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知识点
诊断学基础重点诊断学基础重点

诊断学重点内容绪论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2检体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6病历与诊断方法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2、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1正常体温: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5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牵涉痛:为牵涉痛 .如胆囊疾病—右肩背部的牵涉痛;心绞痛除心前区及胸骨后的疼痛外还可以牵涉至左上肢至左上肢内侧甚至牙痛;肾绞痛—会阴部;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头痛的病因: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4胸痛的病因及问诊要点:胸痛原因:1胸壁疾病,如肋骨病变;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心肌病变等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和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理的腹部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如延误诊断或诊治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7、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①腹部疾病,如腹膜炎;腹腔脏器炎症;空腔脏器扭转或扩张;脏器扭转或破裂;腹腔或脏器包膜牵张;化学刺激;肿瘤压迫和浸润;②腹腔疾病的牵涉痛,如肺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③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时毒素刺激腹腔浆膜引起的腹痛或铅中毒引起的肠绞痛;④其他原因,如过敏性紫癜时的肠管浆膜下出血.8,腹部检查,以触诊为主.9,咳嗽或咳痰伴咯血,忤状指常见于支气管扩张;咳嗽伴声音沙哑3个月,右锁骨上窝处1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诊断为肺癌. 干性咳嗽见于急性咽炎支气管扩张时,可见:咳嗽或于夜间变动体位时加剧;咳嗽伴咯血;痰液放置分层.紫癜是指皮下出血直径约3~5mm13,、呼吸困难定义: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坐位减轻.表现为: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②端坐呼吸:平卧时加重,端坐时减轻,故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时,因急性肺淤血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入睡后感到气闷而被憋醒,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6、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①中心性发绀:心肺疾病致SaO2降低引起.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黏膜包括舌及口腔黏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②周围性发绀: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常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与鼻尖,这些部位的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即可消失17、心悸呈突发突止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腹水,常伴有肝功能受损及门静脉高压等临床表现.20、呕血的常见原因①食管疾病,如食管癌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③肝,胆,胰的疾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④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中的白血病,急性传染病中的急性重症肝炎或其他如尿毒症21,呕血出血量的估计:a)出血量达5ml以上可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b)达60ml可出现黑便;c)胃内蓄积300ml时可出现呕血;d)出血量一次达400ml以上可出现头昏,眼花,口干,乏力,皮肤苍白,心悸不安,出冷汗,甚至昏倒e)出血量达800~1000ml以上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22,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柏油样大便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一般来说,呕血者均伴有黑便,而黑便不一定伴有呕血.而暗红色或鲜红色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但上消化道出血,若出血量达,速度快,可出现红色大便; 下消化道出血,若位置高,停留时间长,也可出现黑便23、黄疸的定义: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称为黄疸.总胆红素在~L时,常无黄疸出现,叫隐性黄疸▲24.三种黄疸的鉴别26, 抽搐与惊厥的区别:,多为全身性的;当抽搐表现为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或二者兼有的收缩时,称为惊厥. 27,意识障碍分类及表现:A.觉醒障碍:①嗜睡, 表现为持续性睡眠;②昏睡, 表现为熟睡状态;③昏迷, 表现为意识丧失.浅昏迷和深昏迷B.意识模糊, 表现为对时间,空间,人物失去了正常的判断.C.意识内容障碍:①谵妄, 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障碍,伴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②醒状昏迷,表现为觉醒状态存在,而意识内容丧失.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都存在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都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确定深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对疼痛刺激无反应第二篇问诊1、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即迫使患者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2、现病史问诊内容: 现病史,是病史中的最重要部分,包括现在所患病的最初症状,自开始到就诊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包括:➢起病情况与时间;➢主要症状特点;➢病因和诱因;➢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等/第三篇检体诊断1、体检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五种.2、触诊的方法:浅部触诊和深部触诊包括深部滑行触诊;双手触诊;深压触诊;冲击触诊3、叩诊的方法:间接叩诊和直接叩诊.4、叩诊音包括: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和实音五种.过清音不属于正常叩诊音5、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高血压,低血压类别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 <80临界高血压120~139 80~90高血压>140 >90低血压<90 <606、体型的分类:匀称型,矮胖型,瘦长型三种7、体重指数:体重指数是衡量肥胖的常用指标.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如体重指数24为超重;体重指数28作为肥胖的标准.8.常见面容:急性热病面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有时面部与发际多汗,口唇干燥,呼吸急速,表情痛苦,有时鼻翼扇动,口唇疱疹.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疟疾,流行性脑脊髓炎等;慢性病容: 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双目无神,表情淡漠等,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硬化,严重结核病等贫血面容: 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肝病面容: 面色晦暗.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肝脏疾病.肾病面容: 面色苍白,双睑及颜面浮肿,舌色淡,舌缘有齿痕,见于慢性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 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凸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粘液性水肿面容: 面色苍黄,颜面浮肿,睑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舌色淡,肥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尖瓣面容: 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伤寒面容: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态.见于伤寒,脑脊髓膜炎,脑炎等高热衰弱患者.苦笑面容: 发作时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见于破伤风.满月面容: 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库欣综合症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脸面变长,下颌增大,向前突出,眉弓及两颧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见于肢端肥大症.病危面容: 亦称Hippocrate面容.面色苍白或铅灰,眼窝凹陷,鼻梁,颧骨突起,表情淡漠,目光晦暗,面肌瘦削,唇干,皮肤干燥,松弛而无光泽.常见于大出血,休克,脱水及急性腹膜炎的患者.面具面容: 又称面具脸,面肌运动减少,面部呆板,无表情,不转眼,双目凝视,似面具样,常见于震颤麻痹或脑炎等.9,三种体位:●自动体位: 患者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轻病或疾病早期;●被动体位: 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需要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强迫体位: 患者为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被迫采取的某些特殊体位.如患者右侧大量胸腔积液时,其体位为强迫右侧卧位10,端坐呼吸: 强迫坐位称端坐呼吸,患者坐于床沿上,以两手置于膝盖或扶持床边,该体位便于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加大膈肌活动度,增加肺通气量,并减少回心血量和减轻心脏负担,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史,近日呼吸困难,发热,双肋间隙饱满,呈坐位呼吸,可能是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1, 皮肤黄染二种原因的区别黄染:皮肤黏膜发黄称为黄染;常见原因:1,黄疸,2,胡萝卜素增高;3,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特点:◆黄疸引发者特点:A,黄疸首先出现于巩膜,硬腭后部及软腭黏膜上,随着血中胆红素浓度的继续增高,黏膜黄染更明显时,才会出现皮肤黄染;B,巩膜黄染是连续的,近角巩膜缘处黄染轻,黄色淡,远角巩膜缘处黄染重,黄色深;◆胡萝卜素增高引发:A,黄染首先出现于手掌,足底,前额以及鼻部皮肤;B,一般不出现巩膜何口腔黏膜黄染;C,血中胆红素不高,D,停止食用含胡萝卜素的蔬菜或果汁后,皮肤黄染逐渐消退;◆服用药物者:A,黄染首先出现于皮肤,严重者也可出现于巩膜,B,巩膜黄染的特点是角巩膜缘处黄染重,黄色深,离角巩膜缘越远,黄染越轻,黄色越浓;12,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皮疹压之褪色,出血点压之不褪色.13,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因形似蜘蛛而得名.其出现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区,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大小可由针头大到直径数厘米.肝掌,指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加压后褪色,故称之.14,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感染,结核,肿瘤; 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为腹腔脏器癌肿如胃癌,肝癌,结肠癌; 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为胸腔脏器癌肿如肺癌,食管癌15、头部不随意颤动见于Parkinson病;与颈动脉搏动节律一致的点头运动,称De Musset 征,见于严重主动脉关闭不全..