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讲义及练习
初中物理力学讲义及练习 (2)
第一讲力的描述知识要点: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至少有2个物体。
有力的存在,必有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相互性: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因此,一个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一对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时产生,同时满足异物、等值、反向、共线的条件。
思考:鸡蛋碰石头为什么鸡蛋碎了石头没碎?例: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A.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B.桌子受到铅笔盒的压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C.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D.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不必接触性: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例如磁铁间作用力,重力。
3、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说明: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的方向改变)。
注意:物体受力,可能发生形变,也可能运动状态改变;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力了;物体运动速度或方向改变一定是运动状态改变了,但运动状态改变可能是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的方向改变了。
思考:运动状态不变会怎样?(静止或匀直)(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形状一定改变D、以上说法皆不正确4、力的单位: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与经典习题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与经典习题复习一:物体的运动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课桌的高度约0.75 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 千米 =1000 米 =103 米; 1 分米 =0.1 米 =10-1 米1 厘米 =0.01 米 =10-2 米; 1 毫米 =0.001 米 =10-3 米1 米 =106 微米; 1 微米 =10-6 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 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能防范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够除掉,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别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能够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尔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 :(a) 测硬币直径; (b) 测乒乓球直径;(3) 取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即可用其他物体取代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授课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 ?(c) 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4)估测法 : 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体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物体地址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也许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力学1.如图所示,一同学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6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0N B.3N C.6N D.12N【答案】C【解析】【详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力就一定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6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2.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案】 C【解析】【分析】(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故选C.【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3.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A. 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B. 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C. 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D. 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答案】 A【解析】【解答】∵物体都浸没在水中,∴F浮=G-F′,即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A项正确;因为只知道物体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据F浮=G-F′所以不能确定物体受重力.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关系,B.C项错;浸没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的深度无关,D项错.故选A.分析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减少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减小的示数相同说明受到的浮力相同.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2024年物理讲义+专题练习8下(人教版)12.1杠杆(专题训练)【九大题型】(原卷版)
12.1 杠杆(专题训练)【九大题型】一.杠杆及其五要素(共5小题)二.力臂的画法(共6小题)三.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1小题)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共4小题)五.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共10小题)六.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共5小题)七.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共6小题)八.杠杆的分类(共4小题)九.杠杆的应用(共7小题)一.杠杆及其五要素(共5小题)1.(2023春•临沭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桥梁结构和侧翻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桥梁可以看成是以桥墩为支点的杠杆B.超载车辆只要走在桥梁中间就不会对桥梁造成危害C.车辆的超载对桥梁路面的危害极大,要严禁超载D.该超载车辆行驶在路一侧,对桥梁的压力和压力的力臂乘积过大,造成桥梁侧翻2.(2023秋•沭阳县校级月考)如图是教室壁挂式实物展台示意图,MN为展示台,PQ为连杆拉柱展示台,m为展示物。
以下是展示台承载展示物时杠杆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3.(2023春•固始县期末)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C.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一定与杠杆的阻力方向相反D.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4.(2023春•太平区校级月考)如图为脚踩式垃圾桶的示意图,在开盖子的过程中,是杠杆ABC和杠杆A′B′C′在起作用,对两个杠杆的认识是:ABC是杠杆,支点是;A′B′C′是杠杆,支点是。
5.(2023春•崂山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名同学在做俯卧撑,如果把人的躯干看成一个杠杆,该杠杆的支点是(填图中字母)点,动力是(选填“手掌对地面的压力”或“地面对手掌的支持力”),阻力是。
二.力臂的画法(共6小题)6.(2024•中山市校级开学)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地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它的支点是C点,在将吊桥匀速拉起的过程中,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教案及习题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教案及习题教学主题: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教案及习题教学对象:初中物理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掌握重力,摩擦力,弹性力等基本力学概念的应用;3.理解牛顿运动定律,掌握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能够独立解决与物理力学相关的各种问题。
教学步骤:Step1 引入知识学生入座后,教师会通过案例引入力学的概念,如为啥踢足球时用脚踢而不是手,从而不断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Step2 讲解力学基本概念进一步介绍基本力学概念,如力,质量密度,功等等,为学生理解接下来的内容奠定基础。
力:力的概念是指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力。
