目标监测点温度满足许用温度要求。

水温试验模拟仿真分析中的整车热平衡,仿真精度≥85%,舱内热害仿真精度≥95%。

结果表明:应用该流程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可靠性。

%A simulation analysis process of nacel e thermal management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management in cabin of a developing automobile considering lfow match. An optimization scheme of the front air intake gril e was made by the nacel e cold lfow ifeld analysis to a model automobile based on the STAR-CCM+of the 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ftware. The optimal scheme increased air volume by 7.0%for radiator and by 9.6%for condenser. The thermal equilibrium temperatures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in the cloud for the optimal scheme were obtained to analyze the thermal pol ution in an automobile cabin. The target temperature for risk parts was obtained by cabin thermal damage simulation to monitor the satisfy requirement of al owable temperature. The thermal equilibrium simulation results for an automobile were veriifed by water experiments with an accuracy of 85%or higher. The cabin thermal damage has an accuracy of 95%or more.Therefore, the design process has a high computing efifciency and a high reliability.【期刊名称】《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年(卷),期】2016(007)001【总页数】8页(P115-122)【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舱;热害;热管理;CFD软件;冷流场;热平衡【作者】谢暴;陶其铭【作者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合肥230011,中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22,中国【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3Dynamics); cold flow field; heat balance现代汽车采用的低车身、小型化的流线型设计趋向[1],使得发动机舱内空间狭小、零部件安放位置紧凑;而增压+缸内喷、分层燃烧、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等众多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也使机舱内附件增多且产生较大的工作热量;从而易形成过热的发动机舱环境[2]。

STAR-CCM 与流场计算

STAR-CCM 与流场计算

STAR-CCM 与流场计算简介STAR-CCM是一种流体力学(CFD)软件,可以对流体流动、热传导以及其他与流体有关的物理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工具。

STAR-CCM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求解器和用户友好的界面,使得它成为工程界最流行的CFD软件之一。

本文将介绍STAR-CCM软件以及其在流场计算中的应用。

STAR-CCM的特点1.多学科耦合:STAR-CCM可以同时模拟多种物理问题,如流体流动、传热、化学反应等。

它能够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耦合,使得用户能够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2.强大的求解器:STAR-CCM采用了高效的求解算法和数值方法,可以解决复杂的流场问题。

其多重网格技术和并行计算能力保证了高效率和准确性。

3.用户友好的界面:STAR-CCM提供了直观、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建模、设置边界条件和运行仿真。

用户可以通过拖拽、点击等操作来完成复杂的模型建立和设置。

4.大数据处理能力:STAR-CCM支持处理大规模数据,可以快速生成、分析和可视化模拟结果。

用户可以通过丰富的后处理工具来深入理解模拟结果,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应用案例汽车空气动力学模拟STAR-CCM可以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动力学影响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建立汽车的几何模型并设置相应的运动条件,可以得到汽车在不同速度下受到的气流阻力、升力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汽车设计和优化来说非常重要。

风力发电机模拟利用STAR-CCM可以模拟风力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下的运行情况。

通过建立发电机的几何模型和设置运动边界条件,可以预测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下的输出功率和振动情况。

这些模拟结果对于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和性能评估有重要意义。

航空航天器气动学模拟STAR-CCM可以对航空航天器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的气动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建立航空航天器的几何模型和设置相应的气动参数,可以预测航天器在不同速度和姿态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如升力、阻力等。

基于Star-CCM+的某混动车辆前舱热流场分析研究

基于Star-CCM+的某混动车辆前舱热流场分析研究

基于Star-CCM ÷的某混动车辆前舱热流场分析研究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张羽翼张克鹏
【摘要】一、引言整车前舱热管理性能是整车性能开发中一个关键指标,前舱温度场直接影响舱内零部件性能及可靠性,传统开发过程中,整车热环境测试要在车辆开发后期的实车进行测试,开发周期长且风险较高。

