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工程期末总结知识交流

合集下载

可靠性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

可靠性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

可靠性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一、前言时间如梭,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在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现将我的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回顾1. 完成项目可靠性设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可靠性设计工作。

根据项目需求,我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可靠性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可靠性设计方案,并进行了验证。

通过不断优化设计,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

2. 可靠性测试与验证我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了充分的测试与验证,包括环境测试、寿命测试、振动测试等。

通过测试,发现了产品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

同时,我还参与了可靠性测试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测试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可靠性数据分析我对产品的可靠性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找出了影响产品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针对分析结果,我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跟踪验证了改进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4. 可靠性培训与交流我积极参与公司的可靠性培训和交流活动,学习了可靠性方面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还与同事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分享了可靠性设计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了团队的可靠性设计能力。

5. 项目管理在项目中,我担任了项目可靠性负责人的角色,负责项目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我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可靠性问题。

通过良好的项目管理,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工作反思1.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作为一名可靠性工程师,我深知自身能力的提升对于工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的可靠性理论和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团队整体实力在工作中,我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产生1+1>2的效果。

因此,我将注重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团队的整体实力。

可靠性工程数学知识点

可靠性工程数学知识点

可靠性工程数学知识点可靠性工程数学知识点提高系统(或产品或元器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可靠性的一门有关设计、分析、试验的工程技术。

系统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条件(如使用环境和维修条件等)下能有效地实现规定功能的概率。

系统可靠性不仅取决于规定的使用条件等因素,还与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其组织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有组织地进行可靠性工程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初从美国对电子设备可靠性研究开始的。

到了60年代才陆续由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技术推广到机械、建筑等各个行业。

后来,又相继发展了故障物理学、可靠性试验学、可靠性管理学等分支,使可靠性工程有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

系统可靠性衡量系统可靠性有三个重要指标。

①保险期:系统建成后能有效地完成规定任务的期限,超过这一期限系统可靠性就会逐渐降低。

②有效性: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能正常工作的概率。

概率的大小取决于系统故障率的高低、发现故障部分的快慢和故障修复时间的长短。

③狭义可靠性:由结构可靠性和性能可靠性两部分组成。

前者指系统在工作时不出故障的`概率,后者指系统性能满足原定要求的概率。

系统可靠性不能仅仅依靠对系统的检验和试验来获得,还必须从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加以保证。

首先,设计是决定系统固有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制造部门力求使系统达到固有的可靠性,而管理则是保证系统的规划、设计、试验、制造、使用等阶段都按科学的程序和规律进行,即对整个系统研制实行严格的可靠性控制。

可靠性数学用来定量描述系统可靠性的数学工具。

常用的度量指标主要有可靠度、故障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等。

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课外数学小知识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可靠度工程师工作总结

可靠度工程师工作总结

可靠度工程师工作总结一、引言作为一名可靠度工程师,我在过去的一年中致力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分析、预测和优化产品的可靠性,我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在此,我将总结我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工作方向。

二、工作概述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要负责产品的可靠度设计和测试工作。

我参与了多个项目,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和现有产品的改进。

我与研发团队密切合作,对产品的设计进行可靠性评估,并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三、工作成果1、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和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我们成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降低了故障率。

2、减少了维修成本:通过对产品进行预防性维护和故障诊断,我们减少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3、提高了工作效率:我通过开发新的测试方法和自动化工具,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

四、未来展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我将积极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和现有产品的改进,努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我也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提升,以更好地服务于团队和客户。

五、结论过去一年的工作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可靠度工程师的职责和挑战。

我深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客户的重要性,我将继续致力于此项工作。

我相信,在团队的支持下,我们可以继续提高产品的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致谢我要感谢我的团队和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

我还要感谢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基桩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其在桥梁、房屋、道路等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桩承载力是决定其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基桩承载力进行可靠度分析及可靠度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基桩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及可靠度优化设计方法,旨在为提高基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基桩承载力的可靠度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条件下,基桩能够承受的设计荷载的概率。

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工程要点

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工程要点

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工程要点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工程是保证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达到预期功能的关键。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可靠性,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并保证用户的安全。

本文将从设计、材料选择和制造过程等方面介绍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工程要点。

一、设计要点1. 完善的需求分析: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和产品的使用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分析,准确把握用户对机械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并充分考虑使用环境的特点,从而为后续设计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 合理的工作过程: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明确机械产品在不同工作阶段的工作过程,并根据不同工作过程对机械部件的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合理的工作过程可以降低机械部件的磨损和疲劳程度,延长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

3. 结构简化和优化:结构简化是提高机械产品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简化结构可以降低零部件的数量和复杂度,减少故障部件的数量,降低故障的概率。

此外,结构优化也是提高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关键,通过结构优化可以提高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并提高机械产品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4. 充分考虑故障模式: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轻故障的发生和影响。

例如,对于容易出现断裂故障的部件,可以采用更可靠的材料或增加冗余设计来提高其抗断裂能力。

二、材料选择要点1. 合适的材料强度: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工程涉及到适当选择材料的强度。

根据机械产品所处环境和工作条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强度能够保证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过早损坏和破坏。

2. 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下,机械产品可能会受到磨损或腐蚀的影响。

因此,在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到机械产品所处环境的磨损和腐蚀性,选择具有较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材料,提高机械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

