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晶体》教案
3.3.1金属晶体 (精品教案)
用,从而把所有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形成像共价晶体一样的“巨分子”。
5.金属键的特征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学生活动】金属钠的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解释Na、Mg、Al的熔点依次升高、硬度依次增大的原因。
解释原因。
【讲解】Na、Mg、Al的熔点依次升高、硬度依次增大的原因Na+、Mg2+、Al3+电荷数依次增大,半径依次减小,金属键依次增强。
【小结】常温下,绝大多数金属单质和合金都是金属晶体,但汞除外,因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较大。
影响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因素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学生活动】有阳离子一定有阴离子?若有阴离子,一定存在阳离子?【讲解】在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所以,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若有阴离子,则一定有阳离子。
【学生活动】如何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通性?【展示】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金属晶体的电子气理论示意图。
【讲解】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导电性的解释在金属晶体中,充满着带负电的“电子气”(自由电子),这些电子气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不同的金属导电能力不同,导电性最强的三中金属是:Ag、Cu、Al。
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解释金属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2)金属导热性的解释自由电子移运动时与金属离子相互碰撞,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能量交换。
当金属的某一部分受热时,从区域获得能量的电子会向别处运动并发生碰撞,将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递到温度低的区域,最后使整块金属的温度趋于一致。
金属的导热性可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些现象。
比如,在冬天我们感觉金属制品比木制品更凉,原因是当人接触到金属时,金属很快将人体的热量传递出去,因为木制品不易导热所以当人接触到木制品时,身体的热量不易散失。
金属晶体 说课稿 教案
一、教材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1)知道金属键的涵义;(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3)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4)知道金属晶体与其它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和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基础上认识金属晶体。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金属的内部结构、共同性质和特点、金属晶体结构与金属性质的关系以及金属晶体的四种原子堆积模型等,需要3个课时完成。
第1课时主要探究金属的内部结构、共同性质和特点、金属晶体结构与金属性质的关系。
第2课时主要探究金属晶体的四种基本堆积模型以及金属晶体与其它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第3课时为习题课,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习题的练习与讲解。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的特点与内部质点排列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上一节研究过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已初步有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理念,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从同学们身边的实物入手,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注意新旧知识和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注意引导学生比较金属晶体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在晶体结构上的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从晶体结构的微观视角去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感受科学的魅力,并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小组讨论探究法代替直接讲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猜想,让学生解说答辩,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强化对比手段,使学生掌握类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金属晶体》教案
示范课金属晶体(第二课时)大同县一中刘华金属晶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见排列方式过程与方法:1. 活动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使分子有序排列;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使原子有序排列;金属晶体中,金属键使金属原子有序排列。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有关金属原子的空间排列问题。
【分组活动】利用20个大小相同的玻璃小球,有序地排列在水平桌面上(二维平面上),要求小球之间紧密接触。
可能有几种排列方式。
讨论每一种方式的配位数。
(配位数:同一层内与一个原子紧密接触的原子数)【学生活动1】学生分四组活动,各由一人汇报结果。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排列结果主要介绍以下两种方式。
(配位数:同一层内与一个原子紧密接触的原子数)非密置层,配位数4 密置层,配位数6我们继续讨论,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
首先讨论非密置层这种情况.【学生活动2】非密置层排列的金属原子,在空间内可能的排列。
汇总各类情况逐一讨论。
(一)简单立方体堆积这种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每个晶胞含1个原子,被称为简单立方堆积.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太低(52%),只有金属钋采取这种堆积方式。
(二)体心立方堆积(钾型)如果是非密置层上层金属原子填入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每层均照此堆积,如下图: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显然比简单立方堆积的高多了(68%),许多金属是这种堆积方式,如碱金属,简称为钾型。
【学生活动3】密置层的原子按钾型堆积方式堆积,会得到两种基本堆积方式,镁型和铜型。
镁型如下图左侧,按ABABABAB……的方式堆积;铜型如图右侧,按ABCABCABC……的方式堆积。
这两种堆积方式都是金属晶体的最密堆积,配位数均为12,空间利用率均为74℅,但所得的晶胞的形式不同.(三)六方最密堆积(镁型) (四)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铜型)[归纳与整理]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模型对比混合晶体石墨不同于金刚石,这的碳原子不像金刚石的碳原子那样呈sp3杂化.而是呈sp2杂化,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因此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的,层内的碳原子的核间距为142pm 层间距离为335pm ,说明层间没有化学键相连,是靠范德华力维系的;石墨的二维结构内,每一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有一个末参与杂化的2p 电子,它的原子轨道垂直于碳原子平面。
