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劝学诗
劝学(修正)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已:停止
提出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第一段
实词取之于蓝: 提取/蓝草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合乎
参省乎己: 省察,反省
知明而行无过: 明达
虚词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从/但是/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并列/对于 虽有槁暴: 即使
通假字
❖輮以为轮:“輮”通“揉”,使…… 弯曲
古今异义(古/今)
1、假舆马者: 借助、利用/不真 2、绝江河: 横渡/断绝
特殊句式
善假于物也: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善于借助外物
跂而望
不如登高
学习的
作用 登高而招
见者远
善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 于
弥 补 假 舆马
物 致千里
不足
假 舟楫
绝江河
第三段
实词
圣心备焉: 不积跬步: 用心躁也
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浮躁,不专心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了,语气助词
而青于蓝
却,转折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 吾尝跂而望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修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且,递进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因而,目的连词
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 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 正面设
喻 正反 设喻反
3、设喻与说理结合复设紧喻密,形式十分灵活
劝学
《荀子》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长 歌行
(汉乐府)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劝学 古诗

劝学古诗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是宋代诗人颜真卿的组诗作品。
此诗通过描写古今名人读书学习的事例,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勤奋好学,从而达到立志成才、修身养性、增长才干的目的。
全诗语言简洁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反复吟咏,读来朗朗上口。
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句,被称为千古绝唱,广为传颂。
《劝学》中的这两句话,也就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常说的至理名言。
劝学 的古诗词

劝学 的古诗词1.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2. 《劝学诗》【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首诗的意思是,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全诗通过对池塘春草和台阶前梧桐叶不同季节的变化,来比喻时间的飞逝,告诉人们青春易逝,学问难成,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
3. 《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揭示了读书的意义: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心智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就像那方塘的水一样,因为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永远清澈。
4.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八首劝学诗

八首劝学诗劝学诗横跨古今,是文学创作的常见题材。
从《庄子·养生主》中的“养生之道,非学无以广才”到近现代诗人的“勤奋好学,开拓智慧”的劝学诗,都表达了人们对学习的重视和推崇。
以下是八首劝学诗的相关参考内容。
1.《劝学》(唐·颜真卿)勿负少年时,一日难再晨。
志士恒立业,长舒百世人。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云。
只有努力学,方能登举头。
这首劝学诗以“勿负少年时”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立志读书的期望。
接着,诗人提到“志士恒立业,长舒百世人”,强调通过学习攻克困难,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最后,诗人以“只有努力学,方能登举头”作结,鼓励读者通过学习,获得成功。
2.《八哀诗》(宋·陆游)左右三十年,笑谈成嘲谑。
青春无所用,白首作蓬蒿。
从来多受屈,学海渐思早。
卧馆通经史,饥寒征战道。
这是一首写自己劝诫自己的劝学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失去青春的悔恨之情。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屈辱的经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他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希望在白首之年不再悔恨。
3.《送鲍济上京》(唐·崔颢)十顷清风一丈帆,万里浪花飞雪山。
功名独许前朝子,青史到今传子孙。
这首劝学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鲍济前往京城考试的祝福。
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人生如舟如帆的感慨,以及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功名和青史留名的观点。
4.《勤劳无碍》(清·袁枚)十送红尘败烟埋,百年功用水中来。
松霜不滴青松眼,雪飞何必白云杯?日永未知轮欲尽,马前争似梦中财?一生事物今如此,莫笑差池悬海灾。
诗中出现了“百年功用水中来”和“马前争似梦中财”等警句,表达了功名利禄只能通过勤劳学习来获得的观点。
通过对比松霜不滴和白云杯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学习的坚持和努力。
5.《勉学四册诗·奉梓州李居士邦庄多暇偶感怀因而作》(宋·吴文英)青春岂料得,纵欲自疗忧。
读书如恋爱,既遂生新愁。
今岁流年晚,往事争似留?赚得安身法,不是幽贞猷。
这首诗以自己读书为背景,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和对学习的热爱。
劝学诗集锦

