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 王驰
数据库原理分类分层次实验教学改革
F福建电脑UJIAN COMPUTER福建电脑2017年第11期项目编号: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TOPCARES-CDIO 理念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ZG006428);引言:数据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实验教学是该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基础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较多,缺乏设计性、研究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辅导下自行完成实验;实验考核方法单一,仅仅依靠考勤和实验报告进行考核,对学生实验报告的抄袭现象难以控制,也无法体现学生的真正水平。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也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1]。
数据库实验教学需要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
1.实验教学的目标数据库原理实验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堂理论知识,有效应用数据库技巧。
具体来说,实验教学改革应达到如下目标:(1)利用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2)构建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的实验间要具有延续性、关联性、整体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3)提高实验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将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方法融入数据库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设计思维等重要的思维模式;(4)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验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倡导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2]。
2.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内容、实验案例的设计决定了数据库课程实验教学的效果。
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的线性结构安排,重新组织实验内容。
把整个实验设计分成验证结果类、分析设计类和综合创新类3个大类,相应的再分出基础实验教学层次、提高型实验教学层次、综合应用实验教学层次和创新型实验教学层次[3]。
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分解和简化了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地完成实验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
各个层次的学生ꎬ利于学生对问题中渗透的知识进行总结提炼ꎬ更利于数学知识巩固与吸收内化ꎬ夯实基础知识扎实度.思维导图与问题导学法的结合ꎬ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吸收综合学习能力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ꎬ突显问题导学法教学价值的同时ꎬ为日后复杂数学知识学习夯实了基础.㊀㊀四㊁培养质疑精神问题导学法更利于学生质疑精神养成.从学生知识积累基础入手ꎬ灵活运用一题多用教学手段ꎬ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ꎬ围绕同一个数学模型ꎬ向其他小组提出数学问题ꎬ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的同时ꎬ实现知识系统化ꎬ从而带动学生应用意识与归纳综合能力养成.如围绕 已知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ꎬ这条直线上有多少条线段 的数学模型ꎬ鼓励小组向其他学生提出自创问题ꎬ如 全班40名学生ꎬ每两人互相握手1次ꎬ需握手几次 ㊁ 甲乙两站点间有10个停靠站ꎬ每个站点间需准备的车票不同ꎬ需准备几种车票 ㊁ n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 等问题.同时小组围绕各个小组提出的问题ꎬ通过建立相同数学模式解决ꎬ更利于学生建模能力提升与建模思想意识的深化.问题导学法培养了学生思维创造性与独立性ꎬ营造良性竞争学习氛围ꎬ能够激活学生思维ꎬ活跃课堂气氛ꎬ更利于学生个性特征与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ꎬ最终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法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设计问题ꎬ合理运用一题多变与一题多用等教学手段ꎬ真正实现了问题促发展的教学目的.但在学习中离不开教师的全面关注与有效引导ꎬ以帮助学生展开独立学习的同时ꎬ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灵活运用ꎬ从而带动学生个性化发展ꎬ推动教学工作完善改进.㊀㊀参考文献:[1]高文玲.基于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ꎬ2019(34):128+139.[2]王美玲.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ꎬ2019ꎬ40(36):177.[3]孙彦军.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课程教育研究ꎬ2019(46):153.[责任编辑:李㊀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王为平(江苏省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㊀222200)摘㊀要: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时ꎬ既需要将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ꎬ还应当对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进行培育和重视.本文简要剖析了在数学解题过程中ꎬ培育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的实质ꎬ对直觉思考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叙述ꎬ同时ꎬ对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培育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关键词:初中学生ꎻ数学教学ꎻ直觉思维ꎻ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9-0023-02收稿日期:2020-07-15作者简介:王为平(1981.11-)ꎬ男ꎬ安徽省芜湖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㊀㊀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ꎬ必须对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进行培育ꎬ直觉思考能力的培育ꎬ可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判断能力ꎬ进而有效地解决和处理数学问题.与此同时ꎬ教师培育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时ꎬ应该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培育ꎬ以确保学生掌握数学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培育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ꎬ能够为学生构成直觉思考的能力奠定基础ꎬ进而科学合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素养.