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浅析唐诗与宋词的不同风貌)

合集下载

唐诗和宋诗的区别

唐诗和宋诗的区别

唐诗和宋诗的区别唐诗和宋诗的区别《诗词散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一、从诗歌的总体风貌看, 唐诗和宋诗气象迥异唐诗的气象来源于诗经、汉魏风骨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精神, 形成于“潮平两岸失, 风正数帆悬”的盛唐时代环境, 体现了唐代特有的积极、乐观、向上和洋溢着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光彩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气质, 故唐诗的气象可用“雄壮浑厚”来概括。

最能体现唐诗气象的是李白和杜甫, 他们共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李白渴望建功立业, 抱负满怀, 纵情欢乐, 傲岸不驯, 大气磅礴, 冲破一切规范和约束, 美妙奇异, 酣畅淋漓之至。

杜甫忧国忧民, 感时伤世, 深沉博大, 沉郁顿挫, 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基本原则。

李白雄壮, 杜甫浑厚,李白和杜甫共同代表了“骨气端翔, 音情顿挫, 光英朗练, 有金石声”的唐诗气象。

由于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国势, 宋诗始终笼罩着沉郁悲凉之气; 同时也因为政治上重文轻武,士大夫地位的提高, 宋诗作者每每感到难以超越唐诗的焦虑, 刻意求工求新, 尤其是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注重诗文的法度, 在创作上体现为诗文的“终始”、“关键”和“开合”, 体现为句法的严谨和押韵的严密。

同为悲春伤秋之作,唐人杜甫,与宋人晏殊就表现了不同的气象出来《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中秋月》晏殊一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同样是写“悲”, 宋诗是“悲凉”, 而唐诗则是“悲壮”。

二、从表达方式来看, 唐诗主抒情, 宋诗则重在揭示蕴涵在诗歌形象之中的理趣唐人在他们生活的年代所追求的是人生的辉煌,漫游名山大川的豪迈,行走江湖,执剑仗义的豪爽。

浅析唐诗与宋诗的风格差异

浅析唐诗与宋诗的风格差异

浅析唐诗与宋诗的风格差异
唐诗与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诗歌时期,它们之间有很多的风格差异。

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唐诗与宋诗的风格差异:
一、意境和情感
唐诗注重意境的营造,多从大自然、人生哲理等主题出发,以简洁而深远的言语表达出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而宋诗则更注重人情世故,情感多从现实生活、行文经理等主题出发,在细致而精湛的描绘中表达出浓郁的感情和心情。

二、风格和语言
唐诗的风格多为清新淡雅、朴实自然,语言简练、含蓄而婉约。

宋诗的风格则多为凝练、深沉、雄浑,语言则更为细腻且有更强的形象感。

三、艺术手法
唐诗注重意境的抒发,借助于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来营造诗歌的氛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宋诗强调意象和气势,借助于声、色、味等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来刻画形象,增加氛围感和视觉效果。

总之,唐诗与宋诗的风格差异是由于不同时代及其社会背景、
思想观念、文学形态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的,它们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珍贵财富。

浅析宋诗与唐诗的风格差异

浅析宋诗与唐诗的风格差异

浅析宋诗与唐诗的风格差异唐诗与宋诗,它们本是一脉相承的,从整个诗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又存在很大差异,宋诗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在其基础上变革、创新发展起来的。

本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唐宋诗歌的差异在于:“唐诗以韵胜,宋诗以意胜”、“唐诗丰腴多彩,宋诗瘦劲平淡”。

(一)宋诗“以平淡为美”,唐诗“以丰腴为美”仰望唐诗,犹如一座巨大的山峰,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而且写景抒情信手拈来,读来有深情远韵,有一唱三叹的感觉。

唐诗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熟”的特点。

宋代诗人可以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这座山峰同时给宋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

因此,宋代诗人走出了一条与唐诗不同的路子,其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

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以视为对唐诗风格的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

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试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试、黄庭坚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

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见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复书〉〉之二)。

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显然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

这也是宋代诗人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

宋朝历经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宋诗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及派别,下面就分别以各阶段的诗人及诗作为例,进一步阐释“以平淡为美”这一整体性风格追求。

北宋初年,以王禹偁、林逋为代表的“白体”诗人的诗作。

王禹偁在文学主张上不满五代浮靡文风,积极倡导革弊复古,所作诗文内容较为充实,风格平易淡雅,对后来宋代文学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唐诗与宋词的艺术风格对比赏析

