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侧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利与弊

合集下载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浅谈分析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浅谈分析

基础设施简介1.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可以按其所在地域或使用性质划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

2.基础设施的意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政府每增加一笔支出△G,经济就相应增加了K倍于△G的国民收入,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应对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国内诸多因素造成的经济下滑的巨大风险,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四万亿”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其中近一半资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加快摆脱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还可以扩大内需,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

3.基础设施的特点先行性和基础性: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所有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所必不可少。

若缺少这些公共服务,其他商品与服务(主要指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便难以生产或提供。

不可贸易性:绝大部分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几乎是不能通过贸易进口的。

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融资和引进技术设备,但要从国外直接整体引进机场、公路、水厂是难以想象的。

整体不可分性: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提供服务或有效的提供服务,象公路、机场、港口、电信、水厂等这样的行业,小规模的投资是不能发挥作用的。

如电站大坝不能只建到河中间、机场跑道不能留半截不修完、连接两城市的轻轨不能只建一半等等准公共物品性:有一部分的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具有相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类似于公共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物品的生产成本不会随着物品消费地增加而增加,即边际成本为零。

四万亿的机遇和挑战 林义相

四万亿的机遇和挑战 林义相

2、受益行业分析 11 月 27 日,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四万亿投资的具体构成: 45%的投资将用于铁 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总额 1.8 万亿元;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
6
投资 1 万亿元, 占 25%; 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 3700 亿元, 占 9.25%; 生态环境 3500 亿元,占 8.75%;保障性安居工程 2800 亿元,占 7%;自主创新结 构调整 1600 亿元,占 4%;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 400 亿元,占 1%。
5
策紧缩时期,中央政府要抑制投资,地方政府不配合,投资压不下去,而现在中 央政府要往上拉动投资,地方政府很积极。这除了政绩的、政治的需求以外,还 有可供分享的巨大经济利益。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初期,腐败问题很大,现在项目 规模更大, 腐败问题是否也会更大?当然, 在经济增速面临大幅度下滑的危险时, 也不能因为担心腐败问题而过度延误投资。有观点认为,当前首要问题是以尽快 的速度上项目,但是需要做好项目监督,对腐败问题可以秋后算账。
GDP( 现 价 , 当 季 , 左 轴 )
GDP增 速 ( 当 季 )
GDP增 速 ( 累 计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2:工业增加值增长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90-11 1991-07 1992-03 1992-11 1993-07 1994-03 1994-11 1995-07 1996-03 1996-11 1997-07 1998-03 1998-11 1999-07 2000-03 2000-11 2001-07 2002-03 2002-11 2003-07 2004-03 2004-11 2005-07 2006-03 2006-11 2007-08

08年以后4万亿的财政支出计划,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08年以后4万亿的财政支出计划,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食品,物价,一直在高涨,但是消费方面倒是感觉有了很大的提升,拉动内需方面明显可以看到成绩,电器市场,大商场,人气很旺,餐饮服务业感觉也异常火爆,汽车市场在09年-10年这段时间感觉翻天覆地的变化,车子难买,供不应求,周围的同学,朋友人人都在买车,一部热门汽车要等半年,一点,实在有点夸张。
投资市场花样繁多,实物金银,股票期货,债券,固定资产投资,放贷,感觉大家都在不停的寻找各种赚钱的机会,就害怕增长的速度赶不上CPI的速度。
四万亿财政支出是凯恩斯主义的又一力作,总体算有利有弊吧.主要是看站在什么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大的方面它带我们快速度过了第一次经济危机,解决了当时的产能过剩,拉动了内需,但是在老百姓的眼中给我们带来多少实际的福利并没有特别明显,反而感觉物价上涨太快,有点跟不上了,所以到底这四万亿的投资是不是真正进入了市场,进入了哪些市场,真正其作用的是哪些?真正的收益者是老板姓?还是又一次为他国买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南京本地的状况,在08年下半年南京本地有了一次比较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地铁,高架,道路,管道,高铁项目为主,整体工程量非常大,对比全国的基础建设项目来说,南京绝对排在前列,整个南京好比是一个大工地,整天尘土飞扬。非常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被安排到了这些基础建设中间,劳工的待遇也是水涨船高。接着出现了房价的突飞猛进增长,一直到了10年的下半年,才被国家调控政策控制住不上涨,但是还是在高位盘整。
产业实体方面,倒是感觉差了很多,工业园里面相对比较冷清,企业负担也非常的大,人工的工资,房租,水电不停上涨,但是赋税没有降低,工业产品的价格没有得到提高,导致利润的下降。同时社会上面其他方面的赚钱效应在扩大,让实体老板感觉到了,不平等,很多人也慢慢退出了实体产业,投身于资本运作方面。

