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说课稿及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荷塘月色》说课稿
《荷塘月色》说课稿《荷塘月色》说课稿1一、说教学目标高中与学校相比,在学习力量、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如本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尝文章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根据同学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学问与力量目标:观赏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同时,学习本文比方、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老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育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把握肯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3〕情感与看法目标:理解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育正确的审美观二、说教材《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其次单元的第一篇文章,由于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因此,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同学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现代文。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独具魅力,被称为写景的好手。
并且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壮年时期的作品,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同学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的思想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同学认真品位语言,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重点:1让同学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4—5段的赏析,品尝文章语言美,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1理解在文章中流露的冗杂的感情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三、说教法对于老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老师既是与同学公平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同学阅读的促进者。
说课稿《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荷塘月色》,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对课文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高中语文必修5本书共有文言文单元5个, 17篇文章。
涉及了5个方面的文章类型: 古代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议论性散文、人物传记和古代抒情散文。
《荷塘月色》属于山水游记散文, 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散文。
本单元学习的是写景状物散文, 而学习重点在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 品味文章的语言, 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在《荷塘月色》这篇散文里,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月色荷塘相互映衬的美丽图景。
文章语言优美, 典雅, 是一篇著名的散文。
所以, 在阅读这类的散文, 要展开想象, 力求身临其境, 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 体会文中所描绘的美景,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于那些美妙的句段, 要反复诵读斟酌,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基于教材以及三维一体的目标要求, 现做如下设计:1.知识与能力目标: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 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感受语言的魅力,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通感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掌握一些基本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三)重、难点及确定依据这篇散文构思精巧独特, 语言优美隽永。
所以, 我将语言的运用技巧、赏析散文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内容安排、拓展布置预习1.回忆初中学习的《背影》情况, 了解朱自清散文写作的特点, 、试赏析《荷塘月色》中的精彩语句。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师是学生的对话者, 亦是课堂的组织者,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必要的点拨是必不可少的, 但不能越俎代庖。
因此,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朗读法、讨论法、欣赏法、讲解法,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4篇)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4篇)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1一、关于《荷塘月色》的感悟:在教学以前,我自己重新精读过这篇课文。
我不认为传统的教材分析可取。
我完全抛弃他人已有的分析,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头脑去钻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结果我有了很多独特的想法。
比如我发现朱自清带上门出去前他其实是很想同人交谈,如果有一位知己可以与他共享这份苦闷,我想他就不会如此不平静如此寂寞了。
他的妻子,迷迷糊糊哄着孩子睡觉,他必须寻找一个倾诉的对象。
这时候就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
我认为这篇文章一直是作者与荷塘――他心目中艺术的美,或者说简直就是他追求的“艺术的女人”对话。
他本来一直处在一种落寞的心境中,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找不到心灵相通的人。
他在煤屑路上走,他体验着一个人的自由,他说他喜欢这样,但这看来又似乎是他的自嘲,他还是不甘心寂寞,他还是在寻找对话的客体。
于是他开始了“受用”荷塘月色,其实不是“受用”,而是和这样一个宁静幽美的月下荷塘展开了对话。
既然是对话的客体,当然不是静静美丽着的自然,荷塘在他心中不断幻化成脱俗曼妙的.女子,他心目中的“艺术的女人”。
这些女人亭亭玉立,有体态轻盈、随风起舞的,有羞涩如明珠般闪烁的,还有通灵清透的出浴美人。
这些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尽现其娇羞、柔媚的一面,他似乎听到了美人渺茫的歌声,他似乎看到美人心底的那丝颤动。
“艺术的女人”在他面前慢慢虚化幻化,她们开始做梦,那是一个朦胧而美好的梦,让人不忍心去触碰,唯恐不小心惊动了梦中静谧、祥和而又柔美的女人。
他无奈,只能把视线移开荷塘,移向四围,像鬼一样黑黢黢的树影中,他终于又发现了新的艺术女人,新的对话客体――丰姿绰约的杨柳。
杨柳的倩影是无论什么烟雾都遮挡不了的,连影布荷叶都显得那么和谐,也只有名曲才可以有如此谐和的演奏。
他很高兴,但是杨柳似乎没有荷花那般通人性,她的美总是让人觉得无法接近。
于是作者再寻觅新的对话者,然而没有了,他的视线越过了树梢,看到远山,看到树缝里的灯光,听到嘈杂的蝉声和蛙声,他知道又是回到了人世,那些通灵美妙的女子不再和他对话,他没有心情了。
必修二1《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背景,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加强诵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散文语言。
情感与态度: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教学重点】通过4—6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教学难点】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方法】教法:1、诵读法;2、问题引导法;2、交流讨论法;3、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研讨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重点学习课文第4、5段,赏析景物描写,学习运用各种修辞格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揣摩词语。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教授,在极为贫困的情况下,他自己一身重病,但宁愿饿死,也不去领取美国的“救济粮”,他以对生命的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于外侮的铮铮铁骨,他以对权贵的蔑视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伟岸人格。
毛泽东同志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美文家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先生不仅有铁骨,是个有骨气的人,他的高尚品格就如同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同时饱含柔情,他的笔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二、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年),字佩弦,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
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
《荷塘月色》教案说课稿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有改进的空间,需要更加注重学 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改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尝试引入更多的多媒体资源,并加强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写作技巧分析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表达 方式等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 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掌握文章 中的写作技巧。
