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学生版]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鸽工作室 烟台一中南区
化学兴趣小组 撰稿
物理教案[学生版]
八年级上册
撰写人:孙家正
烟台一中 飞鸽工作室 孙家正 编写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
1
走进物理
第二节 走进实验室
1. 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之一。
(2)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
A 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
B 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 (a 零刻度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 (b 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
(c 对于厚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 (d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C 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E 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长度的单位
①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
(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②单位换算:1 km=103m , 1 m=10 dm=102cm=103mm=106μm=109nm . 带单位运算:36cm=36×1/100m=0.36m 2. 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60 min ,1 min=60 s 。
(2)测量工具是钟表。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用停表,日晷和沙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
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按钮启动,第二次为停止计时,第三次为表针归零。
停表小刻度盘显示的是min 大刻度盘显示的是s
图为3min37.5s(分针在3.5~4间故秒针为37.5)
注意:小盘的分度值是大盘的量程 3. 误差
①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和测量的人读取估计值有关。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使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误差和错误不同。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读取记录时粗心大意引起的,是不应发生的,可以避免。
4. 特殊的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2
即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组合法(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铅笔的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
(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a)方法一:先用细线(或细绳)测量大楼的高度,然后再测量细线(或细绳)的长度.方法二:由于大楼不能分割或攀登,可以借助于一长度可测的木杆或人自身的高度,根据物体与影长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大楼的高度.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
(b)可以先测量你一步的步距长度,比如每个步距是L;然后数出从你家走都学校的步次数n,就
可以得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s=nL.
(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c)先用一条细棉线按照曲线走向对齐,再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的长度,最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曲线的实际长度即可.(化曲为直法可测圆的周长)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 (5)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用“轮滚法”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运动和静止
1.机械运动: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按运动路线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做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
烟台一中飞鸽工作室孙家正编写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烟台一中 飞鸽工作室 孙家正 编写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
3
a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b 没有特殊指明时以地面或地面固连体为参照物
c 一旦被选为参照物假设其速度为0 3.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在描述同一物体的某一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描述的结果往往不同,称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即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
相对静止条件: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速度的公式: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 =s
t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3.6 km/h 。
④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第三节 测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
1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大致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程度.
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
v =s
t
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第二章 声现象
烟台一中 飞鸽工作室 孙家正 编写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
4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的产生及传播 (一) 声源: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二)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声音仍能继续存在并传播。
(固液气均可因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
注意:物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声,但人不一定能听见,我们能听见与声音响度和不同的频率有关。
练习: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在桌面上撒上碎纸屑(小米粒)然后用手拍打桌子,发现碎纸屑在跳动证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
(三)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声≠声音) 固、液、气既可以作为声源发声也可以充当介质传声。
练习: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可听到清晰的响铃声;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声将会越来越小,到最后就听不到响铃声;停止抽气,并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我们将又能听到响铃声.根据这一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里面是真空,此时听不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让空气再进入玻璃罩内,罩里又存在了传声的介质,又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答: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速
(一)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一般
情况下,v 固>v 液> v 气。
15℃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合1224 km/h ,真空中声速为0 m/s . (二)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介质种类、介质的状
态(冰与水)总之声速只与介质有关与声源无关。
声音总是向低温方向传播。
(三)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
烟台一中 飞鸽工作室 孙家正 编写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
5
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则发声点距物体s =vt
2 。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一、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 响度、 音色。
二、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⑴ 频率:物体在1s 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⑵ 频率的符号为f 单位为Hz 。
1Hz 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 内振动1次。
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振动幅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低。
【结论】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
⑶ 理解:
① 音调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粗细,不是指声音响与不响,也不是指声
音的大小
② 声音在介质中的声速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在同一介质中,频
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③ 振动频率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材料有关。
④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
低则音调低。
⑤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的频率范围从 20Hz 到 20000Hz 。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
次声波:低于20Hz 的声叫次声波。
超声波:高于20000Hz 的声叫超声波。
人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
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声:次声波、声音、超声波统称声。
练习:
1、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
2、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 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3、按如图所示制作一个哨子,上下推拉“活塞”,发出的声音将有很大改变,请你从声学的角度说明是什么发生的变化,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解:
2、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保温瓶内的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哨子的振动物体的空气柱,上下推拉哨子的“活塞”,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吹时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烟台一中 飞鸽工作室 孙家正 编写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
6
答案: 1、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2、 A . 3、上下推拉哨子的“活塞”,哨子中的空气柱长短发生变化,振动频率发生了变化,音调发生了变化. 三、 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⑴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
用力越大,振幅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练习:如图是探究正在发声的音叉实验装置. 1.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3.
