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管道输送降粘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3年第 5 期
— —
西部探 矿工 程
5 9
土壤 吸收 的热量 用 , 可直接 利用 常 规 原油 管 输 系 统来 输 送 稠 油 , 且不 会发生 “ 凝管 ” 现 象 。其 缺点 是 作 为 稀 释剂 的低 粘
稀油来源必须要有保障 , 须建立专门的管线把稀油从产 地输送至油 田与稠油混合 ; 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 , 稀释 换 热系数 , W/ m ・ ℃; 后 的沥青质原 油其 销售价 格一 般按稠 油计 算 , 这 一点无 管 道 内径 , m; 疑限制 了该方 法 的推广 。 L —— 输油 管线长 度 , m; 4 改性 剂降 粘法 土壤导 热系数 , W/ m。・ ℃; 该方 法是 通过 向稠 油 中加 入 一 定 量 的化 学 添加 剂 导热形 状系数 , m。 来降低稠油的粘度, 使其在低温下 的流动性能得到改 常规加热法普遍具有当管线温度降低时易发生凝 善 , 从而能够在常温下进行管道输送 。目前普遍使用 的 管 事故 的缺点 , 如果 将 其 与 电磁 感应 加 热法 结 合 使用 , 改性 剂主要 有油 溶性 降粘剂 和乳化 降粘 剂 2 种。 会带 来更好 的加温 与保温 效果 。 4 . 1 油溶性 降粘 剂 3 稀释 降粘 法 油溶性降粘剂的降粘原理是基于原油降凝技术 , 在 稀释降 粘法就是 通 过 向稠 油 中加 入稀 释剂 降低 沥 高温或 溶剂 作用下 , 稠 油 中呈 层 状 堆积 状 态 的胶 质 、 沥 青胶 质的浓 度 , 从而 减弱稠油 中沥青 胶质之 间 的相 互作 青 质分 子 的堆 积层 间隙会 变得 “ 疏松 ” , 降粘 剂分 子通过 用。稀释操作一般是在稠油管道输送前进行的 , 先将稠 氢键、 静电力和色散力扩散“ 渗” 入胶质或沥青质分子层 油与一些稀释剂 ( 低碳氢化合物) 混合在一起 , 以此来降 之间, 使原来的沥青、 胶质结构受到破坏变“ 疏松” , 聚焦 低 稠油 的输 送粘 度 。稀释 剂 主要 包 括低 粘 原 油 ( 如: 凝 体 变小 , 从 而降 低稠 油的粘度 。油 溶性 降粘剂 总体 上分 析油、 含蜡 原油 ) 、 液化石 油气 ( 如: 丙烷 、 丁烷 ) 和石 油产 为缩 合物 型和不 饱 和共 聚 物两 种 。这 两 类 均 为不 饱 和 品( 如: 柴油 、 汽 油) 等 。在 工艺方 面 , 普遍 采用 双管 稀释 酸酯 的聚合 物 与其他 不 饱 和单 体 的共 聚 物 。近 年来 油 流程 , 稀 释剂 的注入量 主要取决 于稠 油与稀 释剂之 间 的 溶性 降粘剂 研究 的 主要 方 向是 在 原来 酯 型 分 子 骨架 上 相 容性 。如果稀 释剂为凝 析油 , 比例一 般为 5 9 / 6 ~3 5 ; 引人 具有极 性或 表面 活性剂 的侧键 , 利用 极性 基 团和表 如 果稀释剂 为轻质 原油 , 则 掺人 比例更 大 。至 于混合 时 面活性剂基 团的空间效应 以降低 固一液界面张力 的能 的温度 , 一 般 取 比最 粘 组 分 的凝 固点 高 3  ̄ C~5 ℃ 为 最 力来增 强对 蜡 晶、 胶 质 沥青质 的分散 作用 。 佳 。在轻油 供应十 分充足 的情况 下 , 采用 轻油作 为稀 释 使用油溶性降粘剂有很多优点 , 首先降剂的加入量 剂是 有效可 行 的。常用稠 油稀释剂 见表 1 。 很少 , 其 浓度 一般在 0 . O l A~0 o . 1 ; 其 次是 油 溶 性好 ,
5 8
西部探 矿工程
2 0 1 3年第 5期
稠 油 管道 输送 降粘方 法研 究
刘 敏 , 廖 冲 , 叶玉娟
( 1 . 西南石 油大 学经济 管理 学院, 四川 成都 6 1 0 5 0 0 ; 2 . 川 I 庆钻 探公 司钻采 工艺 院定 向井公 司 , 四川 广 汉 6 1 8 3 0 0 )
摘
要: 随 着我 国稠 油开采 量的增加 , 稠 油管道输 送越 来越 引起 人 们 的重视 。由 于稠 油的粘 度 大 , 密
度大, 流动性 差 , 导 致常 温输 送 的难度增加 。从稠 油 降粘 的 角度 , 分析 了稠 油高粘度 的原 因, 综合 列举 了 目前用 于降低 管输 稠 油粘度 的方法 , 并从 其 降粘效 果 、 经济成 本 等方 面进 行 了对 比分 析 , 提 出 了合 理、 经济的稠 油 管道 输送 降粘方 法建议 。
和, 即: Q—Q + 1
( 1 )
