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语论文
谈高中语文课的导语设计
让“开台锣鼓”更精彩——谈高中语文课的导语设计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朱益鸿关键词:导语设计、知识激趣、回顾联系、引征启志、对比联系、创设情境……内容提要:好的导语设计能使学生对一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本文具体介绍几种导语设计的方法。
正文: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彩导语设计更是艺术中的艺术。
乏味、雷同的课堂导入,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好的开场白则会使一节课起始石破天惊、先声夺人,整节课也因此会如高崖泻水,汹涌澎湃。
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叫人一见钟情。
让学生倾心于此,积极主动地受教,使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导语设计方法很多,而一个优秀的导语设计,或将中心思想和盘托出;或将文章的论点点明,让人明了所持观点;或开篇言志,自然表明情感倾向;或明确说明对象,紧扣说明对象特点……如此,教师讲课能意在课先,顺势而发;学生听课则明察意图,一目了然,正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陆机《文赋》)。
无疑精彩的导语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然“教要有法,但无定法。
”导语设计也是如此,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素质和个性不同,导语的设计方法也就各异。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具体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知识激趣法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着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而学生对于未知东西具有特殊的兴趣,一些课文理论思辨色彩很强,缺乏文学作品的形象直观性,但是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
所谓知识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丰富的生活阅历,较广博的知识,用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的一种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导语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导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习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设计精彩的导语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对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进行探讨。
导语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
学生是处在成长阶段的个体,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对自己的发展充满期待和自信。
在语文教学中,导语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针对学生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导语,让学生在导语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产生认同感和共鸣感。
在学习一篇描写大自然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导语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一次美妙经历,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在学习一篇描写友谊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导语让学生回忆自己和朋友之间的一次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友谊的珍视和感悟。
这样一来,导语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对课文的共鸣和感悟。
导语的设计要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文学情操的过程,导语作为语文课的开端,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导语可以通过抒情、议论、叙事、描写等多种方式来展开,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现手段,让学生在导语中感受语言的美丽和魅力,引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可以通过一段婉转动人的诗歌、一则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一幅生动传神的画面或一段引人深思的议论来设计导语,让导语成为一场文学盛宴,滋养学生的心灵和思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通过这样的导语设计,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还能使学生在欣赏美丽语言的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的文学内涵,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的目的。
导语的设计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
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导语既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导向学生的学习。
在设计导语时,可以通过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一个发人深省的比喻、一个反思当下的议论来引导学生思维,启发他们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深入思考。
论语文教学导入语的设计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入语设计方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盎然的语言,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从而开启知识的宝库,启迪学生的心智。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呢?“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成功导入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
确实,好的导入语是唱戏的开台锣鼓,没有开场先叫座,引诱听众进入佳境;好的导入语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把学生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中。
那么,什么样的导入语才算是好的导入语呢?孟子说:“教也多术也。
”导入语的设计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因此,我把导入语设计的常见的几种类型归纳如下: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故事的魅力之大,是众所周知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林仲贤、张增慧和澳大利亚大学陈美珍等专家曾进行过专门研究:少年儿童对故事的兴趣十分浓厚。