落日眼见于脑积水.16,瞳孔大小的改变瞳孔缩少常见于虹膜炎,有机磷农药中毒,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中毒;双侧瞳孔不等大见于脑疝压迫一侧眼神经171mm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为麻疹粘膜斑,18,;牛肉舌见于糙皮病;镜面舌见于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或慢性萎缩性胃炎.19,扁桃体肿大的分度三度✧I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II度肿大时扁桃体超过咽腭弓,介于I度和III度之间;✧III度肿大时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扁桃体充血红肿,并有不易剥离的假膜,见于白喉.20,口腔气味见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大蒜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21,颈部强直是脑膜刺激症的表现之一,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22、颈静脉怒张的定义及意义在坐位或半卧位明显见到颈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颈静脉怒张提示体循环静脉血回流受阻或上腔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综合征受压.:23,甲状腺肿大的分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I度;●既可看出肿大又可触及者,但在胸锁乳突肌内为II度;●肿大超出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III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若在甲状腺处听到连续性血管杂音并触及震颤,提示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4、桶状胸: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以至和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常见与慢性阻塞性肺炎,重症肺结核,胸膜炎,肋骨骨折,肋间肌麻痹等胸部疾患时,因肋间肌运动受限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增强,即由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 腹膜炎,腹水,巨大卵巢囊肿,肝脾极度肿大,胃肠胀气等腹部疾患或妊娠晚期,因膈肌向下运动受限可使腹式呼吸减弱而胸式呼吸增强,即由腹式呼吸变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运动消失见于弥漫性腹膜炎27.呼吸频率:成人呼吸频率为12~22次每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新生儿可达44次每分.28、深大呼吸: 当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亦出现深而大的呼吸,此因细胞外液碳酸氢不足,pH降低,通过肺脏排出CO2,进行代偿,以调节细胞外酸碱平衡之故,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此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之为KusHmnul呼吸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为临终前危象.31、触觉语颤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触觉语颤定义: 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的共鸣的震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触觉语颤方法: 检查者将两手掌或手掌尺缘平贴于病人胸壁两侧对应部位,让病人用低音调拉长说”一”字音或重复发”一,二,二”字音,这时检查者手掌所感受到的震动称触觉语颤✓语颤减弱见于: ①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⑤胸壁皮下气肿.✓语颤增强见于: ①肺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梗塞等;②压迫性肺不张,如大量胸腔积液的上方.③浅而大的肺空洞如肺结核,肺脓肿所形成的空洞32、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清音,浊音,实音,鼓音.胸上部的叩诊音较下部相对混浊;右肺上部叩诊音较左肺上部混浊;背部叩诊音较前胸混浊.肺界斜裂的位置:始于后中线第3胸椎,向外斜下行,止于第6肋骨与肋软骨相交处. 33肺下界及移动度:平静呼吸时,右肺下界在右侧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分别为第6,8,10肋骨.正常人肺下界移动度为6~8cm.34胸部叩诊呈鼓音常见于肺空洞,必须具备肺内空洞腔径大于3cm,靠近胸壁;过清音常见于肺气肿.➢病理肺泡呼吸音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如1,胸廓活动受限;2,呼吸肌疾病;3,支气管阻塞;4,压迫性肺膨隆胀不全;5,腹部疾病2肺泡呼吸音增强,如代谢性酸中毒,贫血等3呼吸音延长,如下呼吸道阻塞,痉挛或狭窄4断续性呼吸音, 见于肺内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5粗糙性呼吸音,见于为支气管黏膜轻度水肿或炎症侵润造成不光滑或狭窄➢病理支气管呼吸音1肺组织实变2肺内大空腔3压迫性肺不张➢病理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7、二种啰音的鉴别❖ 听觉语音定义及方法: 嘱被检查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 ”长音,喉部发音产生的振动经气管,支气管肺泡传至胸壁,由听诊器听及.❖ 听觉语音减弱: 见于过度衰弱,支气管阻塞,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或水肿.❖ 听觉语音增强: 见于肺实变,肺空洞及压迫性肺不张39、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胸膜磨擦音在吸气和呼气时都可听到,以吸气末或呼气初较为明显,屏住呼吸时消失.捻发音:又称捻发性湿啰音或微小湿啰音,是一种极细而均匀的高音调的音响,狠像用手在耳边捻搓一束头发所产生的声音,故称捻发音.见于肺炎早期,肺结核早期,肺淤血,纤维性肺泡炎.40.胸膜摩擦音的临床意义: 胸膜摩擦音是干性胸膜炎的重要体征,常见于:①胸膜炎症,结核性胸膜炎和化脓性胸膜炎;②原发性或继发性胸膜肿瘤;③肺部病变累计胸膜,④胸膜高度干燥:如严重脱水⑤其他,如尿毒症.左、右心室肥大,心尖均向左下移位,纵隔移位时的,心尖搏动移向患侧.43.心尖搏动可随体型,体位,呼吸的改变而发生生理性改变.心尖搏动增强见于:①生理性,如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②病理性: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症贫血及发热等疾病.44、震颤定义: 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义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45.震颤与杂音的辨证关系: 触诊有震颤的部位往往能听到杂音,但听到杂音时不一定能触及震颤.触诊对低频震动敏感,而听诊对高频震动敏感.而震动的频率处于既可触及又可听到的范围时,则触及震颤的同时可听到杂音;如频率较高超过触诊所能触知的上限时,则仅能听到杂音而触不到震颤.46、心脏叩诊的方法: 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 处开始,逐个肋问向上,直至第2肋间.右界叩诊时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47.左右心界的组成: 心脏左界自第2肋间起,依次为第2肋间处相当于肺动脉段,第3肋间为左心耳,第4,5肋间为左心室.右界第2肋间相当于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第3肋间以下为右心房.下止于第6肋软骨与胸骨附着处.48.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为心包积液的特征性体征>,左气胸及胸腔积液49、心脏听诊部位: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的心脏听诊区为主动脉瓣区>50: 心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51.早搏的体征:听诊特点为原来整齐的心律中突然提前出现一个心脏搏动,继而有一较长的代偿间期,且第一心音明显增强,第二心音多数减弱.52. 房颤的体征:其听诊特点为: A.心律绝对不规则,B.第一心音强弱不等C.心率快于脉率,称脉搏短绌.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冠心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3.二联律:在一段时间内,如每个正常心搏都有一个过早搏动;三联律:在一段时间内,如每两个搏动后有一个过早搏动或一个正常心搏后有一对早搏.▲54、第一、二心音的鉴别:区别点第一心音S1 第二心音S2声音特点音强,调低,时限较长音弱,调高,时限较短最强部位心尖部心底部与心尖搏动及颈动脉搏动关系与心尖搏动和颈动脉的向外搏动几乎同时出现心尖搏动之后出现与心动周期的关系S1与S2之间的间隔收缩期简短S2到下一心动周期S1的间隔舒张期较长55、第一心音增减意义:①Sl增强:常见于A.二尖瓣狭窄;B.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大炮音”;C.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心室肥大,心动过速和心肌收缩力加强.②S1减弱:常见于二瓣办关闭不全,心肌炎,心肌病或心肌梗塞,心力衰竭56.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 第二心音强度的改变:循环阻力的大小,血压的高低和半月瓣的解剖改变是影响s2的主要因素.①S2增强:主动脉压增高,主动脉瓣关闭有力,振动大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肺动脉压升高,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不全,慢性肺心病等②s2减弱:体循环或肺循环阻力降低,压力降低或血流量减少如低血压,主动脉办或肺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57,钟摆律: 心音性质改变,心肌严重病变时,第一心音失去原有的特性而与S2相似,心率增快,收缩期与舒张期时限几乎相等,此时听诊S1,S2酷似钟摆”滴答”声,又称“钟摆律”.胎心律: 当钟摆律超过120次/分,酷似胎儿心音,称为胎心律,提示病情严重. 以上两者可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和重症心肌炎等.58、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生理性分裂:多数人于深吸气末因胸腔负压增加,右心回心血流增加,右室排血时间延长,左右心室舒张不同步,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长,因而出现S2分裂;尤其在青少年更常见;通常分裂:临床上最为常见的S2分裂;见于某些情况如右室排血时候延长,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或左室射血时间缩短,主动脉瓣关闭时间提前;肺狭、二狭、室缺、二尖瓣关闭不全固定分裂:指S2分裂不受吸气、呼气、的影响,S2分裂的两个成分时距比较固定;如先心病房间隔缺损有左房向右心房的血液分流,右心血液流量增加,排血延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导致S2分裂,当吸气时,回心血量增加,淡右房压力暂时性增高以致左向右分流稍减,抵消了吸气导致的右心血流增加的改变,故其S2分裂的时距比较固定;反常分裂:指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吸气时分裂变窄;呼气时变宽;S2逆分裂是病理性体征,见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高血压时,59、奔马律:在S2后出现的响亮额外心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来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称为奔马律.60、开辫音:又称二尖办开放拍击声,出现于心尖内侧第二心音后,二尖瓣迅速开放后又突然受阻引起瓣叶振动所致的拍击音.其听诊特点为: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61.心包叩击音:心室在急速充盈阶段突然舒张受阻而被迫骤然停止所引起的心室壁震动.63、杂音的特性与听诊要点:1最响部位和传导方向:杂音最响部位常与病变部位有关.2心动周期中的时期:不同时期的杂音反映不同的病变.可分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连续性杂音,收缩期与舒张期均出现但不连续则称双期杂音3性质:指由于杂音的不同频率而表现出音色与音调的不同4强度与形态:即杂音的响度及其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5体位,呼吸和运动对杂音的影响如果倾坐位时,易于闻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叹气样杂音呼气时杂音变小,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或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诊断学重点知识重点总结汇总

