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研究的演变

合集下载

家族谱系研究 祖宗十八代称呼的演变

家族谱系研究 祖宗十八代称呼的演变

家族谱系研究祖宗十八代称呼的演变家族谱系研究:祖宗十八代称呼的演变家族是一个社会基本单位,在传统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寻根问祖的人来说,了解祖宗的谱系和称呼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祖宗十八代称呼的演变是一门有趣而又复杂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对其进行探索和分析。

家族谱系是记录家族成员关系的重要工具,是人们了解祖先世系的重要途径。

在古代,家族谱系的编纂是门庞大的工程,记录着祖宗的姓名、出生日期、逝世日期以及称呼等关键信息。

而称呼是家族谱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记录了祖宗世代相传的传统和礼仪。

在早期的家族谱系中,祖宗的称呼多以字辈、表字或字号等形式为主。

例如,太爷、太叔、伯爷、叔爷、哥爷、弟爷等。

这些称呼虽然简单明了,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混淆或者不够准确的情况。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家族谱系的记录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明清时期,以字辈为基础的称呼方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数字称呼的方式。

这种方式以“十八代”为单位,将祖宗按照世系顺序进行编号,每一代称为“第几代”。

这种称呼方式在当时的社会中被广泛采用,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例如,我们常说的“十八世祖”就是指祖宗的第十八代先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族的发展,称呼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倾向于以直系亲属关系为基础进行称呼。

父母辈被称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而自己的兄弟姐妹被称为叔叔、阿姨等。

这种称呼方式更加贴近亲情,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亲属之间的关系。

在家族谱系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有些地区的人们会为每个子女起一个“字辈”,以区分不同的世系和辈分。

这种字辈的命名方式多为古文或者带有特殊寓意的文字符号,如“乾坤”、“昊天”等。

这种方式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常见,但在一些传统家族中仍然保留。

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个人隐私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族选择不公开家族谱系。

他们认为,家族谱系带来的不仅仅是家族荣耀和自豪感,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家谱的发展史

家谱的发展史

家谱的发展史说起家谱,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家里还保存着家谱,它是一个家族起源、世系传承、迁徙以及家族人物等情况的历史记录。

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家族。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家谱是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之一。

家谱只是人们最常用的说法。

在某种意义上讲,家谱是人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

根据记载族群的范围与家谱属性的不同,较常见的名称还有宗谱、族谱、家乘、家牒等。

广义地来说,记载家族世系的文字都可以叫家谱。

司马迁在《史记》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的世系。

对于这些世系的可靠性,尤其是夏商及以前各朝世系的可靠性,过去学术界是有怀疑的,而殷墟甲骨文的大量出土改变了学术界的怀疑,甲骨文的记载证实了《史记·殷本纪》中有关商王世系的记载是基本准确的。

然而,司马迁能够准确地记录这些世系,显然必须要有谱牒作为依据,否则的话,生活在汉代的司马迁很难对三代时期的世系做出准确的记载。

从《史记》中对夏、商、周世系记载的完整性看,夏、商、周三代当初应该都有记载王室世系的家谱资料。

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家谱便是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商代甲骨文家谱,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

甲骨文主要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情况,但其中也有一些记载着人物世系的内容,这些记载了同一家族多代人名字的甲骨文就被称为甲骨文家谱。

根据对现有甲骨卜辞的研究,共有三件甲骨卜辞可以被认为是家谱。

商代晚期,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实物家谱,这就是金文家谱。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此所谓的金文家谱也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

周代以后,人们普遍在青铜礼器上铸刻铭文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这些铭文一般先叙述祖先的名字及美德、功勋,然后是铸器人的名字,涉及到家族世系的比较多,因此金文家谱屡见不鲜。

当然,能把世系传承刻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不是王室也是显赫贵族了。

相传为荀子编修的《春秋公子血脉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谱”为名的宗族史籍,其“血脉”二字,形象地揭示了家谱作为血缘系谱的特点。

