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实践与探索
生命教育本科社会实践报告
![生命教育本科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cd63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7.png)
生命教育本科社会实践报告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类生命意义、价值和尊严的教育理念。
它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尊重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并引导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围绕生命教育展开论述,探讨其重要性、实践方法以及在本科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性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化、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容易陷入迷茫和困惑,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培养他们尊重和珍惜生命的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
生命教育可以教会大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生命教育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引导人们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这些品质是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
通过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独立、自信、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促进他们的人格发展。
二、生命教育的实践方法1.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尊重生命的习惯。
同时,还可以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其他课程中,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组织生命教育实践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医院、养老院等机构,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脆弱和珍贵;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开展生死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增强他们的生命意识。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生命科学专业实习报告
![生命科学专业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af721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6.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生命科学专业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深入企业、科研院所,了解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单位及内容本次实习,我们选择了位于XX市的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实习基地。
该公司是一家集生物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和科研团队。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参观:参观企业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实验室等,了解企业整体运营状况和发展方向。
2. 实践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参与实际实验操作。
3. 技能培训:参加企业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 课题研究:参与企业课题研究,锻炼科研能力。
三、实习过程1. 企业参观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实验室等。
通过参观,我们对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和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与企业员工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 实践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离心机、分光光度计、PCR仪等。
随后,我们参与了实际实验操作,包括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
3. 技能培训企业为我们安排了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安全知识、生物信息学等。
通过培训,我们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4. 课题研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企业的一个课题研究项目。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工作。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不仅锻炼了科研能力,还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习收获1. 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2. 科研能力培养:参与课题研究,锻炼了我们的科研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基础。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7222d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2.png)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综合大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中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其旨在通过项目化的综合实践,使学生充分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掌握实验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科交叉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设计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
设计部分1.选题与背景生物科学专业的综合大实验可以选择多个方向,如生物材料、生物工程、生物检测、生态环境等不同领域,而选择实验题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科研背景,避免选择过于单一或复杂的实验内容。
例如,可选择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生物酶反应、微生物生长和培养、基因克隆和检测等方向。
2.实验流程和内容每个实验流程都应在实验手册上进行详细说明,并在实验室中进行演示。
学生还应了解实验目的和意义,收集文献和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真正开展一项顶级的综合大实验需要清晰的实验流程和实验设计,明确的指导指南和实验的目的,以及适当的前置和后置知识。
学生应在设计过程中确定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同时充分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
实践部分1.团队协作生命科学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多指向、多技术的配合和协作。
因此,学生在综合大实验中需要协作完成实验,学生之间需要分工合作,并确保实验的正确性和高质量完成。
学生还应注重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沟通技巧,以便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2.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学生还应该掌握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的技巧。
学生需要从实验中获取正确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推断实验结果和实质,同时注重数据的可重复性,相关实验分析要注意数据统计方法和不确定性区间的设置,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总之,生物科学专业的综合大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学生需要在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中,认真考虑和规划实验步骤和操纵方法,并注重团队协作、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相关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4184c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d.png)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是为了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本次实验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以及对生物生命现象和生态系统的认识。
