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
2009-07-09 09:20:11新闻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党中央都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用专门篇章谈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谈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布局,谈了使各个地方的产业结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协调问题。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大局观”,一个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比较快的先发展起来,内地要照顾这个大局。自1978年以后,中央陆续对沿海实施了开放政策。1979年,给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设置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又批准了海南经济特区,都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另一个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应当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和支持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照顾这个大局。随着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予以了大力支持,这既包括直接的物质和资金支持,也包括示范和带动作用。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从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国家陆续做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鉴于西部地区发展较为滞后,1999年国家首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3年,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发展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国家又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中央又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与此同时,这些年来中央一直强调,东部地区要率先发展,并在率先发展中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2006年4月,以中央发布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格局,即涵盖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内的,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配套政策的主要特点
伴随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的提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安排,这些政策措施均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并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强调从实际出发,把握比较优势,选择发展路径;瞄准薄弱环节,选择发展重点。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充分考虑了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状况、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特殊要求。各个地方发展模式与重点是不一样的,在政策安排上也是各有侧重的。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但是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改革也相对滞后。所以中央在提出关于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时,重点强调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外,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还有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推进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等等。在政策上则强调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重工业基地,但是它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机制不活,社会负担比较沉重。因此,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主要就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步伐;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此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
转型,实现城市重建和产业重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中部地区也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能源、资源禀赋具有优势,科技教育实力较强,但是产业结构不够先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市场体系不够发达。因此,中部地区的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抓好粮食主产区的建设,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并促进其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推动资源要素产品人才的合理配置与流动。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好,外向型经济程度比较高,加工工业比较发达,市场体系也比较完善,经济发展快,经济规模大,但贴牌、仿制经济的成分较重,资源耗费比较多,环境损害的程度也较为严重。因此,东部的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的水平和利用外资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强调推进体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经济的“造血”机制、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资金,特别是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但靠国家财政把所有区域都发展好也是不可能的。根本的路径是形成能够生钱的机制,造钱的动力,赚钱的活力。这样各地区的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各地区的发展也才能保持可持续性。因此,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形成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财政的支持是必要的,但财政给的钱只能是一种引子,是打造发展机制的最必要的成本。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治本。必不可少的财政支持是构筑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机制的手段。所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把力气用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上。而改革的内容,改革涉及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市场体系等等。
三是强调适度政策支持,把国家扶持同自身努力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能动性。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就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对各个区域都要给政策,但是,给予各个地方的政策是区别对待的、各有侧重的,不是“一般齐”、“一刀切”,而且,给政策跟给钱一样,它只是一个鱼饵,一个导引的手段,目的是给各个地区一个发展的基本平台,打造一个造血的机制,是激发各个地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但总体来看,一个地区能否快速发展,除了国家的支持之外,关键还是靠各个地区自己能否理顺发展思路,找准比较优势,调动各方面力量。为此,各个区域性政策都要求地方注重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政策设计上为地方预留了必要的制度创新空间。
四是强调互促互动互帮互助,在互补中实现互惠,在联动中达到共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缩小区域间的差别,实现共同发展。这不仅需要国家的支持,各地区的努力,也要求区域间的互动。这些年,各区域间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帮助,有力地推动了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明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这就是: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要素在区域间自由的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各个地方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富起来以后,要通过社会捐助、对口支援、产业转移等方式来帮扶欠发达地区;要健全扶持机制,国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个扶持是从国家层面讲的,一个核心的内容是实行基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四大板块区域政策总体框架下,近年来,国家还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和规划,进一步细化和实化了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首都经济圈加快开发开放步伐的支持力度,明确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地区构建城市群和经济圈,比如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鄱阳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