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书法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
)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 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 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 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努力 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 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 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 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 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 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 和发 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
赵 孟 頫 书 法 作 品
六、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 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 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 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 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 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如果你喜欢书法艺术的话,一定知道"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兰亭序》。 魏、晋时期,我国的书法正处于大转变的阶段。生活在这一转变时期的王羲之 父子,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王羲之,原籍山东临沂,后定居浙江山阴(今绍兴)。曾任"右军将军"官职, 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在我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并称 为"二王"。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2位文人学士、社会名流, 在浙江山阴的兰亭作"修禊"之会。修禊是古人消除不祥的祭祀,常于春秋两季在水 边举行。各人分坐于曲水之旁,借着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置于水上。他们一边 喝酒一边作诗,也发表一些议论。如果有人作不出诗来则要被罚酒,结果42人中2 6人各作诗一首,另16人作不出来被罚酒。这一天的活动大家都畅所欲言,非常尽 兴。为记述这一天的活动,大家推举王羲之写一篇序。王羲之借酒兴,笔法潇洒自 如,如有神相助,这样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诞生了。 《兰亭序》字体潇洒流畅。原文28行,共324字,字字笔势翩翩,具 有迁客骚人的君子风度。其中凡相同的字,写法都各不相同。20个"之"字,笔法 、结构都变化不同。整个作品笔飞墨舞,气象万千,自唐以来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唐太宗得到《兰亭序》真迹,令书法家 临摹。其中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柳公权等摹本最好。唐太宗死后,《兰亭序 》作为随葬品葬入昭陵,从此人间流传的就只是唐人的摹本了。
二、青铜上的文字--金文
古代把铜称为金,所以人们把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青铜最早出现在商 周,形成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器大致可分为十余类,主要有食器、 酒器、水器、兵器、车马器及各种工具等。 西周中期起,青铜器中出现了大小相次的编钟,它是祭祀和宴食的主要 礼器。青铜器中的鼎多用作煮牲畜祭天敬祖的祭祀用器,后来钟鼎还成了国 家政权的象征。由于钟与鼎是青铜器中重要的礼器,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 《司母戊鼎》是商代的代表作品,金文文字以事物的形象构形,点画采用 描写事物的天然曲线,常用一、二根线条高度概括客观事物的特征。中国青 铜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金文的书法艺术是书法园地中的一支奇葩。
柳 公 权 书 法 作 品
欧阳询书法作品赏析
欧阳询(557~641), 中国唐代书法 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 )人。自幼敏悟,长大后博通经史,在隋 时书法就很有名,曾任太常博士。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高 祖即位,官给事中,与裴矩、陈叔达共 同编纂《艺文类聚》。唐太宗时历任太 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欧阳询书法远承魏、晋,在六朝朴 茂峻整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风格面貌 。他用笔从古隶中出,所以能凝重沉着 ,转折处干净利落;结体紧结,方正浑 穆,有一种极为森严的气度,而在雍容 大度中,又有险劲之趣。欧书的特色可 用“险劲”二字来概括。欧阳询的书名 在当时已远播国外,他与虞世南、褚遂 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他的书 体称为“欧体”;与唐代颜真卿、柳公 权、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书学在 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 、欧、褚、颜。
赵孟頫书法作品赏析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 ,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 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 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 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 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 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 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 善篆、隶、真、行、草书,尤 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 》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 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 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 》称:“子昂篆,隶、真、行 、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 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 、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 、世称“赵体”。与颜真卿、 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
颜真卿书法作品赏析
"颜书"的主要特点是雄壮、坚劲、 开阔、厚实、法度森严、雄浑峻整、 雍容大度。颜真卿以儒家教义为哲理 基础的书家,所以他的书法重理、重 法,取端平方正的结构来安排点画线 条,每个字左右对称,四平八稳,有 我国古代建筑的端庄正大的气度。"颜 书"的另一特点是横画较细,竖画较粗 ,且竖画都不是直的,而是略有外凸 的圆弧形,就象一张弯曲的弓弩一样 ,内蕴强大的弹力。 颜真卿的主要书法作品有四十四 岁写的《多宝塔碑》、四十五岁书的 《东方朔画赞》、六十岁书的《勤礼 碑》、《麻菇仙坛记》等。 颜真卿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影响 深远,他与唐朝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 ,人称"颜筋柳骨",被后世书法爱好 者喜爱。
颜 真 卿 《 祭 侄 稿 》
