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课件-2019年教科版新修订教材:技术与工程领域总体介绍共32张PPT教科版

合集下载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优质课件ppt精品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优质课件ppt精品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
蒸发的特点
)是缓慢的汽化现象 )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蒸发过程要从周围物体吸热(使周围的物体温度降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3、液体的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
什么叫蒸发? 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举例说生活中哪些是水蒸发现象?
家里鱼缸很长时间后 观察,鱼缸中的水会 减少?
春夏秋冬温度无论 珠滴在你的手背上时,你有什么感觉? 当小水珠全部变成水蒸气后,还有这种感觉吗?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学会了......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我发现生活中...... 我还感到疑惑的是......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你有什么办法使试管中的水蒸发的快些?
我要比你蒸发 的快!!!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提示: 1、每次实验只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尝试, 与定制的标准水进行比较,是否蒸发 快? 2、完全找不到水的痕迹,才可判定水 蒸发了。 3、使用玻璃制品,轻拿轻放,注意安 全。 4、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填写实验
×
4.把手指弄湿,手指会感到凉,是因为水蒸发时吸热 ( )

三、认真思考巧填空:
1.( 蒸发)是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需要( )热量。
2.蒸发的快慢与(
温度)高(低
蒸发的)面和积(大小 )有关。有没有风
3.水的表面积越( )小,水蒸发的就越慢。
四、简答: 晒衣服为什么要把衣服弄展了,放在通风处?
加热是否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新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课复习课件

