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测试卷与答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弘扬宪法精神 推进宪法实施试题及答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宪法实施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被称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0分)A.1954年宪法B.1982年宪法C.1988年宪法D.1993年宪法我的答案:A 答对2.在我国近现代,()提出宪法就是限权之法。
(3.0分)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李大钊我的答案:B 答对3.1908年的()拉开了近代中国立宪的序幕。
(3.0分)A.《钦定宪法大纲》B.《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天坛宪法草案》我的答案:A 答对4.()是宪政之母。
(3.0分)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我的答案:A 答对5.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又被称为(A.曹锟宪法B.段祺瑞宪法C.袁记约法D.天坛草案我的答案:C 答对6.制定1954年宪法的目的是赋予新生革命政权()。
(3.0分)A.合规性B.合法性C.合理性D.合情性我的答案:B 答对7.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3.0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天坛宪法草案》我的答案:A 答对8.制定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是()。
(3.0分)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我的答案:C 答对9.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被批判是违宪行为,原因在于日本宪法的第九条主张的是()。
(3.0分)A.个人主义原则B.无政府主义原则C.超帝国主义原则D.和平主义原则我的答案:D 答对10.我国()是唯一一次全票通过宪法的例子,在新中国制宪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
(3.0分)A.1954年宪法B.1982年宪法C.1988年宪法D.1993年宪法我的答案:A 答对二、多选题1.为了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学习宪法精神,我们应该做到()。
(4.0分))A.将学习宪法修正案与贯彻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重点学习宪法序言和总纲的修改B.深刻领会此次宪法修改对于完善党和国家治理体制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宪法实施C.深刻领会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自信D.结合本职工作,自觉遵守宪法,防范违宪风险我的答案:ABCD 答对2.关于2018年宪法修改和现行宪法之前的四次修改投票结果的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弘扬法治精神 共建法治中国(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弘扬法治精神共建法治中国链接中考考点:1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3违法行为的类别: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4犯罪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5依法维权(1)公民权利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依法维权。
(2)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4)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5)可以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6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8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9维护权利的方式: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10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11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12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3单元 推进政治文明 第6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2框 弘扬法治精神同步练习 北
弘扬法治精神1.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是()C.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败现象2.促进严格规X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是()3.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牢固树立()观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A.有权利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B.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力就有义务C.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D.有权利就有责任、有权力就有义务4.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理,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某某等因素的社会问题。
5.健全普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
A.政府6.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手段是()7.依法保障公利,加快完善体现()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害。
A.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B.权力公平、机会公平C.权利公平、规则公平D.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8.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特点提高法治教育的()9.健全落实普法责任制,实行国家机关()的普法责任制。
A.学法、用法B.学法、知法、守法、用法C.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D.谁执法,谁普法10. .下列关于法律的显著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11.2017年9月5日,某某市公安局雁塔分局透露,警方近日成功抓获一名杀人后潜逃十五年的犯罪嫌疑人,等待他的将是正义的审判。
这说明正义( )12.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下列表述不符合法治要求的是()A.推进法治就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B.法治建设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C.法治的实现依赖于法律完备,法律完备以后法治就一定能实现D.法治的实现要规X和制约公权力,做到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某某受追究13. 国家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给我们带来那些启示?14. 为贵彻落实新法新规。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精选题)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1分)1.梁思源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
这违反了公民的()。
A.休息权B.物质帮助权C.平等权2.在()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2001B.2014C.20063.下列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③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和精神病患者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①②B.①③C.②③4.下列选项中,()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A.拥有财产B.纳税C.休息D.人身自由5.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且经济困难时,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帮助?()A.法律援助B.自认倒霉C.法院D.律师6.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1)过马路,()。
(2)在公共场所,()。
(3)借了别人东西()。
A.按时归还B.遵守交通规则C.禁止喧哗7.王林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他应该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8.()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A.刑法B.公司法C.劳动法9.()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A.法律B.民法C.刑法D.道德10.根据宪法第二章规定,下列情景依次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①休息权②平等权③物质帮助权情景一: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