讨论4万亿投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给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讨论4万亿投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给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讨论4万亿投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给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昨日说,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实施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央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持续显现,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位负责人说,近一年来,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的陆续实施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夯实了基础。

同时。

实施的项目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开展。

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

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新华社发摘要: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面临危机,国务院于2008年末出台了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并且人民银行配合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保证经济增长。

本文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政府的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和预测。

关键字:四万亿投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宏观经济形势现状的分析自2007年7月次贷危机初见端睨至今,世界经济已经受到重创。

在世界有效需求急剧下滑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着严峻考验。

GDP增速逐季快速回落,前三季度GDP分别增长10.6%、10.1%和9%,同比增幅分别减少1.1、2.5和3.2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宏观调控面临复杂多变局面。

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两年之内的总投资达到4万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支持扩大内需,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确定银行体系流动充分供应,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货币和金融稳定。

解读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

解读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

解读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各项经济政策和计划,旨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其中,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备受关注。

这一巨额资金的投入意义重大,对中国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投资计划。

一、背景介绍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又称“四万亿计划”或“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是指2008年中国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推出的一项经济刺激计划。

该计划总投资规模为四万亿元人民币,旨在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

二、目标与措施1. 经济增长目标:通过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国政府旨在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与加速。

该计划的目标是在短期内提振经济,刺激消费和投资,保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在合理区间内。

2. 投资重点领域:四万亿投资计划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发展、城市更新、环境保护以及科技创新等。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3. 内需扩大措施:为了刺激内需,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提高社保水平、扩大消费券发放范围等。

同时,鼓励人民银行适度放宽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成效与争议1. 经济拉动效应:四万亿投资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实现了迅速回升。

大规模投资带动了工程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稳定了经济增长,维护了社会稳定。

2.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投资计划的实施使得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了物流效率,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 债务风险与资源浪费:尽管投资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极高的投资规模增加了政府债务风险,可能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潜在挑战。

此外,一些工程项目存在建设质量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关于中央政府投资四万亿的潜在负面效应研究

关于中央政府投资四万亿的潜在负面效应研究

金融在线54 经济理论研究关于中央政府投资四万亿的潜在负面效应研究杨晓安(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036)摘要: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时期,各国都想尽办法来拯救本国的经济,中国政府更是拿出4万亿人民币投资国内的基础设施,以期拉动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的速度。

然而本人通过几个层面的分析,认为这样的一种做法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风险,有潜在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中央政府;四万亿;投资;负面效应美国的次级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在08年的下半年也波及到了中国,短短半年时间,长三角和珠三角有数万家外贸加工型企业停产倒闭,给中国政府带来了前所未见的严峻挑战。

如何抵御金融风暴的冲击,如何面对即将滞涨的国内经济发展局面,如何处理高达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抛出一揽子拯救计划,用高达4万亿人民币投资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期稳定住国内经济发展的局面。

但是这项浩大的投资计划对经济到底有多少提升效应真的是无法去估量。

其实,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三驾马车0:消费、出口、投资,就当前的国内外环境而言,靠出口来带动经济已经成了历史。

今年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因为出口受阻而遭受重创,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滑2.2%,为2001年6月以来出口额首次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11月进口额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7.9%。

仅浙江一省,据不完全统计倒闭停产企业到达12000家,直接经济损失在上千亿元,大量的人员失业下岗,而且这种局面还在进一步的恶化和扩大。

经济环境的恶劣直接影响了民众的消费预期,据统计,从今年8月到11月份,全国各项消费指数比去年同期低了6-9个百分点。

大家都不敢去消费,捂紧口袋过日子自然也无法产生足够的内需动力。

/三驾马车0损失其二,中央政府只能选择依靠投资来度过难关。

之前的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中央政府正是依靠政府主体的投资安然过关,10年后政府还是期待用老办法来解决,效果到底如何,我个人并不持乐观态度。

“四万亿”救市计划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四万亿”救市计划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四万亿”救市计划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作者:韩蓓来源:《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3年第04期摘要:面对“次贷”危机,中国政府斥资“四万亿”救市。