因此在整车开发初期,通过CFD技术进行前舱遍度场分析,直观发现舱内和高温排气系统周围温度分布情况, 找出问题,提出合理改进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期刊名称】智能制造
【年(卷),期】2018(000)007
【总页数】6
【关键词】车辆开发;前舱;流场分析;温度场分析;性能开发;环境测试;CFD技术; ≡≡性能
—、引言
整车前舱热管理性能是整车性能开发中一个关键指标,前舱温度场直接影响舱内零部件性能及可靠性,传统开发过程中,整车热环境测试要在车辆开发后期的实车进行测试,开发周期长且风险较高。

因此在整车开发初期Z通过CFD技术进行前舱温度场分析,直观发现舱内和高遍排气系统周围温度分布情况,找出问题,提出合理改进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对于传统车辆,混合动力汽车在动力系统方面更加复杂,不仅和传统车辆一样拥有发动机、排气系统等热源,而且有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热源,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带有独立的冷却系统,机舱里面的布置更加紧凑,因此,对整车机舱内的热量释放要求更高。

STAR-CCM+的汽车前灯热流场分析与优化(2011)

STAR-CCM+的汽车前灯热流场分析与优化(2011)

基于STAR-CCM+的汽车前灯热流场分析与优化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rnal Heat Flow for Headlight by STAR-CCM+鲁建立赵蕾贾友昌(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渝北区双凤桥空港大道)摘 要:本文应用STAR-CCM+对长安某车型汽车前灯内部流场进行CFD分析,得出在远光灯打开状态下前灯内部空气流动、温度分布,湿度分布情况。

根据流动状况和湿度分布情况评估起雾可能性,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前灯、CFD、湿度、起雾、STAR-CCM+Abstract:The internal flow of a Changan vehicle's headlight was analyzed by STAR-CCM+. With the high beam turned on, the internal flow field, temperature field and humidity field were calculated by CFD. The possibility of fogging in the headlight was estimated, the optimization was given.Key words:headlight、CFD、humidity、fogging、STAR-CCM+1 引言汽车前灯的设计兼顾实用和美观,前灯的使用对汽车正常行车和安全驾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代车灯制造业运用大量先进技术,车灯质量日益完善,但车灯起雾积水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车灯质量和外观。

车灯出现起雾积水现象是由于设计上的失误导致车灯内部受热不均,空气流动不畅,随着车灯的开启和关闭,车灯内部的温度急剧变化,特别是在淋雨的情况,温度急剧降低使得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车灯配光镜内表面,车灯透镜材料一般为合成树脂,水蒸气在其表面凝结成水珠,严重影响照明。

基于STAR-CCM+的发电机组流场对比分析及结构优化

基于STAR-CCM+的发电机组流场对比分析及结构优化
TANLibin1,2,YUANYuejin1,HUANGCan2,YUQianying2,LIUXiaoqiang2
(1.School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ShaanxiUniversityofScience& Technology,Xi’an710021China; 2.FundamentalResearchInstituteofR&DCenter,ChongQingLONCINMotorCo.,Ltd.,Chongqing400039China)
第 38卷第 4期
Vol38,No4 ·机电工程·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Xihua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2019年 7月
Jul.201 9
基于 STARCCM +的发电机组流场 对比分析及结构优化
谭礼斌1,2,袁越锦1,黄 灿2,余千英2,刘小强2
Abstract:ACummins6Cdieselgeneratorunit(S688CCS)istakenastheresearchobjectinthispaperandthe fluiddynamicsanalysissoftwareSTARCCM + isappliedforconductingthenumericalsimulationstudyonflowfield distributionsofitsconventionaltypeandsilenttype.Thedifferenceoffluid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betweenconven tionaltypegeneratorunitandsilenttypegeneratorunitiscompared.Simulationresultsindicatethetotalcoolingairof thesilentgeneratorislowerthanthatoftheconventionalgenerator,andthecoolingairattheradiatorisalsolowerthan thatoftheconventionalgenerator,whichisnotgoodforgeneratorcooling.Basedontheresultsofflowfieldcomparison analysis,singlevariablecontrolmethodwasadoptedtoimprovethestructureoffancover,silentcomponentsforsi lence,adjacentstructureandairinletgrille.Theflowfield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wereoptimized,andthecorre spondingstructureoptimizationschemeisputforward.Afteroptimization,thecooingairamountflowthroughradiatorof thesilentgeneratorunitis44.33% higherthanthatoftheradiatorofitsoriginalstructure,andthetotalamountofcool

