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版本(3篇)

第1篇一、前言333教育综合考试是教育硕士(专硕)入学考试的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现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推荐如下,供考生参考。
二、参考书目1. 《教育学》(第七版),作者:王道俊、郭文安,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的教材,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王道俊、郭文安主编。
全书共分为12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制度、管理等基本问题。
2.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作者:张斌贤,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张斌贤主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脉络,包括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人物等。
3. 《外国教育史》(第三版),作者:张传燧,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张传燧主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外国教育史的发展脉络,包括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近现代等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人物等。
4.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作者:张大均,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张大均主编,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5.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作者:裴娣娜,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研究方法学家裴娣娜主编,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行动研究等。
6. 《教育政策法规》(第三版),作者:燕良轼,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政策法规学家燕良轼主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
7.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二版),作者:王道俊、郭文安,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系统地介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教育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教育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
”读教育名着,吸取其精华,用以观照我们的教学实践,考察并反思教育现象,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素养层次,从而使自己处在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超越的过程之中。
阅读,一个锻造“学者型教师”的平台。
1、《大教育家孔子》2、《陶行知教育读本》3、《叶圣陶教育读本》4、《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5、《爱弥尔》6、《给教师的建议》7、《活教育与死教育》(陈鹤琴教育读本)8、《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9、《教育过程最优化》10、《新教育之梦》(朱永新)11、《图说中外教育史》12、《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13、《素质教育学习提要》(教育部编写)14、《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15、《向孩子学习》16、《爱心与教育》17、《教育的奇迹》(主编朱永新)18、《第五项修炼》19、《写给你——亲爱的老师》(《中小学教师读本》)20、《名人的教学生涯》21、《泛舟诲海》22、《新教育理念》(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3、《爱心育人》(斯霞)24、《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25、《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26、《中国教育改造》(陶行知)27、《教育和美好的生活》28、《帕夫雷什中学》29、《3分是怎样消失的》30、《终身教育引论》(朗格朗,法国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31、《教育的经济价值》32、《创造性思维与教学》33、《科学家论教育》34、《回答未来的挑战》35、《青浦教育实验》36、《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燕国材等)37、《成功智力》(斯腾伯格)38、《教育诗》39、《大教育论》42、《审美教育书简》43、《教育论》44、《科学与教育》45、《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46、《民主与教育》47、《教育理想与信念》(肖川)48、《中国当代教育随笔选》49、《情境教育》(李吉林)50、《顺生论》51、《中国教育名着读本》52、《中国教育思想史》53、《外国教育思想史》54、《现代教育学基础》55、《西方教育名着读本》56、《学习理论》57、《教育研究方法》58、《中外教育实验》59 、《有效教学模式》60、《儿童发展》61、《德育新论》62、《现代教育管理》63、《现代心理学原理》64、《教育心理学》65、《早期教育与天才》66、《学校心理咨询》67、《教育与综合国力》6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科教师必读》69、《教育与心理测量》70、《中国教育家评传》71、《外国教育家评传》72、《中国着名教师访谈录》73、《中国着名校长办学思想录》74、《中国着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75、《中外教育小说选》76、《中国教师读本》77、《中国校长读本》78、《中国班主任读本》79、《科学技术前沿》(宋健)80、《中外教育诗歌读本》81、《中外教育故事读本》82、《中外教育散文读本》83、《中外教育格言读本》84、《中外教育漫画读本》85、《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毛蓓蕾)86、《中小学精彩教育教学设计大全》87、《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苏联,阿莫纳什维利着,教育科学出版社)88、《教室的革命》与《到教室里找什么》(美国)89、《中国着名教育家讲演录》(福建教育出版社)90、《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儿童的100种语言》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9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92、《明日之学校》(杜威著,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93、《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布鲁克莫尔德等着,罗静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注:研究表明,讨论式教学最早是由中国提出,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编一本中国的讨论学)96、《学校,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必读书)97、《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苏联,维果茨基,广东教育出版社)98、《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99、《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申继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版,1993.⏹黄煜烽、雷雳:《初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郑和钧、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莫雷等:《青少年与教育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教育学333考研书目