如果上课前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强烈欲望,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例如,讲授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时,老师可先讲述:美国的海伦凯勒从小就是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性格孤僻的女孩,谁都认为她是无可救药的孩子。
可后来她竟成了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还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那么,究竟是谁有这样的神力拯救一个无可救药的孩子,造就一个神话呢?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的老师》这篇课文中,你们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学生一听到这样的导入语,不免感到震惊,同时顿生一系列疑问: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像她这样严重残疾的孩子,等待她的是灰暗、悲惨的人生,而海伦、凯勒怎么可能有如此辉煌的人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拯救了一个谁都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这个人身上到底拥有着怎么样的神力?……一个个大大的疑问打在学生的脑中。
高一语文组浅谈高中语文导语设计
浅谈高中语文导语设计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学生对教师的教法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诸多的教学因素中,我认为,高中语文课的导语设计如同交响乐中的序曲,作好语文课的导语设计至关重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兴趣乃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我想根据我的教学以及所见谈谈高中语文课的导语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感情的共鸣。
所谓情境,是教师利用直观,富有表现力的手段,创造出一种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己进入农村教育领域,教师可以用音乐、画面等形式创设情境。
如课文《沁园春长沙》的导语可以这样设计:有一个人,在西点军校的眼里他是全人类的兵家泰斗;在西哈努克亲王的眼里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 ;在儿子儿媳妇的眼里,他是“严中有宽,宽中有严”的父亲;在孙子毛新宇的眼里,他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将军;在人民的眼里,他是东方永远不落的太阳。
他是“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霸道的君王;他是“阅尽人间春色”,“搅得周天寒彻”的东方的巨龙;他是“冷眼向洋看世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士;他是“堆来枕上愁何状”“更那堪凄然相向”的浪漫的诗人;他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领袖毛泽东!他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诗人。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沁园春雪》,我们为毛泽东主席所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
温故而知新二、发挥教师的专长,适时用表演的方法设计导语。
所谓表演,即是教师根据你所上课文的内容的特点,采用某种表演手法表演某种技巧。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导语设计
在课 堂教学 中 , 导语 诱导 学生从 旧知到新 知 , 诱发 学生学 习新 知识 的兴趣 乃至激情 , 作用 重大 : 能引起学 生浓厚兴趣 , 激发其强 烈求知 欲 。能启 发思维 , 诱发思 考, 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 画龙点睛 , 能 整体把握 文章 的重难点 , 巧妙地设 置导读提 问。 能承上启下 , 架桥
过渡 , 实现知识迁移 。 由此可见 , 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本
折腰事权贵 , 不得 开心颜 ” 主 旨, 其追求个性 自 使我 的 及
由、 蔑视权贵的傲 岸精神做好 了形象铺垫 。
二 、 题 式 导 语 解
身就是一 门艺术。
语 文 教 学 的导 语 设 计 是 多种 多 样 、异 彩 纷 呈 的 , 设
也有 的起 到对 比 的作 用 , 再别康 桥 》 《 和近 》 如《 和 远 写 法、 立意有何 不同? 提问是引发学 习的导火线 。 出的问 提 题, 要善于联系实际 。如上《 讲话文 明礼貌 》 一课 ( 口语 《 交际》 , )就从 身边小事 人题 , 这样 既有针对 性也有 实用 性。提问要问得好 、 问得巧 , 还要避免太简单或太 难 、 混 沌不 清或雷 同空乏 。 此外 , 还要注意提 问的策略。 L 日 孑子
颖别致 、 富有情趣 的语言导入新课 , 必然会先 声夺人 , 立
、
引 用 式 导 语
恰 当的引用诗词 、 成语 、 言警句 、 名 对联 , 俗语 、 曲 歌 等导人课 文 , 既能激 发学生学 习 的兴 趣 , 又能丰 富学生
即牢牢地吸 引学生。 本文就如何设计语文新课的导语进 行探 讨 , 述 了引用式 、 论 解题 式 、 比较 式 、 抒情 式等导入
起到提纲挈领的作 用。当然提 问的作用各有相同。有 的
语文(心得)之浅谈导语设计
语文论文之浅谈导语设计如果说上好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
重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一、设置悬念导入“悬念”是思维的导火线,在导语中设置一定的悬念,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进入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
如在教小说《孔乙己》时,我设置了两个悬念导入新课。
第一个悬念:鲁迅在自己写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这是为什么呢?第二个悬念:人们看了悲剧后往往会感到很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却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这两个悬念的设置,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孔子说得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时,教师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诗词格言导入诗词格言一般都是语言精炼,含义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
由诗词格言导入新课,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对新课产生兴趣。
如讲授《三峡》时,我首先吟咏了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们紧跟着吟咏起来,我们好像进入顺水而下、水流湍急的情境。
三、现身说法导入现身说法就是教师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叙述给学生,在学生听得入情时顺势进入要学习的新课。
如我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
一提起童年生活,我就会想起帮助过我家的热心的四妈,想起我们一家人在那并不宽敞的房子里幸福温暖的生活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看鲁迅先生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
”四、讲解故事导入学生都爱听故事,在开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如讲《桃花源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世外桃源’的故事吧。
”于是我便依照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发挥,以讲故事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讲给学生听。
课堂导入设计高中语文论文