STARCCM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PPT课件

STARCCM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PPT课件

6.设定网格尺度(续)
• 为加密车体周围尤其是尾部区域,可创建一个volume source.
( To o l s > vo l u m e s h a p e s > n e w s h a p e > b r i c k )
7.生成新的面网格(可选)
面网格: 19.6万 (两分钟左右)
8.生成体网格
Wall
Boundary 36
car_rear
Wall
Boundary 37
Symm_plane Symmetry plane
Boundary 37 2
ground
Wall
Boundary 37 3
inlet
Velocity inlet
Boundary 37 4
outlet
Pressure outlet
car_cover Disabled
Default
car_rear
Disabled
Default
Symm_plan Default e
Default
ground
Default
Default
inlet
Default
Default
outlet
Default
Default
Global settings Local settings
bSouurnfdaacreiems inimSuumrface size 25% Prism mesh caVro_lummirerosrourceDsisizaebled 40mm Default
car_wheels Disabled
Default
car_bottom Disabled

STAR-CCM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PPT课件

STAR-CCM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PPT课件

state
density
Time
Steady
Viscous regime
Turbulent
turbulence K-E turbulence
19
10.设定边界条件
Bounda 类型 ries
物理条件
car_mirr Wall or
Wall (default)
car_whe Wall els
Wall (default)
STAR-CCM+ 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
1
步骤总结
1. 导入面网格.
2. 检查,修补面网格
3. 设定边界名称及类型
4. 抽取特征线
5. 选择网格模型
6. 设定网格尺度
7. 生成新的面网格(可选)
8. 生成体网格
9. 选择物理模型
10. 设定边界条件
11. 设定初始条件.
2
1.导入面网格
➢创建一个新 simulation ➢导入网格 ➢显示网格
3
6
4.抽取特征线
• 以Sharp edge angle (31)来抽取特
征线.
7
4.抽取特征线(续)
删除不需要的特征 线
8
4.抽取特征线(续)
增加想要的特征 线
9
5.选择网格模型(meshing model)
• Continua > new > mesh continuum, 选择
Surface Remesher 和Polyhedral mesher, Prism layer mesher.
car_bott Wall om
Wall (default)
car_cov Wall er

基于STAR-CCM+的发电机组流场对比分析及结构优化

基于STAR-CCM+的发电机组流场对比分析及结构优化

基于STAR-CCM+的发电机组流场对比分析及结构优化谭礼斌;袁越锦;黄灿;余千英;刘小强【摘要】文章以康明斯6C柴油发电机组(机组型号S688CCS)为研究对象,采用STAR-CCM+分析软件对该发电机组常规型和静音型的整机流场进行分析,对比研究该发电机组2种类型流场的差异性.模拟结果表明:该机组静音型的冷却风总量低于其常规型机组,且散热器处冷却风也低于常规型机组,不利于机组散热.依据流场对比分析的结果,采用单一变量控制方法,对静音型机组的风扇罩、消音材料及附近结构、进气格栅等结构进行改进,优化了流场分布特性,从而提出了相应的结构优化方案.优化后静音型机组散热器的风量较初始结构下的散热器风量提升44.33%,冷却风总量高于常规型机组,提升比例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发电机组冷却风道的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8)004【总页数】7页(P77-82,99)【关键词】发电机组;流场分析;数值模拟;结构优化【作者】谭礼斌;袁越锦;黄灿;余千英;刘小强【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21;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基础研究所,重庆400039;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21;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基础研究所,重庆400039;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基础研究所,重庆400039;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基础研究所,重庆4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1.2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发电机组面临急速需求、快速扩张的战略转型。

发电机组在大型商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得到广泛使用。

通用发电机组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发动机、磁电机、消声器、空滤器、起动器、散热器、罩体部件、机架及装饰件等,其中冷却风扇、散热器用于发电机组的冷却[1]。