通过这项实验,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生物实验常用技术,提高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的能力。
了解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研究背景对于理解本次实验的意义和目的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提高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并实践生物科学专业的综合大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生物科学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和技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学生将深化对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相关生物科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和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研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 正文2.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整个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本次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中,我们针对研究目的进行了详细的实验设计。
我们确定了实验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确立了实验的核心问题和研究对象。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和可行性,我们设计了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采样方法、实验材料的选取等。
生命科学类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生命科学类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e68b714fad6195f312ba6a2.png)
体及 其 活动 规 律 的科学 , 包括 很 多 的学科 如 生物 技 术 、 农 学、 医学 、 物 与环 境等 , 生 涉及 的 内容 非 常广 泛 。 命科 学 生
是一 门与学 生 的生活 实际结 合最 紧密 , 与现代社 会 的发展
容 转化 为 实验 教 学 的 内容 , 实验 内容 新 颖 、 趣 。 次 , 使 有 其
2世 纪是生命科 学 的世 纪 , 1 生命科学 的发展 突飞猛进 ,
几乎延 伸 到社会 生活 的每一 个角 落。 生命科 学是研 究 生物
的选 择 和设 计 上 , 注重试 验 内容与 科研 和社会 应用 实践 密
切联 系 , 积极 地把 科技成 果和 实验教 学改 革成 果转 化为实 验项 目, 将教 师科 研 中有 利 于培养 学生创 新能 力的 研究 内
防治 方 法 : 菇场 时避 开蚁 源 ; 选 在生 产 中发现 时 , 寻 追
块 及 其他 虫 源 , 撒 上石 灰粉 及 五氯 酚钠 ; 用蛞 蝓 昼伏 并 利
夜 出、 昏危 害的生 活规律 , 黄 进行 人工捕捉 ; 用石 灰水 、0 2 %
的福 尔马林 、0 2 %的硫 酸铜 等喷杀 , 蝓杀死 率可达 10 蛞 0 %,
多 筑 在树 的茎 干 部 或根 部 , 在 闷热 天气 , 多 气压 降低 的傍 晚 分群 。 有 主副 之分 , 巢 主巢 一 般近 水 源 , 坚 固隐蔽 , 较 主 巢 内有 蚁王 、 后 、 蚁 幼蚁 、 、 卵 部分工 蚁和 兵蚁 。 野外菇 棚 在 发 生较多 , 害香 菇子 实体生长 , 可危害 菌棒 。 危 也
和解决 问题 , 学生 有 兴趣 做 实验 , 使 在试 验过 程 中能够 积
极 的思 考和探 究 。 最后 , 建立多 元化 的实 验教学 考核 体系 , 在实 验考核 中实行 ,下转2 2 ( 6 页)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0e9c5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8.png)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早在19世纪初期,生物科学就开始迅速发展,其中实验科学更是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验方法的不断创新,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研究背景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对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研究背景是学习者进行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旨在通过系统的实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生物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设计和完成一系列综合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实验设计和实施的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的技能。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加深对生物科学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参与综合大实验,学生将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大实验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操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意义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开展实验,学生可以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对生物科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生物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探索
![生物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d53b9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e.png)
生物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探索一、引言生物科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命过程的科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探讨了设计和实施生物科学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策略。
二、目标设定在设计和实施生物科学实践活动时,首先需要明确活动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促进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以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主题选择选择一个生物科学实践活动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应该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并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比如,可以选择与动植物生长相关的主题,或者选择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
选择合适的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
四、活动设计在设计生物科学实践活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设计:设计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实验,确保实验过程简单明了,同时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
2.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材料准备过程,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验过程:指导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并解答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实验结果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从结果中得出科学结论。
鼓励学生进行数据整理和图表绘制,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五、活动实施在实施生物科学实践活动时1.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活动可以在学生的学习日程中顺利进行。
同时预留一些额外的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延误。
2.实施环境: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实施环境。
