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趋势及特征

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趋势及特征

第74卷第3期2021年5月Vol.74No.3May2021119~130DOI:10.14086/ki.wujss.2021.03.012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趋势及特征万晓琼王少龙摘要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便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将中国居民家庭依据流动性约束和人均家庭净资产情况分为四类,利用QUAIDS结构方程可以分析中国居民家庭2010-2018年的消费趋势及演化特征。

研究发现:第一,2010-2018年四种类型家庭都经历了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其中富裕类家庭高收入群体也在增多,富裕和非流动性约束的家庭消费提升更为明显。

第二,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整体呈现升级态势,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医疗负担仍然较重。

第三,2014-2018年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的消费占比随市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表明这些消费缺乏弹性。

第四,从支出弹性来看,家庭用品、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表现出“奢侈品”特性,表明中国居民家庭愈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

第五,四种类型家庭中,富裕和非流动性约束的家庭在家庭用品、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弹性更小,而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弹性更大,表明这类家庭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政府应致力于稳定提升居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的放矢地提振整体居民消费,为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增添动力。

关键词家庭消费结构;收入分布;QUAIDS模型;支出弹性;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20(2021)03-0119-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2010)一、引言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而有所放缓。

自从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发生以来,通过外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在逐步减弱;而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影响。

社会保险、风险态度与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基于2019_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研究

社会保险、风险态度与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基于2019_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研究

2023年第3期(总第524期)金融理论与实践摘要: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社会保险变量后,使用Probit 和Tobit 模型探究了社会保险与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工具变量克服基准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

进一步地,基于KHB 方法检验风险态度的中介效应。

研究发现:拥有较多种类的社会保险会显著提高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性和风险金融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针对职工群体的社会保险险种相比针对普通居民群体的险种更能促进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相比城市居民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居民,社会保险对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居民影响更显著;社会保险水平提升会使居民更为偏好风险,进而促进其参与风险金融市场;此外,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和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水平低于正式就业群体。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险;风险态度;家庭金融;风险金融市场文章编号:1003-4625(2023)03-0106-13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in 2019,this paper con⁃structed a social insurance index by factor analysis,and then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insurance and households ’risk financial market participation using Probit and Tobit models.To overcome the possible endogeneity problem in the benchmark model,we used the average value of social insurance index in the community level as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and then made an IV-Probit estimation.Furthermore,we examine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risk attitude using KHB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owning more types of social insuranc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not only the possibility of holding risk financial assets,but also the proportion of risk assets;The social insur⁃ance for employees can promote households ’risk financial market participation more than that for ordinary pared with urban residents and residents with higher education level,social insurance affects rural residents and residents with lower education level more.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insurance level can make residents more willing to take risks,and then promote their risk fi⁃nancial market participation;In addition,the level of social insurance and risk financial market par⁃ticipation of the flexible employment group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ormal employment group.Final⁃ly,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words Key words::social insurance;risk attitude;household finance;risk financial market 王寒霄,王海鑫,余畅,李姣媛(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江杭州310018)社会保险、风险态度与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基于2019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数据的研究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这为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

中国居民家庭财产分布研究

中国居民家庭财产分布研究

中国居民家庭财产分布研究作者:***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7期近年来,居民家庭财产分布情况收到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研究家庭资产总体分布情况,发现存在城镇和区域两大差异;接着分析了家庭资产结构内部分布情况,净房产和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对家庭资产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从户主年龄、教育水平、风险态度、金融知识、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出发,进一步分析其对家庭分布状况的影响。

一、引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家庭可配置的资产进一步增多,家庭财产的分布成为又一研究前沿。

与资产定价和企业融资相比,家庭财富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本文介绍了家庭财富的总体和内部两种分布情况,并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分布状况的具体影响机制。

二、家庭资产总体分布情况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之后,随着私有产权的逐步恢复、城市公共住房制度的改革、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蒸蒸日上,我国城乡居民积累的财富迅速增加。

同时,财产分配咋居民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上。

(一)居民财产分布的城乡差距大2002-2012年期间,城乡居民财产增长率存在很大差别。

城镇为17.2%,而农村仅为10%。

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价值是农村居民的3.2倍,即使经过了生活费用指数的调整,在2012年时,这一比率也达到了6.2倍。

