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工作制度及各班职责分级护理制度
儿科临床工作制度
儿科临床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儿科临床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儿科临床工作,提高儿科医疗质量,保障患儿安全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管理要求,结合儿科临床实际制定的。
第二条儿科临床工作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
第三条儿科临床工作制度的核心是坚持以患儿为中心,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儿及家长的意愿,确保患儿得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服务。
第四条儿科临床工作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严格执行医疗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患儿接诊与评估第五条接诊时,医务人员应主动问候患儿及家长,耐心倾听他们的主诉,了解患儿的病史和既往病史,进行全面查体。
第六条接诊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做好详细的病历记录,包括患儿的基本信息、主诉、病史、体检结果等。
第七条对急危重症患儿,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对疑似传染病患儿,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进行隔离和处理。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选择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并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获取他们的同意。
三、诊疗工作第九条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第十条医务人员在开具处方、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执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法规,遵循药物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术指征和手术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应关注患儿的心理需求,提供温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四、护理工作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规范和流程,对患儿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确保药物、饮食、治疗措施的正确实施。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参与紧急抢救。
第十六条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工作,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五、医患沟通与协调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及时告知病情和治疗方案。
新生儿科护士岗位职责(8篇)
新生儿科护士岗位职责第1条、护士长应遵纪守法,严格按医院规定办事:(一)在岗在位,上午未经护理部批准,不得擅自离开病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外出学习、休假严格执行医院相关审批程序,安排好科室工作,指定临时负责人,报告护理部。
(三)按时参加各级会议,做好记录并及时传达。
第2条、在护理部主任及总护士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3条、制定病室护理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按期做好总结,改进不足,巩固成绩,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第十条及时做好上传下达,按时完成医院和护理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定期向护理部汇报,提供准确信息。
第4条、负责病室护理人员的分工和派班,合理安排和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第5条、教育和帮助本病室护理人员,使其热爱护理事业,加强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制订好学习计划和培养目标,组织业务学习。
亲自参加危重患者的抢救及复杂的技术操作,做好传、帮、带。
第6条、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抢救工作、隔离消毒工作,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第7条、按标准进行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并每月进行自查结果讲评、分析问题、持续改进工作,保证护理质量达标。
第8条、组织病室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及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及护理科研的开展。
第9条、随同科主任和主治医生查房,参加疑难病例会诊及术前和死亡病例的讨论。
第10条、深入病室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积极改进管理工作。
第11条、请领本病室的药品、仪器、设备、医疗器材、被服和办公用品,并分别指定专人保管和定期检查,遇有损坏或遗失应查明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12条、按要求做好教学工作,为护理人员申请院内、外短期培训及外出进修学习。
第13条、督促检查卫生员做好病室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第14条、每周坚持上具体班____个(有一定比例的节假日班),科室人员紧缺则应多上具体班,以缓解护士的劳动强度及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新生儿科N3级护理岗位说明书
岗位标准
1、认真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积极协助其他护士及工作人员完成本科室工作。
2、完成护理的各项培训和考核,完成每年护理继续教育学分。
3、每半年主持护理会诊、护理业务或护理教学查房一次(至少一项)。
4、根据工作需要,服从科室安排外出进修学习。
5、每2年在正规学术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
新生儿科N3级护理岗位说明书
岗位名称
N3级护士
编写部门
护理部
制定时间
编号
2-12
职责范围
1、认真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及工作流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2、承担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按照护理分级要求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3、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并评价。规范书写各项护理记录。
6、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11、参与轮值晚夜班,承担N班、P班工作职责。
任职条件
1、本院注册护士;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护师职称5年以上或护师连续在本科工作3年以上;护师及获专科护士证3年以上。
2、获专科护士证、进修证或护理部专科考核上岗证。
3、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带教能力,能解决疑难护理问题,掌握专科操作技能及专科疾病护理。
4、热爱护理事业,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工作积极主动,具备热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4、指导下级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
5、参加医生临床查房,主持或参与护理查房及院内会诊。
6、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配合。
7、协助护士长进行病房日常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8、承担临床护理教学和实习、进修生带教工作。
9、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和撰写论文。
10、参与修订专科护理常规、岗位职责等。
儿科护理的工作制度
儿科护理工作制度一、总则1.1 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是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确保患儿安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基本规范》等相关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的。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儿科护理工作的管理和操作。