力是矢量量,在物理学中使用F表示,SI单位为牛顿(N)。
Step3 探讨运动的基本规律在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力学基本概念之后,教师会讲解运动的基本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等等。
并且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运动与力的作用之间的关系。
Step4 分析物理中的力接着,教师会对引力和摩擦力的概念讲解示意,并通过实验以及例子,让学生理解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概念。
Step5 引导学生完成习题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力学知识的情况下,教师会给学生一些力学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解决问题,以便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习题:1.一个质量为40千克的行李箱在水平地面上移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0牛顿,求推力大小。
2.如果一个0.5千克的小球从2米的高度下落,求小球触地时,它的动能。
3.如果一个3千克的物体向右以10米/秒的速度移动,受到1千牛的气阻力,求在3秒钟内物体的速度是多少?4.如果一个1千克的物体受到50千牛的力往右移动,受到20千牛的力往左移动,速度为20米/秒,求物体在10秒钟内的位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物理力学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掌握了重力,摩擦力,弹性力等基本力学概念的应用。
在解决习题的过程中,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每一道题目背后的自然实践背景,锻炼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初中物理《力学》辅导精讲精练
V2 V1
【思考】先测固体的质量还是先测固体的体积? 4、测量液体物质密度的方法: ①在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液体,测出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 m1; ②将烧杯里的液体倒一部分在量筒中,记下量筒里液体的体积 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里剩余液体与杯的总 质量为 m2; ④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m1 m 2 。 V 注意:这样测量误差较小。 二、典型例题: 【例 1】小永同学为了测量保宁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⑴把天平放在_______,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⑵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m2;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m1;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 ⑶由图可得老醋的质量为_____g,体积为_____cm3,老醋/m3。 【例 2】某同学测量一种液体的密度时,做了以下操作: A、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B、测出液体与空烧杯的总质量 m2; C、测出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 m3; D、将烧杯里的液体倒入一部分在量筒里,记下液体的体积 V1; E、将烧杯里的液体全部倒入在量筒里,记下液体的体积 V2; F、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⑴仔细阅读后,你会发现他的有些操作没有必要,那么他不必要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⑵去掉不必要的操作步骤后,合理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⑶该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 三、基础习题+经典考题: 1、下图是测量一块铜块密度的情况,则:⑴铜块的体积为_____cm3;质量为_____g;⑵算出铜块的密度 为______kg/m3;⑶测出的密度与书中铜的密度值比较,有差异,主要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精练》(初中物理 力学篇)
【第7讲】力的初步知识一、基本知识点: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和方向都属于运动状态)。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
力的测量仪器是测力计或弹簧测力计。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在一个图形上。
6、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7、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用“G”表示),重力也叫“物重”或“重量”。
地面上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一般在物体上,但也有可能不在物体上,如圆环状物体。
8、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G=mg,即:重力G跟质量m成正比,但不能说成质量m跟重力G成正比(为什么?);其中g=9.8N/kg ≈10N/kg(初中阶段的计算中,一般都可以取g=10N/kg)。
注意:“g”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体会1N力的大小:与2两相当),但千万不能写成:1kg=9.8N。
二、典型例题:【例1】用手提一桶水,手会有酸痛感,为什么?答: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水时,手对桶施加了力;反之,桶也对手也施加了力,所以手会有酸痛感。
【试一试】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试分析这句话蕴含的科学道理。
2、手握绳子从井里提一桶水,手会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桶B.水C.绳子D.手【例2】如下图,作力的示意图时,正确说法的是[ ]A.长线段表示的力一定越大B.只有线段的起点才能表示力的作用点C.线段的终点也可以表示力的作用点D.表示力方向的箭头也可以画在线段的中间或起点处【例3】假设没了“重力”,下列哪件事不可能发生[ ]A.江水不再流动B .跳高运动员落不回地面了C.物体的质量依旧D.物体的密度消失【例3】作出物体AB及飞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讲解
力学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讲解一、力的概念1、(2015•武威校级一模)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用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思路点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知产生力的条件必须满足两个:一是必须要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二是物体间要发生作用。
【答案】D【解析】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B、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不存在弹力;故B错;C、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
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力,故C错;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D正确;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方式和产生弹力的条件。
对于物理课本上的概念,我们不能只凭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概念所描述的内容。
举一反三:【变式】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绳子C.水桶D.手【答案】B二、力的作用效果2、(2015•松潘县一模)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还使落叶的发生了改变。
【思路点拨】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形变;运动状态【解析】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使小树的形状发生了改变;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风力改变了落叶的运动状态。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举一反三:【变式】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B、小孩沿不光滑的直滑梯匀速下滑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答案】B三、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点推门最省力,沿方向用力不能将门关上,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和有关。
苏版初二物理(下册)力学综合练习(辅导讲义及解析)
苏版初二物理(下册)力学综合练习(辅导讲义及解析)【教学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5.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6.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7.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8.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
会判断物体浮沉。