发电机组通常分为常规型和静音型,静音型发电机组最重要的一个设计挑战是如何合理设计发电机组消音部件以满足气动声学和机组散热,确保发电机组正常运行。

starccm分析报告

starccm分析报告

StarCCM+分析报告1. 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使用StarCCM+软件进行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StarCCM+是一款流体力学软件,可以用于模拟和分析流体流动、传热和结构力学等问题。

2. 模型建立在进行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建立分析模型。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以流体流动为例。

模型的建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几何建模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几何模型,用来描述待分析系统的形状和结构。

在StarCCM+中,可以通过导入CAD模型或者手动创建几何体来建立几何模型。

2.2 网格生成接下来,需要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其划分为无数个小单元,以便进行数值计算。

网格的划分需要考虑到流体流动的特性和分析的精度要求。

2.3 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设置在进行分析之前,还需要设置材料的物性参数和边界条件。

材料的物性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或者文献数据获取,边界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 数值计算完成模型的建立和设置之后,就可以进行数值计算了。

StarCCM+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其基本原理是将流体流动问题转化为一组偏微分方程,并采用数值方法求解。

3.1 流场计算流场计算是流体流动分析的核心内容。

通过求解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可以得到流体流动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和温度分布等信息。

3.2 结果后处理完成流场计算之后,还需要对结果进行后处理。

在StarCCM+中,可以对流场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流线图、等温线图等用于分析和展示的图形结果。

4. 结果分析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可以进行流体流动的分析和评估。

例如,可以计算流体的阻力、压降和换热效率等参数,评估系统的性能和优化设计。

5. 结论总结本次分析的结果和分析过程,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同时,还可以指出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6. 参考文献列出本文档中引用的相关文献或者资料,供读者深入了解和参考。

以上是关于使用StarCCM+进行流体流动分析的简要介绍和分析报告。

基于STAR-CCM+的轿车发动机舱热管理仿真分析与研究

基于STAR-CCM+的轿车发动机舱热管理仿真分析与研究

基于STAR-CCM+的轿车发动机舱热管理仿真分析与研究谢暴;许述财;陶其铭【摘要】Numerical research was conducted on the thermal field of a certain model vehicle's engine compart⁃ment using STAR-CCM+ software. Optimization was performed on potential overheated areas. Finally, the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hich have shown the promise of that approach and provided technique support to the vehicle thermal field development.%在车辆开发过程中,应用STAR-CCM+软件对某款车型的发动机舱进行热管理仿真分析,获得发动机舱的流场及温度场分布,并对机舱内存在的过热风险区域进行优化。