解决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 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感变化,以及如何提 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 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要注意对课堂节奏 的把控,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思考的方式, 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独
立思考的能力。
情境模拟
模拟荷塘月色的场景,让学生 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所描述的 景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新课学习
朗读课文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要求学生 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分析课文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 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 主题、情感和语言特点。
段落解析
选取课文中的典型段落进行详 细讲解,包括修辞手法、语言 风格等方面的分析。
问题思考
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
互动问答
设置互动问答环节,鼓 励学生提问,增强师生
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十四课《荷塘月色》说课稿一、说教材《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而《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名篇,其写景技巧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作者将叠词的运用,光影的描写,动词的锤炼,无不充满诗情画意。
另外,清华园里的荷塘在朱自清笔下是如此生机盎然、灵动而富有韵味。
因此,我安排两课时的时间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是读(朗读),第二课时通过写(片段仿写)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景技巧。
二、说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学习本文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本文的写景技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的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精心雕琢语言”的写作意识。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趣味;体会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第4、5、6段的写景技巧。
2.教学难点:体味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教法分析1.诵读法。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永远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诵读可以感知文意,可以培养语感,可以品味语言。
而《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所以更应该得到诵读。
2.讲析法。
该课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较丰富,包括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文章立意等,在讲析课文时应尽可能地讲清楚讲透彻。
3.点拨法。
因为该文语言非常具有特色,所以在教学中应予以重点对待,采用点拨式的教学方法智慧地引导学生自己去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文中有许多画面感和音乐感,借助多媒体图片和配乐朗诵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五、学法要求1.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质疑法:锻炼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扩展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4.仿写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及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作者情感。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荷塘月色说课教案范文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荷塘月色》一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生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及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
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其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历来为人所称道。
文章结构采用了内在和外在双层结构,一层表现作者赏荷的路径,一层表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
本文的语言魅力尤其感染人:惟妙惟肖的叠词、形象生动的动词,再加上新颖别致的通感修辞,营造出淡雅出尘的艺术之境。
读完全文,一副清新美丽的荷塘月色图就会浮现在眼前。
学习本文,除了体悟语言艺术之美,学会鉴赏抒情散文,更能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的艺术思维。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鉴赏语言艺术之美,尤其是通感修辞。
2.难点在于让学生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为什么颇不宁静,他的情感变化过程,并分析写江南采莲旧俗的原因。
二、说学情1.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他们有了一定散文知识的积累,但是如何利用审美技巧对艺术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赏析,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2.我的学生多来自城乡结合部,在知识面和社会阅历方面还很浅,对于散文的内涵理解不深,有待于深入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精彩语句;背诵第4-6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审美趣味。
四、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此,我主要采用“品读赏析”和“问题探究”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安排2课时。
《荷塘月色》说课稿
《荷塘月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荷塘月色》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 2 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写景状物散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欣赏优秀的写景状物散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荷塘月色图,抒发了自己内心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通感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但对于散文的鉴赏能力还比较有限。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但对于文章中蕴含的深层情感和复杂的写作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积累优美的语句。
(3)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2)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本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掌握重要词汇和核心句型。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感受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荷塘月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掌握重要词汇和核心句型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的理解与体验。
2.学生对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的欣赏与赏析。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文化背景材料和相关文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与启发导入:教师展示一张描绘月夜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月夜的美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月夜情境的想象和思考。
启发: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如何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月夜的美?学生共同探讨与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2. 学习文本教师向学生介绍《荷塘月色》的作者,以及文本的背景和涵义。
3. 文本解读教师逐段解读文本,重点讲解以下内容:1.第一段:介绍了荷塘的自然环境和月夜的美景,激发读者的感官体验。
2.第二段:描述了主人公的心情和思绪,并描绘了月夜下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
3.第三段:主人公对月下荷塘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荷叶覆盖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界的思索。
4. 情感体验教师通过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文中情境的感受和思考:1.你能感受到主人公的心情和思想吗?2.你有类似的感受或经历吗?3.你对自然界的美有何感受?5. 语言运用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重要词汇和核心句型,通过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拓展阅读教师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材料和相关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了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荷塘月色》一文,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讨论,使学生全面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同时,通过语言运用的练习和拓展阅读的拓宽,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说课稿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说课稿一、说教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创作的一篇写景散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本文描绘了清华园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苦闷和无奈。
