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1

合集下载

兰大《社会学概论》16春平时作业1

兰大《社会学概论》16春平时作业1

兰大《社会学概论》16春平时作业1《社会学概论》16春平时作业1一、单选题(共10题,总分40分)1.在对逆境的认识方面,可能表现出各种倾向如().采取渐进主义加上突发性的冒进.进行大规模的行政改革和人事改革将逆境归因于决策系统无法正确回答政治体制改革的外部因素:2.()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作什么,不应该作什么以及怎样作。

.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冲突.角色失败正确答案:3.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对历史唯心主义的正确回答:4.()指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化,由一种结构方式向另一种结构方式转变的过程,它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的分化与社会整合整合,基本特征是社会的冲突性与不稳定性。

.转型社会.社会转型.社会分化.社会整合正确答案:5.从社会流动的动机来看,当前中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属于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正确答案:6.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血缘关系.氏族关系2.地缘政治关系业力关系的正确答案:7.()指社会学通过对事实资料的研究,借助概念、范畴进行理论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其解释过程具有因果分析、理解分析等特征。

.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识别功能正确答案:8.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式是()渐进主义模式理性主义模式标准化最佳模式正确回答政治制度模式:9.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偶发群体.社会类属.次属群体.首属群体正确答案:10.()。

其特点是活动的专业化,并建立活动单元来协调规划、工程和产品等专业部门线性组织结构线性职能组织结构业务部门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的正确答案:《社会学概论》16春平时作业1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总分20分)1.人们择偶的自然条件有().经济.文化看看身体年龄正确答案:2.现代社会的结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社区组织包括政党在内的各种现代群众组织为现代公民提供了正确答案:3.投入产出法的特点是().整体性.约束性.预测性.正确答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4.社会群体结构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集团内部关系对集团领导和决策的正确回答:5.个人社会化的结果包括().得人格和自我.培养社会角色.满足情感需求.实现文化转移.完成世代交替正确答案:社会学导论16春季家庭作业1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需要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3.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铺相成,推动者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上的需要;
2.安全上的需要;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传授生活技能
2.教导社会规范
3.指点生活目标
4.提供角色人选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群体: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里条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3、城市化: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4、人文区位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
二、简答
1、试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
答:经济人假设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

兰大《社会学概论》17春平时作业1

兰大《社会学概论》17春平时作业1

兰大《社会学概论》17春平时作业1
一、单选题
1、C
2、A
3、B
4、A
5、B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以下组织源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A. 学校
B. 工会
C. 行政机构
D. 妇联
正确答案:C
2. 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中主要承担断的重要任务的系统是
A.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B. 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C. 行政决策控制审批系统
D. 行政决策研究系统
正确答案:A
3. ()指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化,由一种结构方式向另一种结构方式转变的过程,它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的分化与社会整合整合,基本特征是社会的冲突性与不稳定性。

A. 转型社会
B. 社会转型
C. 社会分化
D. 社会整合
正确答案:B
4. ( )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准
A. 行政效率
B. 行政组织
C. 行政职能
D. 行政技术
正确答案:A
5. ()又称人们的活动位置结构,它是由于人们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异同而形成的彼此类比和彼此区别的活动集团的构成方式。

A. 人群组合结构
B. 社会地位结构
C. 生存地域空间结构
D. 社会行为规范结构
正确答案:B
6. ()是把调查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给予详细描绘与分析,从而获得能反映某一调查对象的全部现象一般过程及其各种各样的内部联系与文化背景的第一手资料。

A. 个案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正确答案:A
7. 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

答案--兰州大学《社会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答案--兰州大学《社会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兰州大学《社会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通常工人是以( )的身份,参与反抗企业组织的制度或待遇条件A. 个人B. 正式群体成C. 非正式群体成D. 组织正确答案:C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2. 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A. 脚本写作B. 头脑风暴法C. 博弃论D. 个人判断法正确答案:C3. ()最先提出,要使社会哲学具有实证的性质,使其成为真正的学科。

