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次-)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陈明 第一章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大学课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陈明 第一章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大学课件-
● 3)设置一个定位支承点的平面限制一个自由度,称为止 推定位面或防转定位面。究竟是止推作用还是防转作用, 要根据这个定位支承点所限制的自由度是移动的还是转动 的而定。
● 4)一个定位支承点只能限制一个自由度。
●5)定位支承点必须与工件的定位基准始终贴紧 接触。一旦分离,定位支承点就失去了限制工 件自由度的作用。
常见的装配工作内容有下列几项: 1 清洗 2 联接 3 校正、调整与配作 4 平衡 5 验收
对旋转体内部的不平衡,需要结合校正 方法进行: ●1)用补焊、铆接、胶接或螺纹联接等方法 加配部分质量。 ● 2)用钻、铣、磨或锉等方法去除部分质量。
●3)在预制的平衡槽内改变平衡块的位置和 数量,加以平衡
●6)工件在定位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以及究 竟是哪几个自由度,完全由工件该工序的加工 要求所决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合理设置定位支承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7)定位支承点所限制的自由度,原则上不允许 重复或相互矛盾。
(二)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
工件的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 确定的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在分析基准问题时,必须注意下列两点:
● 1)作为基准的点、ຫໍສະໝຸດ 、面在工件上不一定具体存在,而 由某些具体的表面来体现,这些表面称为基面。例如,内 孔的中心线是通过内孔表面来体现的,内孔中心线是基准, 内孔表面是基面。因此,选择基准的问题就是选择恰当的 基面的问题。特别地,有时为了叙述方便,可以将基准和 基面统称为基准。
没有全部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 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图1-6
图1-7
(三)欠定位与过定位
根据加工的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 全部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2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内页.doc

2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内页.doc

案例分

(10
分)讲授新

(70 分)
首先审查上图零件方头销,如果材料是T8A 能否达到工艺要求。

1、 因为直径为2的孔要配作,零件又短,淬硬头部时容易把整个零件都 淬硬,使直径为2的孔加工困难,若改用20C 「钢,局部渗碳处理,对直 径为2的孔采用镀铜,就能避免上述缺陷。

2、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在制造零件的时候,首先对零件进行零件工艺分析 和选择零件毛坯。

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 3零件的工艺审查与毛坯选择
1. 3.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 的
可行性和经济性。

它包括零件各个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性,如铸造、锻造、冲压、焊接、
热处理等。

由此可见,零件结构工艺性涉及面很广,具有综合性,必须全 面综合地分析。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首先要进行零件的结构工艺 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主要包括零件的尺寸和公差标注、零件的组
成要素和零件的整体结构等三方面来阐述。

教条内页 教学环 节 及 时间分 配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上次课 内容回 顾(5
1、 工序、工位、工布概
念 案例
引入新

(5
弹备吊耳 黃 弹 HRC55-M)
3.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儿项原则。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章.ppt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章.ppt

5、选择定位基准; 6、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7、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8、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刀夹量具和辅助工具; 9、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10、填写工艺文件。
一、工艺规程的概念
二、工艺规程的作用
三、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


四、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五、工艺规程的文件格式
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可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 次数。轮廓内圆弧半径决定着刀具直径的大小,因而内圆弧半径不应过小。
5、装配和维修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零件的结构设计应考虑便于装配和维修时的拆装。左图所示螺钉装配空 间太小,螺钉装不进,改进后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零件切削加工的结构工艺性
一、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1、拔模斜度
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方向应有斜度,称为拔模斜度。当斜度 较大时,应在图中表示出来,否则不予表示。
2、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却时产生缩孔或 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落砂。
3、铸件壁厚 铸件的壁厚应保持均匀或逐渐过渡。
二、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结构 1、从零件方便装夹方面进行分析
序 号 (A)结构工艺性不好 (B)结构工艺性好
说明
1
键槽的尺寸、方位相同,可以在一次装 夹中加工出全部键槽,以提高生产率
2
结构B避免了深孔加工,节约了材料, 减轻质量
3
结构B的底面接触面积小,加工量小, 稳定性好,有利于减小平面度误差
(1)尽量减少安装次数,降低安装误差和减少辅助工时, 提高切削效率,保证精度。
工艺流程指工业品生产中,从原料到制成成品各项工序安排的程序。 切削用量是切削时各运动参数的总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工时定额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如对车工 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