二、护理组织管理2.1 设立儿科护理部,负责儿科护理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2.2 设立儿科护理单元,包括新生儿室、婴儿室、儿童室等,根据患儿年龄和疾病特点进行分室管理。
2.3 设立儿科护理组长,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2.4 护理人员实行班次制度,包括白班、夜班、节假日班等,确保24小时连续护理服务。
三、护理质量管理3.1 制定儿科护理质量标准,包括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病情观察、患儿安全管理等方面。
3.2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3.3 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护理差错、事故进行登记、分析和处理。
3.4 开展护理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四、护理操作规范4.1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4.2 护理人员应认真执行医嘱,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4.3 护理人员应准确测量患儿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
4.4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
五、护理文书管理5.1 护理人员应认真填写护理文书,包括护理记录、医嘱单、护理计划等。
5.2 护理文书应字迹清楚、项目齐全、真实可靠。
5.3 护理文书应妥善保管,确保信息安全。
六、患儿安全管理6.1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安全管理,预防跌倒、烫伤、窒息等意外事件。
6.2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的药品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6.3 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房巡查,确保患儿安静休息。
七、培训与考核7.1 护理人员应参加儿科护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7.2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技术操作考核等。
新生儿科分级护理制度2
分级护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临床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的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第三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
第四条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七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第八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确定为特级护理:(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二)重症监护的患者;(三)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第九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第十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一)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第十一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xx期的患者。
第十二条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儿科岗位职责
儿科岗位职责儿科岗位职责11、在科主任领导下,引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引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别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
参加医疗缺陷的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处理看法和改进措施。
3、引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负责引导下级医师把握手术与非手术指征,审定手术方案,引导或亲自参加危重、疑难或特别病人的'手术。
4、担负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运用国内、外先进阅历引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8、引导下级医师结合临床开展科学讨论工作。
儿科岗位职责21、娴熟把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接待日常门诊医疗工作,工作认真,耐性检查患者病情,细心诊断,正确处方,合理用药;2、医学基础学问坚固结实,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临床工作阅历丰富,技术精湛;3、工作虚心认真,为他人所想,避开医患纠纷的发生,了解患者的需求,为患者供给优质服务;4、能够娴熟操作电子病历,谙习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谙习本专业的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5、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病历书写字迹清楚、文字简练,内容精准;6、适时上报诊断、医疗中的困难以及病症变化,提出需求;7、严格遵守查房制度,认真书写交接班表单;8、严格遵守科室排班,参加门诊、急诊、会诊、出诊及值班等项工作。
儿科岗位职责31.中专以上学历,护理相关专业。
2.具有3年以上三甲医院的专科护理阅历。
3.需求专业包括:(1)儿内科专业:呼吸、消化、肾病、心脏、内分泌、遗传病、免疫学、神经、血液。
(2)儿外科专业:普外、骨科、新生儿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
(3)急诊专业:PICU、CCU。
(4)新生儿科专业:NICU、高危新生儿。
儿科岗位职责41、在科主任引导下负责肯定数量的医疗工作;2、参加科内查房、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或巡察病人时,应认真汇报病员的病情的会诊情况,并记录巡诊后的`看法,临床病例讨论会上要汇报病历;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和技术操作常规,引导或亲自操作各种紧要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如发生差错应适时向科主任汇报并自动登记。
儿科的科室工作制度
儿科科室工作制度一、总则儿科科室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儿科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和医院内部管理制度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及其他相关人员。
二、工作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 严格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行业标准。
3.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儿童保健工作。
4. 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5. 加强科室内部管理,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岗位职责1. 科主任职责:(1)负责儿科科室的整体管理和运行,组织科室各项工作。
(2)制定科室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组织实施并检查执行情况。
(3)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水平。
(4)负责科室人员调配和培训,提高科室工作效率。
(5)组织科室科研和新技术项目的开展,促进科室发展。
2. 医生职责:(1)认真执行医疗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行业标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认真履行诊断、治疗、抢救和转诊等职责,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
(3)参与科室科研和新技术项目的开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参加科室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3. 护士职责:(1)严格执行护理规范和操作规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顾,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和改进工作,提高护理水平。