情景二: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
情景三:梁思源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
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②③二.填空题(共10题,共47分)1.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由()位数字组成的。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测试卷-带含有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测试卷-带含有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1.当前,中国面临着人口基数大、人口群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分布不均等问题。
这些问题( )①对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②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④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我国为应对总人口增速放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老龄化加剧等人口特点逐渐显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有()①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②逐步延长退休年龄③全面实施二孩政策④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1原创〗据统计,我国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趋势,但生育率已经接近国际公认的“低生育陷阱”。
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问题不断凸显出来,为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该政策( )①是以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为依据的②表明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弱化③意味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取消④旨在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充盈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
“盼环保”“求生态”的依据是()①我国把保护环境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②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③绿色发展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我国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如图漫画认识正确的是()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②我们应停止对资源的开发利用③环境问题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④人类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在某学校9年级开展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自制宣传牌,倡导节约粮食、远离浪费,他们说:“就是有钱了也不能任性”。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二)
作业
1、说说依法治国的含义和要求。 2、说一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涵义与重要意义; 3、 说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与树立和崇尚社 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
正确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涵义: 第一,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所有公民,无 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王子犯
论是官是民、是贵是贱,都要平等守法);
法与庶民同罪”、“刑也上士大夫”,任何公民违法 犯罪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现代法治国 家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
美国、意大利、韩国、中国台湾等国 家或地区,领导人有错必追究
1、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方式1:
(1)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议一议:
作为中职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增强自己的民主与 法制意识? ①关心国家大事
②重视人大代表和居村干部选举 ③依法处理人际纠纷 ④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方式2: (2)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从中外历史上看,治理国家的方式有两种,即“人治”和“法治”。
以中国为例,古代皇帝处理各项要务依据 各项法律如《唐律》、《汉律》、《清律》等, 还有八议制度规定了特殊的人犯法可以酌情减 免。皇帝金口玉言,一人做主,即为人治。 现阶段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 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 的特权。即为法治。
实现行政、司法独立,确保司法公正就是依法治国
国家依法打击贪污腐败就是依法治国
公民依法监督 政府,合法表达 自己的意愿,就 是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阅读教材P79第一段内容,思考: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3.运用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3.结构线索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学情分析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第6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治”和“法治”。 以中国为例,古代皇帝处理各项要务依据各项法律 如《唐律》、《汉律》、《清律》等,还有八议制 度规定了特殊的人犯法可以酌情减免。皇帝金口玉 言,一人做主,即为人治。 现阶段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 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即为法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 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 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 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 证明文件、印章的; (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 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 证件、证明文件的;
法律的作用
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法律具有调解人们行为的作用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
观看视频: 偷盗可耻.swf
资料: 我们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证明
,95%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违纪导致的。我国的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几
百人死于车祸,其中中小学生占10%。
购买野生动物放生亦属非法行为
2012年12月27日,华工大博士生朱 杰去阳西沙扒湾旅游时遇上野生动物 贩子,为免三只猫头鹰落入餐盘,他 和同伴花了300元将其买下。放生了 两只大的之后,昨日,朱杰将剩下的 一只小猫头鹰交给了广州市林业和园 林局。但该局工作人员表示,以任何 理由收购野生动物的行为都属于违法 行为,其实朱杰的做法已经触犯法律 。 林业部门表示,猫头鹰属国家二级保 护动物,买它会涉嫌犯“收购野生动 物”罪 要拯救野生动物,正确做法是向当地 林业部门举报
以下等式成立吗? 自由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__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第二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第二课时)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4)理解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意义;2.情感态度观念遵纪守法,崇尚法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3.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什么是依法治国法治与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国家方式。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只有了解和学习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才能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2)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国我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但包括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而且包括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充分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怎样依法治国?教材给出了六条基本要求。