孙传祝《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次课PPT课件

孙传祝《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次课PPT课件
夹↗夹紧元件:用于加工过程中,工件在各种力的作用 具↘对刀—导引下元,件保:持用在于夹确具定中夹的具既相定对位于置刀不具变的。位置。
夹具体:用于连接夹具各元件及装置使其成为一整 体,并与机床有关部位连接,以确定夹具 相对于机床的位置。
7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二章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2-1 概 述
23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二章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2-2 工件的定位原理
六、组合表面定位时存在的问题
24
第二章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2-1 概 述
三、夹具装夹及其误差 1.夹具装夹过程
5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二章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2-1 概 述
三、夹具装夹及其误差 1.夹具装夹过程
6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二章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2-1 概 述
三、夹具装夹及其误差 2.夹具的组成
定位元件:用于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
工件在定 位时允许保 留某方向的 自由度。
17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二章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2-2 工件的定位原理
二、部分定位
18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二章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2-2 工件的定位原理
三、欠定位
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支承点数少于工序加工要 求应予以限制的自由度数时。
第二章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2-2 工件的定位原理 工件在空间自由状态下具有6个自由度。
限制工件某 一方向的自由 度,工件在该 方向的位置就 得以确定。
将定位元件抽象为定位支承点,即6点定位原理。 6点定位原理:采用6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来限制 工件的6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

机械制造工艺学PPT课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PPT课件

编辑版pppt
21
5.2.3 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
工艺规程设计所需的原始资料:
(1)产品装配图、零件图;
(2)产品验收质量标准;
(3)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批量;
(4)毛坯材料与毛坯生产条件;
(5)制造厂的生产条件,包括机床设备、工艺装备的规
格性能及使用状况,工人技术水平以及自制工艺装
备能力、能源状况等资料;
③ 展成法(范成法)
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运动时,刀刃在被加工表面上的包络面形成 成形 表面。
形状精度主要取决于机床展成运动的传动链精度与刀具的制造精度
举例:齿轮加工。
编辑版pppt
35
5.3.3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选择得正确与否是关系到工艺路线和夹具结构设计是否合理 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将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生产率和加工成本。
编辑版pppt
9
(5)工位
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位置所连续完 成的那部分工序。
为了减少工件的安装次数, 提高生产效率,常采用多 工位夹具或多轴(或多工 位)机床,使工件在一次 安装后先后经过若干个不 同位置顺次进行加工。
编辑版pppt
10
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之间的关系如下:
机械制造工艺学
授课教师:杨 军
编辑版pppt
1
第5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5.1 零件制造的工艺过程 5.1.1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
制造机器或零部件所经历的劳动过程(相互关联) 的总和。
包括 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原材料的运输和保管、 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和调试、检验和试 车、喷漆和包装等子过程。
编辑版pppt
37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内容: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3. 机械制造工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工程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内容等。

3. 分析实际案例: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制定与优化:工艺规程、工艺卡片、工艺数据库等。

3. 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 利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利用仿真软件,演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仿真软件。

