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

合集下载

第2章颈部5-病例分析

第2章颈部5-病例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原发性甲亢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疾病,此类病人血液中存在刺激甲状腺的自身抗 体,能够刺激甲状腺上皮细胞增生,大量分泌甲状腺素。 甲状腺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甲状腺 素能调节人体的基础代谢,其主要作用为加快全身细胞利 用氧的效能,加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促 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甲亢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甲状腺滤泡 细胞增生肥大,细胞呈立方形或柱形,甚至成为乳头状而 折叠凸入滤泡腔内,另外,甲状腺内可有淋巴细胞浸润, 形成淋巴滤泡,从而使甲状腺发生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3. 急性感染性喉炎伴喉梗阻
男性患儿,3岁,发热、咳嗽伴呼吸困难2天。 患儿于2天前开始发热、咳嗽,最高体温38.5℃。在家 口服抗生素及镇咳药不见好转,而且症状不断加重,并出 现呼吸困难,急来院就诊。 检查所见,患儿呼吸极度困难,惊恐不安,犬吠样咳 嗽,声音嘶哑,鼻翼煽动,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吸气样 喉鸣伴三凹征,咽喉红肿,体温39.6℃,脉搏105次/分钟; 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到哮鸣音,心音低钝,心率快。诊断 为急性感染性喉炎伴喉梗阻而急症入院。 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静脉滴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 激素并对症治疗,但上述症状并未缓解,患儿任处于极度 呼吸困难和严重缺氧状态,随即施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患 儿病情好转,继续抗生素治疗,拔管后痊愈出院。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气管切开术是将气管颈部前壁切开,插入气管套管, 重新建立通畅呼吸道的手术,多为解除严重喉梗阻而行。 另外对于昏迷病人、神经系统病人、外伤等患者引起的下 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也需行气管切开,进行吸引,以解除 分泌物的梗阻。所以,气管切开术往往是一项非常紧急的 手术,应用广泛,各科医生都应该掌握这一手术。 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使头呈后仰位, 使气管更加贴近皮肤,便于术中暴露气管。自环状软骨下 缘向下至胸骨上窝处沿颈前中线作一正中切口,依次切开 皮肤、颈浅筋膜、颈筋膜浅层(包括胸骨上间隙的前、后 两层),向两侧分开舌骨下肌群,再切开颈筋膜中层,即 气管前筋膜,即可暴露气管。可在第3~4气管软骨环或第 5~6气管软骨环处切开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新的呼吸 通道即可建立。

局部解剖案例分析

局部解剖案例分析

案例1 某患者,女性,23岁,突然发生脐周围疼痛,一小时后局限于右下腹,伴有呕吐、发烧和白细胞增高,右下腹部压痛明显。

诊断:“急性阑尾炎”,需立即手术。

1. 简述阑尾炎手术的切口位置及层次?2. 打开腹膜腔后,寻找阑尾最可靠的标志是什么?3. 在手术中,必须首先结扎阑尾动脉,该动脉来自那条动脉?案例2 某患者,男性,50岁,最近因吐血而入院。

患者主诉,痔痛日甚一日。

体检发现有腹水,直肠检查发现患者兼有内、外痔,这些指征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

已安排作胃镜检查,以确定上消化道出血部位。

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伴出血”。

诊断:“上血,肝硬化”,收住入院。

1. 此患者由于肝硬化伴有门脉高压,使门静脉的血液不能回流入肝。

正常时门静脉收集哪些静脉的回流?2. 由于门静脉系统没有静脉瓣,所以门脉高压时可导致门静脉经门—腔静脉吻合支流入腔静脉系统,这些吻合支包括3. 该病人食管静脉曲张是由于门静脉直接分流至上腔静脉,经什么途径分流的?4. 该病人的内痔是门静脉直接向髂内静脉分流所致,此分流途径是什么?5.处理门脉高压的方法之一是作门——腔静脉侧侧吻合术,以便降低门脉高压。