3. 适当的材料可加工性: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可加工性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可加工性是否良好,以便保证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可靠性工程知识点总结

可靠性工程知识点总结

可靠性工程知识点总结在可靠性工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可靠性工程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可靠性基础1. 可靠性定义可靠性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能够保持其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工程致力于提高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2. 可靠性指标常见的可靠性指标包括: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无故障时间)、MTTR(Mean Time To Repair,平均修复时间)、系统可靠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3. 可靠性工程的原则可靠性工程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从源头预防、持续改进、全员参与、数据驱动等。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高可靠性的产品或系统。

二、可靠性设计1. 可靠性设计思想可靠性设计是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的根本保证。

它包括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可靠性需求,选择可靠的零部件和材料,优化结构和工艺,提高系统容错性等。

可靠性设计思想是将可靠性纳入产品或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过程中。

2. 可靠性设计方法可靠性设计方法包括: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TA(Fault Tree Analysis,故障树分析)、DFR(Design for Reliability,可靠性设计)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分析和评估产品或系统的潜在故障模式和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可靠性验证可靠性验证是验证产品或系统可靠性设计是否符合实际要求的过程。

它包括可靠性测试、可靠性评估、可靠性验证试验等。

可靠性验证可以帮助企业确认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三、可靠性制造1. 可靠性制造要求可靠性制造是保证产品或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够保持设计要求的过程。

它包括制定严格的制造工艺和流程、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和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和巡检等。

可靠性工程基础知识

可靠性工程基础知识

t
b<0
b=0
b>0
Duane可靠性增长模型
lnC(t)=a+blnt
dN ( t ) dC( t ) t a b t (b 1)e t dt dt
11
基本概念(续)
软件与硬件可靠性问题对比
特征 失效原因 磨损 硬件 物理原因(如失真、断裂、 漂移) 会受到磨损 软件 主要为设计缺陷 无磨损 开发或升级后失效率随时间 单调下降 可靠性基本不受影响 无法由物理知识预测 采用冗余设计应保证冗余软 件的高度独立性,否则无助 于可靠性提高
17
可靠性工程发展历史(续)
深入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可靠性向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将可靠性、维修性 和保障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可靠性系统工程。进入21 世纪以来,几乎所有工业领域都应用了可靠性技术。可靠 性工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集成化、协同化、系统和精确化。
全寿命周期可靠性管理 状态监测、维修决策和综合保障 高复杂系统可靠性研究 精确评估和控制 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协同化
从广义质量观看,质量涵盖可靠性;从狭义质量观看,质 量只是“符合性”。 传统质量管理是以制造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为目标,试 图通过使工序稳定来提高质量。而可靠性则是研究消除故 障的对策,要在论证、设计、工艺中就采取措施防止缺陷 的发生,产品的可靠性是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决定了。
质量管理更多考虑“今天质量”,可靠性侧重于考虑“明 天的质量”。质量概念没有考虑时间因素,控制的是产品 出厂时是否合格以及质保期内故障情况,对于质保期之后 发生故障不能保证,可靠性问题关注产品的寿命、疲劳、 老化。
时间相关性 失效率为常数 环境因素 振动、冲击、腐蚀、温度、 湿度等影响可靠性 故障处理的一般手段,适当 冗余可以提高可靠性,大量 冗余受共因因素影响

电力系统可靠性知识点总结

电力系统可靠性知识点总结

Ppt41发输电系统可靠性主要内容:包括充裕性 (adequacy) 和安全性 (security)两方面。

(发电输电变电)充裕性:是考虑元件的计划和非计划停运以及运行约束条件下,又称静态可靠性。

安全性:是突然扰动是指突然短路或失去非计划停运的系统元件。

又称动态可靠性2充裕性和安全性评估的不同点不同点:研究的特性不同。

研究的故障不同。

可靠性指标不同共同点:计算量巨大,相互完善互相补充。

3充裕性评估的基本原理充裕性评估的四大步骤:元件可靠性建模,系统状态选择:系统状态分析:可靠性指标计算充裕性评估的(系统状态选择)两大方法:状态枚举法(解析法);蒙特卡洛法(模拟法)计算环节不同,分析环节相同。

充裕性评估只统计不满足运行约束的系统状态;4元件停运按是否独立分为:独立重叠停运和非独立的重叠停运。

元件停运按停运原因分为强迫停运和计划停运。

强迫停运分为单元件停运事件、共同模式停运事件(不独立重叠停运)、相关的变电站停运事件(不独立重叠停运)5元件强迫停运模型:单元件停运事件:只有一个元件停运,只影响自身。

共同模式停运事件:不独立的重叠停运。

是指由于单一原因引起多个元件停运,而且不按继电保护依次动作。

相关的变电站停运事件:不独立的重叠停运。

是指变电站内的元件停运,与继电保护对元件故障的反应有关联6系统状态选择基本原理:由元件的状态组合构成系统的状态。

蒙特卡洛法:包括时序蒙特卡洛法和非时序蒙特卡洛法。

7系统状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切负荷计算。

潮流计算:交流潮流、直流潮流、快速开断潮流计算。

切负荷计算:基于交流潮流的最优切负荷模型、基于直流潮流的最优切负荷模型、基于直流潮流灵敏度分析的最优切负荷模型。

8交流潮流方程进行简化:高压输电线路的电阻一般远小于其电抗。

输电线路两端电压相角差一般不大(θij<10%),。

假定系统中各节点电压的标么值都等于1。

不考虑接地支路及变压器非标准变比的影响9P = Bθ和Pl=BlΦ均为线性方程式,它们是直流潮流方程的基本形式。

可靠性学习总结[合集五篇]