㊀㊀一㊁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初中生直觉思维的重要意义㊀㊀1.直觉思维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人们考虑事物本质的主要方法便是逻辑思考能力.发现事物的主要手段为直觉思考能力.所以ꎬ在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ꎬ直觉思考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ꎬ如果没有培育初中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ꎬ就会导致学生只能够用墨守成规32的方式来思考数学问题ꎬ形成固定化的思考形式ꎬ欠缺创新思想和创造思想ꎬ从而无法促进初中学生的全方位进展ꎬ也无法推动学生的创新思考水平与发散思考水平的有效形成.2.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解题效率直觉思考具备大量显著的特征ꎬ其中包含自信心㊁简明扼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这部分特征可以使中学生冲破思考形式的制约性和单一性.教师开展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时ꎬ既需要深刻剖析逻辑思考能力对问题的影响ꎬ还需要运用直觉思考能力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进行判断.进而对问题本质进行有效掌握ꎬ使学生的解题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3.鼓励学生创新思维ꎬ促进直觉思维能力形成教师在培育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时ꎬ必须激励学生发展自身的创新思考水平ꎬ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大胆地思索问题.学生在对分式化简进行学习时ꎬ经常会采用先通分后加减计算的方式进行运算ꎬ但是仍然会遇到无法处理和解决的数学难题.面对这种情况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分式的构造进行观察ꎬ了解分式的分母和分子ꎬ将其特点找出来ꎬ使学生跳出定向思想.教师必须对指导㊁启发学生的各个方面予以重视ꎬ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ꎬ这也是构成学生直觉思考能力的重要教育教学方式.㊀㊀二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措施㊀㊀1.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育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的基本条件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稳固ꎬ学生形成直觉的源头便是稳固的基础知识点.实际上ꎬ直觉的构成存在一定程度的偶然性ꎬ无法利用机遇或想象形成直觉.学生欠缺稳固的基础知识时ꎬ会导致直觉方面受到束缚ꎬ无法有效的促进直觉思考能力的形成.知名的科学家爱迪生曾经提到过: 只有通过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才能够成为天才. 这句话表明ꎬ必须通过99%的汗水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ꎬ才有可能形成1%的灵感.阿提雅提出: 人们利用大批量的举例或与其他事物的关联ꎬ进而完成对该项事物的解ꎬ并且获得处理问题的充足经验时ꎬ才会逐渐形成事物发展时应该形成的某种结果观念ꎬ这便是真正的直觉. 因此ꎬ教师应该在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ꎬ帮助学生稳固基础知识ꎬ然后再对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展开培育.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ꎬ已经成为教师对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进行培育的重要前提.体现直觉的重要模式便是观察ꎬ它可以使直觉活动拥有持久性㊁目的性㊁针对性和计划性等方面的特点.除此之外ꎬ观察还具备明显的思索性和积极性ꎬ可以感知人们在处理繁琐事物或问题时的情绪.培育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促进学生直觉思考能力的形成.通常情况下ꎬ拥有敏锐观察力的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ꎬ同时具备联想能力强㊁反应快速的特点.教师在开展初中教育教学时ꎬ必须对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性进行重视和培育ꎬ让学生认真地阅读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联系㊁构造特性㊁图形变化规律㊁数形融合特点等因素ꎬ将题目中隐含的已知条件快速准确地找出来.与此同时ꎬ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融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问题ꎬ运用跳跃思考的方式ꎬ找出知识点ꎬ突破定向思维的束缚ꎬ使学生在处理问题和判断问题时能够直觉思考.3.设置直觉思维意境教师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设定直觉思考的氛围ꎬ可以使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得到有效的培育.教师必须在实行教育教学活动时ꎬ使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权进行把握ꎬ革新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ꎬ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对培育学生直觉思考能力的方面进行显著的提议ꎬ指导学生全面地剖析数学问题ꎬ设定科学合理的培育手段ꎬ对数学思考方式的讲述予以重视ꎬ比如ꎬ换元法㊁反证法㊁类比法等.与此同时ꎬ教师应该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自身的直觉思考能力等方面进行重视和培育ꎬ激励学生ꎬ使学生自身直觉思考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对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进行培育的最佳手段ꎬ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设定直觉思考情境.4.鼓励学生发展跳跃式思维并进行大胆猜想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ꎬ可以激励学生发展自身的跳跃思想ꎬ指引学生勇敢猜想问题的答案ꎬ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ꎬ使学生利用自信心来发展自身的直觉思考能力ꎬ培育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事实上ꎬ大部分的教师在开展数学教育教学时ꎬ都仅仅重视了如何培育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ꎬ对培育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有所忽略ꎬ从而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学习过于枯燥乏味ꎬ丧失了数学的学习兴致ꎬ也缺少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因此ꎬ培育学生的自信心ꎬ可以使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得到显著提高ꎬ教师必须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信心和直觉思考能力.培育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是现代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进行培育ꎬ既可以使学生处理问题的水平和创新思考水平得到显著提升ꎬ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良好的把握ꎬ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ꎬ教师在对学生的数学直觉思考水平进行培育时ꎬ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手段进行革新ꎬ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ꎬ提升和培育学生的直觉思考能力ꎬ以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㊀㊀参考文献:[1]蒋焕刚.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途径[J].才智ꎬ2019(20):138.[2]唐晓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ꎬ2019(18):100.[责任编辑:李㊀璟]42。