教育学333考研书目
教育学333考研书目是考研教育学专业必备的参考书目,其中包含了理论基础、实务技能、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考生需要认真学习和准备这些书目,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将对教育学333考研书目进行重新整理:
一、理论基础
1、《教育学概论》(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崔凤生
2、《教育学原理》(第5版),浙江大学出版社,作者:洪汉钧
3、《教育学的思想史》(第4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谢宝昌
4、《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第3版),浙江人民出版社,作者:黄润秋
二、实务技能
1、《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喻飞翔
2、《中小学教学案例分析》(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李尚志
3、《班级管理技能与实务》(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倪昌钰
4、《学校教育评价》(第2版),深圳大学出版社,作者:屠杰
三、综合素质
1、《高校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作者:李圣波
2、《教育心理学》(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杨德方
3、《教育经济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熊丙
奇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沈玉林
以上就是教育学333考研书目的整理,根据内容可将其分为理论
基础、实务技能、综合素质三个方面,每个方面下面又有具体的书目。
考生可以依据这些书目进行选材和复习,确保考试的成功。
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一、教育学类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
2、【美】阿姆斯特朗,教育学导论(第7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3、【美】Ozmon,石中英译,教育的哲学基础(第7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5、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6、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7、励雪琴,什么是教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8、联合国教科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9、联合国教科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10、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1、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科学出版社。
12、郑金州,教育碎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3、陈桂生,教育实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4、上官木子,教育的国际视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5、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6、教育科学分支科学丛书: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7、薛天祥,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8、【美】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美】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三联书店。
20、【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1、【英】纽曼,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
22、【美】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
23、【美】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浙江教育出版社。
24、【美】现代大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5、【美】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6、【美】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北京大学出版社。
27、【美】GALL,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
28、【英】泰特,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二、教育管理学类29、【美】萨缪尔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30、【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31、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3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33、樊勇明,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教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我们需要广泛阅读教育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和重要论文,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下面是一些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供大家参考。
1.《教育的艺术》作者:艾伦·德·波顿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学著作,通过对教育的艺术性的探讨,帮助我们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作者从教育的基本原则出发,深入剖析了教师的角色和教育的实践过程,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这本书是必读的。
2.《教育学原理》作者:杜威杜威是教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对教育学的贡献不可忽视。
《教育学原理》是杜威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包括学习、思维、创造力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之作。
3.《教育心理学》作者:王铁崖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涉及到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学习动机、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王铁崖教授的《教育心理学》是一本权威的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是一本必备的教材。
4.《教育研究方法》作者:刘红梅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熟练掌握研究方法对于开展教育学研究至关重要。
刘红梅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是一本经典的教材,涵盖了教育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报告撰写等内容。
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这本书是必读的。
5.《教育学导论》作者:王振明《教育学导论》是一本系统介绍教育学的著作,作者王振明教授对教育学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
这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教育学教材,对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
6.《教育学研究导引》作者:周鸿杰教育学研究导引是一本针对教育学研究者编写的指导书,作者周鸿杰教授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等。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参考书目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的参考书目可能会根据具体的考试大纲而有所调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考书目,供您参考:
1. 《教育学原理》-王培民、刘玉树
2. 《心理学概论》-杨庆堂、郭永怀
3. 《课程与教学论》-刘红波
4. 《教育法学》-郭平、何云根
5. 《教育经济学》-罗和平、程娟
6. 《教育测量与评价》-张勇
7. 《比较教育学》-张贵明
8. 《教育统计学》-孙宏开、赵元良
9. 《现代教育技术》-侯涌泉、杨红梅
10. 《学前教育学》-张廷琳、杨桂英
请注意,具体的参考书目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考试大纲而有所变化,建议您在报名参加考试时获取最新的官方公告或咨询相关机构,以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1。
教育学硕士书目

教育学硕士书目引言:教育学硕士专业是培养具备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其书目内容涵盖了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份教育学硕士书目参考,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教育学硕士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一、教育学基础理论书目:1.《教育学原理》: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建立教育学的基本框架。
2.《教育学导论》:对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论。
3.《教育哲学》:探讨教育的哲学基础、教育目的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教育的思辨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二、教育心理学书目:1.《教育心理学导论》: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帮助学生了解儿童发展特点和教育的心理需求。
3.《青少年心理学》:研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心理问题,帮助学生了解青少年的特点和教育干预策略。
三、教育管理学书目:1.《教育管理学导论》:介绍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管理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技巧。
2.《学校领导与管理》:研究学校领导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教育管理技能。
3.《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介绍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控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教育质量的评估和提升策略。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书目: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介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数据分析方法。
2.《量化研究方法》:介绍量化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教育实证研究的能力。
3.《质性研究方法》:介绍质性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教育探索性研究的能力。
结语:以上是一份教育学硕士书目的参考,涵盖了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