二、说学情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对散文有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对荷塘月色的描绘可能难以产生共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理解并背诵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学会欣赏散文的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
(2)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感受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如何将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荷塘月色》朗读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2)简介作者朱自清,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4.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荷塘月色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联?(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理解。
六、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合作意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意见。
七、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4.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夜晚赏过荷花?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感受一下夜晚荷塘的美。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优秀6篇)语文教案-《荷塘月色》篇一一单元课文特点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
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
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
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
”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
高中语文说课稿《荷塘月色》
高中语文说课稿《荷塘月色》 1恭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用他独特的视角描绘“夏夜荷塘”: 田田的荷叶、星星似的荷花、流水般的月光,令人憧憬,诱人探索。
今天我将从五个方面向各位阐述《荷塘月色》的教学思路,具体为: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最后进行小结。
一、说教材《荷塘月色》这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出自山东省技工学校统编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它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是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
文学作品核心意义的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需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描绘景物的方法及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分析学情确立重难点:因为我们学生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荷塘月色》是学生进入技校第一次接触现代文的学习,因此把抓住景物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进行描绘确立为教学重点 ; 《荷塘月色》写于 1927 年 7 月,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被学生理解,蜿蜒地表现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是本文教学难点。
大教育家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
三、说教法、学法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境界,自主阅读。
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设想。
在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穿课堂始终,辅以讲授法、启示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情景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品析—欣赏体味—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荷塘月色》说课稿11篇
《荷塘月色》说课稿11篇《荷塘月色》说课稿1一、说教材:《荷塘月色》是平凡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抒情散文。
在这篇散文里,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荷塘互相衬托的秀丽图景。
语言美丽、典雅,是一篇有名的美文,也是历年来高中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
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这篇文章,我紧紧扣住单元学习重点,即“整体感知,揣摩语言”,设计了三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是整体感知,理清线索;第二课时是揣摩语言,品尝语言美;第三课时是走进的心灵,体会内心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本文写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
读课文理解内心“颇不安静”的缘由,学习高洁的情怀和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名贵品质。
2、学问目标:本文构思巧妙。
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
语言美丽,恰当地运用比方、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学习本文体会本文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够推断什么是通感,体会本文比方的妙处所在。
三、说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4-5段赏析,观赏荷塘月色的幽美,品尝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2)理解在动荡的年头彷徨于苦闷中的心境和在特别年月洁身自好、憧憬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2.教学难点:(1)之所以有“颇不安静”心情的缘由。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四、说教法:本文属于散文鉴赏单元,侧重教会学生鉴赏的方法。
所谓鉴赏,马克思曾解释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
”老师应用恰当的教法挖掘、唤醒、鼓舞学生领悟文章的美,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心中景、意中画,使鉴赏成为一种真正的享受。
本文预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由是: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重点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职业中专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学问领悟力也较低,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中专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培养,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学生制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本文语言美丽,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8篇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8篇荷塘月色课堂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教学方法:分析、鉴赏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苏轼《水调歌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二、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三、写作背景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初步理解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五、课文解读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荷塘月色》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荷塘月色》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荷塘月色》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荷塘月色》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认识《荷塘月色》。
(2)掌握《荷塘月色》的语言、情感和艺术特点。
(3)提高对《荷塘月色》的赏析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荷塘月色》,感受自然的美好、生命的力量和作者的感情。
(2)通过阅读分析、诠释、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
(3)采用小组互动、大组合作等方式,增强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荷塘月色》的阅读,了解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荷塘月色》的情境和人物关系。
(2)掌握《荷塘月色》的语言和艺术特点。
(3)感受《荷塘月色》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2.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透彻地理解《荷塘月色》的情境和人物。