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音叉的振动微小,观察起来现象不够明显,借助轻质乒乓球来放大音叉的振动,使现象更易于观察,这是转换法的应用,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 (3)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加大力度敲音叉,会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答案为: (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 (3)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
⑵ 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远近有关。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分散。
⑶ 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
例如高音唱不上去,低音唱不出来(高低指音调)而引吭高歌、 低、声细语(高低指响度) 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⑷ 物理学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能用来描述音调 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练习: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振动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四、 音色 :指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7
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
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
比如同一人的音色随年龄增长、健康等而变化。
有经验的师傅通过听声判断机器是否良好,还有敲瓷器、碗和拍西瓜都是→音色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闻其声而知其人”→音色练习:
1.顾客买瓷盆、瓷碗时,轻轻一敲就可以判断要买的器具是否有裂纹,在这里顾客是靠的不同来判断器具的好坏的.
1.当敲击瓷碗时,由于瓷碗振动会发出声音,如果瓷碗有裂纹,其结构会发生改变,那么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改变,因此可以通过听声音的音色就可以判定瓷碗的优劣;故答案为:音色.
2.夏天买西瓜,常常捧起来要轻轻敲击它,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们的好坏,这是利用了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以上因素都有2.由于生西瓜和熟西瓜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所以敲击时的音色不同.故选C.
第三节声的利用
一、声与信息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一)回声定位:当声音在传播过程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这便是
回声。
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这种
方法就是回声定位。
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都是这个原理制成的。
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还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可探知海洋的深度、勘探油矿、装备潜艇、轮船、甚至渔民用它来探测鱼群等。
(二)“B”超:超声波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人体器官
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清楚地将人体
内部器官显示在屏幕上,便于医生找出病因。
这就是B超。
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还可以检测锅炉内(钢管内)是否有裂纹,甚至可知道裂纹有多大多深。
二、声与能量
1、声波能传递能量
2
石等三、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
超声波:⑴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容易反射:利用超声雷达探测物体位置、利用超声波来测速度
⑵穿透力强:B超、利用超声波探测仪探测金属内部有无缺陷
次声波: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噪声的来源:
⑴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等。
⑵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等的噪声
⑶施工噪声:筑路、盖楼的打桩声等
烟台一中飞鸽工作室孙家正编写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烟台一中 飞鸽工作室 孙家正 编写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
8
⑸ 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娱乐场所、集贸市场等的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1、 人们以分贝dB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
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dB ;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dB ;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 dB 。
理想安静环境30~40 dB (150 dB 无法忍受)
2、 控制噪声: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
耳处减弱。
3、 噪声的利用:噪声除草、噪声除尘、噪声发电、噪声制冷、噪声克敌等。
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一、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等:
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电灯、手电等。
注意:月亮和所有行星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 二、光的直线传播
(1) 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线是为研究方便
假设的线。
(模型法) (2) 实例及应用 ① 激光准直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
9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
成月食。
如图所示:在月球后1的位置
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
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日食和
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
是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月亮
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发
生在白天)
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亮的光,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
间,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月亮.(发生在晚上)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
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物近像大(光斑是太阳
的小孔成像)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c=3×108m/s=3×105km/s;光在
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
的2/3.
声光传播比较:
第二节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返回
原介质的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即: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
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分
别位于法线两侧;
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
意先后)。
D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E垂直入射:反射角=入射角=0(不是没出现反射)三线合一
(3)分类
①镜面反射:甲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只在一个方向看
到反射光)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
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水面倒影,镜中的像)
烟台一中飞鸽工作室孙家正编写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10
②漫反射:乙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
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
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盛开的花、黑板上的字)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物体的左右倒置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中注
意的问题:(具体方案参见物理课本八年级
上册64页)
a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光
性好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
b同样的蜡烛便于比较像物大小
c玻璃板垂直放置为了蜡烛移动程中像
物重合
d玻璃板越薄越好避免成两个像,因有
厚度测距时选取点燃蜡烛侧的镜面
d光屏:探究像的虚实。
光屏能承接的是实像,反之为虚像
f刻度尺:便于比较像与物距离的关系
g多次实验,减小实验偶然性,得出普遍结论
二、实像与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三、球面镜
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
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医用反
光镜(耳鼻喉)
凸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凸镜所成的像是缩
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路口(商场中)的反光镜
第四节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特点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
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
逆。
①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
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烟台一中飞鸽工作室孙家正编写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
配套教材:鲁教版物理11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非正比)。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角=入射角=0o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
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第五六节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1)白光(太阳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波长越长越靠上)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
黄、蓝)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为白色;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
为黑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
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
定,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
颜色是黑色(全吸收);全部反射则为白色彩虹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滴色散而成。
(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的)
特点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快速测温仪、红外线夜视仪)
b热作用强(烘干喷漆、烘烤食物、浴室暖灯用红外线取暖等)
C穿透云雾能力强(红外线遥感技术可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d可用来遥控(电视机遥控器)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是灭菌)a有较强的生理作用:
Ⅰ适当紫外线照射促进维D合成,过量致皮肤癌
烟台一中飞鸽工作室孙家正编写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