A. 马基雅弗利B. 圣西门C. 黑格尔D. 孔德正确答案:B4. ()认为社会有着一定的有规律的结构,并且该结构与生物有机体有极大的相似性。

A. 孔德B. 斯宾塞C. 马克思D. 帕森斯正确答案:A5. 按政策过程的阶段,可将政策监控分为( )、政策执行监控、政策评估监控和政策调整与政策终结监控。

A. 政策制定监控B. 目标监控C. 关键点监控D. 内部监控正确答案:A6. ()时期的理论中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制定计划、设计合理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以及金钱激励来达到这一目标。

A. 古典组织管理理论B.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C. 现代管理理论D. 目标管理理论正确答案:A7. 从社会流动的动因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属于( )。

A. 结构性流动B. 自由流动C. 垂直流动D. 水平流动正确答案:C8.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A. 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B. 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C. 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D. 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正确答案:C9. 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A. 工业化水平高B. 精神生活丰富C. 集中度高D. 全面的有机组合正确答案:C10. 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是()A. 婚姻制度B. 生育制度C. 亲子制度D. 家庭财产继承制度正确答案:A《社会学概论》15秋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参考答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参考答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及答案(第1-4章)(2009年9月更新)湖南电大经管教案部丰云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社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3、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活动。

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4、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与自致地位相适应的角色。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社会”一词源于(A )A、中国B、美国C、英国D、德国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C)A、语言B、思维C、劳动D、直立行走3、“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

A、严复B、章太炎C、梁启超D、孙本文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A、达尔文B、涂尔干C、斯宾塞D、韦伯5、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A、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B、19世纪末20世纪初C、20世纪初至二战D、二战以后6、1913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A、上海圣约翰大学B、厦门大学C、上海浸洗学院D、燕京大学7、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 D )A、弗洛伊德B、莱格C、M德D、马斯洛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B)A、M德B、库利C、布卢默D、托马斯9、“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西方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和科学条件?答: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学、哲学家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1-4答案(完整版)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1-4答案(完整版)

社会学概论第1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孙中山写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康有为在青年时代就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2.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___实证哲学教程_》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在1891年。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__来看待。

5.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___。

6.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需要____是人的本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8.社会需要是人们的___社会关系____基础。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学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_需要层次论_______。

1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___自我意识___的获得是一个关键环节。

12.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13.___社会关系____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

14.____语言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1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D.德国2.文化是指( 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3.“工作安定”属于( B )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C.归属的 D.自尊的4.“镜中自我”是( B )提出来的。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5.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考试试题(附答案)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考试试题(附答案)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第一套搜下:“一马平川1818”相信能轻松解决您目前遇到的问题!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个人对于商品的需求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 A )A.个人具有购买意愿;个人具有支付能力B.个人具有购买意愿;商品符合国家标准C.个人具有支付能力;商品符合国家标准D.商品符合国家标准;商品满足个人需求2.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20-2Px。

供给函数为qs=-10+3 Px,则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x x(D )。

A.3 B.4C.5 D.63.下列商品中,需求弹性最小的是(C )。

A.商品住宅B.土豆C.食用盐D.汽车4.下列商品组合中,属于互为替代品的是(A )。

A.苹果和梨B.汽车和汽油C.咖啡和糖D.钢笔和墨水5.生产要素边际产量遵循(B )规律。

A.递增B.递减C.恒定D.变化6.某物业服务项目成本要素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C )。

A.维修材料、人员工资出支B.公共区域水、电费C.办公用房支出D.特约服务支出7.物业管理同时具有(A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和历史属性C.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D.历史属性和科学属性8.物业服务差异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优点是(B )。

A.成本低B.营销稳定性好C.标准化程度高D.易于管理9.物业服务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来源于(D )。