劝学诗集锦《劝学诗》集锦一、原文:《劝学》-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衍生注释:1. “三更”“五更”:古代计时单位。
三更相当于现在的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五更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三时至五时。
这里形容读书起早贪黑。
2. “黑发”“白首”:“黑发”表示年少时头发乌黑,指代年轻的时候;“白首”则是说头发变白了,代表年老的时候。
赏析:主题很明确,就是劝勉人们要勤奋学习。
情感上充满了一种急切的规劝之意。
通过对年少时不珍惜读书时光,到老来后悔这种强烈的对比,传达出一种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才可避免后悔的理念。
表现手法上非常直白、质朴,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直接用最常见的意象“三更灯火”和“五更鸡”来点明学习时间之早,通俗易懂地告诉人们在年少,也就是黑发的时候就该勤勉读书,否则等到年老白头后悔也来不及了。
作者介绍: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
他的书法造诣很高,创立了“颜体”楷书。
虽然他以书法家闻名于世,但他写的这首《劝学》诗也广为流传,可见他不仅在书法艺术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在文学创作上也有一定的功力,积极传播正能量的价值观。
运用片段:1. 在学校晨读时,老师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哈欠连天,于是打趣地说:“同学们,你们就像颜真卿诗里说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现在就是读书的黄金时期,早晨可是大脑最清醒的时候,咱们可不能浪费光阴啊。
”2. 哥哥看到弟弟沉迷于游戏,无心做作业时,很严肃地对弟弟说:“小弟啊,你看看你现在整天就知道玩游戏。
颜真卿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你现在黑发乌乌的,不抓紧读书,等头发白了,后悔都来不及咯,到时候你只能望着那些好好学习的人干瞪眼啦!”3. 在图书馆的自习室里,有个年轻人一直在刷手机,旁边一位老者看不过去了,走到他身边轻轻说道:“年轻人,想当年我就像你们现在一样,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学习,可是没有好好珍惜。
古代劝学诗25首

古代劝学诗25首1.《勉学篇》学海无涯苦作舟,努力学习永向前。
知识如宝藏无尽,只靠勤奋才能亲。
2.《学习之道》学习之道众多端,切记勤奋莫敷衍。
积累知识如滔滔江,持之以恒方成万年。
3.《读书有益》读书有益无可度,智慧长进如潮涌。
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断学习才能得。
4.《青春努力学》青春努力学不悔,知识之花笑开颜。
时光匆匆莫虚度,珍惜光阴踏征程。
5.《学海无涯》学海无涯任你航,智慧增长胜千金。
不断追求学识广,才能立于世间巅。
6.《学无止境》学无止境如长夜,知识之河滔滔不息。
不断追求才能成,智慧之花绽放美丽。
7.《读书启示》读书启示常铭记,智慧之门才会开。
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不懈努力就能得。
8.《努力向前》努力向前莫停步,智慧之源汩汩流。
知识是人生之根基,只有学习才能脱颖而出。
9.《学海无涯》学海无涯任你游,书籍是智慧的舟。
只要刻苦努力向前,必能开启成功之门。
10.《勤奋学习》勤奋学习是无敌的力量,智慧之光照亮人生。
青春时光莫虚度,抓住每一次机遇。
11.《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无穷大,智者愈加光辉夺目。
不断学习追求真理,才能超越常人的境界。
12.《书籍之友》书籍之友如知己,陪伴你度过人生。
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只有学习才能获得。
13.《智慧之舟》智慧之舟载你向前,学习之路任你游弋。
只有不断追求知识,才能在人生舞台上出彩。
14.《拓展思维》学习如拓展思维的翅膀,让人们飞翔自由。
不断追求知识的光芒,才能洞悉世间的奥秘。
15.《学无止境》学无止境如长夜,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突破。
知识之路蔚然开启,智慧之花绽放鲜艳。
16.《书香门第》书香门第只需勤读,智慧之花才会盛开。
积累知识如河水滔滔,只有学习才能成功。
17.《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只需学习,知识之光照亮前程。
不断涵养智慧的花朵,才能在人生舞台上腾飞。
18.《智慧之源》智慧之源莫忘记,学习之路才能通行。
只有勤奋才能成就,知识之树才会蓬勃。
19.《知识的珍宝》知识的珍宝藏书中,只有学习才能获得。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6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作: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释:1、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
”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
常云:“此语神功,非吾语也。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2、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翻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赏析: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
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
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劝学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篇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翻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学:学问,学业、事业。
一寸光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轻:轻视,轻松放过。
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韩愈劝学诗

韩愈劝学诗1. 《劝学》作者:韩愈诗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是良训。
功不唐捐,志在四方。
朝夕努力,方有所成。
2. 《勉学》作者:韩愈诗文: 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 《劝学》作者:韩愈诗文: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4. 《劝学》作者:韩愈诗文: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勤奋学习,方能成才。
5. 《劝学》作者:韩愈诗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 • • • • • • •6. 《劝学》作者:韩愈诗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是良训。
功不唐捐,志在四方。
朝夕努力,方有所成。
7. 《劝学》作者:韩愈诗文: 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 《劝学》作者:韩愈诗文: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9. 《劝学》作者:韩愈诗文: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勤奋学习,方能成才。
10. 《劝学》作者:韩愈诗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 • • • • • • •。
劝学一年级古诗

劝学一年级古诗
1、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白话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3、此诗出自唐代·颜真卿《劝学》。
4、写作背景:《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
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时读书已晚。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
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
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5、《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赵恒《劝学诗》鉴赏