手术时,外科医生必须应在何处既能够找到门静脉而又不引起组织创伤?6. 由外痔所引起的疼痛,其传导由途径是什么?案例3第一部分:某患者,男性,18岁,在一次搬动家俱时,感到右腹股沟区剧痛,数小时后又发展为脐区疼痛,并伴有恶心,为此来院就医。

体检发现: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突起,咳嗽或紧张腹壁时,突起增长且腹肌沟区疼痛加剧。

该突起向内下行,进入阴囊上部,以手指压迫不可回纳,诊断为:“腹股沟疝”。

第二部分:对此急症,立即安排了手术: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切口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并与之平行,深达腹外斜肌腱膜。

在腹股沟管浅环可见精索穿出,异常肿胀。

第三部分:手术过程中,在精索前面发现一神经,该神经穿经浅环,但不慎切断。

切开疝囊,将小肠轻柔复回腹腔,进行腹壁再建术。

附1:解剖学案例分析

附1:解剖学案例分析

附1:解剖学病案分析18例案例1患者男,46岁,搬重物时突感腰部剧痛,疼痛向左侧大腿和小腿放射,并有麻木及刺痛感。

体格检查发现脊柱腰曲变小,躯干歪向右侧,腰椎活动受到限制,右侧下肢上举时疼痛明显。

临床诊断:第5腰椎间盘突出。

请思考以下问题:1.椎间盘位于何处?由哪几部分组成?2.椎间盘的毗邻结构有哪些?3.为何易形成椎间盘突出?案例1提示1.椎间盘为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结构,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纤维环坚韧而富有弹性,可起到“弹性垫”的作用。

随着年龄增大,纤维环老化,受重力压迫导致破裂,髓核脱出,称之为椎间盘脱出。

2.椎间盘的前方是前纵韧带,椎间盘后方是后纵韧带,分别阻止椎间盘向前、后脱位;腰椎间盘可以向各方突出,但由于前纵韧带坚强,前方及两侧纤维环均厚,在此突出的可能性不大。

常见的突出部位及方向是向后外侧及后方突出。

故椎间盘脱出多向后外方。

3.在脊柱负重情况下猛然屈转或慢性劳损时,有可能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易向后外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相邻的脊髓或脊神经,引起腰、腿痛。

常发生在第4~5腰椎或第5腰椎与骶骨之间,占90%。

案例2患者男,20岁,在足球比赛中,带球过人时,突然觉得右膝部剧痛,不能活动右膝,检查发现右膝关节周围轻度肿胀并有压痛,活动时可听到“咔哒”声,经行关节节镜检查,确定半月板破裂。

临床诊断:右膝关节半月板破裂。

请思考以下问题:1.半月板破裂后能否自行修复?2.导致半月板破裂的4个要素是什么?案例2提示1.半月板属于纤维软骨,无血液供应,其营养主要来源于滑液。

只有与胫骨髁缘连接的边缘部分能从滑膜得到血液供应。

因此半月板一旦破裂,就很难自行修复。

2.引起半月板破裂的外力因素有撕裂性外力和研磨性外力两种。

199200人体解剖学学习精要撕裂性外力发生在膝关节半屈曲状态下的旋转动作,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时,半月板向后方移位,此时做内外翻或向内外扭转时,半月板虽紧贴股骨髁部随之活动,而下面与胫骨平台之间形成旋转摩擦剪力最大,当旋转碾挫力超过了半月板所能承受的拉力,就会发生半月板的撕裂损伤。

局部解剖学病例分析概要

局部解剖学病例分析概要

解剖学病例分析题一、头颈部1.男,12岁。

简要病史:2小时前与玩伴玩耍是不慎头撞击硬物,当时除碰撞部位疼痛外并无大碍。

后头顶逐渐肿胀,眼眶出现淤青前来就诊。

检查所见:颅顶部右侧有压痛,无破口和出血。

颅顶大面积肿胀,手指按压有明显波动感。

眼眶皮下淤斑,右侧明显并有轻度肿胀。

分析:(1)什么病症?(2)要与什么损伤鉴别,如何鉴别?(3)如果颅顶软组织外伤伤口深达本患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会有什么表现和危险?2.女,19岁。