从立法、执法、监督等方面指出了依法治国的途径。
对于中职生来说这些要求抽象性、理论性强,难于理解。
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依法治国”的感性认识存在一定难度。
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一些具体事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从而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结构线索教材从宪法修正案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国家根本治国方略入手,指出了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同步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同步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治国基本方略,是党的哪一次会议提出的A.十四届三中全会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重大变化,在民主法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改革开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3.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这体现了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A.人治B.法制C.以德治国D.依法治国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4.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以法治国B.以德治国C.依法治国D.依德治国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5.在当代中国,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应该是A.宪法和法律B.法律和法规C.党的政策D.最高领导人的意志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6.下列概念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是A.人治B.法治C.传统德治D.现代德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人民当家作主B.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A.人民当家作主B.党的领导C.依法治国D.以德治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9.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治国理念是A.法制B.德治C.人治D.法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0.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被称之为A.法律信仰B.法律思维C.法律文化D.法治理念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1.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_建设法治国家
4、国家强制力
2003年5月,某社区的3号楼发现一“非典”病人,
当 地政府依法对居住在3号楼的公民进行了隔离,但该楼某 些居民以宪法赋予了公民人身自由权为由,不愿配合。 讨论: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公民应该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的责 任。在特定的情况下接受”隔离“是公民的义务,作为 公 民应主动配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法律是通过规定权 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 对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依法治 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 对青少年的要求: 既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 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个好 公民
第三单元
纪律 法律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宪
法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国家创制法律的 方式为两种:制定 与认可。这是法律 区别其他社会规范 如道德规范、宗教 规范、各种社会组 织规章、习惯礼仪 等的主要特点。
3、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权利实质上是获得利益的一种资格,义 务是一种满足利益实现的负担。 国家通过法律对利益的分配来达到调控 人们行为的目的,从而来规范整个社会的秩 序,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比一比:同样是乘坐公交车,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无人管理——规则意识的体现
日本神户轻轨车站,每35分钟就有一列班车驶入,而 车站从售票到进出站全部无 人管理,运行良好,秩序井 然,环境清洁。
3、从他律到自律
把遵守规则变成为人的内 在需要,一种本能,才能在没 有别人监管的情况下,自觉遵 守规则。
(三)法律和道德的联系
案例一:
阿珍中年守寡,含辛茹苦把女儿小英抚 养成人。小英成家后,阿珍又拖着病体为 她操劳家务,照看孙子。孙子长大后参加 了工作,小英却把母亲当成累赘,稍不如 意就破口大骂,母亲生病也不闻不问。老 人悲愤难忍,走上了悬梁自尽的绝路。小 英虐待母亲的行为激起了公愤。司法部门 经查实,以遗弃罪判处小英有期徒刑四年。 分析: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比赛答案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网络法律知识竞赛(94分)第1题: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正确)第2题: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
(错误)第3题: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正确)第4题:行政机关可以法外设定权力。
(错误)第5题: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所有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错误)第6题:法律草案重要条款不可以单独表决。
(错误)第7题:党内法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正确)第8题: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正确)第9题: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正确)第10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序、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正确)第11题: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正确)第12题: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
(错误)第13题: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正确)第14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错误)第15题: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第16题:各民族公民都有用( )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B:本民族第17题:关于《宪法》对人身自由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B.生命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属于广义的人身自由权)第18题:2014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D: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第19题:2014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时间是(C:从12月上旬开始,到12月下旬结束。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A
张某致害,应 当赔偿全部损 失;
B
双方都无过 错,应分担 责任;
C
儿童家长未 尽到监护责 任,应由其 承担损失 ;
D
应根据双方 经济情况分 担损失。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2、韩某9岁,其从事的民事活动中,做法不能得到法律确认的是
A
韩某继承其父 商品房一套, 价值100万元;
B
韩某将继承 其父的房屋 赠与希望小 学;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他们违反了 什么法律?
