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理论综述
0916011班091601119号杜翔翔
学习完“框架”理论,对大众传播的效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框架”理论在传统的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相互影响之外,进一步探索媒介议程对事件属性和受众归因的影响。
从资料上看,“框架”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它被有的学者称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20多年来,“框架”理论被广泛引用,国内外分析和研究框架理论的文章也很多,呈现出一种开放式、多元的取向,但是国内全面介绍该理论的文献却并不多。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对“框架”理论做一系统的梳理,不仅包括“框架”理论的主要观点,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合理存在的理论假设和前提,对于正确应用框架理论,同时弄清楚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显化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显得十分重要。
从“框架”的定义看,分为“界限”和用以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而从“框架”理论的观点来看。威斯康星大学的Scheufele教授认为,框架分析既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也不是一个连贯一致的研究方法。更准确地说,框架分析是话语分析领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方法,尽管有时会出现部分的矛盾。也就是说,框架分析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目前,我国国内的许多研究就是在此范畴内展开的。美国社会学家欧文·高夫曼。他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把学者们对“框架”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连结。他假定“人们对某一情景的定义是建立在与组织原则的协调一致上的,这种原则操纵着事件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主观卷入。”在此前提下,高夫曼探讨人们建构某特定现实所遵循的规则,关注人们如何建构现实一隅,或“意义的一个特定范畴”。高夫曼指出,“框架”是元传播层面的资讯,是传者提供给受者应当如何理解符号的诠释规则。高夫曼的“架构分析”部分地建立在这种元理论的基础之上,他指出,人们的日常活动隐含或使用了特定的诠释框架,它在特定行动场景下意义自明,欲使原本混沌的情境变得具有某种意义
而“框架”效果理论并不绝对地认为,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对应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社会建构学派”主张的“协商性”媒介效果,包括两个主要观点。第一:认为大众媒介在建构社会现实方面有强大效果,第二,认为媒介效果在大众媒与受众的互动中受到了限制。
现在谈谈“框架”理论具体到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应用上。根据契夫勒的观点,“框架”理论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框架”建构,二是“框架”设定,三是个人层面的“框架”效果,四是“作为受众的新闻记者”(研究受众框架对媒介框架的反作用)。潘忠党对新闻架构作了细致地分析,他认为,新闻架构分析是在高夫曼的象征互动视角和凯尼曼、特威尔斯基的预期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加上了公共生活的基本现实特征,关注的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如何建构意义。他在总结了多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新闻架构分析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了五个部分:1.意义在传播(或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建构;2.传播活动是使用表达载体的社会活动,构成一个社会的符号生产领域;3.但是,它发生在由物质生产构成的实体场域;4.因此受到规范该场域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政治与经济的逻辑之间的张力制约;5.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理解或意义所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就是他(她)们的“框架”。张
克旭指出,过去对新闻框架的讨论,大部分集中于审视新闻媒介如何介入受众主观选择客观现实的过程。现在一般认为新闻并非自然产物,而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建构过程,且是媒介组织与社会文化妥协的产品,具有转换或传达社会事件的公共功能。因而新闻报道是“框限”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以及主观地“重组”这些社会事实的过程。而在新闻媒介建构社会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媒介和受众都启动了主观的诠释基模,透过选择机制以强调(或省略)事件中的某一部分。这种建构意义或转换符号意旨的主观策略,是新闻框架形成的主要依据。“框架”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它将影响受众看待和评价问题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