赵恒《劝学诗》鉴赏赵恒《劝学诗》鉴赏《劝学诗》为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赵恒的一首诗,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学子读书上进,这几句诗虽然有着鲜明的功利倾向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恒《劝学诗》鉴赏。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劝学诗朝代:宋代作者:赵恒原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简析“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
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
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就是一个出人头地。
所以人们也就常用这句话鼓励别人或子女读书。
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
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解读:表示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宋真宗颇具文学才能。
上面提到的那首《劝学诗》,很有后来胡适之白话诗的味道。
语言通俗,说理明确,老百姓一看就打心眼里喜欢。
千百年来,华人以勤读书为首务,这首诗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作者介绍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
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
劝学的12首古诗

关于劝学的12首古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关于劝学的12首古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关于劝学的12首古诗关于劝学的12首古诗:《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诗》唐·韩愈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闲居书事》唐·杜荀鹤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阴惰寸功。
《劝学诗》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行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书院》宋·刘过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张,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必要急思考。
《四时读书乐·冬》元·翁森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今日歌》明·文嘉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惋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歌》清·钱泳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四季读书歌·春》民国·熊伯伊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二.关于劝学的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古代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诗

古代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古代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古代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诗《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解释⑴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⑵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⑶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方:才。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懊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学问,进展才能,培育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同学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休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劳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其次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
其次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当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3、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
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纳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懊悔了才去学习。
从结构上看,3、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相互衬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化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留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事。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懊悔。
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盼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古代 劝学 诗词

古代劝学诗词以下是古代关于劝学的诗词:
1. 《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 《金缕衣》【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 《励学篇》【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必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愁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4.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夏日绝句》【宋】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 《读书有所见作》【清】萧抡谓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8. 《劝学诗》【唐】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宋真宗赵恒《劝学诗》

此诗为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赵恒的一首诗,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学子读书上进,这几句诗虽然有着鲜明的功利倾向,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作品原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解读:表示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宋真宗颇具文学才能。
上面提到的那首《劝学诗》,很有后来胡适之白话诗的味道。
语言通俗,说理明确,老百姓一看就打心眼里喜欢。
千百年来,华人以勤读书为首务,这首诗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作者简介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1]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
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
葬永定陵。
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劝学诗》颜真卿

劝学诗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解说: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有志者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这是一首好诗,只是我们往往尽管能够背熟,而在实际学习中却忽略了他的深意,缺少落实。
从小有勤奋学习习惯的孩子,学习上几乎没有不成功的。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唐诗劝学诗

唐诗劝学诗
劝学诗一般指劝学。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
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读书已晚。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劝学唐颜真卿意思

劝学唐颜真卿意思自古以来,勤奋学习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诗,传颂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奋发向前。
本文将详细解读颜真卿《劝学》诗的含义,以飨读者。
一、原文及背景颜真卿的《劝学》诗原文如下: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出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之手,诗中表达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颜真卿生活在唐代,那时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读书人通过勤奋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样的背景下,颜真卿创作了这首劝人勤学的诗篇。
二、诗中寓意1.“三更灯火五更鸡”:这句话描绘了勤奋好学的学子在深夜里依然努力学习,鸡鸣即起的场景。
这里的“三更”和“五更”分别指深夜和黎明,表现了学子们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决心。
2.“正是男儿读书时”:这句话强调了年轻时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
在古代,男子负有家庭责任,通过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改变命运。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这两句诗是诗中的精华,寓意深刻。
诗人告诫年轻人要珍惜青春时光,勤奋学习。
如果等到年老时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就为时已晚,追悔莫及。
三、现实意义颜真卿的《劝学》诗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依然具有启示作用。
以下是几点现实意义:1.勤奋学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勤奋学习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2.早起晚睡: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提高学习效率。
3.自我激励: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自我激励,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4.珍惜青春:青春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拼搏,为实现人生目标奠定基础。
总结:颜真卿的《劝学》诗传达了勤奋学习、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劝学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劝学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劝学诗》为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赵恒的一首诗,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学子读书上进,这几句诗虽然有着鲜明的功利倾向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此诗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宋真宗颇具文学才能。
上面提到的那首《劝学诗》,很有后来胡适之白话诗的味道。
语言通俗,说理明确,老百姓一看就打心眼里喜欢。
千百年来,华人以勤读书为首务,这首诗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解析一:长期以来,人们的解释都是沿用原文的意思。
诗文的字面意思也十分浅白,不难理解。
人生在世,追求的无非是保温饱的粮食、成富贵的金钱、续姻缘的红粉佳人、显身份的车马随从。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重教的风气之下,这些自然可以通过读书获得功名之后来实现。
人们单单提出其中的两句具有代表性的物质——黄金和精神——红颜,来表明读书的重要和功效。
只要是将书读好了,或者是读好书,无论是金钱还是美女都会有的,都可以获得的到。
因此,多少后生都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五经勤向窗前读”。
因此也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一大景观“千军万马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
解析二:此诗常常被人们拿来鼓励人们读书,以至于说是“不必讲求读书动机,只要爱读书,胜于不读书”。
功利名誉能成为读书的极大动力,但这个动力好比“兴奋剂”,对社会发展有利。
读书当然不排斥功利性,但是,当动机高尚的时候,功利就在其中,不必再去求金屋美女而自然会得到;当动机邪恶的时候,不如不读书。
君子求学读书,目的是“正己”,再有能力则可以去“正人”,这就是“政者,正也”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中“政治”的意思。
如果自己能做到“正心”、“诚意”了,那么,人生的目标也就不会是追求“金屋美女”了。
因为“修身”修好了,那么,就能做到:得到金屋美女不会像范进中举,失去金屋美女也不会像祥林嫂丧子。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因此,君子还要“知命”,也就是说,君子还能知道:有意追求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只要觉得想做、能做、该做,那就不要管过去和将来如何了。
读懂5首古人劝学诗,孩子受益一生