新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课复习课件

4.冰融化成水,体积会变( 小 )。 5.记住下表
名称 水蒸气
水 冰
状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形状 无固定形状 无固定形状 有一定形状
体积 没有固定体积 没有固定体积 有一定体积
二、易混、易错知识点
6.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一定会逐渐升高。( × ) 7.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 √ ) 8.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冰开始慢慢融化。( × ) 9.冬天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 ) 10.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 √ )
4.像这样物质的形状、大小、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没有 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是( 物理变化 )。
二、易混、易错知识点 5.水、水蒸气、冰都是同一种物质。( √ ) 6.“木已成舟”木头变成了其他物质。( × ) 7.当我们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 ) 8.除了水,别的物质都不会发生变化。( × )
(1)实验中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更低,可以 加入( 食盐 )。 (2)通过观察发现,水开始结冰时温度大约是 ( 0 )度。
(3)仔细观察试管中的冰,它的特征是( A )
A.形状是固定的
B.会流动
C.不透明
(4)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C )
A.
B.
C.
第四课:冰融化了
一、应知应会知识点 1.冰变成水的过程叫做( 融化 )。冰融化成水,它的形态由 ( 固态 )变成了( 液态 )。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 )热量,靠近冰块周围的 空气温度会( 降低 )。 3.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 )摄氏度,直到 全部融化成水之后,温度才会慢慢升高。
三、实验探究 9.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提问: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与水的温度有关。 补充完成实验设计: (1)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 凉水和热水 )。 (2)同时在两杯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 食盐 )。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解读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解读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研讨会资料㊃北 京㊃esph目㊀㊀录一㊁小学科学教材(3~6年级)修订报告(1)二㊁相关文献(9) esph 三㊁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内容框架(科学知识目标)(16)四㊁3~6年级上册各单元概述(28)五㊁教材前期试教资料(53)一㊁小学科学教材(3~6年级)修订报告继一㊁二年级教材送审之后,根据教育部‘小学科学教材修订送审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我们对本版3~6年级的科学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㊂通知中明确,这次修订的目的是使教材的质量得到提升,具体要求是加强整体设计,遵循儿童发展规律㊂遵照这一目的和要求,我们此次修订的重点是以课程标准为核心,调整现行教材的框架结构和相关内容,提升和改进教学活动的原有设计㊂esph 一㊁教材框架结构和内容的调整(一)调整情况2017年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内容标准部分进行了学段划分,突出了大概念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学习进阶理论在设计中的地位㊂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虽然我们编写的教材已经采取了以概念为核心的框架结构,但如何将大单元的结构方式与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更完美地融合,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㊂我们首先将现行3~6年级本版教材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4个领域的207项学段目标逐一核对,结果显示,两者的吻合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也发现了与学段目标不够吻合的部分,例如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13.1-3目标现行教材是在高年段实现的,为此我们采取了在三年级下册增设 太阳㊁地球和月球 单元的措施㊂对个别学段目标的错位,我们进行了单元的拆解或合并,例如 新的生命 分别植入 植物的生长变化 和 动物的一生 , 温度和水的变化 与 溶解 合并为 水 ,呼吸和消化器官的教学集中在了一个单元㊂至于现行教材中存在个别超出学段目标的部分,则做了删除处理,例如 沉与浮 单元,不再进行浮力的比较,而是指向工程与技术,更名为 船的研究 , 我们的身体 单元主题更明确为 健康生活 ㊂经过这样的调整,我们达到了如下效果:•将原3~6年级32个单元减少为28个(3㊁4年级每册3个单元共计24学时, 5㊁6年级每册4个单元共计28学时),降低了教材难度,减少了课程容量㊂•对大部分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原有设计的提升和改进,使修订后的教材既具有延续性又提高了质量㊂•修订后的教材全部覆盖了课程标准18个主要概念及下属的207个学段目标,落实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四个领域的各项要求,同时保持了教材大单元设计的原有特色㊂(二)调整后的教材框架(三)对调整后框架㊁结构和内容的说明我们编写的这套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目标和以概念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构建体系的㊂在整体的结构中突出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双螺旋协同发展,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目标作为隐性目标蕴含其中㊂根据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思路明确的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反映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成果,兼顾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的思想,在这次送审的教材修订稿中,我们继续采取了大单元的呈现方式㊂依据之一是,基于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围绕大概念依据学习进阶理论编制教材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所采取的课程建设策略㊂在这其中,用模块(大单元)的形式将孤立的㊁碎片化的事实性知识与科学实践活动和思维技巧联系到一起,被证明最为有效㊂因为这可以使教学聚焦于科学与技术的核心概念,避免肤浅地覆盖大量主题,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更深入地探索每一个思想,获得对学习内容深入的理解㊂另一个重要依据是,根据国际科学课程建设的这种发展趋势,我们从2007年起已经在目前使用的本版教材中采取了这种方式㊂为了适应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我们把单元的规模(课时数)缩减为6~8课㊂10年来的教学实践证esph 明,这种呈现方式已被科学教师和学生所理解和接受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并界定学业水平修订版的3~6年级我们一共设计了28个单元㊂根据课程标准四大领域设置的物质科学单元有10个,生命科学单元有7个,地球与宇宙科学单元有7个,技术与工程单元有4个㊂每个单元与相应领域的学段目标对接,同时通过聚焦㊁探索和研讨板块描述了各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㊂学习进阶理论对我们的最大启发是,学生要经过多年连续不断地学习关于科学学科的核心思想,才能够发展对这些核心思想的理解,而一个设计良好的学习进程,一端需始于学生的前概念和推理能力,另一端需是对学生学习期望(可评价的学业水平)的准确描述,两端之间则需要提供合理而连续的思想脉络和实践活动㊂这就决定了教材编写者必须思考,各个年级的主题分别应如何呈现才能够互为基础㊁相互支撑㊂我们意识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实际上已为我们描述了学习进程的两端,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是解决中间性的设计㊂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分析学科知识对核心思想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这些思想所依赖的思想脉络和实践活动㊂例如,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从一年级的 我们的地球家园 到三年级的 太阳㊁地球和月球 ,再到六年级的 地球的运动 和 宇宙 ,逐步扩大的是儿童认识世界的视野㊂从三年级的 水 空气 天气 到四年级的 岩石与土壤 ㊁五年级的 地球表面的变化 及 环境与我们 ,是从地球物质㊁四个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现象,两条线索共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概念㊂物质科学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㊁材料进升到物质;从常见的力到认识力的作用,进升到描述物体的运动;从了解声㊁光㊁电等不同形式的能量进升到发现能量的转换现象㊂生命科学的编写思路是,从观察生物的生命特征,到了解生物的发育和繁殖,再进升到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概念㊂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是与知识的获得㊁概念的构建密不可分的㊂我们希望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能够在观察实验获得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发展科学推理和论证的能力㊂借鉴美国STC课程的设计,教材修订版三个年段的发展途径分别是:一㊁二年级侧重观察㊁测量和确定物体的属性;三㊁四年级深入地认识某一事物(如空气㊁水)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如植物的生长变化㊁动物的一生);五㊁六年级设计并实现有控制的对比实验(如生物与环境㊁能量)㊂我们相信,借助这一系列有序的探索活动,能够逐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㊂2.