(2)如何感受《荷塘月色》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1)《荷塘月色》的背景与情境。
(2)《荷塘月色》的语言和艺术特点。
(3)《荷塘月色》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2.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音乐、课件等方式导入,让学生了解《荷塘月色》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与分析(2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注重学生对文章情境、人物特点、语言风格等要点的理解和把握。
(3)交流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各自的感受、理解、分析等展开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4)诠释与评价(20分钟)结合阅读的内容,让学生对《荷塘月色》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诠释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音乐、图片等。
(2)小组活动、大组合作等方式。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口头交流、课堂参与、作业和考试结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荷塘月色》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荷塘月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荷塘月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荷塘月色》选自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4课,是一篇自读课文。
此单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一个专门的散文单元,属于 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以 自然情怀”为人文主题,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其单元目标是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
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1927年7月在北京清华园所作,文章围绕清华园的一方荷塘,描写在荷塘月夜独步的所见所闻,写出特定环境下的景物之美,抒发个人的独特情怀,表现了一种独处之美。
文章的最突出之处在于写景的细腻生动与手法多样,这是教学重点,文章语言清新典雅,充满诗情画意,应该多朗读。
二、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初中学习过几篇散文名篇,例如 《紫藤萝瀑布》《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 《背影》《春》,对作者有一定了解,初步掌握了写景抒情散文的学习方法和文体特点,了解基本的写景技巧及手法,具有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
但如何多角度鉴赏景物的美,感悟景物背后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而提升审美品格,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三、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 以核心素养为本”的基本理念,结合对教材的分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理清作者的游踪与情感变化,品味文章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1/ 42.细读分析,分析作者如何写景,体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巧妙。
3.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怀,感受写景蕴含的独处之美。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怀。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
《荷塘月色》(说课)教案《荷塘月色》说课平和芦溪中学:叶小敏一、说教材《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高中第一册的阅读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本单元承担着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和外国散文的欣赏能力的任务。
所以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
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
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
我个人认为课文只是借鉴的范例,因此课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
所以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学习重点和本文的特点,我拟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散文的本质是审美的,所以散文教学很适合鉴赏活动的展开。
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
由此我个人认为本文教学宜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鉴赏散文的能力。
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灵的絮语,很适合于朗读,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教学时要加强诵读指导,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来,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探究学习内容等形式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说目标1、知识目标:⑴能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⑵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⑶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说课稿优秀案例
说课稿优秀案例在教育教学领域,说课是教师展现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份优秀的说课稿不仅能够清晰地传达教学思路,还能让听众对教学过程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以下为大家呈现一份高中语文《荷塘月色》的说课稿案例,希望能给各位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一、说教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细腻,通过对荷塘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学生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和欣赏方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说学情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美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感受力和追求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体会文章的内涵和美感。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如情景交融、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品味、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情景交融、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五、说教法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提问法: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六、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交流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共同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说课稿及教学教案设计模板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用他独特的视角描绘“夏夜荷塘”:田田的荷叶、星星似的荷花、流水般的月光,令人向往,诱人探究。
今天我将从五个方面向各位阐述《荷塘月色》的教学思路,具体为: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最后进行小结。
一、说教材《荷塘月色》这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出自山东省技工学校统编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它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是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
文学作品核心意义的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需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描绘景物的方法及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分析学情确立重难点:因为我们学生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荷塘月色》是学生进入技校第一次接触现代文的学习,因此把抓住景物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进行描绘确立为教学重点;《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被学生理解,曲折地表现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是本文教学难点。
大教育家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
三、说教法、学法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境界,自主阅读。
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设想。
在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穿课堂始终,辅以讲授法、启示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情景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品析-欣赏体味-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学法指导: 多维听记法、探究式学习法、扩展阅读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参与和互相学习。
