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a6f7d649649b6648d7472c.png)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与分布分析报告作者:王譞赵金艳孙亚楠聂晓波金峰苟磊课程名称:交通运输地理与布局完成日期:2012年3月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收入的增加,航空运输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实现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航空运输发展与分布的内在规律、特点及趋势,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与相关产业政策,使得航空运输业朝着正确的方句又好又快的发展。
本文阐述了我国航空运输发展与分布的历史;通过国内航空运输发展与分布现状分析及国内外航空运输业发展概况的对比,直观得出了我国航空运输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发展航空运输业的启示;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对比,并结合未来航空运输的发展趋势,创造性的提出发展我国航空运输发展的战略对策与建议。
关键字: 航空客货流分布航空布局发展现状发展规划一.中国航空运输发展历史回顾 (5)(一) 1949年以前 (5)(二)初创时期(1949—1957年) (5)(三)调整时期(1958—1965年) (5)(四) 曲折前进时期(1966—1976年) (6)(五)新的发展时期(1977年至2001年) (6)(六)2002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时期 (7)二.中国航运发展与分布现状及国内外对比 (8)(一)国内航空客货流分布现状 (8)(二)国际航空客货流分布现状 (9)(1)概况 (9)(2)航空运输自由化加剧国际航线竞争 (11)(3)航空公司联合兼并愈演愈烈 (12)(4)低成本航空公司进入国际市场带来价格冲击 (13)(5)征收航空碳排放费/税将成为国际航空运输服务贫易中的新壁垒 (13)(三)我国国际航空运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14)1.企业运营 (14)2.行业管理 (15)(四)、对策与方法 (18)1.加决制定民航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明确国际航空运输发展方向 (18)2.完善国际航权和航班时刻分配机制,更加有效配置资源 (18)3.完善国际航线补贴及扶持政策,提高航空公司国际航线运营积极性 (19)(五)中国机场分布与发展 (19)1.运输航空 (20)2.旅客运输量 (20)3.机场业务量 (22)4.机场建设与分布 (23)三.对未来中国航空运输发展的规划与展望 (29)(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至2015年) (29)(二)未来发展展望(可持续发展) (32)1.机场建设 (32)2.客货运输发展 (34)3.可持续发展 (35)一.中国航空运输发展历史回顾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中国科技十年成就
![中国科技十年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72826dbb90d6c85ed3ac621.png)
中国科技十年成就中国科技十年成就十年金榜重组戊肝疫苗成功上市2009年10月,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预防戊型肝炎疫苗完成III期临床研究,是全球首个完成III期临床研究并成功上市的戊肝疫苗。
该临床研究先后历时5年,招募志愿者超过11万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疫苗三期临床研究。
戊型肝炎是世界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世界上有1/3的人口感染或曾感染过戊肝病毒。
国际权威科学刊物《柳叶刀》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标志着我国戊型肝炎疫苗的研究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获得国际同行认可。
抗击非典建奇功2003年初,非典型肺炎疫情暴发,对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科技工作者日夜攻关,短期内成功研制开发了首条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防护效果好的生物防护链和α-2b、ω干扰素两个预防药物,及时解决了SARS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问题;研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临床效果明显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有效救治SARS患者提供了重要支撑。
2004年,科研人员顺利完成了SARS疫苗I期临床试验,成为全球第一个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SARS病毒灭活疫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天河一号”世界夺冠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这一重要成果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一项新的认识,对中微子物理未来发展方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将有助于破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
“蛟龙”号完成7000米深潜试验2012年6月,我国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第49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米水深大关,总共完成6次下潜,3次超越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海试取得了宝贵的海底地质样品、生物样品、沉积物样品和水样。
这是目前世界科学家利用载人潜水器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度的海底获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发明专利授权累计100万件2012年7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现场为我国第100万号授权发明专利签发证书。
国产大飞机C919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国产大飞机C919面临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7175341c3968011ca3009176.png)
国产大飞机C919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者:陆叶来源:《管理观察》2018年第21期摘要:以国产大飞机C919为例,分析了国内外航空运输业的现状,指出了中国航空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立足于顶层设计,完善机制、沉着应对,全面提升我国航空产业链综合实力的建议,以期为该行业相关方面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航空运输国产大飞机C919 航空产业链综合实力顶层设计中图分类号:V2- 9 文献标识码:A发展国产大飞机,是我国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所采取的重要战略措施,是集中体现我国的科技和工业水平的项目,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C919的首飞成功,是中国民航工业发展的一次里程碑式进步,标志着随着中国飞机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国航空事业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航空产业链也实现了完善优化。
作为大型民用运输机的又一竞争者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中国商飞),已经将矛头指向了世界两大飞机制造巨头波音(Boeing)和空客(Airbus),ABC三足鼎立的局面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呈现。
但在欢庆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未来的征途上C919将必定面临着巨大的艰难险阻,而我们要以钢铁般的意志去应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从国内外航空运输业现状出发,总结和分析了中国航空运输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 航空运输业现状1.1中国航空运输业概况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航空装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监测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仅次于美国,中国机队规模预计将保持5.5%的平均年增长率;到2024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民用航空市场。
