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PPT模板疾病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科双相情感障碍诊疗ppt课件
4、DSM-4诊断标准中,对轻躁狂诊断过严,规定需满足症状标准至少持续4天,实际上轻躁狂持续时间多为1-3天.
5、对各种抗抑郁治疗所致的转相性躁狂归属不明,对自然转相和治疗性转相两者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鉴别困难. ICD-10、DSM-4对此诊断归属缺乏明确规定,有学者建议应将治疗所致的转相性躁狂划归为双相.
常用于维持治疗的药物
丙戊酸钠 对于近期有躁狂和轻躁狂的患者,丙戊酸钠可以比安慰剂更有效的预防复发和情感障碍的发作[Bowden et al, 2000; Gyulai et al, 200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药物在双相障碍长期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尚在研究之中
维持治疗的原则是充分的疗程和充分的剂量; 维持治疗的时间尚无定论,多次反复发作者应不少于2~3年; 维持治疗期的药物及其剂量应适当调整,病情稳定后先谨慎地减去非心境稳定剂,或适当减量, 但接近治疗剂量较明显低于治疗剂量防复发效果好. 至今,大多数维持治疗研究证实,锂盐是维持治疗,防止复发证据最充分的药物.它可防止2/3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复发,自杀率降低8倍.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无论何种类型,均应首先选用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药物治疗,这是由心境稳定剂具备的特点所决定的: 对躁狂和抑郁发作均具有治疗作用; 不会引起躁狂和抑郁转相; 防止频繁发作; 预防复发,降低复发率和自杀率; 某些心境稳定剂对混合型和循环发作型疗效好,如丙戊酸盐.
病前具有情感旺盛或循环气质的抑郁患者,又易于自然转躁或治疗性转躁的抑郁发作,应视为双相抑郁. 产后抑郁、季节性抑郁. 边缘人格障碍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双相患者与边缘人格障碍共患率是单相患者的8倍;全部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中,有44%曾患有BP-1型或BP-2型障碍,如将抗抑郁药所致轻躁狂考虑在内,则上升至69%.
5、对各种抗抑郁治疗所致的转相性躁狂归属不明,对自然转相和治疗性转相两者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鉴别困难. ICD-10、DSM-4对此诊断归属缺乏明确规定,有学者建议应将治疗所致的转相性躁狂划归为双相.
常用于维持治疗的药物
丙戊酸钠 对于近期有躁狂和轻躁狂的患者,丙戊酸钠可以比安慰剂更有效的预防复发和情感障碍的发作[Bowden et al, 2000; Gyulai et al, 200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药物在双相障碍长期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尚在研究之中
维持治疗的原则是充分的疗程和充分的剂量; 维持治疗的时间尚无定论,多次反复发作者应不少于2~3年; 维持治疗期的药物及其剂量应适当调整,病情稳定后先谨慎地减去非心境稳定剂,或适当减量, 但接近治疗剂量较明显低于治疗剂量防复发效果好. 至今,大多数维持治疗研究证实,锂盐是维持治疗,防止复发证据最充分的药物.它可防止2/3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复发,自杀率降低8倍.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无论何种类型,均应首先选用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药物治疗,这是由心境稳定剂具备的特点所决定的: 对躁狂和抑郁发作均具有治疗作用; 不会引起躁狂和抑郁转相; 防止频繁发作; 预防复发,降低复发率和自杀率; 某些心境稳定剂对混合型和循环发作型疗效好,如丙戊酸盐.