唐诗与宋词的艺术风格对比赏析

唐诗与宋词的艺术风格对比赏析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创作时期,两者在艺术风格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唐诗与宋词的艺术风格进行对比赏析。

一、艺术风格特点1. 唐诗的艺术风格唐诗以写景为主要特点。

唐代的诗人们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通过各种意象和形象的描写,给人以极强的感受力。

他们追求形象的艺术表现,通过具体的描写手法,力求将景物形象化、生动化。

同时,唐诗的艺术风格也注重音韵和节奏的表现,注重诗句的朗朗上口和韵律的和谐统一。

2. 宋词的艺术风格宋词的特点是以抒情为主。

宋代的词人们注重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词的写作风格更加自由灵动,不再受到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的严格约束。

宋词更注重音乐性与意境的表达,通过巧妙运用词牌、对仗和押韵,使词的表达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二、表现手法对比1. 描写手法唐诗以具体形象描写为主,注重表现景物的外在形态与特征。

常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诗句更加鲜活生动。

宋词注重抒发内心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词人的情感世界。

2. 音韵表现唐诗追求和谐的音乐感与韵律感,通过抑扬顿挫的韵律排布,使诗行更加抑扬顿挫。

宋词更加注重对词牌名曲的使用,通过对仗和押韵的巧妙运用,使词的音乐感更为突出。

三、意境营造1. 唐诗的意境营造唐诗注重对景物的形象化描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刻画出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壮丽,营造出宏伟壮丽、奇崛迷人的意境。

2. 宋词的意境营造宋词侧重于写人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描写,创造出温婉、细腻的意境。

同时,宋词也注重景物与情感的结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主题情感相互烘托,使意境更加鲜明。

四、艺术价值对比1. 唐诗的艺术价值唐诗以其雄浑大气、自然真实的描写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唐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为后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宋词的艺术价值宋词以其细腻婉约的艺术表现和清新明快的音乐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朵璀璨的明珠。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

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各领风骚数百年,其实从广义上讲,词只是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已,但其实在我们现在看来,诗和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诗和词的区别主要是在起源上就已经很明显了,再加上它们所被推崇的时代不同,这才导致了诗与词在外部形式,题材内容,以及抒情风格等方面有了一些差异,但究其根本还是起源。

先讲宋词的成就。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

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

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

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因而流传很广。

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

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

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再来看看唐诗的成就。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

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

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浅析唐宋诗风之差异

浅析唐宋诗风之差异

浅析唐宋诗风之差异作者:曾珍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7期摘要:唐诗、宋诗孰优孰劣?从古至今,争论从未休止。

从总体上说,唐诗独步千古,但宋诗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其地位和影响远超元、明、清诗。

唐诗与宋诗相比,一是气象不同;二是表达方式不同;三是美学品质不同。

关键词:唐诗;宋诗;风格众所周知,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独步千古;但宋诗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其地位和影响远超元、明、清诗,也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是从诗人数量还是诗作数量来说,宋诗均远远超越唐诗;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虽光芒万丈,但宋诗也有其独特的风貌。

一、唐诗与宋诗,气象不同1.唐诗的气象唐诗的气象来源于诗经、汉魏风骨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汉赋的浪漫主义精神,形成于盛唐,体现了唐代特有的积极、乐观、向上和洋溢着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光彩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气质,故唐诗的气象可用“雄壮浑厚”来概括。

最能体现唐诗气象的是李白和杜甫,他们共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白渴望建功立业,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大气磅礴,冲破一切规范和约束,美妙奇异,酣畅淋漓之至。

杜甫忧国忧民,感时伤世,深沉博大,沉郁顿挫,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基本原则。

李白雄壮,杜甫浑厚,李白和杜甫共同代表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唐诗气象。

2.宋诗的气象由于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国势,宋诗始终笼罩着沉郁悲凉之气;同时也因政治上重文轻武,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宋朝诗人在写诗上又时常感到无法逾越唐诗,于是刻意求新,从而形成了宋诗注重技巧的风气。

宋朝开国之初的诗人寇准、晏殊的诗中,就掩不住伤春悲秋之气。

寇准《书河上亭壁》云:“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晏殊《中秋月》:“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这些诗艺术之精美,描写之细致并不逊于唐诗,但气象已不及。