4. 实际生产案例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81页PPT文档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81页PPT文档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选用比较可靠、平整光洁的 表面,以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6)不重复使用原则
粗基准的定位精度低,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允许使 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否则定位误差太大。
22
25.03.2020
二.定位基准选择(续)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精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减少误差, 保证加工精度和安装方便。
back
19
25.03.2020
二.定位基准选择(续)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2)工件表面间相互位置要求原则
必须保证工件上加 工表面与不加工表 面之间的相互位置 要求,应以不加工 表面作为粗基准。 如果在工件上有很 多不加工的表面, 则应以其中与加工 表面相互位置要求 较高的不加工表面 作粗基准
20
(1)基准重合原则。 应尽可能选用零件设计基准 作为定位基准,以避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B±TB
A±TA
23
25.03.2020
二.定位基准选择(续)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2)统一基准原则 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精基准定位加工 各表面,以保证各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采用统一基准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几个 表面,减少安装次数和安装误差,有利于保证各加工 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有关工序所采用的夹具结 构比较统一,简化夹具设计和制造,缩短生产准备时 间;当产量较大时,便于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大 幅度地提高生产率。
25.03.2020
二.定位基准选择(续)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3)余量足够原则 如果零件上各个表面均需加工,则以加工余量最
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21
25.03.2020
二.定位基准选择(续)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章第6节PPT优秀课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章第6节PPT优秀课件
10
四、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计算工序尺寸和标注公差是制定工艺规程的主要工作之一。工序尺 寸是指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所应保证的尺寸,其公差按各种加 工方法的经济精度选定。工序尺寸则要根据已确定的余量及定位基 准的转换情况进行计算,可以归纳为二类情况 。
1)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同一表面经多次加工达到图纸尺寸要求,其中间工序 尺寸根据零件图尺寸加上或减去工序余量即可得到, 即从最后一道工序向前推算,得出相应的工序尺寸, 一直推算到毛坯尺寸。
2
单边余量 Zb =la-lb
双边余量 外圆表面 2 Zb =da-db ,
内圆表面 2 Zb =Db-Da
3
由于各工序尺寸都有偏差,故实际切除的余量是变化的。
工序余量又分为公称余量Zb、最大余量Zmax、最小余量Zmin 对于被包容面,本工序的公称余量 Zb =la-lb
工序尺寸公差一般按“入体原则”标 注
6800.4
扩孔 毛坯孔
5
IT13 (0.4) 64
13.5
1 2
59
6400.4
591 2 13
(二)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要时,工序 尺寸要在还需继续加工的表面上标注时,用
尺寸链原理计算
[例2]如图所示,齿轮孔上的键槽加工:
镗孔至39.600.1——拉键槽到x ——热处理——
磨内孔到
4000.06,并保证键槽深
9
三、 加工余量的确定
1)计算法
掌握影响加工余量的各种因素具体数据的条件下, 计算法比较科学,但目前统计资料较少。
2)经验估计法
为避免出现废品,估计余量一般偏大,用于单件小 批生产。
3)查表法
以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为基础制成数据表格,查表 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查表法确定加工余量, 方法简便,较接近实际,应用广泛。

机械制造工艺学培训教程(ppt-3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培训教程(ppt-39页)
七、工艺规程制订的主要依据
1、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2、产品的验收的质量标准。 3、产品的生产纲领(年产量)。 4、毛坯资料。 5、现场的生产条件。 6、国内外的工艺技术发展的情况。 7、有关的工艺手册及图册。
八、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
1、计算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3、选择毛坯。 4、拟订工艺路线。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确定设备、刀、夹、量具和辅助工具。 7、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8、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填写工艺文件。
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
工艺特征
单件小批
中批
大批大量
零件的互换性的互换性
毛坯制造方法与加工余量
木模手工造型或自由锻,加工余量大
部分采用金属模铸造或模锻,加工余量中等
广泛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模锻或其它高效方法,加工余量小
机床设备
通用机床
部分通用机床和高效机床
广泛采用高效专用机床及自动机床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重型零件
中型零件
轻型零件
单件生产 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生产 大量生产
<5 5~100 100 ~300 300 ~1000 >1000
<10 10~200 200 ~500 500 ~5000 >5000
<100 100~500 500 ~5000 5000~50000 >50000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 2、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 3、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4、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以及表面质量方面的要求。 5、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其中1、2、4决定了加工方法、加工方案,3决定了加工顺序,5对工艺有较大影响,所以分析了零件的技术要求后,对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便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第2次课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第2次课

完全定位:
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时。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二章 工件的装夹
§2-2 工件的定位
一、工件定位原理
部分定位:
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六个自由度未被全部限制时。
无法限制、也没有必要限制某方向的自由度。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二章 工件的装夹
机械制造工艺学
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定位时,由于工件的各定位基准面 之间以及夹具的各定位元件之间均存在误差,由此将破坏一批工件位置的一致性,并 在夹紧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甚至不能夹紧。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二章 工件的装夹 §2-2 工件的定位 一、工件定位原理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二章 工件的装夹
§2-2 工件的定位
机械制造工艺学
➢ 工件定位原理 ➢ 定位元件的选择 ➢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二章 工件的装夹 §2-2 工件的定位 一、工件定位原理 工件在空间自由状态下具有六个自由度。
限制工件某一方向 的自由度,工件在该 方向的位置就得以确 定。
第二章 工件的装夹 §2-1 概 述 三、夹具装夹及其误差 1.夹具装夹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二章 工件的装夹 §2-1 概 述 三、夹具装夹及其误差 1.夹具装夹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二章 工件的装夹 §2-1 概 述 三、夹具装夹及其误差 2.夹具的组成 定位元件: 用于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
第2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_课件-PPT精选文档-PPT精品文档