病前具有情感旺盛或循环气质的抑郁患者,又易于自然转躁或治疗性转躁的抑郁发作,应视为双相抑郁. 产后抑郁、季节性抑郁. 边缘人格障碍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双相患者与边缘人格障碍共患率是单相患者的8倍;全部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中,有44%曾患有BP-1型或BP-2型障碍,如将抗抑郁药所致轻躁狂考虑在内,则上升至69%.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解PPT课件
睡眠问题:患者可能会经历失眠或过度 睡眠的情况。
症状
思维和行为改变:患者可能会 出现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 以及自杀倾向等。
诊断
诊断
临床评估:医生会通过对症状的观察和 患者访谈来进行初步诊断。
心理评估: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心 理评估工具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治疗
治疗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和情感 稳定剂可以帮助控制情绪波动 。 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插 图疗法等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 者调节情绪和思维。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 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康复至 关重要。
预后
预后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长期的疾 病,但通过合适的治疗和生活 方式管理,患者可以控制病情 并过上正常的生活。
定期的复诊和心理支持可以帮 助患者应对病情波动疗和心理支持, 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 也起到关键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 解PPT课件
目录 概述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后 帮助和支持
概述
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 理疾病,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波 动和情感的不稳定性。 这种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人 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症状
症状
情绪极端波动:患者会经历情绪的极度 高涨和低落,称为躁狂和抑郁状态。
症状
思维和行为改变:患者可能会 出现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 以及自杀倾向等。
诊断
诊断
临床评估:医生会通过对症状的观察和 患者访谈来进行初步诊断。
心理评估: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心 理评估工具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治疗
治疗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和情感 稳定剂可以帮助控制情绪波动 。 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插 图疗法等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 者调节情绪和思维。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治疗
生活方式管理: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 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康复至 关重要。
预后
预后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长期的疾 病,但通过合适的治疗和生活 方式管理,患者可以控制病情 并过上正常的生活。
定期的复诊和心理支持可以帮 助患者应对病情波动疗和心理支持, 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 也起到关键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讲 解PPT课件
目录 概述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后 帮助和支持
概述
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 理疾病,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波 动和情感的不稳定性。 这种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人 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症状
症状
情绪极端波动:患者会经历情绪的极度 高涨和低落,称为躁狂和抑郁状态。
双相障碍精品PPT
情感
单纯躁狂
兴奋、欣快或易激惹心境 膨胀 夸大 冲动
认知
思维奔逸
躯体
急速或急迫性言语 能量增加 睡眠需要减少 性欲增加 过度的主动行为、社交行为 和敌对行为 具破坏性质的鲁莽、
随境转移
自知力缺乏 紊乱 注意力受损
理解力受损
焦躁 / 混合型躁狂
抑郁 / 焦虑共混合 易激惹 敌对或暴力
精神病性
妄想
幻觉 感觉机能亢进
Vieta 2005
双相情感障碍的传统治疗
锂盐
对典型躁狂疗效优于混合型躁狂及快速循环型 起效慢
传统抗精神病药
对躁狂有效,对抑郁无效 耐受性问题,尤其是锥体外系综合征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对躁狂有效,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有数据表 明对抑郁有效 副反应少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抗惊厥药
对严重躁狂无效 耐受性问题 药物相互作用
Weiden & Zygmunt 1997; Bowden 1998; Post et al 1998; Robinson et al 1999; Lacro et al 2002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目标
短期
- 控制急性期症状
长期
- 预防复发 - 治疗可接受性 / 依从性
共病情况的处 理
终极治疗目标 – 情绪稳定 理想的治疗为通过有效改善双相I型、双相II型和 快速循环型患者的症状及预防复发达到情感稳定状态
四、双相障碍诊断
DSM-IV到DSM-V的变迁 双相障碍亚型
躁狂抑郁症状
双相障碍的诊断面临挑战
DSM-IV和DSM-V中 双相障碍诊断目录的变化
双相I型 …… 双相障碍 心境障碍 抑郁障碍 …… 环性心境 非特异性双 相障碍 …… 双相II型 双相I型 双相II型
单纯躁狂
兴奋、欣快或易激惹心境 膨胀 夸大 冲动
认知
思维奔逸
躯体
急速或急迫性言语 能量增加 睡眠需要减少 性欲增加 过度的主动行为、社交行为 和敌对行为 具破坏性质的鲁莽、
随境转移
自知力缺乏 紊乱 注意力受损
理解力受损
焦躁 / 混合型躁狂
抑郁 / 焦虑共混合 易激惹 敌对或暴力
精神病性
妄想
幻觉 感觉机能亢进
Vieta 2005
双相情感障碍的传统治疗
锂盐
对典型躁狂疗效优于混合型躁狂及快速循环型 起效慢
传统抗精神病药
对躁狂有效,对抑郁无效 耐受性问题,尤其是锥体外系综合征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对躁狂有效,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有数据表 明对抑郁有效 副反应少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抗惊厥药
对严重躁狂无效 耐受性问题 药物相互作用
Weiden & Zygmunt 1997; Bowden 1998; Post et al 1998; Robinson et al 1999; Lacro et al 2002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目标
短期
- 控制急性期症状
长期
- 预防复发 - 治疗可接受性 / 依从性
共病情况的处 理
终极治疗目标 – 情绪稳定 理想的治疗为通过有效改善双相I型、双相II型和 快速循环型患者的症状及预防复发达到情感稳定状态
四、双相障碍诊断
DSM-IV到DSM-V的变迁 双相障碍亚型
躁狂抑郁症状
双相障碍的诊断面临挑战
DSM-IV和DSM-V中 双相障碍诊断目录的变化
双相I型 …… 双相障碍 心境障碍 抑郁障碍 …… 环性心境 非特异性双 相障碍 …… 双相II型 双相I型 双相II型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PPT
详细描述
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镇静剂和抗癫 痫药可能引起嗜睡、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促脑代谢药可能增加焦虑、失眠的风险。