未来20年,中国的飞机需求将占全球同期新飞机需求总量的二成左右。
1.2中美贸易摩擦当前民航运输机95%的干线机依赖进口,贸易额高达百亿美元,如果加上航材及飞机发动机等,进口额则将近千亿美元。
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航干线飞机共3103架,其中波音占比50.5%(1569架),民航持有波音飞机未交付订单超过1770亿美元,波音公司对中国的出口能为美国创造千亿级GDP及数千个工作岗位。
C919
![C919](https://img.taocdn.com/s3/m/137c64f69b89680203d825f3.png)
第一个新闻:C919C919大型客机(COMAC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计划于2016年首飞。
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8座,全经济舱布局168座、高密度布局174座,标准航程4075公里,增大航程5555公里。
C是China 的首字母,也是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C919大型客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
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大规模应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8.8%和12%。
截止2015年10月,C919大型客机国内外用户数量为21家,总订单数达到了517架。
2015年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
其最大载客量190人,航程最大达4075公里。
研制背景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让中国的大飞机飞上蓝天,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在上海,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员工8300多人,确定了“一个总部,六大中心”的布局。
设计研发中心承担了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ARJ21新支线飞机的工程设计任务和技术抓总责任。
研制历史2006年1月,立项,将大型飞机项目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2007年8月,胡锦涛主持政治局常委会,同意成立大型客机项目筹备组2008年3月,成立。
国务院通过了组建方案,批准组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https://img.taocdn.com/s3/m/5ceb0b85b9d528ea81c779a7.png)
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今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是我国民航发展史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上午,王昌顺副局长、李健副局长分别作了很好的报告,各单位要落实好各项要求。
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将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这次工作会议,我重点讲一讲建设民航强国问题。
大家知道,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基础产业建设,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
现在,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具备了实现由“大”向“强”跨越的内在条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该从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民航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
这次会上,我们向与会人员印发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讨论稿)。
这是去年以来课题组专家、民航局机关同志的研究成果,民航局党组多次组织研讨。
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充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以便使这个战略构想更充实,更完善,更切合实际,更富有指导意义,从而更好地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我国民航业未来发展方向,引领全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激励中国民航人为实现建设民航强国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深刻认识民航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民航强国建设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要从需要与可能、理想与现实两个方面去把握。
通过辩证思维、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建设民航强国不但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而且有其可能性与现实性。
充分认识建设民航强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就是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充分认识建设民航强国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就是要增强信心,坚定意志,扎扎实实推进民航强国建设。
(一)要深刻认识民航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演变过程,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我国自主研制大飞机的原因与亟需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
![我国自主研制大飞机的原因与亟需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8684fe7c1cfad6195fa773.png)
(1)大飞机是指起飞总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政治上,大飞机能够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能力,在鼓舞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方面,其价值不逊于“两弹一星”和太空飞船。
经济上,大飞机具有巨大的市场盈利空间。
到2020年我国大约需要新增干线客机1600架,总价值为1500亿至1800亿美元;而到2050年,我国大约还需要更新和新增干线客机3000多架,加上各类支线客机和民用运输机,总价值在3500亿至4000亿美元之间。
这仅仅是国内市场的统计,如果参与国际竞争,大飞机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
从国防上看,若大飞机研制成功,将使中国实现大型军用飞机的国产化,进一步增强国防实力。
从技术上看,大飞机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堪称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航空工业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们说大型飞机是现代制造业的一颗明珠,就是因为大型飞机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高度集成,能够带动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能够拉动众多高技术产业发展,其技术扩散率高达60%。
发展大型飞机,还将带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计算数学、热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诸多基础学科的重大进展。
做好这项工作,将会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启动大飞机研制,都是势在必行的重大战略决策[1,2]。
(2)熟悉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应该清楚,1970年上马1980年试飞成功而又于1985年被迫下马的运10项目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事件。
大飞机公司:虚晃一枪还是误入歧途?