分析表中2002年的数据,不难发现,城乡居民之间的分布最不平均的是金融资产、净房产和耐用消费品价值三项资产,这三项资产在城乡居民财产中所占的高比例也使得其对城乡居民财产分布产生较大影响。

将下表中2012年的数据经过相关计算,可以看出,金融资产、净房产、其他资产的估计现值(土地价值)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分布最不平均,金融资产、净房产在城乡之间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上升,生产性固定资产、非住房负债在城乡居民之间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下降,其中,耐用消费品价值在城乡之间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下降尤为明显。

数据来源:根据 2002 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与 2012 年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CFPS)计算。

小康家庭年收入标准

小康家庭年收入标准

小康家庭年收入标准2020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在年初,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我们国家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场抗疫战,国内的企业也完成了复工复产,整体的经济也陆续的步入正轨之中了。

2020年在我们国家的建设之中也比较关键,其中棚户区改造将进入最后一年,旧改将全面开启,“一夜暴富”的人会越来越少了,这里指的拆迁户,今年也是我们国家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水平就算是小康水平呢?家庭的收入要达到怎么样的水准呢?前不久,交通银行发布了《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这里面的相关数据信息是比较准确的,因为疫情的问题,这期的小康家庭收入下降了5%,已经创下了历史新低,那么判断小康家庭的巨头标准是什么呢?之前网上有一张小康家庭的收入表,在这张表里面,小康家庭的年收入标准为36-50万元,按照一家三口人来计算的话,每个家庭成员年收入最低要达到12万元,当然证并不是官方的,所以看看就可以了。

那么年收入12万在我国进入了中产吗?年收入12万元,换句话来说就是月收入达到1万元,这样的收入标准又有多少人达标呢?数据截止到今年的3月份,我么国家的网民规模达到了9.04亿,其中月收入超过5000的人有2.4亿人左右,占比为27.6%,也就是说月收入上万在我国还是比较少的,因为5000的数据就不是很高,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0733元,城镇居民为42359万元,农村居民为16021万元,显然年入12万的人是很少的。

那么年收入多少是中等是多少呢?前劳动部工资司副处长、处长的苏海南在2013年的时候就这样表示过,他心目中的中等收入有以下几个标准,首先就是年收入达到6-12万元,其次是家庭要拥有一定的积蓄和一些其他的货币性投资,再其次就是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要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最后一单就是恩格尔系数在30-34%之间,这样就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

最后要说的就是小康家庭的标准,相关的调查报告也有详细的说明,主要调查的范围是以北上广深、南部、北部、东部等21个省会,这样的范围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在报告中显示,北上广深的家庭税后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成都达到10万元以上,其他城市8万元以上就是小康家庭,这里要说的就是这项数据是2017年统计的,这两年的数据肯定是会提升的,但是整体的标准变化不会很大,而且今年是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是相当的稳定健康的,虽然疫情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而且今年也没有规定具体的GDP增长目标,但是对于居民的生活水平,国家看的还是很重的,你有达标吗。

2020-2021年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2020-2021年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2021-2022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 年度)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研究团队介绍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于 2010 年成立的集数据采集 与数据研究于一身的公益性学术调研机构,包含中国家庭、小微企业和城乡治理 三大数据库。在数据采集上,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中心采用了分层、 三阶段与规模度量成比例(PPS)的抽样设计获取目标样本,结合实地走访和季 度电话回访采集样本数据,并自主研发了多个计算机系统,对样本的质量进行严 格审核。
1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摘要】 2020 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居民家庭财富变动状况,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开展了中国 居民家庭财富变动趋势及未来预期的调查。该调查主要围绕家庭财富 变化、未来预期及疫情对家庭决策的影响等几方面展开,并于每季度 末展开调研,本报告主要基于四个季度的调研数据分析所得。 总体来看,在去年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在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下,家庭各方面的恢复情况向好。家庭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家庭收入 和家庭财富也稳步增长,家庭对下季度的财富和收入预期也均乐观, 家庭对未来一年的经济发展抱有信心。 报告发现,首先,稳定和持续增长的财富是中国家庭对抗疫情冲 击的关键因素。2020 年家庭财富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也好于工作稳定 性恢复速度。但也要注意到,不同群体间存在分化,高收入家庭财富、 收入及工作稳定性表现甚至好于疫前,低收入群体的表现堪忧。此外, 职业分化明显,自由职业的经济恢复状况较弱。 其次,家庭资产配置更加均衡,表现为低风险资产配置由疫情初 期的高涨逐渐回落至常态化,而权益类资产配置有所提升。数据显示, 近六成家庭为相对均衡类资产配置类型,且高学历或高收入家庭的资 产配置越均衡。研究发现,均衡配置促进家庭财富增加,也显著提升 投资收益水平。线上投资在普惠低资产、年老及五六线城市家庭的同 时,也促进了家庭的均衡化配置,并显著提高了家庭的投资收益水平。