胶质大分子为小分子是稠油降粘的根本途径。
2 热 处理 降粘法
= = = a  ̄ d L( t - -t 1 )
—
( t w -f 2 ) j
热处理降粘法的原理就是通过加热提高稠油流动 温度 , 以降低稠油的粘度 , 从而减小管输时的摩阻损失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0 6 修 回 日期 : 2 0 1 2 一 l 卜0 8
式中: Q一 加热 产生 的热量 , w;
Q —— 油流 吸收的热量 , W;
第一作者简介 i 刘敏 ( 1 9 8 5 一 ) , 女( 汉族) , 辽宁朝 阳人 ,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油藏管理 。
2 . 1 常规加热 法
常规 加热法 分为 管输 前 加 热 与预 加热 2种 。管 输 前 加热是 在管输 之前将 稠油加 热到一定 的温 度 , 随后 在 静 态下 以固定 速度冷 却 到输送 温度 或在 输 油 管 内慢 流 速流动冷 却 。其 关键 技术 是 加 热温 度 和冷 却 速度 的控
制。预加热则是利用稠油粘度随温度的升高急剧下降
的特性 , 通过 电力热软 带沿途设 置水套 加热站 和热 流体 预热 管道 进行 热绝缘保 温 的措施 , 从 而保证在 管输 过程 中稠 油一直处 于高温状 态 , 这 种方法 的粘度 和压力 损失
都很少 。
2 . 2 电磁感 应加热 法
1 5 ~2 0 , 年产量保持在 1 0 0 0 ×1 0 t 以上 , 占全 国原 油总产量的近 1 4 [ 1 ] 。随着稠油开采量 的增加 , 其管 道输送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稠油本身的高粘度是 导致其管道输送困难的主要原因, 因此 , 掌握各种降粘 方法 的特点 与适 用条件 是至关 重要 的 。 1 稠油 高粘物 性分析 在稠油组成 中,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 , 含蜡量低 , 且 含 有硫 、 氧、 氮 等元素 和 镍 、 钒等 金 属化 合 物 , 表 现在 宏 观物性上为高粘度、 高密度、 低凝点 , 在较大的温度范围 内属于 牛顿流 体 。相关 研究表 明 , 对 于蜡含 量极低 的稠 油体系, 即使蜡 全部 析 出 , 也 不 会形 成 以蜡 晶为 主体 的 原 油结构 。因此 , 引起 稠油高 粘度 的实质并 非含蜡 原油 中存在 的结构 , 而是其 本身分 子 中的沥青质 分子 。沥青 质分子在原油 中以三维缔合网络结构形式存在 , 依靠分 子间力 和氢 键 力 的有 序 排 列 , 形 成 规整 度 很 高 的聚 焦 体 。胶 质分子 吸 附在 沥青质 聚集体 上 , 使 沥青质 粒子悬 浮在 油 中, 形 成石油 胶 体 , 当原 油 分子 间发 生相 对 位移 时会 产 生 很 大 的 内摩 擦 力 , 从 而 表 现 出原 油 的 高 粘 度 ] 。因此 , 设 法降低 稠油 中的沥青胶 质浓 度或 变沥青
电磁感应 加热法 的原理 是 将导 线 通上 交 流 电后 穿 入输 油管 内 , 导线周 围 会产 生一 个 交 变磁 场 , 磁感 强 度 以相 同 的频 率不 断地 改变 大小 和 方 向 。输 油 管 因此 处 于一 个反复 被磁化 的状态 , 其 内部 的磁畴会 向两个 相反 的方 向反复 旋转 , 其 效果 类 似 于摩 擦 生热 , 近而 提高 了 整个 输油管 线 的温 度 , 提高 了管输稠 油 的流动性 能 。这 种方 法可 以有效 防止 含蜡 原油 中蜡 的结 晶 而减 少 流动 摩 阻 。采用 电磁感 应法 降粘时 , 需要 对所需 的总热量进 行计 算 , 其 值等 于管线 的耗 热量 与油流 动吸收 的热量之
关键词 : 稠油; 降粘 ; 管道输 送 ; 研 究 中图分类号 : T E 8 3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O 0 4 —5 7 1 6 ( 2 O 1 3 ) 0 5 一O 0 5 8 —0 3
稠油( 国外称“ 重油” ) 属于非 常规石油资源。由于
常规 石油资 源易 于开发 , 采 油 成 本低 , 所 以经 常被 列 为 优先 开采 。如今世 界原 油呈现重 质化趋 势 , 我 国稠油 资 源 丰富 , 在全 国 1 2个 盆地 中发 现 了 7 O多个 稠油 油 田, 稠油 的 已探 明地质 储 量 为世界 总 石 油探 明地 质储 量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