9.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10.知道功和能什么是有用功总功11.熟练机械效率的求法【知识梳理】一、压强1、压力:①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②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③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②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③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⑷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p=ρgh⑴、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⑶、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复习讲义
第七章力复习讲义重点:力的三要素,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示意图的画法,弹力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摩擦力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难点:力的概念理解,重力方向画法,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实验法,图像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转换法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 1】力1、力的概念:(1)力是作用。
力不能离开单独存在,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物体之间存在力的作用(一定/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如果把前者叫做施力物体,则后者就叫做。
2、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是: 和。
3、力三要素是、、。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_______。
【知识点 2】弹力1、弹性是指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2、弹力是物体由于产生的力。
符号是。
3、力的测量工具是。
4、它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弹簧伸得越_______。
5、使用方法:测力计在使用前,要观察和,注意指针是否在,使用前要轻轻来回拉动几次,以免,使用时作用在挂钩上的力应与弹簧的轴线保持一致,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 3】重力1、重力: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符号是。
2,重力的方向是,施力物体是,大小计算公式是。
3、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4、重力的由来: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二、练习成长站【类型1】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B. 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C. 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 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类型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①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①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初中物理力学讲义
(一)经典力学经典力学通常分为运动学和动力学。
运动学只描述物体的运动,不涉及引起运动和改变运动的原因;动力学则研究物体的运动与物体间相互作用(即力)的内在联系。
1 运动学1.1 运动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总是相对于另一些选定的参考物体而言。
所参照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012年A 卷题9;2011年A 卷题51.2 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的定义:tS V ∆∆= (m/s)。
当Δt 趋近零时,即为瞬时速度。
例1:某物体前3秒的平均速度为6m/s ,其后2秒的平均速度为8m/s ,最后5秒的平均速度为5m/S ,求该物体在此10秒的平均速度。
s m t V S /1836111=⨯=∆⨯=∆ s m t V S /1628222=⨯=∆⨯=∆s m t V S /2555333=⨯=∆⨯=∆s m t t t S S S V /9.510251618321321=++=∆+∆+∆∆+∆+∆= 2009年A 卷题132 动力学2.1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可用质量来量度。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011年A卷题1;2010年A卷题172.2受力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常见力的方向:重力总是垂直向下;压力/支持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受力分析的步骤:首先确定研究物体;将该物体隔离出来;逐一分析与该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对其施加的力。
注意不遗漏,不凭空增加力。
例2:作出下图中物体B的受力图(物体A、B、C置于光滑的平面)2012年A卷题15;2011、2010年A卷题23第2问;2008年A卷题23第1问;2009年B卷题42.3平衡条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合外力为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专题知识讲解及练习
温馨提醒:人生的狂热是因为梦想的萌芽而日渐蓬勃人生的激情,是因为梦想的延续而茁壮成长。
它让我们熔铸着骆驼越漠的坚韧,梦想之灯照亮我们依旧迷茫的方向,没有梦想的人生如同没有星光的夜空让人们不再仰望,没有梦想的人生如同没有曙光的黎明让人们不再追逐。
力(专题)一、热点、考点回顾:1、力:①力: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的例子:A.人-----------推-------------车B.拖拉机-----拖-------------车C.人-----------推-------------箱子D.压路机-----压-------------路E.人-----------提-------------水F.马-----------拉-------------车G.A磁铁----吸引----------B磁铁F.带电体----吸引----------细小物体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压、吸引等,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从上面的例子中,当有力的作用时,不然而然的涉及到物体,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但是有力的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注意:1、产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要相互接触(例如在空中下落的苹果、两块相互吸引的磁铁)2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力的作用(例如两张挨着的桌子不相互挤压时)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它就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A.人---------------------------推------------------------车B.拖拉机---------------------拖------------------------车C.人---------------------------推------------------------箱子D.压路机---------------------压------------------------路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注意1、两个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时,每一个物体即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11.1功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
课时11.1 功(帮课堂)(原卷版)【学习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2.能分析力是否对物体做功;3.会利用功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4.能进行功的简单计算。
【知识导图】【基础知识】知识点一、力学中的功1.功的概念实例研究对象示意图工作(或作用力)的成效人用了推小车小车人推小车的力小车在推力F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了距离s人用力提起一桶水水桶人提水桶的力水桶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距离h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苹果苹果受到的重力苹果在重力G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了距离h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归纳总结】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特别提醒“做功”≠“做工”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的“做工”不同。
“做功”是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它由严格而明确的含义,偏重于“成效、贡献”;“做工”是指消耗一定体力和脑力的人类活动。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学中所说的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这两者缺一不可。