宋四家: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 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 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 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 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 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武丰腴跌宕;黄庭 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 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 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 。
颜 真 卿 书 法 作 品
柳公权书法作品赏析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 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他学颜 字,但能自创新意。世称“颜筋柳 骨”,指出他们书法的不同点。柳 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 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 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棱角分明的 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 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欧楷书结体 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 ,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其代表 作有:大和三年《李晟碑》(石在 陕西高陵),会昌元年《大达法师 玄秘塔碑》(石在西安碑林),《苻 嶙碑》 (无立石年月,柳碑中最完 全者),敦煌石室藏旧拓《金刚经 》,《神策军碑》等。“书贵瘦硬 方通神”,柳公权的 书法就是以 此取胜的。
王羲之轶事: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房遍 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 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 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 得。遂携亲友命家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 羲之叹息弥日。 又尝在艻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 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 右军书,以求百钱也。”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 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类也。
四大楷书
颜真卿,颜体讲究筋,粗细交错,给人一种和 谐稳健之美。 欧阳询,欧体讲究厚重,笔画较粗,方正着墨 较多,给人一种充实饱满之美。 柳公权,柳体讲究骨,笔画纵横交错伸展,潇 洒帅气,给人一种阳刚硬朗之美。 赵孟頫,赵体讲究流畅多姿,如同行云流水, 给人一种柔婉细腻之美。
六、沉雄重法品颜书
在中唐时期,中国在文化方面进入了又一辉煌时期,是继初唐书坛 四家、张旭狂草、诗坛四杰、青春李白的勃勃朝气之后,而进入的另 一种工整沉稳的时代,在文化上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颜书、杜诗、韩 文。在审美观点上中唐与盛唐是有区别的,初盛唐是一种青春、自由 和欢乐的格调,无论是诗歌、书法和文艺都是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 活力的热情和想象,充满生龙活虎的节奏,具有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 复的旋律,有着欣欣向荣的情绪。而中唐在美学审美上主要是沉雄重 法的美学风格的形成,主要标致是以儒家教义为哲理基础的杜诗、颜 书、韩文的出现,主要表现在诗歌、书法和文艺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严 格结合和统一的新的艺术规范和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颜书就是这 一时期中产生的书法代表。 所谓颜书就是唐朝的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颜真卿生于709 年,卒于785年,琅邪临沂人。唐玄宗开元中举进士,官至史部尚 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人称"颜鲁公"。颜鲁公出身于书学世 家,在书法上有很深的研究,加上他刚正忠烈、嫉恶如仇,他为维护 大唐封建正统统治,曾与安禄山、杨国忠等人作过不可调和的斗争, 最后被反军李稀烈所杀。他的"颜体"书法就是和他宽厚、刚正的性格 、气质有关。
四 、隶书起源及名称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 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 笔划。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 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 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 (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 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 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 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汉字变迁与书法艺术
主讲: 贺明山
一、 原始文字--甲骨文
1891年在河南省安阳市郊的小屯村发现一故都,经考证此处是殷商王朝的故都 ,史称殷墟。在此还发现了大量的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内容大多与占卜有关的 文字,这种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所谓甲骨主要是龟甲和 牛骨,也有猪、羊、鹿等骨。甲骨文与其它文字不同,它是契刻而成的。 甲骨文有很高的书法研究价值,它已具备了运笔和结构的意趣,甲骨文字形 挺拔疏朗,形体富于变化。小字如芥籽,大字近半寸。
五、楷书
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 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 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 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 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 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 (赵孟頫)等
甲 骨 文
金 文
石 鼓 文
三、封建一统与李斯小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即秦朝。秦代建 国之初,就开始统一文字工作,整理六国的异文,同时对秦国文字做了规范。统 一于小篆,小篆成为当时的官定书体,而秦朝小篆取得最高成就者首推秦朝丞相 李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显示他这个千古一帝天子的威严和他帝国的强大, 经常到全国各地巡游,所到之处树碑刻石,为其歌功颂德。其中著名的有峄山刻 石、泰山刻石、会稽山刻石等刻石,都出自秦代丞相李斯之手。 李斯是政治家,也是著名书法家,据传他书写的作品很多,据《四体书势》 说:"斯为工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李斯的书法艺术历来受到人们的高 度评价,《书后评》评李斯说:"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山及皇帝玉玺,犹夫 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可见李斯的书法成就之高。 李斯小篆均衡的文字结构和整齐的布局主要来自于石鼓文,它代表了篆书艺 术的最高峰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只用严格的等粗线,去除肥笔和墨团。李斯的小篆体一律用等粗的细线 ,直可合绳,曲可中规,后人称之为"玉筋篆"。二是变短小的笔画为修长的笔画 。三是变直笔为曲笔,李斯篆体的曲笔表现出很强的求美意识。四是字体呈长方 形结构,并且长与宽有严格的比例。 李斯小篆,笔画的曲折与结构的均称达到了高度的协调和统一,使汉字的书 写艺术进入一个新的高峰,并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