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导师带动下本科生创新团队建设与实践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导师带动下本科生创新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大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团队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创新团队建立的意义及必要性,结合江苏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团队培养成果实例,对创新团队的师资组成,团队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科研导师创新团队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78-01
创新与创造的良性互动是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在高校创新型人才的长期培养实践中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的本科生创新团
队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有益探索。通过在本科生教学中贯穿独立的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匪夷所思的创造力的培养,逐步完善高等教育在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江苏科技大学生化学院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几年来在各专业里陆续构建了多个本科生创新团队。其中环境工程专业是以本科生自发组织的创新小团队为主体框架,聘请具有科研基础和专业理论涵养的专业导师为指导,项目经费由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进行资助。科研导师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指导团队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上的正确度。这种“亚科研”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几年来已初具规模和成效。
1 本科生创新团队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具有一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氛围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教师和学生都是其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学术和智力环境的健康发展。显然,创新型人才培养更注重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理工科人才培养应给予本科生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使学生尽早、尽多地感受科研氛围、树立科学的创新意识、接受科研方法及实践技能等多方面的严格培训,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专业个性的自主发展。
自从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以来,在如何把理科人才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如何更为有效地实施学生科研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许多高校依据自身特色的学生培养思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切实的行动,已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效并摸索到一定规律。如何把这些规律和经验用实、用足,以及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内涵需要继续挖掘,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们不断的思考。
2 创新团队科研导师队伍建设
本科生创新团队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科研导师的正确指导。科研导师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科研启蒙等方面在团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创新团队的成长,必须要有好的导师架构模式来带动,这其中包括导师规模、成员构成、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和团队发展目标。从人数上看,指导创新团队的从事理论
科学研究的教师保持在1~2人为宜,横向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人员的数量保持在2~3人为佳;从角色分工上看,创新团队中的导师层既要有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又要有思维活跃的年轻科研骨干
承上启下形成梯度式导师模式。这其中,学科带头人起着引导和把握科研方向的掌舵作用,科研骨干则承担着实地指导团队践行的艰巨任务,而创新团队中的大学生们则在大量实验求证环节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梯度层导师的指导获得科研探索的亲身感受,其科研创新素质随之被潜移默化。
在科研导师制的运作环节中,导师培养的在学研究生、青年教师助教甚至高年级优秀本科生都可以成为科研骨干。这些科研骨干在年龄上与团队成员相差较小,具有沟通上的优势。梯度式导师模式的引领能够极大地提高创新团队成员的求知兴趣和科研积极性,团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力也会在由浅入深的科研实践环节中得以
加强。这种分工明确的导师制度、优势互补的团队层次的形成在大学生团队的培养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潜在的能量。
3 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团队培养实例
在上述构建和培养模式的宗旨带引下,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建设,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已经初具规模和培养体系且成果
显著。团队雏形最先从生化学院率先开展的优秀生培养计划开始,历经校级开放性实验项目团队,校级专业综合实验技能培训计划到现今的校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环境工程创新团队的科研导师经过几年的沤心培养,输送出一批优秀的环境专业本科科研潜质人才。
这些学生经过科研导师的细心栽培,有的在高年级阶段直接参与到各导师的诸如省高校基金项目、973子课题项目、校博士科研资助项目以及各横向课题项目中去。有的则在导师的低年级本科生培养中作为“二导”辅助科研育人工作。从09届第一批团队成熟开始,各科研导师的创新团队里有50%~70%左右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进
入到诸如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四川大学等更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其科研能力和素养也被深造导师交口称赞。步入社会中的团队其他成员在所在单位的专业研发工作中也都独当一面。
4 结论与展望
建立大学生创新团队,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分担课题的研究,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协助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接触学术发展的尖端知识,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同时促进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同步发展。通过大学生创新计划这一平台,使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如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的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互助能力等,开阔了视野,完善了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出一批教学与科研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今后,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推进学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去做。
参考文献
[1] 徐阿进,王晓蓬.浙江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对策[j].教育评论,2011(6):105-107.
[2] 胡细全,李兆华,李海波,等.省属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上),2011(4):22-22.
[3] 鞠建峰.谈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式建立[j].教育探索,2011(12):70-72.
[4] 王菊.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创新团队的意义及措施[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3):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