中国财富市场富裕人群细分趋势分析

中国财富市场富裕人群细分趋势分析

中国财富市场富裕人群细分趋势分析
一、绪论
二、财富结构方面
财富市场上的富裕人群多以非公开持股为主,占全国财富的大部分。

例如2024年底,中国家庭财富达刿万亿元,其中非公开持股占据了77%的市场份额。

非公开持股绝大部分集中在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如国内著名的国资上市公司。

而占比较少的是股权、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品等投资产品。

另外,全国财富市场的财富集中度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市场中有部分富人的财富占据了很大比例,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等地区,并且这些地区的财富分布越来越集中。

疫情后消费复苏缓慢的典型表现、内在原因及政策建议

疫情后消费复苏缓慢的典型表现、内在原因及政策建议

疫情后消费复苏缓慢的典型表现、内在原因及政策建议作者:沈立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02期摘要:目前,我国消费复苏缓慢的现象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居民消费意愿不足、线上销售增长不足以弥补线下销售的下跌、服务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北方地区消费复苏明显慢于南方地区等特征。

消费复苏缓慢的原因可归结为五大效应,即收入效应、分配效應、预防效应、偏好效应和挤出效应。

加快消费复苏的势头,需要加快复工复产进度,推动服务业加快复苏;加大稳就业保民生力度,提升低收入居民收入;打好政策“组合拳”,营造鼓励积极的消费环境。

关键词:[HTK]消费复苏疫情经济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持续回暖,但是,消费复苏滞后于生产恢复的现象依旧较为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和国内大循环畅通的主要障碍。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疫后消费复苏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推动GDP增速尽快恢复至合理区间。

一、疫情后消费复苏缓慢的典型表现(一)从总体看,消费复苏相对缓慢,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恢复至合理区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在经历快速回升后遭遇瓶颈。

2020年1-2月,受疫情冲击,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跌205%。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快速回升,截至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同比降幅收窄至-28%。

但是,5月份之后,消费回暖遇到明显瓶颈。

截至8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同比增速虽然转正,但仅增长05%,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消费复苏缓慢严重制约了整体经济的恢复。

2020年第2季度,消费对GDP当季同比增长的贡献率出现罕见负值,为-733%,对GDP当季同比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下降至-235%。

由此可见,消费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整体复苏的主要障碍。

(二)从消费模式来看,线上销售虽增长较快,但不足以弥补线下销售的下跌受疫情影响,线下实物商品消费出现大幅下降,2020年1-8月,商品零售额累计同比下降63%。

2020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参考

2020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参考

2020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参考本文是关于2020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参考,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调查设计(1)chfs抽样设计:经济富裕地区(东部地区)的样本比重相对较大(样本市县中东中西部省份的比例为32:27:21,全国为34:27:38),城镇地区(相对于农村地区)的样本比重相对较大(样本中城镇居委会与农村村委会比例为181:139),城镇富裕家庭占比较大,样本的地理分布比较均匀。

(2)数据核查:事后对所有受访者进行(电话)回访。

(3)拒访率:chfs的拒访率低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调查的拒访率。

(4)数据代表性:人口统计学方面,chfs调查数据在家庭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方面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比较一致,其中城市人口比例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有差异(2020年chfs数据按户口计算为0、36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0、513,但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不是户籍概念)。

在居民收入总额上,chfs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居民收入总额、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总额、人均收入方面比较一致,在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内部构成上二者差距比较大。

(5)国内有影响力的家庭调查数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charls)。

pps(probabilityproportionatetosizesampling):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它是一种使用辅助信息,从而使每个单位均有按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被抽中概率的一种抽样方式。

pps抽样是指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

2、家庭人口和工作特征(1)20xx年chfs样本数据显示平均家庭规模为2、94人。

宏观研究报告(必备8篇)