可靠性学习总结[合集五篇]

可靠性学习总结[合集五篇]第一篇:可靠性学习总结电力可靠性学习总结2010年12月16日参加了xx新疆公司组织的电力可靠性学习班,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地了解到这次学习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地对电力生产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必须完善自我的知识面,加强学习,要一专多能、做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作更多的贡献。

虽然学习只有短暂的2天,但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主要是对电力可靠性有了直观的认识,以及在电力行业中起到的作用。

对xx电力可靠性的要求规范以及日常的工作中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学习,特别是对风电场可靠性的建立及管理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各种数据的上报加深了认识,拓宽了自己工作的视野,弄清了理论上的一些概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能力。

现将我这次学习总结如下:首先学习了《中国xx集团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任务及要求,其基本任务就是:评价和分析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研究和拟订本企业设备可靠性目标;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和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努力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和可靠性管理水平。

其要求就是填报电力可靠性数据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完整:准确的含义是:按客观实际如实进行统计评价,做到事件定性、代码准确;及时的含义是:按规定程序、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可靠性数据;完整的含义是:按规定项目填报可靠性数据,做到事件和内容无遗漏。

其次学习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和《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试行)。

重点学习了风电场可靠性统计和评价范围和标准,具体如下:1、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和评价范围包含两部分,即风电机组和风电场。

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以风电机组出口主开关为界,包括风轮、传动变速系统、发电机系统、液压系统、偏航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以及相应的辅助系统。

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包括风电场内的所有发电设备,除了风电机组外,还包括箱变、汇流线路、主变等,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

《工程结构可靠度》总结报告

《工程结构可靠度》总结报告

《工程结构可靠度》总结报告**:**班级:土木四班学号:0943052005日期:2011.4.20《工程结构可靠度》总结报告第二章结构可靠度分析2.1.1结构的功能要求(1)承载能力要求要求结构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作用而不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2)正常使用要求结构在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出现的各种作用时能良好工作而不出现影响正常使用或适用性不充分的情况。

(3)整体性要求要求结构在偶然事件(火灾、爆炸、撞击等)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而不发生连续倒塌。

自我理解:这三项要求是结构功能的基本要求,是所有建筑必须满足的。

这是对建筑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施工方必须对建筑遵守的要求。

比如说正常使用要求,假如我们按要求使用的条件下,房屋的墙壁却出现大的裂缝,看起来让人心生不安,无法在居住下去,这就给居住者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我们施工方的信誉。

2.1.2结构的功能函数一般情况下,总可以把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归纳为结构构件的荷载效应S 和抗力R。

Z=g(R,S)=R-SZ>0,结构可靠;Z<0,结构失效;Z=0,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根据Z的大小,可以判断结构是否满足某一确定功能的要求,因此称上式为表达Z的结构功能函数。

2.1.3结构的极限状态定义:结构的期望状态:结构处于满足其功能要求的状态。

用功能函数表示:g(X1,…,X n)>0结构的不期望状态:结构处于未能满足其功能要求的状态。

用功能函数表示:g(X1,…,Xn)<0结构的极限状态:分隔结构的期望状态和不期望状态的一组规定的状态。

换言之,结构整体或部分超越该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状态即称为结构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用功能函数表示:g(X1,…,X n)=0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

简单情况可表示为:Z =R-S =0在直角坐标系中可以表示为:极限状态分类: 按功能划分,可分为三类: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3.整体性极限状态理解:前两类极限状态是进行建筑设计时所采用的两类基本极限状态。

可靠性总结2

可靠性总结2

可靠性总结21.可靠性工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高科技的需要,经济效益的需要,政治声誉的需要2.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从设计的角度,可靠性可分为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从应用的角度,可靠性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

基本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

它反映了产品对维修人力的要求。

任务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中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它反映了产品对任务成功性的要求。

3.可靠性指标(1)可靠度R(t) 0≤R(t)<1 不可靠度(2)故障密度函数f(t)(3)λ(t)也称为产品的瞬时失效率。

(4)平均寿命对于不维修产品表示为:失效前平均时间MTTF对于可维修产品表示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5)有效度维修度M(t)——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修理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复的概率。

平均修复时间MTTR有效度A(t):表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保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固有有效度)(使用有效度))MTBF——反映了可靠性的含义。

MTTR——反映维修活动的一种能力。

4.常用寿命分布函数(1)指数分布主要特点:故障率表现为一个常数,便于计算。

适合对器件处于偶然失效阶段的描述重要性质:无记忆性(2)正态分布主要特点:能同时反映出构成电子元器件产品失效分布的各种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失效因素的总结果,也即能反映出产品失效模式的多样性和失效机理的复杂性。