03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和行 为模式,帮助患者识别和 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 式,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VS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信息、交流和互助, 如线上社区、论坛等。
05 双相情感障碍的未来治疗 展望
新型药物的研发
创新药物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机 制,研发新型药物,以更精确地 调节神经递质和相关信号转导途
径。
靶点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选择更有效的药物靶 点,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
规律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 缓解压力、改善心境。
睡眠管理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助于 情绪稳定。
放松技巧
学习并运用深呼吸、冥想、渐 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减
轻焦虑和压力。
04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
早期识别与干预
早期识别
通过提高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 使患者及早被发现并接受诊断。
详细描述
锂盐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 长期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然而,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需要密切监 测血药浓度和肾功能。
抗抑郁药
总结词
抗抑郁药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抑郁发作期,可 以缓解抑郁症状。
详细描述
抗抑郁药通过增加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改善抑郁症状。然 而,抗抑郁药的使用需谨慎,避免诱发躁狂发作或使双相情感障碍恶化。
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镇静剂和抗癫 痫药可能引起嗜睡、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促脑代谢药可能增加焦虑、失眠的风险。
03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和行 为模式,帮助患者识别和 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 式,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VS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信息、交流和互助, 如线上社区、论坛等。
05 双相情感障碍的未来治疗 展望
新型药物的研发
创新药物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理生理机 制,研发新型药物,以更精确地 调节神经递质和相关信号转导途
径。
靶点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选择更有效的药物靶 点,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
规律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 缓解压力、改善心境。
睡眠管理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助于 情绪稳定。
放松技巧
学习并运用深呼吸、冥想、渐 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减
轻焦虑和压力。
04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
早期识别与干预
早期识别
通过提高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 使患者及早被发现并接受诊断。
详细描述
锂盐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 长期治疗具有显著效果。然而,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需要密切监 测血药浓度和肾功能。
抗抑郁药
总结词
抗抑郁药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抑郁发作期,可 以缓解抑郁症状。
详细描述
抗抑郁药通过增加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改善抑郁症状。然 而,抗抑郁药的使用需谨慎,避免诱发躁狂发作或使双相情感障碍恶化。
双相情感障碍及其ppt课件
常用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 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药物。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 药物副作用,定期评估疗效,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注意事项
心理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辅助 手段,旨在帮助患者认识和应对疾病, 提高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抗精神病药等。
03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教育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中具有重要地
位。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早期识别
未来的研究需要继续探索如何更早地识别双相情感障碍,以便尽早开始治疗,减少疾病对 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这需要深入研 究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以便为每个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建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支持群体, 提供相互交流和互助的平台,增强 患者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提供社会支持与资源
心理咨询与治疗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资源, 帮助患者应对心理问题,提高生
活质量。
社区服务
建立社区服务体系,提供生活照 顾、康复训练等服务,帮助患者
融入社会。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为双相情感障碍 患者提供医疗、教育、就业等方
预防复发
如何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更有效的维持 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降低复发风险。
对患者及家庭的希望与建议
建立信任关系
与医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便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支持和治疗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自杀问题:
• 是精神障碍疾病中自杀风险最高的一种疾病 • 自杀率为650/10万,高出正常人50倍,15%抑郁障碍最
终死于自杀。
• 自杀风险可因单身、分居、离婚和守寡而增高 • 自杀未遂女性高于男性,而自杀成功男性高于女性 • 自杀在第一次发作的早期有比较大的风险,40%自杀发
生于第一次住院的前6个月,50%的发生在第1年内。
物质依赖问题 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是产生抑郁的重要 危险因素,而抑郁情绪反过来又成为物 质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躯体疾病 按照心身疾病观点,许多躯体疾病的发 生都与情绪问题有密切关系,同时抑郁 情绪也可影响原来躯体疾病的转归和预 后。
慢性疼痛问题 疼痛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有的患者慢 性疼痛成为抑郁障碍患者就诊的主要症 状。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与预后 四、护理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 情绪 * 情感
2.心境障碍定义和分类 3.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 4.心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人接触 客观事物时所引起的体验。
情绪的内部变化
* 皮肤温度、汗液 * 心率、心电图、血压和血容量的变化 * 呼吸、消化系统、新陈代谢等变化
从什么途径获得更多病人信息? 从哪些方面评估患者?(希望获得哪些信息) 病人可能存在什么护理问题? 该如何解决病人的问题?