宏观研究报告(必备8篇)

宏观研究报告篇12011年到2014年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

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路逐步明朗,欧元区内部“小循环”与美欧“大循环”都着手设立。

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市场的“拐点”隐现。

财政收支形势较好,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复苏阶段的差异性,我国经济调控总体上表现出“逆调控”的特点,需审慎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搭配,在具体政策手段上侧重预调微调,侧重制度、机制建设,重视完善市场和引导市场力量,此外,在汇率政策上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最为复杂多变的一年。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居民就业和收入取得明显改善。

G DP总额达到471564亿元,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同比增长。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较2010年有明显改善。

2011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为,保持在较低水平。

宏观研究报告篇2xx年xx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严重的逆转。

xx年xx月xx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xx年中国经济形势出现严峻,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形势分析也是有利的。

xx年,经济形势出现了严峻的趋势,xx年中央对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更为严峻。

但对我们来说,这是极有好处的,因为经济形势发生了严峻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为严峻。

在这次的经济形势下,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经济发达。

经济总量呈现大增态势,xx年末的全球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全球经济运行状况也明显好转。

但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仍然严峻,经济运行结果仍然不尽人意。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3篇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3篇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第一篇:中国家庭金融现状分析中国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国家,家庭中的经济收支状况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生活品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家庭金融形势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本文将从收入、支出、债务、投资等方面分析中国家庭金融现状。

一、收入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家庭收入呈现出几个特点:1.平均收入不断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为43,40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较上一年分别增长8.9%和8.4%。

2.收入分配不平衡:虽然平均收入增长,但是各地收入分布存在不平衡和差距。

比较明显的是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少数人超高收入,强化了贫富分化现实。

3.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以城镇家庭为例,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所得(91.4%),其他收入(包括资本回报、转移支付和教育、医疗等福利)的贡献非常小(仅为8.6%)。

农村家庭则主要依靠农业收入。

二、支出1.基本生活费用:生活费用是家庭支出的首要内容,其中房屋、水电、食品、教育等基本开支占用了大部分家庭的支出。

2.消费结构升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高品质、高品质的生活,比如旅游、美食、休闲等,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升级。

3.高房价对支出的影响:随着房价的上涨,居民的房屋负担增加,房屋租赁费用也随之增加。

由于房屋占用了很大的家庭支出,因此导致其他支出相应减少。

三、债务1.房贷压力:中国的房价一直处于高位,购房者大多需要贷款,因此房贷压力成为大部分家庭的负担之一。

2.信用卡债务:信用卡在我国的消费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虽然其信用卡债务额度不如房贷或车贷,但其利息还款比例较高,如果不注意管理,可能会对家庭造成较大的负担。

三、投资1.资产配置不够合理:普通家庭的投资几乎全部集中在银行存款和房产上,这种资产配置结构不够合理,存在资产过度集中的风险。

2.金融知识水平较低:由于普通家庭缺少金融知识和专业投资意识,导致很多资产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保值增值,错失了很多机会。

2024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优秀5篇)

2024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优秀5篇)

2024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优秀5篇)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篇1调查时间;20xx年调查地点:中国调查内容:中国消费者一季度消费意愿调查对象:中国消费者尼尔森xx日发布了20xx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回升至39点,为9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调查报告显示,%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未来三个月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15%的消费者表示,将增加非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

其中,近五成(45%)的一线城市消费者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四成的消费者将增加在非食品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

调查报告同时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8点,与XX年四季度持平,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5点(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3点)。

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以高于或低于100作为标准,其中,高于100表示乐观,低于100则表示相对悲观。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分析说,与前一季度相比,中国消费者的就业前景、个人经济状况和消费意愿均保持稳定,这表明消费者对中国整体经济持有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则在当日出席“尼尔森中国消费者360”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仅是短期低迷,而非趋势性变化,未来XX年中国经济仍会较快速增长,消费也会出现乐观的增长。

城镇化将会是避免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重要因素,且与以往产业发展推动的劳动力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不同,未来将会是以消费升级推动的非劳动人口城镇化。

宋立在演讲中还表示,过去XX年中国的顺差率、消费率、投资率等数据都显示,中国经济对于外贸的依存度并不高,且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国家的相关数据比较也支撑了上述判断。