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教育学统考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它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参考书目的选择对于备考教育学统考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旨在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导论类1.《教育学》(第三版)作者:张大勇该书是教育学导论的经典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2.《教育学思潮》作者:钱学森该书对20世纪以来的教育学思潮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解读了各个教育学派别的观点和理论,对于学习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体系非常有帮助。
3.《教育学研究方法》(第二版)作者:黄冲该书介绍了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等,对于进行教育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二、教育史类1.《中国教育史》(第三版)作者:刘国良该书较全面地概述了中国教育史的演变过程和主要事件,对于理解中国教育传统、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西方教育史》(第六版)作者:李方桂该书详细介绍了西方教育史的发展历程、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对于了解西方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脉络有很大帮助。
3.《教育史教程》(第二版)作者:戴新宇该书系统地梳理了世界各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从全球范围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异同。
三、教育心理学类1.《教育心理学》(第五版)作者:王铁崖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涵盖了学习、记忆、思维、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学生的心理和指导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儿童心理学》(第六版)作者:王亚南该书详细解析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重要理论,对于教师了解和指导儿童的心理发展非常有帮助。
3.《青少年心理学》(第二版)作者:王文宇该书深入剖析了青少年心理的特点、发展和问题,对于了解青少年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需求有很大帮助。
教育学考研用书

教育学考研用书教育学考研用书是准备参加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必备的学习资料。
考研是一个对知识面和能力的全面考察,因此选择合适的考研用书对于备考非常重要。
教育学考研用书的选择应该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备考需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教材类书籍:教育学的基础教材是考研必备的书籍。
这些书籍主要介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对于建立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非常有帮助。
备考时,可以选择权威、全面的教材,如《教育学概论》、《教育学导论》等。
2. 专业综合类书籍:除了基础教材,还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综合类的教材,这些书籍主要是对教育学各个方向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备考时,可以选择涉及到自己报考方向的书籍,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备考教育学考研时,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通过做题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出题规律,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备考时,可以选择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辅导书籍,如《教育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教育学考研模拟试题与解析》等。
4. 辅导类书籍:备考教育学考研时,可以选择一些辅导类书籍来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训练。
这些书籍通常会提供一些备考技巧、应试策略和解题思路,对于备考的指导非常有帮助。
备考时,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辅导类书籍,如《教育学考研辅导指南》、《教育学考研备考秘籍》等。
总之,选择合适的教育学考研用书是备考的重要一环。
在选择书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备考需求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向老师、学长学姐等经验丰富的人士咨询建议。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
333教育综合全国大纲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全国大纲参考书目摘要:1.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概述2.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参考书目3.参考书目的重要性和使用建议正文:【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概述】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是我国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大纲,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硕士研究生招生。
该大纲旨在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等领域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以选拔具备一定教育理论知识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优秀人才。
【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参考书目】根据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要求,我们整理出以下参考书目,以供考生参考:1.《教育学原理》2.《教育心理学》3.《教育管理学》4.《中国教育史》5.《外国教育史》6.《教育科研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上参考书目涵盖了大纲要求的主要内容,但考生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更多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参考书目的重要性和使用建议】参考书目在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备考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阅读参考书目,考生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考试成绩。
针对参考书目的使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通读全书,对各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重点掌握各章节的核心内容,对重要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
3.结合实际案例和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4.定期进行自我检测,查漏补缺,确保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5.参加模拟考试和培训班,了解考试趋势,提高应试能力。
总之,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参考书目是考生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料。
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参考书

