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通论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整理
1、兴隆洼文化位于今内蒙古敖汉旗,西辽河,大凌河流域,时间早于红山文化。
陶器:均是夹砂陶。火候低质地疏松,胎壁较厚,内壁磨光大多呈黑色。均手工制,泥圈套接捏合成器,器口外贴付泥条。器表大多有纹饰,纹饰以压印的线纹、之字纹为主。器型简单,以筒状罐数量最多,少量碗钵。
石器:有打制(石铲、盘形器、敲砸器)、琢制(磨盘、磨棒)、磨制(石斧、石锄)、压制(骨梗石刃鱼鳔)四种。其中以打制石器数量最多,器型较大。
骨器: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骨锥、匕、镞,倒刺的鱼鳔。
房屋:聚落周围发现围沟,房址皆为半地穴式,平面圆角方形。
2、红山文化今内蒙古昭乌达盟以及部分辽河流域地区经济生活:一定程度的农业定居生活,渔猎是主要经济部门。房屋:半地穴式房址。发现了窑址六座,分为单室窑和连室窑两种。在东山嘴和牛河梁遗址都发现了大型祭祀遗址。
陶器:夹砂褐陶和泥质红,均为手制。夹砂陶火候低质地疏松;器型简单,大口深腹平底罐最多,少量平底碗、筒状瓮;最富特色的时纵横“之”字形纹饰。泥质陶火候较高器型多样,有小口双耳罐、敞口深腹平底碗、敞口曲腹平底盆、钵等;外表常有黑色彩绘,常见的有三角涡纹、斜方块、菱形纹、鳞形纹等。
石器:有细石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琢制石器有磨盘磨棒等。叶形。细石器占三分之一,包括窄小的石叶,条形石片、拇指盖刮削器、尖状器和石镞。大型打制石器有砍斫器、斧状器、桂叶状石器。磨制石器有梯形石斧、梭形石畚、石刀等。
墓葬:牛河梁积石冢。每座积石冢内都有数十人列棺而葬,按身份安置在不同大小的石砌棺中,数十石棺上覆盖石块结构构成一个整体,外围放置筒形陶器,形成积石大冢。冢内随葬大量精美玉器。
3、东山嘴遗址:位于大凌河西岸一个高出河床50 米的山梁正中,是一座原始社会晚期的大型石砌祭祀遗址。是一组南北长60 米,东西宽40 米得石砌建筑群。整个建筑所用石材均经过加工,砌筑很规整。建筑讲究方位、对称、主次,全部遗址按中轴线分布。中部的圆形台址周围有小型孕妇陶塑像、大型人物坐像、以及形状奇异的彩陶器,文化时代属于红山文化。
4、牛河梁遗址:有人称之为“女神庙”,它有主室和侧室,陶塑残块中有体型较大的主神也有小型的众神。其中有一尊完整的女神头像,大小与真人相近,面部的艺术刻画既注重完形轮廓,有注重真情流露,眼睛由碧绿的玉球镶嵌而成。残块中还有发育不同的乳房、圆润的肩膀、和肉感极强的修长的手指。牛河梁的积石冢分布在近30 个山巅、高坡上每座积石冢内都有数十人列棺而葬,按身份安置在不同大小的石砌棺中,数十石棺上覆盖石块结构构成一个整体,外围放置筒形陶器,形成积石大冢。冢内随葬大量精美玉器。
5、富河文化位于西拉木伦河以北的昭乌达盟的北部
石器:有细石器、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器。细石器占三分之一,种类有石叶、锥状石核、扁体石核、圆头刮削器、镞。打制石器仅次于细石器,其中砍斫器占四分之一,还有尖状器、梭形器、刮削器等。模制和琢制石器较少,骨器较多,锥、镞、针、匕、鱼鳔、鱼钩、复合工具中的手柄。
陶器:以质地疏松的黄褐夹砂陶为主,其次为灰褐陶。陶器内壁多黑色。皆为手制,泥条盘筑为主。器型以大口深腹筒形罐最多,和横之字形线纹、横之字形点纹是富河文化的特色。
房屋:房屋遗址发现很多,在山腰上按次序排列。房址有方形和圆形,方形最多。门朝南,
土地经夯实,中央有炕。遗址中发现卜骨,鹿或羊的肩胛骨制成,只灼,无凿无钻。6、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是太湖流域文化特征:
陶器:泥质黑皮陶和夹砂黑皮陶为主,少量红陶。制作以轮制为主,器型浑圆规整,胎壁薄。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纹饰有绳纹、竹节纹、刻划纹、镂孔。器型以圈足器和三足器为主,少量的平底器。