利用大单元的灵活㊁包容和综合特质,对学段内的目标进行交叉和整合我们注意到,课程标准中的18个主要概念75个学习内容,分解到四个领域三个学段形成的学段目标是比较丰富的㊂例如,三至四年级物质科学有37个㊁生命科学有23个㊁地球与宇宙科学有21个㊁技术与工程有11个,需要加以组织和编排㊂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也大力提倡在不同的概念间建立联系,以形成儿童对世界的完整认识㊂正是出于这些需要,我们利用大单元的方式对学段目标进行了一定的排列和组合㊂例如 水 单元,从水是一种物质的角度整合了主要概念1㊁2㊁6的10个学段目标; 环境与我们 单元,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整合了主要概念10㊁12㊁15和16; 微小世界 单元进行了生命科学㊁物质科学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概念交叉; 物体的运动 运动和力 单元加强了物质科学和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的联系; esph 太阳㊁地球和月球 单元则做了地球与宇宙㊁物质科学和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融合的一种尝试㊂我们相信,这些措施将有利于学生概念的发展和建立概念间的联系,促进他们对世界的深入理解㊂3.根据不同学段儿童的认知特点,采取不同的目标达成方式技术与工程领域是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部分内容㊂仔细研究标准的这一部分目标之后,我们决定采取的方法是在低中年段主要将学段目标融入相关单元的教学内容之中,表现为与主题相关的课㊂例如,二年级 材料 单元的第6课是 做一顶帽子 ,三年级 物体的运动 单元的第7㊁8课是 我们的 过山车 测试 过山车 , 运动和力 单元的第7㊁8课是 设计制作小车 , 声音 单元的第8课是 制作我的小乐器 等㊂到了高年段,我们以把技术与工程的相关内容设计成完整的一个大单元的形式为主,让学生充分了解技术与工程的特点与要素,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活动体验㊂另外,五年级的技术与工程单元偏重于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 计量时间 船的研究 ㊂六年级的内容更侧重于从宏观上㊁整体上了解什么是技术㊁什么是工程,以及技术与工程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㊂为此,我们设计的两个大单元是 工具与技术 和 小小工程师 ㊂4.与相关学科建立协同发展的关系由于科学课程中会涉及数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与小学其他学科的目标进行匹配,是我们在教材编写时需要十分注意的㊂因此,我们要求编者在活动设计时一定要做相关的调研和确认,以保证概念发展的一致性㊂例如, 物体的运动 单元 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 是建立在二年级数学 方向与位置 的基础上的; 船的研究 中船的载重量的探索活动,是在五年级数学 体积 的概念建立之后; 天气 单元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和对四季植物的观察与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文形成了同步; 健康生活 单元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保护身体器官的必要性,为道德与法治的 健康㊁安全地生活 目标提供了依据㊂5.让小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在科学教材中体现科学的本质,一直是我们的追求㊂为了增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我们在这次修订版的每一册起始都设置了 科学家这样做 专篇㊂三至六年级的八册教材中,根据每一册的主要内容我们共选择了竺可桢㊁童第周㊁牛顿㊁达尔文等八位中外科学家,分别以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言介绍了他们在科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描述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过程㊂我们相信,这会使科学和科学家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鲜活起来,促进他们对科学家和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解㊂其中,对中国科学家群体的介绍,更会增进他们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㊂二、提升和改进教学活动的原有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科学教材应体现探究过程,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注意引发学生兴趣㊂在修订中,我们借鉴了国际科学教育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吸纳了教材使用过程中来自教学层面的各种信息,根据课程标准培养科学素养的总目标对3~6年级各册的活动设计做了提升和改进㊂(一)关于体现探究过程esph 我们注意到,科学教育界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在不断深入㊂2013年发布的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中已明确用 科学实践 的概念代替了科学探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全面和准确地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探索活动㊂这和我们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十分吻合㊂目前我国的部分科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还停留在动手做的阶段,对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目的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㊂为此,在这次修订中我们着重做了两个方面的努力㊂1.增强对科学思想和观念的理解探究是源于学生自身的认识未知世界的活动,如果仅仅为了获得某一问题的答案,这只是目的的一部分,并不是科学素养追求的更高目标㊂学生在校学习科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材承载的内容也是有限的㊂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活动需要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对各个领域重大科学思想和观念的理解,同时渗透科学的方法和精神,这一切如果在科学教材中能够具体化和活动化,就可以广泛地影响目前的教学实践㊂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教材修订中组建了由中国科学院从事不同领域研究的青年科学家团队,对原教材探究内容的选择和过程设计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多轮讨论的基础上,对教材活动的原设计进行了改进和提升㊂(1)从一个个具体的现象中跳出来从与科学家团队的讨论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小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的确是从一个个的现象开始的,但不能停留在这些具体事物上,需要引导他们发现与更大概念间的联系㊂例如, 天气 部分,不是为了记录气温而记录气温,为了观察风而观察风,而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天气现象与空气㊁水等地球物质以及太阳的联系,认识到观察和预报天气是人类的一项科学活动㊂例如, 环境与我们 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垃圾㊁节水㊁节能这一类具体话题上,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些问题来自地球的特殊构造和人类不适当的活动,知道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方式㊂(2)在不同学段和不同主题间建立起联系科学的思想和观念对学生而言是要靠经验和认识的积累逐步完成的,因此教材的探究过程设计需要具有延续性和发展性,我们有意识地做了这方面的探索㊂例如,我们在一年级上册编写了 比较与测量 单元,通过重演人类对长度的认识历史,促进学生理解长度测量的规则和工具㊂而在三年级下册的 太阳㊁地球和月球 单元,发展为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使测量的方法和视角从一维扩展到二维㊂又例如,三年级上册沿用了一年级下册 我们周围的物体 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方法,而在研究地球物质 水 和 空气 的过程中,在比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猜测和证实㊂这样,从 我们的地球家园 天气 太阳㊁地球和月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到 环境与我们 ,既保持了探究方法上的一致又进行了逐步深入,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经验不断丰富,获得的不仅仅是有关地球的知识,更深化了对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核心概念的理解㊂2.