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作者:胡祖武江洁妮胡雪雷来源:《东方教育》2013年第12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法制,使得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备受关注,同时也对传统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新挑战,我们针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教学,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安全生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又进一步提高。
因此,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以实践导向为主的、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一直是我们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1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受到新的冲击和挑战。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应用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不能很好的达到这一目标。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突破了传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在既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教、学、做互动,构建理论能力和实践素质联合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的提高得以实现。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现实的操作步骤与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进行,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的教学模式,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实用性与实践性。
2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内容2.1 制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制定与理实一体化相吻合的教学课程标准,首先,要到企业对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调研,对相关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
第二,要明确目标,明确教学总目标和各个课程具体的知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目标。
第三,要理清各个课程设计的思路和理念。
第四,要以实训项目为基础,划分各个教学单元,使各个教学单元都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_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发布时间:2021-09-22T03:57:18.43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4期作者:常赛凤[导读]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很多极具价值且科学性的教学方式被投入到了教学活动当中。
常赛凤蚌埠市龙子湖实验学校 233000摘要: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很多极具价值且科学性的教学方式被投入到了教学活动当中。
其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法是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教学方式,这是因为小学这门学科的学习难度较高,且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要求能力会更加的严格。
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无法切实的保障整体教学的质量,并且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也会比较差。
想要更好地改变这一教学现状,那么老师就必须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使用合理化的教学对策,将自主探究式学习法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性,给学生未来数学能力的发展做铺垫,合理的使用这类新型的学习方式,明确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式学习;实践探索引言: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尤为盛行的一类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的使用,会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变得更高,同时还可以改善教学水平,让学生都能够全面且自主化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使用的教学方式仍旧会比较滞后,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会抑制并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引进自主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的浓郁,保障整体课堂教学的质量,解决其在教学时期所存在的各类问题,让学生更为深刻且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1.1教学观念落后当前,学生们正处于一种经济及社会发展飞速的时代下,互联网的影响力极大,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的开阔,但是仍旧会有一些老师的教学观念会过于滞后。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案例及分析.doc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案例及分析——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分析“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 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 ,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筹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匡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普通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而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历史、文化、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图形暗地里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想起美国学者泽布罗夫斯基,曾经因为“在凝望波涛的时候”而产生了写作《圆的历史》这一迷人著作的冲动,而我一一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又是如何想起要在自己的课堂里打破常规、冲破樊篱,演绎“走进圆的世界”这一多少有些另类的教学案例的呢?如今回想起来,是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是阳光下朵朵绽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轮永恒的明月?是“长河落日圆"中夕阳下落日的余辉?是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和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召唤?是古老的阴阳太极图所赋予的神奇诱惑?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暗地里的力量?还是西方数学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所带来的无限诱惑?似乎都是,又不彻底是。