(4)参加科室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 技师及其他相关人员职责:(1)认真执行技术和操作规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2)负责科室设备和器材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参与科室科研和技术改进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参加科室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四、医疗质量管理1. 加强诊断和治疗工作,确保医疗安全。
2. 严格执行处方审核制度,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儿科值班工作制度
儿科值班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为确保儿科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儿科值班工作,儿科值班工作制度遵循医疗安全、患者至上、严谨务实、分工合作的原则,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值班人员1. 儿科值班工作由专业医生和护士负责,医生值班分为日班和夜班,护士值班分为日班、夜班和急诊班。
2. 值班医生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处理突发疾病的能力,护士应具备相应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3. 值班人员应熟悉儿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常规、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值班时间1. 日班:8:00-18:002. 夜班:18:00-次日8:003. 急诊班:24小时全天候值班四、值班工作内容1. 接待患者:值班人员应主动、热情、耐心地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生命体征、病情进展、治疗效果等。
3. 医嘱执行: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执行用药、治疗、护理等措施,并确保患者及家属了解并签字确认。
4. 急诊处理:对急诊患者应立即进行处理,必要时通知医生紧急救治。
5. 病历记录:详细、准确、及时地记录患者病历,包括病情、治疗、用药、护理等情况。
6. 沟通协调: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解答疑问,提供健康指导。
同时,与其他科室、部门保持密切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的医疗服务。
7. 应急预案:遇有突发事件、重大疾病、医疗纠纷等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五、值班要求1. 值班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能及时联系到本人。
2. 值班期间,不得擅离岗位,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3. 值班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医疗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4. 值班期间,应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或拒绝执行。
5. 值班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卫生,确保医疗安全。
六、值班考核1. 儿科值班工作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病情观察、医嘱执行、病历记录等。
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儿科护理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儿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护理工作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护理管理1. 儿科护理工作由护士长负责,实行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三级管理。
2. 护士长负责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督促,总结反馈。
3. 责任护士负责病区的日常护理工作,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参与护理查房。
4. 辅助护士负责协助责任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准备护理用物,保持病区环境整洁。
三、护理操作1. 护理操作前,护士应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取得配合。
2. 护理操作中,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患儿安全。
3. 护理操作后,护士应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四、病情观察1. 护士应定时观察患儿病情,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面色、舌象、指纹等。
2.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3. 护士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字迹清晰,内容真实,不得虚假记载。
五、医嘱执行1. 护士应认真核对医嘱,确保执行正确。
2. 护士应按时给予患儿药物治疗,观察药物反应。
3. 护士应定期检查医嘱执行情况,确保患儿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六、护理安全1. 护士应加强病区安全管理,防止患儿发生意外。
2. 护士应妥善保管患儿财物,预防盗窃事件发生。
3. 护士应加强患儿的生活护理,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
七、护理培训与教育1. 护士应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护理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 护士应定期阅读护理专业书籍、杂志,了解最新护理理念。
3. 护士应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业务培训,传授护理经验。
八、质量控制1. 护士长应定期检查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护士长应组织护理质量改进项目,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3. 护士长应定期向上级汇报护理工作,接受检查和考核。
九、奖惩制度1.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护士,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儿科工作制度和流程
儿科工作制度和流程一、儿科工作制度1. 儿科工作宗旨儿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政策,严格执行各项诊疗规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 儿科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尊重患儿及家长权益。
(2)严谨治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团结协作,发挥团队优势。
(4)注重预防,强化保健意识。
3. 儿科岗位职责(1)科主任:负责儿科全面工作,组织实施科室发展规划,协调内外部关系,确保科室正常运行。
(2)医师:负责患儿诊断、治疗、病历记录等工作,参与危重患儿抢救,执行医嘱,开展临床研究。
(3)护士:负责患儿护理、输液、给药等工作,参与危重患儿抢救,执行医嘱,保持病室整洁。
(4)技师:负责各项检查、检验工作,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协助医师诊断和治疗。
(5)管理员:负责科室行政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设备维护、物资采购等。
4. 儿科工作流程(1)接诊:患儿就诊时,医师应认真询问病史、观察病情,进行全面查体,制定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
(2)检查:根据患儿病情,医师开具检查项目,护士协助患儿完成检查。
技师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检查质量。
(3)治疗: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和病史,制定治疗方案,护士执行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护理等。
(4)护理:护士负责患儿日常生活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协助医师进行各项操作,如输液、给药等。
(5)康复:针对患儿病情,开展康复治疗,如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
(6)随访:医师定期随访患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7)病历管理:医师、护士按规定书写病历,管理员负责病历归档和管理。