通过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发动机舱性能开发及结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0)004【总页数】5页(P38-41,50)【关键词】CFD;发动机舱;温度场;数值模拟【作者】谢暴;许述财;陶其铭【作者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安徽合肥 230011;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北京 100084;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3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动力性能及舒适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1],造成发动机舱内热流密度明显增大,而现代汽车采用的低车身、小型化的设计趋向使得发动机舱内的散热情况更加严峻[2].发动机舱内产生的这些热量若无法及时、有效的耗散,会引起舱内局部过热,使温度敏感部件(如舱内线束、橡胶件、电子设备等)无法正常工作或损坏,同时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也对冷却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采用先进的发动机舱热管理仿真分析手段和方法,对汽车热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汽车发动机舱热管理仿真是针对发动机舱内部的散热情况进行模拟分析,涉及到发动机舱内关键部件保护,以确保在不同的状态下发动机舱内的各部件都能够正常运行,并通过系统性地优化提高各部件的性能、降低试验开发成本,是整车开发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运用CFD方法,对某款车型进行发动机舱热管理仿真分析,得到前舱流场和重要热敏感部件壁面温度场分布,并通过优化使其满足设计要求,结合热环境舱试验验证,为汽车发动机舱性能开发及结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1.1 几何模型发动机舱热管理三维仿真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机舱内所有部件、白车身及外部覆盖件、排气系统等.对初始CAD数据进行包面,最终生成体网格,网格类型为Trim网格,总数为1122万,其结果如图2示.1.2 数学模型1.2.1 基本控制方程汽车发动机舱内流场一般视为定常、三维不可压缩流场,因此可假设其流动过程为稳态湍流[4].将流体视为由连续分布的无数流体微团构成,其满足连续性方程、N-S方程及能量守恒方程[5]:式中ρ为流体密度,V为速度向量,∇为哈密顿算子,式中P为作用在流体微团表面的压力;fx,fy,fz为作用x,y,z 3个方向上的体积力;τxx,τyy,τzz为流体微团之间相互作用的正应力;τyx,τzx,τx y,τzy,τxz,τyz为流体微团之间相互作用的剪切应力.将以上方程在流体计算域所划分的网格上进行数值离散,得到一组差分方程组,根据已知的边界条件,求解该方程组即可得到各网格节点上物理量,从而得到整个流场[6].若要计算温度场,则增加能量方程即可.1.2.2 湍流模型标准κ-ε方程湍流模型是目前汽车绕流计算中应用最普遍的湍流模型[7],即分别引入湍流动能κ及耗散率ε的方程.κ方程为:式中:;Gb表示由于浮力影响引起的湍流动能的κ产生项;黏性系数湍动能κ的Prandlt数σk=1.0;耗散率ε的Prandlt数σε=1.3;经验常数Cμ=0.09,C1ε=1.44,C2ε=1.92[8].由于标准κ-ε湍流模型只适合模拟完全湍流的流动过程,而汽车绕流计算为含壁面约束的湍流流动,所以需采用壁面函数法对壁面附近的区域进行处理[9].采用稳态过程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同时考虑对流和辐射两种传热方式,辐射计算采用S2S 辐射传热模型.1.3 边界定义计算域进口根据试验工况设定速度入口为80 km/h,温度为40℃.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来模拟冷凝器和散热器的阻力特性,通过试验数据分别拟合冷凝器和散热器芯体的惯性阻尼系数及两者的黏性阻尼系数,见表1.发动机舱内部高温热源对周边零部件产生热辐射影响,因此需将高温部件作为边界条件,其试验测试结果见表2.风扇采用MRF隐式算法.舱内主要热源表面由试验测量结果给定温度边界,其他部件表面给定绝热边界及材料辐射系数以求解其表面温度分布.2.1 流场及温度场分析典型截面速度分布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冷却气流从进气格栅进入发动机舱后,一部分气流从冷却模块四周泄露,直接流向发动机舱,没有起到有效的冷却作用,需要增加导流板.图4为典型截面温度场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发动机排气歧管及催化器处存在高温区域,可能会使该区域附近的电器零部件或温度敏感部件不能有效工作.2.2 发动机舱优化经过对发动机舱流场和温度场分析,发现散热器等周围存在泄漏现象,针对散热器处冷却气流的泄漏情况,考虑在散热器周边增加挡风罩,如图5.将优化方案和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图6),可以看出,增加挡风罩后,有效解决了漏风问题,与原始状态相比,散热器和冷凝器风量明显提高,表3所示为优化前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器及中冷器风量变化对比.从表3可以看出,优化前后,冷凝器、散热器及中冷器风量分别提高了4.48%、37.31%和25.55%.同时,进行发动机舱温度场分析对比,优化后机舱高温区温度整体降低,优化前后考查项及温度敏感部件温度对比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除风扇后及转向轴壳体外,其余温度敏感部件的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动机出水温度由原来的111.6℃下降为103.9℃,下降明显,说明优化方案合理可行.通过试验验证优化方案在实车中的效果,散热元件增加挡风装置后在环境仓对该车进行整车热平衡及热害试验,总计布置温度传感器147个,电流电压检测器8个,ECU检测信号62个,如图8所示.布置完测点后,风洞升温至40℃,风速达到80 km/h,并施加8%的坡度后开始测试.所测各点的温度基本稳定后,以20s的时间间隔记录各点的温度,多次测试取其平均值,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如图9所示.通过图9中的对比可以看出,目前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差值均在10%以内,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在某轿车开发过程中,使用CFD技术进行发动机舱流场、温度场分析,针对冷却模块处的泄漏情况及发动机舱散热风险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分析验证.最终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此方法合理可行,能满足工程需要.在整车开发阶段,可对汽车发动机舱性能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相关文献】[1]袁侠义,谷正气,杨易,等.汽车发动机舱散热的数值仿真分析[J].汽车工程,2009,31(9):843-844.[2]张宝亮.汽车发动机舱热管理技术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3]于莹潇,袁兆成,田佳林,等.现代汽车热管理系统研究进展[J].汽车技术,2009,8:1-2. [4]王宪成,索文超,张更云,等.电传动装甲车动力舱内空气流场数值模拟及结构改进分析[J].兵工学报,2007,6:745.[5]陶文铨,数值传热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6.[6]曹国强,王良模,邹小俊,等.卡车发动机舱流场分析与散热性能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8:100-101.[7]周宇,钱炜祺,邓有奇,等.K-WSST两方程湍流模型中参数影响的初步分析[J].空气动力学报,2010,28(2):213-214.[8]付立敏.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09-121.[9]潘小卫.赛车CFD仿真及风洞试验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STARCCM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