诊断学重点知识重点总结汇总(总1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症状学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二单元缺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诊断学基础知识点

诊断学基础知识点1.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有哪些?2.发热在临床上怎么分度?常见的热型有几种?其特征怎么?3.引起头痛的常见病因有哪些?4.对头痛患者的病史应注意了解哪些方面?怎么样举行鉴不诊断?5.引起胸痛的常见病因有哪些?6.常见疾病(带状疱疹、胸膜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胸痛特征。
7.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呼吸困难临床分为几种类型?8.怎么鉴不肺源性呼吸困难与心源性呼吸困难?9.左心衰竭所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怎么?10.引起咳嗽、咯痰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其临床表现怎么?11.咯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咯血患者病史诊断重点是啥?12.呕血与咯血怎么样鉴不?13. 皮肤黏膜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14.怎么区不生理性与病理性心悸?心律失常所致心悸的临床表现?15.心悸的咨询诊要点有哪些?试述其伴随症状。
16.发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中心性发绀与身边性发绀怎么鉴不?18.水肿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常见的全身性水肿,各具何特点?19.怎么鉴不心源性水肿和XXX性水肿?20.急性腹痛常见病因有哪些?请举例讲明。
21.引起慢性腹痛的常见病因有哪些?22.呕吐分几类?各类常见病因有哪些?23.引起呕血与黑便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各有哪些要紧伴随症状?24.怎么恐怕呕血与黑便的实际出血量?25.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生机制是啥?26.三种黄疸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试结合实验室检查加以鉴不。
27.尿频、尿急及尿痛的病因有哪些?膀胱刺激征的伴随症状意义?28.抽搐的常见病因及其伴随症状有哪些?29.嗜睡、意识含糊、昏睡、昏迷、谵妄的临床表现是啥?30.询咨询意识障碍病史及体检应注意哪些方面?1.咨询诊的内容包括哪些?2.何为主诉?规范的主诉应符合哪些要求?3.现病史具体包括哪些内容?4.既往史包括哪些内容?5.个人史包括哪些内容?6.系统回忆应记录哪些系统的要紧症状?1. 叩诊音有哪几种及临床意义。
诊断学基础知识要点整理