“中国经济主要靠内需拉动,从来如此。

”宋立说,但这个内需中消费和投资占据了约92%,与其他区域和国家相比,过去XX 年数据显示中国消费率偏低、但投资率明显过高。

而对于如何扩大消费,宋立认为,可以从城市、城镇、农村各个方面着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得以避免“硬着陆”的重要因素。

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收入的增加,中国家庭财富也在不断发生变动。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家庭财富的变动情况,很多研究机构进行了相关的调研。

本文将介绍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发现。

首先,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是由一家专业的研究机构开展的,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家庭财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该调研主要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不同城市、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进行了调查,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调研报告发现,近年来,中国家庭的财富总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通过对多个方面的调查,包括家庭收入、储蓄、投资和债务等,报告显示中国家庭财富总体上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首先,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收入在过去几年中有所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也随之增长,进而提高了家庭的财富水平。

其次,报告还发现中国家庭的储蓄意识较强,储蓄率相对较高。

因为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许多家庭倾向于将闲置资金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储蓄也是一种家庭财富的保值方式。

因此,在中国,许多家庭倾向于将储蓄作为重要的财富积累方式。

同时,报告还观察到中国家庭对于投资的热情有所增加。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将资金投资于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领域,以期获得更高的收益。

相比于传统的储蓄方式,投资可以为家庭带来更丰厚的财富增值机会。

然而,尽管中国家庭财富总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调研报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距,以及负债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一部分家庭财富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此外,还有一些家庭在投资过程中存在风险意识不足、投资知识不足等问题,导致投资亏损的风险增加。

综上所述,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研究团队介绍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于2010年成立的集数据采集与数据研究于一身的公益性学术调研机构,包含中国家庭、小微企业和城乡治理三大数据库。

在数据采集上,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中心采用了分层、三阶段与规模度量成比例(PPS)的抽样设计获取目标样本,结合实地走访和季度电话回访采集样本数据,并自主研发了多个计算机系统,对样本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核。

2019年,中心完成第五轮家庭金融入户调查,调查样本覆盖了全国除新疆、西藏、港澳台外的29个省,340个县,1364个社区的34691户家庭。

样本具有全国和省级城市代表性,全面追踪家庭动态金融行为,填补了中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的空白。

此外,中心还积极运用收集到的一手数据开展相关领域的政策探讨和学术研究,服务于收入分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宏观政策和国家治理改革的智库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优势包括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家庭储蓄、消费与保险行为研究、中国家庭金融研究、中国住房市场发展研究、小微企业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国基层治理研究、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城镇化系列问题研究等,在智库建设、社会服务、学术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心将以“让中国了解自己,让世界认识中国”为宗旨,树立“学术研究国际一流,政策研究国内领先”的目标,力争成为有重大社会及业界影响力、公信力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机构。

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是蚂蚁金服集团内部战略分析和学术研究机构,围绕普惠金融行业发展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重大问题,以及数字金融理论和行业发展趋势,开展战略分析、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等工作。

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广泛与国内外政策和学术界展开数字金融前沿性联合研究,通过大数据建立一系列指数产品和分析模型,构建以数据实验室为主体的研究开放平台,为学术研究提供实证分析支持,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理论思考,为公共决策提供量化分析参考。

家庭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家庭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家庭幸福指数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的幸福指数。

这是因为家庭幸福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家庭的幸福状况,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家庭幸福指数调查。

本文将介绍这项调查的结果,包括最高和最低幸福指数城市、幸福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改善家庭幸福的方法。

一、调查结果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国家庭的幸福指数普遍较高,但不同地区和城市的家庭幸福指数存在巨大的差异。

最高幸福指数城市为深圳和上海,分别为99.5和99.2。

这两个城市的家庭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同时拥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最低幸福指数城市为西安和呼和浩特,分别为68.5和72.6。

这些城市的家庭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同时面临着诸如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二、幸福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还研究了幸福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水平、家庭关系、工作满意度、个人健康和教育水平等。

我们发现,经济水平是影响幸福指数的最重要因素。

与收入相差不到10%的家庭相比,高收入家庭的幸福指数要高出近20%。

此外,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也对幸福指数有着显著的影响。

事实上,家庭关系的和谐度几乎可以得到100%的家庭的认可。

三、改善家庭幸福的方法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家庭幸福指数和以下因素有关:1.经济水平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家庭幸福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你想提高家庭幸福指数,你就需要考虑如何增加家庭收入。