课堂导入设计高中语文论文一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作为一课的开场,导入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起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高效的作用。
1启发且新奇课堂导入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学生有启发性,并且新奇有趣,吸引学生。
导入语不是装点门面,是要真正让学生有深入思考的,所以启发性很重要。
而导入语设计的新奇有趣,才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也会事半功倍。
2短时且高效课堂导入语在一课开始前,它不宜时间过长,一般应该控制在3分钟左右便可,拖沓冗长倒适得其反。
3因材且因需因材即考虑学生的特点,因需即考虑学生的需要。
在设计导语时,定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阅历、心理特征、思维特点等。
4一课一设计导入语设计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学生的学情来设计,一课一设计,力求多变,设计要考虑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不能为了有趣、搞笑而脱离了教学内容,离题千里。
紧扣课堂内容才能高效。
二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技巧任何的导入设计都是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服务的,而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方法也是无统一标准的,不同的教师依据不同的课型、学情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而设计。
那么这里我只就我的教学案例来谈一谈我对课堂导入设计技巧的一些思考。
1设置悬念法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望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
在开课时设置一些悬念很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陶渊明有一定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但单独拿出一块来讲作者,又显得枯燥乏味,于是我就在课堂导入语这里做了一些文章,从作者本人角度设置疑问,我边播放一些图片,配以适合的音乐,边吟诵以下内容,最后发出疑问:他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开创田园诗的第一人他“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安贫乐道,崇尚自然,泯去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返归“真我”他抚弄无弦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他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他用言行、诗文装点自己艺术化的人生他率真、耿直,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他一路走过,为后人开辟了一座清新、宁静的“世外桃源”他,是谁呢?在一步步设疑的过程中,最终学生很容易猜到答案。
中学语文导语设计艺术论文
中学语文导语设计艺术浅析【摘要】: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导语设计要达到审美性、情感性、新颖性、趣味性、知识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启发性。
导语设计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本文就此方面作出对导语设计艺术的阐发。
[关键词]:导语设计、原则、手法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语文教学艺术的研究更加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
在语文教学艺术中,笔者认为导语设计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它像磁石,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像钥匙,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像细雨,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给学生愉悦的期待。
所谓导语的艺术性,就是要求导语设计的方式和内容必须富有新奇性,在符合文意的情况下,富有个性。
要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一、导语设计的原则:导语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导语应与讲课内容相关,力求语言生动,有启发性、渲染性与挑战性。
二、导语设计的手法:(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教巧之所在。
”温故知新导入,既能巩固旧知,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去学习新知。
如一位老师在《春》一课时的导入:“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万象更新。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
同学们,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回味古诗,无形之中,学生就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而朱自清的《春》更对他们有了诱惑力。
“温故而知新”的导课形式,复习已学知识,通过巩固回忆吸引学生期待新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二)析题直入,突出重点生动新颖的标题,能使读者急于阅读作品;准确凝炼的标题常常对课文的基本思想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隽永、含蓄的标题则更能吸引学生对作品的关注与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法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法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成功课堂的前提与基础。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下面结合我自身教学的具体实例来谈谈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设疑导入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才多思,多思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设疑性导入语,能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促使学生探幽取胜,主动探索。
例如《孔乙己》我是这样导入的: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下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学习本文之后就可得到明确的答案。
设疑性导入语运用得好坏,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巧与拙。
所提问题应是本课要解决的重点,既要有趣味、有想头,又要思考后能答得出来,而且,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要能激起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否则,便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引用导入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引用导入法就是用学生已知的知识激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特别是利用诗、词名篇或名人名言引入,更显生动活泼,知识性强,意境优美,能把学生顺利导入佳境,极具艺术魅力。