(3)威布尔分布用三个参数来描述,这三个参数分别是尺度参数α,形状参数β、位置参数γ,5.失效率曲线早期失效期的特点是失效发生在产品使用的初期,失效率较高,随工作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造成早期失效的原因大多属生产型缺陷,由产品本身存在的缺陷所致。

通过可靠性设计、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可减少这一时期的失效。

偶然失效期的特点是失效率很低且很稳定,近似为常数,器件失效往往带有偶然性。

这一时期是使用的最佳阶段。

耗损失效期的特点是失效率明显上升,多由于老化、磨损、疲劳等原因并不是任何一批器件均明显地表现出以上三个失效阶段。

西工大可靠性复习资料总结

西工大可靠性复习资料总结

一章1什么是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工程是研究如何评论、分析、提高产品可靠性的工程技术。

产品的可靠性由设计决定,并由可靠性管理和制作过程来保证。

2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3 可靠性分为:固有可靠性:指产品早在设计阶段确定的,并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得以确定的可靠性,是产品的本身具有的属性,使用可靠性: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受环境条件,维修方式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所能达到的可靠性。

4产品与可靠性的关系:可靠是产品的一种特性和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性与维修性相结合构成产品的有效性(广义可靠性),它是衡量可修复产品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效性和技术性能构成产品质量。

5产品安全性与可靠性关系:安全性与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安全性是在设计时为了使产品失效不致引起人身伤亡及设备损耗等严重事故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而可靠性是某个时候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6度量可靠性的指标:1可靠度、2累积失效概率、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维修度、有效度。

7累积失效概率:所谓的累积失效概率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失效的概率,简称失效概率,又称不可靠度。

8失效率: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失效的概率。

失效率越低可靠度越高,失效率是标志产品可靠性常用的数量特征之一,常用于电子产品,单位是菲特(fit)。

9浴盆曲线:一种产品(特别是电子产品),经过大量的使用和实验结果表明,其失效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的特征是两端高、中间低、他的形状似浴盆,故一般称浴盆曲线、,也称寿命特性曲线。

10平均寿命:不可修复产品:产品从开始工作到发生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称为失效前平均工作时间,记为MTTF。

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指一次故障到下一故障的平均工作时间,称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记为MTBF。

把MTTF和MTBF 统称为平均寿命。

《可靠性工程》复习总结

《可靠性工程》复习总结

可靠性工程》复习总结一、名词、术语解释(1)可靠性的概念(经典定义;“狭义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这种能力以概率表示,故可靠性又称:可靠度。

(2)有效性:可维修产品在某时刻具有维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3)维修性: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4)上述(1)、(3)合起来称为(2)。

(5)贮存寿命: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产品从开始贮存到丧失其规定功能的时间。

(6)可靠性三大指标:狭义可靠性、有效性、贮存寿命。

(7)产品的可靠性:指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可靠性,与设计、制造、使用密切相关。

(8)各个阶段对可靠性的影响大小:1)设计:50%——60%;2)制造:20%——30%(固有可靠性);3)使用:20%——30%(使用可靠性:与安装、操作使用、维修保障有关)。

(9)综合性:包括耐久性、无故障性、维修性、可用性、保障性、经济性。

(10)故障树分析法(FTA):由上而下,假设系统失效,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FTA以顶事件(系统不希望发生)为分析目标,逐层向下推溯所有可能的原因,且每层推溯其直接原因,从而找出系统内可能存在的元件失效、环境影响、人为失误以及程序处理等硬件和软件因素(各种底事件)与系统失效(顶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倒立树状图形表示出来。

再定性分析各底事件对顶事件发生影响的组合方式和传播途径,识别可能的系统故障模式,以及定量计算这种影响的轻重程度,算出致使系统失效的概率。

故障树分析法(FTA的优缺点:优点:加深对系统的全面了解,能用于研究特殊的故障问题;可研究环境及人为失误等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图示的分析方法,是逻辑推理方法;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能给设计、使用及维修提供改进、故障诊断的工具。

缺点:工作量大,时间、经济消耗大;结果不易检查,容易有疏忽或遗漏;对多态事件难以处理,对储备和可修复系统难以分析。

《可靠性工程技术》课程复习重点

《可靠性工程技术》课程复习重点

《可靠性工程技术》课程复习重点一、掌握以下知识点: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也就是说,产品是否可靠,取决于这样一个试验结果,即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是否完成了规定功能。

2.随机事件1.如果所进行的科学试验具有以下特点,那么,我们称这种试验为随机试验,简称试验。

①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

②每个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并且能事先预测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③进行一次试验之前不能确定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3.威布尔分布的定义:威布尔分布在可靠性理论中是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分布。

它能全面地描述浴盆失效概率曲线的各个阶段。

当威布尔分布中的参数不同时,它可以蜕化为指数分布、瑞利分布和正态分布。

大量实践说明,凡是因为某一局部失效或故障所引起的全局机能停止运行的元件、器件、设备、系统等的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特别在研究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如疲劳失效、轴承失效)都服从威布尔分布。

4. 事件把随机试验的任何一个可能发生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5.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又称等可能分布,即在随机变量可能取值范围内,其概率密度值是相等的,失效概率密度函数是一段等高线,是常量。

6.指数分布指数分布在可靠性理论中,指数分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分布,适合于失效率λ( t )为常数的情况,它不但在电子元器件偶然失效期普遍使用,而且在复杂系统和整机方面以及机械技术的可靠性领域也得到使用。