诊断学基础知识要点整理1. 诊断学的定义与目的- 诊断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旨在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确定疾病的性质、阶段和发展趋势,以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2. 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诊断应基于客观的证据和科学依据,而非主观臆断或猜测。
客观性:诊断应基于客观的证据和科学依据,而非主观臆断或猜测。
- 准确性:诊断应尽量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疾病状况,避免误诊和漏诊。
准确性:诊断应尽量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疾病状况,避免误诊和漏诊。
- 全面性:诊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全面性:诊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 系统性:诊断应符合一定的诊断流程和方法,遵循科学的诊断程序。
系统性:诊断应符合一定的诊断流程和方法,遵循科学的诊断程序。
- 规范性:诊断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诊断标准和规范。
规范性:诊断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诊断标准和规范。
3. 诊断学的基本步骤-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主观症状、病史、家族史等信息。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主观症状、病史、家族史等信息。
-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客观体征。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客观体征。
-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用于获得客观的实验室数据。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用于获得客观的实验室数据。
- 辅助检查:如组织活检、内窥镜检查、生理功能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疾病特征。
辅助检查:如组织活检、内窥镜检查、生理功能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疾病特征。
- 诊断推理: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疾病推理和鉴别诊断。
诊断推理: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疾病推理和鉴别诊断。
- 诊断确认:综合分析诊断依据,确立最终的诊断结果。
诊断确认:综合分析诊断依据,确立最终的诊断结果。
诊断知识点总结归纳

诊断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概念1. 诊断的基本概念2. 诊断的分类3. 诊断的意义和作用二、临床诊断1. 临床诊断的基本步骤2. 临床诊断的方法和技巧3. 临床诊断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三、实验室诊断1. 实验室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应用3. 实验室诊断中常见的误差及处理方法四、影像诊断1. 影像诊断的类型和原理2. 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及其应用3. 影像诊断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五、辅助诊断1. 辅助诊断的概念和意义2. 常用的辅助诊断技术及其应用3. 辅助诊断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六、诊断标准1. 诊断标准的制定和应用2. 诊断标准的更新和完善3. 诊断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七、诊断误区1. 诊断误区的原因和类型2. 避免诊断误区的方法和技巧3. 诊断误区的临床意义和影响八、诊断技能1. 诊断技能的培养和提高2. 诊断技能的评价和考核3. 诊断技能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九、诊断的伦理问题1. 诊断中的伦理道德问题2. 诊断中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3. 诊断中的患者权益保障十、诊断的未来发展1. 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2. 诊断理论的创新与突破3. 诊断在医学领域中的新应用和新发展综上所述,诊断是医学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医生来说,掌握良好的诊断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使得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度得以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持。
同时,还需要关注诊断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医生应该不断学习更新诊疗知识,培养诊断技能,提高临床实践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诊断学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一、诊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 诊断学的概念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疾病的性质、原因、发展情况和预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2. 诊断学的基本原理(1)综合性原理:诊断学是对疾病的诊断不是单一的检查结果决定,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需要全面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信息。
(2)客观性原则:诊断过程要客观、科学,不受主观情感和经验的影响,要根据确凿的事实和科学的依据来作出诊断。
(3)可靠性原则:诊断结果要可靠、准确,不能含糊不清,对患者的病情判断要有一定的把握。
(4)预防性原则:诊断应该有预见性,要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诊断学的方法和技巧1. 病史采集(1)病史采集的目的: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的病程、症状的变化和有无诱因等,为后续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提供线索。
(2)病史采集的方法:有问诊、查阅病历、询问家属和通过患者自述等方式。
(3)病史采集的重点: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生活史、治疗史等。
2. 体格检查(1)体格检查的目的:了解患者的体征和病理性状,为诊断提供依据。
(2)体格检查的方法:包括望、闻、切、诊四个方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专用检查器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
(3)体格检查的重点:包括一般状况、营养情况、皮肤黏膜、淋巴结、头面颈部、胸部、心脏、肝脾、腹部、生殖泌尿系统、脊柱四肢等。
3. 实验室检查(1)实验室检查的目的: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体液等,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为诊断提供依据。
(2)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生化、C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风湿因子等。
(3)特殊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
诊断学重点知识归纳

诊断学重点知识归纳一、诊断学的定义诊断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过程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确定疾病的存在和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 个体化:诊断应针对每个患者的独特情况,充分考虑其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
2. 综合性:通过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诊断。
3. 确定性:诊断应尽可能准确,排除其他可能性,并给出确切的疾病名称。
4. 可靠性:准确、可重复性是诊断的基本要求,以确保不同医生在相同情况下得出相似的诊断结果。
三、常用的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个人和家族史等,对于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摸、听诊、叩诊等手段,检查患者的身体外部和内部情况,帮助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等样本的检查,通过对生物体的化学、免疫、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测,获得疾病的相关信息。
4.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
5. 生物组织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帮助确定疾病的性质和分级。
四、常见的诊断误区1. 诊断偏见: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认识和经验偏向,可能影响到正确诊断。
2. 临床表现相似: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诊,需要更多的检查和鉴别。
3. 实验室检查误差: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如操作技术不当、设备故障等,需要谨慎解读。
4. 影像学检查解读:医生在解读影像学检查结果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疾病的特点和变异,避免误诊。
五、诊断学的发展趋势1. 个体化诊断: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个体化诊断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方向,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预测。
(完整word版)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绪论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3、咯血定义,4、咯血与呕血区别5、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8、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第二篇问诊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7、桶状胸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18 、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
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PDA,RBBB,ASD—“固定”)26、左心室舒张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27、OS及心包叩击音的意义28、心杂音分析内容,29、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区别30、Austin Flint 及 Graham Steell的定义,31 连续性杂音的意义32、异常脉搏,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高血压,低血压33、左、右心衰时的症状和体征,心功能级别(心功能不全度数)的判定原理及标准34、二狭,二闭,主闭(周围血管体征),主狭的综合体征35、腹部膨隆的意义,36、腹壁静脉方向(上,下腔梗阻,门脉高压,正常)36、腹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板状腹,揉面感,压痛点,反跳痛,麦氏点,胆囊点)37、腹部包块的检查内容,38、液波震颤的意义39、肝、脾触诊的方法,正常大小,40、莫菲氏征及胆总管渐进阻塞征41、泌尿系有炎症时的压痛点,42、肝上界位置、脾界,及浊音宽度43、移动性浊音及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鉴别44、振水音的意义,45、肝硬化肝功能失低偿期,门脉高压的全身综合体征46、胃肠穿孔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的综合体征47、区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偏瘫和交叉瘫的概念。
诊断学基础知识重点