家族文化研究分析

家族文化研究分析

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 16岁——碧玉年华 20岁——桃李年华
结婚后的婚龄:
第1年——纸婚 第3年——皮婚 第5年——木婚 第30年——珍珠婚 第50年——金婚
第2年——棉婚 第4年——麻婚 第25年——银婚 第35年——玛瑙婚
七、门第姓氏
姓与氏在古代并不是一个概念。姓起源于女系,表 示母系血统。氏起源于氏族图腾标记或名号。
固始是中原姓氏的一个重要的迁出地,在东南沿海和 台湾等省的许多华人的族谱上都写有“光州固始”的字样。 第一次南迁始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陈政、陈元 光父子先后率兵3600名赴福建地区镇抚山民骚乱。陈政父 子所率入闽将士及眷属8000余人,计有80余姓,落籍闽地。 第二次南迁始于唐僖宗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固始人 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乡民随农民义军入闽,后梁开平三年
陈郡谢氏之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
谢尚 谢奕 谢安 谢玄 谢道韫 谢琰 谢灵运 谢朓等。
隋唐时期,关陇士族集团与鲜卑贵族的门阀政
治显赫一时。 宋代建立了新的家族制度。
明清时期,由于理学家的大力提倡,家族观念
在社会基层得到广泛的渗透,家族成为维系社 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家谱之风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以 文字形式记在本族肇迁繁衍的脉 络,记录本族的分支状况及历代 族人的功绩等。家谱名称繁多, 如宗谱、世谱、族谱等,又可分 为总谱、通谱支谱等。
帝之名,而这样写。今本《宋书》已回改。
④《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其 中“某”指“启”,讳以景帝刘启之名。
⑶ 缺笔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 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这是产生于唐 代的一种方式。如:

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家谱历史回顾:一、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

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

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

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1920年代家谱的发展情况:二、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族谱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族谱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族谱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族谱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族谱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始终扮演着维系家族、传承家风与家训的重要角色。

本篇将追溯族谱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探讨其对华夏文化的贡献与演变。

族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识到家族的重要性,因此开始记录家族的血缘关系。

最早的族谱以总集形式出现,集中记录家族的祖先、子孙、姻亲关系等信息,成为家族历史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些总集的编纂、持续更新与传承形成了一种传统,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族谱。

在周代,分支族谱开始逐渐形成,并在秦汉时期进一步发展。

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家族与地产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族谱成为记录土地与权益分配的重要依据。

同时,省份、地区甚至是多个望族之间的族谱交流也成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

族谱除了用来传承家族血脉,更成为了地方文化的瑰宝。

到了宋代,族谱编纂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在宋代的连城,族谱编辑被列为地方官员的日常职责之一。

同时,宋代的一些家族还因家族文化而闻名,他们的族谱不仅仅是一门记录家族血脉的手段,更是一种维系家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明清时期,族谱编纂更加普遍。

尤其是明代,族谱编纂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文化、教育、宗教等紧密相连。

许多地方都以族谱编纂为家族自强运动的象征,族谱成为了家族地位与家风的象征。

尤其是在承载先祖的崇拜与敬意的同时,族谱也起到了传承家训、弘扬道德伦理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变迁,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思潮与现代化的冲击,族谱逐渐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

然而,新一代的传统与文化意识的兴起,促使族谱重新受到重视。

如今,族谱编纂已经不再局限于血缘关系的纪录,还包括族谱编年、家族历史、家训宣传等内容。

同时,电子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家族族谱更加易于更新与保存。

总之,《族谱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族谱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记录家族血缘的工具,更是一门传承家族文化与道德价值的重要载体。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族谱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与精神的意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华家谱知识

中华家谱知识

中华家谱知识(1)家谱历史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

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

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史上缺乏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

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

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

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

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

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

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

因为家谱像其他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

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

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当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

不过,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

至于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无疑还有更大的数量。

(2)家谱的产生与发展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若从人与群体联系观念形成的角度考察,起源相当久远。

中国古代家谱的研究

中国古代家谱的研究

中国古代家谱的研究家谱是指记录家族血脉、历史和文化的一种书籍形式。

在中国,家谱是一种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风雨变幻和家族变迁。

因此,中国古代家谱的研究备受人们关注。

中国古代家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人们开始使用卜筮和其他方法来探寻自己的宗族起源,以便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同时,他们还开始将自己的家族背景记录下来,并制作成家谱。

这些家谱主要记录了家族的祖先、姓氏起源、迁徙、选官任职和世系传承等信息。

到了汉代,家谱的制作逐渐普及,成为一种记载家族历史的重要手段。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就有大量的家谱出现,记录了汉族贵族的世系和成就。

在隋唐时期,家谱的制作更加流行,成为官员和贵族们延续自己家族荣耀的手段。

家谱的制作和传承在宋代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

那时,许多地方开始建立家谱协会,鼓励人们制作和修缮家谱,并举行家谱大会来交流家族历史和文化。

同时,一些书院和寺庙也开始制作家谱,记录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谱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既记录了家族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因此,对家谱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家谱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姓氏学姓氏学是研究人名姓氏的学科,也是家谱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家谱中的姓氏传承和分布,可以了解不同姓氏的历史和地理分布,并揭示社会和人口变化的规律。