简要病史:3天前上唇右侧长疖肿,用手反复挤压。

昨天开始头痛、发烧,今天开始伴有呕吐入院。

查体所见:T38.5℃,P 100次/分,BP 100/70mmHg。

神清,但颈项强直。

右眼睑有轻度水肿,结膜瘀血,眼球前突,外展受限,上睑下垂,视力障碍。

分析:(1)什么病症?(2)诊断的依据?(3)头颅周围有很多的类似危险区,你能举例吗?3.男性,50岁。

主诉:今穿一立领冬服,因天气较冷,最上面的扣子也被扣上。

上午约九点半左右低头批改文件时突然眩晕、虚脱、耳鸣,放弃工作后大约5分钟缓解,不放心前来医院就诊。

平时颈部被刺激后亦有此情况发生。

检查所见:神清。

生命体征正常,颈部外观正常。

用手刺激甲状软骨平面处的颈部时,患者有明显不适,此时测量BP 82/60mmHg,P 56次/分。

余无异常。

分析:(1)什么病症?(2)诊断的依据和解剖学知识解释?(3)如果刺激加重,患者可有何危险?4.女,40岁。

主诉:脖子变粗约2年。

近来脾气明显较以往急躁,爱发脾气,消瘦,同时自觉在休息亦气急,吞咽时自觉有梗阻感。

检查所见:颈部可见明显增粗,在喉部可触及肿块,质软,表面有结节状,肿块右侧大于左侧,能随吞咽上下活动,听诊有轻微的血管杂音。

右侧面部潮红无汗,眼睑略为下垂,吞钡X 线检查可见食道右侧受压。

分析:(1)什么病症?(2)诊断的依据和解剖学知识解释?(3)如果施行手术,要注意什么?5.男,37岁。

简要病史:2个月前因呼吸道急性梗阻行气管切开术抢救。

局部解剖学案列分析

局部解剖学案列分析
问题: 依据病人运动和感觉障碍出现部位, 试分
析病人哪些神经可能受损? 受损伤运动神经可致使哪些肌肉瘫痪? 依据臂丛组成, 分析可能是臂丛哪一个别
受损?
第2页
依据病人运动和感觉障碍出现部位, 试分 析病人哪些神经可能受损?
臂丛及其分支 主要分支:
①胸长神经
②胸背神经
③肌皮神经
④正中神经
⑤尺神经
⑥桡神经
局部解剖学案列分析
第16页
局部解剖学案列分析
第17页
假如掌中间隙感染得不到控制, 会蔓延到 何处?
掌中间隙位于中间鞘尺侧半深方。其前界自桡侧起, 依次为中指、环指和小指屈肌腱, 第 2 ~4 蚓 状肌 和 手掌 血 管神经; 后 界为 掌中间 隔后 部, 第 3 和第 4 掌骨、骨间肌及其前面骨间掌侧筋膜; 内侧界为内侧 肌间隔; 外侧界为掌中隔前部。掌中间隙向远侧沿第 2 ~4 蚓状肌鞘与第 2 ~4 指 蹼间 隙相通, 可 通向 手 背。掌 中间隙 近 侧可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交 通。故间隙内感染可经上述渠道蔓延。掌中间隙感 染, 多是中指和环指腱鞘炎引发, 也可因直接刺伤而 发生感染。
局部解剖学案列分析
第10页
说明掌中间隙位置与境界?
手掌深筋膜分浅、深二层。 浅层分三部,即: 鱼际筋膜 小鱼际筋膜 掌腱膜
深筋膜深层分三部,即:
骨间掌侧筋膜和拇收肌筋膜。
局部解剖学案列分析
第11页
掌腱膜
呈三角形, 近端与掌长肌腱相续, 远端附于指腱鞘。
掌腱膜向深面发出三 个纤维隔: 内、外侧肌间 隔和掌中隔。内、外侧肌 间隔将手掌肌肉分三群:
问题: 掌中间隙感染诊疗依据是什么? 说明掌中间隙位置与境界? 假如掌中间隙感染得不到控制, 会蔓延