金属晶体教案
金属晶体教案教案主题:金属晶体的形成和结构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金属晶体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3. 认识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了解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类型。
4. 学会绘制和解析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图。
二、教学重点1. 金属晶体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2. 不同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和常见结构类型。
三、教学难点1. 金属晶体结构类型的解析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如铁锅、铜器等,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是如何组成的,以激发学生对金属晶体的兴趣。
2. 提出问题(5分钟)提问学生:金属晶体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金属晶体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 探究讨论(15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金属晶体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并结合微观层面的粒子排列现象,分析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
4. 学习和总结(20分钟)讲解金属晶体的结构类型,包括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简单立方,介绍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5. 练习和巩固(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铁、铜、铝等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图,并解析其结构特点。
6. 拓展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金属,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形成晶体结构?为什么晶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和规律性?7. 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金属晶体的形成原因、结构特点以及与其他晶体的联系,展望金属晶体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五、教学辅助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
2. 金属图样和实物展示。
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过程中的表现。
2. 学生完成练习册和作业本中的题目。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金属晶体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并掌握不同金属晶体结构类型的解析和绘制。
但是,在讲解金属晶体结构类型时,可能存在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可以通过举例和多次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化学:《金属晶体》优秀教案(鲁科选修)
第2节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第1课时金属晶体【学习目标】1. 知道金属原子地三种常见堆积方式:A、A、A型密堆积2. 能从构成金属晶体地微粒间地作用力和微粒地密堆积出发解释金属晶体地延展性【学习过程】1. 金属晶体:金属原子通过形成地晶体•2. 金属晶体地基本构成微粒:.3. 金属晶体地微粒间相互作用:4. 金属晶体地基本结构型式对比:晶体地基本构成微粒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金属键没有和,从而导致金属晶体最常见地结构型式具有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等特点.金属等径圆球密堆积有三种基本方式:6.形成金属晶体地物质类别:金属单质及其合金.合金:由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某些非金属所组成地、具有金属特性地物质.根据组成元素地电负性、原子半径地不同,合金可分为、一、三类.合金地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地熔点低,但合金地硬度、强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典题解悟】例1.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地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地强弱,而金属键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地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 金属镁地硬度大于金属铝B. 碱金属单质地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增大地C. 金属镁地熔点大于金属钠D. 金属镁地硬度小于金属钙解析:镁离子比铝离子地半径大而所带地电荷少,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铝地金属键弱,熔、沸点和硬度都小;从Li到Cs,离子地半径是逐渐增大地,所带电荷相同,金属键逐渐减弱,熔、沸点和硬度都逐渐减小;因离子地半径小而所带电荷多,使金属镁比金属钠地金属键强,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钠地熔、沸点和硬度都大;因离子地半径小而所带电荷相同,使金属镁比金属钙地金属键强,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钙地熔、沸点和硬度都大.答案:C例2.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地原因是()A. 金属原子地价电子数少B.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C.金属原子地原子半径大D.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解析:这是因为分别借助于没有方向性地金属键形成地金属晶体地结构中,都趋向于使原子吸引尽可能多地原子分布于周围,并以密堆积地方式降低体系地能量,使晶体变得比较稳定•答案:D【当堂检测】1. 金属晶体地形成原因是因为晶体中存在()①金属原子②金属阳离子③自由电子④阴离子A. 只有①B. 只有③C. ②③D. ②④2. 在单质地晶体中一定不存在地微粒是()A. 原子B. 分子C. 阴离子D. 阳离子3. 金属能导电地原因是()A. 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地相互作用较弱B. 金属晶体中地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C. 金属晶体中地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 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4. 下列不属于金属晶体共性地是()A.易导电B. 易导热C. 有延展性D. 高熔点5. 金属晶体地下列性质,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地是()A.易导电B. 易导热C. 有延展性D. 易锈蚀6. 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地原因是()A.