一、护理评估
(一)资料来源 病人 家属及其他相关人员 护理观察
(二)评估的内容
1.个人史及家族史 2.身体:外观、自理能力、营养、睡眠、排泄、活动 3.情绪:状态、稳定性 4.认知:判断力、思维能力、自知力 5.思维:过程、内容 6.社会:教育、工作、婚姻、应对方式、支持系统、物
第2次发作 第3次发作
心理学PPT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
随后于当年10月出现晚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 醒。自感心理压力大,学习困难。之后渐出现发 愁,总想不好的事,自诉再好的事自己也高兴不 起来,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自觉乏力,不 想上课,不愿出门,不愿交往,自感处处不如人。 自觉前途没希望,活着没意思,生不如死,反复 有想死的念头。再次就诊,诊断:双相障碍,目 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予抗抑郁 剂治疗病情好转。目前为丙戊酸钠维持治疗,病 情稳定。
亚型
临床上以目前发作类型确定双相障碍 的亚型:①目前为轻躁狂:②目前为不伴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③目前为伴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④目前为轻 度或中度抑郁;⑤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 状的重度抑郁;⑥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 的重度抑郁发作;⑦目前为混合性发作; ⑧目前为缓解状态。
诊断
CCMD—3诊断标准 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或抑郁标准, 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如在 躁狂发作后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
病因研究
一、遗传性研究 双相障碍的病因过程、致病因素如何 造成双相障碍的病理生理尚部清楚。但来 自国内外的家系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 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 (1)遗传风险度:有家族史者为30%— 41.8%,双相障碍先证者亲属患本病的概率 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 病的几率也越高。
临床表现
混合状态兼有抑郁和躁狂(或轻躁狂)症状, 以此区别于单相障碍。最典型的例子包括:在躁 狂症的高峰期暂时转为哭泣,或在抑郁阶段发生 思维赛跑现象。双相障碍患者中至少有1/3的人, 其全部病情发作,或发作中一部分时间,呈现这 种混合状态。普遍表现为情绪激动,烦躁不安, 哭泣,严重失眠,思维加速,夸大,精神运动性 激越,自杀意念,迫害妄想,幻听,犹豫不决和 意识模糊。这些表现又称焦虑性躁狂,亦即以抑 郁症状为主导的躁狂症。女性和有抑郁气质的人 常易罹患焦虑躁狂。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PPT课件(11)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量摄入咖啡因 3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4 学会调整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态平和 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和社交恐惧 6 定期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确保病情稳定和康复
心理治疗
1
2
3
4
5
观察患者情绪 波动,了解其 情绪变化规律
及时与患者沟 通,了解其情
绪变化原因
指导患者进行情 提供心理支持,
绪调节,如深呼 帮助患者应对
吸、冥想等
情绪波动
鼓励患者参与 社交活动,增 强其社交支持
加强与患者沟通
倾听患者 心声,了 解他们的 需求
保持耐心, 避免急躁 和指责
鼓励患者 表达情感, 给予关心 和支持
引导患者 参与护理 计划,提 高自我管 理能力
及时反馈, 让患者感 受到关爱 和尊重
01
02
03
04
05
01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
改变消极思维模式,提高应对压
力的能力
02
心理教育:向患者及其家人普及
双相情感障碍的知识,提高对疾
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03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
沟通和互动,为患者提供稳定的
家庭支持
04
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社
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更好地
05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
治疗方法
病因和症状
病因:遗传 因素、环境 因素、心理
因素等
症状:情绪 波动大,时 而高涨,时
而低落
症状:思维 奔逸,言语 增多,注意 力难以集中
心理治疗
1
2
3
4
5
观察患者情绪 波动,了解其 情绪变化规律
及时与患者沟 通,了解其情
绪变化原因
指导患者进行情 提供心理支持,
绪调节,如深呼 帮助患者应对
吸、冥想等
情绪波动
鼓励患者参与 社交活动,增 强其社交支持
加强与患者沟通
倾听患者 心声,了 解他们的 需求
保持耐心, 避免急躁 和指责
鼓励患者 表达情感, 给予关心 和支持