二、族谱学族谱学是研究家族历史和传承的学科。

通过研究家谱中的家族成员和世系传承,可以了解家族的兴衰、迁徙和重大历史事件,揭示家族文化和精神传统的演变。

三、考据学考据学是一种研究历史文献的方法,也是家谱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家谱文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进行考证,可以排除虚假和误导,确保家谱的可靠性和学术价值。

四、社会学家谱研究还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通过研究家谱中的家族结构、社会秩序和阶层关系,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变化,揭示社会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家谱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历史、文化、人口、社会、地理等方面。

中国家谱起源、发展与面目

中国家谱起源、发展与面目

家谱起源、发展与面目秋为最/编一、家谱起源与发展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起源久远。

血缘亲疏的辨析,族群世系的认同,是谱牒产生的根源。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脈络,大致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周代实行宗法封建制度,其《世本》之类的家谱,属周室宗族,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经春秋战国、秦王扫除六合,到汉高祖,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再到东汉已由世族和宗族替代;两汉时期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于是,家谱在两汉时期服务于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士族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以至于造假的现象应运泛滥起来;隋唐时期科举取仕成为选用官员的基本途径,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由血缘关系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格局,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五代以后江南庶族地主势力抬头,自北宋起,许多文人学士挺身而出带头修谱,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五代以后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内容更加广泛丰富,功能也由政治功能转向社会功能方向发展。

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溯宗、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作为社会群体的宗族和家庭的作用。

“家谱亦称族谱,现存的族谱,主要是北宋以来民间编修的,是以特殊形式记载一姓世系和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

由于时代、地域或记载范围的不同,又有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宗世谱、房谱、支谱等称谓。

家之有谱,犹县之有志、国之有史。

家谱、方志和正史,构成了史籍大厦的三大支柱,就数量而言,家谱独占鳌头。

”(《关于家谱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利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张海瀛)二、家谱面目1、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的体例

家谱的体例

家谱的体例尽管中国家谱是“人自为书,家自为说”,但它还是有体例可循的。

所谓家谱体例,简而言之,就是家谱的编写格式;具体地说,就是指谱书表现自身内容特有的、不同于其他著作的体制形式,主要包括体裁、格局结构和文字表现形式等。

家谱的体例和内容有密切联系,从而又与编纂宗旨、指导思想、谱书特点等有密切关系,受其制约。

家谱体例是家谱有机整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表现家谱基本面貌、体现家谱风格特征的体制形式。

一、家谱体例的演变家谱的体例,是家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完善起来的。

先秦时期,中国家谱处于始创阶段,其时家谱的体例都非常简单,一般都只是按照世系的先后,简单地叙述宗族人名,交待人物的世系关系。

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曾经指出,先秦家谱体例的基本特征是“独记世谥,其辞略”。

如我们多次提到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家谱——“儿氏家谱”,就是典型之例。

该家谱共十三行,每行一句,行间无直线。

这份家谱的体例特征是按父子、兄弟先后排列儿氏家族的十一代十四个人名。

商代甲骨家谱体例如此,周代的谱牒著作《世本》的体例也大体如此。

例如《世本》记载周先公世系的体例是这样的:后稷生不窑为昭,不窑生鞠陶为穆,鞠陶生公刘为昭,公刘生庆节为穆……这与儿氏家谱的体例结构基本一样,只是在叙述方式上,将儿氏家谱以父子、兄弟为次序换成以昭穆为次序。

汉代,中国家谱进入发展时期,家谱的体例也有新的发展。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记事范围有所扩大。

汉代家谱不仅记世谥(即人名),而且记得姓的起源,不仅记字号,而且有官位者还记其官位,这样就打破了先秦家谱“独记世谥”的局限而有新的发展。

第二,在表现形式上,汉代家谱邑有三种形式。

据陈直先生研究,这三种形式分别是:一为横格制,分代分格顺序写;二为以姓为单位,先叙得姓的起源,再叙世系及官位,三为一贯连叙。

这种家谱体例,比先秦家谱体例完整得多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体例又有新的发展。

这也同样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婚姻集团的综合家谱开始流行。

论家谱的演变及其意义

论家谱的演变及其意义

论家谱的演变及其意义作者:顾正昊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1期摘要:中国古代家谱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范围广、跨度长的过程:以时间为经,大体上经历了从夏商到清代的整个中国古代时期;以演变范围为纬,大体上包括了家谱的形式、家谱的内容等多个方面的转变。

家谱本身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而其作为历史载体独特的地位,更使其具有极强的历史研究价值。