金属原子价电子数少B. 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C.金属原子地原子半径大D. 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7. 下列金属地晶体结构类型都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A i型地是()A. Li 、Na、Mg CaB. Li 、Na K、RbC. Ca、Pt、Cu AuD. Be 、Mg Ca、Zn8. 下列叙述不正确地是()A. 金属单质在固态或液态时均能导电B. 晶体中存在离子地一定是离子晶体C. 金属晶体中地自由电子属于整个金属共有D. 钠比钾地熔点高,是因为金属钠晶体中地金属键比金属钾晶体中金属键强9. 下列关于金属晶体导电地叙述中,正确地是()A. 金属晶体内地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条件下可以发生移动B. 在外加电场地作用下,金属晶体内地金属阳离子相对滑动C.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晶体内发生定向运动D. 温度越高,金属导电性越强10. 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密度为 5.0g/cm3,用射线研究该固体地结构时得知:在边长为10-7cm地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地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下列数据中地()A.32B.120C.150D.18011. 下列金属地密堆积方式,对应晶胞都正确地是()、A、六方A. Na、A、体心立方B. Mg、A、面■心立万C. Ca、A3、面心立方D. Au1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地是()A.黄铜B.生铁C.不锈钢D.水银13. 某晶体有金属光泽,熔点较高,能否由此判断该晶体是否属于金属晶体(填“能”或“不能”),判断该晶体是否属于金属晶体地最简单地实验方法是参考答案1.C2.C3.B4.D5.D6.D7.C 8.B9.C10.C11.D12.D13.不能测试该固体在固态是否导电。
金属晶体教案
金属晶体教案金属晶体教案一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金属晶体的模型及性质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理解金属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3.较为系统地掌握化学键和晶体的几种类型及其特点。
二、学习重点:金属晶体的模型;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金属晶体结构模型。
四、学习过程[投影]选一位同学的家庭作业(以表格形式比较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要求全体同学对照分析各自作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
然后投影一张正确的表格。
表一: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比较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结构构成晶体粒子阴、阳离子分子原子粒子间的作用力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性质硬度较大较小较大溶、沸点较高较低很大导电固体不导电,溶化或溶于水后导电固态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不导电溶解性有些易溶于等极性溶剂相似相溶难溶于常见溶剂[展示金属实物]展示的金属实物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
叙述应用部分包括电工架设金属高压电线,家用铁锅炒菜,锻压机把钢锭压成钢板等。
[教师诱导]从上述金属的应用来看,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呢?[学生分组讨论]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 一、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教师诱启]前面我们知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有着不同的物理性质特点,且分别由它们的晶体结构所决定,那么金属的这些共同性质是否也是由金属的结构所决定呢?[板书] 第二节金属晶体[flash动画] 点击“金属晶体内部结构”条目,让学生看金属晶体内容组成微粒内容为,然后再听画外音兼字幕。
再点击“金属晶体内部结构”内部画面左上角“内部结构”条目,让学生看几种常见金属晶体空间构型。
硬球一个一个地堆积给同学观察,成形后再旋转让同学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且拆散、堆积给学生分析。
[画外音兼有字幕]金属(除汞外)在常温下一般都是固体。
《金属晶体》教案
《金属晶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特点和结构。
2. 使学生掌握金属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属晶体的概念: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有序排列的固体。
3. 金属晶体的结构:金属原子排列方式,如面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等。
4. 金属晶体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韧性、硬度等。
5. 金属晶体的应用:金属材料、合金、半导体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晶体的概念、特点、结构和性质。
2. 教学难点:金属晶体的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金属晶体的相关概念、特点、结构和性质。
2. 利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展示金属晶体的结构。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金属晶体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
4. 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金属晶体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金属材料的日常应用,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晶体的概念。
2. 讲解金属晶体的概念、特点和结构:结合PPT和实物模型,讲解金属晶体的基本特征和原子排列方式。
3. 分析金属晶体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等性质。
4. 讲解金属晶体的应用:介绍金属材料、合金等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金属晶体的认识。
教案编辑专员敬上六、教学拓展与互动1. 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金属晶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晶体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一种金属晶体的性质及应用。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属晶体概念、特点、结构和性质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金属晶体应用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环节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八、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探索更多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九、教学延伸1. 进一步讲解金属晶体的生长过程。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金属晶体(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金属晶体(精选3篇)教案1:金属晶体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晶体的基本特性,包括密堆积、金属键、金属晶格等。