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参考书对于准备报考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同学来说,333 教育综合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
而选择合适的参考书对于备考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些常见且实用的 333 教育综合考研参考书。
一、《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是很多院校的指定教材。
这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书中对教育的本质、目的、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其逻辑清晰,结构严谨,有助于考生建立起系统的教育学知识框架。
二、《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是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经典之作。
从古代教育的起源到现代教育的变革,书中详细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通过学习这本书,考生可以了解中国教育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教育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发展规律。
三、《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为考生打开了了解世界教育的窗口。
它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的外国教育发展历程,包括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近代欧美等不同时期的教育情况。
对于考生把握教育的全球性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权威教材。
书中探讨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学习动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等关键内容。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考生能够深入理解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五、《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介绍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包括教育研究的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方面。
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对于考生在考试中的案例分析和论述题部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今后从事教育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六、辅助参考资料除了上述核心教材外,还有一些辅助参考资料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333 教育综合考研大纲解析》:这类书籍通常会对考纲进行详细解读,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帮助考生明确重点和难点。
教育硕士参考书目(定稿)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方向参考书目(教育管理研究所·2005年3月编制)一、教育理论(20本)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3.陈桂生著:《教育原理(第二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4.扈中平著:《教育目的论(修订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9.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0.涂又光著:《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1.[美]佛罗斯特著:《西方教育的历史与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
12.[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7年。
13.[法]卢梭著:《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86年。
14.[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15.[德]赫尔巴特著:《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美]杜威著:《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7.[美]奥恩斯坦著:《美国教育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18.[德]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19.[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20.[美]维尔斯曼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二、相关学科(20本)1.张维迎著:《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张宇燕著:《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
1、教育学原理
1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1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1996年重印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1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教育原理》(袁振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史
1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裴娣娜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1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心理学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冯忠良、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综合类:三人行教育研发出版的核心习题集、核心试卷(高分学员必备资料)及基础强化班、冲刺点睛班、模考点睛班复习资料(对跨专业的学员极为合适)。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推荐教材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推荐教材书号书名编者定价(元)7107182749 教育问题案例研究傅维利主编37.00 710717956x 英语(学生用书)毛大威主编23.90 7107179551 英语(教师用书)毛大威主编13.50 7107184733 教育研究方法杨小微主编20.40 7107172727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26.90教育学原理(待出)叶澜主编7107185225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袁锐锷等主编24.30 7107194240 教育管理学吴志宏主编24.30《英语》毛大威主编学生用书定价:23.90 教师用书定价:13.50元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在职研究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在课文内容、练习设计、语料难度等方面做了精心选择与安排。
课文多选自近年来国外报刊、学术文献等,内容涵盖科技、文教、生活、时事等近二十个领域。
在题材和体裁方面,力求展示英语的时代风貌与经典韵味,努力做到多样性、代表性、可读性的统一。
全书共20单元。
每单元分为以下几部分:课前准备、主课文、课文练习、翻译练习、副课文和写作训练。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定价:26.90元本书是根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教育心理学》编写的。
第一版自1999年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本次修订的第二版基本保持第一版的框架,并坚持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根据教育心理学学科领域的新进展,教材使用中教与学双方的反馈意见以及教育硕士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新要求,对各章节从内容到编排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改动。
与第一版相比,第二版的特点是,结构更合理,内容更完善,理论联系实际更紧密,文字表述的逻辑性更强。
全书内容大致分为基本理论、学习心理、德育与美育心理、教学心理、教育社会心理五部分,共十六章。
《教育研究方法》杨小微主编定价:20.40元本书针对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过程与具体方法,而不再是老生常谈,重复论述在职教师在大学里已经学过的东西。
教育硕士 参考用书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硕士参考用书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硕士的参考用书包括《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用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由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是高等院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论”课程的通用教材。
该书从整体上设计和论述课程与教学两个研究领域,立足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实践,分析、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成果,在系统阐述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阐释课程与教学基本问题,切实帮助研究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
该书由课程与教学概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课程与教学实施、课程与教学评价、课程管理与领导、教师的课程与教学研究、课程与教学改革等十章构成。
此外,还有其他参考书目,如《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如需更多关于教育硕士的参考用书信息,建议查阅所在学校提供的具体课程教材。
教育学研究生阅读经典书目

教育学研究生阅读经典书目教育学研究生阅读经典书目:1.《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与人的经验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2.《教育与民主》《教育与民主》是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探讨了教育与民主的关系,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
3.《教育的艺术与科学》《教育的艺术与科学》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著作之一。
这本书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的艺术和科学性,并提出了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教学的观点。
4.《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研究生必读的教育心理学经典教材之一。
这本书系统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涵盖了学习、记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知识,为教师教育和学生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5.《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教育学研究生必读的教育方法学经典教材之一。
这本书系统介绍了各种教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指导。
6.《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研究生必读的教育社会学经典教材之一。
这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不平等问题,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7.《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教育学研究生必读的教育评价学经典教材之一。
这本书介绍了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考试、问卷调查、观察等,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导。
8.《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研究生必读的教育经济学经典教材之一。
这本书研究了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投资效益等问题,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了经济学的视角。
9.《教育法学》《教育法学》是教育学研究生必读的教育法学经典教材之一。
这本书介绍了教育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教育权利和义务、教育管理和监督等,为教育管理和法律意识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标准参考文献格式)