宋词与唐诗的文化差异

宋词与唐诗的文化差异

宋词与唐诗的文化差异宋词与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个重要流派,虽然它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风格、表达手法以及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宋词与唐诗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风格差异宋词多以写景抒怀为主题,注重细腻的描写和细致入微的感受。

其中,女子词、农村词和山水田园词是宋词的三个主要流派。

这些词作注重语言的细腻和情感的表达,以近似白描的方式呈现美的意象。

而唐诗则更加注重意象的转化和意境的表达,在表现手法和用词上更为简练而有力,以豪放的气势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

二、题材差异宋词的题材广泛而多样,可以涉及个人的感情经历、社会的变迁和国家的兴衰等。

情感描写是宋词的一大特点,往往能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细腻情感。

唐诗的题材也很多样化,但更多关注国家政治、民生百态、自然山水等方面。

唐诗的题材丰富多样,既有壮丽的山水风景,也有社会动态和文化变革的抒发。

三、表达手法差异宋词注重情感的抒发和细腻的表达手法,常常运用对比、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以达到情感的张力和感染力。

唐诗则更偏向于意境的营造,借助描写手法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产生深厚的思考与共鸣。

唐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往往通过几个简短的词句,就能刻画出一个深入人心的景象。

四、文化内涵差异宋词在文化内涵方面,更注重个体的情感、人生哲理和社会关系的表达。

宋代社会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都市文化的繁荣使得宋词对个人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现象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比之下,唐诗则更注重宏大的历史背景、国家的命运和文化的传承。

唐代是中国文化最繁盛的时期之一,唐诗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宋词与唐诗在风格、题材、表达手法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宋词追求情感的表达和个体的体验,强调精神内化与文化自觉;而唐诗则更多表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注重思想的宏观抒发和文化的传承。

两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古代诗词宝库。

宋词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宋词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宋词与唐诗的比较研究唐诗和宋词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座巍峨丰碑。

唐诗以其雄浑大气、纵横捭阖的瑰丽词藻和深邃的哲理内涵,填补了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块重要空白,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源泉;而宋词则因其婉约精美、情感真挚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对庶民生活的浸润而博得人们的青睐。

然而,把唐诗和宋词相比较,两者存在哪些不同和相似之处?本文将对唐诗和宋词进行比较研究。

一、题材和文学特点的不同唐诗和宋词在题材和文学特点上有很大的不同。

唐诗多以宫廷风景、爱情、思乡等题材为主,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

唐诗充满着高远的理想和豪放的气象,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气息。

而宋词则多以爱情、生活、自然为题材,尤其是著名的南唐词派更是以婉约风流、女色、闺情、田园为主要表现内容。

宋词以小楼昨夜又东风、千古恨、凉州词等著名作品为代表,其艺术特色是配合音乐节奏,自然婉转,表现了人性中柔美的一面,给人带来深刻的审美享受。

二、构词方法和语言风格的不同唐诗和宋词在构词方法和语言风格上也有不同,唐诗构词常采用平仄对仗、押韵、叠字、配合字、翻译思想、夹言回落等方法,语言风格朴实雄浑、奔放豪迈,比较好掌握。

而宋词则构词难度大,语言优美细腻,善于运用富有韵律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如借物抒情、拟人、比兴等,给人带来浓厚的音乐质感和诗意韵味。

三、现实生活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唐诗和宋词在现实生活和历史背景方面也有着显著的不同。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而宏伟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均达到巅峰。

唐诗正是这个时期壮美文化的精华凝结;而宋代则是中国饱经战乱之后由北方移民所建立的王朝,文学成为人们心灵寄托的空间。

宋词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充满温情和感性的生活图景,抒发了普通百姓的不平凡的一面,突出了诗人们对生命的珍爱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艺术风格和传承现象的相似之处虽然唐诗和宋词在题材、构词方法、现实生活、历史背景方面有着不同,但它们的艺术风格和传承现象却十分相似。

试论唐诗与宋诗风格及形式特征的差异

试论唐诗与宋诗风格及形式特征的差异

试论唐诗与宋诗风格及形式特征的差异诗歌发展本是一脉相承的。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经由重情到重理。

唐诗、宋诗正是最璀璨的两颗明星。

他们风格特异、各有千秋,千百年来激回响。

唐宋诗风格的特色,正如《诗词散论·宋诗》中所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下面就是我对唐宋诗风格及其差异的二三浅见。

