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合集下载

7-4 化学致癌物危险评价

7-4 化学致癌物危险评价

第四节化学致癌物危险评价化学致癌物危险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定性的,即该化学物能否致癌;二是定量的,即进行剂量反应关系分析,以推算可接受的危险度的剂量,或人体实际可能接触剂量下的危险度。

由于致癌是一种后果严重的毒性效应,因此致癌性评定的工作极其复杂。

需要严密设计的人群流行病调查才能判定对人的致癌性;动物试验只有长期终生试验才被公认为确切证据。

这些调查和试验都不容易进行,因此先进行致突变试验,可对受试物的致癌性进行初步推测。

对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则需要进行体外恶性转化试验和短期动物致癌试验。

∙构效关系分析致癌物的化学结构种类繁多,分析从一种同系物着手,找出该系物质化学结构中与致癌性关系最密切的构份,以及其他构份改变时所产生的影响。

如对数百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小鼠皮肤癌诱发试验结果做的构效关系分析表明,不仅化学结构的微小变化都关系着致癌性的强弱,而且与其立体结构性的变化也有密切关系。

∙通过致突变试验进行致癌物筛检此筛检又称为短期致癌物筛检试验。

首先应明确,致突变试验是依据大多数致癌物具有致突变性而大多数非致癌物无致突变性来对受试物进行致突变检测。

筛检阳性的受试物可能是具有遗传毒性的致癌物,也可能是具有遗传毒性的非致癌物;阴性的受试物可能是非遗传毒性的非致癌物,还有可能是非遗传毒性的致癌物。

∙试验组合根据目前对致癌机理的认识,遗传毒性致癌物可能有多种致癌机理,因此要求试验组合尽可能反映较多的遗传学终点。

致突变试验观察到的现象所反映的事件称为遗传学终点。

国际环境致突变物致癌物防护委员会(ICPEMC)1983年提出把致突变试验所反映的遗传学终点分为5类:∙DNA完整性的改变(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DNA重排或交换;∙DNA碱基序列改变;∙染色体完整性改变;∙染色体分离改变。

其中第3实际指基因突变,而第4和第5依次指染色体结构改变和数目改变。

试验组合应反映3种或5种终点。

有一种试验阳性,即可认为该受试物为致突变物,因而就可能是遗传毒性致癌物。

化学致癌作用及评价2016MPH

化学致癌作用及评价2016MPH

2018/3/31
6
人类研究化学致癌的历史
• 一、烟囱清扫工和阴囊癌
1775年英国Pott报告扫烟囱工人中阴囊癌多发。之后,引发 了煤烟导致其他部位肿瘤的报道。但他的研究对随后的一个 世纪的公共卫生业影响甚微。1778年在丹麦掀起了预防阴囊 癌的热潮。丹麦政府明令规定凡是从事清扫烟囱的人一定每 天洗澡一次,自此丹麦患阴囊癌的人远较英国为少。这个重 要的差异直至1872年才被英国的另一个学者布林(Butlin)发 现。于是他大声疾呼建议以完善的工作服装与每日的沐浴来 防止阴囊癌的发生,结果颇为有效。 这是人类发现环境因素可以致癌的第一个例证,因此开创了 人们对化学致癌因素的研究。
2018/3/31
15
人类致癌证据 动物致癌证据 1类 人类致癌物 2类 2A 对人很可能 致癌物 2B 对人可能致 癌物 充分 有限 充分 不足 充分 不足或有限 缺乏
有限 不足 3类 对人致癌尚不确 不足 定 4类 可能对人不致癌 缺乏
2018/3/31
16
1971-2012年,共评价了927多种化合物、
化学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2016.9
2018/3/31
1
问题1
“癌”的概念?
2018/3/31
2
“癌”的概念
• 普通意义上
指恶性肿瘤
• 医学概念
真正意义上的癌(上皮的恶性变) 肉瘤(间质的恶性变)
• 毒理学“癌”的概念
癌 肉瘤 良性肿瘤
2018/3/31
3
• 问题2
毒理学研究的致癌作用和其他学科不同点?
2018/3/31
11
人类致癌证据 动物致癌证据 1类 人类致癌物 2类 2A 对人很可能 致癌物 2B 对人可能致 癌物 充分 有限 充分 不足 充分 不足或有限 缺乏