![大飞机公司:虚晃一枪还是误入歧途?](https://img.taocdn.com/s3/m/07f94ae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d.png)
大飞机公司:虚晃一枪还是误入歧途?
谢鹏
【期刊名称】《商务周刊》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为避免与中国两大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即将合并而成的新公司产生掣肘,刚刚组建的大飞机公司应尽快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对整合之后的中国航空工业的绝对话语权从2004年本刊刊发北京大学路风教授的《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呼吁尽快上马大型民用飞机项目,到今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飞机公司)正式挂牌,过了4个不算长、但走得艰难的年头。
【总页数】2页(P74-75)
【作者】谢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5
【相关文献】
1.中国成立大飞机公司是虚晃一枪还是误入歧途 [J], 谢鹏
2.要造大飞机,先“造”大飞机公司 [J], 王健君
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携手推进C系列大飞机研制[J],
4.不要忘了中国手里也有牌”——专访原中国一航常务副总裁、现中航工业集团公
司总顾问、大飞机公司督导组成员杨育中 [J],
5.中国大飞机项目启动大飞机公司在沪挂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航空工业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航空工业产业发展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bd5d62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5.png)
航空工业产业发展研究综述蒋玉洁;菅利荣【摘要】航空工业是一国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战略规划与产业布局对于提升航空产业竞争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总体来看,该行业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围绕航空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布局、产业竞争力以及其他几个角度展开的。
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总结,有助于深入了解航空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0)003【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航空工业;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布局;产业竞争力【作者】蒋玉洁;菅利荣【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16.5航空工业(aircraft industry)是指从事航空器的研究、开发、制造及其他相关服务的产业。
其产品具体包括飞机、发动机、零部件、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但一些航天产品如卫星、火箭等被排除在外①。
航空工业是一个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产业,集知识密集性与技术密集性于一体,并具有高投入、高附加值和高风险的特点,其设计和制造涉及众多产业,包括机械制造、电子技术、材料工程、自动控制、信息软件、仪器仪表等。
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表明,航空工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西雅图航空城、法国航空谷、加拿大蒙特利尔航空城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例子。
这些城市在特定的地域内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有上下游产业和外围产业支持的产业体系。
该体系包括从研发设计到售后服务以及相关配套产品的完整产业。
地区内的集群式发展对于促进该地区产业扩张、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实现航空产业规模效益并最终形成国际著名的航空工业基地做出了重要贡献②。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际竞争的愈发激烈,许多国家都认识到航空工业是世界先进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型产业和着力抢占的“制高点”,学术界也意识到对航空工业产业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已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2024-2030年中国运输飞机市场深度评估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运输飞机市场深度评估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7eba1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9.png)
2024-2030年中国运输飞机市场深度评估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波音空客双寡头垄断,国产飞机稳步发展带来发展机遇。
从制造厂商来看,波音与空客处于双寡头垄断地位,在册数量分别达到1778架与1720架,新入列架数分别为230架与188架,合计市占率超九成。