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科学思维的本质是理论和证据的协调,探究活动最终要促进的是儿童在事实和解释之间的esph 协调能力和协调愿望㊂包括尊重他们亲眼所看到的, 意识 到自己的想法,愿意通过尝试和实验来判断一个想法是不是正确㊂这一过程需要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有所经历,因此这是科学教材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㊂我们着重在这些方面做了努力㊂(1)强调探究过程之间的关系针对在教材使用中观察到的只重视事实收集和班级汇报而忽视讨论和论证的现象,我们借鉴学习循环理论,将教材的呈现方式设计为 聚焦 探索 研讨 和 拓展 四个板块㊂ 聚焦 在于明确探究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探索 提供了获取事实㊁呈现事实及初步形成解释的过程性活动, 研讨 列出了集体论证和辩论的关键问题, 拓展 则提出了延伸学习的相关建议㊂四个板块设计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教师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在于促进学生理解过程间的关系,即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是一个获得证据,合理使用证据建立解释,并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修正自己看法的完整的科学思维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的是他们的理论与证据的相互协调,而这也恰恰与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极为相似㊂(2)让探究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好地融为一体在教材使用中我们也观察到,科学教育的各项目标是需要精心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活动才能实现的,缺乏指导的探究只可能是低效且肤浅的㊂在这次修订中,我们要求编者对探究活动的关键步骤和基本操作要做到具体㊁清晰和规范,用实拍照片呈现观察和实验的相关细节,将探究的关键步骤㊁基本操作与学生的认知框架结合起来,与我们想培养的科学思维方法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原有认知与新的信息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㊂例如, 生物与环境 单元,对种子发芽㊁绿豆苗生长所进行的观察和实验,教材对什么条件改变了㊁什么没有变㊁如何控制变量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这一做法在 电路 声音 能量 等单元中也都有明显的体现㊂(二)关于尊重儿童和他们的认知规律为了使修订后的教材能够更适合我国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2018年春季起,分别在九个省的51所小学对修订后教材的28个单元全部进行了试教(有部分单元试教了两次甚至三次)㊂我们对试教过程也做了明确的要求,包括观察的内容和重点㊁需要收集的资料以及如何进行前后测㊂所有的试教学校都按时完成了试教任务,并撰写了试教报告㊂这对于我们改进和完善教材,使教材进一步贴近儿童的需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㊂在教材修订中,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㊂1.给儿童充分陈述㊁交流他们观点的机会因为儿童是带着他们的认识来到教室的,不是一块 白板 等待我们去涂抹,他们面对各种现象时也会产生自己的解释和预测,同时,也只有当儿童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与获得的新的信息之间存在矛盾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探索的欲望和修正自己的观点㊂因此,我们在教材中十分注意提供专门的时间和机会用于陈述和交流儿童自己的认识㊁观点和看法㊂比如,我们设计的每个单元的第一课都几乎与调动和测查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有关,即就单元的探究主题启发学生陈述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同时用班级记录表的形式认真地记录下来,在后续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不断地补充和修正,并且在单元的最后一课进行整体回顾㊂esph 在探索部分,我们同样积极鼓励儿童陈述和交流他们的理论㊂继 聚焦 部分提出问题之后,我们设计的第一个活动很多是 说一说,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㊂在教材设计的探究过程之后还进行反复追问 你还可以有什么方法? 并告诉儿童 你还可以想到更多 ㊂2.基于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同时对它们进行挑战这是教材教学内容选择和探究活动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㊂我们在审视现行教材之后,在这方面进一步做了改进㊂例如 工具与技术 单元,对工具与技术的理解,选择了儿童所熟悉的砸核桃㊂ 小小工程师 单元,对工程系统性的认识从 了解我们的住房 开始㊂在 能量 单元,对多种多样能量形式的了解,是通过引导儿童分析公园的场景,讨论设施带来的变化,同时调查家里使用的能量展开的㊂ 物质的变化 单元的切入点则是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㊂挑战儿童的已有经验是超越对儿童低层次㊁满足式尊重的重要一步㊂在 环境与我们 单元的最后一课,我们就设置了一个真实的环境治理问题,并选择了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儿童逐步理解环境问题是复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平衡和协调㊂3.构建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体系在这次修订中,为了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对一些单元的内在结构几易其稿,经历了反复修改的过程㊂最突出的例子是 物体的运动 单元㊂原设计是按运动和位置㊁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㊁速度㊁斜面上的运动㊁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和我们的过山车的顺序安排的㊂但经过两轮试教,教研员和试教教师提出还是应该将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前置,因为这更符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到的儿童的心理需求㊂ 工具与技术 单元也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后再确认的例子㊂开始,关于杠杆㊁斜面和轮轴这三种简单机械,编者都设计为通过收集数据,在对比中进行认识和了解,但很快就意识到,必须让儿童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因此,在轮轴部分就设计了儿童直接参与的体验活动㊂4.展现儿童在科学活动中的思想过程儿童在科学活动中的思想过程包括理论概括㊁实验设计㊁假设验证㊁数据解释㊁科学发现等认知过程,是促进儿童科学思维发展的基本要素㊂作为科学教材,关注儿童是如何设计实验的,是如何将事实和解释联系在一起的,是如何描述科学理论的十分重要,同时还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给儿童提供支持,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㊂在这次的教材修订版中,我们努力运用大单元的方式,从连贯的视角出发,让儿童不断经历上述思想过程,并积累属于自己的认知经验㊂例如,用 你认为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将儿童对声音的探索形成一个有机的 链条 ㊂用 如果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使预测成为理论与证据之间的纽带㊂通过 空气有质量吗? 的提问,让儿童做出猜测,并用自己的实验进行证实㊂与此同时,我们还努力为儿童经历的思想过程赋予鲜明的儿童特点㊂如对空气有质量的验证,设计为用豆子等作为计数标准;在描述地球的运动特点时,用橡皮泥和橙子做地球模型;在解释日食的发生原因时,仅通过3张纸片进行相关的模拟和发现㊂我们还注意到,儿童的思想过程具有与年龄相称的一些弱点,例如他们在利用证据建立解释的时候,能力还比较弱,表现为匹配度不够高㊂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材的 研讨 板块,注意了引导儿童关注其他小组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以便在不同意见的基础上积esph 极展开比较,并使用班级记录表的形式呈现各种意见和观点,让儿童意识到,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解释,每个人都需要在社会化的学习中,促进自己科学思维的发展㊂教材的编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深入教学实践,并不断进行研究的过程,上述是我们在本次教材修订中所做的一些努力,希望审查委员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㊂。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学课件
……
1.3 大树和小草
科学课前五个“一”
一书:《科学》书 一笔:铅笔盒 一本:科学记录本 一本:课堂作业本 一心:进入上课状态的心
蒲公英
车前草
黄花酢(zuò)浆草,也叫三叶草, 它的特点是每个叶柄上长着三张叶片, 开黄色的花。
含羞草
狗尾草
用简图把 狗尾草的 样子画在 《课堂作 业本》第1 题的方框 里。
茎粗硬(木质茎), 有种子。
茎细软(草质茎),
是木本植物。
长在土里,
是草本植物。
需要阳光、水
分和空气。
课堂作业本第4页课堂练习
选择题 1.有一种小草,开黄色花,每个叶柄上长着三张
叶片,这种小草是( B )
A.蒲公英 B.黄花酢浆草(三叶草)C.狗尾草
2.( B )的叶片有特殊的香味。
A.柳树 B.樟树 C.梧桐树
放大镜 卷尺