化学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化学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致癌物的代谢活化与灭活


体内

代谢活化

靶部位


活性致癌物
有效ຫໍສະໝຸດ 代谢灭活剂量
致癌性下降、
极性高的产物
致癌
体外
B(a)P的代谢途径
化学致癌物的代谢特点:
1、代谢以氧化过程为主,终致癌物有亲电子性; 2、代谢活化可在多种组织、器官中进行,虽
有器官特异性,但以肝脏为主; 3、在种属、品系、家族和个体上的差异与遗
2、将修复的损伤通过CP扩展成不可修复 的突变;
3、致癌过程所必需的不同水平,不同形 式的遗传机构损伤必须通过CP才能实现;
第一节 化学致癌物
Chap.1 Chemical carcinogens
WHO:人类肿瘤的发生90% 与
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 要是化学因素。
化学致癌物分类
▪根据化学物质致癌作用强度分 ▪根据化学致癌物质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分 ▪按照不同化合物在致癌过程中所表现的作用分 ▪按照致癌作用机制分
根据化学物质致癌作用强度分四类 (IARC):
概述 Introduction
研究简史
1713年 Ramazzini 修女乳腺癌----独身的生活方式 1775年 Pott 烟囱工阴囊癌---烟囱作业接触(煤焦油、烟炱) 1895年 Rehn 染料工人膀胱癌----接触芳香胺类化合物 1918年 山极和市川 煤焦油抹兔耳---皮肤癌 1934年 Kennawway 分离出焦油沥青中的苯并芘、二苯
据IACR的癌症发病资料,1990年全 球每年新发癌症患者总数约为840万,其 中发达国家约占46%,发展中国家占54 %。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位 或第二位原因,每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 死于癌症。我国恶性肿瘤(2000年)在各 种死因中排在第二位,城市已排在首位。

食品毒理学第七章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食品毒理学第七章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食品毒理学第七章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第七章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肿瘤指有分裂潜能的细胞受致癌因素的作用后发生恶性转化和克隆性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在人体任何部位、任何组织都可以发生肿瘤。

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是指具有化学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化学致癌机制一、化学致癌作用——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致癌过程有多个与癌肿有关的基因参与不同器官来源、不同组织类型、临床阶段以至同一种肿瘤在不同地区所见的遗传变化是不同的多种环境致癌物、致癌因子或条件可协同作用个体的不同遗传背景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二、与致癌作用有关的代谢活化与灭活:前致癌物近致癌物终致癌物三、化学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一)基因突变:碱基对的组成或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二)基因扩增和过表达:(三)基因重排:(四)染色体易位:(五)截断形式多肽表达:四、化学致癌过程:启动阶段促癌阶段演进阶段(initiation)(promotion)(progression)组1,对人类是致癌物。

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

组2,对人类是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

又分为两组,即组2A和组2B。

组2A,对人类很可能(probably)是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组2B,对人类是可能(possible)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

组4,对人类可能是非致癌物。

1第二节化学致癌物的分类IARC(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报告)和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资料分为四级:致癌性证据充分、致癌性证据有限、致癌性证据不足及证据提示缺乏致癌性。