他违反了什 么法律?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守 法
从我
做起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法律知识竞赛:
• 第一轮(不定项选择题,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不扣分)
1、张某患有间歇性癫痫病。一日张某骑车时突然犯病,将在路边玩耍的8岁儿童撞伤, 用去医疗费1200元。该案责任应如何承担。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你怎么看?
事故的责任由谁承担?为什么?
一、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做生活的掌控者
目录 CONTENTS
01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02 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03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01
01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纪 律
自 由
没有红灯的约束,哪有绿灯的畅行。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到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 河流如果没有河岸的约束,就会泛滥成灾。火车在铁轨的约束和保障下,才可以奔驰四方。
01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01
工厂违规焊接引収大火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全国通用)
202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方发现爸爸为了完成学校送菜工程的招投标,悄悄给校长送了20条烟,她立即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这种监督方式属于()。
A.舆论监督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C.民主评议会D.政府听证会2.下列法律不属于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是()。
A.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下列属于正常的身体接触的是()。
A.爸爸给10岁的小美洗澡B.张阿姨的朋友从国外回来,张阿姨给他一个欢迎式的拥抱C.小刚请小丽到他家玩,小丽不去,小刚连拖带抱地让小丽去4.关于道德与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B.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C.都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5.()是证明公民身份,记录居民家庭关系状况的法定证件。
A.户口簿B.身份证C.电话号码D.邮政编码6.()不是国家机构。
A.学校B.检察院C.法院D.监察委员会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A.监察权B.立法权C.审判权8.张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涉及到的法律条款是()。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9.你知道()必须穿制服。
A.教师B.政府工作人员C.法官审理刑事案件时10.在我国,()的公民为成年人。
A.16周岁以上B.20周岁以上C.18周岁以上D.30周岁以上二.填空题(共10题,共58分)1.知晓法律,()法律,()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2.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3.我国已经参加了()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与(),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4.法律()我们()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
5.()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我国()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满分必刷)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②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③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④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政府设立的公共服务系统热线电话是()。
A.12308B.12366C.12345D.123463.保护未成年人是下列哪些主体的共同责任?()①学校②家庭③国家④社会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4.()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身份证B.护照C.户口本D.驾驶证5.下列选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A.劳动权B.文化权利C.人身自由权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张某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偷工减料B.黄某一家跟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开发养鱼场C.陈某的工厂向附近的河里排放大量的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2.公民享有()权、()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维护自身权利。
3.()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载入宪法。
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我们享有人身权、()、()等权利。
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载入宪法。
6.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有:()、()、()。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乘坐出租车要注意安全,不坐无公司名称无监督电话,无计价器的“三无”出租车。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测试卷及答案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测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
考试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选择题答案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每小题2分,共44分)1。
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
①②B。
②③ C.③④ D.②④2。
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
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B.没有看到法律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C.没有看到我国是法治社会,法律无处不在D.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起来了3.权利一般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它与义务相对应.下列内容中属于我们享有的权利的是()A.我是未成年人,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B。
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C。
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D。
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4。
下列对法律的理解,观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颁布的B.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C。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治理国家的法律D。
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的发展空间5。
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意思是说(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③任何人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只要为党曾经做过贡献,即使违了法,也可将功补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实名制越来越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测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试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选择题答案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每小题2分,共44分)1.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这是因为(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
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B.没有看到法律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C.没有看到我国是法治社会,法律无处不在D.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起来了3.权利一般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它与义务相对应。