局部解剖上肢病例分析PPT课件

局部解剖上肢病例分析PPT课件
10
11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12
13
14
• 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 • 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1814年由A.Colles详加描述。跌倒时腕
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 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 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 因嵌压而短缩。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 尺桡关节脱位。 •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 • 较少见,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 折相反,故又称反Colles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 尺侧移位。 • 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 • 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由 J.R.Barton1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 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 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 脱位。
➢部位:手背部
➢穿刺法:行直刺或侧刺
➢注意事项:体质肥胖者皮
肤上表浅静脉走行不明穿刺
前需先用手指摸清走行与深
浅度
33
滑动静脉 ➢血管特点: 皮下脂肪少缺 乏支持,血管在皮下易活动
➢病员特点: 见于消瘦者及 老年病员
1
• 三 边 孔 trilateral
foramen • 上界:肩胛下肌
和小圆肌 • 下界:大圆肌 • 外侧界:肱三头
肌长头 • 内有旋肩胛血管
通过。
2
• 四边孔
quadrilateral foramen
• 上界:肩胛下肌和 小圆肌

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doc

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doc

1第一章头部病例一:面神经麻痹(患者女性, 18 岁, 学生; 夜间开窗, 靠窗而睡, 早晨醒来后觉右耳内及耳后疼痛, 右侧面部麻木, 发胀。

起床后发现面部歪斜, 变形, 右眼不能闭合, 说话、进食均有困难, 咀嚼时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间隙内, 舌前右侧半味觉障碍, 患者虽无吞咽困难, 但有唾液自右口角流出。

检查见患者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表情动作丧失, 右侧额纹消失, 右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右眉下垂, 右下眼睑松弛下垂。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不能皱额、皱眉, 右眼不能闭合, 鼓腮时右侧唇闭合不紧, 不能吹口哨, 露齿时嘴歪向左侧。

诊断为右侧面神经麻痹。

问题:复习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径及分布。

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眼睑不能闭合和下睑松弛下垂?患者为什么咀嚼时食物会滞留于齿颊间隙内, 且病人不能吹口哨?患者为什么露齿时嘴歪向左侧?患者为什么出现味觉障碍?病例分析: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或Bell氏麻痹,后一名称系纪念英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 Charles Bell,是他于1821年首先描述了该病。

此病的确切原因尚未明了。

面神经麻痹多由于颞骨岩部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发炎所致。

发炎时, 即使面神经轻度肿胀, 也会使面神经纤维受到损伤性压迫。

一些学者认为突然的面神经损伤是由于寒冷刺激引起供血的血管收缩缺血所致。

本病例出现的运动障碍显示是右侧面神经支配的面肌的功能丧失。

面肌数量较多, 其随意运动可以做出各种表情, 因此, 面肌又称为表情肌。

一侧大面积面肌瘫痪多是面神经干受损所致。

额肌收缩可使额部产生额纹、举眉。

颊肌维持颊部的张力和防止食物进入齿颊之间, 还可防止颊黏膜在咀嚼时被牙咬伤。

颊肌瘫痪后这些功能都会丧失。

口轮匝肌的整体或部分收缩可使唇前突、噘嘴或拉唇贴近牙齿。

许多小的面肌功能障碍也可导致微笑和大笑等表情消失,这些小面肌包括颧肌、笑肌、鼻肌和提上唇肌等, 它们都止于皮肤。

上述面肌瘫痪后由于对侧面肌功能完好, 患者在微笑时口唇被拉向左上方。

局部解剖(病案分析题)

局部解剖(病案分析题)

局部解剖高难度1.患者,男,49岁。

慢性胃溃疡史10年。

1小时前餐后出现上腹剧痛,很快波及全腹,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痛苦病容,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临床诊断:胃溃疡急性穿孔。

现拟剖腹探查手术治疗。

试问:(1)手术切口宜选择左上腹还是右上腹?(2)经上腹部腹直肌鞘选择手术切口,所经过的结构层次?2. 患者,男,60岁,3天前,不明原因出现性发热、胸闷、气紧。