国产飞机由于项目进度及适航证等方面原因,目前市占率仍较低。
展望未来,以C919、ARJ21为代表的国产飞机项目推进顺利,有望打破国外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垄断。
大飞机方面,C919第106架机于2019年12月27日完成首飞,计划在2021年取得适航证。
截至目前,C919累计客户已达28家,订单总数达815架;支线飞机方面,第23架ARJ-21已于2020年1月19日完成交付,目前共收到来自22家客户的596架ARJ21飞机订单。
未来如果国产飞机发展顺利,或将逐步与波音空客展开竞争,构建全球民航领域“ABC”格局,从而带来国内民航的大机遇。
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运输飞机市场深度评估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二章。
首先介绍了中国运输飞机行业市场发展环境、运输飞机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运输飞机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运输飞机市场竞争格局。
随后,报告对运输飞机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运输飞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
您若想对运输飞机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运输飞机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
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第一章运输飞机行业相关概述第一节运输飞机行业定义及特征一、运输飞机行业定义及分类二、行业特征分析第二节运输飞机行业经营模式分析一、采购模式分析二、生产模式分析三、销售模式分析四、运输飞机行业经营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第三节运输飞机行业主要风险因素分析一、经营风险分析二、管理风险分析三、法律风险分析第四节运输飞机行业数据来源与统计口径一、统计部门与统计口径二、统计方法与数据种类第五节运输飞机行业研究概述一、运输飞机行业研究目的二、运输飞机行业研究原则三、运输飞机行业研究方法四、运输飞机行业研究内容第六节运输飞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行业管理体制二、行业相关标准三、行业相关发展政策第二章2022年运输飞机行业经济及技术环境分析第一节2022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展望第二节 2022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一、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展望三、经济环境对运输飞机行业影响分析第三节 2022年运输飞机行业社会环境分析第四节 2022年运输飞机行业技术环境一、运输飞机行业专利申请数分析二、运输飞机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三、运输飞机行业热门专利技术分析第五节运输飞机行业技术动态第六节运输飞机行业发展趋势第三章全球运输飞机所属行业运营态势第一节全球运输飞机所属行业发展概况一、全球运输飞机行业运营态势二、全球运输飞机行业竞争格局三、全球运输飞机行业规模预测第二节全球主要区域运输飞机所属行业发展态势及趋势预测一、北美运输飞机行业市场概况及趋势二、亚太运输飞机行业市场概况及趋势三、欧盟运输飞机行业市场概况及趋势第四章中国运输飞机所属行业经营情况分析第一节运输飞机所属行业发展概况分析运输机,大小上分为普通运输机与战略运输机,用途上分为军用、民用(货机)、通用,速度上分为亚音速运输机、超音速运输机以及高超音速运输机,按航程分为中程及远程,按载重可以分为中型和大型。
大飞机资料
![大飞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3645b9bcc22bcd126ff0ca7.png)
从C919看国产“大飞机”的产业前景除已投用的8万吨大压机外,中国的10万吨及16万吨超级大压机也已在研。
其一旦投用,即意味着中国重工业尤其是航空制造能力,将从“领先”进入“逆天”的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大飞机”之路显然后劲更强———尽管目前还只是个“偏科生”。
11月2日,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下线。
不过,从新机的子系统供应商名录来看,当前整机国产化率还不太高,仅约50%左右,主要大件为机身和机翼。
在一般人看来,难免会觉得“国产大飞机”的成色不足,至少是“国产”的成色不足———敢情不就是一“壳子”两“翅膀”吗?不过事实果真如此么?我们且来看看造这一“壳子”两“翅膀”,更确切地讲是设计整机空气动力学外形,以及制造高技术指标的机身大梁和框架,又需要一套什么档次的产研体系。
众所周知,大飞机的研制要涉及气动、材料、制造、飞控等诸多产研学科。
如从气动和飞控设计来讲,就需要大量的风洞数据支持。
不过得益于冷战时期的国防建设需要,中国在风洞这一块长期以来都是不弱的。
弱项主要在于材料和工业制造水平的低下———以首架国产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为例,该机于1980年9月26日首飞成功,但仅试飞170小时即被停飞,很大程度上与当时国内没有加工大型构件所必需的大型模锻压机有关。
当时仅有的万吨级水压机不具备大件整体锻压成型的能力,故“运十”的大梁等承力大件只能通过分锻小件组合拼装,最终造成结构超重和机体疲劳寿命缩短。
尽管该机的国产化率据说超过96%(仅发动机为进口的普惠JT3D),但由于连起码的产业门槛都没有跨越,所以整机性能和可靠性都较低。
商用则安全和经营风险太大,军用又解决不了配套发动机(军机用发动机进口受限),故最终只得“下马”。
从工业制造的角度来说,现代大型客机中有大量的铝、钛合金部件需要以超大型模锻液压机进行锻压,所以大压机的数量和工况指标,也是一国重工业、尤其是航空制造业水平的标志性门槛。