二、儿科工作流程细节1. 接诊流程(1)患儿到达儿科,护士热情接待,引导至就诊区。
(2)医师询问病史、观察病情,进行全面查体。
(3)医师制定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开具检查项目。
(4)护士协助患儿完成检查。
2. 治疗流程(1)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和病史,制定治疗方案。
儿童医院儿科工作制度
儿童医院儿科工作制度一、概述儿童医院儿科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儿科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护患儿及家长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儿童医院儿科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
二、工作原则1. 以患儿为中心,关注患儿身心健康,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2.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3. 坚持医患沟通,尊重患儿及家长意愿,发挥患儿的主观能动性。
4. 倡导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 注重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儿科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三、具体制度1. 患儿就诊制度(1)挂号:患儿家长需在挂号窗口或自助挂号机办理挂号手续,选择相应科室和医生。
(2)候诊:患儿及家长按照挂号顺序在候诊区等待就诊。
(3)就诊:医生按照挂号顺序接诊,全面了解患儿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4)处方:医生根据患儿病情开具处方,家长可在药房领取药品。
(5)复诊:患儿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复诊,如有需要,家长需重新挂号。
2. 危急重症患儿抢救制度(1)发现危急重症患儿,立即报告医生,启动应急预案。
(2)医生迅速评估患儿病情,进行紧急处理,如心肺复苏、止血、抗过敏等。
(3)护士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确保医疗设备、药品和物品齐全、功能正常。
(4)向家长解释抢救措施及可能的风险,取得家长同意。
(5)抢救结束后,对患儿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观察。
3. 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医生根据患儿病情,合理选用药物,遵循用药指南和药品说明书。
(2)护士按照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患儿药物反应。
(3)药品存放:药品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4)过期药品处理: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清理过期药品,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5)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4. 护理工作制度(1)护士按照护理规范,做好患儿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精编】新生儿科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昇辉医院新生儿科规章制度目录第一章病区管理制度1、NICU工作制度 (5)2、NICU管理制度 (6)3、新生儿科普通病房管理制度 (6)4、入产房、手术室出生监护制度及流程 (6)5、新生儿科住院须知 (6)6、婴儿氧舱管理制度 (7)7、婴儿氧舱工作制度 (7)8、婴儿洗澡间工作制度 (8)9、治疗室工作制度 (8)10、配奶间工作制度 (8)11、健康教育制度 (9)12、仪器保管制度 (10)13、财产管理制度 (10)第二章行政管理制度1、新生儿科会议制度 (10)2、新生儿科请示报告制度 (11)3、紧急情况报告制度 (11)第三章质量管理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见核心制度) (12)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见核心制度) (12)3、分级护理制度(见核心制度) (12)4、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见核心制度) (12)5、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见核心制度) (12)6、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见核心制度) (12)7、会诊制度(见核心制度) (12)8、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见核心制度) (12)9、术前讨论制度(见核心制度) (12)10、查对制度(见核心制度) (12)11、病历书写规范及管理制度(见核心制度) (12)12、值班交接班制度(见核心制度) (12)13、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见核心制度) (12)14、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见核心制度) (12)15、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见核心制度) (12)16、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12)17、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4)18、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14)19、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 (15)20、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奖罚制度 (16)21、医嘱制度 (18)22、关于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的制度 (18)23、母婴同室新生儿科医师查房制度 (19)24、围产儿死亡登记报告制度 (20)25、围产儿死亡讨论制度 (20)26、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20)27、护理缺陷报告、讨论分析和管理制度 (21)28、科室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22)附1、科室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程序 (22)附2、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 (22)附3、科室医疗投诉及纠纷的处理程序 (23)29、患者投诉管理制度 (23)30、医患沟通制度 (24)3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25)32、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8)33、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8)34、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28)35、质量管理督办制度 (28)36、病历书写制度 (31)37、科室病历检查管理规定 (33)38、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35)40、科室处方定期评价制度 (37)41、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 (37)42、科室临床合理用药监控公示通报制度 (37)43、科室临床安全用药制度 (40)44、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41)45、给药制度 (42)46、用药后过程的观察制度 (43)47、药物不良及输血反应质量控制流程 (43)48、关于送检各种临床标本的规定 (44)49、科室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及细菌培养制度 (45)50、科室临床输血管理规范 (45)51、临床输血用血制度 (51)第四章人员管理制度1、科室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制度 (52)2、科室轮转医师、实习医师管理规定 (53)3、科室进修工作制度 (54)4、科室实习工作制度 (54)5、科室人员紧急替代制度 (55)6、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55)7、护理人员考核制度 (56)第五章学习、培训及新业务开展制度2、三基培训制度 (56)3、科室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 (57)4、科室新技术、新业务集体讨论制度 (57)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58)第一章病区管理制度1、NICU工作制度1、NICU必须保持室温在22~24℃左右,湿度在55~65%,阳光充足,清洁整齐,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
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最新