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致,棱脊分明。穿孔技术发达,穿孔普遍使用管钻法。石器中具有特征的器型有扁平长方形穿孔石斧,有肩穿孔石斧,有段石锛、有柄石刀等。
玉器:常见的有斧、壁、琮、瑷等。
发现水井痕迹。钱山漾发现干栏式建筑,马桥发现地面建筑遗址。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已经很发达,良渚文化地层中出土大量的农作物种子。还发现不少竹编制物、草编织物、和丝麻制品。丝织品出现说明中国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了养蚕制娟。
7、良渚文化聚落根据以公布的考古资料,在太湖流域发现的良渚文化聚落群主要有浙北余杭县的莫角山,上海青浦县的福泉山,江苏昆明的赵陵山、常州市寺墩。
(1、莫角山聚落群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聚落,而已莫角山为中心的古城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古城,城址面积达到290 多万平方米。城内有莫角山大型宫殿基址,反山贵族墓地等主要遗址,城外有瑶山、汇观山祭坛、和贵族墓地等。良楚文化古城的发现再次证明了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区域是良渚文化的中心,为我们认识良渚文化社会发展进程及良渚文化在中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新资料。(反山祭祀---位于莫角山西北的反山良渚文化墓地,是一座面积达到2700 平方米的人工堆砌的“高台石冢”整个墓地分为两行排列,规整有序。墓穴较长,长3 宽2 深1.3,。均有木棺,少数墓有木椁,板灰上常有大片的朱红色涂层。墓底筑有棺台,周围有10cm 的浅沟。这些大幕均有丰富的陪葬品,包括数量很多的玉璧、玉琮、玉钺yue 等。据研究,反山墓地也是一座有祭坛的墓地。)(瑶山祭坛---位于反山“高台土冢”东北方向的一座小山瑶山之顶,平面呈方形,内外三部分组成。内部为一座红土台,系生土;红土台外围又一圈围沟,沟内填灰色斑土,土质疏松无遗物;灰土围沟的西北南三面分别为黄褐色斑土筑成的土台。有12 座墓葬分布的祭坛范围内,集中分布在祭祀的南半部分,分为南北两列,北5 南7.随葬品各墓不同,多少不一。)(汇观山祭坛——在反山墓地西 2 公里,利用自身山体修筑而成,面积大1600 平方米。在中部偏西,挖沟填筑的灰色土框将祭坛分为内外三重,北面凹的山脊以以石块叠筑成石坎,祭坛东西两侧低于坛顶约1.5米得平面上凿有两条南北方向的排水沟槽。祭坛西南有四座打破祭坛的良渚文化大墓,出土大量的玉礼器和陶石器,是良渚文化墓坑规模最大出土石钺最多的墓地。)
(2、福泉山聚落群---以福泉山为中心的良渚文化聚落,是一座良渚文化时期作为墓地而堆筑的土山,北部有大型的燎祭遗迹。墓坑规模较大,随葬品丰富而精致,有玉璧玉琮玉钺玉斧等礼器以及象征权力的权杖随葬。)
(3、赵陵山聚落群——赵陵山聚落包括江苏昆山市的赵陵山、少卿山、草鞋山、张凌山等。赵陵山是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砌的土台,东西80 南北60,三面河流环绕,东西北三面有墩子时代一致的的文化层。发掘出的85 座墓葬分为三个类型,有丛葬群、中型墓葬(包括殉葬墓)、规格最高的M77.)
(4、寺墩聚落群---分布在太湖流域西北部,是良渚文化分布区的最西北边缘。寺墩遗址是一座良渚文化晚期的聚落群的中心聚落。寺墩遗址上层是良渚文化下层是崧泽文化,面积总达90 万平方米是太湖流域最大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心部分是一个人工堆砌的土墩
8、城背溪文化分布在鄂西长江两岸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宜都城背溪、枝城北为代表。分布在长江边一级台地上,洪水季节可能被淹没,在遗址以下的河漫滩上都能看见遗物,文化层埋在地表2~3 米以下。另一类是以金子山、青龙山为代表,位于临江的低山的山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