截止至2012年,全球(不含中国)拥有四万吨级以上的超大型模锻液压机,仅美国(两台4.5万吨),法国(6万吨及4万吨各一台),俄罗斯(前苏留下的两台7.5万吨)以及瑞典(8万吨一台)等五个国家,总共七台。
国防军工:国产大飞机系列报告之一:大飞机机体结构和制造流程解析
![国防军工:国产大飞机系列报告之一:大飞机机体结构和制造流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bfc7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0.png)
国产大飞机系列报告之一:大飞机机体结构和制造流程解析国防军工2022年5月14日,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从浦东机场第4跑道起飞,于9时54分安全降落,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
这意味着,国产大飞机C919即将实现交付,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我们将围绕国产大飞机的机体结构与制造流程、应用材料、机载设备、航空发动机和市场空间等问题发布系列研究报告。
本篇报告重点探讨大飞机的机体结构和制造流程。
►C919性能优异,或将逐步替代波音737MAX、空客A320neo系列,市场空间巨大。
C919具有后发优势,在整体设计上采用的先进技术更多,绝大部分性能指标与波音737、空客A320持平,且价格更为实惠(C919报价0.99亿美元,后两者报价均在1亿美元以上),性价比更高。
据中国商飞官网统计,C919的国内外客户达到28家,订单总数达到815架。
可以认为,C919已逐步开始对波音、空客单通道飞机的替代过程。
预计随着首批C919顺利交付,国航和南航等国内航空公司也将陆续引进C919。
未来20年,我国对类似C919这类窄体客机的需求量为每年平均300架左右。
假设未来C919在国内能够达到三分之一的市占率,则C919飞机年平均交付量有望达到100架,对我国航空工业带来约68%的增量。
►C919研制成功意味着我国民机技术实现集群式突破,整个民机产业链将显著受益。
大飞机是现代高新科技的高度集成,涉及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众多领域,而飞机制造是战略地位突出、发展机遇巨大、带动效应极强的高端装备行业。
根据美国兰德智库研究,大飞机研制及其核心技术衍射到相关产业,可以达到1∶15的带动效应。
C919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具备了研制一款现代干线飞机的核心能力。
我国由此实现了民机技术集群式突破,形成了大型客机发展核心能力。
C919商业化将推动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ec80b5c8d376eeafaa3124.png)
商务周刊: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文路风研制大飞机是历届中国政府都考虑和讨论过的问题,并分别做出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却上马下马,屡战屡败。
2004年,大飞机再次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表明了本届政府振兴民用航空工业的意愿。
大飞机项目的成败关系到国家重大利益,有关这个项目的决策必须符合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
为有利于国家的决策,北京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去年底对中国大型飞机的历史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研,并于最近完成《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该报告以学者的独立研究形式,对大飞机项目的意义、历史教训以及战略决策的原则等问题做出分析和建议。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思考大飞机项目提供一个理论框架,通过对国际有关技术进步的主流理论进行概括,说明提高和增强中国的技术能力是经济发展、政治独立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部分是对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几十年历史经验的分析,总结出三大历史教训;第三部分在理论框架和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阐明对发展大飞机工业的四项建议。
经授权,本刊对此报告予以摘要发表,因篇幅所限,删去理论性为主的第一部分,第二、三部分亦有节略。
此报告的调研和写作得到郭丽岩(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和彭冬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的协助。
报告的观点只代表学者的独立立场,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目的是从理论上和历史教训上澄清是非,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大飞机是国家项目,不是任何部门或地区的项目。
所谓“重大专项”,指的是由国家提出、资助并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实施的项目。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国家对于大飞机项目所规定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开发大型民用客机。
航空工业几十年来的争论焦点不是军用飞机,而是大型民用飞机,历次引发上不上“大飞机”争论的导火索都是中国要不要开发大型客机的问题。
上大飞机项目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发展从依赖外国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从陷入低端经济活动开始奋起向高端领域爬升。
军工研究报告优秀