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方案,维持经济高增速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加快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如何正确分配资金、权衡公平与效率和加强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刺激方案;经济结构调整;资产泡沫;房产调控一、“四万亿”的提出背景及目标(一)背景“次贷”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到重创。

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更是面临严峻考验,2008年GDP 增长速度逐季快速回落。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两年之内的总投资达到“四万亿”人民币。

(二)目标“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出台,旨在保持国内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四万亿”投资计划,是经济调控思路的重大调整: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与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双防”转向“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

二、“四万亿”的投资渠道中国投入的“四万亿”人民币被用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设新的铁路、地铁、机场和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

2009年3月全国“两会”对2008年四季度提出的“四万亿”元保增长的投资计划进行了结构调整。

三、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后果(一)大量资金投放在修建高铁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中国在2006年前后大规模启动高铁建设,铁路建设资金年年加码。

但是,大部分高铁线路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铁线路缺乏经济合理性,不可能盈利。

2006年到2012年一季度,铁道部的净资产从8623亿元增至15786亿元,增长1.8倍,而同期负债则从6401亿元增加到24298亿元,增加了3.8倍。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四万亿投资是指中国政府在2024年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提振经济增长。

这一巨额投资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从就业角度来看。

首先,四万亿投资计划直接刺激了相关行业的需求,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等行业承接了大部分的投资,这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运转和就业机会的扩大。

比如,在基建领域,大量的公路、铁路、桥梁等项目的启动和建设,为建筑、装修、电力、机械等相关行业带来了暴利增长,进而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此外,四万亿投资计划还促进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会。

其次,四万亿投资计划通过扩大内需,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就业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

投资计划的实施使得经济得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有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和2024年中国的GDP分别增长了9.2%和10.4%,这为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投资计划还帮助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转移就业,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

此外,四万亿投资计划还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随着投资计划的推进,国内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得到了缓解。

一方面,投资计划扩大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为劳动力过剩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投资计划也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

同时,投资计划还促进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然而,虽然四万亿投资计划在就业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首先,投资计划可能会导致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不平衡。

其次,由于资金投向的不均衡和效益的不显著,投资计划的效果可能不如预期,影响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论四万亿刺激计划利弊

论四万亿刺激计划利弊
当时的情况必须由政府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形成对整个经济托底的信心。这个信心是比黄金更重要的,四万亿就是要给整个经济运行打强心剂,最大的益处在于保住了就业,它在总量上的必要性无可厚非。
四万亿在结构上有非常细心的安排和诉求。首先,1.5万亿元用于解决中国长远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1.5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此外还有1万亿元用于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等方面,其中3000亿~5000亿元用于廉租房和保障房建设,和改善民生紧密相连。其他投入方面还包括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重点技术改造、升级换代和医疗、教育等硬件投入。总的投资结构没有问题,没有直接涉及到一般竞争项目,没有和民间资本争夺市场。虽然高铁建设可能有些超前,但从长期来讲,这是符合超越凯恩斯主义的瓶颈项目。农村的基础设施普遍严重不足,城市的基础设施也需完善,地铁多修一些不是问题。
必须承认,经济的运行和前两年采取的政策是有联系的,但是说目前中国经济下行是因为四万亿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引起的则是不对的。前几年实施的以四万亿为代表的一揽子刺激方案,使我们成功抵御金融海啸的外部冲击,但我们同时也必须面对它所产生的问题和副作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自己内部的深层矛盾凸显所带来的一些挑战和困扰。
论四万亿刺激计划利弊
在2008年第三季度,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截至2008年10月,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增速虽有所放缓,但还是增长的。但到了11月和12月,全国的进出口总值开始负增长。11月的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12月的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1.1%,可见9月份发生的金融风暴,到11月起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可以说,我们是用短期的宏观经济手段来管理中国的长期发展,特别是“三驾马车”理论,如果消费不足则投资补足,这是短期的观点。当时主要关注经济增长的指标,却忽略了其他指标,忽略了经济结构、物价、金融风险和金融失衡,甚至忽略了社会稳定,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世界历史证明,经济增长是靠企业推动的,而不是依靠疯狂的投资者。三驾马车的理论,认为投资短期是一种需求,但从长期来看,会形成一种供给。今年的经济结构是保住了,但是未来的供给就会很困难。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消费是在当期是需求,但是,消费完了就没有,所以,不可持续,投资当期是需求,到了下一期,转为生产力,可以创造收入支持新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尤其是目前目前中国政府负债率不超过GDP的40%,与60%的国际警戒线相去甚远,因此仍具投资能力。所以我们应当消费投资一起抓。