引导患者 参与护理 计划,提 高自我管 理能力
及时反馈, 让患者感 受到关爱 和尊重
01
02
03
04
05
01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
改变消极思维模式,提高应对压
力的能力
02
心理教育:向患者及其家人普及
双相情感障碍的知识,提高对疾
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03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
沟通和互动,为患者提供稳定的
家庭支持
04
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社
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更好地
05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
治疗方法
病因和症状
病因:遗传 因素、环境 因素、心理
因素等
症状:情绪 波动大,时 而高涨,时
而低落
症状:思维 奔逸,言语 增多,注意 力难以集中
双向情感障碍PPT课件
• 双相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躁狂发作需持续 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 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
.
4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生物学因素 • 遗传学因素 • 心理社会因素
.
5
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指发病以来,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又有抑郁发作。 1 躁狂状态
.
3
疾病简介
• 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是在一段时间内 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情感是指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时所伴随 的相应态度和外部表现,如喜、怒、哀、乐、悲、恐、惊等 体验和表情。
•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障碍(Afective disorders)是指以心境或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 组精神障碍。
• 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 •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
。 • 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
管闲事。 • 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
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 没有认识能力。 •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 状态特征性表现。
.
6
2 抑郁状态 核心症状 ①情绪低落。 ②兴趣缺乏。 ③快感缺失。
伴随的其他心理症状 ①焦虑 。②思维迟缓。③极度烦躁 ,坐立不安,不能自控。④ 自责自罪。⑤严重时悲观绝 望、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 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⑥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语量增多;
③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的体验;
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 划和活动;
⑥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⑦睡眠需要减少;
.
4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生物学因素 • 遗传学因素 • 心理社会因素
.
5
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指发病以来,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又有抑郁发作。 1 躁狂状态
.
3
疾病简介
• 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是在一段时间内 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情感是指人们感知客观事物时所伴随 的相应态度和外部表现,如喜、怒、哀、乐、悲、恐、惊等 体验和表情。
•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障碍(Afective disorders)是指以心境或情感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 组精神障碍。
• 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 • 思维联想加快,言语增多
。 • 患者活动多,好交往,好
管闲事。 • 躁狂状态时,患者自我感
觉良好,通常对自己病情 没有认识能力。 •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 状态特征性表现。
.