第章-致癌作用

第章-致癌作用

1.1.1 概念与危险性分级
❖ 化学致癌物是能引起动物和人类肿瘤、增加其发病 率或死亡率的化合物。
❖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02年根据878种化学物质的致 癌证据强度分四级:
❖ Ⅰ 对人及动物确有致癌作用; ❖ ⅡA 对人很可能有、对动物确有致癌作用; ❖ ⅡB 对人及动物可能有致癌作用; ❖ Ⅲ 不能判别是否有致癌作用; ❖ Ⅳ 对人类可能无致癌作用。
❖ 姐妹染色体交换:接触多种工业毒物、电离辐射; ❖ 微核形成:有机溶剂、重金属、吸烟、嚼食槟榔; ❖ 染色体畸变:工业毒物、电离辐射、大气污染; ❖ 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化疗药物、电离辐射; ❖ MN血型糖蛋白突变:化疗药物、电离辐射; ❖ 肿瘤抑制基因突变:黄曲霉素; ❖ 癌基因活化:多环芳烃、吸烟。
3.2 动物诱癌试验
❖ 动物诱癌试验结果对判定化学物质致癌性具 有很高的价值,是鉴定致癌性的重要条件。
❖ 动物诱癌模型(P160表9-2)对阐明化学物 的致癌原理、研究有关作用因素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3.3 人群流行病学观察
❖ 人群流行病学观察结果对判定人类致癌物具 有决定意义。
❖ 采用生物标记检测技术可用于病因学研究、 危险度评价及干预试验中临床流行病学观察 ,也可用于肿瘤早期发现和阻断:
第章 致癌作用
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
1 化学致癌物质
❖ 1.1 人类化学致癌物 ❖ 1.2 化学致癌物的活化与灭活 ❖ 1.3 化学致癌物的作用靶
1.1 人类化学致癌物
❖ 1.1.1 概念与危险性分级 ❖ 1.1.2 确定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P152-
153表9-1) ❖ 1.1.3 致癌物的致癌机制分类 : ❖ 遗传毒性致癌物 ❖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10
分类
人类致癌物
IARC
1
人证据
充分 有限或不足 缺乏或不足 缺乏或不足 缺乏
动物证据
充分或有限 充分 充分或有限 不足或缺乏 至少2个物种 阴性结果
11
很可能是人类 2A 致癌物 可能是人类致 2B 癌物 3 未分类 非致癌物 4
Hale Waihona Puke (二)按化学致癌物的作用机制
①直接致癌物:二甲氨基甲酰氯、
氮芥、烯化环氧化物 1、遗传毒性致癌物
1、构效关系分析 构效关系分析多从一种同系物着手,找出该 系物质化学结构中与致癌性关系最密切的 结构成分,及其它结构成分改变时所产生 的影响。 构效关系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在于样本含 量,不仅要分析的同系物的总数要充分, 而且其中各种类型结构变化的数目也要足 够。
48
2、短期致癌物筛选试验
通过以致突变试验作为致癌物筛检。致突变试验仅能检测某 种因素地致突变性。筛检试验为阳性的受试物,既可能是 具有遗传毒性的致癌物,也可能是具有遗传毒性的非致癌 物,也不能完全排除致癌性。
第七章 食品中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及评价
1
2
教学内容
§1 §2 §3 §4 基本概念 致癌物的分类 化学致癌过程与机制 致癌性的评价方法
3
§1 基本概念
• 增生:组织或器官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 • 肿瘤:人体器官组织的细胞在外来和内在有害因素的长 期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过度增殖为主要特 点的新事物。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 恶性肿瘤:癌、肉瘤、淋巴瘤 • 化学致癌:化学物质引起或增进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 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 化学致癌物:过去简单定义为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并发展成肿瘤的化学物质。现在定义为当给从未染过毒的 动物染毒一段时间后,和未染毒的对照组相比较时能引起 某种组织或细胞肿瘤显著性增加的任何物质。