![军工研究报告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756b86b33c1ec5da51e27042.png)
军工研究报告优秀军工研究报告优秀范文篇一:中国军工行业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报告摘要及目录军事工业是指与军队或战争(战备)有关的工业方面,在我国,主要是指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直接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和其它军需物资的工业部门和工厂等军需单位。
军事工业主体,指军工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中的当事人,主要有企业、中央政府和军队,有时涉及某些特定中介机构。
军工行业具有巨大的民用前景。
由于国家长期的重点投入,军工行业技术实力很强,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最先应用在军事领域,一旦进行民用,则具有很高的外部效益。
201*年上半年,军工经济延续回升态势,实现较快增长,总收入同比增长12.4%;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3.1%;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比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高6.9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03/21 《商务周刊》路风相关专题:支线航空飞机制造 研制大飞机是历届中国政府都考虑和讨论过的问题,并分别做出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却上马下马,屡战屡败。
2004年,大飞机再次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表明了本届政府振兴民用航空工业的意愿。
大飞机项目的成败关系到国家重大利益,有关这个项目的决策必须符合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
为有利于国家的决策,北京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去年底对中国大型飞机的历史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研,并于最近完成《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该报告以学者的独立研究形式,对大飞机项目的意义、历史教训以及战略决策的原则等问题做出分析和建议。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思考大飞机项目提供一个理论框架,通过对国际有关技术进步的主流理论进行概括,说明提高和增强中国的技术能力是经济发展、政治独立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部分是对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几十年历史经验的分析,总结出三大历史教训;第三部分在理论框架和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阐明对发展大飞机工业的四项建议。
经授权,本刊对此报告予以摘要发表,因篇幅所限,删去理论性为主的第一部分,第二、三部分亦有节略。
此报告的调研和写作得到郭丽岩(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和彭冬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的协助。
报告的观点只代表学者的独立立场,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目的是从理论上和历史教训上澄清是非,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大飞机是国家项目,不是任何部门或地区的项目。
所谓“重大专项”,指的是由国家提出、资助并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实施的项目。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国家对于大飞机项目所规定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开发大型民用客机。
航空工业几十年来的争论焦点不是军用飞机,而是大型民用飞机,历次引发上不上“大飞机”争论的导火索都是中国要不要开发大型客机的问题。
上大飞机项目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发展从依赖外国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从陷入低端经济活动开始奋起向高端领域爬升。
因此,这个项目的战略目标必须从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上去理解。
大型民用客机是航空工业的王冠,技术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涉及的经济利益也最大。
对于大飞机项目,国家战略目标的实质不仅仅是开发出产品,而应该是以国家重大专项的形式动员全国的力量,建立起大飞机技术能力赖以生成、发展和提高的产品开发平台,并以竞争性企业的组织形式,通过不断的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化,最终在这个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业领域形成与美国和欧洲的鼎足之势。
与许多人所幻想的相反,技术能力并不能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而自动获得。
原因在于技术能力是组织内生的,其重要成分只能来自经验的缄默知识,所以,大量公开流动的技术信息与能够利用这些信息的技术能力是两码事。