诊断学基础知识重点诊断学基础知识重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诊断学至关重要。
在学习诊断学的过程中,一些基础知识必须掌握。
以下是这些基础知识的重点,按类划分。
一、生理学基础知识1.血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准确诊断需要合理的血液样本采集与处理,应掌握合适的采血部位、采血量、采血方式以及不同类型的血液样本的处理方法。
2.影响临床检验的因素。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如饮食、体育锻炼、服药及时间等。
应掌握这些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能够进行准确测定。
二、病理学基础知识3.病因与病理生理学。
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原因,病理生理学是研究器官组织失去正常生理功能的病理学过程。
准确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学理解对于明确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非常关键。
4.细胞与组织病理学。
肿瘤学、炎症学等都属于细胞与组织病理学范畴。
掌握细胞与组织病理学知识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效果。
三、药学基础知识5.基本药理学知识。
掌握药物的毒性、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基本药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判断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效果。
6.临床药物学知识。
包括药物的分类、使用禁忌以及化疗、抗生素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临床药物学知识对于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四、实验室检测基础知识7.实验室检测方法。
临床医学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血细胞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
了解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能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及进行相关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8.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
正确应用实验室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应掌握这些知识,确保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以上基础知识是诊断学学习中的重点。
只有深刻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医生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诊断学基础笔记(很重点啊)

诊断学基础笔记(很重点啊)症状: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或不适,称为症状体征:体格检查时的异常发现,称为体征体检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视(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第一篇症状诊断第一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概念:若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本身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则称为发热。
发热的临床分度: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超高热:4l℃以上。
超高热:4l℃以上。
发热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临床表现为畏寒或寒战、皮肤苍白并干燥无汗、疲乏不适、肌肉痠痛等症状2高热持续期: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心率加快,可有出汗3.体温下降期。
热型:1)稽留热:体温延续于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动摇范围不超过1℃。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如最低时低于正常水平则称为消耗热)。
可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疾患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瓜代呈现,体温动摇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延续1日乃至数日,反复产生发火。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5)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延续数日后又突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延续若干日,即有规律地瓜代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6)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XXX菌病。
第二节疼痛1、头痛头痛通常是指头颅内、外各种性质的疼痛。
头痛的特点1)头痛发生的缓急:急起的头痛,特别是第一次发生的剧烈头痛,原因常为器质性,可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中暑、三叉神经痛、急性青光眼、急性脑血管疾病、牙原1性头痛等。
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诊断学重点第一章问诊一、问诊的内容1.一般项目2.主诉: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最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的时间。
如“反复上腹隐痛5年,大便色黑一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年。
”3.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需详细询问及记录。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或加重的因素等。
(3)伴随症状。
(4)病情发展与演变。
(5)诊治经过。
(6)一般情况。
4.既往史:患者既往的健康情况及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接种、对药物及食物的过敏史等。
询问有无传染病及地方病史。
5.系统回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神经精神系统、肌肉骨骼系统。
6.个人史:社会经历、职业及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冶游史及性病史。
第二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1.病因:(1)感染性发热: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持续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达2℃以上,但均高于正常体温。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如此反复交替。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3.伴随症状: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间日疟等。
第二节咳嗽与咳痰1.咳嗽特点:金属声调咳嗽可因纵隔肿瘤或支气管癌等直接压迫气管所致。
诊断学重点总结

诊断学重点总结
1. 诊断学的定义与目的
- 诊断学是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它通过分析和判断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疾病的种类或性质。
- 诊断学的目的是尽快、准确地确定疾病的诊断结果,为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诊断学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 主要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 诊断学的步骤一般包括:获取病史、进行体格检查、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分析数据、做出诊断。
3. 诊断学的重要原则
- 客观性原则:诊断应基于客观的证据和科学的判断,而不是主观臆断。
- 准确性原则:诊断应尽可能准确,少有误诊和漏诊。
- 综合性原则: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和各种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4. 诊断学的难点与挑战
- 诊断学的难点在于病人可能存在多种疾病、疾病的表现形式
变化多样、一些症状和体征可能相互重叠等。
- 诊断学的挑战在于新的病种和疾病难以准确诊断、医学知识
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等。
5. 诊断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 随着科技的发展,诊断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诊断和精准医疗。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诊断学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 多学科合作和资源共享将提升诊断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诊断必考知识点总结

诊断必考知识点总结引言诊断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医生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和原因。
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因此,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和医生在实践中,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诊断知识。
本文将总结诊断必考知识点,帮助医学生和医生加深对诊断学的理解和掌握。
一、病史采集1. 详细的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诊断的第一步。
医生应当针对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和家族史进行详细的询问,尽量了解病情的发生、发展和相关的因素,为后续的诊断奠定基础。
2. 症状的描述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医生需要引导患者描述症状的特点,如诉说病症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伴随症状等。
这将有助于医生形成对疾病的初步诊断。
3. 注意细节在采集病史时,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细节描述,比如特殊事件、与疾病相关的环境、生活习惯等。
这些细节可能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帮助。
二、体格检查1. 仔细的观察体格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应该对患者的体表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包括面色、体形、面容表情、站立和行走姿势等。
2. 各系统检查医生需要对患者各系统和器官进行仔细的检查,包括心、肺、腹部、神经系统等。
通过检查,医生能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诊断疾病提供线索。
3. 专科检查对于某些特殊病情,医生需要进行专科检查。
比如眼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心脏超声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明确疾病的特定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三、实验室检查1. 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等的检验。
这些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生化指标、炎症指标、感染指标等,为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2. 特殊检查针对某些特殊疾病,医生需要进行特殊检查。
比如放射学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发现疾病的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
3. 分子检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比如基因检测、病毒检测等,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患者的遗传病、感染病等特殊疾病。
诊断知识点总结速记

诊断知识点总结速记一、临床诊断知识点总结1. 临床诊断原则(1)综合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2)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疾病的病程、发展趋势、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等因素,确立诊断。
2. 医学史和病史采集(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等,重点了解症状的起病、发展、变化等。
(2)体格检查:全面触诊、叩诊、听诊、观察及神经、精神状况等检查,综合分析体征和实验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液检验、尿液检验、头部CT、MRI、X射线、胸部CT等。
(2)临床应用: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分析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辅助诊断。
4. 临床诊断技巧(1)病理学分析:针对不同疾病的特点,分析其病因、病理生理改变,指导临床诊断。
(2)临床表现:掌握各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及发展趋势,提高诊断准确性。
5. 误诊和漏诊(1)误诊原因:不熟悉疾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不当,未全面分析资料等。
(2)预防方法:加强对各种疾病的学习,提高综合诊断能力,重视患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6. 诊断纠错(1)严格遵循诊断原则,全面分析资料,防止犯临床诊断失误。
(2)诊断纠错:对已经诊断错误的病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二、内科诊断知识点总结1. 心血管系统疾病(1)心肌梗死:典型症状为剧烈胸痛、气促、出冷汗等。
(2)心力衰竭:主要症状为气促、心悸、乏力、水肿等。
2. 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气促、咳痰等。
(2)支气管哮喘:阵发性喘息、气促、咳嗽等,哮喘患者经常出现哮鸣音。
3. 消化系统疾病(1)胃溃疡: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进食后缓解。
(2)肠道感染: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4.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1)糖尿病: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体重减轻、神经亢奋、心动过速等。
诊断学基础知识点