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最新范文一、总则1. 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制定本制度,以规范儿科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
2. 本制度适用于儿科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操作、护理记录、护理安全等。
二、护理管理1. 护理部主任负责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管理,制定儿科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 儿科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护理部主任制定的工作计划。
3. 护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岗位职责,协同工作,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三、护理操作1.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儿安全。
2. 护理操作前,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儿病情,了解患儿需求,准备必要的物品。
3. 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4. 护理操作后,护理人员应做好护理记录,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四、护理记录1. 护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患儿病情变化、护理操作、用药情况等,做到记录真实、准确、完整。
2. 护理记录应使用规范的术语,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3. 护理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查阅,保存期限按照医院规定执行。
五、护理安全1.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确保患儿安全。
2. 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3.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安全教育,提高患儿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4. 护理人员应掌握急救技能,确保患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六、培训与考核1.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2. 医院应定期组织儿科护理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3. 医院应定期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护理质量。
七、奖惩1.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护理人员,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儿科护师工作制度
儿科护师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及家属的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儿科护师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方面。
二、工作职责1.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理工作职责,保证护理安全。
2. 全面了解患儿病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并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3. 准确执行医嘱,做好护理记录,确保药物、治疗、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
4. 注重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
5. 参加护理查房、病例讨论,不断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6. 协助医生进行急危重症患儿的抢救工作,确保患儿安全。
7. 参与科室护理培训、教学、科研工作,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三、工作流程1. 接班:提前15分钟到达工作岗位,认真查看交班报告,了解患儿病情,做好接班准备。
2. 查房:参加医生查房,了解患儿病情变化,根据医生查房意见调整护理措施。
3. 护理评估:全面评估患儿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4. 执行医嘱: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5. 护理记录:认真记录护理过程,包括病情变化、护理措施、药物治疗效果等。
6. 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家属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家属进行家庭护理。
7. 下班:做好交班工作,确保班次交接顺利,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行为规范1. 尊重患儿及家属,关爱生命,严谨作风,诚实守信。
2.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泄露患儿及家属隐私。
3. 着装整洁,举止文明,礼貌待人,热情服务。
4. 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安全。
5. 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6. 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提高护理质量。
五、考核与奖惩1. 每月对儿科护师进行工作质量、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等方面的考核。
2. 对考核合格的护师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护师给予警告或处罚。
儿科工作制度存档用
儿科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儿科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儿童患者安全,加强儿科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儿科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儿科医疗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儿科工作岗位设置1. 儿科病房:设主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治医生、住院医生、护士长、护士等岗位。
2. 儿科门诊:设主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治医生、住院医生、护士长、护士等岗位。
3. 儿科急诊:设主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治医生、住院医生、护士长、护士等岗位。
4. 儿科教研室:设主任、副主任、讲师、助教等岗位。
三、儿科工作职责1. 儿科病房:(1)主任医生:负责儿科病房的医疗工作,组织病例讨论,解决疑难病例,监督教学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2)副主任医生:协助主任医生管理儿科病房,负责病房的日常医疗工作,组织住院医生进行业务学习。
(3)主治医生:负责病房的临床诊疗工作,指导住院医生进行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
(4)住院医生:负责患者的日常诊疗工作,书写病历,参加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技能。
(5)护士长:负责儿科病房的护理工作,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6)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安全。
2. 儿科门诊:(1)主任医生:负责儿科门诊的医疗工作,组织病例讨论,解决疑难病例,监督教学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2)副主任医生:协助主任医生管理儿科门诊,负责门诊的日常医疗工作,组织住院医生进行业务学习。
(3)主治医生:负责儿科门诊的临床诊疗工作,指导住院医生进行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
(4)住院医生:负责患者的日常诊疗工作,书写病历,参加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技能。
(5)护士长:负责儿科门诊的护理工作,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6)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安全。
3. 儿科急诊:(1)主任医生:负责儿科急诊的医疗工作,组织病例讨论,解决疑难病例,监督教学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儿科科室护理工作制度