(一)唐诗主情韵,宋诗主理趣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

同样是游庐山,李白重情韵,苏轼重理趣, 格调韵味完全不同。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样写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诗情辞华美,兼具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

而苏轼的《题西林壁》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景致描写,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感情抒发,而是洋溢着一种理性思维的气息。

深刻阐述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读者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由此可见,宋代诗人多喜说理、善议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层意蕴,从而给人们以新的启迪。

宋代诗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使宋诗发人深思,给人启迪,洋溢着理性的光辉。

而唐诗则善于言情,激情澎湃,直抒胸臆,极富浪漫色彩。

唐不论山水诗、送别诗、怀古诗、爱情诗都情韵丰华,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二)唐诗蕴藉含蓄,宋诗深析透辟同样是说理,唐宋诗也有很大区别。

唐诗中也有富于理趣的诗,像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人虽然只是叙事写景,但新雨松林、山风秋月、鸣琴一曲,均可悟道。

最后以不答作答,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寓理于景,意馀于词,这是唐诗言理的特色。

而宋代诗人多善于思考,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层意蕴,从而给人们以新的启迪,因此宋代的“理趣诗”不胜枚举。

唐诗与宋诗差异论略

唐诗与宋诗差异论略

唐诗与宋诗差异论略
总体来说,唐诗和宋诗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首先,在形式上,唐诗强调结构,它具有高度的抑扬顿挫和复杂的节奏。

尤其是唐诗的表
达形式更加端庄,四言五言,九七八绝,特别受到唐朝众多文人朋友的喜爱。

宋诗也丝毫
不落后,它有着以歌舞之韵所表达的幽默,俳谐,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和五言古诗。

其次,在主题上,唐诗注重表达神态,多有身临其境的描述。

他们热衷于表现他们怨尤、
思古、抒感、赋能等内容。

宋诗则重点在歌颂平凡生活,表达容易近人,所提供的内容更
加具有冲击力,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认同。

再者,在写作技巧上,唐诗重视写景,将自然景观通过叙事的思维方式表现的情调地准确
之极,旁征博引,堆砌修辞等方法把他们对于自然,历史,人情等丰富层次的认知加以表达。

宋诗更注重思维技巧,他们把历史,自然,社会,政治等领域的知识整合在文辞之中,使得表达的情调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唐诗和宋诗的差异可见一斑,尽管两者在相同的诗体基础上展开叙述,但由于形式与主题的差异,以及特色的写作技巧,使得两者在形成各自风格的过程中,也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诗文文化优秀精神。

唐诗与宋词的艺术风格比较

唐诗与宋词的艺术风格比较

唐诗与宋词的艺术风格比较介绍唐诗与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两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们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唐诗和宋词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

唐诗的特点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唐诗以其深厚的人文情怀、精湛的艺术表达和广阔的题材面貌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唐诗的一些主要特点:1.自由韵律:唐诗追求自由奔放,接纳各种形式和韵律。

除了五言绝句之外,也有七言绝句、律诗等形式。

2.准确表达:唐诗以简洁明了、准确深刻的表达为特点。

它通过精炼的语言描绘出生动而具体的意象,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作者想表达的核心。

3.抒发情感:唐诗多情感真挚,表达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

它以抒发人生感慨、咏史抒怀、吟咏自然等方式来传达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修辞技巧:唐诗中普遍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借代等,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宋词的特点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宋词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而备受推崇。

以下是宋词的一些主要特点:1.精炼艺术:宋词注重表现情感细微之美,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它通过精准选字和巧妙排比来呈现深邃而动人的意境。

2.婉约风格:宋词偏向柔美、细腻,并追求一种含蓄委婉的风格。

它回避直接表露情感,在间接和暗示中表达内心所思所感。

3.描述细致:宋词对于景物描写非常注重细节,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绘来营造丰富的意象,给读者带来视听上的享受。

4.乐府传统:宋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唐代乐府诗的传统。

它常常运用古辞和民歌的元素,兼具文学性和音乐性。

比较虽然唐诗和宋词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但它们在艺术风格上有一些显著差异:1.表达方式:唐诗以直接而坦率的方式表达作者情感,而宋词则更多地使用暗示与委婉。