A.职工决策B.成本增加C.领导决策D.市场需求10.市场营销组合理论中,4P组合所包含的四个基本变量是产品,价格、渠道和(D )。

A.顾客B.广告C.卖场D.促销11.实现激励功能的两个要素是(C )A.需要和动机B.动机和能力C.需要和能力D.动机和奖励1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动机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A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3.期望理论中构成个人决策的三个普通观念是价值、绩效获奖估计和(C )。

兰大《社会学概论》16春平时作业3

兰大《社会学概论》16春平时作业3

《社会学概论》16春平时作业3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为(). 社会关系. 业缘关系. 结合关系. 人际关系正确答案:2. 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组织环境. 经济关系. 群体利益. 群体凝聚力正确答案:3. ( )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准. 行政效率. 行政组织. 行政职能. 行政技术正确答案:4. 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的主题是( ).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分层.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流动. 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正确答案:5. ( )首先修正了理性决策模型中的绝对最优标准,提出了具有相对性的满意化决策准则,从而提出了被人们称为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型。

.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戴维.伊斯顿. 拉斯韦尔. 西蒙正确答案:6. 确定一个社区地域范围的客观标志是(). 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 社区经济的交流范围. 社区文化的影响范围. 社区行政区划的范围正确答案:7. 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始对象的选项是()。

. 政府. 功能. 组织. 政策正确答案:8. 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 林德布洛姆. 西蒙. 德洛尔. 戴伊正确答案:9.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 立法决策. 行政决策. 司法决策. 政党政策正确答案:10.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 ) 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

. 克朗. 西蒙. 贝塔朗菲. 戴维·伊斯顿正确答案:《社会学概论》16春平时作业3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从横向上把政策分为()几大类. 政治政策. 经济政策. 科教政策. 人口政策. 环境政策正确答案:2.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规模小. 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个人的人格全部投入并得到充分体现. 以感情交流为主. 成员的难以替代性正确答案:3. 概括起来,进行社会教化的执行者主要有下列几个因素:. 家庭. 学校. 同辈群体. 大众传播正确答案:4. 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孔德. 斯宾塞. 迪尔凯姆. 拉斯韦尔正确答案:5. 与古代的传统农业相比,当代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特点:. 生产的高度机械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 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的化学化,良种化.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生产的高度复杂性正确答案:《社会学概论》16春平时作业3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第一章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第一章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第一章~第四章)解题辅导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4分1、社会:所谓社会,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属于结合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3.《群学肄言》:严复翻译英国早期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的一个绪论部分。

1903蔫于上海文明编译书局出版,书名为《群学肄言》,即“如何学习社会学”的意思。

1897年先为上海过闻报翻译了前两章,名为《砭愚篇》和《倡学篇》,1901-1902年陆续译完,共十六章,于1903年出版。

译文古雅而精深,文章并可琅琅上口,一时风行海内。

4.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社会需要是人的本性,具有必然性、客观性、社会性的特点,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

5.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

狭义指人的意识状态。

社会学采用的是广义的。

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综合文化。

6.社会交往:所谓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7.“镜中自我”: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

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8.情景定义:所谓情景定义,是指人们在行动前对所处的既定环境或在交往前对将要面临的情景所作的主观解释。

兰大《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2

兰大《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2

兰州兰大《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2一、单选(共10 道,共40 分。

)1. 目前我国的政策科学仍处在()的阶段题1. 中级题2. 高级题3. 初级题4. 中后期标准解:2. ()是按照一个有系统的步骤,用一套已设计好的表格作为刺激物,来测定受试者的反应,从反应中得知受试者的社会心理状态。

题1. 问卷法题2. 测量法题3. 实验法题4. 统计调查法标准解:3. ()认为社会有着一定的有规律的结构,并且该结构与生物有机体有极大的相似性。

题1. 孔德题2. 斯宾塞题3. 马克思题4. 帕森斯标准解:4.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通常工人是以( )的身份,参与反抗企业组织的制度或待遇条件题1. 个人题2. 正式群体成题3. 非正式群体成题4. 组织标准解:5. 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