例如《竹林深处人家》可以这样导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读着杜牧的绝句《山行》,想象着似火的枫林,一定会让你心醉。
而那“白云深处”的人间仙境更会让你心驰神往。
现在让我们和当代画家、散文家黄蒙田一道来到江南竹乡,那竹海,那村民,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叫你久久难以忘怀。
设计引述性导入语,一定要注意对资料的选择。
一方面资料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只有这样的资料才能很自然地引入课文,才不至于喧宾夺主;另一方面,资料也必须是学生所知道、熟悉的,只有这样的资料,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何设计课堂导语【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导语的设计】
《如何设计课堂导语【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导语的设计】》摘要: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是一门集知识与艺术融入一体的学科,课堂导语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语文情境的创设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精心设计课堂导语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顺利的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导语语文是一门集知识与艺术融入一体的学科。
教师如果想达到一种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就要在课堂导语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课堂导语要突出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课堂导语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语文情境的创设。
创设语文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利用课堂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种。
如果我们把第一节语文课当作是一场演出的话,那么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导演只能把精彩的“台词”提供给学生,学生才能带有激情的投入“演出”,才能获得全新体验和快感,同时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演员”的角色定位。
例如,在讲解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语文教师如何创设情境导入这首气势恢宏、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不妨尝试通过以下课堂导语实现“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
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再看《再别康桥》的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精选五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摘要]:导语的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设计要达到审美性、情感性、新颖性、趣味性、知识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启发性。
导语设计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关键词]:语文导语设计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
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一、导语设计的原则:1、导语设计要有新颖性、趣味性。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
中学生又具有想象丰富、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创造愉快的情景,营造活泼的氛围,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
学生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语文导语设计论文
浅谈语文导语的设计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何为导语?如果给导语下一定义,那就是: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及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从而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的教学语言。
上课伊始,教师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短的时间,选用最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匠心的艺术再现,更是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需要。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心理学称此现象为“心向”,这种“心向”既强烈又短暂。
因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每堂课的导语设计,他们往往能以精湛的导语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发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
一个好的导语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纵观众多语文教育名家,无不在导语的设计上精益求精,设计精品更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却忽视导语的设计,甚至有人认为导入环节是可有可无的。
于是上课时总是那种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请大家把书翻到×××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
这种导入固然简洁,但它势必大大减损语文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教育时机。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还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导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导语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调集注意;2.激发兴趣;3.引上正轨;4.引入佳境;5.启迪心灵;6.给予享受。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语文课上,一个好的导入可以立即吸引学生的视听,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设计导语呢?一、导语设计的基本要求1.紧扣语文教学目标。
导语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教学目的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教学伊始的导语,一定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导语设计力求新奇性。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要注意新奇。
3.导语设计力求艺术性。
即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
教师进行导语设计要力求用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的美的享受。
同时,也要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拔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进入课堂的情景中。