比如,如果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就需要提供足够的实施场地和设备。
3.学生分组:根据实验的要求,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合理分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并提高实验的效果。
4.风险控制: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和设备。
鼓励学生遵守实验守则,加强实验安全意识。
六、评价与完善在实施生物科学实践活动后,需要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以进一步完善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课题引导的本科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和实践
![课题引导的本科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c943e677e21af45b307a8e7.png)
课题引导的本科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和实践在本科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将研究课题与学生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实验,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探究能力、引导创新思维的实验教学目标。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重要的实践环节,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些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两种实验教学模式过去常规的实验教学一般是以知识的巩固验证以及实验技术的学习掌握为目的,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项目验证理论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学习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使用。
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称之为“知识引导的实验教学”。
把科学研究成果移植到实验教学中,设计综合性的实验课题项目,将教学内容更新重组,融入课题项目之中,使学生带着需要探究的问题开展实验,此种实验教学模式可称为“课题引导的实验教学”。
学生在“实战”中得以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学习创新。
二、课题引导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一)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概况分子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的前沿学科,迅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实验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本科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专业均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一般包括几个相对独立的实验项目,每周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学习质粒提取、PCR、DNA重组、转化、电泳检测等实验技术以及离心机、微量移液器、PCR仪、电泳系统等仪器的使用。
(二)用于实验教学的课题设计用于实验教学的课题要符合大纲要求、与教师科研结合、综合性强、难度适中。
例如,课题“目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目的蛋白诱导表达和检测”,所需教学课时为32学时,内容包括:目的基因及载体的获得与检测、DNA酶切与连接、感受态制备与重组DNA转化、阳性克隆筛选与鉴定、目的蛋白诱导表达与检测等,约十几个分项目连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课题中,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大学生物学课程中的实验实践与科学研究
![大学生物学课程中的实验实践与科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e3f6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2.png)
大学生物学课程中的实验实践与科学研究在大学生物学课程中,实验实践和科学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实践,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从实验实践的重要性、实验设计与实施、科学研究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验实践的重要性实验实践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的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科学研究能力。
首先,实验实践能够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其次,实验实践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最后,实验实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具备更好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验设计与实施1. 实验设计在进行生物学实验时,合理的实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其次,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过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以及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结果可信。
此外,实验设计还要考虑安全因素,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2. 实验实施在进行实验实践时,需要按照实验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
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其次,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依次进行实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操作的细节,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还应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实验结束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得出科学结论。
三、科学研究与创新生物学课程中的实验实践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深入探索生物学领域的前沿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实验技巧和科学方法,积极参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实验项目,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促进生物学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大学生物学课程中的实验实践与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吕梁学院生命科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吕梁学院生命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f63758e5a216147916112805.png)
黑龙江科学HEILONGJIANG SCIENCE第11卷第7期2020年4月Vol. 11Apr. 2020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为例王改芳,李栋,薛瑞婷(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吕梁o 33001)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考核机制存在一些重复和难以量化的考核指标,许多实验课 教学内容陈旧、内容重叠脱节。