关键词:家谱演变实用意义研究意义一、家谱的演变(一)家谱形式的演变在中国,家谱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学术界对于家谱的确切起源时间观点不一,一般有“宋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周代起源说”和“殷商起源说”四种。

而在现代学术平台上,另一种声音悄然响起,家谱出现的真正时间可能远远早于上述四个时期。

汉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三世表》中说道:“余读牒记,皇帝以来皆有年数。

稽其历谱牒终始五帝之传,古文咸不同……于是以《五帝系牒》、《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

”足见早在夏朝之时,王室就有了记载世系的谱牒,即王室的家谱。

最早的家谱是刻于甲骨之上的。

中国现存最早的家谱当属三件殷商时期的甲骨家谱:第一件收于《殷契卜辞》,序号209;第二件件收于《殷墟文字乙编》,序号4856;最后一件收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序号1506。

其中内容最为丰富、价值最高的是第三件。

此骨片上著写着极典型的商人世系,卜辞内容经陈梦家与张秉权等学者隶定,内容如下:“儿先祖曰吹,吹子曰戈夭,戈夭子曰雀,雀子曰壹,壹弟曰启,壹子曰丧,丧子曰养,养子曰洪、洪子曰御,御弟曰矢,御子曰伊,伊子曰闭。

”除甲骨家谱外,在商朝末期,青铜器也开始成为家谱的载体。

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易州三戈,即“大祖日己戈”、“祖日乙戈”、“大兄日己戈”。

到了汉代,又出现了以石碑记载家谱的形式,所谓“刻谱于石,以垂永久”说的就是这种形式。

魏晋南北朝以后,家谱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纸张、绸缎、帛书等都成为家谱记录的载体,书本式成为其主要体式。

家族谱系的历史轨迹 祖宗十八代称呼

家族谱系的历史轨迹 祖宗十八代称呼

家族谱系的历史轨迹祖宗十八代称呼家族是一个人们血缘关系亲近的群体,承载着世代传承的血脉和记忆。

家族谱系记录了家族成员的姓名、关系和历史轨迹,其中祖宗十八代称呼是中国传统家谱常见的记载形式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家族谱系的历史轨迹,以及祖宗十八代称呼的含义和作用。

家族谱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仅记录了家族成员的姓名和关系,更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和传统。

正是通过对家族谱系的细致研究,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和了解家族的历史,寻找自身身份认同感。

因此,了解家族谱系的历史轨迹对于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家族谱系的历史轨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家族的起源和演变。

通过查阅家谱,我们可以追溯到家族的最早起源,了解祖先的故事和传承。

在家族谱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祖先们的姓名、年龄、籍贯、职业等信息,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了解家族的过去和发展。

其次,家族谱系的历史轨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地位。

根据家族谱系的记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比如父子、兄弟、姐妹等。

同时,在家族谱系中,祖宗十八代的称呼也可以体现出各个家族成员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尊卑。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祖宗十八代的称呼。

祖宗十八代是中国传统家谱中常见的称谓,指的是家族中自祖辈到曾孙辈的十八代人。

根据古代礼仪制度,祖宗十八代的称呼通常是按照辈分和地位来称呼的。

具体来说,祖宗十八代的称呼分为三个层次:上、中、下。

在上层,通常是祖宗的直系后代,比如曾祖、高祖、九世祖等。

在中层,是祖宗的曾孙辈,比如十三世族、十六世孙等。

在下层,是祖宗的侄孙辈,比如八世侄、十一世孙侄等。

这种称呼方式体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和地位等级。

祖宗十八代的称呼在家族谱系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称呼方式,更是家族成员身份的象征。

通过称呼的使用,不同辈分的家族成员之间可以明确地界定出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和身份,同时也有助于维系家族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和团结。

关于“家谱”里的那些事

关于“家谱”里的那些事

关于“家谱”里的那些事关于“家谱”里的那些事文/陈仲魁“家谱”一词,在武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要说清道明,却又决非易事。

“家谱”,又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以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为内容的特殊图书体裁。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

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出现及其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上自出现“家谱”以来,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形成雏形阶段。

据史料记载,它起源于上古时期。

但那时的“家谱”,应用范围较小,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

它的作用仅起到血统上的证明,是为承袭爵位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它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作为宗脉世系的依据而已。

二、承袭、充实阶段。

到了魏晋以后,由于在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等方面,都要看门第。

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三、功能转变阶段。

直到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才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随之兴起、兴盛。