2. 分析金属晶体结构的影响因素,包括原子大小、电子数目等。
3. 能够运用金属晶体的特性解释金属的一些性质,如导电性、延展性等。
【教学内容】1. 金属晶体的基本特性:密堆积、金属键、金属晶格。
2. 金属晶体结构的影响因素:原子大小、电子数目等。
3. 金属晶体特性在金属性质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金属晶体的结构特性。
2. 金属晶体结构的影响因素。
3. 运用金属晶体特性解释金属性质。
【教学难点】1. 理解金属晶体的密堆积结构及金属键。
2. 分析金属晶体结构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饰品,让学生观察其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晶体的结构。
2. 展示金属晶体的基本特性:密堆积、金属键、金属晶格,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特点。
3. 分析金属晶体结构的影响因素,如原子大小、电子数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对金属晶格结构的影响。
4. 进行一些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金属晶体的特性解释金属的一些性质,如导电性、延展性等。
5. 总结金属晶体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讨论,以及对应用题的解答情况,评价学生对金属晶体的特性和其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教案2: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教学目标】1. 知道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如密堆积结构、金属键等。
2. 理解金属晶体结构对金属性质的影响,如导电性、延展性等。
3. 了解金属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应用。
【教学内容】1. 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密堆积结构、金属键等。
2. 金属晶体结构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3. 金属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点】1. 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
2. 金属晶体结构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金属晶体结构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金属晶体》教学设计
《金属晶体》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金属键及金属晶体”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版修订)》中模块2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中的内容。
1.内容要求知道金属键的特点与金属某些性质的关系。
能借助金属晶体模型说明晶体中的微粒及其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2.学业要求能运用金属键模型,解释金属等物质的某些典型性质。
能借助金属晶体模型说明晶体中的微粒及其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是提高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能从原子、分子水平分析常见物质及其反应的微观特征,能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和表征。
旧人教版教材详细的介绍了金属原子的4种堆积模型,分别是简单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在新人教版中,删掉了此部分内容,使得金属晶体的难度大大降低,因此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运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晶体的物理性质上。
新人教版增加能带理论,但是没有具体介绍,让学生能认识到可以用不同的理论解释同一种现象。
另外还增加合金的概念和例子,让学生知道金属晶体不仅包括金属单质还包括合金。
新人教版还增加“金属晶体有导电性,但是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并举例,让学生知道了导电性和金属的关系。
新鲁科版相对旧版同样删掉了对晶体堆积模型的描述,但是保留了3种常见金属的结构示意图,保留的目的是让学生借助辅助线的提示,描述其晶胞的结构特点,并计算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旨在复习上节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
三、学情分析金属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学生可见可触,对此非常熟悉。
通过必修一几种常见金属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金属的通性,通过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晶体的特点,并学会运用“切割法”计算晶胞中所含微粒数目。
通过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维空间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学习也会对下一个课时《离子晶体》的学习打下基础。
化学《金属晶体》教案
化学《金属晶体》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的分类;3.了解金属晶体的几种常见晶体结构;4.能够分析和解决与金属晶体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2.金属晶体的缺陷分类。
教学难点:1.金属晶体的几种常见晶体结构的理解;2.金属晶体的缺陷分类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一些与金属有关的日常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为什么铁质的建筑物易生锈等。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金属是如何形成的吗?为什么金属可以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二、理论讲解(20分钟)1.金属晶体的概念和特点:金属晶体指的是金属元素或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规则排列的晶体结构。
金属晶体具有高导电性、高热传导性、延展性和塑性等特点。
2.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如面心立方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体结构和六方密排晶体结构,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3.金属晶体的缺陷分类:介绍金属晶体的晶体缺陷分类,如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并给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4.金属晶体的晶体缺陷的影响:讲解晶体缺陷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如对导电性、强度和塑性等的影响。
三、实例分析(25分钟)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金属晶体和晶体缺陷的概念和特点。
例如,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其中一种金属材料强度较低,并进行讨论。
四、实验操作(3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和缺陷分类。
例如,让学生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断裂面和表面,判断其晶体结构和是否存在晶体缺陷。