摄像头设计说明书,参考文本
┊┊┊┊┊┊┊┊┊┊┊┊┊装┊┊┊┊┊订┊┊┊┊┊线┊┊┊┊┊┊┊┊┊┊┊┊┊目录序言 (1)一、方案论证 (2)(一)方案一 (4)(二)方案二 (5)(三)方案对比分析 (6)二、模型制造 (7)(一)材料与工具 (7)(二)制作过程 (7)三、产品的展示设计 (10)四、总结 (13)参考文献 (20)┊┊┊┊┊┊┊┊┊┊┊┊┊装┊┊┊┊┊订┊┊┊┊┊线┊┊┊┊┊┊┊┊┊┊┊┊┊序言摄像头(CAMERA)又称为电脑相机,电脑眼等,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
普通的人也可以彼此通过摄像头在网络进行有影像、有声音的交谈和沟通。
另外,人们还可以将其用于当前各种流行的数码影像,影音处理。
摄像头作为一种视频输出设备,过去广泛应用于视频会议、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
随着宽带革命的到来,摄像头刹那间变成了电脑的标准外设配置,目前已经渗入千家万户。
随着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有率的逐步攀升,作为电脑标配组件,摄像头也在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在此期间,PC摄像头共经历了三次行业革命性技术发展。
随着摄像头技术的推陈出新,摄像头产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相对应产品的价格也越来越低,新速影技术的推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像无驱技术一样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应用。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大致为:景物通过镜头(LENS)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图像传感器表面上,然后转为电信号,经过A/D(模数转换)转换后变为数字图像信号,再送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中加工处理,再通过USB接口传输到电脑中处理,通过显示器就可以看到图像了。
本次课程设计正是让我们用已有的材料,通过压膜,下料,打磨,喷漆等方法,制作一个摄像头模型。
┊┊┊┊┊┊┊┊┊┊┊┊┊装┊┊┊┊┊订┊┊┊┊┊线┊┊┊┊┊┊┊┊┊┊┊┊┊一、方案论证(一)近年来,视频监控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在视频监控领域始终有一个突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是夜间的视频监控问题,夜晚的监控是至关重要的,但监控摄像机有如人的眼睛,在光线太暗时无法清晰的看清目标,只能了解大致轮廓,无法识别面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安防行业各厂商探讨了很多的方法,比如主动红外的LED红外、激光红外,被动红外的热像仪,微光夜视,等等技术,而我们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主动红外夜视技术是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监控的夜视技术,以便实现摄像机的夜间监控要求。
自主探索课程设计案例
自主探索课程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和解决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准确理解并运用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自我探索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基本概念:介绍核心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应用。
2.原理和方法:讲解基本原理,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
3.问题提出和解决: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以上内容将在教材的各章节中逐步展开,具体安排和进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选择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用于介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参考书:提供更深入的知识,供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学生参考。
3.多媒体资料: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案例。
4.实验设备:用于进行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
作业将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报告,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考试将包括笔试和口试,以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
评估方式将保持客观和公正,确保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准确反映。
改进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思考
改进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思考作者:何付恩来源:《成才之路》 2015年第34期改进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思考何付恩(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初级中学,江苏邳州221300)摘要: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生活中发现、提炼活动题材;创设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以激发其兴趣;要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不断给予学生拥抱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学生;成长;探究能力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50-01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要拒绝生硬的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理及大搞题海战术等做法。
相反,要将课程改革思想贯彻到课堂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只有这样,才能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一、给予学生发现机会,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教师应从生活中发现、提炼数学活动题材,以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例如,引导学生探讨三角形的性质时,开展如下的实践活动:将课前准备好的细绳子和带有铁钉的木板等教具下发到各个学习小组,要求每组同学利用手中的绳子结成线圈,再跟组内同学合作,把线圈变成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操作、观察和探究:(1)利用手中的绳子,你们可以变出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2)这些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征?(3)请解释一下:上一节课中,为什么有的3根木条不能拼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测量与思考,有了许多“重大发现”:这些三角形都是由一条绳子变化而来,因此它们的周长都是一样的;不管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其中任意两边的和必然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必然小于第三边,而有的3根木条不能拼成三角形,恰恰是因为三条边的长度满足不了上面的条件。