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2]John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M].[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4](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7](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9]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0]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英)洛克.教育漫话[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洛克.理解能力指导散论[M].吴棠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柏拉图.理想国[M].[14]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卢梭.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6]高时良.学记评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7](美)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18]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19]维果茨基. 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20](苏联)巴班斯基.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1]坎贝尔.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22]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叶澜. 教育概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4]叶澜.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研究与认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5]叶澜. 教育研究方法[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6]叶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7]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8]郑金洲. 教育通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30]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胡晓风. 陶行知教育文集[M]. 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32]顾明远, 孟繁华. 国际教育新理念[M]. 海南:海南出版社 , 2004.[33]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34]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5](加)大卫.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36]吴元训. 中世纪教育文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37](美)坎波伊(Campoy, R, ). 课堂问题分析与解决——成为反思型教师 [M]. 赵清梅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38]吉尔劳梅. 新教师课堂教学入门[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发行部, 2007.[39](美)厄劳尔(Erlauer, L, ). 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M].黄河,陈萍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40]霍尔. 如何教育叛逆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指导手册[M].林玲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41]朱永新. 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教育学研究生阶段必读书籍

教育教学细节类阅读书目: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2、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3、帕尔默《教学勇气》4、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5、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6、朱永新《我的新教育之梦》7、张文质《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8、刘良华《教育自传》9、刘铁芳《守望教育》10、吴非《不跪着教书》1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综合理论类阅读书目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3、卢梭:爱弥尔4、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5、柏拉图:理想国6、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7、金生鈜:理解与教育8、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9、刘铁芳编: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10、傅国涌编:过去的中学11、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12、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13、纽曼:大学的理念14、蔡元培教育论集15、《走近爱因斯坦》发展性阅读西方经典: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3、丹纳:艺术哲学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5、巴赫金:陀斯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7、阿伦特:人的条件8、史怀泽:敬畏生命9、莎士比亚悲剧10、福柯:规训与惩罚11、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12、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俄底普斯13、陀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14、帕斯卡尔:思想录15、罗尔斯:正义论中国作品:1、论语2、庄子3、红楼梦4、鲁迅全集5、钱理群:心灵的探寻6、刘小枫:拯救与逍遥7、李泽厚:美的历程 8、邓晓芒:灵之舞9、叶秀山:美的哲学 10、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斯宾塞的《教育论》赫胥黎的《科学与教育》卢梭的《爱弥尔》洛克的《教育漫话》沛西•能的《教育原理》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马卡连柯的《塔上旗》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赞科夫的《和老师的谈话》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学生的精神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资本论》(节选)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列宁的《论无产阶级文化》《论综合技术教育》斯大林的《论共青团的任务》《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John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M].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4](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7](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9]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10]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英)洛克.教育漫话[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2]洛克.理解能力指导散论[M].吴棠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柏拉图.理想国[M].
[14]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5]卢梭.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6]高时良.学记评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17](美)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18]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19]维果茨基. 维果茨基教育论着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0](苏联)巴班斯基.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1]坎贝尔.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22]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3]叶澜. 教育概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4]叶澜.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研究与认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5]叶澜. 教育研究方法[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6]叶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7]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8]郑金洲. 教育通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0]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1]胡晓风. 陶行知教育文集[M]. 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2]顾明远, 孟繁华. 国际教育新理念[M]. 海南:海南出版社 , 2004.
[33]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4]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5](加)大卫.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6]吴元训. 中世纪教育文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7](美)坎波伊(Campoy, R, ). 课堂问题分析与解决——成为反思型教师 [M]. 赵清梅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38]吉尔劳梅. 新教师课堂教学入门[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发行部, 2007.
[39](美)厄劳尔(Erlauer, L, ). 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M].黄河,陈萍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40]霍尔. 如何教育叛逆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指导手册[M].林玲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41]朱永新. 中国着名校长办学思想录[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