四万亿计划弊端

四万亿计划弊端

四万亿计划已对民资形成“挤出效应”1四川“投资型”增长后劲堪忧今年上半年,四川省以5560.8 亿元的投资额和69.6%增长率,摘下固定资产投资的桂冠。

但这些投资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未能全面有效启动。

四川省统计局7 月29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四川民营企业投资2328.9 亿元,增长32.4%,增速比1-5 月回落了7.6 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分别慢37.2 和45.6 个百分点。

7 月20日,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作有关报告时坦诚,民间投资增长动力仍然不足,将影响投资后劲。

下半年高强度的投资尤其政府性资金的投资将逐渐减弱,这对四川经济增长影响很大。

投资型增长模式亟须在政府投资后找到替代投资。

实际上,这并非四川省的特例,在4 万亿扩内需行动中,各地民间投资启动普遍乏力。

为此,全国工商联在刚出版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的蓝皮书中指出,国家单方面增加投资的举措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撬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

要避免出现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甚至“国进民退”的现象。

目前电力、电信、石化、金融等许多高利润行业开放程度远远不够,而教育、医疗、文化等产业还需打破体制性垄断,吸引民间投资。

2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没有增加就业首先,从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2000 万农民工失岗返乡、600 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两大群体叠加,就业压力陡增。

城镇新增就业增速在下降,企业的用工需求也在减少,现有的工作岗位流失非常严重,这些都是新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老矛盾,比如总量矛盾、结构矛盾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其次,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它的实体经济的疲软直接造成了我国出口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

2009 年上半年,全国有6.7 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2007 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这么多企业倒闭,肯定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

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思考

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思考

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思考1、四万亿投资的背景与目标1.1四万亿投资的背景2007年7月由美国蔓延出来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范围,世界经济受到重创,在世界有效需求急剧下滑的外部环境下,作为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GDP累计同比增长9.9%,比前两季度累计增速下滑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滑2.3个百分点,这已经是GDP同比增速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过去经验表明,受亚洲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中国GDP增速曾在1997年从年初的10%左右急速下降到年底的7.25%,一年之中降幅为2.75个百分点。

鉴于此,如果当前的下滑态势延续到年底,则一年中下滑幅度超过3个点,成为近10年来增速下降最快的一年。

从2008年公布的11月份的主要指标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回落11.9个百分点,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增幅。

另外,工业用电量增长下滑也说明了工业减速。

2008年1-11月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只增长5.27%,比前10月的增长率降低3.7个百分点,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增速加速下滑的严峻局面。

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巨额投资计划,提出到2010年底完成投资四万亿元的财政性刺激政策。

1.2四万亿投资的目标通过观察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出台背景很容易看出中央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旨在全力保持国内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确保中国经济在世界次贷危机期间在保增长的前提下安全平稳地度过经济危机时期。

2、四万亿投资计划分配动向2.1四万亿计划的基本内容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会议指出,经初步匡算,实施这十项措施所涉及的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要4万亿元。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四万亿投资是指2024年至2024年间中国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所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旨在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增长。

从就业角度来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

首先,四万亿投资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投资规模巨大,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环保等多个领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

根据统计数据,四万亿投资直接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了建筑工人、工程师、技术工人等各个层级的劳动者。

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就业增长,如钢铁、水泥、玻璃等制造业,以及运输、物流等服务行业。

其次,四万亿投资对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许多激励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从其他行业向建筑业转移。

这种转移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得各行各业的劳动力资源更加合理配置,提高了劳动力的效益和就业质量。

此外,四万亿投资也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农民工是一个庞大且具有重要经济作用的群体。

投资规模庞大的四万亿计划在农村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或就地就近就业。

这不仅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其中一种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四万亿投资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投资规模庞大,可能导致资金浪费和项目效益不明显。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来防止腐败和浪费,但实际操作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因此,政府需要在投资规划和环境保护之间进行平衡,确保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从就业角度来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

它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优化了就业结构,并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四万亿计划是什么

四万亿计划是什么

四万亿计划是什么四万亿计划是国家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和阐述,包括计划的背景、目标、实施措施以及带来的影响。

一、计划的背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

同时,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制定了四万亿计划,旨在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增强经济韧性,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计划的目标四万亿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内需,实现经济增长。