2.韵味与节奏:唐诗多以绝句形式出现,其韵味和节奏相对规整;而宋词则更灵活自由,在字数和韵律上相对宽松。

3.主题内容:唐诗涉及广泛,不拘一格,以抒发情感、抒怀人生为主;宋词注重爱情、自然景物等主题,更加细致深入地描写。

唐诗宋词浅析(研究性学习成果论文)

唐诗宋词浅析(研究性学习成果论文)

词,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因其独具的文化因子而呈现出特有的柔媚香艳的风格特征。

所谓"词为艳科","诗庄词媚","诗之境大,词之境狭"等等,都是在强调"词别是一家",与传统的诗歌不同,婉约派也因此而被视为词坛之正宗。

虽然在艳情诗中同样也存在着"浓艳香软"的内容,但"诗庄词媚"的事实却依然存在。

可见问题不在于诗歌是否能写媚艳的内容,而在于诗歌是否具有如同词一样的能够充分展现那种特有的媚艳情趣的"功能"。

结构是功能的积淀。

通过对结构的分析来把握诗词的表现功能,并进而阐释"诗庄词媚"的成因,应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整齐的五七言为代表的"齐言"是最典型的形式。

因为它是以整齐规范的外观与灵活多变的内在结构相结合而建构起的既具有稳定的形态又具有活泼的生命的艺术形式。

稳定的形态与活泼的生命构成的对立统一正与"中庸"的人生宗旨相一致。

因而它也就成为最能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态的艺术形式。

在诗歌中,每押一次韵便意味着一个独立的语言单位的获得。

但在中国古代的大部分古体诗歌中,只有四个诗句,即两个韵脚,才能构成一个独立的诗歌结构单位,并在诗歌的整体背景上被"凸现"出来。

这是因为:第一,自诗经时代开始,大部分民歌便是以四句歌词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单位的。

因为这种结构形式最易于被民间歌手掌握。

过短,难以表述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过长,则难以驾驭。

文人诗歌从一开始便自觉地继承了这种传统。

第二,在远古,歌乐本是一体。

演唱四句歌词的长度正应该是乐曲的基本长度。

因而诗歌又必然地要受到乐曲长度的限制,维护从四个诗句为一个结构单位的传统。

第三,通过对比来说明抽象的情感与事物,是远古时期最常见的语言表述形式之一。

宋词与唐诗在风格上有何异同

宋词与唐诗在风格上有何异同

宋词与唐诗在风格上有何异同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颗璀璨明珠,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时代的见证和人们情感的寄托。

虽然同属古典文学的范畴,但在风格上却存在着诸多的异同。

从形式上看,唐诗的句式较为整齐,多为五言或七言绝句、律诗。

这种整齐的句式给人一种严谨、规整的感觉,就像列队整齐的士兵,充满了秩序之美。

而宋词则长短句交错,灵活多变,更像是自由舞动的舞者,姿态万千。

词牌的丰富多样也使得宋词在形式上更具创造性和变化性。

在韵律方面,唐诗讲究平仄协调、押韵严格,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其韵律和谐,易于吟诵和记忆。

宋词的韵律同样精妙,但相较于唐诗,其押韵规则更加灵活,不仅可以平韵、仄韵交替,还可以通押、转韵,使得词的音乐性更加丰富,情感表达也更加细腻。

从题材内容来讲,唐诗涵盖面极广,有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思乡怀人、咏史怀古等等。

边塞诗中,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展现出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决心;山水田园诗里,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出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

而宋词的题材也十分丰富,但其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尤其是爱情、相思、离愁别绪等。

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恋人分别时的痛苦与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表现手法上,唐诗善用比兴、夸张、对偶等手法,营造出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意境。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夸张的手法展现出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宋词则更注重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复杂的情感。

比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个叠词,细腻地描绘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

在语言风格上,唐诗往往简洁明快,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短短几句话,就把诗人的孤独和感慨展现得极为深刻。

唐诗与宋词的异同-艺术论文

唐诗与宋词的异同-艺术论文

唐诗与宋词的异同-艺术论文唐诗与宋词的异同摘要本试论的结果是根据唐诗和宋词的一些的比较和认识所得出的,方便别人区别出和认识唐诗和宋词。

关键词唐诗宋词异同首先我对唐诗和宋词一些基本的认识做的分析,再对唐诗和宋词的异和同做的比较。

唐诗是中国唐付诗歌的称谓,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深远,且流传广泛。

唐付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

据《全唐诗》存录,诗有4.89万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

唐诗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

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唐诗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古体诗却是五言和七言,近体诗也有两种绝句和律诗,绝句和律诗也不会超出五言和七言。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要求较宽,近体诗对音韵格律要要确严,一首诗句数有限定。