机械制造工艺学_课件-PPT精选文档-PPT精品文档
9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机器装配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 就成为机器或称产品。一台机器只能有一个基准零件,其作 用与上述相同。为形成机器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之为总装。
图5-5 某型号曲轴磨床
10
二、不同生产类型装配工艺特点与组织形式
表5-1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与比较
本章难点
装配尺寸链
2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器装配工艺
Machine Assembling
第一节 机器装配概述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Assembling
3
一、机器装配的Βιβλιοθήκη 本概念 机器装配 机械装配是按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构成机器的零 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过程。装配是机器制造中 的后期工作,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机器装配基本作业 清洗 连接 校正、调整与配作 平衡 验收、试验 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运动精度 机器装配精度 相互配合精度
第5章 机器装配工艺
本章要点
装配工艺方法
装配尺寸链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自动装配
1
本章概述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装配的基本概念及装配精度等零件精度的 关系。了解生产类型与装配方法的关系,熟练掌握装配 尺寸链的组成,建立计算方法,了解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的原则、内容和步骤。
本章重点
△掌握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具备正确计算装配尺 寸链的方法。
图5-1 卧式万能铣床工作台面 对升降台垂直移动的垂直度要求
5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装配工艺系统图 为了便于装配,通常将机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 图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零件、套件、组 件、部件和机器(图6-2)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次-)讲课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次-)讲课教案

机械制造⼯艺学-(-第2次-)讲课教案第2次作业 <机械制造⼯艺学> 201603⼀、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共 20 ⼩题,每⼩题 2 分)1. 单件⼩批⽣产⼀般采⽤( )装配组织形式。

A. 移动式装配流⽔线B. 固定式装配C. 变节奏流⽔装配D. 移动式装配2. 长V形块定位将消除( )个⾃由度。

A. ⼀个B. ⼆个期⼯程C. 三个D. 四个3. 在丝杠加⼯中,采⽤时效处理的⽬的是( )A. 提⾼材料的切削性能B. 提⾼丝杠的⼒学性能C. 消除内应⼒,以便使丝杠的精度长期保持稳定D. 提⾼丝械杠的耐磨性4. ( )加⼯是⼀种易引起⼯件表⾯⾦相组织变化的加⼯⽅法。

A. 车削B. 铣削C. 磨削D. 钻削5. 在滚齿机上⽤齿轮滚⼑加⼯齿轮的原理,相当于⼀对( )的啮合过程。

A. 圆柱齿轮B. 圆柱螺旋齿轮C. 锥齿轮D. 螺旋锥齿轮6. 以下关于磨削表⾯粗糙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径向进给量增⼤,有利于降低表⾯粗糙度B. 砂轮硬有利于获得较细的表⾯粗糙度C. ⼑尖圆弧半径增加有利于减⼩表⾯粗糙度值D. 被加⼯材料塑性越⾼,则加⼯后表⾯粗糙度越⼩7. 以下加⼯采⽤⼯序集中的是( )。