叩诊音:1. 清音为一种频率为100~128 Hz、振动持续时间较长、不甚致的非乐性叩诊音。
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和致密度正常。
2.浊音为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持续时间较短的非乐性叩诊音。
生理情况下见于被肺所覆盖的心脏或肝脏部分。
病理状态下可见于含气量减少(如肺炎)的肺组织3实音为音调较浊音更高、音响更弱、振动时间更短的非乐性叩诊音,亦称重浊音或绝对浊音。
是正常不含气的实质脏器,如心脏肝脏的叩诊音。
病理状态下可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
4鼓音为一种和谐的乐音,如同击鼓声。
比清音音响强,振动持续时间也较长,出现于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
是正常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的叩诊音。
病理情况下可见于肺空洞、气胸或气腹等。
5过清音是鼓音范畴的种变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为一种类乐音。
过清音的出现提示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常见于肺气肿。
嗅诊1汗液味正常汗液无强烈刺激性气味。
酸性汗味见于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者;狐臭味见于臭汗症;脚臭味见于多汗症或脚癣合并感染。
2.痰液味正常痰液无特殊气味。
痰液现血腥味见于大略血的患者;恶臭味提示支气管扩张症或肺脓肿。
3. 脓液味脓液有恶臭味应考虑气性坏疽的可能。
4呕吐物味胃内容物略带酸味。
呕吐物有粪臭味见于肠梗阻;有烂苹果味并混有脓液可见于胃坏疽;有酒味见于饮酒和醉酒等;有浓烈的酸味见于幽门梗阻或狭窄的患者。
5.粪便味粪便有腐败性臭味见于消化不良或胰腺功能不全;有腥臭味见于细菌性痢疾:肝腥味见于阿米巴痢疾。
6. 尿液味新鲜尿液有浓烈的氨味,见于膀胱炎。
7.呼气味呼气中有浓烈的酒味见于酒后或醉酒;有刺激性蒜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有烂草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氨味见于尿毒症;有腥臭味见于肝性脑病。
8.口腔气味口臭见于口鼻部病变、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肺坏疽、消化不良、肝病、吸烟等;口腔中有苦杏仁味见于苦杏仁桃仁、氰化物等含氰苷及氰酸的食物、药物中毒等;有血腥味见于体内大出血、维生素C缺乏等。
诊断重点知识点总结

诊断重点知识点总结一、临床表现的识别与分析1. 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诊断的第一步,需要了解病人的个人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信息。
重点掌握病人的发病过程、伴随症状、诱因和缓解因素等,有助于确定病因和诊断。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方法,对病人的身体进行检查。
需要注意查体的方法、技巧和重要部位的检查,如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以发现病变和疾病体征。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检验病人的生化指标、影像学资料等,来确认或排除某些疾病。
需要了解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和结果解读,如血常规、尿常规、影像学检查等。
4. 诊断思维诊断思维是指医护人员在分析病情时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需要注意诊断思维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如全面分析病情、排除非病因、寻找特异性体征等。
二、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要点,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2.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需要掌握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以提升诊断和治疗水平。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便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
4.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需要注意疾病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
5.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等,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
6.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包括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等,需要掌握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7. 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进行诊断和治疗。
医学基础知识-诊断学

以上
炎症
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常水平
无热期可持续 l~数天,如此高热期和无热期 反复交替出现
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至≥39oC,数天后逐渐降至正常 布氏杆菌病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回归热 也称周期性发热。体温骤升至≥39℃,持续数 回归热、霍奇金病 天后骤降至正常
(2)循环系统疾病 心衰、心包压塞、肺栓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3)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啡中毒、有机磷中毒、氰化物中毒、亚硝 酸盐中毒、急性 CO 中毒。 (4)神经精神性疾病 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膜炎、脑脓肿、 癔症。 (5)血液病 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2.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
症状
病史采集内容
一、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民族、住址、籍贯、出生 地、工作单位、入院日期。 二、主诉 主诉包括病人就诊时感觉最痛苦的症状或最明显的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 三、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记录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疾病的 发生、发展及演变。 1.起病时间及发病情况起病时间通常是指首次出现症状或发现疾病的具体 时间,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慢性或隐匿起病。 2.病因及诱因 指本次发病的病因(感染、外伤、中毒)和可能的诱因(如 环境改变、情绪的激动、气候变化、饮食失调等)。 3.主要症状特点 包括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 加剧的因素。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病情 是逐渐加重还是减轻,或是病情发生明显转变。 5.伴随症状 在主要症状的基础上,是否同时出现其他症状,这些伴随症 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可靠依据。 6.诊断及治疗经过 就诊前已接受的其他医疗单位的检查及结果,治疗方 法及药物名称、剂量、疗程及疗效。 7.病后精神、体力状态、食量、食欲、睡眠 二便、体温变化、体重变化 。 四、既往史 (1)过去健康状况。 (2)曾经患过的疾病,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 (3)手术史及外伤史。 (4)过敏史及特殊用药史。 (5)预防接种史。 (6)输血史。 五、系统回顾
中医诊断学背诵知识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背诵知识点总结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知识点1.四诊法:四诊法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
望是指辨别病人面色、舌脉、气色等;闻是指辩别病人呼吸声、咳嗽声等;问是指询问病人疾病的病因、起病等症状;切是指按摩病人经络是否通畅、按摩经脉等。
2.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面色、舌脉、气色等来判断疾病的症状。
3.闻诊:闻诊是指通过听病人呼吸声、咳嗽声等来判断疾病的症状。
4.问诊: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疾病的病因、起病等症状来判断疾病的症状。
5.切诊:切诊是指通过按摩病人经络是否通畅、按摩经脉等来判断疾病的症状。
6.望闻问切的综合诊断: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学中的综合诊断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来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因等。
7.疾病分类:中医诊断分类主要分为六经疾病、外感病证、内伤病证、杂病证、虚实证、表里证等。
8.六经疾病:六经疾病是指根据中医六经学说,将疾病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个方面。
9.外感病证:外感病证是指外界邪气入侵体内所致的疾病,主要是风、寒、暑、湿等病证。
10.内伤病证:内伤病证是指由于内在因素如情志、饮食等所致的疾病,主要是气滞、气逆、气陷、气短、气郁等病证。
11.杂病证:杂病证是指由内外因素所致的杂病,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12.虚实证:虚实证是指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因等,根据病证的虚实程度划分为虚证和实证。
13.表里证:表里证是指疾病的病位,根据表证和里证的不同划分为表证和里证。
14.病位、病性、病因:中医诊断学中的三大诊断要素,是判断疾病的关键。
病位是指患病的部位;病性是指患者的病情;病因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
15.病位、病性、病因的判断: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因主要依靠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表现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位等。
二、中医诊断学的要点1.望诊要点:望诊要点主要包括面色、舌脉、气色等。
面色主要是观察病人的面色是否苍白、发绀等;舌脉主要是观察病人舌头的舌质、舌苔、舌体等;气色主要是观察病人的气息是否和缓等。
西医诊断学基础重点总结部分