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

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四、定型、成熟阶段。

到了明、清两代,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也日趋成熟。

主要表现在: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家谱修撰的范围逐步扩大,已经遍及到城乡各地、各个姓氏的各个家族;家谱修撰的内容也更加详尽、丰富,以至成为当代家谱修撰的范本,非常珍贵。

如:清嘉庆二十五年的李家户镇魏庄《陈氏家谱》(后排)珍藏本,系由其七世祖、恩科举人陈清源亲笔撰写并作序,至今留有真迹。

在家谱中,详细记载了魏庄陈氏从开基始祖陈国士开始,至第九世(部分)的世系繁衍、脉系分支。

使后人清楚地了解到,家族中各分支之间的亲疏之序、远近之别,以及先祖的艰辛与辉煌,足可称得上是陈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家谱研究的演变

家谱研究的演变

家谱研究的演变家谱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群体氏族、家族、家庭相联系,它的功能是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嬗变,从社会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自有文字家谱以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而士族而平民,维系和凝聚的人群也越来越广。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

《白虎通义》:“宗者,尊也。

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

”“族”本来只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而进入阶级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有特权,他死了则由宗子继承。

这样,家谱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渗进了主从尊卑阶级特权、为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

《周礼·春官》载:“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

”郑康成注云:“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小史主定之。

”“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亲疏,故须辨之云。

”由此可见: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统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是尊卑贵贱的亲疏。

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礼崩乐坏”趋于瓦解,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旧的贵族“公侯子,失其本系”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

两汉时期的政治,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刘邦尚官,“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

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士族政治。

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

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

史上最详细的中国姓氏族谱发展史

史上最详细的中国姓氏族谱发展史

史上最详细的中国姓氏族谱发展史家谱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问题,学术界大致有宋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周代起源说、殷商起源说等四种,虽然起源时间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已有文献作为立论的基础。

其实家谱的起源可能要更早。

(友情提醒文章字数比较多,看完大概需要十分钟。

)1、家谱的滥觞最早的家谱很可能出现在大禹时期。

我们知道,大禹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的创建者,也是王位世袭制的始作俑者。

这一时期,由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王位的传承不再与贤能与民意相关,而是取决于血缘关系,于是血统的纯净、王族成员血缘关系的亲疏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家谱的诞生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司马迁在《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等篇目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及楚国王室自始祖以下的历代世系。

《史记》中世系追溯到的最早人物是黄帝。

《五帝本纪》起自黄帝,《夏本纪》的前溯也至黄帝止,这与司马迁所说的“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相一致,表明司马迁所依据的谱牒资料的终极追溯人物应该就是黄帝,所追溯的时代就是黄帝时代。

这与后代家谱往往追溯至黄帝的做法也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初的家谱记载的世系应该始于黄帝时代,换句话说,最早的家谱可能出现于距黄帝时代不久的某一时期。

口述家谱黄帝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并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只有一些口耳相传的传说。

没有文字,那么最早的家谱就应该是口述家谱。

口述家谱就是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将家族的世代谱系传承下来。

关于口述家谱的存在,可以从少数民族的习俗中得到印证。

在中原建立元王朝的蒙古人就有口述家谱的习惯,蒙古人有保存祖先的系谱、教导出生的每一个孩子知道系谱的习惯。

这样他们将有关系谱的话语作为氏族的财产,因此他们中间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的部落和起源。

据说成吉思汗就能将自己黄金家族的世系背诵二三十代。

家谱起源与发展

家谱起源与发展

家谱起源与发展家谱,早起成为谱牒。

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家谱起源与发展一、家谱在族人心中的地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最受国人关注,影响人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大概非家谱莫属了。

从遥远的古代到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帝王诸侯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还是目不识丁的乡野农夫,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还是世居乡间连县城都未曾履迹的山民,家谱都是他们心中无法释怀的牵挂。

多少次,仓皇辞庙日、背井离乡土的人们抛却了万贯家财,却怀揣着家谱不忍舍弃;多少次,肩负着父祖的乡愁夙愿,天涯浪子回到故土,寻寻觅觅,访求自己的根之所载-----家谱。

家谱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让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对其视若珍宝?这是因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

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认同感。

”二、修编家谱的目的1、寻根、留本。

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

”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坠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这个“名”就是人之本,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你的子孙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这不是修谱的作用吗?2、清源、备查。

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

”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源意识,使这个大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王氏家谱

王氏家谱

王氏家谱家族文化的宝典王氏家谱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为主题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传记的家族发展史书,它产生于上古时代,完善与封建时代。