A. 单件⼩批⽣产B. ⼤批量⽣产C. 活塞的加⼯D. 轴承的加⼯8. 已知某尺⼨链,其增环基本尺⼨A1=150mm、A2=80mm;其减环基本尺⼨为A3=30mm、A4=40mm,该尺⼨链的封闭环基本尺⼨A0应为( )。

A. 180mmB. 160mmC. 140mmD. 300mm9. 在中⼩批量⽣产中,对于⼀些精度要求⾼、⼯步内容较多的复杂⼯序,主要采⽤( )进⾏加⼯。

A. 专⽤机床B. 组合机床C. 数控机床D. ⾃动机床10. 时间定额中( )时间随⼯件数量的增加⽽减少。

A. 基本时间B. 辅助时间C. 休息与⽣理时间D. 准备终结时间11. 齿形精加⼯⽅法中,( )的加⼯精度最⾼。

A. 剃齿B. 挤齿C. 磨齿D. 珩齿12. 以下( )适合采⽤修配法A. 装配精度⾼、组成环数少B. 装配精度低、组成环数多C. 装配精度⾼、组成环数多D. 装配精度低、组成环数少13. 机床、夹具、⼑具等的制造误差,属于()误差。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知识。

3. 示范: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

2.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

二、教学重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的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讲解: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

3. 示范: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次作业 <机械制造工艺学> 2016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单件小批生产一般采用( )装配组织形式。

A. 移动式装配流水线
B. 固定式装配
C. 变节奏流水装配
D. 移动式装配
2. 长V形块定位将消除( )个自由度。

A. 一个
B. 二个期工程
C. 三个
D. 四个
3. 在丝杠加工中,采用时效处理的目的是( )
A. 提高材料的切削性能
B. 提高丝杠的力学性能
C. 消除内应力,以便使丝杠的精度长期保持稳定
D. 提高丝械杠的耐磨性
4. ( )加工是一种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A. 车削
B. 铣削
C. 磨削
D. 钻削
5. 在滚齿机上用齿轮滚刀加工齿轮的原理,相当于一对( )的啮合过程。

A. 圆柱齿轮
B. 圆柱螺旋齿轮
C. 锥齿轮
D. 螺旋锥齿轮
6. 以下关于磨削表面粗糙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径向进给量增大,有利于降低表面粗糙度
B. 砂轮硬有利于获得较细的表面粗糙度
C. 刀尖圆弧半径增加有利于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D. 被加工材料塑性越高,则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越小
7. 以下加工采用工序集中的是( )。

A. 单件小批生产
B. 大批量生产
C. 活塞的加工
D. 轴承的加工
8. 已知某尺寸链,其增环基本尺寸A1=150mm、A2=80mm;其减环基本尺寸为A3=30mm、A4=40mm,该尺寸链的封闭环基本尺寸A0应为( )。

A. 180mm
B. 160mm
C. 140mm
D. 300mm
9. 在中小批量生产中,对于一些精度要求高、工步内容较多的复杂工序,主要采用( )进行加工。

A. 专用机床
B. 组合机床
C. 数控机床
D. 自动机床
10. 时间定额中( )时间随工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A. 基本时间
B. 辅助时间
C. 休息与生理时间
D. 准备终结时间
11. 齿形精加工方法中,( )的加工精度最高。

A. 剃齿
B. 挤齿
C. 磨齿
D. 珩齿
12. 以下( )适合采用修配法
A. 装配精度高、组成环数少
B. 装配精度低、组成环数多
C. 装配精度高、组成环数多
D. 装配精度低、组成环数少
13. 机床、夹具、刀具等的制造误差,属于()误差。

A. 原理误差
B. 常值系统误差
C. 变值系统误差
D. 随机误差
14. 以下加工余量说法错误的是()
A. 机械加工时,从工件切去的一层金属称为加工余量
B. 加工余量等于切削层深度。

C. 加工总余量又称为毛坯余量
D. 加工余量也有误差
15. 活塞与活塞销的装配一般采用的装配方法是()
A. 互换装配法
B. 分组装配法
C. 调整装配法
D. 修配装配法
16. 某轴类零件材料为45钢,需淬火处理,加工精度为IT6级、表面粗糙度为
0.8,其加工路线为()
A. 粗车——半精车——精车
B. 粗车——半精车——精车——磨削
C. 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精磨
D. 粗车——半精车——粗磨
17.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是()
A. 完全定位
B. 欠定位
C. 不完全定位
D. 过定位
18. 超精加工主要用于()。

A. 修正孔的尺寸误差
B. 修正孔的形状误差
C. 修正孔的位置误差
D. 获得较细的表面粗糙度
19. 对中批生产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以通用工装为主,必要时采用专用夹具
B. 大多采用互换法;
C. 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一般
D. 生产效率一般
20. 珩磨不能修正孔的()。