入院检查:体温38.50C,胸片提示胸腔积液。

初步诊断:胸膜炎,胸腔积液。

现需胸腔穿刺引流。

试问:在肩胛线8、9肋间隙进胸膜腔穿刺所经过的结构层次?3.患者,男,21岁,2小时前,巨烈活动后出现突发性胸痛,之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X线检查提示右侧气胸。

临床诊断:右侧气胸。

现需行气穿刺抽气。

试问: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行胸膜腔穿刺所经过的结构层次?4. 患者,男,70岁,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右下腹包块。

入院检查初步诊断为腹股沟斜疝。

现需手术高位结扎疝囊并修补。

试问:手术到达疝囊所要经过的结构层次有哪些?5.患者,男,22岁,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围疼痛,伴恶心、呕吐。

约1小时前疼痛转移至右下腹。

查体:急性病容,右下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2×109,中性粒细胞比例85%。

考虑急性阑尾炎。

现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

试问:(1)阑尾手术时,手术切口所经过的结构层次?(2)手术中确认阑尾的标志是什么?{参考答案}1.(1)手术切口宜选择左上腹。

(2)经过腹直肌鞘作作手术切口,经过的结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和壁腹膜。

2.经肩胛线8、9肋间隙行胸膜腔穿刺,经过的结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斜方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胸内筋膜、壁胸膜、胸膜腔。

3.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行胸膜腔穿刺经过的结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大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胸内筋膜、壁胸膜、胸膜腔。

局解病例分析

局解病例分析

1 患者为什么出现板状腹、压痛、反跳痛和腹式呼吸减弱?
分析:
本例病人至少已有3年的胃溃疡病史。本次因饱餐诱发急性
穿孔,突发上腹部剧烈刀割样痛疼,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病人
处于休克状态。
酸、碱性 肠内容物
腹腔
化学性 腹膜炎
穿孔

3~5h后 8~12h后 刺激症状 细菌性 可减轻 腹膜炎
弥漫性 腹膜炎

①该病人因饱餐后导致胃 溃疡急性穿孔,大量的胃内容 物进入腹膜腔引起弥漫性腹膜 炎,刺激壁层腹膜周围神经, 使腹肌反射性收缩,引起腹肌 紧张而呈板状,因此出现“板 状腹”。
反酸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酸 性物质,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胃、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 觉到出现苦味物质,统称为反酸。反酸所致的症状和危害可有烧 心;食管痛;吞咽痛;吞咽困难;呼吸道症状。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分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 张腹肌,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 将肌肉放松。逆呼吸与顺呼吸相反,即吸气时轻轻收缩腹肌, 呼气时再将它放松。
膜之间沿胃大弯走行,与胃右
动脉吻合,沿途发出小支分布
于支至胃前、后壁和大膜。
分布 贲门及胃小弯附 近的胃壁
胃大弯前、后壁 和大网膜
胃左动脉: 起自腹腔干,行向左上方,至胃的贲门附近发 出食管支后转向右,在小网膜之间沿胃小弯向右走行,与胃 右动脉吻合,沿途发出分支至胃的贲门及胃小弯附近的胃壁。
胃右动脉: 起自肝固有动脉,在小网膜內行至幽门上缘, 再沿胃小弯行向左,沿途发出分支至十二指肠上部及胃小弯 附近的胃壁。
腹式呼吸的临床意义
腹式呼吸是让横膈膜上下移动。由于吸气时横膈膜会下 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为 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 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 一 章 头部 病例一: 面神经麻痹(面瘫)患者女性, 18 岁, 学生; 夜间开 窗, 靠窗而 睡, 早晨 醒来后 觉右 耳内 及耳 后疼 痛, 右 侧面 部麻 木,发胀。

起床后发现面部歪斜, 变形, 右眼不能闭合, 进食均有困难, 咀嚼时食物滞留于病 侧齿颊间隙内, 舌前右侧半味觉障碍, 患者虽无吞咽困难, 但有唾液自右口角流出。