STARCCM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

8.生成体网格(续):边界层网 格
9.选择物理模型
依次选择如下物理模型:
Space
Three
dimentional
Material Gas
Motion
Stationary
Flow
Segregated flow
Equation of Constant
state
density
Time
Steady
Viscous regime
Note: 当不想重新生成面网格时,可不选择surface mesher。
6.设定网格尺度
Base size
180 mm
Prism layer thickness
5.5 mm
Number of Prism 4 layer
Prism layer
1.3
stretching
Surface growth 1.2
STAR-CCM+ 用于汽车外流场的计算
步骤总结
1. 导入面网格. 2. 检查,修补面网格 3. 设定边界名称及类型 4. 抽取特征线 5. 选择网格模型 6. 设定网格尺度 7. 生成新的面网格(可选) 8. 生成体网格 9. 选择物理模型 10. 设定边界条件 11. 设定初始条件.
1.导入面网格
( Tools > volume shapes > new shape > brick)
7.生成新的面网格(可选)
面网格: 19.6万 (两分钟 左右)
8.生成体网格
体网格: 86.7万 (两十分钟左 右)
8.生成体网格(续):车身表面 网格
8.生成体网格(续):截面图(1)
8.生成体网格(续):截面图(2)

24-基于STAR-CCM+的跑车减阻设计(2011)

24-基于STAR-CCM+的跑车减阻设计(2011)

K e yW o r d :S p o r t sc a r ,M o d e l i n go p t i m i z a t i o n ,C F D ,S T A R C C M +
1 前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FD 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汽车设计中。 汽车空气动力学对汽车和空气相互作用时的现象和规律进行研究[1], 汽车空气动力学指标是 汽车(尤其是跑车)的重要参数,极大的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操纵稳定性等。 当车速为 60km/h 时,气动阻力与滚动阻力相等,当车速为 150km/h 时,气动阻力相当于滚
2 计算模型
2.1 基本理论
根据所研究跑车运动的实际情况,可以认为跑车的流场为三维、定常、等温、不可压、 粘性、湍流流动,其控制方程为雷诺 N-S 方程。 质量守恒方程:
∂ (ρui ) =0 ∂ui
动量守恒方程:
∂u j ∂ ∂ui ∂ ∂ + µ µ µ µ (ρµi µ j )= ∂∂ + + ( ) ( ) − t t xi ∂xi ∂xi ∂x j ∂xi ∂xi
-5-
2011 年 CDAJ-China 中国用户论文集
明了我们分析的可靠性。 表 1 风阻系数 P a r t 前翼 扩散器板 外后视镜 尾灯 排气管 扩散器 后板 进气口 扩散器后板 车轮 车身 格栅 尾翼 T o t a l : 优化前 0 . 0 0 9 8 0 . 0 0 9 3 0 . 0 0 0 1 0 . 0 0 2 6 0 . 0 0 1 2 0 . 0 0 2 0 0 . 0 1 0 4 0 . 0 0 1 9 0 . 0 0 9 4 0 . 0 7 0 2 0 . 1 6 2 9 0 . 0 6 6 4 0 . 0 0 8 2 0 . 3 3 4 7 优化后 0 . 0 0 5 0 0 . 0 0 9 5 0 . 0 0 0 1 0 . 0 0 2 4 0 . 0 0 0 9 0 . 0 0 1 5 0 . 0 0 9 7 0 . 0 0 0 3 0 . 0 0 7 8 0 . 0 6 5 4 0 . 1 5 3 7 0 . 0 5 6 5 0 . 0 0 8 2 0 . 2 9 4 5 变化值 0 . 0 0 4 8 0 . 0 0 0 3 0 . 0 0 0 1 0 . 0 0 0 2 0 . 0 0 0 3 0 . 0 0 0 6 0 . 0 0 0 7 0 . 0 0 1 6 0 . 0 0 1 7 0 . 0 0 4 8 0 . 0 0 9 2 0 . 0 0 9 9 0 . 0 1 6 4 0 . 0 4 0 2