先秦时,有《周宫》、《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后有《帝王年谱》、《潜夫论。

志士姓》等谱牒著作。

至魏晋南北朝时,门阀盛行、谱学大兴,形成了一门研究姓氏、贵族门第的宗法修谱学说。

隋唐宋后则私家修谱盛行,遍布各家各族。

近四千年来家谱在不同世代显现出不同的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虽然岁月侵蚀,流传至今存世的,也至少有三万多种,是除国史、方志之后的又一种史书,其内容价值。

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研究认识。

据不完全统计,就王氏一族,现传世之家乘谱牒,也有几千部以上,进来出版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所载海内外各大图书馆就存有王氏家谱五百多部。

那么王氏最早的一部家谱是谁?于何时修撰的哪?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已不得而知了。

但王氏家谱是目前在历史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家谱。

目前我们所考证家谱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时刘孝标著述的《世说新语》一书中,此书曾大量引用过《王氏家谱》,唐初李善的《文选注》也引用了,《王氏家谱》。

那么至少可以断言,王氏家谱必定形成于南北朝之前,东晋员外郎贾弼就曾为天下十八州七百多个著名家族作谱传。

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东海王氏都名列其中,由此看来自晋以来王氏修续家谱已在各地王氏族人中广泛发展开来。

宋元以来则私家修谱之风大兴,以至今日散布于全国乃至海外各地的王氏族人基本都有自己保存的王氏家谱。

就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收藏的王氏家谱。

就有一百一十而部之多,北京图书馆收藏的王氏家谱也有一百一十九种。

此外,近年来成立于山西太原的中国家谱资料中心,也藏有王姓家谱计二百六十余部,如把各地王氏家谱汇集一起,其版本之多流传之广,真可成世界家族史书之最。

在诸多存世的王氏家谱中,现在查到的存世最久、论述最详、最具文化特色、可称之为学术宝典的当为宋翰林学士汪藻撰修的《琅琊临沂王氏谱》。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历微高二宗。

家谱的起源和发展

家谱的起源和发展

家谱的起源和发展一、姓氏起源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不仅被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史载,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建都於陈,死后亦葬于陈。

淮阳自古就称“太昊之墟”,就是传说中的陈都。

伏羲氏贡献颇多,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 .在原始社会之初,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认识到这种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

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2.2万多种,这些姓氏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延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

可以说中华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滥觞之地。

《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

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

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

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

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

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

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

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

家谱探源社会实践报告

家谱探源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家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一个家族的起源、发展、迁徙和繁衍。

为了深入了解家谱文化,增强对家族历史的认知,我们组织了一次家谱探源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对家谱的起源、演变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对家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二、家谱的起源与发展1. 家谱的起源家谱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家族利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明确家族成员的身份、血统和等级,人们开始编纂家谱。

据史书记载,家谱最早可追溯到周朝。

2. 家谱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家谱逐渐成为一种传承家族文化、记载家族历史的载体。

在唐宋时期,家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以记载家族成员事迹、家族历史为主的家谱。

明清时期,家谱编纂达到了鼎盛,家谱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

三、家谱的作用1. 传承家族文化家谱是家族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家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等。

通过家谱,后人可以了解家族的起源、迁徙、发展,从而传承家族文化。

2. 明确家族成员身份家谱明确了家族成员的血统、身份和等级,有助于维护家族的秩序和利益。

3. 教育后人家谱记载了家族成员的功绩、品德和事迹,对后人具有警示和教育作用。

四、家谱探源实践活动1. 实践目的通过家谱探源实践活动,了解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2. 实践内容(1)收集家族资料:查阅家谱、族谱、地方志等文献,收集家族历史、迁徙、人物事迹等资料。

(2)实地考察:走访家族长辈、亲戚,了解家族历史、家族文化。

(3)编纂家谱: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编纂家谱,记录家族历史、人物事迹等。

3. 实践成果通过家谱探源实践活动,我们成功编纂了一部家族家谱,记录了家族的起源、发展、迁徙和繁衍。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家族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传统,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五、总结家谱探源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家谱的重要作用,了解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弘扬家族文化,为家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家谱起源_发展及意义研究

中国家谱起源_发展及意义研究

商业文化·社会经纬 2008年1月264中国家谱起源、发展及意义研究韩冬冬(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合肥,230039)摘 要:在中国的历史上,家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

在现代,随着科技发展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家谱似乎不常被人们提起,但作为中国几千年的伟大文化之一,家谱在对于人们了解历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及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家谱的起源、发展及意义的研究,让人们了解历史、了解传统。

关键词:家谱 谱牒 家族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8)01—0264—02一、家谱的起源家谱,是一种以图表书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式。