7.可靠度可靠度是产品在寿命周期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指标。

按我国国标规定,可靠度的定义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即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的可靠性。

时间越长,可靠性越低,时间越短,可靠性越高,时间为零时,可靠性最高,即为 l ,因此可靠性是时间的函数,用 R 表示可靠性,则 R ( t )为可靠性函数,即可靠度。

8.可靠性框图可靠性框图是将产品(系统)的结构功能按着可靠性要求进行分析的表示方法,该框图能清晰准确地描述产品(系统)的各元器件间的可靠性关系与功能。

可靠性检测工程师工作总结

可靠性检测工程师工作总结

可靠性检测工程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可靠性检测工程师,我深知自己的工作责任重大,需要精益求精地进
行工作。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作为可靠性检测工程师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作为可靠性检测工程师,我需要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和测试。

这包
括对产品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工具,如可靠性测试、寿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以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其次,我还需要对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审核和跟踪。

这包括参与
产品设计评审、制定可靠性测试计划、监督生产过程等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我可以及早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作为可靠性检测工程师,我还需要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如研发部门、
生产部门、质量部门等。

我需要及时向他们反馈产品的可靠性测试结果,并与他们一起制定改进方案。

只有通过团队的合作和努力,才能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可靠性检测工程师,我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
工作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这个重要的岗位,为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质量保驾护航。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靠性工程每章基本概念及复习要点知识讲解

可靠性工程每章基本概念及复习要点知识讲解

可靠性工程每章基本概念及复习要点知识讲解复习要点:可靠性广义可靠性失效率MTTF(平均寿命)MTBF(平均事故间隔)维修性有效性修复度最小路集及求解最小割集及求解可靠寿命中位寿命特征寿命研究可靠性的意义可靠性定义中各要素的实际含义浴盆曲线可靠性中常见的分布简述串联系统特性简述并联系统特性简述旁联系统特性简述r/n系统的优势并-串联系统与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关系马尔可夫过程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建立可靠性模型的一般步骤降额设计的基本原理冗余(余度)设计的基本原理故障树分析优缺点广义可靠性:包括可靠性、维修性、耐久性、安全性。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时期内规定条件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功能能力。

耐久性: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规定功能能力。

安全性:产品在一定的功能、时间、成本等制约条件下,使人员和设备蒙受伤害和损失最小的能力可靠度R(t):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累积失效概率F(t):也称不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失效的概率失效概率密度f(t):产品在包含t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失效率λ(t):工作到t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t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基本:实验室条件下。

应用:考虑到环境,利用,降额和其它因素的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下。

任务:元器件在执行任务期间,即工作条件下的基本不可修产品平均寿命MTTF:指产品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可修MTBF:指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称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维修性: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的可维修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维修度M(t):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发生故障后,在规定的时间(0,t)内完成修复的概率。

修复率μ(t):修理时间已达到某一时刻但尚未修复的产品在该时刻后的单位时间内完成修理的概率。

平均修复时间MTTR:可修复的产品的平均修理时间,其估计值为修复时间总和和修复次数之比。

可靠性学习总结

可靠性学习总结

电力可靠性学习总结2010年12月16日参加了xx新疆公司组织的电力可靠性学习班,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地了解到这次学习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地对电力生产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必须完善自我的知识面,加强学习,要一专多能、做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作更多的贡献。

虽然学习只有短暂的2天,但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主要是对电力可靠性有了直观的认识,以及在电力行业中起到的作用。

对xx电力可靠性的要求规范以及日常的工作中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学习,特别是对风电场可靠性的建立及管理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各种数据的上报加深了认识,拓宽了自己工作的视野,弄清了理论上的一些概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能力。

现将我这次学习总结如下:首先学习了《中国xx集团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任务及要求,其基本任务就是:评价和分析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研究和拟订本企业设备可靠性目标;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和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努力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和可靠性管理水平。

其要求就是填报电力可靠性数据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完整:准确的含义是:按客观实际如实进行统计评价,做到事件定性、代码准确;及时的含义是:按规定程序、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可靠性数据;完整的含义是:按规定项目填报可靠性数据,做到事件和内容无遗漏。

其次学习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和《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试行)。

重点学习了风电场可靠性统计和评价范围和标准,具体如下:1、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和评价范围包含两部分,即风电机组和风电场。

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以风电机组出口主开关为界,包括风轮、传动变速系统、发电机系统、液压系统、偏航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以及相应的辅助系统。

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包括风电场内的所有发电设备,除了风电机组外,还包括箱变、汇流线路、主变等,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

可靠性工作总结

可靠性工作总结

可靠性工作总结引言可靠性是一个产品或系统在特定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发生故障的能力。

作为一个可靠性工程师,我负责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在可靠性工作方面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根本原则在进行可靠性工作时,我始终坚持以下原则:1. 预防优先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用户体验,还会增加修复成本和时间。

因此,我始终坚持将预防故障放在首要位置。

我会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定期巡检和执行预防性维护来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并确保问题在发生之前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2. 数据驱动可靠性工作需要持续监控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在我的工作中,我注重通过数据驱动来进行决策和优化。

我会收集和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错误日志和用户反馈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并根据数据结果来制定优化计划。