检查见患者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表情动作丧 失, 右侧额 纹消 失, 右鼻唇 沟变 浅, 口角下 垂, 右眉下垂,右下眼睑松弛下垂。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不能皱眉, 右眼不能闭合, 鼓腮时右侧 唇闭合不紧, 不能吹口哨, 露齿时嘴歪向左侧。

诊断为右侧面神经麻痹。

问题: 复习面神经的纤维行径及分布。

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眼睑不能闭合和下睑松弛下垂? 患者为什么咀嚼时食物会滞留于齿颊间隙内, 且病人不能吹口哨? 患者为什么露齿时嘴歪向左侧? 患者为什么出现味觉障碍? 病例分析: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或Bell 氏麻痹,后一名称系纪念英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 Charles Bell,是他于1821年首先描述了该病。

此病的确切原因尚未明了。

面神经麻痹多由于颞骨岩部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发炎所致。

发 炎时, 即使面神经轻度肿胀, 也会使面神经纤维受到损伤性压迫。

一些学者认为突然的面神经损 伤是由于寒冷刺激引起供血的血管收缩缺血所致。

本病例出现的运动障碍显示是右侧面神经支 配的面肌的功能丧失。

面肌数量较多, 其随意运动可以做出各种表情, 因此, 面肌又称为表情肌。

一侧大面积面肌瘫痪多是面神经干受损所致。

额肌收 缩 病例二:三叉神经痛 患者女性,48岁,干部检查见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 各脑神经功能正常, 三叉神经感觉无障碍。

患者发作时面部呈 抽搐扭曲状, 其他无异常。

诊断为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痛。

问题: 复习三叉神经的为什么患者拔除上颌牙后仍未终止疼痛?根据所学知识, 思考解除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病例分析: 三叉神经痛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的感觉 分布区 的阵 发性疼 痛。

发作 特点 为持 续时间 短, 发作2 过后的间歇期可以完全不痛, 单侧性, 无客观的神经学体征。

面部皮肤或黏膜常有激发点或 扳机 点, 轻触 此点 即可诱 发疼 痛。

三叉 神经 痛并不 致命, 但 疼痛 剧烈难 忍, 治疗 效果 并不理 想。

由于反复发作, 常使患者表现极度忧虑和紧张, 甚至使患者产生轻生的念头。

目前多数情况下找不到确切病因,上颌神经有许多分支,其主要分支分布如下: ① 颧神经, 较细小,在翼 腭窝处分 出, 病例三: 海绵窦栓塞 患者男性, 40 岁, 企业经理; 因发高烧, 伴剧烈头痛, 呕吐 2 天急诊 入院。

患 者 4 天前 右上唇 处有一疖肿, 刮脸时不慎刮破, 并挤压之; 2 天前患者发烧并剧烈 头痛, 呕吐, 在家肌 注抗生 素, 但 病情未见好转, 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和谵妄, 家人急送医院。

检查见患者神志尚清,但烦躁, 体温3 9.5 ℃, 右侧 上唇处 问题: 复习海绵窦的穿经结构及交通关系。

“ 危险三角”的概念。

面部疖肿经何途径感染海绵窦?用所学知识解释该患者的体征和症状。

病例分析: 本例感染始于右侧上唇毛囊疖肿。

疖肿为常 见疾 患, 常 不为 患者 所重视, 又 因其 生在面 部,有碍形象, 患者常有欲去之而后快的心情。

上唇有丰富的唇静脉丛, 患者挤压疖肿以及有许多静 脉穿过的口轮匝肌等唇肌不停地运动都能导致 感染的 蔓延。

感 染物 首先通 过唇 部的 细小静 脉, 然后通过唇静脉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唇静脉注入面静 脉, 本例右 面静 脉有感 染性 栓塞, 触之 位于 面动脉后外方,似有些发硬。