每句中用字平厌,有规律,韵脚不可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唐诗付表中国古典诗的黄金时付,其五个特点分别为数量众多、作者广泛、题材多样、体制齐备、艺术成就辉煌,下陎是我对唐诗五个特点的阐述。

数量众多。

清付康熙年间编定《全唐诗》,收诗48900多首。

唐付书籍主要靠手抄,八个世纪后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了时付的考验;作者广泛。

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上自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

其中有个人专集传世的便有691家(明人统计)。

题材多样。

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婚姻、亲情、友谊、羁旅、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物等社会与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陎唐诗都写到了。

正如,闻一多说的:“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范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范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宋词鉴赏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因为特殊的需要对一些诗歌语言进行了变形处理变形的,变形主要有词性的改变、词序的颠倒、字词的省略三种类型,变形后的诗歌诗歌语言更加简洁、含蓄、鲜活。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所以诗歌语言同其他文学样式如小说、戏剧等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型、凝练性和跳跃性。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半是抒情小诗,一首诗歌里面的一方面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要借助极节省的语言外壳表达极隽永的思想情感,且要符合音韵的需求,这就需要诗歌作者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特殊处理,由此产生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之“变形”。

这里,我就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语言变形现象作一简单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词性的改变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这些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语言意境的凝聚点和升华点,可谓笔力千钧。

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杜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做动词,且一做就做的鲜活生动,境界全出。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春天的勃勃生机就展现出来了。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热情洋溢的画面:大地复苏,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树下成片成片的花一下子全笑了,花枝招展的;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往来穿梭。

这是春回大地时的姹紫嫣红、无限生机。

再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春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宋代与唐代诗歌的风格差异

宋代与唐代诗歌的风格差异

宋代与唐代诗歌的风格差异宋代和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诗歌作品在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就宋代与唐代诗歌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之处。

一、宋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在宋代,诗歌的风格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豪放、婉约为主宋代诗人注重个体情感的抒发,他们追求内心真实的表达和感受,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在诗歌中,他们表现出豪放的气魄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同时又充满了婉约的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2. 注意细腻的描写宋代诗人在描写上追求准确细腻的画面,他们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把握,力图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对诗中的景物或情感产生共鸣。

同时,他们也注重表达情感的转折和变化,使诗歌更加丰富多样。

3. 追求言简意赅的表达宋代诗人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追求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力图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诗人的意图。

这种表达方式既能传递作者的情感,又能给读者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与宋代诗歌相比,唐代诗歌在风格上又有着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化的题材和写作手法唐代诗人的创作题材广泛多样,涵盖了社会生活、自然景物、爱情等各个方面。

他们同时也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如描绘手法、状物手法、议论手法等,以丰富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2. 追求意境和意境的描绘唐代诗人注重塑造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的描绘,营造出深邃的意境。

他们善于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让读者在阅读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共鸣。

3. 以功利性为导向唐代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其中的一项特点就是功利性的追求。

这种功利性的追求也体现在唐代诗歌中,诗人们在创作时往往会关注功利性的目的,以达到一种社会认可和回报。

三、宋代与唐代诗歌风格的比较与总结通过对宋代与唐代诗歌风格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观察与表达的差异宋代诗歌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和描写,追求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而唐代诗歌则更注重营造意境,通过意境的描绘来表达情感。

唐诗和宋词的比较分析

唐诗和宋词的比较分析

唐诗和宋词的比较分析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瑰宝,它们依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文化氛围,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学价值。

本文将从叙事方式、音韵韵律、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对唐诗和宋词进行比较分析。

一、叙事方式唐诗和宋词在叙事方式上存在明显区别。

唐诗注重叙述一件事或一种境况,以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态度。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常常相互交织,浑然一体。

而宋词则更注重形象描绘和情感刻画,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寄托出深刻的内心体验。

宋词不少作品都是以一种生动的故事情节为载体,通过对事件、人物、风景等细节的描写,表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音韵韵律唐诗和宋词在音韵韵律上也有所不同。

唐诗的音韵起伏较大,语言优美精致,又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唐诗要求韵、调、律三个方面必须保持协调和谐,而孔森堂体是唐诗最高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而宋词的音律相对来说就显得更加柔和和通俗了,多为叠韵词,押韵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因此在音响效果上,宋词会显得更加舒适自然。