观察树
闻 工具
……
任务一 给你观察的树画一幅简图
不 同 形 状 的 树





1.卷尺绕树干一圈后,要在同一高度;


2.用卷尺测量时,不要用力拉卷尺,
否则会导致得到的数据不准确。
任务二 完成你的观察记录
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1.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2.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3.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向日葵一生的生长阶段: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枯死
大树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大树一生的生长阶段: 发芽—幼苗—成熟—枯萎—枯死
比一比:
大树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点: 它们都有经历发芽、幼苗、枯 死三个阶段。 大树与向日葵一生的不同点: 寿命的长短不同,大树的寿命长,向日葵的寿命短。 (看 “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看完后说说你有什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 在纸上反复按压, 再平捏铅笔在纸上 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科学与生活: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观察和描述、分类和比较。

2. 动物与植物:认识各种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3. 空气与水:空气的组成、作用及保护;水的三态变化、用途及保护。

4.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利用;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5. 电与磁:简单电路的组成、电流的作用;磁铁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现象的理解和运用;实验操作技巧。

2. 教学重点:科学知识点的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讲解科学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梳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和概括。

2. 图文并茂:运用图表、流程图、示意图等形式,直观展示科学现象和原理。

3. 重点突出: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列举空气和水的用途,谈谈如何保护它们。

(3)制作一个简单电路,观察电流的作用。

2. 答案:见教材和课堂笔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书籍、网站和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科学世界,提高科学素养。

科教版三年级下科学全套课件

科教版三年级下科学全套课件

1. 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 杯壁。 2. 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 子)。 3. 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我们的种植行动现在开始!
观察的内容有哪些?
注意观察记录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 ● 种子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 ● 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根的生长方向。 ● 每天测量一次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注意观察记录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 凤仙花种子在第几天破土而出。 ● 刚出土的凤仙花是什么样子的。 ● 出土两天后的凤仙花是什么样子的。 ● 定期测量并记录凤仙花的高度。 ● 观察记录凤仙花叶子的形状和数量。
4月28日(快速生长阶段)
凤仙花的叶子 平展、交叉生 长是为了最大 限度的接受阳 光的照射,进 行光合作用。
5月16日(长出花蕾,也就是花芽)
判断:凤仙花出现花蕾时就不 再生长了。 ×
凤仙花从成熟到衰老死亡 的过程也是生长过程,只是植 株高度变化不明显了。
花蕾长在叶 腋部位, 凤仙 花出现花蕾时, 植株就不再长 高或者增长缓 慢了。
蚕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吗?
外界温度的高低,对蚕宝宝的生长发育 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蚕较长时间处在 16℃ 的温度中,就会运动滞呆,发育缓慢,体重 减轻,体型变小,蚕茧产量质量都要降低。 在7.5℃的低温中,蚕就既不进食也不活动, 停止发育。如果蚕长期处在30℃以上的高温 中,蚕也会出现发育困难、代谢作用衰退的 状态,而且容易生病。所以外界温度太高或 太低对养蚕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 我们靠人工在蚕室里保持一定的温度。
你知道盖小瓦片的作用吗? 土壤的选择有什么要求?(疏松、肥沃、微酸) 应该放多少土才是适量?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磁铁内部的电子自旋方向一致,形成 了一个强大的磁场。
磁铁的磁力大小和方向与磁铁的材料 、形状等因素有关。
05
CATALOGUE
温度与水的变化
温度的变化与影响
温度的概念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 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温度的变化
温度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 化,如季节、气候等。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会影响生物的生长、繁殖和 代谢等生理过程。
感谢观看
水的三种形态
固态
在低温下,水会变成固态,即冰。
液态
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液态。
气态
在高温下,水会变成气态,即水蒸气。
水循环与环保
水循环
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循环,形成水圈的大循环。
水的利用与保护
人类通过取水、用水、排水等环节利用水资源,同时需要保 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和过度开采。
THANKS
磁铁的应用
01
02
03
04
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 广泛,如冰箱贴、耳机、扬声
器等。
在科学实验中,磁铁可以用来 研究磁场、电流等物理现象。
在医疗领域,磁铁可以用来治 疗肿瘤等疾病。
在工业生产中,磁铁可以用来 制造电机、发电机等设备。
磁铁的原理
磁铁的磁力是由磁场产生的,磁场是 由磁力线组成的。
当磁铁靠近金属时,金属内部的电子 自旋方向也会受到磁铁的影响,形成 磁化现象。Fra bibliotek出生环境
描述动物在何种环境中出 生,如陆地、水中、空中 等。
出生过程
详细解释动物出生过程, 包括分娩、孵化等。
动物的成长
成长阶段
成长变化
介绍动物成长的不同阶段,如幼年期 、成长期、成熟期等。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走进科学》: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方法等。