题1. 描述功能题2. 解释功能题3. 预测功能题4. 规范功能标准解:6. 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题1. 政策均衡题2. 政策终结题3. 政策持续题4. 政策调整标准解:7. 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题1. 实证主义题2. 非实证主义题3. 历史唯物主义题4. 历史唯心主义标准解:8. 人们的交互作用是()题1. 无条件的题2. 有条件的题3. 相对的题4. 绝对的标准解:9. (),一种参与者只投入了最低限度的感情和互动的相对消极的集群,是结构最为松散的一种集群类型。

题1. 偶合集群题2. 常规集群题3. 表意集群题4. 社会连带集群标准解:10.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题1. 工业化题2. 经济发展题3. 农业发展题4. 服务性发展标准解:《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2二、多选(共5 道,共20 分。

)1. 由于各社会学家所持的角度和观点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区理论,主要有:题1. 区位理论题2. 社会体系理论题3. 社会互动理论题4. 社区失落论E. 社区继潜论F. 社区解放论标准解:F2. 按照互动后果,社会互动的形式包括:题1. 组织行动题2. 非组织行动题3. 良性行动题4. 不良性行动标准解:3. 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题1. 孔德题2. 斯宾塞题3. 迪尔凯姆题4. 拉斯韦尔标准解:4. 由科层制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题1. 浮夸习气题2. 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题3. 繁文缛节、文牍主义题4. 例行公事、文山会海标准解:5. 社会角色扮演的前提:题1. 角色确定题2. 角色意识题3. 角色表现题4. 角色实践标准解:《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2三、判断题(共10 道,共40 分。

《社会学概论》课程平时作业一.

《社会学概论》课程平时作业一.

(第一章-第四章)一、解释核心概念1. 社会2. 地缘关系3. 社会化4. 代差5. 社会互动6. 角色冲突二、简答题1. 简述孔德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看法。

2. 社会的类型有哪些?划分的标准是什么?3. 简述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4. 社会化的条件有哪些?5. 社会互动有何功能?6. 社会角色有哪些类型划分?三、论述题1.社会学关于社会有哪些主要理论视角?2.分析并论述我国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3.社会互动的理论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四、讨论题如何认识社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社会理解的方式和途径,得出应该从哪些角度认识社会。

(体现讨论的过程)(第五章-第七章)本次作业主要为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

要求切实落到实处,以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课堂讨论讨论题目:家庭的意义和我心目中未来家庭的理想模式。

要求同学预先进行准备,课堂中每位同学用3分钟时间上讲台发表演讲,畅想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构想。

所有同学对每位同学的演讲进行相互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位同学的演讲进行综合评分,以学习如何客观公正地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评述情况进行记录并综合评分)二、小组讨论讨论题目:我国的社会分层现状。

具体包括:如何分层?依据是什么?意义何在?反映出什么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要求各学习小组有讨论的记录,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小组讨论报告。

(教师根据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分)(第八章-第十章)一、解释核心概念1.社区2.城市化3.社会制度4.制度化5.社会问题6.贫困二、简答题1.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

2.简要回答社区的构成要素。

3.简述社会制度的特征。

4.简述社会制度的功能。

5.简述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因。

三、论述题1.试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2.试述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

3.中国目前面临的劳动就业问题的形势怎么样?四、讨论题讨论题目: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理解。

(第十一章-第十三章)一、解释核心概念1. 社会控制2. 社会舆论3. 越轨行为4. 社会变迁5. 社会现代化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控制的主要类型2. 简述社会控制的功能。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合计40分)1.社会社会是在一定生活方式基础上构筑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2.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变动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3.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4.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与一定社会关系紧密相联系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5.城市化城市化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亦称都市化或城镇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合计60分)1、从历史上看,家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家庭的演化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进化的过程,历史上大致经历了四种家庭形态:①血缘家庭。