6
2 抑郁状态 核心症状 ①情绪低落。 ②兴趣缺乏。 ③快感缺失。
伴随的其他心理症状 ①焦虑 。②思维迟缓。③极度烦躁 ,坐立不安,不能自控。④ 自责自罪。⑤严重时悲观绝 望、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 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⑥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语量增多;
③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的体验;
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 划和活动;
⑥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⑦睡眠需要减少;
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成 • 社交活动多,随便请客
ppt精选版
11
躯体症状
• 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 • 食欲增加 • 性欲亢进 • 睡眠需求减少
ppt精选版
12
其他症状
• 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 • 但不能持久,易被周围事物所吸收 • 可有片断幻觉、妄想 • 谵妄性躁狂:意识障碍、错觉、幻觉、思
维不连贯 • 轻躁狂:症状类似,但无精神病性症状,
• 碳酸锂:急性躁狂发作时用量为600~2000mg/日, 血锂浓度为0.8~1.2mmol/L ;维持治疗剂量为 500~1500mg/日,浓度0.4~0.8mmol/L ;血锂 浓度不宜超过1.4mmol/L
•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和 丙戊酸盐,剂量为400~ 1200mg。妥泰、拉莫三嗪(特别是双相抑郁常用)
流行病学
患病率:1992 终生患病率0.083%,时点患病率0.052% 江西 抑郁症终生患病率1.15%,时点患病率0.95% 国外 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3~25%,双相0.5~1%
性 别:男:女为1:2 ,年龄20~40岁(女早于男) 起 病:躁狂-急、亚急,抑郁-缓慢(秋、冬) 病 程:躁狂3个月,抑郁6个月,发作性 预 后:15~20%慢性
ppt精选版
25
ICD-10续
• F31.4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 重度抑郁发作 F31.5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 度抑郁发作 F31.6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 F31.7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缓解状态 F31.8其他双相情感障碍 F31.9双相情感障碍,未特定
5.神经影像变化
结构性改变、功能性改变
6.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经济状况、女性
ppt精选版
ppt精选版
11
躯体症状
• 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 • 食欲增加 • 性欲亢进 • 睡眠需求减少
ppt精选版
12
其他症状
• 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 • 但不能持久,易被周围事物所吸收 • 可有片断幻觉、妄想 • 谵妄性躁狂:意识障碍、错觉、幻觉、思
维不连贯 • 轻躁狂:症状类似,但无精神病性症状,
• 碳酸锂:急性躁狂发作时用量为600~2000mg/日, 血锂浓度为0.8~1.2mmol/L ;维持治疗剂量为 500~1500mg/日,浓度0.4~0.8mmol/L ;血锂 浓度不宜超过1.4mmol/L
•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和 丙戊酸盐,剂量为400~ 1200mg。妥泰、拉莫三嗪(特别是双相抑郁常用)
流行病学
患病率:1992 终生患病率0.083%,时点患病率0.052% 江西 抑郁症终生患病率1.15%,时点患病率0.95% 国外 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3~25%,双相0.5~1%
性 别:男:女为1:2 ,年龄20~40岁(女早于男) 起 病:躁狂-急、亚急,抑郁-缓慢(秋、冬) 病 程:躁狂3个月,抑郁6个月,发作性 预 后:15~20%慢性
ppt精选版
25
ICD-10续
• F31.4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 重度抑郁发作 F31.5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 度抑郁发作 F31.6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 F31.7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缓解状态 F31.8其他双相情感障碍 F31.9双相情感障碍,未特定
5.神经影像变化
结构性改变、功能性改变
6.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经济状况、女性
ppt精选版
双相情感障碍ppt课件
(二)心境障碍的分类
心境障碍的定义
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 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
§情感高涨或低落 §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反复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或转为慢性
不同诊断标准中对心境障碍的分类
双相障碍
•分型(DSM-IV): I型 躁狂和抑郁循环发作
思维过程或内容改变
自我认识障碍 个人应对无效 社会交往障碍 自理能力缺失或下降 ……
三、护理措施
(一)总体原则 1.安全性:避免病人伤害自己或他人 2.支持性:身心全面支持 3.指导性:心理社会因素认识、理解和控 制预防症状,疾病和治疗有关知识
(二)主要措施
1.安全方面
2.生理方面
3.心理方面
4.社会方面
有效生命年缩短问题