面静脉可通过内眦眼上静脉与颅内海绵窦交通。

感染可由面 静脉内的栓子( 脱落的血凝块) 经上述 途径 到达海 绵窦,最 本例海绵窦栓塞累及了右侧Ⅵ脑神经及Ⅴ脑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动眼神经 支配除上斜肌和外直肌以外的所有眼球外肌,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由于本例所有的眼球外肌的随意运动消失, 说明以上三条 病例四: 翼点后方颞鳞骨折并发硬膜外血肿 患者男性, 22 岁, 学生; 参加学校篮球竞赛, 争抢中不慎被对手 肘部撞 击左侧颞 部, 倒 地不省 人事, 1 分钟后又恢复意识。

救助同学发现伤者左侧颧弓上方约 3 cm 处有一从 耳前至眼 眉的裂口在流血。

同学们将其抬入更衣室, 伤者诉说极度虚弱和困倦, 要求平躺。

考虑到可能有颅骨骨折急送医院求治。

检查发现患大, 对光反射消失。

诊断为颅骨骨折并发硬膜外血肿。

3问题:翼点位于颞窝何处? 为什么翼点在临床上特别重要?该病例中什么动脉最有可能被撕裂导致出血? 有何危害?病例分析:翼点位于颅的侧面, 颞窝的前部, 蝶骨 四骨相 连接 处的 缝, 多呈“ H ”形, 位 于颧 弓上缘中点上方约 3 .8 cm 处, 在 临床 上 是一 个重 要的 骨性 标 志。

由于 它是 数 块颅 骨连 接 处的 缝, 承受压力的能力低, 受暴力打击时常发生骨 折。

翼点 后方的 颞骨 鳞部是 颞区 最薄 处, 外 伤时 也易发生骨折。

翼点后方的颞鳞内面有容纳脑膜中动脉及其前支的动脉沟。

颞鳞骨折可以撕断 动脉沟内的脑膜中动脉及其前支, 由于脑膜中动脉及其前支是沿硬膜外表面向上走行, 血管断裂 出血可以导致硬膜外血肿。

脑膜中动脉发自上颌动脉 第一段, 经棘孔 入颅中 窝, 第 二 章 颈部病例一:甲状腺舌管囊肿患者女性, 15 岁, 中学生; 因颈前部发现一肿块而就诊。

检查发现患者发育良好, 体温36.5 ℃, 脉搏 72 次 / min , 在 颈前 区中 线舌骨 下方 有一直 径约1 ~2 cm 的圆形肿块。

肿块边界 清楚, 表面光滑,触 之有囊 样感, 但 无压 痛, 令 问题: 甲状腺舌管囊肿发生的胚胎学基础是什么? 甲状腺舌管囊肿可发生在哪些部位? 甲状腺舌管囊肿为什么可随吞咽或缩舌时上下移动?病例分析: 甲状腺舌管囊肿是一种 与 甲状 腺发 育有 关的 先 天性 畸形。

甲状 腺发 生于 舌 根部 的舌 盲孔 区, 于胚胎第 6 周时借甲状舌管下降至颈部甲状腺的正常位置。

以后甲状舌管自行退化闭锁, 其上端残留为舌根部的舌盲孔。

若甲状舌管退化不 全而残 存, 即 可在 颈前 区中线 上形 成先天 性囊 肿, 谓之甲状腺舌管囊肿。

囊肿有时因感染甲状腺舌管囊肿治疗应采用手术切除。

为了彻底切除囊壁或瘘道, 应切除一段舌骨, 向上分 离至舌根部, 否则易复发。

病例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患者女性,检查发现病人消瘦, 体温 36.7 ℃, 脉搏 1 05 次 / min , 两手颤动, 眼球轻度外突; 颈部两侧明显4问题:肿大的甲状腺随吞下移动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肿大的甲状腺有可能压迫哪些器官, 并引起什么症状?若行外科手术治疗应作何切口? 须经哪些层次方可显露甲状腺?手术中应避免损伤哪些结构?术后声音嘶哑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病例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 功能增强, 分泌甲 状腺激素过多所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因迄今尚未明了, 一 般认为 系一种 自身 免疫 性疾病。