具体来说,计划的目标包括:提高消费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

三、计划的实施措施为了实现计划的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加大财政支出,提高政府投资规模,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优化税收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增加投资。

再次,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提供金融支持和融资渠道。

此外,加强对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

四、计划带来的影响四万亿计划实施以来,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收入水平。

其次,计划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

再次,计划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

此外,计划的实施还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改善了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总的来说,四万亿计划是中国政府为应对经济转型和国际竞争所制定的一项重大举措。

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计划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计划的实施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创新来解决。

为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解读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

解读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

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详情解读一、背景及提出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种危局,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此后,一些媒体和经济界人士仍将其简单地解读为“四万亿计划”。

2009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有人把一揽子计划简单说成是4万亿投资,这是一种误解。

二、十大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浅析“四万亿”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四万亿”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织 以来 , 我 国确定以外 贸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的路线 , 而这一轮的经济 危机和全球总需求萎缩无疑给出 口 导向型的我 国经济带来 了极大挑战 。
何一次的金融危机一样 ,信贷缩水最终带来的是全球各个经济体的需求 紧缩 ,欧美 国家首当其 冲。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对外贸易 出口一直是我 国经济发展 中一股强大 的动力 ,当外部经济的总需求不断 降低的时候 , 我 国经济 的增长面临了空前的压力 。 这场 自3 0 年代大萧条

“ 四万亿”投资提 出的背景与构成

定的可负担起的住房 , 投资总额大概为 2 8 0 0 亿元人民币 ; 第二 , 加快
2 0 0 7年美国 “ 次贷危机” ( S u b p i f m e C r i s i s ) 爆发 ,商业银行和投资
农村地 区的民生工程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本次财政政策 的一大亮点之一 , 投资金额大概为 3 7 0 0 亿元人民币 ; 第三 , 加快我 国的 公路、铁路 、机场 以及城乡地 区的电网建设 ,这些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4 0 0 亿元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投资,总的金额大约为 3 5 0 0亿元人 民
币,这体现 了我国政府不断加快我 国可持续发展 目 标 的建设 ; 第六 ,自 主创新结构调整 , 投资金额为 1 6 0 0 亿元 , 这一部分主要是为适应未来全 球经济发展新趋势而确定 ,也体现出政府鼓励新型工业 和高科技工业 的 发展 , 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 第七 , 灾后重建投资金额为 1 0 0 0 0
贷款和各类消费贷款进行无限限制之后 , 其整个经济体的消费需求和投 资需求 ( 例如房地产 和各类实体经济 ) 会急速下降 。不仅仅普通居民的 借贷消费受到 了限制 , 工商业企业 以及房地产 开发所面临的借贷成本将

论我国四万亿投资的前因后果

论我国四万亿投资的前因后果

论我国四万亿投资的前因后果起因:美国次贷危机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看法都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那些贪婪无度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次贷对中国的影响直接影响:比较有限1、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

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

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

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

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

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

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

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

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间接影响:不可低估1、出口增长可能放缓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4万亿投资计划回顾与评价

4万亿投资计划回顾与评价

4万亿投资计划回顾与评价2012年12月04日19:154万亿投资计划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促民生”的基本方针安排投资,对扩大内需和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刘立峰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创,中国政府迅速、及时做出反应,于2008年11月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为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和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政策出台背景本轮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并逐步演化为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以及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都受到严重的冲击。

随着金融风险通过各类渠道扩散到全球,各国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或衰退。

全球通货膨胀压力缓解,通货紧缩风险同步增加。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也逐渐加大。

经济增速急速回落。

我国经济从2008年下半年起受到影响,经济增长明显下滑。

从GDP季度增长情况看,2008年1季度和2季度时,增速还略高于10%,而到3季度和4季度就分别下降到9%和6.8%,到2009年1季度更滑落到6.2%的谷底。

工业生产月度增长率由2008年2月的17.8%下降到6月的16%,再下降到9月的11.4%,之后增幅持续回落,到2009年1-2月,只有3.8%。

出口额显著下降。

从2008年11月开始,我国出口月度同比增速连续13个月出现负增长,2009年2-8月,出口的下降幅度都在20%以上,直到2009年9月,降幅才逐步趋缓。

2009年,我国外贸出口下降了16%,增速比上年回落了33个百分点。

2008年,我国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到9%,比2007年降低了近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只有0.9个百分点,同比降低了1.7个百分点;2009年,净出口的贡献率则只有-37.4%,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这是1993年以来外需最明显的一轮下降,影响超过亚洲金融危机。