致癌作用及其试验与评价方法

致癌作用及其试验与评价方法

(2)前致癌物
多数有机致癌物本身并不致癌,需代谢活化才 具有致癌活性,称为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 的原型称为前致癌物。前致癌物经代谢活化形 成 的 中 间 间 代 谢 产 物 —— 近 致 癌 物 ( 半 致 癌 物),有一定致癌作用但必须再一次激活—— 终致癌物(前致癌物经代谢活动形成的具有致 癌作用的代谢物和不需代谢活化的致癌物)。
DNA损 伤修复
引发 细胞
促癌物
正常 上皮
上皮过 度增殖
早期 腺瘤
中期 腺瘤
晚期 腺瘤
原 位 癌
浸润 转移
引发 促长 阶段 阶段
进展阶段
由抑癌基因APC丢失 开始,癌基因Ras突 变促进克隆的发展, 导致腺瘤发生。
抑癌基因DCC和p53缺失, 促进结肠肿瘤从良性到恶性 发展。
结肠癌的多阶段模型
2、化学致癌的癌基因学说
抑癌基因失活
肿瘤细胞增殖失控
化学致癌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多阶段理论
癌基因 抑癌基因 DNA修复基因 代谢酶基因 凋亡基因 抗凋亡基因
化学致癌物
外源性因素
理化生物因素、营养等
生物体
内源性因素
遗传、免疫、激素、精神等
引起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发生点突变、 扩增、易位、重排、缺失等使癌基因活化, 抑癌基因失活,导致细胞的增殖、分化、 凋亡异常引起肿瘤。
3. 非 遗 传 毒 性 致 癌 物 (non-genotoxic
carcinogens)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不与DNA反应,可 能间接地影响DNA并改变基因组导致细胞 癌变,或者通过促长作用、增强作用导致 癌的发展。
(1)促癌剂:本身无致癌性,在给以遗 传毒性致癌物之后再给以促长剂可增强 遗传毒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也可促进 “自发性”转化细胞发展成癌。

第七章 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毒理学课件

第七章  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毒理学课件
2020下/11/1表1 列出了人类的已确认或预期可影响肿瘤发生的部分基因
2、癌基因
癌基因(oncogene)是在研究病毒致癌时发现的。某
些病毒携带有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即病毒癌基因,简称V-
onc 。其直接或经过逆转录后,整合于宿主细胞的基因组, 从而发挥其致癌作用。
正常细胞中,也存在着核酸水平及蛋白质产物水平的与
引发阶段是指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与DNA作用,导致 体细胞突变成引发细胞的阶段,是化学致癌作用的第一步。
在引发过程中至少有三个细胞功能是重要的,即致癌物 的代谢,DNA修复和细胞增殖。
引发阶段通常是一相对迅速的过程,化学致癌物对靶细 胞DNA产生损伤作用,经一次或多次细胞分裂增殖固定下 来,引发所确定的基因型和/或表型是不可逆的,引发细胞 在形态上与正常细胞很难区别。
二、非突变学说(基因外机制)
文献中亦称渐成说、细胞分化失常学说。 该学说认为: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基因调控失常,
使原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减小分化能力,甚至去分化 或胚胎化,致癌物可能作用于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 物质,即所谓通过基因外作用,影响基因表达,产生 了新的分化稳态,故又称基因外癌变或基因表现型癌 变。
有时还会涉及第三类基因——DNA修复相关性基因。在 某些方面,它与肿瘤抑制基因相似。它在癌症发生中很重要, 但并不是决定肿瘤表型最重要的成份。
以结肠癌的发生为例,在从结肠上皮过度增生到结肠癌的 演进过程中,关键性的步骤是癌基因以及肿瘤抑制基因的丧 失或突变。这些阶段梯性积累起来的不同基因分子水平的改 2020/1变1/11,可以在形态学的改变上反映出来。
• 具有DNA的修复缺陷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易发生肿瘤。 • 有些肿瘤可遗传给后一代,如肾胚胎瘤、视网膜神经胶质

第七章致癌物质解读

第七章致癌物质解读


不小心弄入口内时,立即用 1% NaCO3 漱 口,再用清水漱口至清洁为止。 剩下的阳性样品,应先用 10% NaClO 处理 后才能倒到指定的地方。 离开实验室前,可在紫外灯下检查各部分 是否还有未消毒干净的部位,如有,则在 荧光处用5% NaClO处理。
27


