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定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学会合理消费”框题学习任务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目标

【课程内容表现标准的变化及评析】

评析:2003版(实验稿)课标是现行教材编写的依据,又是实施现行教材的指南,而修订的2011版课标已经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它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最上位的法定性文件。所以要准确地定位本框题内容的具体教学目标,必须对比修订前后课标要求的变化,做好旧教材与新课标的衔接。

将“2003版(实验稿)三(四)4.2”与“2011版三(二)2.5”对比,与本框教学

内容相关的变化主要有:(1)对“我国现阶段基本的经济制度”的要求中行为动词由“知道”修改为“了解”。(2)“2003版(实验稿)三(四)4.2”中“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已经在2011版课标的行文中删除。

将“2003版(实验稿)三(一)1.1和1.5”与“2011版三(一)1.1”对比,变化主要有:(1)对“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要求中,行为动词由“感受”变成了“关注”。(2)“2003版(实验稿)三(一)1.1”中“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已经在2011版课标的行文中删除”。

在对比新旧课标的“变”与“未变”的内容中,我认为2011版课标中要求学生在“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关注经济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停留于“感受”这一体验层面,而要达到“关注”并落实到行动。然而学生作为消费者,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注,主要是通过参与消费,在消费中去“关注”,而不是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去“关注”,所以课标对“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的内容予以弱化。

由此看来,2011版课标中更加侧重于利用《学会合理消费》这一框题的基础性教学资源,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合理消费”为话题,达到学生能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的变化,独立思考消费中遇到的困惑,从而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养成文明消费的行为习惯这一目标。

然而,修订的学标中对此进行了创造性的演绎,将“选择理性的消费行为”作为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一种方法。这是对“合理消费”这一综合性内容,从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的角度进行的说明。

以上课标和学标的表现标准,恰恰体现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以“合理消费”为话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因此本框题教学内容不能简单对应某一条课程标准的规定,而是要联系学生多方面的生活,综合地使课程的整体目标得到不同程度地实现。

《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3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题

评析:在新旧课标中都未给出“合理消费”的直接表述。但本框题与“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走向共同富裕”这两个框题一并安排在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中。并且学会合理消费是在了解国情国策之后,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从内容来看,本框共设两目,即“消费面面观”和“学会理财、合理消费”。其中后一目是本框教学的重点和落脚点。可见本框题是在前两框题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培养合理消费的意识和合理控制自己消费行为的能力。因此,把这一部分的课标依据放在“三、我与国家和社会(一)(二)”条目之下。然而本框题内容中又涉及“绿色消费”“精神性消费”等方面,突出了将“合理消费”作为一种文明生活方式和高雅生活情趣来理解。因此还将这一部分的学标依据放在“学标P25 1.6.6”的表现标准中。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2003版(实验稿)课标的演绎,同时为达成2011版课标相关要求,现行教材也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基础性资源。在新课标和旧教材的关系处理中主要体现“课标引领、以学定教,整合资源,能力为重”的理念。

从本框题内容结构来看,教材中安排了六个探究项目,如果在六个探究项目上平均用力,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而且对比新课标的变化,理财中侧重探究合理消费,而银行、债券、股票创造财富等理财方式则需要弱化。再加上,学会合理消费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教学中必然离不开丰富的生活化资源的引入。基于以上分析,在课标的引领下,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而应该作为基础性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它。而且课堂教学中除了利用教材这一基础性资源之外,还要挖掘其他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此,本课教学中对教材资源和学生资源进行了挖掘与整合,课前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和烦恼,掌握确切的一手学生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对症下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目标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消费的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目标2.学生设计消费方案,实行合理消费的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性的消费行为,陶冶高雅情趣。

目标3.学生在分析消费的困惑中,概述合理消费的原则,认同合理消费的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目标4.学生整合已学内容分析合理消费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评析:

第一个具体目标中,动词是“了解”,属于记忆层次能力要求。名词短语“消费的变化”是事实性知识。因此,这一目标属于记忆事实性知识这个类别。

第二个具体目标中,“实行合理消费的行为”行为动词是“实行”属于运用层次的能力要求,名词短语“合理消费的行为”是程序性知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性的消费行为,陶冶高雅情趣”属于元认知知识。因此这一目标是运用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联合。

第三个具体目标中,“概述合理消费的原则”行为动词是“概述”,属于分析层次的能力要求,名词短语“合理消费的原则”是程序性知识。因此这一目标属于分析程序性知识。

第四个具体目标中“分析合理消费的必要性”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分析层次的能力要求,名词短语“合理消费的必要性”是概念性知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属于元认知知识。因此这一目标是分析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联合。

【任务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