②普那路亚家庭。

③对偶家庭。

④一夫一妻制家庭。

2、试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答:第一,社会化就是要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第二,社会化就是要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第三,社会化就是要教导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3、简述社会组织的基本功能。

答:(1)、整合功能。

(2)、协调功能。

(3)、维护利益的功能。

(4)、实现目标的功能。

当然,以上述及的四种功能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作为一个系统发挥其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要以健全的组织构成要素为基础。

因此,加强组织自身建设,是充分发挥组织功能的基本前提。

4、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作为一种正式的规范体现,社会制度有以下几个特征:(1)公正性。

(2)强制性。

(3)相对稳定性。

(4)系统性,又称“复合性”。

(5)可重复性。

5、合理的社会流动有什么意义。

答:第一,有助于形成一个开放、动态的社会分层体系,从而取代那种封闭性和程序化社会分层结构,这样既能够通过公平的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和积极性,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对社会整体来说,也能由此实现吐故纳新,从而使社会结构在一个更新的起点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

兰大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3

兰大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3

兰州兰大《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3一、单选(共10 道,共40 分。

)1. 从社会流动的动因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属于( )。

题1. 结构性流动题2. 自由流动题3. 垂直流动题4. 水平流动标准解:2. 人际关系理论以为,通常工人是以( )的身份,参与招架企业组织的制度或待遇条件题1. 个人题2. 正式群体成题3. 非正式群体成题4. 组织标准解:3. 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是()题1. 婚姻制度题2. 生育制度题3. 亲子制度题4. 家庭财产继承制度标准解: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题1. 合议制题2. 合议、三权分立制题3. 民主集中制题4. 合议、民主集中制标准解:5. ()即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进程的中断。

题1. 进步的变迁题2. 倒退的变迁题3. 进化的社会变迁题4. 革命的社会变迁标准解:6. ()就是模拟某些现实的问题场面,让一个人扮演各类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处置事物,以期了解他人的需求与感受,从而改善角色的扮演。

题1. 角色学习题2. 角色换位题3. 角色转移题4. 角色教育标准解:7. ()时期的理论中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制定计划、设计合理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和金钱鼓励来达到这一目标。

题1. 古典组织管理理论题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题3. 现代管理理论题4. 目标管理理论标准解:8. 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题1. 社会整合功能题2. 反向功能题3. 混合功能题4. 社会导进功能标准解:9. 人类社会最先形成的范围最广的社会行为是()题1. 消费行为题2. 经济行为题3. 政治行为题4. 文化行为标准解:10. 按照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题1. 政策均衡题2. 政策终结题3. 政策持续题4. 政策调整标准解:《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3二、多选(共5 道,共20 分。

[答案][兰州大学]2020秋《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1-1

[答案][兰州大学]2020秋《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1-1

1.行政评估工作要本着()的原则进行。

A.实事求是B.接近群众C.以事为主D.以人为主答案:A2.()即社会进化,是指社会原有的因素、成分在数量上的增长和发展。

A.进步的变迁B.倒退的变迁C.进化的社会变迁D.革命的社会变迁答案:C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A.深入B.内化C.反映D.响应答案:B4.人文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A.帕森斯B.派克C.科塞D.米尔斯答案:B5.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志缘关系答案:C6.从社会流动的动因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属于()。

A.结构性流动B.自由流动C.垂直流动D.水平流动答案:C7.文化的特征之一()也可以称为文化的习得性,它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并创造的,而不是通过生理遗传获取的。

A.非自然性B.超越性C.超个人性D.复合性答案:B8.()是把调查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给予详细描绘与分析,从而获得能反映某一调查对象的全部现象一般过程及其各种各样的内部联系与文化背景的第一手资料。

A.个案法B.访谈法C.观察法D.问卷法答案:A9.()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