关于家谱的起源,传统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考察,大致有四种起源观点:殷商时期起源、周朝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起源、宋代起源。

这四种起源说都有一定的文献作为依据,但是其说法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四种观点都是以文字的出现为基础的,对文字出现之前的历史没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因此对文字出现之前中国有没有家谱制度给忽略了,所以说这四种起源说不可靠。

据考察,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家族世系就曾以结绳、口传的方式存在于漫长的传统社会中。

通过对传统甲骨文的研究,早在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初期的夏王朝,王室内部就有记录自己世系的谱牒,以后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家谱。

但是在家谱刚刚出现初期,并没有家谱这一专业词汇的称谓,如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谱牒《五帝德》、《帝系》、《世本》中,均没有家谱一词的出现。

虽然当时没有家谱这一名词,但家谱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人们为了区分血缘、记录家族内的成员情况,便出现了以结绳、口述等方式为主的记事家谱。

通过查阅历史史料,得知在中国历史上使用结绳家谱比较普遍的是一些少数民族。

自从甲骨文出现以后,家谱由结绳家谱和口述家谱发展到实物家谱阶段,从近当代出土的一些文物可以看出,古人将家谱刻于龟甲兽骨上,也有的刻于青铜器之上,到周代以后,由于青铜器的使用比较广泛,人们便越来越多的将家谱刻于青铜器之上。

从家谱发展史看家谱档案属性的演变_焦艳婷

从家谱发展史看家谱档案属性的演变_焦艳婷

2005年第2期总第126期图书馆工作与研究T u Shu Guan Go ng Zuo Yu Yan JiuNo.2Serial N o.126从家谱发展史看家谱档案属性的演变焦艳婷(南开大学办公室,天津300071)[摘要]本文针对档案界对于家谱的档案属性几乎众口一词的肯定,从家谱的发展史的角度,逐个时期地分析家谱内在档案属性的演变和各个时期的侧重点,明确其档案属性是一种变化的运动的历史的过程,从而对家谱的档案属性进行辩证地、分析地看待。

[关键词]家谱;档案;档案属性;家谱发展史[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610(2005)02-0037-04家谱是一种以表谱的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图书形态。

作为三大史料之一的家谱,因其自身所蕴含的特殊价值而备受史学界、文化界、博物学界、图书、档案界等各方面的重视,纷纷将其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加以探讨。

同样,家谱在档案界作为重要的谱牒档案受到重视,几乎被百之分百肯定为一种毋庸置疑的档案形态。

但历史是发展的、前进的,家谱作为一种经历了几千年历练的事物,在形态、制作方式、内容等方面均经历不断地演化,这就决定了家谱不可能作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档案,其本身不断变化的档案属性是值得探讨和商榷的。

1家谱的非文字形态时期家谱产生于文字形成之前的非文明时代,先人们出于对自然、生死、祖先的敬畏以及基于血统纯净基础上的财富继承关系,很早就开始了家谱信息的记录和保留。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当时家谱的留存停留在记忆、口授以及器物的记载,以实物家谱和口传家谱为其特色。

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生产力水平距离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保留了大量相对贴近历史的家谱的原始形态,如我国少数民族家谱的最大拥有者满族,除拥有大量的谱单、谱书之外,更保留了许多类似结绳记事的实物家谱。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形态的原始的历史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谱研究的演变
家谱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群体氏族、家族、家庭相联系,它的功能是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嬗变,从社会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自有文字家谱以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而士族而平民,维系和凝聚的人群也越来越广。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

《白虎通义》:“宗者,尊也。

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

”“族”本来只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而进入阶级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有特权,他死了则由宗子继承。

这样,家谱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渗进了主从尊卑阶级特权、为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

《周礼·春官》载:“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

”郑康成注云:“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小史主定之。

”“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亲疏,故须辨之云。

”由此可见: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统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是尊卑贵贱的亲疏。

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礼崩乐坏”趋于瓦解,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旧的贵族“公侯子,失其本系”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
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

两汉时期的政治,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刘邦尚官,“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

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士族政治。

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

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

正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社交层次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造假的现象应运泛滥起来,由“尚官”“尚姓”至“尚诈”,这是利益驱动所致。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五代以后江南庶族地主势力抬头,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推动着社会权力的进一步下沉,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

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地位。

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内容也就更加广泛丰富,它的功能也由政治功能向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

具体地说,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溯宗源、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作为社会群体的宗族和家庭的作用。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体例的变化与内容丰富是此前谱牒所少有的。