3. 团队协作可靠性工作需要多个团队的紧密合作,包括开发团队、测试团队和运维团队等。

我意识到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我会与其他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并积极参与跨团队的会议和讨论,确保各方之间的理解和协调。

工作亮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了公司内部一个重要项目的可靠性工作,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

以下是一些工作亮点:1. 引入自动化监控系统为了更好地监控系统的健康状况,我主导了引入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工作。

通过该系统,我们能够及时获得系统的性能指标和报警信息,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快速响应。

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掌控能力。

2. 优化故障处理流程为了更快速地响应和处理故障,我与运维团队紧密合作,优化了故障处理流程。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故障处理指南,并建立了一个故障知识库,记录了过去故障的解决方案。

这些工作的推进使得故障处理时间显著减少,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3. 定期演练和复原测试为了确保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我推动了定期的演练和复原测试。

可靠性知识总结

可靠性知识总结

第一章可靠性概述1.1 可靠性的内涵1.1.1 产品可靠性的定义可靠性的定义: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可靠性定义的三个要素是:“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规定条件”指产品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

“规定时间”指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

“规定功能”指产品规定了的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

1.1.2 可靠性与质量的关系现代质量观念认为,质量包含了系统的性能特性、专门特性、经济性、时间性、适应性等方面。

是系统满足使用要求的特性总和。

(如下图所示[1])图性能特性、专门特性及其权衡随着现代工程系统的复杂化,系统的专门特性显得更加重要。

1.1.3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的关系1.2 可靠性基本概念1.2.1 故障的定义与分类(1)有关的几个定义故障——产品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或存在不能年规定要求工作的状态。

[2]失效——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2]缺陷——产品的质量特性不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随时间(或工作)过程可能发展成各类故障。

[2]故障模式——故障的表现形式。

[1]故障机理——引起故障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内在原因。

[1](2)故障的分类按故障的规律分:偶然故障与渐变故障。

偶然故障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只能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来预测。

渐变故障是通过事前的检测或监测可以预测到的故障,是由于产品的规定性能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衰退引起的,对电子产品又叫漂移故障。

按故障的后果分:致命性故障与非致命性故障。

按故障的统计特性分:独立故障与从属故障。

不是由另一产品故障引起的故障称为独立故障,反之称为从属故障。

按关联、非关联分:关联故障与非关联故障。

与产品本身有关联。

预期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任何故障叫关联故障,在解释试验结果或计算可靠性特性值时必须计入;与产品本身无关,预期在使用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任何故障叫非关联故障,在解释试验结果或计算可靠性特征量时不应计入。

按责任、非责任分:责任故障与非责任故障。

对可靠性工程的认识

对可靠性工程的认识

对可靠性工程的认识对于个人,人身安全是根本;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是其主要目标;对于国家,国家形象无比重要。

当个人或企业或国家着手于一个项目时,可靠性问题和人身安全、经济效益、国家荣誉密切相关。

因此,对可靠性工程的研究就十分重要。

通过对可靠性工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有关可靠性的例子:(1)在太阳能发电的时候,太阳能板的表面不能有污渍,否则会导致受热不均,从而烧坏电池板,所以需要定期清理,然而是采用人工大作量的方式可靠还是机器自动化的方式可靠就值得商榷。

而另一种通过透镜聚光发电的方式,随着日光入射角改变,透镜角度也要随之改变,上千块透镜聚光与一点难度可想而知,用什么方式最可靠,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在航空方面,航空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可靠性至为重要。

涡轮发动机常常遇到一种叫喘震的问题,这是由于发动机与气流迎角过大,造成气流分离而产生压气机气压过低,涡轮气压过高,气流回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用了压气机放气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会造成气流量损失,从而效率下降。

后来,人们又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可调静子叶片的方法,这种方法气流损失小,但是结构复杂,可靠性不及前者。

为了保证最高的可靠度,现代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上,往往将二者结合使用。

为了提高可靠性,我们需要在工作、设计中注意的东西很多。

(1)不应片面追求降低成本,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成本:山寨手机性能可能很好,但是生产前缺少可靠性试验,生产时采用廉价材料,导致使用中很容易出问题;(2)在完成一个任务时,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从而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这点在火箭设计时体现尤为明显,尽管火箭每个器件可靠性极高,但整体可靠性会比每个零件可靠性少很多,这就是应为零件数太多造成的;(3)在设计时,应全面考虑问题:苹果4的信号问题就是由于对人机结合问题考虑不充分引起的;(4)不应片面最求系能最大化:美国F-22战斗机使用的F119发动机并不是美国当时性能最好的发动机,但是具有更高性能的F120发动机由于采用了很多先进但不够成熟的设计而在于F119发动机的竞争中落选;(5)可靠性也不应一味追求最高化,在民用、科研、军用、航天等不同项目中,应对产品设计采取不同的可靠性要求,这样才能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节约资源、节约资金;(6)许多最原始的设计反而可能最可靠:日本福岛核事故如此严重,与海水破坏电路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失效有很大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一代核电站开始采用在反应堆上方设置一个大水箱的方法,在紧急情况下放水的方式降温;在可靠性工程学习后,我对可靠性工程的重要性归纳大致有一下几点:(1)提高可靠性,可以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防止产生灾难性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可靠性概论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狭义可靠性)。