儿科科室护理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儿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基本规范》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护理组织管理1. 设立儿科护理部,负责儿科护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2. 儿科护理部设护理部主任1名,副主任若干名,负责儿科护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3. 儿科护理部设护士长若干名,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4. 护士长根据工作需要,设副护士长若干名,协助管理本科室护理工作。
三、护理人员职责1. 护理部主任:负责儿科护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制定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流程、应急预案等,监督实施情况,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 副主任:协助护理部主任开展工作,负责儿科护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3. 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执行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流程、应急预案等,监督本科室护理工作质量,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 副护士长:协助护士长开展工作,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5. 护士:负责患儿的日常护理、治疗、观察、记录等工作,执行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副护士长的工作安排,参加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四、护理工作制度1. 患儿入院时,护士应向家长详细介绍病区环境、设施、人员等情况,并告知住院须知、有关规章制度。
2. 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3. 护士应按照护理流程和规范进行操作,做好护理记录,确保护理质量。
4. 护士应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安全,做好晨晚间护理。
5. 护士应做好患儿的饮食管理,根据患儿病情和营养需要制定饮食计划,协助家长给患儿喂食。
6. 护士应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与家长沟通,了解患儿需求,提供关爱和支持。
7. 护士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8. 护士应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护理一、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总查对医嘱一次。
转抄医嘱后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此外一人查对。
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需签名。
临时执行旳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急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急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剖留予急救后再次查对。
对有疑问旳医嘱必须问询清晰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使用方法、时间。
2.备药前要检查药物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剖、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物、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规定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问询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物、第一类精神药物管理规定》(卫医药【】438号文献)。
护士要通过反复查对,用后安剖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同步,护理部要根据药物阐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导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如有疑问,应及时检查,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剖,经另一人查对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
(三)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认真查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查对(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查对,查对无误后执行。
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旳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查对工作。
血液标本按规定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旳静脉中抽取。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儿科病房管理制度XXX: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以下是新生儿科病房的管理制度: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2.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3.新生儿科交接班制度;4.新生儿科查对制度;5.分级护理制度;6.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7.新生儿科操作安全制度;8.新生儿科病房安全制度;9.新生儿科探视和病情咨询制度;10.无菌技术操作制度;11.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12.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及监控措施;13.新生儿科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14.新生儿科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15.新生儿科沐浴制度;16.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17.手卫生制度;18.新生儿科各类导管管理制度;19.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0.新生儿科护理奖惩制度;21.新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等级报告制度;22.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23.各种护理安全防范制度;24.病人用药观察制度;25.护理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26.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27.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28.护理人员带教制度;29.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与执行流程;30.执行医嘱制度与流程;31.NICU护士绩效考核制度;32.NICU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33.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34.新生儿科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35.新生儿科患儿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36.新生儿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3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规范。
XXX:儿科管理制度以下是儿科管理制度中各级医务人员的职责: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的职责包括: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儿科工作制度包括
儿科工作制度一、前言儿科工作制度是为了提高儿科医疗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加强儿科科室管理而制定的。
本制度主要包括儿科科室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等内容。