3.三种不做功的情况不做功的情况图示实例分析有距离无力(不劳务工)某同学踢足球,足球离开脚后在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该同学对足球没有力的作用,不做功足球由于惯性移动一段距离,球滚动时踢足球的力不再对足球做功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同学搬石头,但没有搬动,她对石头没有做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即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力与移动方向垂直(垂直无功)滑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人的拉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拉力没有做功物体受到了力的作图,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移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即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则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拓展培优对“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理解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移动方向并非一定要与力的方向完全一致,移动的方向和力的方向有夹角(夹角不等于90°)时力也对物体做功。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
力学知识归纳质量和密度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观察天平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3)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4)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5)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
6.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7.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物体的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惯性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4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小时5、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变。
7.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8.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9.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初中物理力学讲义与练习(1)
第五讲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实验:(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 2000 年。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
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
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图1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2、牛顿第一定律:(1)定律的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它包含两层含义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3)定律说明的问题: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仍可以运动,力的作用不是维持或产生物体运动的,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题: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 ,假如它受到的所有力全部消失,它将()A.先上升后下降B.匀速上升C.保持静止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的受力例题:有关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该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受力B.受向上的力C.只受向下的力D. 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和一个向下的力最好有讲解,简单一点说一下也可以 .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该物体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的受力情况是:A. 不受力B.受向上的力 C.只受向下的力 D. 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和一个向下的力最好有讲解 ,简单一也可以 .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实验:(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力就是维持物体运动得原因,这一根据生活经验与事物表象得出得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与力得关系”。
如图所示,伽利略得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①减小第二个斜面得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得高度。
②两个对接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得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得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得属于可靠事实,有得则就是科学推论。
将这些事实与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得就是(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图1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得作用,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与推理相结合得科学研究方法。
2、牛顿第一定律:(1)定律得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经验事实得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得推理而概括出来得,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得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它包含两层含义①静止得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②运动得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得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3)定律说明得问题:没有力得作用,物体仍可以运动,力得作用不就是维持或产生物体运动得,而就是改变物体得运动状态。
例题: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假如它受到得所有力全部消失,它将( )A、先上升后下降B、匀速上升C、保持静止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上升过例题:有关力与运动得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B.力能改变物体得运动状态,它得三要素影响力得作用效果C.物体所受得合力为零,该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没有力得作用,运动得物体会慢慢停下来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得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①惯性就是物体得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得大小只与物体得质量有关,而与物体就是否运动、运动得快慢、就是否受外力等都没有关系。
③注意:惯性不就是“力”,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叙述时,不要说成“物体在惯性得作用下”或“受到惯性得作用”等说法。
4条件 任何情况下 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合力为零本质 物体固有属性 描述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遵循得运动规律5、惯性得利用与防止:(1)利用:如跳远运动员利用助跑跳得更远;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固定得物体上撞 击几下,锤头就牢牢固地套在锤柄上了等(2)防止:驾驶车辆时要系好安全带;乘坐公共汽车就是要站稳扶好;“车未停稳,请 勿下车”等。
解释惯性现象:①明确被研究得物体原来得运动状态②明确被研究物体得某部分在力得作用下改变了原来得运动状态③由于惯性,被研究物体得另一部分将保持原来得运动状态例、正在向前奔跑得人,当脚下被障碍物绊住时为什么会向前倾倒?答:因为:①人原来奔跑时处于运动状态②当人得脚被障碍物绊住时,受力由运动变为静止③而人得上身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得向前得运动状态。
所以,人会向前倾倒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车厢顶上有一个小球自由落下,落在地板上A 处,由此可以判断车厢在()A.向右匀速运动B.向左匀速运动C.向右减速运动D.向左减速运动【例2】 小明为了研究惯性现象,在行驶得车厢中用细线悬吊一小球,用来观察车厢得 运动情况。