2.广义可靠性:狭义可靠性+维修性+……3.产品:作为单独研究和分别试验对象的任何元件器件零部件组件设备和系统。

4.规定条件:指产品的使用条件维护条件环境条件和操作技术。

5.规定时间:产品的工作期限,可以用时间单位,也可以用周期次数里程或其他单位表示6.规定功能:通常用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来表示。

7.维修性: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8.贮存寿命: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产品从开始贮存到丧失其规定的功能的时间。

9.有效性:指可维修产品在某时刻具有或维持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狭义可靠性和维修性10.可靠性的三大指标:狭义可靠性有效性贮存寿命11.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记作R(t),R(0)=0;R(∞)=112.可靠度估计:R^(t)=n s(t)/ n; n s(t)= n- n f(t):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元件的个数13.累积失效概率: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失效的概率,其值=1-可靠度,可以说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故也称不可靠度。

记作F(t)=1- R(t),14.不可靠度估计: F^(t)=1- R^(t)=n f(t)/ n;15.失效概率密度:累积失效概率对时间的变化率,记作f(t)。

表示产品寿命落在包含t的单位时间内的概率,即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失效的概率。

f(t)=dF(t)/dt;16.失效概率估计:f^(t)= 1/n*(△n f(t)/△t);△n f(t):△t内的失效数17.失效率: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入(t)18.失效率估计:入^(t)= 1/n s(t)*(△n f(t)/△t)19.失效率函数3种基本类型:早期失效率,偶然失效率,耗损失效率,基本单位:菲特20.可靠性寿命特征:平均寿命,可靠寿命,特征寿命,中位寿命:为衡量产品可靠性的尺度。

21.MTBF:可维修产品的平均寿命,称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22.MTTF:不可维修产品的平均寿命,称为“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

23.可靠寿命Tr:给定可靠度r时对应的寿命。

R(Tr)=r,当R=0.37时,Tr为特征寿命。

当R=0.5时,Tr为中位寿命。

24.常用失效分布: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正态分布。

指数分布的重要特性:无记忆性25.指数分布:失效概率密度:f(t)=入eˉ入(t)累计失效概率:F(t)=1-入eˉ入(t);可靠度:R(t)= eˉ入(t) 失效率:入(t)=入;26.威布尔分布的作用:能全面的描述浴盆失效率曲线的各个阶段。

题1-1,1-3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1.系统:是完成特定功能的综合体,是若干协调工作单元的有机组合。

2.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前提条件:明确研究对象——产品的情况。

3.规定产品定义步骤:1.确定产品目的,用途或任务。

2.规定产品及分系统的性能参数及其容许上下限。

3.确定产品的结构界限和功能接口。

4.确定构成任务失败的条件。

5.确定寿命周期模型。

4.可靠性框图:用代表各组成部分故障或各种故障组合的方框按复杂元件或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式,表示出该元件或系统失效逻辑关系的一种框图。

5.串联系统:一个系统由n个单元A1,A2,A3………,An组成,当每个单元都正常工作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或者说当其中任何一个单元失效时系统就失效。

我们称这种系统为串联系统。

6.提高串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为:1.提高单元可靠性,即减小失效率。

2.尽量能减少串联单元数目。

3.等效地缩短任务时间t。

7.并联系统:一个系统由n个单元A1,A2,A3,………,An组成,如只有一个单元工作,系统就能工作,或者说只有当所有单元都失效时,系统才失效,我们称这种系统为并联系统。

8.提高并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1.提高单元可靠性2.等效地缩短任务时间3.增加并联系统单元数目。

(耗费将会大大增加)n中取k的表决系统有两类:第一类:n中取k好系统,要求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有k或k个以上完好,系统才能正常工作,记为k/n[G]。

第二类:n中取k坏系统,其涵意是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有k或k个以上失效,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记为k/n[F]。

9.冷贮备系统:通常用n+1个单元和一个高可靠转换开关组成,一个单元在工作,n个单元做贮备。

当工作单元失效时,转换开关把一个贮备单元接入,系统继续工作。

这样直到所有贮备单元都失效时,系统才失效。

10.一般网络可靠性框图分为:状态枚举法,概率图法,全概率分解法,最小路法,网络拓扑法 Monte-Carlo模拟法例题 2-3 2-4 2-5第三章:可靠性预计和分配1.可靠性预计:基本可靠性预计,任务可靠性预计2.基本可靠性预计:用于估计由于产品不可靠对维修与后勤保障的要求。

3.任务可靠性预计:用于估算产品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行预计的一般程序是:1.明确产品的目的,用途,任务,性能参数及失效条件。

2.确定产品的组成成分各个基本单元。

3.绘制可靠性框图。

4.确定产品所处环境。

5.确定产品的应力。

6.确定产品失效分布。

7.确定产品的失效率。

8.建立产品的可靠性模型。

9.预计产品可靠性。

10.编写预计报告。

4.可靠性预计分类:可行性预计初步预计详细预计5.结果精度取决于两个因素:1.所用模型与实际的符合程度。

2.模型参数的准确性。

6.预计元器件失效率的方法:1.收集数据预计法。

2.经验公式计算法。

3.元器件计数可靠性预计法。

4.元器件应力分析可靠性预计法。

7.系统可靠性预计计算方法:数学模型法,上下限法,蒙德卡洛法8.可靠性分配:将规定的系统可靠度合理地细分给每个单元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是一个最优化的问题9.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分配方法:等分配法,利用预计值的分配法,阿林斯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努力最小算法”分配法例题3-2 3-3第四章:失效模式后果与严重度分析失效: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失效模式:失效或故障的形式。