五、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进行提问和回答,巩固学生对金属晶体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金属晶体的理解和应用,并设置相应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解答。
例如,让学生调研其中一种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并分析其物理性质。
七、课堂检测(5分钟)开展课堂检测,检查学生对金属晶体的掌握情况,并对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金属晶体教学设计
金属晶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常见的金属结晶类型和晶体形貌特征;3.了解金属晶体的性质与应用;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金属晶体结构基本概念2.金属晶体的结晶类型3.金属晶体的晶体形貌特征4.金属晶体的性质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金属晶体的结构基本概念2.金属晶体的晶体形貌特征3.金属晶体的性质与应用4.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讲解和实验观察演示,向学生介绍金属晶体的结构、形貌和性质;2.实验操作结合,设置金属晶体结构展示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观察金属晶体的结构和形貌;3.案例分析,介绍金属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金属晶体的相关知识,你们知道金属是什么样的结构吗?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金属制品,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形状和性能,这都与金属晶体的结构有关。
那么,我们来探究一下金属晶体的结构和特点。
”2.基本概念讲解:通过讲解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介绍金属晶体的特点和结构类型。
3.实验观察演示:通过实验操作,进行金属晶体结构展示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观察金属晶体的结构和形貌。
4.案例分析:介绍金属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探究金属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2.实验仪器与模型3.案例分析资料4.小组讨论记录表七、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学评价:通过考察学生对金属晶体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书面测试与实际操作评价;2.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金属晶体》教案20 新人教版选修3
对学生交流进行适当的点拨。
互动
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
代表发言
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
课件展示
观看,思考,。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设疑
如图两种堆积方式原子的空间利用率多大,如何计算?
思考、动手计算,讨论、回答。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讲解算法
1. 首先把堆积方式抽象成晶胞模型
2.均摊法计算晶胞的微粒个数,计算微粒所占的体积
整理记录
归纳总结能力培养
投影总结
堆积模型
采用这种堆积的典型代表
空间利用率
配位数
晶胞
简单立方
Po
52℅
6
钾型
Na K Fe
68℅
8
镁型
Mg Zn Ti
12
铜型
Cu Ag Au
74℅
12
记录整理
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阅读讨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62.混合晶体。
强调堆积方式和成键类型,注意与其它类型晶体的比较
阅读讨论
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提问
石墨晶体有啥特点,和其它晶体有什么不同?
代表发言。
培养交流能力。
教师总结
二、混合晶体
石墨不同于金刚石,这的碳原子不像金刚石的碳原子那样呈sp3杂化.而是呈sp2杂化,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因此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的,层内的碳原子的核间距为142pm层间距离为335pm,说明层间没有化学键相连,是靠范德华力维系的;石墨的二维结构内,每一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有一个末参与杂化的2p电子,它的原子轨道垂直于碳原子平面。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还有范德华力,不能简单地归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晶体,是一种混合晶体。
《金属晶体》教案
《金属晶体》教案金属晶体教案一、引言获取和理解课程的核心要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针对高中化学课程中金属晶体的教学,这个教案将教师们带入许多优秀资源和与学生互动的经验,以帮助他们探究金属晶体的结构并理解其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1. 理解金属是如何形成晶体的;2. 掌握金属晶体的种类和性质;3. 探究晶体结构对金属的产生和性质的影响;4. 能够良好地解决有关金属晶体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导入】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导入应该有趣,引人入胜。
在进入正式教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吸引人的。
在本次教学活动的例子中,一个简单的问答可以很好地引出本单元讨论的主题:1. 金属是由什么类型的原子组成的?2. 金属是由单质组成的还是由化合物组成的?3. 从化学角度来看,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是什么?【正文】让学生了解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当学生了解金属结构时,教师可以使用小组讨论或展示示范。
在探索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时,可以处理以下问题:1. 金属具有哪些物理和化学特性?2. 金属结构的各种形式以及相应的性质是什么?3. 金属的结构与使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拓展】进一步探索:从化学、经济和制造业的角度来理解金属晶体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案例研究、小组讨论或实地参观等教学方法。
【总结】在课程结束时,要让学生总结当天的知识点。
同时,也要询问学生这部分的问题和回答问题,并确保学生已经了解了本单元的重点。
四、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金属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化学、经济和制造业角度来理解金属晶体的重要性。
这需要老师让学生参与较为深入的探究活动。
此外,教师还可采用直接教学、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课程评价本次金属晶体教学活动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的过程显得非常丰富。
在探索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方面,学生可以轻松地自我探究,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学习技能。
金属晶体教学设计
金属晶体教学设计金属晶体教学设计课程概述•课程名称:金属晶体•课程时间:2课时•适用对象:高中化学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金属晶体的结构和组成成分。