2. 酶联免疫吸附法

原理 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提取、脱脂、 浓缩后与定量特异性抗体反应,多余的游 离抗体则与酶标板内的包被抗原结合,加
18
表7-1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量标准
项 目 食 品 ≤ ≤ ≤ 指标, µ g/kg 20 20 10 玉米、花生仁、花生油 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 黄曲霉毒素B1 大米、其他食用油
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
婴儿代乳食品 牛乳 黄曲霉毒素M1


5
不得检出 0.5 按含牛乳量 折算
乳制品
17
(二)允许含量

由于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特别是它的 强致癌性。世界各国对其污染都很重视,并对其 在食品中的含量都作了严格限制。故其在食品中 允许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 FAO/WHO规定食品中 AFTBl<15 µ g/kg, 美国≤20 µ g/kg, 日本≤10 µ g/kg, 以色列与瑞典规定不得检出。 我国对食品中AFT的允许量标准见表7-1。
物质。作展开剂用的乙醚和三氯甲烷不应
含有氧化物或过氧化物,否则会使黄曲霉
毒素B1被破坏而灵敏度降低。
②配制 AFTB1 或 M1 标准溶液时需用百万分
之一天平,称量比较困难,而且 AFTM1 见光
后易被破坏。
25
③实验过程中的防护:由于 AFT是剧毒及强致癌
物,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特别小心。

毒理学 环境有害因素的致癌作用

毒理学 环境有害因素的致癌作用

第七章环境有害因素的致癌作用环境有害因素别是化学致癌问题是当今社会倍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因为:①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高,发癌年龄年轻化;②查明了遗传因素和病毒的生物学因素虽与肿瘤发生有关。

但并非是导致肿瘤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③发现环境化学污染和某些物理有害因素(如紫外线)与肿瘤发病率密切相关。

WHO指出, 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

第一节基本概念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是指环境有害因素引起或增进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化学致癌(chemical carcinogenesis)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增进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具有这类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

在毒理学中,“癌”的概念广泛,包括上皮的恶性变(癌),也包括间质的恶性变(肉瘤)及良性肿瘤。

这是因为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只诱发良性肿瘤的致癌物,而且,良性肿瘤有恶变的可能。

随着体细胞突变致癌研究深入,提出了癌基因(oncogene)致癌的概念,即携带致癌遗传信息的基因就是癌基因。

在最早提出这个中文名词时,许多人认为并不准确,称“癌相关基因”更合适。

不过现在这个概念已被大家接受,因此,本教材亦称作“癌基因”。

正常细胞中也存在着在核酸水平及蛋白质产物水平与病毒癌基因高度相似的DNA序列,称为原癌基因 (proto-oncogene,c-onc)。

在正常细胞中c-onc 的表达并不引起恶性变,其表达受到严密控制,并似乎对机体的生长和发育具有作用。

随着相关研究报告的增多,“癌基因”和“原癌基因”这两个名词区分并不严格。

随着对癌基因研究的深入,发现肿瘤细胞的遗传学改变除涉及癌基因外,还涉及另一类基因,即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或onco-suppressor gene ),或称抗癌基因(antioncogene),肿瘤抑制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肿瘤性状的表达,只有当它自己不能表达或其基因产物去活化才容许肿瘤性状的表达。