基于Star CCM+的汽车灯具的热量及雾气仿真研究

基于Star CCM+的汽车灯具的热量及雾气仿真研究

基于Star CCM+的汽车灯具的热量及雾气仿真研究
邹艳;李浩
【期刊名称】《照明工程学报》
【年(卷),期】2022(33)3
【摘要】汽车灯具是集光、机、电、热于一体的较为复杂的汽车零部件系统,灯具的热学性能作为灯具性能要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其性能评估在产品开发的初期就必须介入。

利用Star CCM+仿真软件,对某前大灯产品的虚拟样机展开了热量、空气流动、雾气消散的仿真分析,并依据仿真结果对产品设计方案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

优化后的实际产品的性能试验表现与前期仿真预测吻合良好,表明了该仿真分析方法是合理有效的,该技术途径是可行的,对产品的风险管控的意义重大。

【总页数】9页(P159-167)
【作者】邹艳;李浩
【作者单位】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基于STAR-CCM的混合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设计数值仿真研究
2.基于STAR—CCM+的燃料电池汽车空气过滤器流场分析
3.基于STAR CCM+的高速双体船航态与阻力性能预报方法研究
4.基于STAR-CCM+的汽车挡风玻璃除霜性能提升的仿真分析与研究
5.基于STAR - CCM+的某型拖拉机前挡玻璃除霜性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TAR-CCM+的汽车前灯热流场分析与优化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rnal Heat Flow
for Headlight by STAR-CCM+
鲁建立赵蕾贾友昌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渝北区双凤桥空港大道)
摘要:本文应用STAR-CCM+对长安某车型汽车前灯内部流场进行CFD分析,得出在远光灯打开状态下前灯内部空气流动、温度分布,湿度分布情况。

根据流动状况和湿度分布情况评估起雾可能性,
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前灯、CFD、湿度、起雾、STAR-CCM+
Abstract:The internal flow of a Changan vehicle's headlight was analyzed by STAR-CCM+.
With the high beam t urned on, the internal flow field, temperature field and humidity field were calculated by CFD. The possibility of fogging in the headlight was estimated, the
optimization was given.
Key words:headlight、CFD、humidity、fogging、STAR-CCM+
1 引言
汽车前灯的设计兼顾实用和美观,前灯的使用对汽车正常行车和安全驾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代车灯制造业运用大量先进技术,车灯质量日益完善,但车灯起雾积水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
题,这一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车灯质量和外观。

车灯出现起雾积水现象是由于设计上的失误导致
车灯内部受热不均,空气流动不畅,随着车灯的开启和关闭,车灯内部的温度急剧变化,特别是在
淋雨的情况,温度急剧降低使得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车灯配光镜内表面,车灯透镜材料一般为合成树
脂,水蒸气在其表面凝结成水珠,严重影响照明。

水珠汇集成积水,工作状态下积水又蒸发形成水
蒸气造成起雾,起雾现象的存在,又导致车灯内的积水很难排出,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灯具的
使用寿命。

车灯起雾属于物理现象,因此应该从灯体内部流场、温度场、湿度场的分布来研究,另外雾气
的消散还要考虑压力分布。

车灯内部是一个有热源的充满空气且连通大气的空腔,随着灯泡的开启
和关闭,车灯内部存在着辐射换热和自然对流,其中的流场分布和温度分布最终决定车灯内部起雾
和消失情况。