2.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结构,生长过程,光合作用等。

3. 《动物的生活》: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等。

4.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

5. 《水的奥秘》:水的性质,水循环,水资源保护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科学素养。

2. 使学生掌握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分类,天气与气候的关系,水循环过程。

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方法,生物基本知识,环保意识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用书,实验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培养动手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2. 内容:分章节列出重点知识,用图表、关键词等形式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

(2)列举三种动物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3)描述水循环过程。

2. 答案:(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动物分类如下:①按照生活环境分类:陆生动物、水生动物、空中飞行动物;②按照体温分类:恒温动物、变温动物;③按照食性分类: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3)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新教材】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修订教材 技术与工程领域总体介绍共34页

【新教材】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修订教材 技术与工程领域总体介绍共34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新教材】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 修订教材 技术与工程领域总体介绍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

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我们周围的环境》、《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长与变化》、《人体的奥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第1课时《地球上的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作用,认识到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作用,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难点: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干旱地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干旱?水对于这个地方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 自主学习:让学生翻到教材第4页,阅读“地球上的水”这一部分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水资源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用水的。

4.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作用,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视频,并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六、板书设计地球上的水分布: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作用:滋润大地、养育万物、人类生活必需保护: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第1题:列举三种节约用水的做法。

答案: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洁具、一水多用等。

2. 课后练习第2题:写一篇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小短文。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干旱地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水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于水资源保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意义还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天气与气候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适应、天气与气候的成因等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天气与气候的教具模型、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播放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分组讨论天气与气候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气候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命周期。

通过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通过实验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生活习性,并绘制相应的插图。

进行天气与气候的观察和记录,分析不同天气现象的成因。

4.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开花结果2. 动物的生活与适应生活习性适应环境3.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气候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绘制插图。

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并进行分析。

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其成因。

2. 答案: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和插图。

动物生活习性的分析和插图。

天气变化的分析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户外观察活动,深入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适应。

开展天气与气候的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气候现象。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生命世界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长与变化人类与自然2. 物质世界水的性质与用途空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固体3. 地球与宇宙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宇宙探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宇宙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探究、创新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与变化的过程动物生长与变化的过程地球宇宙的相关知识2. 教学重点:观察与实验的基本方法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动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水的性质实验器材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地球仪、星图等2. 学具:彩笔、画纸记录本小型实验器材(如试管、漏斗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引入生命世界的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水的性质,引入物质世界的概念。

通过地球仪和星图,引入地球宇宙的概念。

2. 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变化。

讲解动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

讲解地球宇宙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植物,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

让学生进行水的性质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让学生通过地球仪、星图了解地球宇宙,回答相关问题。

4. 课堂小结:回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命世界: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长与变化2. 物质世界:水的性质与用途空气的性质与用途3. 地球与宇宙: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

进行水的性质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球宇宙的更多知识。

2. 答案:植物生长过程图: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物等阶段。

水的性质实验结果:如水的溶解性、水的沸点等。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科学水的奥秘空气的力量声音的世界光的奇迹2. 植物与环境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结构植物的繁殖植物与季节3. 动物与自然动物的特征动物的适应性动物的繁殖动物与季节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气候太阳系星空探索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和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的规范操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天平、量筒等)。

教学模型(如地球仪、植物结构模型等)。

2. 学具:实验材料(如植物、动物标本等)。

画图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2. 内容:章节及重点内容。

关键概念和现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填空题:填入适当的概念或现象。

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问答题:回答问题,并解释原理。

2. 答案:教师根据作业题目给出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和建议。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书籍和网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应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三年级科学课件年教科版新修订教材技术与工程领域总体介绍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课件年教科版新修订教材技术与工程领域总体介绍教科版