现以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与探索路径,如开展实验模块、野外实习模块、教育实习模块、毕业设计模块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丰富实验教学途径,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加强生物实验室建设,优化教师的讲授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Q81-4;G642.0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 -8646(2020)07 -0030 -02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Biological Science------With The Biological Science Specialty of the Department of LifeSciences of Lul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Wang Gaifang , Li Dong, Xue Ruiting(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 Lvliang University , Lvliang 033001, China )Abstract :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biological scienc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colleges are that there are some repetitive and unquantifiable assessment indicators in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 andmany experimental courses have outdated and overlapping contents ・ Taking the biological science specialty of the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of Lul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path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 specialty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re proposed ・ For example , carry out modular teaching of experimental modules , field practice modules , educational practice modules , and graduation design modules , re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 enrich experimental teaching approaches ,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experimental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 objectively evaluate students' experimental capabilities , and strengthen biologicallaboratories. Build and optimize teachers z teaching ability.Key words :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 Biological sciences ; Practical teaching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为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 需求,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结构调整山。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与探索 小论文01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与探索 小论文01](https://img.taocdn.com/s3/m/2fba36e1fab069dc502201ea.png)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与探索》小论文(1)·感受篇第一篇小论文主要写一下自己对这门课的感受吧。
进入大学,第一次有了自己选课的权利,面对选课列表中密密麻麻的选修课程,内心自然兴奋。
想听听三国的历史,想学学数学建模,想多欣赏艺术性的东西… …但是,全总感觉没有特别满意的一门选修课可以让我来选择。
在课程列表尾部,我看到了名为《走进生命科学-实验与探索》的选修课程,突然间眼前一亮。
高中时对生物尤其感兴趣,生物成绩也总是全班最高,关于生科的内容是我最感兴趣的。
此外,其他的课程大多是老师泛泛的讲,学生只管听,而这门课却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这对喜欢动手的工科生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最后的探索二字,更是激发了我想要来感受这门课的渴望。
毫不犹豫,我选了这门课。
经过不到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这门充满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课程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这门课对时间的安排恰到好处。
首先,排在星期四晚上可以在同学们紧张的四天学习后有机会来通过这样一门有乐趣的课来放松自己(说放松是因为这的确是一门很轻松的课程)。
而晚上上课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选课时和其他主课的时间冲突,并且更有利于同学们静下心来了解,实验。
其次,课程只有十周多的时间,写小论文总结课程的时间相对充裕,避免了15周以后的因考试等原因造成的繁忙,早些结束课程更有利于同学们后面更集中精力早些准备期末考试。
我们这门课程最大的亮点还是在实验部分,简单但好玩。
可能很多同学都没有自己动手杀过鱼。
对鲫鱼的解剖实验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了鲫鱼的构造,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我们的一些基本操作能力。
这样的实验和生活联系紧密,不仅有趣味性更有实用性。
拟南芥愈伤组织的诱导让我们有机会亲手去感受高中生物课本的实验。
这是很多学生高中都想去尝试但没有条件的实验。
精彩的理论课同样让人感受到生命科学的魅力。
以前对生命科学的概念较模糊,分不来到底是生物类还是医学类,五节理论课,从多个角度带我认识了生命科学,带给了我很多之前不了解的知识,有很多实用性都很强。
高校生命科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生命科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b16c8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4.png)
高校生命科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命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高校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高校的生命科学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实践。
首先,在高校生命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例如,通过利用虚拟实验室、三维动画和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生命科学概念和实验操作。
同时,使用互动平台和在线论坛,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和问题解答,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其次,高校生命科学教学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教学和实验操作。
传统的理论课程应当与实验课程相配套,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设施,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实习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高校生命科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生命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因此高校可以设计一些团队项目,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另外,引入创新性项目,如生物工程或生物医学工程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科技创新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的提升。
第四,高校生命科学教学应当贴近社会发展需求,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加强实践环节。
通过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高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践项目,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科学的现实应用和市场需求。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实际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提高他们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前景。
最后,高校生命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着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ff76a5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a.png)
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基础原理和应用方法的科学学科,涉及多个领域。
因此,生物科学专业应用综合大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的实践两个方面,为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建议。
一、实验的设计1.明确实验主题:生物科学专业实验的主题多种多样,因此,首先需要明确实验主题。