浅谈中国四万亿救市的利与弊

浅谈中国四万亿救市的利与弊

浅谈中国四万亿救市政策摘要: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中国等亚洲地区的经济也遭受极大地冲击,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我国国务院出台四万亿元的经济政策进行合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来应对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

我们知道,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我国出台这一政策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渐恢复。

但随着这一政策的深化,其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关键词:经济危机、投资、经济增长、负面影响。

一、引言2008年10月,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中国等亚洲地区的经济也遭受极大地冲击。

2008年底,中国经济第一次探底,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2009年,为有效地促进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旨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以便让经济尽快地走出困境,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4万亿投资的短期作用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必须在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才有空间、有资源加以解决。

四万亿投资的目标是为了避免中国经济的急剧衰退,保证政治局势的稳定和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这一目的是否能达到呢?基于乘数理论对其短期作用进行了大致的估算。

乘数理论原则上隶属于凯恩斯主义总需求分析部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以前,这个分析框架适用。

根据考虑的市场涵盖范围的不同,乘数理论有不同的版本。

只考虑商品市场均衡的乘数理论也被称为国民收入乘数理论,它假定短期内实际利率是外生的,从而投资也是外生的。

如果利率是市场化的,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商品和货币市场均衡,即所谓IS—LM分析。

此时,由于总需求的正向冲击将会提高利率因而产生对私人投资的挤出,相当于引致了一个反向的投资冲击,于是最终结果是单一市场条件下的乘数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侧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利与弊
现在的中国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经济的各项指数每年都在不断地攀升,可是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代表着国民生活水平就得到了提高,在已经开始的十二五规划中就强调了处理好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解决了民生问题才是解决了老百姓身边最基本的问题,这才是一个服务型政府机构所应该做的事。

在民生问题中最重要的就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在09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就宣布将投资4万亿来建设基础设施。

从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宣布到现在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这项措施所产生的效果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将简要说说我的观点。

我们先暂且不谈这项措施所产生的利与弊,先想想发改委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措施。

现在老百姓们最关注的是什么,是住房问题,是就业问题,是教育问题,是医疗问题,是各种各样与老百姓们密切相关的问题,这就是民生问题。

所以发改委实行这项措施的初衷是为了广大的老百姓着想,是为了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困难。

在这个“4万亿投资计划”中主要包括民生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灾后重建这七个方面,涉及的方面还是十分的广泛的,基本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年的时间里从一些官方的报道和数据里的确可以看到“4万亿投资计划”取得了很多明显的成就。

在世界刚刚从经融危机中度过的背景下,“4万亿投资计划”实施后,中国经济在2009年实现企稳回升,2010年回升向好,从去年又有政策刺激退出以后,偏快的增长向稳定增长有序转变。

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结构调整,推动了技术创新,加强了民生工程,我们可以看到,为以后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生的改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国家通过“4万亿投资计划”来巩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势头,这是在经济方面所看到的成果。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在民生工程上的成就,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55万人,物价上涨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房价上涨势头遏制,保障房开工率超90%等等。

从这一系列的资料中可以看出4万亿投资计划”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尽管不是所有的方面都面面俱到,但是所取得的成果我们是不容忽视的。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事情总会有个正反面的。

对于发改委的这项措施也是一样,实施了三年以后,各方的评价褒贬不一。

实行“4万亿投资计划”这样的一个计划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4万亿投资计划”实施以后可以说是为了经济下滑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只是起到了一个救急的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在。

也就是许多媒体说的“可救急,难救穷”,可是“4万亿投资计划”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因为这项措施所带来的改变和我们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有多大呢?就比如住房问题,高昂的房价让许多老百姓望梅止渴,可望而不可即,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对住房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很到位,该解决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而且这么多的资金到底是怎么用的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其实这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我也不对其深究。

对于国家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成果总结起来就是一些数据上的提高,可是这些上升的数据离我们到底多近,和我们的关系有多大。

这些数据有没有提高或者说改变了我们百姓的生活水平,这些和我们有关系大吗?而我们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呢?依然没有有效的解决,所以这项措施实则是对中国经济刺激计划而已,就是为了国家GDP每年保持8%以上的增长。

“4万亿投资计划”并没有产生它实质性的效果和成就,所以在我个人看来“4万亿投资计划”所产生的弊大于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