三、艺术表现唐诗和宋词在艺术表现上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唐诗注重含蓄和象征,透过形象描写表达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的深邃思索和理性思考。

而宋词则强调生动性和具体性,让读者一下子就能进入其中,体验其中的真实感觉。

宋词是以叙事为主,以细节为载体,通过对一系列场景描绘和对情感的感悟进行深入的剖析,呈现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情世界。

四、文化内涵唐诗和宋词的创作背景、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也是不同的,这也为它们的文化内涵奠定了不同的基础。

唐诗多以宫廷生活、士族恋爱、捕盗猎奇、名山胜景等为主要围绕中心,主题丰富广泛;而宋词则常常关注贞节爱情、江南美景、闲适生活等,代表作品如苏轼的《江城子》、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这些作品表达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唐诗和宋词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唐诗宋词的对比与比较:两个时代的文学风格

唐诗宋词的对比与比较:两个时代的文学风格

唐诗宋词的对比与比较:两个时代的文学风格引言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时代。

在文学领域,唐代的唐诗和宋代的宋词都是独具特色的作品,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唐诗和宋词进行比较与对比,探讨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艺术特点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

一、背景介绍1. 唐朝时期(618年-907年)唐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黄金时期,许多伟大的文人墨客集聚于此。

唐诗是由这些杰出人才创作而成,其前身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诗以其豪放磅礴、凄婉清丽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2. 宋朝时期(960年-1279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繁荣的王朝,在这一时期,中国进入了商业社会,并出现了大量经济、文化上的变革。

宋词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其细腻婉约、情感真挚的风格而受人推崇。

二、思想情感表达1. 唐诗的思想情感表达唐诗表达了丰富多样的思想情感,其中包括对自然景物、政治社会以及个人内心的描绘与反思。

唐诗以其直接明了、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示了作者们深沉而独特的思考和体验。

2. 宋词的思想情感表达宋词则以细腻动人、雅致温婉为特点,常常通过描写微妙之处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宋词更注重对爱情、友情和家国之间微妙关系的探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尚和人们心灵世界的变化。

三、艺术特点1. 唐诗的艺术特点唐诗追求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并注重韵律和音韵上的完美呈现。

典型的唐诗作品具有浑厚堂皇的气势,运用修辞手法和象征意象来增强表现力。

同时,唐诗也善于利用凄婉悲怆的情感表达方式。

2. 宋词的艺术特点宋词则更加注重感情抒发和音乐性的呈现。

宋词常常通过巧妙而细腻的描写技巧,以及对音韵和节奏的精确掌握,使读者在欣赏其中时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对后世影响唐诗和宋词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珍贵丰富的一部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诗既积极推动了诗歌创作与传承,也促进了中国文人士子们的自觉作为。

简述唐诗、宋词的异同。

简述唐诗、宋词的异同。

简述唐诗、宋词的异同。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里程碑。

它们作为古代文学的代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首先,唐诗宋词都是以古典押韵文学为主,唐诗采用唐朝时期流行的五言古诗、七言绝句,宋词以七言律诗和五言绝句为主。

这类文学作品以押韵为主,以押韵文字组成句子,让诗歌更加有节奏感,也更容易让读者记住。

其次,唐诗宋词在写作风格上也有所不同。

唐诗偏向抒情,多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主,强调对美好的渴望,对爱情的憧憬,对生活的深远思考,在诗中体现出的是唐人的理想和情绪;而宋词则更加现实,以及宋人的悲剧视角,多以讽刺、抒发、感慨为主,不断反映出宋人的生活苦难和心灵的挣扎。

再次,唐诗宋词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

唐诗多用象征性、抽象性的词语,以及神秘的、深奥的语言,以表达唐人心灵深处的思想感受;而宋词则偏重于表达宋人生活中的真实感,多使用贴近生活的词语,以贴近生活,反映宋人的真实情感。

总之,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两个里程碑,它们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古典押韵文学为主,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在写作风格和语言上的差异。

它们的出现,使中国文学得以发展,为后世的文学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唐诗与宋词的不同风貌
关键词:唐诗,宋词,文学特征,色彩描绘,艺术魅力
摘要: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底蕴也是值得后世一直发扬下去的。

特别是唐宋时期的唐诗宋词更是把中国古代文化推向更高一层,但是虽然我们常把二者提到一起,他们之间区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风貌。