3.理解金属晶体在物质性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金属晶体的定义与特点•金属晶体的基本定义•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和热导性•金属晶体的延展性和塑性2. 金属晶体的结构与组成成分•金属晶体的晶格结构:面心立方格和体心立方格•金属晶体的组成成分: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3. 金属晶体在物质性质中的重要性•金属晶体的强度与韧性•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和电子云理论•金属晶体的热膨胀性和金属粉末燃烧现象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金属晶体的定义、特点、结构和组成成分,引导学生对金属晶体建立整体的认识。
2.实验演示法:进行一些简单的示例实验,如金属的延展性实验、导电性实验等,让学生亲自体验金属晶体的性质。
3.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金属晶体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对金属晶体的认识和兴趣。
2.介绍金属晶体的定义与特点。
3.探究金属晶体的结构与组成成分,展示面心立方格和体心立方格的模型。
4.进行实验演示,展示金属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5.引导学生讨论金属晶体在物质性质中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理论解释。
6.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就金属晶体的应用领域展开探索和展示。
7.总结与拓展:对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拓展金属晶体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教学评估1.课堂讲解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实验演示的操作规范和结果分析。
3.学生的小组活动表现和成果展示。
4.学生对金属晶体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参考资料•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实验指导书。
《金属晶体》教案
《金属晶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研究金属晶体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属晶体的概念: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有序排列的固体。
2. 金属晶体的结构: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六方最密堆积结构等。
3. 金属晶体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晶体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2. 教学难点:金属晶体结构的判断和性质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属晶体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金属晶体的结构。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金属样品、显微镜、模型等。
2. 教学课件:金属晶体结构示意图、性质演示动画等。
3.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金属晶体的实物样品,引导学生对金属晶体产生兴趣,提问:“你们对这些金属有什么观察和感受?”2. 讲解:介绍金属晶体的概念,讲解金属晶体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举例说明不同金属晶体的结构差异。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金属晶体结构的观察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金属晶体的样品,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金属晶体的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并通过实验或案例进行验证。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金属晶体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包括观察结果、分析思路、讨论内容等。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态度、创新思维等。
金属晶体教案
金属晶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3.理解金属晶体的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4.能够应用金属晶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金属晶体的定义;2.金属晶体的组成和结构;3.金属晶体的晶体缺陷。
2. 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1.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2.金属晶体的晶体缺陷。
3. 金属晶体的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1.金属晶体的力学性能;2.金属晶体的热力学性质。
4. 应用金属晶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金属晶体的应用;2.金属晶体的实际问题解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金属晶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晶体缺陷的形成原因和种类。
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晶体的特点和性质。
3.讨论法:通过讨论金属晶体的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让学生深入理解金属晶体的本质和特点。
4.案例法:通过案例分析金属晶体的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金属晶体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2.金属晶体的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3.应用金属晶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的形成原因和种类;2.金属晶体的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的深入理解;3.应用金属晶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考查学生对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2.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考查学生对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的理解程度;3.讨论总结:通过讨论总结考查学生对金属晶体的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的深入理解程度;4.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应用金属晶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六、教学资源1.金属晶体教材;2.金属晶体实验器材;3.金属晶体案例分析。
金属晶体教案
第三节金属晶体
教学建议
利用【新知导学·夯基础】,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练一练”,解决学生存在的难点、障碍点和辨析清相关的概念等问题。
以金属延展性示意图为依据,结合思考题,探究金属键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解释金属物理性质。
通过例题和变式训练巩固基础知识。
利用金属堆积方式示意图,进一步探究金属的堆积原理,并比较几种不同堆积模型空间利用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例题和变式训练巩固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
记忆合金