2
课标分析
进阶分析
领域
1〜2年级
科学知识学段目标 3〜4年级
5〜6年级
前一等级水平是后一等级水平的前 ➢ 知道人工世界是设计和制造出来
➢ 认识身边的人工世界;
➢ 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
的;
概念,后一等级水平是前一等级水 ➢ 了解常见的工具,知
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
➢ 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
三年级科学课件-2019年教科版新修订 教材: 技术与 工程领 域总体 介绍( 共32张P PT)教 科版
2
课标分析
进阶分析
三年级科学课件-2019年教科版新修订 教材: 技术与 工程领 域总体 介绍( 共32张P PT)教 科版
三年级科学课件-2019年教科版新修订 教材: 技术与 工程领 域总体 介绍( 共32张P PT)教 科版
三年级科学课件-2019年教科版新修订 教材: 技术与 工程领 域总体 介绍( 共32张P PT)教 科版
2
课标分析
进阶分析
围绕核心概念由宏观到微观,具体到抽象,简 单到复杂,低水平到高水平,逐级发展,螺旋 上升,并且前后相互呼应,相互联系,有助于 学生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并迁移运用。
三年级科学课件-2019年教科版新修订 教材: 技术与 工程领 域总体 介绍( 共32张P PT)教 科版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 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 行设计、解 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三年级科学课件-2019年教科版新修订 教材: 技术与 工程领 域总体 介绍( 共32张P PT)教 科版
三年级科学课件-2019年教科版新修订 教材: 技术与 工程领 域总体 介绍( 共32张P PT)和工程的比较

1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教科版新修订教材物质科学领域整体介绍共22张PPT

1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教科版新修订教材物质科学领域整体介绍共22张PPT

教科版科学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及文本解释
教材设计的总体思路
1.课程标准关于核心概念的思想是很大的进步,科学不再是孤立的事实性知识,而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知识体系。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科版用大单元结构来组织课程内容,围绕核心概念,设计连贯的、相关的、综合的教材体系,将事实与事实之间、事实与概念建立联系、进行相互作用,而不再是简单罗列无关的事实性知识。 2.近20年来,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经历了若干改革,但是仍然没有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突破。从2006年开始,教科版在郁波老师的带领下,经过深入研究与实践,确定了用【“大单元”结构完成核心概念的建构;用“学习周期(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实现学习机制与课堂教学的统一;用“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这些都是教科版课程文化之所在。如果没有课标核心概念的思想,我们也无法实现这种联系和相关。
教科版科学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及文本解释
02
概念之间相互作用
教科版科学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及文本解释
02
【例1】四上“声音”第二课: 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以橡皮筋为例,观察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l 拉伸(纵向)、按压、揉搓……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l 弹拨皮筋、拉动(横向)……,皮筋能否发出声音?l 皮筋发声时,你能看到它的振动吗?l 让皮筋停止振动,你还能听到它的声音吗? 2.按照橡皮筋发声的方法和思路,进一步研究尺、鼓、音叉是怎样发出声音的。3.将振动和声音建立联系——形成对声音的解释:l 从运动和变化的角度认识物体的振动,并将物体的振动可视化。l 用归纳的方式,总结出物体的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
水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单一物质。
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小世界 生物的多样性
物质科学领域
我们身边的物体 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3.书的历史6. 做一顶帽子
磁 铁●

空气●
物体的运动
7.我们的“过山车”8.测试“过
山车”
声音
运动和力
8.制作我的小 乐器
7.设计制作小车 (一)8.设计制 作小车(二)
电路
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 光
7.制作一个潜望镜 热
7.做个保温杯 能量
2.斜面 3.不简单的杠杆 4.改变运输的车轮
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17.3-3●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
5.灵活巧妙的剪刀 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7.信息的交流传播
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验、对比、感 悟工具和技术在 解决特定问题时 给人带来的便利
3 编写策略 专题—实践型
计量时间 船的研究 工具与技术 小小工程师
客观世界现象、物质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系统理论知识。
技术是在科学的指导下,通过总结实践的经验而得到,在生产过
程和其他实践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从设计、装备、方法、规范到管理 等各方面的系统知识。
工程是人类有组织地综合运用多门科学技术进行的大规模改造世
界的活动,它除了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成本和质 量,做到经济、实用、美观,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以避免污染。
3.用沉的材料造船
17.1●知道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能够说出工程师利用科 4.增加船的载重量
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
5.给船装上动力
18.2-2●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
18.3-2●简单评估完成一个产品或系统的可行性,预想使用效果。
6.设计我们的小船
18.3-3●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某个工程设计, 7.制作与测试我们
切入点 人工世界(具体问题) 人工世界(具体问题)
技术(宏观) 工程(宏观)
研究对象 计时工具(钟表) 交通、运输工具(船)
工具、技术 建筑
视角 纵向 纵向 横纵结合 工程师
六下 小小工程师
学段目标
课题
17.1●知道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能够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
明创造的实例。
18.1●了解一项工程需要有多个系统组成,如建造住宅需要考虑结构、供水、 1.了解我们的住房
注意创设并运用真实情境、驱动性问题,开展持续的探究,重视反思改进,展 示交流,评估等环节。
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带来的改变、亲自动手制作,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进行设计、发明、改进和创造,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 力。不要当成知识去灌输,不要窄化为手工课、制作课。
谢谢!
特点
倡导跨学科学习 方式
积极吸收了STEM教育和项目化学习(PBL)的 精髓
多样化的 实施类项
不同学段、内容采用了不同类型的呈现方式
4
教学建议
04 教学建议
介绍相关的科技史,针对某一内容选取重要节点,兼顾历史与逻辑的顺序组织, 引导学生重演人类的理论分析与推理过程,使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带着问题进 行探究与实践。
2 课标分析
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比较
2 课标分析 课标:科学、技术、工程
揭示规律
人类观察自然、研究各种现象产生和变化的
原因,而产生科学,科学的核心是发现
实现功能
对科学加以巧妙运用以适应环境、改善生活 而产生技术,技术的核心是发明
人类为实现自己的需要,对已有的物质材料 和生活环境加以系统性的开发、生产、加工、 建造等,这便是工程,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采光、供暖系统等。
2.认识工程
18.2-1●利用摄影、录像、文字与图案、绘图或实物,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3.建造塔台
18.2-2●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
4.设计塔台模型
18.2-3●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
5.制作塔台模型 6.测试塔台模型
18.3-1●根据设计意图,分析可利用的资源。
2 课标分析 进阶分析
学习进阶是合理而连贯的科学概
念与实践网络,其起点是学生入学时 已有的概念与能力,终点是社会期望 学生达到的科学理解能力,另外还包 括介于两端点之间的中间理解水平, 学生正是通过经历这些中间步骤而达 到终点所要求的发展水准的。
2 课标分析 进阶分析
2 课标分析
进阶分析
领域
1〜2年级
工具、技术 建筑
视角 纵向 纵向 横纵结合 工程师
学段目标
课题
展开线索
工具和技术
16.2-1●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 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17.3-1 ● 知 道 完 成 某 些 任 务 需 要 特 定 的工具。 17.3-2 ● 知 道 杠 杆 、 滑 轮 、 轮 轴 、 斜