西医诊断学基础重点总结部分诊断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科学之一,是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掌握好诊断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的基础知识。
一、病史采集在进行临床诊断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
病史采集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方面。
主诉是患者自述的主要症状,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就诊之前的病程,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发生过的疾病史,家族史是指患者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的患者,个人史是指患者的生活、工作和饮食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仔细询问和记录,可以为后续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对患者身体各系统进行细致的观察、触诊和听诊等操作,以了解患者的体征和体征变化。
常规的体格检查包括四诊法(望、闻、问、切)和系统体格检查。
望指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体型等;闻指听诊心、肺、腹部等部位的声音;问指询问患者有关症状和疾病的情况;切指对患者进行脉诊、舌诊等操作。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理变化。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人体组织或体液的样本,进行相关化验、检测和分析,以获得患者的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和遗传指标等重要数据。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血凝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直接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程度,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放射性物质或其他工具,对患者的身体内部进行成像观察和分析,以获取患者的器官结构和病变位置的信息。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超声波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患者的异常结构和病变,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五、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通过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和病理学分析,确定病变的性质、范围和程度,以提供临床诊断的依据。
常用的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等。
病理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对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有哪些?2.发热在临床上如何分度?常见的热型有几种?其特征如何?3.引起头痛的常见病因有哪些?4.对头痛患者的病史应注意了解哪些方面?怎样进行鉴别诊断?5.引起胸痛的常见病因有哪些?6.常见疾病(带状疱疹、胸膜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胸痛特征。
7.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呼吸困难临床分为几种类型?8.如何鉴别肺源性呼吸困难与心源性呼吸困难?9.左心衰竭所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如何?10.引起咳嗽、咯痰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其临床表现如何?11.咯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咯血患者病史诊断重点是什么?12.呕血与咯血怎样鉴别?13. 皮肤黏膜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14.如何区别生理性与病理性心悸?心律失常所致心悸的临床表现?15.心悸的问诊要点有哪些?试述其伴随症状。
16.发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如何鉴别?18.水肿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常见的全身性水肿,各具何特点?19.如何鉴别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20.急性腹痛常见病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1.引起慢性腹痛的常见病因有哪些?22.呕吐分几类?各类常见病因有哪些?23.引起呕血与黑便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各有哪些主要伴随症状?24.如何估计呕血与黑便的实际出血量?25.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生机制是什么?26.三种黄疸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试结合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
27.尿频、尿急及尿痛的病因有哪些?膀胱刺激征的伴随症状意义?28.抽搐的常见病因及其伴随症状有哪些?29.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谵妄的临床表现是什么?30.询问意识障碍病史及体检应注意哪些方面?1.问诊的内容包括哪些?2.何为主诉?规范的主诉应符合哪些要求?3.现病史具体包括哪些内容?4.既往史包括哪些内容?5.个人史包括哪些内容?6.系统回顾应记录哪些系统的主要症状?1. 叩诊音有哪几种及临床意义。
2.触诊法有哪些?其适应症分别是什么。
3.如何测量血压、脉搏?4.检查浅表淋巴结应注意哪些内容?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是什么?1.眼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双侧瞳孔缩小、扩大及不等大常见于临床哪些情况?3.何谓对光反应、调节及聚合反应?有何临床意义?4.何谓角膜老年环、角膜色素环?5.甲亢的眼征有哪些?6.扁桃体肿大如何分度?7.如何检查甲状腺?肿大的甲状腺如何与其他颈前肿物相鉴别?8.临床上引起气管偏移的常见病因有哪些?9.何谓颈静脉怒张?有何临床意义?1.呼吸增快、减慢、加深、变浅常见于临床哪些情况?1.呼吸增快、减慢、加深、变浅常见于临床哪些情况?2.酸中毒大呼吸(Kussmaul呼吸)、潮式呼吸(Chegne- stokes呼吸)、间停呼吸(Biot呼吸)的表现、主要机制及临床意义是什么?3.语颤的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其主要机制是什么?4.怎样进行肺部定界叩诊?肺上界、下界及下界移动度正常与异常情况如何?有何临床意义?5.正常胸部各个部位的叩诊音有何不同?6.何谓肺部病理性叩诊音?其临床意义是什么?(浊实音、过清音、鼓音)7.正常呼吸音有几种?其特点及分布区域如何?8.肺泡呼吸音呼气相延长,出现粗糙呼吸音的临床意义。
9.何谓病理性支气管音及病理性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简述其主要临床意义。
10.干、湿性罗音是如何产生的?各有何特点及临床意义?11.听觉语音(语音传导.语音共振)增强并发生性质上的变化有哪些主要表现?简述其主要临床意义。
12.胸膜摩擦音有哪些特点?其产生机制、临床意义是什么?13.试析右肺上叶肺炎球菌性肺炎、右侧中等量胸积液、右侧胸膜明显增厚与粘连、右侧气胸、右侧肺不张(阻塞性)的阳性体征有何异同。
1.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与范围如何?影响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与范围的主要病理因素有哪些?2.何谓“猫喘”?有何临床意义?3.简述心脏浊音界的叩诊方法、正常范围。
4.影响心脏浊音的病理因素有哪些?5.靴形心、梨形心、烧瓶心是如何形成的?6.大量心包积液与全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均为普大心,在心界叩诊方面有何不同表现?7.简述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及通常听诊顺序。