A. 位置偏差
B. 孔的圆度误差
C. 孔的圆柱度误差
D. 孔的表面粗糙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以下属于工序集中的特点的是( )。

A. 减少了工件装夹次数
B. 增加了工件装夹次数
C. 使机床结构复杂
D. 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

2. 齿形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
A. 滚刀在制造、安装中的误差
B. 机床工作台回转中存在的小周期转角误差。

C. 工件出现几何偏心
D. 夹具安装误差。

3. 以下连接中,( )是不可拆卸连接。

A. 螺纹连接
B. 焊接
C. 过盈配合
D. 铆接
4. 丝杠螺纹的加工方法有( )
A. 车削
B. 铣削
C. 磨削
D. 刨削
5. 以下旋转体,装配时需要进行平衡的是( )。

A. 车床角铁式夹具
B. 钻床主轴
C. 磨床砂轮主轴
D. 磨床皮带轮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5分,共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
镗孔公差为0.1mm,该工序精度的标准偏差σ=0.025mm,已知不能修复的废品率为0.5%,试求产品的合格率为多少?(已知:F(Z)=0.4953时,z=2.6)(1)计算不合格品率(2)计算工序能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
1. 减少机床传动链误差的措施有哪些?
2. 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形成是怎样的?
3. 填表求解程序的步骤是什么?
4. CAPP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5. 珩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有哪些?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
1. B
2. D
3. C
4. C
5. B
6. C
7. A
8. B
9. C 10. D 11. C 12. C 13. A 14. B 15. B 16. B 17. C 18. D 19. A 20. A
二、多项选择题(15分,共 5 题,每小题 3 分)
1. AC
2. AB
3. BCD
4. ABC
5. ACD
三、计算题(15分,共 1 题,每小题 15 分)
0.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四、简答题(30分,共 5 题,每小题 6 分)
1.
参考答案:
减少传动链误差的措施有:(1)减少传动元件,缩短传动链,以减少误差来源。

(2)提高各传动元件,特别是末端传动元存的制造、安装精度。

(3)传动链中各传动副的传动比尽可能按降速比递增的原则来分配越接近末端的传动副,其降速比应越大,通常,齿轮及螺纹加工机床都为降速传动。

(4)采用误差校正装置。

校正装置是在原传动链中人为加入一误差,其大小与传动链本身的误差相等而方向相反,从而使之相互抵消。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答对一个给1.5分
2.
参考答案:
表面粗糙度的形成:磨削加工是用分布在砂轮表面上的磨粒通过砂轮和工件相对运动来进行切削的。

由于磨粒在砂轮上分布不均匀,有高有低,而磨粒切削刃钝圆半径较大,同时磨削厚度又很小,因此在磨削过程中,磨粒在工件表面上滑擦、耕犁和切下切屑,把加工表面刻划出无数微细的沟槽,沟槽两边伴随着塑性变形,形成粗糙表面。

解题方案:
考查表面粗糙度的形成过程
评分标准:
答对给分
3.
参考答案:
填表求解程序:(1)尺寸式(2)工序尺寸公差(3)最小余量(4)余量公差(5)平均余量(6)平均尺寸
解题方案:
求工艺尺寸链可采用填表求解的方法。

评分标准:
答对一个给1分
4.
参考答案:
CAPP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只要输入零件加工的有关信息,计算机就能自动生成并输出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有些较完善的系统还能进行动态仿真,对加工过程进行模拟显示,以便检查工艺规程的对性。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答对给分
5.
参考答案:
1、珩磨的工作原理珩磨是利用珩磨工具对工件表面施加—定的压力,珩磨工具同时作相对旋转和直线往复运动,切除工件上极小余量的一种光整加工方法。

它是利用安装在珩磨头圆周上的若干条细粒度油石,由涨开机构将油石沿径向涨开,使其压向工件孔壁,以便产生一定的面接触,同时珩磨头作回转和轴向往复运动,由此实现对孔的低速磨削。

油石上的磨粒在已加工表面上留下的切削痕迹呈交叉而不相重复的网纹。

2、珩磨的应用场合珩磨工艺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矿山机械、机床行业等。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答对一个给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