4.导语设计力求知识性。
导语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
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时,不能忽略导语的知识性。
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5.导语要短小精悍。
导语的设计要短小精悍,一般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
二、导语设计的方法1.质疑设悬导入法。
即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
如:在教鲁迅的《孔乙己》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
浅析高中语文导语的设计
浅析高中语文导语的设计导语虽然简短,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导语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尽快从宏观上把握学习目标;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等。
语文导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中语文导语的设计”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1 导语、导语艺术概念的界定及相关原理概念的界定。
“导语”即新课的导语。
它在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的导言,是新课进行的开端。
导语之所以被称作一门艺术,是因为它有着与其他艺术一样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审美性、形象性、情感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构成了导语艺术的特点,形成了导语艺术的魅力。
导语艺术蕴含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所接受新异事物刺激时,大脑皮层会出现优势兴奋中心,这时大脑会出现紧张而愉快的状态,利用学生的好奇的“奇”引“趣”,由“趣”而生“喜欢”,这是学习的一个心理变化过程。
导语艺术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形成并保持或发展学生对所讲的内容的兴趣及学生对主题的注意力。
有关研究表明:一堂45 分钟的课,学生的思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10 分钟,学生的思维呈逐渐集中状态;从第11 分钟至第30 分钟,学生的思维处于放松沉思状态,也就是我们所知的放松警觉状态,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而在最后15 分钟内思维状态呈下降趋势。
而我们今天的一堂高中语文课为40 分钟,则最后这段放松下降状态时间相对缩短,而前两个阶段应该说是基本不变的。
所以,在导课时就要将讲课的内容组织好,一开始就让学生得到包括美的享受在内的心理满足。
然而,无论多成功的导语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学基本原理,那就是适应与转化原理。
教育一定要适应教育对象的年龄、生理、心理、知识水平和智力状况。
适应者便能成功,不适应便会失败。
教师导课时,导语的设计使用必须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课方法。
2 导语设计的四个“切入点”第一,根据课的内涵设计。
语文教学论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兰晓琼导语设计的方法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包括所教学生的思想水平、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年龄差异和个性特点)而灵活运用的。
笔者近五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设计导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讲述故事,增加趣味。
针对学生好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我在在导入新课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拓展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的兴趣。
在讲《窦娥冤》时我给学生讲了东海孝妇的故事:孝妇很早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但赡养婆婆非常周到,婆婆因不想拖累她,上吊自缢。
而孝妇却由此入狱,并屈打成招,最终被太守杀死。
孝妇被斩时,许下三宗愿,如系冤杀,血将倒流、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孝妇被杀后三年,郡中果然大旱,直至新太守亲自祭奠孝妇之墓并表彰其德行,天才下起雨来。
关汉卿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首的《窦娥冤》。
通过这则故事不但可以引出课题,也引起了学生们对悲剧故事的深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借助教具,帮助领悟。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学挂图、模型、录音、FLASH动画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现代科学证明:人大脑中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性教具化抽象为具体,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
它使学生获得较深的感受。
因此充分利用教具,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形象。
例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就可给学生放课文配乐朗读带,这样既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又能让学生沉浸在作品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
三、讲述背景,补充资料。
介绍作者写作时的相关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些信息,使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
教材中不仅选编了一些现代作品,而且还选编了古代,甚至还有外国作品。
现代作品容易理解,而古代、外国作品学生就难以理解。
为此,教师在导语中就要叙述历史知识,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文意。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摘要〕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精彩的导语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精彩的导语设计更是艺术中的艺术。
枯燥、乏味的课堂导入激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而好的开场白犹如一座桥梁,能够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语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既然好的导语设计对课堂教学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语呢?1 导语要突现重点导语不是花边,不是点缀,不是陪衬,切忌华而不实,应突出学习重点,坚持为课堂学习活动服务,坚持为学生主体参与服务。
换言之,导语要设在“课眼”上,即要把精要之处,或重点内容,在导语中展示出来。
《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的学习重点是按景泰蓝的制作顺序,说明景泰蓝制作的特点。
我是这样导入的,我双手抬着一个大约20 厘米高的漂亮的景泰蓝瓶子,向学生讲:“我手中的瓶子是景泰蓝。
景泰蓝是我国特有的价格不菲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有的同学见过它,有的同学家里藏有它。