A.角色不清B.角色中断C.角色冲突D.角色失败答案:A10.()是用最高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加上最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社会的不平等程度,该指数反应的是社会两极人口与中等收入人口的比率关系。

A.五等份法B.不平等指数C.社会综合地位量表D.七等份法答案:B11.社区研究的意义:()A.社区研究是社会研究的起点B.社区具体可感,易于把握,是社会研究的具体化C.把握社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社区D.社区研究是社会研究的关键点答案:ABC12.目前,中国社会学界普遍认为社会的构成要素包括:()A.自然环境B.人口C.文化D.心理答案:ABC13.美国学者L.W.科布提出的政策议程的模型包括:()A.混合模型B.外在提出模型C.内在提出模型D.动员模型答案:BCD14.角色互动过程通常经历三个阶段是()A.选择角色B.感受角色C.领悟角色D.实践角色E.反馈角色答案:BCD15.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存在于哪几个层面?()A.方法论B.具体研究方法C.技术手段D.理论背景答案:ABC16.现代社会进化理论认为,社会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进化阶段,但每一个社会不一定必经所有的进化阶段,工业化的扩展导致了相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模式在全球范围的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或民族可以借用先进的文化特质,使社会实行跳跃性的发展。

2016年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6年电大《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社会学概论作业1一、名词解释1、导学P32、导学P73、导学P114、导学P14二、填空题1、孔德2、群学肆言3、哲学基础4、普遍的社会现象5、社会性6、19437、情景主义8、情感性9、相互发展10、条件反射学说三、选择题1、A 2 、C3、 B 4 、D5、B6、A 7 、B8、B 9 、B10、D四、简答题1、导学P12、导学P43、导学P74、导学P12五、论述题(导学P13)或(课本P114-116)社会学概论作业2一、词解释1、导学P182、导学P213、导学P264、导学P30、填空题1、初级社会群体2、四3、泰罗4、社会人5、人性的角度6、滕尼斯7、吴文藻8、社区分析9、等级论10、剥削三、选择题1、B 2 、A3、 A 4 、 B 5 、D6、A 7 、B8、C 9 、D 10、C四、简答题1、导学P162、导学P183、导学P224、导学P27-28五、论述题导学P28社会学概论作业3一、名词解释1、导学P342、导学P383、导学P434、导学P43二、填空题1、家庭制度2、象征性设备3、制度改革4、罗斯5、社会行为规6、环境压力7、社会结构8、人与环境关范系9、物质资料在10、劳动力资源生产三、选择题1、C 2 、C3、C 4、A5、C6、C7、D8、B 9 、C10、A四、简答题1、导学P31-322、导学P34-353、导学P354、导学P39五、论述题(导学P41)或(课本P307-308+课本P314-315)社会学概论作业4一、名词解释1、导学P472、导学P513、导学P514、导学P53二、填空题1、国民收入2、社区工作3、农村社会保4、五行相胜障5、索罗金6、柏雷托7、家庭流动8、第三次浪9、罗马俱乐部10、人民的物质和学派三、选择题1、B2、A3、A4、C5、A6、A7、C&B9、A10、D四、简答题1、导学P452、导学P3353、导学P494、导学P53五、论述题(导学P51-52)或(课本P363-365)个人工作业务总结本人于2009年7月进入新疆中正鑫磊地矿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前身为“西安中正矿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测量技术工作,至今已有三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解:
兰州兰大《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1
一、单选(共10道,共40分。)
1. ( )首先修正了理性决策模型中的绝对最优标准,提出了具有相对性的满意化决策准则,从而提出了被人们称为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型。
题1.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题2.戴维.伊斯顿
题3.拉斯韦尔
题4.西蒙
标准解:
2.()着眼于把社区作为一种空间现象或区域单位来研究。
题1.区位理论
题2.社会体系理论
题3.社会互动理论
题4.社会组织理论
标准解:
3.社会行为是一种( )
题1.无意识的行为
题2.偶然性行为
题3.反射性行为
题4.有意识、有意义的行为
标准解:
4.从众行为是一种( )
题1.消极行为
题2.积极行为