听了学生所谈到的重大发现,笔者给予热情鼓励,要求学生从角的度数方面来探讨三角形的特点。
通过一番探究,学生发现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之和都是180°。
视觉艺术本位研究的解读及启示
图1 潘玉良 跪着的女人体90.5cm×59cm1952 中国美术馆藏分为四大部分,并解释了它们的递进关系[2],如图3所示。
从此图可以发现,视觉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策略加深了研究的“酝酿”,即为建构性的“智力混沌”。
它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使人们不但能揭露某些原本被掩盖的资料,还能在整体研究设计中进行系统及全面的分析和解读。
图2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206cm×10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第二,视觉图像背景。
视觉图像是一种能够传达艺术家的创意和思想的独特艺术语言。
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它不仅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也是人们展示自己视角和态度的一面镜子。
视觉图像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它不仅取决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个人经历,也受到观众的主观感受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视觉图像还是一种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它能够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影响,甚至是挑战和颠覆。
第三,科技环境背景。
科技的快速进步为艺术本位研究提供了多种新型手段及可能性,改变了社会及研究的生态,从而促进了艺术本位研究的发展创新。
如数字成像、声音档案、照片博客、Photoshop修图软件等数字媒体技术,“数码互动”也成为近年图3 视觉文化涉及的领域影响艺术本位研究这个重要的趋势。
艺术本位研究中的“艺术本位”,意味着研究是围绕艺术展开的。
“围绕”的内涵就是其他东西为艺术服务,艺术是我们需要重点观察的变量,我们需要了解与它有关的其他事物,强调的是“研究艺术”。
这与艺术大师毕加索“我从不把我的画当作是艺术品,它们是我的研究”、艺术学者艾斯纳“分析者即艺术家”的观念不谋而合。
艺术创作者可以如卡罗琳·琼斯瓦德一样,利用视觉艺术中的自画像,探讨成人如何发挥创意或创造力。
图像具有能够创造、唤起意义的能力,可以让定性研究范式更加丰富而充实。
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科目之一。
遵循学生思维尝试探究教学
龙源期刊网 遵循学生思维尝试探究教学作者:王曙辉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6年第08期摘要:数学教学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思维习惯,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结构。
从学生思考的角度出发,更容易发现问题,而问题本身往往就是教学重难点,对教师抓住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都有一定的意义,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都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学生思维;探究教学;等价转化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92-2新课标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与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关键的问题和环节,教师不能急于点破,要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感悟问题、获得知识、体会成功,进而使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片断谈几点认识。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与探索活动的向导,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载体,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问题探索,可以把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知识的逻辑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在例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真正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学生的思维从走投无路到豁然开朗,从绝望到重新抱有希望,一步一步激励着学生向前走。
对于同学们做出这样的结果,我及时地作出了表扬和鼓励,因为以上两种解题思路对于绝大数有关恒成立求参数范围问题是可行的,只不过这道题有些特别。
同学们在例题探究中不断激励着自己,培养了探究性及发散思维能力,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尽管学生们现阶段所学的知识还不能完全解决此问题,但探究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解决问题的本身。
三、等价转化换新颜探究三。
出奇制胜,激发兴趣——操作“发现学习模式”的钥匙
出奇制胜,激发兴趣——操作“发现学习模式”的钥匙
许沁
【期刊名称】《科学教育》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所谓"发现学习模式"就是运用探究的技法去发现学科的基本原理或规律。
一般来说:"发现学习"的操作程序如下: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许沁
【作者单位】上海市吴淞中学 2009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1
【相关文献】
1.激发兴趣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金钥匙” [J], 鲁鹏
2.激发兴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金钥匙 [J], 徐永宁
3.激发兴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金钥匙 [J], 徐永宁;
4.找准激发兴趣的金钥匙——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J], 王菊环
5.找准激发兴趣的金钥匙——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J], 王菊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徐渊;吴金涛
【期刊名称】《教育与职业》
【年(卷),期】2011(000)026
【摘要】当前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科学设计缺乏、专业针对性差、开课随意性大、课程选择有限等问题.优化文学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遵循科学性、融合性、需要性、灵活性和统一性的原则,从知识类、欣赏类、融合类、能力训练类及特色类五个方面设计具体课程.只有这样,文学教育课程体系才会比较科学、完善,从而对培养理工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发挥更大作用.