如果请你为没有见过景泰蓝的同学介绍一下景泰蓝的制作情况,你将按怎样的顺序说明景泰蓝制作的特点呢?”同学们听后,马上吱吱喳喳地小声议论起来了,悄悄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个导语,没有突出景泰蓝的漂亮,没有围着“我手中的物品是什么”绕来绕去,而以贴近学生实际的巧妙提问,直截了当突出《景泰蓝的制作》的学习重点。
这样,既创设了积极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又把学习的聚焦点集中到了本课的学习重点上———景泰蓝制作工艺的特点,从而使学生主体参与到对景泰蓝制作工艺特点的体验上来,为课的成功开了一个好头。
如果拿着10 多个大小各异的景泰蓝,让学生轮流感受景泰蓝的漂亮,再来说:“如果请你为没有见过景泰蓝的同学介绍一下景泰蓝的制作情况,你将按怎样的顺序说明景泰蓝制作的特点呢?” 这时,学生们还会沉浸在对景泰蓝美的体验中,等你一再提醒时,学生才领悟过来。
语文课导语设计论文
语文课导语设计探讨【摘要】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好的导语像磁铁,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学生渐入佳境,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导语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
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路上。
【关键词】语文课导语设计探讨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把学生看作真正的学习主体,就要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所以教师应从知识的讲授者转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的兴趣。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受旧的教学理念影响,往往以教师单一地灌输,学生机械地接受为主要方式开始课堂教学的,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需求,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好的导语就像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那么教师怎样设计语文课的导语呢?下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设置悬念,开头扣人心弦悬念式导语也叫“设疑式导语”。
即开头讲一个内容生动精彩、情节扣人心弦的小故事或举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来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故事及相关事物产生关切感,从而仔细听下去。
在讲《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时,我首先说道:“一位美国海军舰长曾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们交头接耳,悄声议论。
稍停,教师说:“我们还是先来学习这位著名科学家写的一篇文章,看看他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引而不发,跃如也”。
自然而然同学们对新课就充满好奇,产生兴趣。
另外,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如《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
”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论文: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论文: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大家都知道,一场精彩的戏拉开帷幕前,台上会锣鼓喧天,吸引着观众们急切的心,使人欲罢不能。
而上语文课就如演戏一样,在进入演出之时需先拉开序幕,而一堂课可序幕就是--导语。
导语用的好,课堂上既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营造好的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启发学生思维,使之主动投入学习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在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
”看来,语文教学的这个开场白是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它如一股伴随着美妙音乐的涓涓甘泉,缓缓流入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给他们美好的想象。
它象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在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的到达下一站。
可见,精妙的导语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半。
那么如何妙用导语,他让我们老师首先想到的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创设情景,巧提问题,前后联系,而后最终成功完成教学,而不是机械照抄“专家答案”拾人牙慧。
在长达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例常用导语,和各位同人一起学习,共同探讨。
一、情景导入法。
例如:有老师教《社戏》一课时,可以先用浓郁的抒情语调朗诵一首小诗:树如果我是一棵树妈妈再不会责骂我弄脏了衣服小麻雀会柔顺的在我臂上挂一串音符顽皮的蝴蝶啊悄悄滑一线尘土松鼠则在我身上左右跳跃编一网树阴嘻!还有可恶的啄木鸟用它的嘴尖阁阁我的瘙痒是啊,我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鲁迅笔下平桥村的孩子们有是怎样度过美好愉快的童年的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鲁迅的《社戏》。
这样的导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诗歌导入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它的知识性,人文性,情感性,哲理性都被受众人称赞。
我们可以把那些联想丰富,比喻新颖而且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诗歌作为导语,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以进行新的探索。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的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创造一个好的教学导入是不可或缺的。
俗语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语文教学导入正如一场演出,一篇文章,都必须有一个精彩的开头,才能吸引观众和读者一样,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也需要一个好的开场白、好的导入语。
因此,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对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进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导学生挖掘课文深度,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内容,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几种常见的导入方式的运用和感受。
一、用影视片导入学生对影视还是很喜爱的,对于一些影视剧,多少也有接触过。
所以我在教课文时,尽量把这些资源利用在教学上。
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先让学生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
同样,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引出《雷雨》,效果也很好。