这可能意味着你需要努力工作,或者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2.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的和谐显著影响幸福指数。

为了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请尽量避免争吵和冲突,并尽可能多地与家人交流。

此外,参加家庭活动并定期旅游也能够增进家庭关系。

3.个人健康保持个人健康状况良好也是提高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请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

饮食也需要注意平衡,尽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也会对家庭幸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确保他们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浅析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理财投资风险管理与防范对策

浅析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理财投资风险管理与防范对策

金融在线浅析国居民家庭融理财资风险管理与防范对朱骅(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上海200010)摘要:我国真正意义上上居民家庭金融理财是从改革开放后兴起的,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财富也以几何数字增长,理财逐步成为为庭和个人人常生活的内容之一。

本文从投资风险管理的角度切入,阐述目前国内外居民家庭金融理财的现状、影响因素,探索居民在家庭金融理财上遇到的投资风险管理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入,居民对于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忧虑,希望通过金融理财达到自己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居民家庭理财的现状,运用金融投资理财与风险管理理论对家庭理财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旨在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针对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以及风险防范的措施*关键词:家庭金融理财;投资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F832.'8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9-0155-03一、居民家庭中较为常见的金融理财投资风险类型1•国内外家庭投资理财现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家庭金融理财司空见惯,几乎每一个家庭或多或少的都会持有各种证券和理财产品。

早在1999年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的人均金融资产额度就分别达到了12.7万美元、'.'万美元、7.7万美元和10.'万美元。

到如今其规模更是令人惊叹,居民家庭金融理财经过长期的发展,风险管理理论深入人心,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比如,美国的金融投资工具非非齐备,金融市场监督到位,呈现岀如下特点:一是美国与金融投资理财相关的政策法规比较健全,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的管理相当规范,投资环境良好;二是对于居民金融理财的教育工作相当有效,一般投资者都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投识;三是公众对于投资理财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一般都拥有“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对投机行为不屑一顾。

所以,美国的家庭都喜欢为自己制定岀个性化的理财方案,数额较大的理财行为都聘请专业的理财机构或者理财顾问操刀,确保资产安全和和值。

浅析我国普通家庭投资理财的现状和对策

浅析我国普通家庭投资理财的现状和对策

徐若桐 长春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丽辉 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会更渴望将家庭闲置的资产用于投资理财,以获取家庭收入最大化。

家庭投资理财主要解决的是在家庭财产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对投资理财产品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财富的保值、增值,来实现家庭生活的目标。

本文从家庭投资理财为视角,分析了家庭投资理财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家庭理财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1-0234-02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投资对于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的目标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家庭投资,居民家庭的收入会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进一步提升,必然有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此外,还能够对家庭经济生活的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保障其基本的生活水平质量。

一些家庭通过合理科学的投资理财观念和方式增加了可观的收益,使家庭生活变的舒适幸福,而另外一些家庭通过错误的理财理念和方式,使家庭资产一去不复返,荡然无存,并且背负着沉重的负债和负担。

因此不管是怎样的家庭,正确合理的家庭投资理财是必不可少的。

一、家庭投资理财基本概念家庭投资理财不等于简单的存钱,它是根据家庭的需要将所有资产和负债,进行积极主动的规划、安排、替换和调整,使其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

因此,家庭投资理财就是基于家庭现有的资金和未来预期的资金,建立各阶段的财产目标,设计相应的理财方案,调整布局和投资资金,在取得所投资产品的资产信息基础上控制风险,来实现家庭投资财产收益的最大化,最终满足家庭保值增值的需要[1]。

二、家庭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1.家庭理财观念不科学在投资理财观念上,我国居民家庭对社会经济术语、理财知识以及投资工具的掌握上认识不足。

首先,传统的、单一的理财观念制约着家庭的理财理念,大多数家庭都认为应该保持省吃俭用,量入为出的传统财务理念,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根深蒂固,所以家庭理财投资缺乏开拓性。

中国家庭财富分布的极化特征

中国家庭财富分布的极化特征

中国家庭财富分布的极化特征作者:王晶董日宇高艳云来源:《人口与经济》2024年第04期摘要:基于CFPS 2010—2020年的調查数据,借助相对分布法分析我国家庭财富极化的变动趋势,并借助分位数回归和Oaxaca-Blinder分解分析了财富分布结构变化的内在成因。