二、科室组织架构与岗位职责1. 科室组织架构儿科科室应设立科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护士等岗位。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立专科门诊、急诊、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等亚专科组。
2. 岗位职责(1)科主任:负责儿科科室的整体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科室工作计划,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确保科室工作的正常进行。
(2)副主任:协助科主任进行科室管理工作,负责医疗质量控制、科研教学等工作。
(3)主治医师:负责临床诊疗工作,指导住院医师进行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
(4)住院医师:负责患儿日常诊疗工作,执行医嘱,参与急诊、抢救等工作。
(5)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的管理,确保护理质量安全。
(6)护士:负责患儿的护理工作,执行医嘱,参与急诊、抢救等工作。
三、工作流程1. 接诊流程:患儿到达医院后,由导诊护士进行初步判断,指引至相应诊室或抢救室。
2. 诊断流程:医生根据患儿病情,进行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等,作出诊断。
3. 治疗流程:医生根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护士执行医嘱,实施治疗。
4. 护理流程:护士根据患儿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确保患儿安全。
5. 转诊流程:对于需要转科或转院的患儿,医生应向接收科室或医院发出转诊申请,并做好交接工作。
四、医疗质量控制1. 病例讨论:定期进行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
2. 质控指标: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对诊疗、护理等工作进行监控。
3. 持续改进:根据质控结果,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提高医疗质量。
五、安全管理1. 患儿安全管理:加强患儿安全管理,预防跌倒、烫伤等意外事件。
2. 药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3. 感染控制:加强感染控制管理,预防交叉感染。
儿科岗位工作制度
儿科岗位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儿科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安全,规范儿科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二、工作流程1. 开诊前准备:医护人员按时到岗,检查工作环境及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提前查看预约患儿信息,做好准备工作。
2. 接诊:主动热情接待患儿,详细询问病史,观察患儿病情,进行初步判断。
根据患儿病情,为其提供相应的诊疗服务。
3. 诊断与治疗:医生根据患儿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护士按照医嘱执行治疗措施,确保治疗安全。
4. 观察与监护: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对重症患儿实行特级护理,确保患儿安全。
5. 健康教育:向家长传授育儿知识,指导患儿合理饮食、用药和日常护理。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育儿能力。
6. 传染病管理: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对疑似传染病患儿采取隔离措施,及时报告疫情。
7. 医患沟通:医护人员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患儿病情及治疗情况,解答家长疑问。
8. 值班与应急:医护人员轮流值班,确保患儿随时得到救治。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工作规范1. 职业道德: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爱患儿,尊重家长,诚实守信。
2. 技能要求: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诊疗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患儿安全。
3. 文件管理:严格填写病历,及时归档,保证病历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4. 药品管理: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5. 医疗废物处理:按照相关规定,规范处理医疗废物,防止环境污染。
6. 继续教育: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了解儿科最新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考核与奖惩1. 考核: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业务考核,评估其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和职业道德。
2. 奖励:对工作表现优秀、取得显著成绩的医护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3. 惩罚:对违反本制度、工作失职、造成患儿损害的医护人员,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级护理制度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2 分 级 患者病情分级依据 护理工作要点
特级护理 ⑴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⑵重症监护患者; ⑶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⑷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⑸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⑹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⑺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⑵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⑶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⑷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
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⑸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⑹实施床旁交接班。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3 一级护理 ⑴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⑵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⑷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⑴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⑵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⑶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⑷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
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⑸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二级护理 ⑴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⑵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⑴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⑵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⑶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4
⑷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⑸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级护理 ⑴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⑵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⑴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⑵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⑶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⑷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