3 编写策略 专题—实践型
切入点
研究对象
计量时间 人工世界(具体问题) 计时工具(钟表)
船的研究 人工世界(具体问题) 交通、运输工具(船)
工具与技术 小小工程师
技术(宏观) 工程(宏观)
工具、技术 建筑
视角 纵向 纵向 横纵结合 工程师
3 编写策略 专题—实践型
五上
计量时间 船的研究 工具与技术 小小工程师
学段目标
切入点 人工世界(具体问题) 人工世界(具体问题)
技术(宏观) 工程(宏观)
研究对象 计时工具(钟表) 交通、运输工具(船)
工具、技术 建筑
课题
展开线索
视角 纵向 纵向 横纵结合 工程师
计量时间
1.时间在流逝 16.2-1 ● 知 道 重 大 的 发 明 和
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 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18.2-2 ● 将 自 己 简 单 的 创 意 转化为模型或实物。 18.3-2 ● 简 单 评 估 完 成 一 个 产品或系统的可行性,预想
2.用水计量时间 3.我们的水钟 4.机械摆钟 5.摆的快慢 6.制作钟摆
使用效果。
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人类对精确、方便 和经济计时的追求
3 编写策略 专题—实践型
五下
计量时间 船的研究 工具与技术 小小工程师
切入点 人工世界(具体问题) 人工世界(具体问题)
技术(宏观) 工程(宏观)
研究对象 计时工具(钟表) 交通、运输工具(船)
它是我国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制定、课程实施和评价改革的依据。
• 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
1 背景和意义
技术与工程已成为许多国家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英国、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小学 科学教育,一直在进行改革、调整;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突出技术教育 的作用,重视技术素养的培养; 目的是期望科学教育更好地与真实世界、社会生活相关联,以提高 学生适应技术世界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造物
科学:光的全反射
技术:光纤
工程:内窥镜
工程:光纤通信
2 课标分析
主要概念解读
2 课标分析 主要概念解读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 捷、舒适,创 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 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 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 行设计、解 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一定的条件制约。
低阶水平以学习者本身对宏观尺度 的相应具体事物的感性观察、日常 体验为主。
中间水平如同“垫脚石”,可以 理解为一种过渡进阶水平
高阶水平强调更精确的科学 理解和更成熟的科学实践
2 课标分析 进阶分析
围绕核心概念由宏观到微观,具体到抽象,简 单到复杂,低水平到高水平,逐级发展,螺旋 上升,并且前后相互呼应,相互联系,有助于 学生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并迁移运用。
7.评估改进塔台模
18.3-2●简单评估完成一个产品或系统的可行性,预想使用效果。

18.3-3●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某个工程设计,并提出
改进和完善建议。
展开线索
围绕一项 工程开展 的各步骤 有序进行
3 编写策略
编写特点小结
运用教育重演论
现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 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也就是对其祖先认知 水平长期演化过程的浓缩,学生学习科学的心 理顺序差不多就是人类探索科学的历史顺序
科学知识学段目标 3〜4年级
5〜6年级
前一等级水平是后一等级水平的前 知道人工世界是设计和制造出来
认识身边的人工世界;
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
的;
概念,后一等级水平是前一等级水 了解常见的工具,知
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
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
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
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
并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
的小船
人类对船的性 能的追求,对 材料、稳定性、 载重能力、动 力、结构等不
断改进
3 编写策略 专题—实践型
六上
计量时间 船的研究 工具与技术 小小工程师
切入点 人工世界(具体问题) 人工世界(具体问题)
技术(宏观) 工程(宏观)
研究对象 计时工具(钟表) 交通、运输工具(船)
科学课程中凸显技术与工程,成为世 界各国的共识。
01 背景和意义 意义
• 凸显了 “技术与工程”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地位。有 利于科学教育回归生活、有利于学生知识整合统一。
• 为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概念辨析
科学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是正确反映
2 课标分析 主要概念
2 课标分析 主要概念
知识形态的要素 经验形态的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