本文就二者在特征,色彩描绘,和艺术魅力等方面做了阐述,说明它们的各有千秋。

正文:
引言: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

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然而其风貌却各有千秋。

一、唐诗宋词说法的由来: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

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

”词最初主要流行於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和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终於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

《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

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二、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

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

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句式、句法、韵律、对仗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不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以社会性的群体情感为主;词:以作者个体的自我情感为主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典型的语言艺术词是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

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诗来说,词的语言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庄词媚”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
关系。

三、诗词中的色彩描绘和艺术魅力的差异
“诗中有画”是诗词创作的高境界,也是诗词评论中常用的褒扬之辞。

这里的诗中这“画”大体上蕴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形体,二是色彩。

李清照照词《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面色,又刻划了娇弱的体态。

用黄花的形色作比,把闰中少妇憔悴、娇弱、病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诗人把“形”与“色”统一于一体,创造了浑然一体的诗词画意。

本文试图略去诗词中有关形体的刻划,单纯对其色彩加以品评。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诗词中生动的形体刻划影响我们对色彩的品味,另一方面暂时放置“形体”不论,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诗词中有关色彩描绘的丰富内含和艺术魅力。

1、两类色彩,风格各异。

唐宋时代的诗人十分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并在作品中把这些色彩生动地表现出来。

他们不像画家那样把色彩直接铺陈在读者面前,而是通过对于色彩的描绘和形容,通过读者的想象,间接地把动人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总观诗人笔下描绘和形容色彩的词,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用以描绘和形容有明确色相的色彩;
第二类是用以描绘和形容没有固定色相的色彩的词。

这类词总观上述两类词在诗词中的具体运用,会让人明显地感觉出不同的色彩风格。

第一类词表现了明确色相,产生出一种明快、清爽的色彩效果。

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强烈的激情。

红、黄、橙、蓝、紫等每一个词都浸透了诗人的心绪。

第二类词与第一类词相比显得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在苍、翠、青等词汇的运用上,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这类词像是寄托了某种弦外之音,造成一种细腻、繁复、微妙的色彩效果,以其丰富的节奏韵律创造了另一种美的境界。

2、两种手法,各显千秋。

唐宋诗人描绘色彩的手法是各不相同的。

如同画家用同样的颜料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一样,其手法是丰富多样的。

这里把唐宋诗人描绘色彩的典型手法粗略地归纳为两种,并加以简单地分析。

一是对比调合法。

这是唐宋诗人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描绘色彩的手法。

这种手法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生活中各种色相的个性。

根据色相之间的对比
程度,我们可以把这种手法归纳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强烈对比,即不同色调的色彩对比。

第二种类型:和谐映衬,即相同色调的色彩
第三种类型:点彩调合。

四、总结
唐诗和宋词常常被人们提到一起,人们把它们当作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

在我看来,唐诗和宋词还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很大的鸿沟。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与喜欢唐诗,而宋词更像是一篇篇记录生活的散文。

仔细比较,内容上,唐诗所书写的对象要宽广一些,也更清新一些。

宋词的词人们则反复呻吟着相同的主题和情调,都是些什么歌妓啦、庭院啦,宋词太和生活靠近,而生活的太多杂碎之事是不容易入诗的。

宋词首先是用来唱的,它不需要象诗歌一样独立,它还需要曲子来补充。

不同的不在形式,而是深层次的内容。

而隐藏在内容背后的,是两代文人不同的体验与追求。

在唐朝,那个奋发向上的时代里,文人的心都是高傲而独立的,归隐成为一种时尚,人们更喜欢和大自然接近,对繁华的市井生活产取鄙视的态度。

在宋朝,文人们大都对官宦生活,并以市井情趣为乐,宋词的基本情调是描写市井生活的悲欢的。

总之,唐宋交界已经是中国两个不同时代的巨大分界,而唐诗宋词的区别也不仅仅是韵律,而且已是实质的改变,中国至宋,诗歌已经死亡了。

苏东坡等唐以后的许多文人都多次的贬低李白,显然不是针对他的文笔水平,而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心态。

唐代人追求着心性的清白正直,唐人高唱“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人解放个性,坦荡豪迈。

而宋人则追求的是潇洒,追求生活的满足,释放个性。

针对唐诗宋词的异同我们不能单方面说哪个的成就和影响更高,二者的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