• 抑郁障碍显著好转的14个月累积率为94%,还有4%的疗效 比较差 • 抑郁障碍患者康复后14个月的复发累积率为87%; • 各种抑郁障碍慢性化趋势为35-50%; • 抑郁障碍对认知功能、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后遗 影响将持续2年或以上。
抑郁障碍的护理
四、抑郁障碍的护理
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
关于“三无症状”
无望(hopeless) 无助(helpless) 无价值(worthless)
关于“三自症状”
自责(self-blame)
自罪(delusion of sin)
自杀(自杀观念、自杀企图、自杀未遂)
抑郁障碍的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
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
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和妄想) 焦虑症状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觉醒增多、缺乏 睡眠感等) 躯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性疼痛
双相情感障碍精品PPT课件新版
• 诊断:躁狂症
9
双相障碍的人群防治
控制人群中双相障碍的最有效方法是社区 防治,人群防治的重点是学校和各种职业 场所的人群,其基本策略涉及以下内容。
10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
• 政策和各部门的支持 • 人群培训 • 精神卫生的健康教育 • 社会心理干预 • 心理应激应对模式的指导 • 疾病与危险因素监测 • 人群防治计划的设计与评估
核心症状 抑郁情绪 快感缺失 自我评价低
3
诊断
典型躁狂症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 联想加速 活动增多 躁狂发作症状持续≥1周 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4
治疗
躁狂发作 • 急性严重躁狂
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 利培酮与喹硫平等)→情绪稳定 剂(碳酸锂及抗癫癎药丙戊酸盐、 卡马西平)。 电休克
5
治疗
• 普通躁狂症 碳酸锂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11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6
预后
大 多 数: 发病年龄早: 发病年龄晚: 发病次数频: 快速循环型: 慢性抑郁症: 精神病性: 自 杀:
好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差 较差 10%~15%
7
【典型病例】
• 某女,30岁,话少流泪,整天唉声叹气三月。 • 本次病程三月,说话逐渐减少,活动也比以前减少,不愿出
9
双相障碍的人群防治
控制人群中双相障碍的最有效方法是社区 防治,人群防治的重点是学校和各种职业 场所的人群,其基本策略涉及以下内容。
10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
• 政策和各部门的支持 • 人群培训 • 精神卫生的健康教育 • 社会心理干预 • 心理应激应对模式的指导 • 疾病与危险因素监测 • 人群防治计划的设计与评估
核心症状 抑郁情绪 快感缺失 自我评价低
3
诊断
典型躁狂症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 联想加速 活动增多 躁狂发作症状持续≥1周 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4
治疗
躁狂发作 • 急性严重躁狂
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 利培酮与喹硫平等)→情绪稳定 剂(碳酸锂及抗癫癎药丙戊酸盐、 卡马西平)。 电休克
5
治疗
• 普通躁狂症 碳酸锂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11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6
预后
大 多 数: 发病年龄早: 发病年龄晚: 发病次数频: 快速循环型: 慢性抑郁症: 精神病性: 自 杀:
好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差 较差 10%~15%
7
【典型病例】
• 某女,30岁,话少流泪,整天唉声叹气三月。 • 本次病程三月,说话逐渐减少,活动也比以前减少,不愿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生活方式的困难 感觉受责难 – 55% 执行工作 – 45% 与家庭关系 – 44% 享受休闲 – 41% 感觉受嘲弄 – 39% 与朋友关系 – 37% 表达自己的意见 – 36%
对3450例情感障碍患者进行93项调查的结果, 其中包括1041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评估疾病 对他们过去和现在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感觉精神愉快的、精力充沛的以及有效率的,但 是他们能够处理日常生活的事情并且绝不会与现实 脱离接触。对于其他人来说,轻躁狂患者看起来好 像只是情绪非常好。然而,轻躁狂会导致当事人做 出一些有损人际关系、事业以及名誉的不好决定。 另外,轻躁狂经常会发展成躁狂全面发作或随后就 出现重症抑郁发作。
!
案例
刺激上去); (6)有目的的活动增多(不论社交、工作或学习、或者性活动都 是如此),或精神运动性激越; (7)过分地参与某些有乐趣的活动,而这种活动有潜在或能会 乐极生悲地造成痛苦的后果(例如,无节制地狂欢狂饮,轻率的 性行为,或愚蠢的商业投资)。
!
C.这些症状并不符合混合性发作的标准。 D.此心境障碍已严重到会产生职业和日常社交活动
双相情感障碍
理解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类型及诊断标准 治疗建议
!
理解双相情感障碍
情绪担负着重要的心理社会功能 双相情感障碍的实质是,正常的情绪调节出现了混
乱 适度的躁狂会大大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但躁狂一旦脱离了现实,就成为一种毁灭的力量 躁狂的毁灭性表现在:过于自信以致走向偏执、社
!