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家庭财富极化存在扩大的趋势,且财富的极化主要是从中等水平转向下尾部,存在严重的下层极化。

分阶段的分析发现,财富的极化以2010—2018年为主,2018年以后财富分布的极化现象明显减弱。

根据财富极化微观成因的分解发现,低财富群体禀赋结构的改善能够有效抑制下层极化,而上层极化的缓解主要来源于系数效应的作用。

2018年以来,家庭收入的提高、农村人口减少以及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都减弱了财富向下极化的趋势,财富的城乡差距和教育回报抑制了财富的向上极化。

从城乡内部的分解发现,教育回报对财富极化的作用在农村家庭并不显著,健康水平则是影响农村财富极化的重要因素。

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财富调整政策应该关注到中产家庭的脆弱性,增加中低财富家庭的财富积累途径,促进中产阶级的壮大和稳固;抑制财富向下极化的趋势应该强调低财富群体禀赋结构的优化,而减弱上层极化应该注重对财富差距和财富回报的调节。

关键词:财富极化;相对分布;结构效应;成因分解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24)04-0070-14DOI:10.3969/j.issn.1000-4149.2024.00.034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家庭财富得到了迅速积累,但在财富积累过程中财富差距也持续扩大,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推进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近十多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和家庭财富最主要构成的房地产行业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家庭财富的积累机制和财富分布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数字金融、金融素养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数字金融、金融素养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一、引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的经济体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而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家庭财富的积聚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2020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底,中国家庭总财富已增至78.08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

家庭人均实际资产已达44349美元。

当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以进行资产的优化配置,促进家庭财富保值增值。

然而,家庭资产配置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2020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财富管理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中国家庭占比接近四成。

中国城市家庭金融资产仅占总资产的11.8%,而美国这一占比为42.6%。

整体来看,我国家庭资产管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积极性和金融资产投资分散化程度不足,家庭金融资产仍以无风险资产为主,风险金融资产比重较低。

家庭金融资产的低效配置既不利于增加居民的资产性收入,也会影响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研究如何优化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既有助于引导居民理性投资,实现家庭财富的稳步健康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发展。

近年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型数字技术与包容性金融渗透结合,以数字化创新服务为代表的数字金融正深刻作用于家庭资产选择行为,成为影响家庭财富增长的新因素。

数字金融能充分发挥新型“互联网+”数字技术的优势,让家庭可以通过便捷的渠道接触金融产品。

这有利于提升家庭的投资意愿,优化家庭资产选择方式。

罗文颖等[1]研究发现,较高金融素养水平的家庭从事风险投资的概率更高;而对绝大多数需求主体而言,金融素养表现为对金融市场的参与水平。

数字金融为家庭实现信息交互和资金高效流通提供了技术条件,使家庭投资者有更多的渠道和机会获取金融知识,提高了其金融认知和金融素养,从而对家庭金融资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指数,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家庭资产配置与居民消费财富效应关系研究

家庭资产配置与居民消费财富效应关系研究

总36卷 第4期兰州财经大学学报Vol.36 No.42020年8月JournalofLanzhou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Aug.,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2020家庭资产配置与居民消费财富效应关系研究● 周宛瑾,张 龙(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 要:构建多层斯通线性模型,分析和检验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拥有金融资产会对消费产生正向的财富效应,并且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财富效应越大;家庭拥有房产同样会对消费产生正向的财富效应,但金融发展程度对于房产对消费产生负向的替代效应,可能是由于在金融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房价更高从而会对消费产生负向影响;总而言之,家庭资产对消费有财富效应,并且房产的财富效应大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

据此,为优化家庭资产配置,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家庭资产配置;居民消费;多层斯通线性模型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5465(2020)04 061 09 一、引言家庭资产配置主要研究的是家庭的投资储蓄和最优资产配置组合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金融学研究的焦点。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金融市场上的产品更加多元化,居民的投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将收入更多用于资产配置上,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决策。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以及居民消费率不足,地区间消费差距过大,家庭资产配置对消费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

因此,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下,研究居民资产配置对于消费的财富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地区居民消费率因此也存在一定差异。

基于这种背景,深入研究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可以为调整家庭资产结构、提高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最终为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