【总页数】2页(P128-129)
【作者】徐渊;吴金涛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3
【相关文献】
1.防止独立学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碎片化倾向——从物质、制度、技术视角建构理工科专业为主独立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2.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3.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课程评价方式的优化途径
4.防止独立学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碎片化倾向——从物质、制度、技术视
角建构理工科专业为主独立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5.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r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探索\r——以电子技术类专业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秦树年;柴泽青
【期刊名称】《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卷),期】1997(000)011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秦树年;柴泽青
【作者单位】山东省五莲县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基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水分析化学实验视频课件设计制作 [J], 郝瑞霞;董闽红;吴珊;孟雪;吕鉴
2.重视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J], 陈朝霞;
3.机械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研究 [J], 王影;周敬勇
4.机械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研究 [J], 王影;周敬勇
5.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J], 刘丽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双向解构法”开发物理创新校本课程
利用“双向解构法”开发物理创新校本课程
谭璐飒
【期刊名称】《教师》
【年(卷),期】2014(000)030
【摘要】利用“双向解构法”整合开发物理创新校本课程,开展基于物理课程的创新思维教育教学实践,转换继承性的物理教育模式,正向解构物理教材的创新思维教育资源,构建发展性的新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反向解构湖南省株洲市枫叶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成功的创新产品,服务于物理的创新课程教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创新思想不仅体现在物理课程里,还闪现在他们的身边。
【总页数】2页(P89-89,90)
【作者】谭璐飒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枫叶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初中物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试论高中物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利用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r——初中物理《汉水巴山》校本课程的开发
4.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5.浅析"STEAM+"理念下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设计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设计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陈海俊
【期刊名称】《俪人:教师》
【年(卷),期】2015(000)013
【摘要】开放型习题是相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而言的,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
【总页数】1页(P53-53)
【作者】陈海俊
【作者单位】贵州省义龙试验区鲁屯镇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1
【相关文献】
1.设计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2.巧妙设计,用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3.设计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4.设计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5.巧妙设计,用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丽的“思维”
美丽的“思维”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动脑筋游戏几乎人人爱玩,走迷宫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刊登两个"迷宫",它们分别叫"凯尔特人的难题"和"塞尔特陶器",造型很美吧!
【总页数】1页(P49-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思维的价值与美丽——例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J], 于洁
2.新时代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思维引领 [J], 刘文英
3.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编程与数学相融合教学的探索
——以《大自然中美丽的螺旋图》为例 [J], 刘鲜;王继华
4.问题,让学生思维处于交流的美丽状态 [J], 车景华
5.在“美丽之问”中提升思维品质——例谈大单元作业整体设计 [J], 孙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基于教材的数学探究设计——以“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为例
谈基于教材的数学探究设计——以“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为例
董诗林
【期刊名称】《中学数学研究(下半月)》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数学探究是中学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学习方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要使学习更贴近课程实际,通过数学探究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那么在教学中设计的数学探究问题应该基于教材本身,来源于日常的教学内容,而不应舍近求远或好高骛远,去找寻教材之外可并不优于教材本质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对象,这样"脱离"教材本身的探究并不一定就显得会收效显著.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董诗林
【作者单位】[1]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679200;[2]云南师范大学,65050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0
【相关文献】
1.数学探究应源于教材、扎根课堂——听“椭圆的几何性质”有感 [J], 陆建
2.在游戏中学习高中数学——椭圆定义及简单几何性质的开放式教学设计 [J], 陈奉奎
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探究课教学——以《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教学设计为例 [J], 王赢赢
4.基于“如何设问”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1—1“椭圆的简单性质”为例 [J], 兰小银
5.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椭圆的几何性质教学为例 [J], 成克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本创编:英语思维发展的新动力
文本创编:英语思维发展的新动力
耿璐
【期刊名称】《成才之路》
【年(卷),期】2017(000)016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本创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文章从在引领中让文本创编充满奇思妙想、在多元中让文本创编追求尽善尽美、在探索中让文本创编注重实际效果等方面对文本创编进行研究.
【总页数】1页(P42)
【作者】耿璐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江苏扬州 22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1;G623.31
【相关文献】
1.运用文本创编,发展儿童的英语思维能力
2.文本创编: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3.在深度文本阅读中促进思维发展——以译林版《英语》九上Unit 7 Films Reading为例
4.整合文本,创编绘本,提高总复习效率——以北师大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复习单元Unit11的Food话题为例
5.故事创编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发现和利用题目的隐含条件
如何发现和利用题目的隐含条件
张月会
【期刊名称】《中学数学月刊》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审题等诸多因素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中,不能发现与利用隐含条件是一重要原因,笔者在这里浅谈一下发掘隐含条件对解题的作用.