失效后果:一个部件失效时对整机所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1.电子元器件的失效有4方面的问题;1.制造质量问题2.可靠性问题3.耗损问题4.设计问题。

2.典型的失效率曲线:(1)早期失效期:这阶段的失效主要由元器件的各种质量缺陷造成。

解决办法是对原材料和工艺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进行上机前的元器件筛选,剔除早期失效元件,使其尽可能不投入使用。

(2)偶然失效期:当失效率相对地呈现一个常数时,这个时期称为偶然失效期。

这时失效随机地发生,多数为工作应力引起的失效。

应注意这一段曲线的纵坐标高度(失效率)为MTBF的倒数,沿横坐标方向的长度则为耗损(老化)寿命或使用寿命。

(3)耗损失效期:这阶段的失效是由于不同类型的耗损机理造成的性能退化或老化变质。

当产品使用到一定时,意味使用寿命期结束,耗损失效期开始。

这时产品失效率是迅速上升的。

3.早期失效期以质量问题为主;偶然失效期:可靠性问题为;耗损失效期:耗损问题为主。

4.降额:使元器件在低于其额定值的应力条件下工作。

元器件的降额使用可进一步提高元器件和设备的可靠性,大部分元器件的失效率随所施加的应力(低于额定值)的降低而降低。

5.降额技术:降额图法,降额因子法6.我国电子元器件质量等级分为3级:一类为特军品,二类为普军品,三类为民品正确选用器件:除线路应力分析外,还需了解1,使用环境条件,2,失效率模型所包含的因素,3,现场失效率。

7.电路与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尽可能采用优选电路的原则。

2.尽可能简化的原则。

3.最坏情况设计。

4.电路漂移分析。

5.元器件误差统计分析。

6.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分析。

8.对电子设备进行热设计的要求:1.通过热设计在满足性能要求下尽可能减少仪器内部产生的热量。

2.通过热设计设法减少热阻。

3.通过热设计能保证设备和元器件能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工作,以便做到减少参数漂移,保持电性能的稳定,从而提高可靠性。

9.对电子设备进行热设计的基本方法:1.提高元件,材料的允许工作温度。

2.减少设备的发热量。

3.用冷却的方法改变环境温度并加快散热速度。

10.三次设计:系统设计(常规设计),参数设计(第二次设计),容许差设计参数设计是容许差设计的基础第八章:可靠性试验1.可靠性试验:为了评价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可靠性测定试验,可靠性验证试验2.测定试验:是在事先没有规定产品可靠性指标的条件下,用来测定产品可靠性特征量3.验证试验:目的是要确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其基本方法有: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4.筛选: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早期失效产品在出厂前剔除,把符合要求产品保留下来的试验过程。

5.可靠性筛选的目的:剔除早期失效产品,提高批产品的可靠性(不能提高其固有可靠性)。

6.筛选和质量检验的不同:质量验收是要通过抽样检验判定批生产是否合格,而筛选则是对全部合格产品进行试验以剔除早期失效产品。

、7.常用的可靠性筛选方法:1.测试筛选2.检查筛选3.环境应力筛选(力学环境应力筛选(振动冲击离心加速度),气候环境应力筛选,特殊环境应力筛选,混合环境应力筛选)4.寿命(老炼)筛选(贮存筛选功能老化筛选工作寿命筛选) 5.破坏性筛选8.老炼:在元器件使用前,将使用中可能发生参数漂移元件剔除,是性能,参数稳定的过程。

9.环境条件分类:气候,力学,生物,辐射,电磁10.环境试验的方法:现场使用试验,天然暴露试验,人工模拟实验11.狭义的可靠性试验:主要是指寿命试验,通过寿命试验可以获得诸如失效率,平均寿命等可靠性特征量12.寿命试验的分类:长期贮存试验,长期工作寿命试验加速寿命试验的方法:在不改变产品失效机理,不引入新的失效因子的前提下,提高试验应力,加速产品失效进程,再根据加速试验结果,预计正常应力下的产品寿命。

根据应力施加方式分为:恒定应力,步进应力,序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13.寿命试验的设计问题:1.试验目的。

可靠性测定,可靠性试验,可靠性鉴定2.试验对象。

寿命试验的样品必须在筛选试验和例行试验的合格批中抽取,所选择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3.试验条件4.试验截止时间:有替换定数截尾,有替换定时截尾,无替换定数截尾,无替换定时截尾5.测试周期6.失效判据:通常以产品技术指标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差范围作为失效判据,也有用是否出现致命失效作为判据7.数据记录和处理14.可靠性增长:通过逐步改进产品设计与制造中的缺陷,不断地提高产品可靠性的过程。

缺陷{系统性缺陷残余缺陷}15.系统性缺陷:可通过修改设计或修改生产工艺,或通过不采用低于特定可靠性水平的元器件等办法可以消除或降低其影响的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