环境污染物的特殊毒性及其评价致癌作用课堂PPT

环境污染物的特殊毒性及其评价致癌作用课堂PPT
14
2.4 多阶段学说
• 进展阶段(progression )
突变细胞在形态、功能、代谢和行为方面表现出 肿瘤的特征,如生长加速、侵袭性、转移能力及生 化、免疫性能改变。
• 不可逆 • 核型不稳定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 进展的早期阶段对环境因素敏感 • 观察到良性或恶性肿瘤 • 进展剂使已促长细胞进入该阶段
通过细胞表型的改变 ,反映各种理化因素的致 癌性.可模拟化学致癌物 在体内致癌的过程,并可 对发生转化的细胞做直接 观察和做各种分析。
细胞转化试验是致癌物检测及癌变机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22
用于长期致癌试验的实验动物
1.啮齿类动物:大鼠或小鼠
1)习性和体内代谢与人接近,对致癌物敏感 2)寿命较短,经济,易于操作 3)生理病理特征了解透彻 4)自发肿瘤发生率资料全面等
大气: 光氧化作用
水体、土壤: 生物、微生物分解
39
10
2.4 多阶段学说
引发阶段 促长阶段 进展阶段 (initiation) (promotion)(progression)
• 引发阶段(initiation,启动阶段)
引发阶段是化学物或其活化代谢物(亲电子剂)与 DNA作用,导致体细胞突变成引发细胞的阶段。 历时很短,引发过程是一个突变过程,引发细胞 不具有生长自主性,因此不是肿瘤细胞。
5
2.2 亲电子剂假说
亲电性化合物
DNA, RNA, 蛋白质 的亲核基团
共价结合 DNA加合物
DNA结构损伤
细胞,血液 尿等可检出
基因突变
肿瘤
6
2.2 亲电子剂假说
DNA加合物(DNA adduct)
• 致癌物多数具有遗传毒性,具有遗传毒性的致癌 物尽管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但有一共同的 特点,即一般都是亲电子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细胞突变说(基因机制)
1、目前,支持体细胞突变学说的证据 :
• 同一个肿瘤的各个细胞大多数具有单克隆性,说明一个肿
瘤起源于一个突变了的单细胞。
• 具有DNA的修复缺陷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易发生肿瘤。 • 有些肿瘤可遗传给后一代,如肾胚胎瘤、视网膜神经胶质 瘤。 • 不少类型肿瘤的癌细胞都发现有特异性染色体畸变。 使用Ames试验测试175种已知致癌物,结果157种为阳性反 应(89.7%),又在测试125种非致癌物时,有109种 (87.2%)为阴性结果。
下表列出了人类的已确认或预期可影响肿瘤发生的部分基因
2、癌基因
癌基因(oncogene)是在研究病毒致癌时发现的。某
些病毒携带有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即病毒癌基因,简称Vonc 。其直接或经过逆转录后,整合于宿主细胞的基因组, 从而发挥其致癌作用。 正常细胞中,也存在着核酸水平及蛋白质产物水平的与
病毒癌基因高度相似的DNA序列,称为原癌基因,简称Conc。 在正常细胞中,C-onc 的表达并不引起恶性变,其表
来,引发所确定的基因型和/或表型是不可逆的,引发细胞 在形态上与正常细胞很难区别。
(1)引发阶段
引发虽然是不可逆的,但并非所有的引发细胞都将构成
肿瘤,因其中大多数将经历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 引发细 胞不具有生长自主性,因此不是肿瘤细胞。 引发剂本身有致癌性,大多数是致突变物,没有可检测 的阈剂量,不可逆的引发作用是累积性的。
化学致癌的两阶段论
——引发(启动)和促长(促癌 )
是20世纪40年代研究多环芳烃和巴豆油诱发皮肤时提出的。
当时用苯并〔a〕芘、二甲苯并〔a〕蒽和二苯并〔a,h〕 蒽这三种强致癌物分别以亚致癌剂量涂抹小鼠皮肤一次,20 周后不发生肿瘤或很少发生。
但在相同剂量致癌物使用后,再用通常不致癌的巴豆油 涂抹同一部位,每周2次,共20周,则分别有37.5%、 58.0%、29.5%发生皮肤癌。 但是在单独使用或在与致癌物接触之前使用巴豆油都 不引起肿瘤形成。 因此认为前面给予的致癌物的作用是引发作用,这些物 质称为引发剂,而巴豆油则具有促长作用,称为促长剂。
肿瘤的生长和核型不稳定性的发展,对环境因素的反应可
能丧失。 进展剂可引起染色体畸变,但不一定具有引发活性。
(3)进展阶段
进展剂导致核型不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很多,包括:
有丝分裂装置的紊乱、端粒功能改变、DNA低甲基化、重 组、基因易位和基因扩增等。 进展阶段主要的特征:是核型不稳定性,肿瘤的染色体 发生断裂和断片易位,存在多复本或部分/整个缺失。染
达受到严密控制,并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作用。正常细胞
中的C-onc必须经过激活,才能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
原癌基因的激活: 原癌基因在各种环境的或遗传的因素作用下,基因本
身或其调控区发生了变异,导致基因的过度表达,或产物蛋
白活性增强,使细胞过度增殖,形成肿瘤。 如在肝癌中cyclinA过度表达,在乳腺癌中常有cyclinA、
B、D1、E等过度表达。
细胞癌基因活化方式有: 基因突变; 染色体易位与基因重排; DNA甲基化程度降低等 外源基因插入; 基因丢失;
3、肿瘤抑制基因
也称抗癌基因
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肿瘤性状表达,只有当其自己不能表
达或其基因产物去活化才允许肿瘤性状的表达。 肿瘤抑制基因要获得转化活性,两个等位基因编码区内 都需发生灭活性损伤(包括等位基因丢失和编码区灭活性突 变)。 第一个被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是人类视网膜神经胶质瘤 基因(Rb)。
经引发的“干细胞”在形 持续给以促长剂才可维 态学上不能鉴定; 持促长细胞群;
对化学物及其他化学因子 对衰老、饮食和激素因 敏感; 子敏感;
引发细胞可能自发(内源 性)发生; 内源性促长剂可起“自 发性”促长作用;
在进展阶段早期,已改 变的细胞对环境因子敏 感;
在进展阶段观察到良性 或恶性肿瘤; 进展剂使已促长的细胞 进入此期。
需经细胞分裂“固定”; 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有 剂量—反应关系没有易于 阈值和最大作用; 确定的阈值; 经过规定的促长阶段后, 以能否有效地扩大引发 定量癌前病变来确定引发 细胞群来确定促长剂的 剂的相对强度。 相对强度。
兼有引发剂、促长剂和进展剂作用的化学致癌物可称为 完全致癌物(complete carcinogen)。 引发、促长和进展三个阶段是化学致癌过程的基本划分, 通常难以清楚的界定三个阶段,实际上肿瘤的发生、发展 非常复杂,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小结:化学致癌是长期的、复杂的多阶段过程,正常细胞 经过遗传学改变的积累才能转变为癌细胞,至少涉及引发、 促长和进展三个阶段。在引发和进展阶段涉及遗传机制, 在促长阶段主要是遗传外机制。在引发阶段主要是细胞原 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在促长阶段虽不涉及细胞 基因组的结构改变,但依赖于基因的表达改变,在进展阶 段主要是核型不稳定性。该学说已在动物实验模型中得到 证实。
发生在促长之前;
5)引发产生作用是不可逆改变,促长在早期阶段的改变 是可逆的。
(3)进展阶段
进展阶段是从引发细胞群(癌前病变、良性肿瘤)转变成 恶性肿瘤的过程,是化学致癌作用的第三阶段。
在进展期肿瘤获得生长、侵袭和转移。
在进展期中可观察到恶性肿瘤(癌)的多种特征,包括生 长率增加、侵袭、转移、对激素无反应性、形态特征随疾 病的发展独立地变异等。这些特征是由于在进展阶段的核 型不稳定性。环境因素在早期可影响进展阶段,但随恶性
经特异的受体中介干扰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改变基因
表达 促长剂可能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通过改变细胞周期控
制, 选择性促进引发细胞的增殖;
还可能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
(2)促长阶段
该阶段有如下特点: 1)引发物作用之后,促癌物的作用是长期、慢性,才能Fra bibliotek引起肿瘤。
2)引发物单独作用一般不会引起肿瘤。 3)只有促癌物的慢性作用而没有引发物的作用也不会引 起肿瘤; 4)引发物与促癌物的作用先后次序十分重要,引发必须
二、非突变学说(基因外机制)
文献中亦称渐成说、细胞分化失常学说。 该学说认为: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基因调控失常, 使原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减小分化能力,甚至去分化 或胚胎化,致癌物可能作用于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 物质,即所谓通过基因外作用,影响基因表达,产生