【总页数】2页(P30,42)
【作者】张月会
【作者单位】贵州省德江第一中学,56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
【相关文献】
1.挖掘题目隐含条件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J], 黄璐
2.不容忽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J], 于治泽
3.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突破"非特殊角"的壁垒 [J], 王永松
4.数学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 [J], 贾炳麟; 傅海伦; 王悦
5.数学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J], 贾炳麟; 傅海伦; 王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切削刀架控制电路课程设计专业:电气自动化学生姓名:王驰班级: 09电气自动化大专指导老师:邓凡提交日期: 2012 年 4 月摘要在现代工业产业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负担,要求实现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全盘自动化。
例如机床的自动进刀、自动退刀、工作台往复循环等加工过程自动化,高炉实现整个炼铁过程的自动化等等。
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只有简单的联锁控制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根据工艺过程的特点进行控制。
这里我们以钻孔加工过程自动化为例介绍实际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规律——按控制过程的变化参量进行控制的规律,本文将详细介绍切削加工刀架控制电路系统的设计思路、过程及原理分析,该系统可以实现刀架的自动循环、无进给切削以及快速停车。
关键字:刀架无进给切削自动循环Abstract:In modern industry produc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reduces the cost, lightens worker's work burden, the request realization entire production technological process overall automates.For example the engine bed automatic feed, draws back the knife, processing process automations and so on work table reciprocation circulation automatically, blast furnace realization entire iron-smelting process automation and so on.As a result of automaticity enhancement, only then the simple interconnection control has not been able to satisfy the request, needs to carry on the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characteristic.Here we change into the example by the drill hole processing process to introduce automatically 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cess automation an important basic rule - - will carry on the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led process change parameter the rule, this article is detailed introduced the machining tool rest control circuit system the design mentality, the process and the principle analysis, this system might realize the tool rest autocycle, the non-to feed cutting as well as the fast parking.Key words: Tool rest non-to feed cutting autocycle前言我国目前机床总量为380万余台,而其中数控机床总数有11.34万台,这说明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
我们大多数制造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大多数是传统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
用这种机床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成本高等缺点,因此这些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了,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必须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对于我国实际情况,大批量的购置数控机床是不实现也是不经济,只有对现有的机床进行数控改造。
数控改造相对购置数控机床来说,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改造后的机床比传统机床有很多突出优点,由于数控机床的计算机油很高的运算能力,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每个坐标轴的运动量,加工出较复杂的曲线和曲面,其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忆和存储下来,然后按程序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自动化,数控机床只要更换一个程序,就可以实现另一工作的加工,从而实现“柔性自动化”。
改造后的机床不象购买新机那样,要重新了解机床操作和维修,也不了解能否满足加工要求,改造可以精确计算出急促昂的加工能力,另外,由于多年使用,操作者对机床的特性早已了解,操作和维修方面培训时间短,见效快。