主题确定后,才能定位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2.确定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核心,需要明确具体的实验目的。
比如,是验证某一个假设,还是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实验等,都需要在实验设计的初期确定。
3.选择实验对象和方法:实验对象和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目的和可行性。
需要针对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同时根据实验目的和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4.设计实验流程:实验流程需要合理安排,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操作的步骤,以及实验后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实验流程的设计需要讲究时间的合理利用和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5.制定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的和流程,制定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液体的配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器材的准备等。
在实验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仪器和器材的选择,以及实验操作时的实际效果。
二、实验的实践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实验前需要仔细检查和准备材料和器材,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同时,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时间,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规范实验操作:实验操作需要规范,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遵循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如严格控制实验变量、保持实验环境的纯净和稳定等等。
3.实验数据的记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数据记录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也需要注意实验数据的保密性。
4.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数据的处理需要遵循科学原则和严谨的思维方式,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工具。
生命科学毕业论文中的实验设计与方法验证
![生命科学毕业论文中的实验设计与方法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478133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8.png)
生命科学毕业论文中的实验设计与方法验证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毕业论文中,实验设计和方法验证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实验设计和方法验证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以帮助研究者在毕业论文中进行准确、可靠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明确研究目的:在进行实验设计之前,研究者应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科学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实验假设。
2.选择适当的实验模型: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合的实验模型,包括细胞、动物和人体等。
3.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在进行实验设计之前,研究者应对相关文献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进展和方法,避免重复和盲目。
4.合理分组和对照设计:如果实验需要进行分组和对照,研究者应合理地选择分组方案和对照组,以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5.重复实验和统计学分析: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者应进行重复实验,并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方法验证的步骤和技巧1.验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进行实验之前,研究者应首先验证所使用的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可以通过进行正反对照实验、标准曲线绘制等方式来实现。
2.检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制定标准操作程序、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等方式来实现。
3.选择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研究者应根据数据的性质和实验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统计学方法,确保数据的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4.进行结果的重复验证: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研究者应进行结果的重复验证,可以通过不同实验操作者的独立验证、不同实验环境的验证等方式来实现。
5.合理的数据解读和讨论:在进行实验结果的解读和讨论时,研究者应基于实验数据、文献综述和科学理论,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讨论,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三、实验设计和方法验证的案例分析以细胞培养实验为例,介绍实验设计和方法验证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本科生细胞领域毕业设计
![本科生细胞领域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e039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3.png)
本科生细胞领域毕业设计细胞领域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方面。
作为一名本科生,我有幸能够在这个领域进行毕业设计,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细胞的奥秘并为科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研究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它们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和分析染色体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分裂的机制,并揭示生命的奥秘。
我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将对染色体的结构进行详细的研究。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结构,它们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特定的变化。
通过使用显微镜和其他相关技术,我将观察和记录染色体在不同分裂阶段的形态和结构变化,以便更好地理解染色体的功能和作用。
其次,我将研究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运动行为。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需要准确地分离到两个新形成的细胞中。
这个过程需要依赖于细胞骨架和分裂纺锤体等结构的协同作用。
通过观察和记录染色体的运动轨迹,我将揭示染色体分离的机制,并探索其中的规律和原理。
另外,我还将研究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
染色体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准确地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通过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变化,我将探索遗传信息传递的机制,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我将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验证我的研究结果。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使用先进的实验技术,我将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解读和比较,我将验证我的研究假设,并得出结论。
在进行细胞领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我会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参加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并与导师和同学进行深入探讨。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实验室工作,亲自操作设备和进行实验操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科生细胞领域毕业设计,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7c639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9.png)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对于地方本科院校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些建议和探索:
1. 实验室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提升实验设备和仪器的水平。
这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还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加入到该专业。
2. 实习实训:地方本科院校可以积极与当地的企业、医院等单位合作,安排学生进行
实习实训。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操作流程,提高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3. 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与当地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
究和项目合作。
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还能够提高学校
的科学研究水平。
4. 实践课程设置: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行业和企业需求,调整和完善生物工程专业
的实践课程设置。
可以增加项目实践、创新实验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
能力。
5. 毕业实习和论文:地方本科院校可以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并结
合实习的经验撰写毕业论文。
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和岗位要求,又
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fed7c3b08a1284ac9504332.png)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与思考作者:唐琳,罗玉双,王文彬,等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0期唐琳,罗玉双,王文彬,肖辉海(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院湖南省高校动物学重点实验室,湖南常德415000)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生物科学专业,尤其需要在这一教学环节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特点出发,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探讨了在这一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并根据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生物科学专业;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2)10-0109-02本科毕业论文作为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它对于学生综合利用知识,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突出作用[1],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兴趣、养成良好的技能操作习惯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但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毕业论文教学时间与考研、考公务员等活动相冲突等各方面的原因,近年来,高校本科论文的质量令人堪忧[2-6]。
笔者从教16年来多次指导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本文从本科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特点出发,探讨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并根据生物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以期为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提供参考。
一生物专业本科论文设计的特点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具有实践性强、耗时较长、实验过程复杂、所需相关仪器耗材种类多等特点,而且多为花费较高的研究工作。
浅谈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faa488ce009581b6ad9eb51.png)
浅谈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教学中重要的一项教学实践内容,是培养和检验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和养成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过程。
就多年参与指导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从青年教师角度,针对毕业设计选题、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环节、实验完成过程环节、论文撰写与答辩环节等4个环节,提出和总结实践经验。
关键词:生命科学毕业设计环节实践探索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教学中重要的一项的教学实践内容,是培养和检验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和养成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过程。
不仅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力、实践力和团队精神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毕业设计实际难以达到教学培养目的的要求,部分学生往往“走过场”,毕业设计最后成为空洞的形式主义。
一方面,由于学生急于在大学最后一年实习找工作,主观不重视毕业设计;另一方面,由于选题陈旧,缺乏吸引力或指导教老师疏于管理,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原因造成。
本文就多年参与指导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从青年指导角度出发,针对以下4个环节,提出和总结一些实践与探索经验。
一、毕业设计选题环节毕业设计选题时间不应从大四开始,而应该从大一入学开始。
由于生命科学类本科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核心教育任务,培养生物类专才,具有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应基础知识,能独立开展教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骨干力量。
相对于其他学科,生命科学类的毕业设计动手性和实验应用性更强。
已有研究表明,生物科学类毕业生中50%以上选择继续读研深造,而其他毕业生则主要就业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企事业。
因此,大一新生一入学,专业负责人安排学生参观各个实验室,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使其提前融入实验室环境氛围。
部分学生跟随研究生学长,在自己感兴趣实验室,学习相关实验手段和方法。
生物学本科科研实践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生物学本科科研实践体系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29e264658f5f61fb73666f3.png)
生物学本科科研实践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一、生物学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生物学是目前发展势头最为迅猛、最有希望孕育关键性突破的基础研究学科之一,培养一大批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生命科学教育事业的重要历史使命。
但是,随着高校师生的价值追求出现多元化倾向,学生就易避难的功利化思想在选课、实验实习等环节表现明显,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同时,迅速增长的学生规模和发展相对滞后的教师队伍导致高校生师比大幅增加,师生直接交流减少,缺乏专业和学术指引的学生对学科发展前景认识不足,对专业学习和人生规划感到茫然,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二、构建生物学本科科研实践体系的缘起2006年底,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年轻教授熊立仲在教授本科生生物化学课程时,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每人提10个与本专业或课程相关的问题。
结果104名学生共提交了涉及生命之谜、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医学与健康等生命领域共计1000多个问题。
他惊讶于问题角度、深度和广度,自感于一人之力有限,遂给全院教师收集整理发了一封题为《让我们从问问题和寻求答案开始》的倡议书,希望更多教师给学生作答“千问”。
这场“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开始”的大讨论(简称“千问计划”)引起了校内外师生和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时任校长张端品教授在校园网上发表千字感言,文中称“师生互动的关键在老师,责任在老师”。