(1)若小球在竖直线下保持静止,则车厢在做 运动;(2)若小球突然向正后方摆动,则车厢在做 运动;(3)若小球突然向正前方摆动,则车厢在做 运动;(4)若小球突然向右方摆动,则车厢在做 运动; (5)若小球突然向左方摆动,则车厢在做 运动;【变式2-1】如图3(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2(b)所示得现象.由此可判断(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D.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变式2-2】图4为小华拉着放有一盛水器具得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得瞬间所发生得现象,对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得就是( )A.图甲、乙所示得现象都就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B.图甲、乙所示得现象都就是在小车突然启动时发生C.图甲所示得现象就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加速时发生 D.图乙所示得现象就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减速时发生【变式2-3】一只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m/s 得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得过程中吊物 体得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C.由于惯性,物体以1m/s 得速度匀速上升图5图3 图4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得速度越来越快【变式2-4】如图5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 、B 、C 三点得速度分别为υA =4m/s 、υB =2m/s υC =0.如果小球在经过B 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 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若小球在C 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 .(不考虑空气阻力)【例3】惯性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得就是(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得套在锤柄上B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得人向前倾倒C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得方向进入灶内D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得尘土【变式3-1】下列有关惯性得说法正确得一组就是( )①小明没有推动静止得汽车,就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②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就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③高速飞行得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④将锤子得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利用了物体得惯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变式3-2】弓箭手在拉弓射箭得整个过程中,拉力改变了弓得 ,弹力改变了箭得 当箭离开弓以后,由于 箭将继续飞行,又因受到 得作用,最终箭将落向地面。
【变式3-3】下列关于惯性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A.高速行驶得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就是为了增大惯性C.羽毛球容易被扣杀就是因为它得惯性小D.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例4】关于力与运动得关系,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物体受到力得作用就会运动B.物体不受力得作用就是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得作用【变式4-1】对于“力与运动得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得争论过程.著名得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得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得结论,其核心含义就是( )A.力就是维持物体运动得原因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得作用C.力就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得原因D.没有力得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中考对接: A 组1、关于物体得惯性,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惯性就是物体得一种属性;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有惯性;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2、惯性就是物体得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得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得就是:3、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得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得处罚力度.关于汽车安全行驶得规定与措施,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就是为了减小汽车得惯性B.安全带主要就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C.冬天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上装防滑链,就是为了减小摩擦D.严禁酒后驾车.主要就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4、2011年11月3日,“神舟 八号”飞船与 “天宫一号”飞行器顺利完成首次对接,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得新阶段。
图7所示为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即将对接时得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图6A.奔驰得骏马 C.树枝上得小鸟B.漂浮得热气球 D.缓慢进站得动车A.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就是运动得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就是静止得C.“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D.“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惯性5、中学生喜爱得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得就是( )A.穿钉鞋跑步B.跳远时助跑C.滑步推铅球D.远距离投篮6、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惯性得就是( )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D、赛车在转弯对应减速慢行7、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得“惯性”有关得就是(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B.向日葵具有“向日”得特性C.脱离树枝得苹果总就是落向地面D.“助跑”有利于跳远得成绩8、刘翔在最近结束得上海田径l10m栏比赛中,勇夺冠军。
在她比赛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得就是( )A、起跑时,她用力蹬地,因为力得作用就是相互得B、她得跑鞋底有凹凸花纹,就是为了增大摩擦C、她超过其她运动员时,相对于该运动员就是运动得D、冲过终点后,她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就是因为受到惯性力得作用9、关于惯性得理解与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得就是()A.高速飞行得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B.汽车驾驶员与前排乘客系安全带,就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得惯性C.行驶中得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就是由于惯性力得作用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就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10、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得就是( )A.熟了得苹果总要落回地面,说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B.跳伞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时所受合力竖直向下C.踢出去得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足球没有惯性D.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就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1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只有不受任何力得物体才有惯性B.汽车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汽车只有在紧急刹车时才有惯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12、端午节,在太原市晋阳湖进行龙舟赛,全体划桨手在鼓声得号令下,有节奏得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得作用就是。
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桨手停止划水,但由于,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
13、在行驶得汽车里,以_________为参照物,车内乘客会觉得路边树木快速后退;小明在汽车上玩如图所示得陀螺,发现在车加速时,陀螺会后退,减速时却会前进,这就是因为陀螺具有____________。
图8B组1、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得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得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