记忆合金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当把外力去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由于它具有百万次以上的恢复功能,因此叫作“记忆合金”。
当然它不可能像人类大脑思维记忆,更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记忆形状的合金”。
此外,记忆合金还具有无磁性、耐磨耐蚀、无毒性的优点,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发现了几十种不同记忆功能的合金,比如钛镍合金、金镉合金、铜锌合金等。
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分为三种:
(1)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2)双程记忆效应。
某些合金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又能恢复低温相形状,称为双程记忆效应。
(3)全程记忆效应。
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为形状相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称为全程记忆效应。
金属晶体试讲教案模板(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金属键的特性以及金属晶体的性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金属晶体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
2. 金属键的特性。
3. 金属晶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1. 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
2. 金属键的特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晶体吗?请举例说明。
2. 引入金属晶体:今天我们来学习金属晶体,了解它的结构特点、金属键的特性以及金属晶体的性质。
二、新课讲授1. 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1)金属原子排列方式:金属原子以密堆积方式排列,形成金属晶体。
(2)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相互作用,形成金属晶体。
(3)金属离子:金属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形成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在金属晶体中排列。
2. 金属键的特性(1)金属键的强度:金属键具有很高的强度,使得金属具有较高的硬度。
(2)金属键的导电性:金属键具有导电性,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3)金属键的导热性:金属键具有导热性,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3. 金属晶体的性质(1)金属晶体的硬度:金属晶体具有较高的硬度,不易被划伤。
(2)金属晶体的导电性: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适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等。
(3)金属晶体的导热性: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适用于制造散热器、烤箱等。
三、课堂练习1. 分析下列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铁、铜、铝。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金属晶体具有导电性、导热性。
四、课堂小结1. 金属晶体具有密堆积结构,金属原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相互作用。
2. 金属键具有强度高、导电性、导热性等特点。
3. 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性质。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金属晶体的应用领域。
2. 思考: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与其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金属键的特性以及金属晶体的性质,使学生掌握了金属晶体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范课
金
属
晶
体
(
第
二
课
时
)
大同县一中刘华
金属晶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见排列方式
过程与方法:1. 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使分子有序排列;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使原子有序排列;金属晶体中,金属键使金属原子有序排列。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有关金属原子的空间排列问题。
【分组活动】
利用20个大小相同的玻璃小球,有序地排列在水平桌面上(二维平面上),要求小球之间紧密接触。
可能有几种排列方式。
讨论每一种方式的配位数。
(配位数:同一层内与一个原子紧密接触的原子数)
【学生活动1】
学生分四组活动,各由一人汇报结果。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排列结果主要介绍以下两种方式。
(配位数:同一层内与一个原子紧密接触的原子数)
非密置层,配位数4 密置层,配位数6
我们继续讨论,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
首先讨论非密置层这种情况。
【学生活动2】
非密置层排列的金属原子,在空间内可能的排列。
汇总各类情况逐一讨论。
(一)简单立方体堆积
这种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每个晶胞含1个原子,被称为简单立方堆积。
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太低(52%),只有金属钋采取这种堆积方式。
(二)体心立方堆积(钾型)
如果是非密置层上层金属原子填入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每层均照此堆积,如下图:
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显然比简单立方堆积的高多了(68%),许多金属是这种堆积方式,如碱金属,简称为钾型。
【学生活动3】
密置层的原子按钾型堆积方式堆积,会得到两种基本堆积方式,镁型和铜型。
镁型如下图左侧,按ABABABAB……的方式堆积;铜型如图右侧,按ABCABCABC……的方式堆积.这两种堆积方式都是金属晶体的最密堆积,配位数均为12,空间利用
率均为74℅,但所得的晶胞的形式不同.
精选文库(三)六方最密堆积(镁型)
(四)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铜型)
[归纳与整理]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模型对比
混合晶体
石墨不同于金刚石,这的碳原子不像金刚石的碳原子那样呈sp3杂化.而是呈sp2杂化,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因此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的,层内的碳原子的核间距为142pm 层间距离为335pm ,说明层间没有化学键相连,是靠范德华力维系的;石墨的二维结构内,每一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有一个末参与杂化的2p 电子,它的原子轨道垂直于碳原子平面。
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还有范德华力,不能简单地归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晶体,是一种混合晶体。
【课时作业】计算简单立方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金属晶体(第二课时)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简单立方堆积
体心立方堆积 2.三维堆积
1.二维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