8.大量心包积液与全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均为普大心,在心界叩诊方面有何不同表现?9.心房颤动有哪些临床听诊特点?10.何谓短绌脉?其主要发生机制如何?11.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如何区别?12.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增强与减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13.何谓“拍击性S1”、“大炮音”、“钟摆律”、“胎心律”?14.何谓心音分裂?S2分裂(病理性)的主要机制是什么?15.何谓奔马律?舒张早期奔马律的主要听诊特点与临床意义是什么?16.二尖瓣的瓣音的主要听诊特点与临床意义。
17.心脏杂音是如何产生的?(主要产生机制)18.杂音听诊的要点有哪些?19.收缩期杂音的强度如何分级?20.何谓两期性杂音?与连续性杂的区别是什么?21.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鉴别要点有哪些?22.以下病变的心脏杂音有何特征?①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②风湿性心尖瓣膜病二尖瓣关闭不全③风湿性心瓣膜病主A瓣狭窄④风湿性心瓣膜病主A瓣关闭不全⑤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⑥先天性心脏病肺A瓣狭窄⑦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⑧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23.二尖瓣器质性与相对性狭窄杂音如何鉴别?(主要为主A瓣关闭不全引起)24.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可能出现哪些阳性体征?25.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与临床意义是什么?26.肝颈静脉回流征如何检查?其阳性的临床意义是什么?27.何谓奇脉、重搏脉、交替脉及水冲脉?28.何谓周围血管征?其临床意义是什么?1.何谓舟状腹、板状腹?2.腹部静脉曲张见于临床哪些情况?如何鉴别?3.何谓蠕动波及胃型?肠型?4.如何进行腹部触诊?有哪些注意事项?5.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有何临床意义?6.触诊腹部肿块应注意哪些方面?7.腹水的检查方法与阳性体征。
8.肝脏触叩诊的方法及内容如何?简述正常肝脏的触、叩诊表现。
9.肝炎、肝硬变、肝瘀血、肝脓肿、肝癌的局部触、叩诊检查,其阳性体征各有何不同?10.胆囊肿大的主要病因有哪些?11.墨非(Murphy)征、库瓦济埃(Courvoisier)征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12.脾脏触诊的方法、脾肿大的测量及主要临床意义。
13.肾脏触诊的方法、肾脏增大的主要临床意义。
14.当肾脏和尿路疾患特别是炎症性疾患时,体表常出现哪些压痛点?15.急性胰腺炎的腹部触诊有何表现?16.何谓叩击痛?肝、胆囊、肾叩痛检查常有何诊断意义?17.胃泡区、脾脏、膀胱如何进行叩诊?18.肝浊音界消失代之以鼓音可见于临床哪些情况?19.肠鸣音听诊的临床意义如何?20.何谓震(振)水音?有何诊断意义?21.肾A狭窄、腹主A狭窄、腹主A瘤患者的腹部听诊常有何发现?2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腹部体征有哪些?23.肠梗阻(机械性、麻痹性)、胃肠道穿孔时有哪些特殊体征?24.肝硬化有哪些主要症状与体征?1.简述角膜反射的检查方法和三叉神经、面神经病变时各表现什么反应。
1.简述角膜反射的检查方法和三叉神经、面神经病变时各表现什么反应。
2.简述面神经的检查方法以及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
3.怎样进行肌力检查和肌力分级?4.随意运动功能丧失的临床意义有哪些?何为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二者如何鉴别?5.简述共济运动的检查方法。
6.临床常用的锥体束征测试方法有哪些?7.何谓脑膜刺激征?包括哪些内容?8.试述多发性神经炎、结核性脑膜炎与脑血栓形成的主要体征。
1.通常所说的血常规包括哪几项,参考值是多少?1.通常所说的血常规包括哪几项,参考值是多少?2.Hb与RBC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3.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病理性原因有哪些?4.核左移的概念与临床意义?5.血沉增快的原因有哪些?6.诊断一个贫血病人,应做哪些基本的化验项目?1. 血清蛋白比值测定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2. 三种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特点?3. 血清转氨酶检查有何临床意义?4. 简述乙肝五项检查的名称和临床意义。
5 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阳性的意义。
1. 反映肾小球功能的实验有哪些?6.抗HAV-IgG、抗HAV-IgM、抗HCV-IgG、抗HCV-IgM检测的临床意义 1. 反映肾小球功能的实验有哪些?2. 血清尿素氮增高的原因有哪些?3. 反映肾小管功能的实验有哪些?4. CO2CP检测在临床上有哪些意义与局限性?5. 何谓等张尿?有何临床意义?6. 实际病例化验单分析。
1.血小板的正常值及减少的原因?1.血小板的正常值及减少的原因?2.何谓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其测定参考值和临床意义是什么?3.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是什么?4.何为血栓前状态?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观察和诊断?1.简述常用感染免疫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1.简述常用感染免疫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2.CRP明显增多有何临床意义?3.免疫球蛋白的降低与增高,常见于哪些疾病?4.简述血清抗核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的临床意义。
5.关于T淋巴细胞的检查,有哪些常用项目?6. 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的主要标志物是什么?7. 医院感染的概念、常见临床类型与诊断方法。
1.何为少尿或无尿?有何临床意义?1.何为少尿或无尿?有何临床意义?2.导致蛋白尿的原因有哪些?3.作细菌培养时,如何收集尿液?4.持续性糖尿见于哪些疾病?5.细胞管型包括哪几类?有何临床意义?6.血尿与血红蛋白尿有何不同,如何鉴别?7.如何鉴别血尿的来源?8. 粪便检查的标本采集应注意什么?9. 何谓隐血?粪便隐血试验有何临床意义?10. 痰液检查的标本采集应注意什么?11. 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脑脊液检查特点。
1.心电图由哪些波、段组成?其各自的意义是什么?1.心电图由哪些波、段组成?其各自的意义是什么?2. 何谓心电向量?何谓空间心电向量环?3.常用的心电图导联有哪些?如何连接?说出V1至V6导联探查电极的安放位置。
1.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环(图)是什么关系?2.如何计算心率?3.试述心电轴测算方法及其偏移的临床意义。
4.何谓窦性P波、逆行P波?P波增宽、增高有何临床意义?5.P-R间期延长和缩短有何临床意义?6.胸导联的QRS波群形态有何特点?7.V1或V5的VAT延长有何临床意义?8.试述左房肥大、右房肥大的心电图特征。
9.左室肥大、右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依据有哪些?哪些指标是主要的?10.双室肥大的心电图有可能表现为哪些类型? 1.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基本图形有何特点?1.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基本图形有何特点?2.如何根据心电图演变规律对心肌梗死进行分期?3.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如何作定位诊断?4.心绞痛发作的心电图有哪些改变?典型与变异型心绞痛从心电图上如何区别?5.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有哪些改变?1.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是什么?2.分别叙述室性、房性、房室交界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