下列内容中属于我们享有的权利的是( )A.我是未成年人,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B.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C.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D.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4.下列对法律的理解,观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颁布的B.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C.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治理国家的法律D.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的发展空间5.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意思是说(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③任何人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只要为党曾经做过贡献,即使违了法,也可将功补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实名制越来越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
实名制的推行()①是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有关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④需要公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下列不属于其特殊性的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违反法律的人才有约束力 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8.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共中央批准每年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B.环保部门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电池C.刘汉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D.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9.关于我国法律和道德说法正确的有()①凡是我国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②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③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没有相同之处④我国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提倡的行为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中学生张某平时举止文明,明辨是非,乐于助人。
一天放学路上,张某发现有人正在偷窃电动车并及时报警,民警抓获了不法分子。
这一事例说明()A.道德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行为B.道德水准高的人勇于同违法现象作斗争C.道德水平低的人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D.对于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给予刑罚处罚11.对漫画《言传身教》的寓意认识正确的是()①母亲没有依法履行对孩子的抚养义务②母亲没有以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③母亲教育孩子的行为是正确的④母亲没有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12.小红的父亲封建思想很严重,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
一直有意让她辍学,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后,主动做她父亲的工作,最终维护了小红正当的受教育权,使她继续自己的学习生活。
小红受到的保护是()A.自我保护 B.社会保护C.学校保护 D.家庭保护1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两部法律是()A.《宪法》、《刑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宪法》、《食品安全法》D.《刑法》、《民法》14.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落实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15.小全说:“我一点都不喜欢法律,它对我们有太多约束了。
”听了这句话后,你会告诉他( )A.是啊,法律约束力太强了,我也不喜欢B.法律是冷酷无情的,谁都不喜欢C.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D.你不喜欢法律可以不理它呗16.近年来,国家一直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这表明 ( )A.坚决惩治腐败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B.我国部分公职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的强制性表现在它严厉惩罚官员17.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遵守法律,依法做事C.珍爱生命,学会坚强D.远离闹市,品味生活18.小强对本班同学如何面对非法侵害的调查结果为:报警或向路人求助的占73%,事后报复的占6%,忍气吞声的占9%,奋力反抗的占12%。
调查结果显示()①大多数同学敢于和善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②多数同学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③少数同学不能正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多数同学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恭喜你中大奖了!”看到这则信息,小王立即与对方联系并根据要求寄出1万余元,结果却没有等到兑奖消息。
知道被骗后,小王应该 ( )A. 及时报警,依法维权B. 自认倒霉,忍气吞声C.蒙骗他人,挽回损失D.骚扰对方,出口恶气20.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21.“38元大虾”让“好客山东”变成“宰客山东”。
面对宰客现象,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
这是因为( )A.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B.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C.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D.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2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交通通行而将其车划伤②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③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共26分)23.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然而,与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相比较,法律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法律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9分)24.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殊保护。
对青少年给予特殊保护的原因何在?(8分)25.法律是治理国家之重器。
具体来说,法律有哪些作用?(9分)三、材料分析题(15分)26. 2016年9月22日,《河南日报》报道,河南高校把今年“送法进校园”活动主题确定为“让法律照亮留守儿童回家的路”。
全省法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学校、教育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留守少年的特点,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借助法院的独特优势,通过心理咨询、一对一帮扶等多种形式,引导留守儿童、留守少年学法、守法、用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举办“送法进校园”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2)为保护留守儿童,政府、家长和学校应分别承担什么责任?(6分)(3)作为青少年,应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5分)五、实践探究题(15分)27.杨杨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杨杨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分)(2)【释疑解惑】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在非规定区域停车收到了一张罚单。
爸爸违规停车被罚,这件事说明了什么?(4分)(3)【普法宣传】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人都要学法用法守法。
你能写出两条普法宣传教育的标语吗?(4分)(4)【学习体会】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你认为青少年可以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5分)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测试卷参考答案评分说明:1. 各题均按评分参考评分。
2.若考生的非选择题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二、简答题(共18分)23.(9分)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3分)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分)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分)每点3分,答出3点,即得9分。
24.(8分)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每点4分,答出2点,即得8分。
25.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每点3分,答出3点,即得9分。
三、材料分析题(15分)26.(1)①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②有利于保护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④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等等。
(2)①政府: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引导与管理等;②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组织和引导留守儿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文化活动等;③家长:尽职尽责承担起监护责任,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