题3.既有消极的,又有积极的
题4.价值中立的
标准解:
5.社会学的()功能是指提示社会事件和状态将是怎样的。
题4.互动模型
标准解:
《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1
二、多选(共5道,共20分。)
1.实际上社会结构的内容,可以看作是社会的主体——人及其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存在方式,一般表现为哪几个层面?
题1.人群组合结构
题2.社会地位结构
题3.生存地域空间结构
题4.社会行为规范结构
E.社会关系结构
标准解:
2.我国控制大城市规模的主要措施有()
标准解:
5.集群是有着共同的关注点而临时聚集到一起的人群,集群可分为以下类型:
题1.偶合集群
题2.常规集群
题3.表意集群
题4.社会连带集群
E.行动集群
标准解:
《社会学概论》16秋平时作业1
三、判断题(共10道,共40分。)
1.家长制的优点在于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任人唯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组织活动开展。
题1.错误
题2.正确
标准解:
8.理论社会学探讨社会生活的一般原理与规律。
题1.错误
题2.正确
标准解:
9.社会学是变革时代的产物,从其一开始就有着以经世济用、救世济民、治乱兴衰为己任的特征。
题1.错误
题2.正确
标准解:
10.社会现代化或现代化作为一个口号提出,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
题1.错误
题2.正确
题1.错误
题2.正确
标准解:
2.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社会教化,另一个是个体内化。
题1.错误
题2.正确
标准解:
3.角色转移指角色承担者根据情景、时间的变化相应地积极更换角色行为。
题1.错误
题2.正确
标准解:
4.在社会学上使用社会现代化这一概念,目的在于说明社会变迁在当代的特殊表现形式。
题1.错误
题1.限制
题2.截流
题3.疏导
题4.调整
E.布局
标准解:
3.角色内部冲突即发生在角色承担者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内部的角色冲突,它使得角色承担者产生心理矛盾、不适与痛苦,表现在:
题1.当不同的行为规范均成为对同一角色的要求时使扮演者左右为难,顾此失彼的情形
题2.领悟角色与行为角色之间的冲突,即指该角色的承担者对以定角色的行为规范有不同的理解,但还必须履行,这时,角色扮演者内心出现激烈的冲突
题1.描述性
题2.解释性
题3.预测性
题4.规范性
标准解:
6.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题1.预期社会化
题2.继续社会化
题3.发展社会化
题4.再社会化
标准解:
7.经济制度的基本功能是()
题1.规范经济活动
题2.调整经济关系
题3.保障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持续发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题4.给人类生存提供物质资料
标准解:
8.()时期的理论中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制定计划、设计合理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以及金钱激励来达到这一目标。
题2.正确
标准解:
5.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社区可以被描述为是具备各种功能的依靠社区满足居民经济文化等各种需求的,是符合现代社会结构的、相对独立于政府的一级社会基层管理组织。
题1.错误
题2.正确
标准解:
6.现代化理论曾在20世纪50~60年代占据社会发展理论的统治地位。
题1.错误
题2.正确
标准解:
7.利益分析是对事实进行描述的,事实分析则确定利益如何分配,它是政策分析的归宿()
题3.角色紧张即在一个人身上的角色集中,过多的角色要求或各角色的互不相容所造成的承担者无力应付的情景
题4.承担角色者心理的变化
标准解:
4.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 )。
题1.时公共政策案例
题2.未来公共政策案例
题3.风险型公共政策案例
题4.完全公共政策案例
E.决策型公共政策案例
题1.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题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题3.现代管理理论
题4.目标管理理论
标准解:
9.()也称文化元素,它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
题1.文化过程
题2.文化特质
题3.文化丛
题4.文化模式
标准解:
10.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
题1.浴盆模型
题2.对策模型
题3.系统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