了新的分化稳态,故又称基因外癌变或基因表现型癌
色体结构改变伴有细胞癌基因和/或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 这些突变可能反映了适于恶性生长的细胞选择并也可能反
过来增加了核型不稳定性。这些突变可能来自于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改变或由于化学致癌物暴露。
多阶段致癌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 引 发 不可逆性; 促 长 基因表达和细胞水平上 有可逆性; 进 展 不可逆性; 核型不稳定性导致细胞 基因组结构的形态学改 变;
化学致癌(chemical carcinogenesis)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正
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具有这种作
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 与对照组相比,机体对致癌物可能有下列一种或数种 反应形式: A、相同类型的肿瘤发生率增加 B、 发生对照组未出现的肿瘤类型
致癌过程中涉及的两组基因比较 原癌基因 1. 涉及细胞生长和分化
肿瘤抑制基因 1. 功能不清楚,但可能涉及生 长和分化(负调节?) 2. 存在基因家族 2. 存在基因家族 3. 在癌中被灭活或丢失 3. 在癌中被活化或扩增 4. 因点突变、染色体易位 4. 因染色体丢失、染色体缺失、 点突变、转换等而灭活 或基因扩增而活化 5. 几乎没有证据与遗传性 5. 有明显证据涉及遗传癌和非 遗传癌 癌有关
C、 肿瘤潜伏期缩短
D、平均肿瘤数增加
第一节 化学致癌机理
一、体细胞突变说(基因机制) 二、非突变说(基因外机制)
一、体细胞突变说(基因机制)
据推测癌细胞可能有300个以上的基因发生了改变。至
今,已有超过50个显性癌基因被鉴定;
当然,肯定还存在许多未被鉴定的肿瘤相关性基因。例 如:Test等(1991)在一组小细胞肺癌中观察到100多种异常。 尽管其中的许多异常可能不代表对癌症的发生产生影响的基 因,但一些异常却可能代表着尚未鉴定的肿瘤相关基因。 有关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增殖和维持DNA保真度基因的 研究也提示,它们的改变可能影响到细胞的增殖与突变,甚 至致癌过程。 多种实验方法已经证实癌细胞和相应的正常细胞之间在 基因水平上存在差异。
4、化学致癌的过程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素造成的分阶段的过 近年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从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角度为
程,这已由流行病学、遗传学和化学致癌的动物模式所证明。
此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明。 单个基因的改变并不能造成细胞的完全恶性转化,而是需 要多基因的改变,包括几个癌基因的激活和两个或更多肿瘤 抑制基因的丧失。 有时还会涉及第三类基因——DNA修复相关性基因。在 某些方面,它与肿瘤抑制基因相似。它在癌症发生中很重要, 但并不是决定肿瘤表型最重要的成份。 以结肠癌的发生为例,在从结肠上皮过度增生到结肠癌的 演进过程中,关键性的步骤是癌基因以及肿瘤抑制基因的丧 失或突变。这些阶段梯性积累起来的不同基因分子水平的改 变,可以在形态学的改变上反映出来。
变。
这种学说也有一些实验证据: 60年代末有人将蛙肾腺瘤细胞核注入到去核卵细
化学致癌的进展阶段
上世纪80年代,进一步的研究证明,癌变过程是多阶段
过程。把从良性肿瘤向恶性转变的过程称为进展阶段,作为
肿瘤形成的第三个阶段。 即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经过引发阶段(initiation)、促长 阶段(promotion)和进展阶段(progression)三个阶段。 在进展阶段起作用的物质称进展剂(progressor), , 它们常常也是引发剂或完全致癌物。
化学致癌的主要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