正德元年所纂《余氏会通谱》内容包括新旧序、跋、辨、图、外传、外纪图、世系图、茔域图、卷末跋、后序。

《休宁文昌金氏
世谱》内容已较全面,包括序、凡例、列士、金氏本国、世系、事略、行实、行状、墓志铭、杂着、记、诗、赞、规约。

嘉靖十八年许璞、许汉纂《许氏统宗世谱》内容涉及序、名人传记、行状、墓志、世系。

嘉靖三十四年朱世恩纂《朱氏统宗世谱》内容涵括历代谱序、敕命、凡例、像赞、祠屋图、墓图、传、世系图。

嘉靖三十七年黄侍、黄仁德纂《左田黄氏孟宗谱》内容包括序、图、地理志、姓氏源流、世系、文翰。

隆庆六年许可复、许凤翔纂《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吸收并总结了嘉靖以前家谱的有关内容,且有所扩展。

该谱涉及历代谱序、目录、世系图、考、先世文翰、序、说、传、记、寿叙、赋、诗、歌、词、挽诗、行状、赞、祭文、谱说、后骗子、领谱字号等诸项内容。

万历以后,字谱内容较前更为丰富。

隆庆、万历年间歙县殷氏宗族“始为谱,其大凡有姓氏、本原、世系三考”,其后内容又扩充了“世德、规范、训典、文献、宅第、丘墓、遗文、遗迹、里社九考”。

万历五年吕仕道纂《吕氏续修宗谱》涉及目录、书法、凡例,历代谱序、像赞、迁源源流、祠墓寺图表、里居图、姓氏来源、世系、世德、规范、训典、文献、遗事、丘墓、祭田、家规、修谱衔名、修谱总论、后序、跋等内容,该谱的列诸项涵盖了后世家谱所具备的基本内容。

万历十八年程弘宾纂《歙西严镇百忍程氏本宗信谱》分谱序、谱例、纪源、传疑、传信、世系、世传、内传、保莹、遗翰、族约、续后十二篇。

万历末年修成的休宁《曹氏统宗世谱》涉及序列、题辞、谱引、谱歌、谱诗、恩荣录、曹氏先达、迁徙源流、坟墓、后序、跋、谱约、支谱图、统宗谱系小叙、系图、事略、重修族谱叙略、家乘序、诗集序、遗嘱、跋等内容,名目纷繁,同万历以前所修宗谱相比,内容得到大规模扩展,几乎囊括了与宗族相关的所有事项。

通过对上述明代宗谱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与宋元谱相比较,明谱新增加的内容主要体现为
家规家训、祠产族产等宗族制度的相关方面,这也正是明代宗族制度较前有所发展的一个反映。

关于体例方面,明谱在因袭欧苏谱例的同时,增加了“志”、“图”、“考”、“录”等项新内容,这是明修宗谱进一步吸收正史和地方志编纂学上成果的重要体现。

据翟屯建先生研究,明代宗谱体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纲目体,以纲统目;二是条目体,一事一目,互助统辖;三是纲目与条目的混合体。

且愈往后,这种混合体的方法在宗谱编纂中愈益得到广泛的运用。

与明代以后所修宗谱相比较,有明一代所修宗谱的体例已比较完备,且大体上已定型,此后清、民国年间所纂宗谱在体例上基本承袭明谱,变更甚微。

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

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

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志》……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

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
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我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

"古史辩派的创始人、著名学者顾颉刚也说:“我国历史资料浩如渊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

”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价值。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热情是由史学领域的变革引起的。

近代史学的显著特征是打破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史学研究传统,将史学研究转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

新史家们认为,“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见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梁启超语)。

史学研究的发展,必然要求突破仅从正史中寻找史料的传统局限,拓展史料收集的范围。

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新史料的发现,包括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异域发现的史料记载都是他们关注和搜集的目标。

家谱作为在家族内部编撰的、不公开发行的史籍,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史研究的史料价值,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

史学观念的更新与史料范围的扩展是引发谱学研究的直接原因。

解放以后,因为反对宗族主义,也为着社会安定,更因为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变化,宗族和修谱一直是被政府严禁的,不但不能修谱,旧的家谱还在抄、烧之列。

很多人为保存一部家谱,费的心思、担的风险难以想象。

家谱作为封建残余受到人们的唾弃,对家谱的研究也理所当然地停顿下来。

60年代出于对封建族权的批判,有人写了《封建家谱谈》,这是至今所见祖国大陆解放到十一届三中
全会之间唯一的一篇关于家谱的论文,家谱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但作为家谱的搜集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土地改革、批判封建宗族,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藏于深阁的家谱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从上海图书馆成为全国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来看,其家谱有许多来自造纸厂回收的废纸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