主要临 床表 现为甲状腺肿大,呈弥漫, 对称性;多发生于女性, 以 2 0 ~40 岁的 病例三:急性感染性喉炎并喉梗阻施行气管切开术 患儿为一男童, 2 岁; 因发热咳嗽 2 天, 呼吸困难并喉鸣急诊入院。

检查见患儿呼吸极度困难, 惊恐不安, 犬吠样咳嗽, 声音嘶哑, 鼻翼煽动, 口唇紫绀, 吸气性喉 鸣伴三凹征; 体温 39.2 ℃, 脉搏 1 05 次 / min , 咽喉 红肿, 肺 部听诊 可闻 到哮 鸣音。

诊 断为急 性感 染性喉炎并喉梗阻。

立即给予吸氧, 静脉滴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 但上述症状仍未 得到缓解, 决定施行气管切开术, 术后患儿病情好转, 10 天后呼吸道感染消退, 拔管后痊愈出院。

问题: 为何要为患儿施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时患儿应取什么体位? 为什么? 气管切开时应作什么切口? 须经过哪些层次方可显露气管? 在什么部位切开气管? 气管切开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哪些结构? 病例分析: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喉黏膜的急性炎症, 为常见 的呼吸 道急性 感染 性疾 病之一。

小儿急性喉炎常见于 6 个月 ~3 岁的婴幼儿。

由于小儿喉部解剖特点, 发炎后 易引起 黏膜肿胀引发喉梗阻,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本例患儿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典型的小儿急性喉炎并喉梗阻的表现, 需紧急手术中应注意尽量避免损伤胸骨上间隙内的颈静脉弓, 必要时可结扎切断; 要始终沿气管前 正中线进行,第 三 章 胸部病例一: 乳腺癌5患者女性, 49 岁, 农民; 因右侧乳房发现一肿块 2 月而就 诊。

自述 2 月前无 意中发现 右侧乳 房有一小肿块, 无疼痛, 故没有在意。

近来发现肿块不断增大, 乳房皮肤肿胀, 故急来就诊。

检查见患者为中年女性, 一般情况尚好, 体温 3 6.5 ℃, 脉搏 70 次 / min 。

右侧乳房肿胀, 皮肤 出现橘皮样改变, 触诊可触到一 3 cm × 5 cm 大小 之肿 块, 质 地硬, 表 面不光 滑, 与周 围组织 分界不清楚, 活动度差, 无压痛。

右腋窝可触到 1 ~2 个较硬的淋巴结, 无触痛。

取活检病理检查报告 为乳腺癌。

问题:患者右侧乳房皮“ 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乳腺癌可经哪些淋巴途径转移?若行乳腺癌手术根治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哪些结构?病例分析: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肿瘤。

发病年龄 以 40 ~60 岁居 多, 其中又 以 4 5 ~4 9 岁更 年期 的女性, 以及 60 ~6 4 岁的女性发病最多。

其发病原因与性激素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乳腺癌早期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小肿 块。

肿块 质地 硬, 表面不 光滑, 与 周围组 织粘 连, 边界不清楚。

因患者早期并无自觉症状, 肿块常是被无意中发现的。

乳腺癌 肿 块 增 长 较 快, 常 侵 及 周 围 组 织 引 起 乳 房 外形 改 变。

例 如 癌 肿 侵 及 乳 房 悬 韧 带 ( Coop er 韧带) 时, 因该韧带一端连于皮肤 和浅 筋膜 浅层, 另 一端 连于 浅 筋膜 深层, 无 伸 展性, 故 牵拉乳房皮肤乳腺癌多经淋巴转移。

女性乳房淋巴管丰 富, 淋 巴主 要回流 入腋 淋巴 结。

乳房 外侧部 和中 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腋淋巴结的胸肌淋巴结; 上部的淋 巴管注入 腋淋 巴结 的尖淋 巴结 和锁骨 上淋巴结; 内侧部的淋巴管, 一部分注入胸骨旁淋巴结, 一部分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吻合; 下部的淋巴 管注入膈上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