读懂5首古人劝学诗,孩子受益一生O洞见 W i l l i a m你不吃学习的苦,将来一定要吃生活的苦、社会的苦。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 然。
”一个人从小的教育,决定性格和习惯的养成,融入血脉跟随一生。
纵观历史,教育是中华 文化的缩影,更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
先贤以诗书传家,源远流长,当中教育理念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这6首劝学诗,凝聚了古人的教子智慧,读懂会让你的孩子受益一生。
0102惜时,一生的好习惯《偶成》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自强,无事不可立《勤学》宋•汪洙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宋庆元二年(1196年),己经66岁的朱熹与 门人来到福山武夷堂讲学。
看着堂下的学子,再 想想己过花甲的自己,不觉时间如梦。
还没从美 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己在秋 风里沙沙作响了。
叹惋之余,朱熹写下这首诗,告诫学子:人生易老,学成不易。
诸葛亮去世前曾给8岁的小儿子诸葛瞻写下 一封《戒子书》,其中写道:“年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 何及!”意思说一个人治学、做事,首先要从惜 时开始。
不能等到老后空守穹庐,才发现无所作 为,悔之晚矣。
当下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做事、学习喜欢磨 蹭。
起床哄,吃饭哄,上学哄,作业连哄带骂,还是拖到最后一天。
一个人如果没有紧迫的时间 观念,再好的教育条件也是枉然。
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可见,惜 时应当成为孩丰从小养成的习惯。
此诗短短20字,却用意颇深。
作者汪洙引用车胤“夏夜囊萤”,孙康“寒 冬映雪”,东方朔“三冬读史”的励志典故告诫 儿子。
他们虽然出身低微,家境贫苦,过着别人 瞧不起的生活,却没有阻碍他成就辉煌的一生。
这一切,只因“自强”二字。
这首诗,也恰恰是汪洙自己的人生写照。
小 时候,汪洙家境贫寒,可他偏是个不认命的主,勤学苦读,立志有朝一日吐气扬眉。
劝学诗颜真卿

劝学诗颜真卿劝学诗颜真卿《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
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时读书已晚。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劝学诗颜真卿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劝学诗颜真卿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释:三更灯火:三更半夜,很晚了。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翻译: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赏析:《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以后再想读书就迟了,后悔已晚,应该珍惜时光。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劝学诗》赏析古诗原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翻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解释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
”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
常云:“此语神功,非吾语也。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的“劝学诗”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历史上以劝学为主题的诗词数量极多,内容丰富。
大体可以分为六类: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明杨继盛《言志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
二、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刘过《书院》)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宋陆游《读书》)
三、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清钱泳《明日歌》)
四、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韩愈《劝学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一指头禅用不穷,一刀匕药去凌空。
汗牛充栋成何事,堪笑迂儒错用功。
(宋陆游《冬夜读书有感》)
五、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观书有感》)
古人已死书独存,吾曹赖书见古人。
後之视今犹视古,吾书未泯要有取。
贾生痛哭汉文时,至今读之有余悲。
魏徵嘻笑封德彝,生亦岂责绛灌知。
穷秋风雨卧孤馆,万世悠悠百年短。
垂死成功亦未晚,安知无人叹微管!(宋陆游《读书》)
胸中十万宿貔貅,?纛黄旗志未酬。
莫笑蓬窗白头客,时来谈笑取幽州。
(宋陆游《冬夜读书有感》)
六、情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傍书在前。
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亦欣然。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
(宋陆游《寒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