二、用歌曲导入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和教师的语言渲染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气氛、感情,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对所讲授的内容产生良好的态度和情绪波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情感的感悟。
如《一碗阳春面》的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满文军的《懂你》,歌声响起,营造出与课文情感相吻合的氛围,在歌声“渐行渐远”时,开始对本课的学习,如此一来便有“先声夺人”之效,唤起学生对母爱的体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从一段优美、睿智、实用的导语开始的。
一段优美的导语,会像清风一样吹过学生的面庞,使其备感熨帖;一段睿智的导语,会像名曲一样敲击学生的灵魂,使其顿生震撼;一段实用的导语,会像茗茶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其获益匪浅。
好的导语作用巨大,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温故知新,由旧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教师从学生的旧有的认知结构本身入手,通过复习旧知而引出新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的第一课,最是适合温故知新的回忆导入。
我设计如下导语:在初中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
在那首词里,毛主席不但描绘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界的壮美,更是用他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发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在年轻时代写下的另一首壮歌——《沁园春·长沙》。
这样很是容易激发学生的浓烈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故都的秋》一课时,我从学生在初中就学习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起手导入。
让学生领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中游子的“断肠”是通过描绘萧瑟的秋景而得。
从而让学生领悟:《故都的秋》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
在具体导课时,教师要准确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由旧入新。
但同时切记不可主次不分,把大量时间都纠结在旧知识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重回忆,而轻新知了。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钱威在《语文教学艺术导论》中说过:“它(导语)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它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即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观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
”所以在导语设计上充满悬念,让学生顿生疑虑,激起学生寻求答案的强烈兴趣,带着兴趣听课,效果自佳。
例如我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先问:“‘三寸不烂之舌’说的是什么意思?”“小国在大国面前就一定是弱者吗?”“口舌劝退强师需要怎样的语言逻辑呢?”“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以言词来解国之困?”这样的导语,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激发了学生的获胜欲望,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蜀道难》时,导语如下:自古蜀道艰险,行人难以通过,历来为兵家重地,围绕着它留下无数的传说,文人墨客们也常对此感叹不已。
那么蜀道到底有着怎样险奇和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从李白的《蜀道难》中获取答案吧。
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也就是抓住了一堂课的把手关键。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产生疲劳。
如果一节课的导语就让学生恹恹欲睡了,那这堂课也很难成功。
而良好的情境则可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课文的世界。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
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教师创设情境,就是要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之作,务必创设绝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首气势恢宏、震铄古今的豪放之词。
设计这样的导入:文人墨客,得遇名山大川,必有所感。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岳阳楼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滁州游玩时而悟“与民同乐”的感叹。
而在元丰五年。
苏东坡漫步长江之畔,望着滚滚向前的长江水,凝望赤壁古战场,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体味苏子笔下的赤壁,感受文豪内心的独白。
这样的导入。
首先从感情上蓄足气势,引导学生进入壮美的苏词。
魏书生老师曾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
进。
”好的导语就能让我们的学生从此“入门”,领略篇篇佳作的神韵。
四、借用教具,帮助领悟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导语可以唤醒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思维,渲染课堂气氛等。
而适当的教具就能承担“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
在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文章的时候,由于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了解甚少,所以我先是展示诸如天坛、太和殿、东四牌坊等图片,让学生先在视觉上有所感知,然后让他们试着概括“特征”为何。
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如学习《边城》之时,先放了《千里之外》的高潮版“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的音频文件,由于是学生熟悉的音乐,容易引起共鸣,所以,自然地引入了学生陌生的边城、沈从文世界。
现在,我们经常能从各种级别的教学能手比赛、基本功比赛、公开课、观摩课中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导语设计可谓多种多样、异彩纷呈。
有很多优秀的导语令我们获益匪浅。
但有的教师盲目地追新求异,只是在为了显示教师的才华,而堆砌华美的辞藻,只是为了完成评课采分要求。
而不切实际的抒情渲染。
这就要我们警醒: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注重趣味性、知识性和教师的差异性的有
机统一,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语就如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
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好的基础。
”所以,教学中我们要用最恰当的导语,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上来,让学生的情感心智尽快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
这是师者的任务,也是师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