同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概括为一句话: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二学时,五个步骤讲析。
(一)情景导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鉴于本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采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从初中时学过抒情散文《春》的欣赏,过渡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从而引出本次课《荷塘月色》。
这样设计导语,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理解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特色。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教学设计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抒情的格调为引出作者及写作背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势利导让学生出示查找到的朱自清情况,互相补充资料,利用多媒体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点拨,让学生明白作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质,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地求知欲,为课文教学做了情感铺垫。
简介背景时让学生知道本文满载着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脉搏,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知识铺垫。
(二)整体感知在音读、意读后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全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听。
这样学生阅读有了遵循,诵读有了美感。
(三)精读品析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让学生诵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会在学生容易困惑的地方设疑: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学生思考后,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完成环型层次结构图并进行讲解。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心,理解课文,理清思路。
讲解。
这个设计遵循渐进的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了铺垫。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提倡学生用心读、用心赏、读出美,增强审美能力。
请学生朗诵四、五、六自然段点评后设疑:你能给自然段起上名字吗,请说一说描写了那些景物,又是如何描绘?在学生回答后向他们展示第四个自然段的板书,作必要地牵引:名字叫月下荷塘,描写了这样一些景荷叶像裙、荷花似星、荷香比歌、叶颤似电、波痕凝碧、流水含情用比喻、拟人、通感的手法绘出了景物的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
为增加兴趣,设计为向学生“求助”:你能帮我完成五、六段的板书吗?分组讨论派代表板书, 完成后看课件弥不足。
这是第。
这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就形成了多维态势地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了“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最后我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告诉学生本文抓住素淡、朦胧的特征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荷塘月色,并强调“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是本文的重点段落,要求学生进行背诵。
至此第一学时结束。
(四)欣赏体味是在第二学时完成的,首先检查学生背诵的情况,接着引导学生再次聆听名家朗诵,感受《荷塘月色》的宁静美、朦胧美、素雅美,以及在文章的淡淡的喜悦里夹杂着淡淡的“哀愁”之美。
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几段,从而完成了学生从意会“美”到“言传美”的过程,我会在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利用多媒体进行点拨,增加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仅举几例:1. 曲曲折折(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明确:括号中的词语不带文采,只是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状态。
重叠词地使用不仅绘出了事物的状态,而且使语气舒缓,能产生音韵和谐的美感。
2.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明确:“羞涩”本来是描摹女子的姿态、神情的,这里用来写荷花,绘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像,而“含苞欲放”只是客观地陈述,感情色彩不强烈。
3.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明确:“泻”有倾泻意,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有形而无声的特点,显示了月光的幽静之美。
“照”字太直白,缺少蕴含。
设置这三道题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叠词、修辞,炼词的角度去赏析散文。
以下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之时皆已储存,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
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从揣摩语言角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从情感的角度点拨,渗透德育教育。
为突破难点,让学生思考:1.4-6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理解作者情感)2.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结合时代背景思考)3.文章引用《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这一过程也主要是学生在活动,我运用控制论的定向控制原理,使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来发言,展开讨论。
最后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五)拓展迁移语文学习源自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应当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的引导。
借助刚才提到的三个思考题,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给学生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提供建议或意见。
譬如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我应当告诉学生可以参考阅读朱自清的《哪里走》、《一封信》、钱理群的《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孙绍振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等文章来解释“不平静”的原因。
这样一来,语文课为学生课外阅读也提供了建议与方向,对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与语文修养都是有好处的。
教学过程的最后两个环节是小结全文,布置作业:根据学情分层设计了三道题:1. 引导学生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总结; 2. 写一篇描写校园景物的短文; 3.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绘出文中的“月色荷塘图”并制成板报,课后对完成情况进行评比,让学生分享合作地快乐。
学生理解探索问题有一个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设计分理解--鉴赏--评价--创造四个层次,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道题在课上完成,学生回答后,我进行课堂小结,至此第二学时结束。
最后,我把本次课的教学思路进行小结。
五、小结过去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听得累,教师教得更累,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单纯的接受教师灌输的一切。
这次在教学设计时,我尽可能考虑技校学生的求知特点和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来做。
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教师地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巧妙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造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
这样学生就张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自由地翱遨。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及其表达效果。
2.通过赏析重点语句,掌握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感受作者当时心境,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语句的分析,学会文中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复杂的心境,理解当时所处背景。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手段图片教学法、问答法五、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用PPT课件展示荷塘景色。
请学生用四字词语去概括出来。
“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了荷塘月色的美好画面。
在若干年前,有位作家在观赏了月色的下的荷塘后也描绘了他心中的景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
”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展示。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明: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1.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去找出文中每种景物所用的修辞,并在小组间讨论这些修辞的表达效果。
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将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讲解。
2.结合学生回答,学生分小组一起赏析以下重点句子。
(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