车灯设计中主要考虑灯的光学性能和美观效果,灯体内部的热流动也越来越多的考虑到设计中
来,特别是前灯的设计,如果不考虑内部热流动,设计的模型中往往形成狭窄区域,而大多数狭窄
区域流动缓慢,温度较低,成为起雾区域。

本文针对起雾现象对长安某车型汽车前灯进行CFD分析,分析涉及流动、传热、辐射等方面,
计算采用稳态模型,考虑对流换热、灯丝辐射、固体壁面间的辐射、反射,透射。

通过分析找出前
灯内部容易发生起雾现象的区域,并给出优化方案。

3 计算模型
前灯结构主要包括灯壳、反光镜、装饰框、配光镜、近光灯、远光灯、位置灯和转向灯,灯体
内的流动介质为50%湿度的空气,灯体上有4个透气孔,车灯模型如图1,图2所示:
透气孔
图1 前灯正面图2 前灯背面
本次分析仅考虑远光灯开启时的状态,对模型进行适当简化,通过Hypermesh生成面网格,应用STAR-CCM+生成Trimmer网格离散计算域。

前灯热流场分析的计算域主要包括固体区域和流体区
域,各区域间建立接触面边界,为了保证计算精度,对关键区域进行了网格细化,网格总数在200万以上。

网格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计算域体网格模型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3.1速度分布结果
图4是位于远光灯中心位置Y-Z平面的速度矢量图,图中清晰的显示了远光灯作为热源所形成
的车灯内部气体流动过程。

灯泡周围气体被加热,温度升高,膨胀上升,沿着反光镜壁面移动,通
过反光镜和装饰框的间隙流向灯体后侧,配光镜由于辐射作用,温度升高,加热其表面附近空气,
导致壁面附近形成上升气流,气流主要通过配光镜和装饰框的间隙流向灯体后侧。

灯体后侧冷空气
下沉,从下部的缝隙流向灯体的前部从而形成对流。

由图可以明显看出在车灯的右下角区域流速最
低,因此该区域容易起雾。

图4 Y-Z截面速度矢量分布
3.2温度分布结果
图5是位于远光灯中心位置Y-Z平面的温度分布图,图6是配光镜表面的温度分布图,截面温度分布同速度分布相似,从图中可以看出被远光灯加热的气体上升到反光镜壁面,沿着壁面流向灯
体后侧,加热壁面的同时自身温度逐渐降低,热辐射致使配光镜表面温度升高,配光镜加热其表面
附近空气,配光镜上正对远光灯区域温度最高。

车灯内存在漩涡,漩涡的作用使得内部温度与壁面
温度趋于一致,因此形成了较明显的分层现象。

灯体的底部在辐射范围之外,结构狭长,基本无对
流导致温度较低。

图5 Y-Z截面温度分布图6 配光镜表面温度分布
3.3湿度分布结果
图7所示为配光镜内表面湿度分布,配光镜正对远光灯区域流速高,温度高因此湿度较低,而
在车灯左下角区域由于流动缓慢,温度低,因此湿度较大。

图7 配光镜内表面湿度分布
灯体左下角既是流动死区,又是温度最低区域,同时湿度最大,必然是车灯容易起雾的区域。

4 优化建议
鉴于以上对车灯的流场分析及温度场、湿度场的分析,发现造成易起雾区域的原因主要是装饰
框结构不合理导致存在流动死区。

为了提高流动性及降低湿度,建议调整装饰框结构,在图8中圈中区域挖孔。

图8 装饰框改动区域
改进方案计算结果如图9,图10所示:
图9 配光镜内表面温度分布图10 配光镜表面湿度分布从优化方案结果中可以看出,优化方案在左下区域的温度比原方案高,湿度较原方案降低了,
起雾的可能性降低。

5 结论
本文应用STAR-CCM+对某款车前灯进行了分析,得知由于灯体内部部分区域流动性差导致该区域空气滞留,低温、高湿,进而起雾。

为降低起雾的可能性,采用了修改装饰框结构的方法,改进后
的易起雾区域温度得到提高,湿度降低,改进效果显著。

6 参考文献
[1] STAR-CCM+帮助文档 
[2] 杨世铭,陶文铨编《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 郝京阳,张剑等汽车车灯内部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分析[J] 汽车技术 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