另外,数控改造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地基,不必像购入新机那样需要重新构造地基,还可以根据技术革新的发展速度,及时地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档次,将机床改造成当今水平的机床。
数控制改造机床是以微电子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为基础,不但技术具有先进性,同时在应用上比其他传统的自动化改造方案有较大的通用性和可用性,且投入费用低,用户承担得起。
由于自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以成为我国设备技术改造中主要方向之一,也为我国传统机械制造技术朝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过渡的主要内容之一。
目录第1章系统概述 (4)1.1设计任务及要求 (4)1.2系统框图及实现的原理 (4)1.3 电动机的保护应采取的保护 (5)第2章系统单元的设计与分析 (7)2.1 自动循环 (7)2.2 无进给切削 (9)2.3快速停车 (10)2.4 方案的总体设计 (11)第3章系统电路元器件参数计算及选择 (13)3.1电动机的选择 (13)3.2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14)3.3熔断器的选择 (15)3.4交流接触器的选择 (15)3.5继电器的选择 (16)3.6控制开关的选择 (17)3.7其他元件的选择 (18)第4章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设计 (2)4.1 电气安装接线图的原则 (2)第5章故障分析 (3)总结 (5)致谢 (6)参考文献 (7)附录一:元器件清单 (8)附录二:完整的系统电气图 (9)第1章系统概述1.1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并绘制切削加工刀架主电路及控制电路图,要求控制方案安全、可靠,详细分析工作原理,并选择元器件,并绘制电器元件明细表。
设计并绘制电气原理图。
(电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为5.5kw,额定电压为380v)。
图示1-1出钻削加工时刀架的自动循环过程。
具体要求如下:图1-1 刀架的自动循环(1)自动循环刀架能自动地由位置1移动到位置2进行钻削加工并自动退回位置1;(2)无进给切削即刀具到达位置2时不再进给,但钻头继续旋转进行无进给切削以提高工件加工精度;(3)快速停车当刀架退出后要求快速停车以减少辅助工时。
1.2系统框图及实现的原理一、系统框图本系统主要由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用行程作为控制信号,采用行程开关作为测量元件,再将这个变化参量反馈回来作用于控制装置,以达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的目的。
这一过程可用结构图1-2表示。
二、系统具体实现方案本系统采用继电器为主要控制器件,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实现刀架的进退,采用行程开关实现自动循环,利用时间继电器确定无进给切削时间,停车时为了减少辅助工时,采用反接制动来实现快速停车。
系统主要由自动循环、无进给切削和快速停车三个环节组成。
图1-2 按参量变化进行控制的结构控制方案的实现流程如图1-3:图 1-31.3 电动机的保护应采取的保护a,短路保护 电动机绕组的绝缘、导线的绝缘损坏或线路发生故障时,造成的短路现象,产生短路电流并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和产生强大的电动力使电气设备损坏。
因此在长产短路现象时,必须迅速地将电源切断。
b 过载保护 电动机长期超载运行,电动机绕组温度上升超过其允许值,电动机的绝缘材料就要变脆,寿命减少,严重时之电动机损坏。
过载电流越大,达到允许温升的时间就要把电源从线路中切断。
控制控制命令信号机械运动刀初始 位置行程开 关延时到正转停 转行程开 关反转从C欠电压保护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电源电压过分地降低将引起一些电器释放,造成控制线路不正常工作,可能产生事故;电源电压过分地降低也会引起电动机转速下降甚至停转。
因此需要在电源电压降低到一定允许值以后就要将电源切断。
【1】第2章系统单元的设计与分析下面针对控制过程中各自的特殊矛盾,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加以解决。
2.1 自动循环为实现刀架自动循环,对电动机的基本要求仍然是启动、停转和反向控制,所不同的是当刀架运动到位置2时能自动地改变电动机工作状态。
总之,控制对象要求控制装置根据控制过程位置来改变或终止控制对象的运动。
在实现刀架自动循环过程中,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由控制装置直接反映控制过程变化参数——行程,使刀架在运动到位置2或1时自动发出控制信号进行控制。
通常采用直接测量位置信号的元件——行程开关来实现这一要求。
采用行程开关直接测量刀架的行程位置,实现钻削加工自动循环。
设计出的控制线路如图2-1所示。
图1-3 刀架自动循环的控制线路工作原理:按下启动按钮SB2→KM1线圈得电→KM1常开触头闭合→对KM1线圈自锁→电动机正传→刀架向SQ2运行→刀架运行到SQ2时→SQ2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KM2线圈得电、KM1线圈失电→电动机反转KM2常开触头闭合→对KM2线圈自锁→电动机向SQ1运行→碰到SQ1→SQ1常闭触头断开→KM2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刀架停止运动按下SB2→KM2线圈得电→电动机反转、KM2常开触头闭合→刀架向SQ1运行、KM2线圈自锁→碰到SQ1→SQ1常闭触头断开→KM2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刀架停止运行。
设计这类电路时大体遵循以下步骤:1. 首先设计主电路因要求电动机实现正反向运转,故采用正反两个接触器KM1和KM2以通、断电路和改变电源相序,如图1-3中主电路所示。
2. 确定控制电路的基本部分如起、停按钮及自保环节等,如图1-3所示的控制电路为刀架前进、后退的基本控制线路。
3. 设计控制电路的特殊部分在本线路中特殊部分是指自动循环的控制。
这里采用行程开关SQ1和SQ2分别作为测量刀架运动到位置1和2的测量元件,由它们给出的控制信号通过接触器作用于控制对象。
将SQ2的常闭触头串于正向接触器线圈KM1电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