学院以“千问计划”的提出与发展为契机,遵循“以人为本、实践创新、学术育人”的理念,以学生科研能力提高为着眼点,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先导,加强导学机制建设和学术氛围营造,重点就如何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强化学术指导,构建本科生参加科研实践的长效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三、构建生物学本科科研实践体系的实践1.开展教育思想讨论,树立科研实践育人观念学院以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为本,崇尚学术”为出发点,经过研讨确立了“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的建设理念。
在“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实践·创新·融合·提升”主题组织开展教育思想讨论,以“促进学生知识创新、能力构建和素质提升、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和科学质量观,树立全面发展观、多样化人才观和系统培养观,强化科技创新、学术育人在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实践
与探索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教学中重要的一项教学实践内容,是培养和检验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和养成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过程。
就多年参与指导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从青年教师角度,针对毕业设计选题、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环节、实验完成过程环节、论文撰写与答辩环节等4个环节,提出和总结实践经验。
关键词:生命科学毕业设计环节实践探索
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教学中重要的一项的教学实践内容,是培养和检验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和养成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过程。
不仅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力、实践力和团队精神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毕业设计实际难以达到教学培养目的的要求,部分学生往往“走过场”,毕业设计最后成为空洞的形式主义。
一方面,由于学生急于在大学最后一年实习找工作,主观不重视毕业设计;另一方面,由于选题陈旧,缺乏吸引
力或指导教老师疏于管理,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原因造成。
本文就多年参与指导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从青年指导角度出发,针对以下4个环节,提出和总结一些实践与探索经验。
一、毕业设计选题环节
毕业设计选题时间不应从大四开始,而应该从大一入学开始。
由于生命科学类本科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核心教育任务,培养生物类专才,具有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应基础知识,能独立开展教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骨干力量。
相对于其他学科,生命科学类的毕业设计动手性和实验应用性更强。
已有研究表明,生物科学类毕业生中50%以上选择继续读研深造,而其他毕业生则主要就业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企事业。
因此,大一新生一入学,专业负责人安排学生参观各个实验室,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使其提前融入实验室环境氛围。
部分学生跟随研究生学长,在自己感兴趣实验室,学习相关实验手段和方法。
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逐步确认毕业设计选题方向。
同时,给予部分学生二次选题的机会,当学生实际操作后,最终发现缺乏实验兴趣或无力继续该项目研究,可重新毕业设计选题。
同时,一个大的实验主题,分2~3个小选题,以便2~3名同学组队参与,即保证指导教师有足够精力逐一跟进每位同学的毕业设计进程;同时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力
保学生积极、主动、有目的性的参与准备和投入到毕业设计中,为毕业设计最终完成创立良好的开端。
二、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环节
文献检索是毕业设计的起始环节。
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课题任务,团队中的同学通力分工合作,检索、查阅文献、归纳汇总资料、消化资料。
然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课题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完成实验技术先进行论证,最终初步确认合理的、较为完善的研究技术路线和实验步骤。
实验设计环节应兼顾学生的不同意向,对打算继续深造的同学,实验设计应更多涉及科学性,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为其后续的研究生科研生涯提供做最初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支持;而对打算直接就业的同学,实验设计应更多涉及应用性和操作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本科设计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就业竞争中更具专业优势。
三、实验完成过程环节
实验完成过程环节是毕业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
在此环节中,指导教师应该紧密与学生联系,绘制实验时间进度节点表格,每周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会,掌握学生实验进度,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听取学生实验过程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不断改进、完善、修正实验技术路线。
同时,发掘每个学生闪光点,鼓励科研积极性,树立科研信心。
参与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均为20岁左右的青年,毕业设计不仅是培养学
生的理论和科学知识,同时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品行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生命科学类实验设计过程,培养学生能力,不仅是指生命科学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育和提高,还包括毅力、创新力、实践力、团队合作力等培养。
无论他们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这些能力的获得将会有益于他们今后的人生。
因此,指导老师直面指导,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必须坚持以身作则,言教身传。
四、论文撰写与答辩环节
毕业论文撰写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验数据处理、统计能力和对实验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绘制图表,撰写符合规范的科学论文。
在指导中,要求教师有目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综合思维、逻辑写作能力。
既要杜绝教师的对学生撰写论文采取“包办代替”,亦不可对学生放任不管,应该采取“分阶段”,“分重点”,“分章节”有目的引导学生写作,使学生最终撰写出代表其科研结果,语言又不乏具有其个人特色,同时符合培养大纲要求的学术论文。
答辩是最终检验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环节,亦是部分学生感到紧张和恐慌的一关。
甚至有些学生,虽然论文完成的很好,准备的也非常充分,但是实际答辩中,常常会语无伦次,发挥大失水准。
追溯其原因,是由于这类学生心理素
质差,缺乏在很多人面前讲话机会,因此造成紧张、害怕的应激心理。
针对这一原因,在答辩环节之前,指导教师应组织多次预答辩,模拟提问,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在实际答辩中发挥正常水平。
经过此锻炼,对学生今后在科研报告或工作岗位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均有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彦臻.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3,(11):128-130.
[2]郭弘艺,唐文乔.浅析生物科学专业现状[J].中国校外教育,2014,490(07):114.
[3]郭弘艺,李世凯,唐文乔.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标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454(08):112-113.
[4]朱大奇.从加强毕业设计环节谈提高学生科研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18(03):112-113.
课题来源:上海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B1-5407-13-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