❖自然病程
—躁狂或混合性发作约数周至6个月,平均约3疗干预多数可自发缓解 —10%可转为慢性病程,是以其抑郁发作持续两年以上, 期间可有与M或HM并存的混合形式
!
❖发作的方式
—90%以上为反复发作 —终生平均发作9次,平均每年0.5次 —青少年首次发作多为D,连续数次转为M或HM,成人首次发 作M与D机会相似 —随发作次数增多,其间歇期逐渐缩短,频率则增多 —间歇交替发作:MI-DI或DI-MI,循环发作:MDI,DMI,约占 25% —快速循环发作(RC):自发或诱发
首发年龄高峰15-19岁,但得到正确诊断往往要5-10年以后 90% 复发率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和社会的良好状况起负面影响 高自杀率
年自杀率达 0.4% (20 倍于一般人群)
!
重度抑郁与双向障碍的差异
普遍程度 性别比例 开始年龄 婚姻状况 人格特征 发作进程 预后 遗传学
及人际关系的明显缺损,或严重到必须予以住院以 防伤人或自杀,或者具有精神病性表现。 E.这些症状并非由于某种物质(例如,其种滥用药 物,某种治疗药品,或其他治疗方法),或由于一 般躯体情况(例如,甲亢)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发作过一次或多次抑郁症
!
案例
!
!
!
!
双相II 型障碍
有过一次或多次重度抑郁发作 有过一次或多次轻度躁狂发作: ➢ 轻躁狂是躁狂程度更轻的一种形式。处于轻躁狂的
!
!
!
讨论
!
循环性情感障碍
情绪无法预测地上升或下降,兴奋时没有躁狂发作 那么严重,情绪低落时没有达到重度抑郁发作的标 准
虽然情绪的兴奋和低落不会引发重大问题,但会使 你不可靠,并降低效率
!
案例
!
!
讨论
!
典型的一类双极症
典型的二类双极症
典型的循环性精神压抑症
!
临床现象学的复杂性
临床发作形式的多样性 —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轻微(minor)抑郁发作 —混合性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
!
, 1990
单相重症抑郁
缺铁性贫血
全
跌倒
球 伤
酒精使用
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
先天异常
骨关节炎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
!
双相情感障碍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对过去生活方式的妨碍 与家庭关系 – 54% 与朋友关系 – 44% 与配偶关系 – 43% 保持工作 – 34% 找工作 – 34% 职业展望 – 29% 与同事关系 – 26% 教育 – 24%
交欲一发不可收拾导致喋喋不休使周围的人鸡犬不 宁、睡眠时间大大减少以致最后崩溃、不顾后果进 行一些冒险活动、最后乐极生悲走向崩溃
!
面对躁狂,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双相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
相心境(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 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躁狂发 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 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 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 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
双相情感障碍的类型
双相 I 型障碍
躁狂发作通常出现在重性抑郁之后
双相 II 型障碍
重性抑郁发作伴至少1次的轻/中度躁狂发作交替出现
循环性情感
许多轻躁狂和抑郁症状,但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未 满足双相I型障碍或双相II型障碍的诊断标准,
!
双相 I 型障碍
诊断标准 A.持续至少1周,(或更短时期,只要达到必须住院程度)的一个
!
发病率、易患人群及其影响
全球双相情感障碍患病率: 3-5%
双相 I 型障碍: 0.4-1.6% 双相 II 型障碍: ~0.5%
患者抑郁周期多于躁狂/轻躁狂周期
双相 I 型障碍: 3:1 比率 双相 II 型障碍: 37:1 比率
相同人种或种族,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 ❖ 共病:40%BPD患者合并酒或其他物质依赖,使心血管病患者率增加20% ❖ BP-II(抑郁发作重)是最多的表现型(Simpson 1998)
! Morselli & Elgie 2003
异常的而且持续的心境高涨、夸大或激惹。 B.在此心境障碍时期内,持续地表现出下列症状3项以上,并有
较显著的程度: (1)自我估价过高或夸大; (2)睡眠需要减少(例如,感到只要3小时睡眠便休息好了); (3)比平时更健谈,或感到一直要讲话的紧迫感; (4)意念飘忽,或主观上体验到思想在赛跑。 (5)随境转移,容易分心(即注意很易转移到无关紧要的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