此外,由于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形成能力壁垒,后进国家的企业在对技术学习进行投资时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因此,正如所有成功实现赶超国家的历史经验所证明的那样,技术能力的发展要靠高强度的技术学习、富于进取精神的企业战略和坚定不移的国家意志。
这既是在关键领域实施国家重大专项的意义所在,也是大飞机项目能够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大飞机项目如果成功,将振兴中国的航空工业及其一系列相关的工业,将会在包括服务在内的相关领域创造出大量高收入的工作岗位。
不仅如此,大飞机项目的成功还会使中国的空中力量发生质的飞跃,使中国在军事上更为安全。
因此,由大飞机项目所推动的航空工业技术能力的跃升,将不仅足以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发生结构性变化,而且将为保证中国的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提供强大的手段。
这是一个强国之项目。
大飞机项目涉及国家重大利益,是国家的重大决策。
正是由于这个项目关系重大,所以也具有较大的风险。
大飞机项目能否成功还要取决于若干因素,首要在于战略决策是否正确。
面对未来的风险,分析和总结历史经验是降低不确定性和避免战略决策失误的重要方法。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几十年经验的分析,概括出与目前大飞机项目决策有关的三大历史教训,并以历史为鉴,最后对发展大飞机工业的战略提出四项建议。
中国发展大飞机工业的三大历史教训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有50多年的历史,具有仅次于美国、俄罗斯的产业规模,全行业有50多万就业人员,34个部级研究所、50个厂级研究所和100多个大中型企业,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38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风洞试验基地之一。
但中国航空工业却在民用飞机领域走了20多年被称为“屡战屡败”或“屡败屡战”的道路。
不理解这个过程的形成因素,就无以判断当前各种争论观点的是非曲直,也无法把握面向未来战略的决策原则。
理解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1970年上马、1980年试飞成功而又于1985年被迫下马的运10项目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事件。
运10是堪比“两弹一星”的国家重大项目,分析其成败的前因后果是理解中国航空工业存在什么问题的一把钥匙。
因此,本部分首先以运10项目为线索,分析和概括出有关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三大历史教训。
教训一:运10下马丢掉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技术能力赖以发展的开发平台 中国航空工业历史上的一块伤疤是运10。
对于运10,过去有许多恩恩怨怨,现在也有许多争论。
但是,几乎所有的争论只是围绕着产品的优缺点说来说去,却掩盖了更为重要的技术能力问题。
例如,对运10下马的一种官方解释是:“1981年初,民航总局对运10型飞机研制提出意见,认为该机还有不少重大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如影响安全和经济性能的全机疲劳试验尚未进行,飞机性能还要通过大量试飞才能验收,机上4大系统还缺乏试验数据,有些机载设备还存在问题等等,继续研制类似波音707型水平的飞机是否可取,需要斟酌。
因此,1985年2月国家决定运10型飞机停止研制”。
但从技术能力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解释就像是说:一个刚开始学步的婴儿,因为还没有最后证明他今后是否能够步履矫健,所以不许生存。
从技术能力发展的角度看,运10不仅是一个机型,而且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民用飞机的产品开发平台。
也就是说,运10既是当时中国航空技术能力的体现,也是进一步提高技术能力的基础。
任何一个有形的产品都会随着出售给用户而离开设计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但从开发一种产品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不但不会离开原来的企业或工作组织,而且还会随着连续的产品开发和改进活动而不断增长。
技术能力的发展不能脱离研发活动的物质对象,所以代表企业研发活动最终成果的产品设计就成为企业技术能力赖以发展的“台阶”或“工作平台”,即我们所谓的“开发平台”。
一个产品设计若成为开发平台,企业就必须对该产品设计拥有知识产权,因为没有知识产权就没有对其进行修改和再开发的权利,也就不可能成为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工作平台。
中国航空工业曾经组装过的麦道飞机和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组装的外国品牌汽车都不是中国工业的产品开发平台,就是因为中方没有对这些产品设计的知识产权,不能对这些产品进行修改和再开发。
获得知识产权可以有两个途径,自己设计或外购产品设计,但有效的技术转移要求技术接受方必须发展出相当的能力,而努力发展这样的能力也就是自主开发能力生成的过程。
拥有自主的产品开发平台对于技术进步和技术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现有的产品设计体现了现有的知识基础,由于存在这个基础,所以开发者可以在后续的改进中大大缩小解决问题和搜寻新知识的范围,从而大大降低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性; 第二,现有产品拥有现有的客户群,在现有的产品开发平台上开发新产品有利于保持市场的连续性,降低市场的风险; 第三,拥有产品开发平台可以选择、试验和集成各种新技术,带动相关技术网络的进步。
像飞机这样需要几万种零部件的复杂产品系统需要集成大量的技术,每个亚系统甚至每个单项技术都有自己特定的性质和特定的进步轨道。
关键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只能由终端产品所提供的应用可能性,上游技术的发展就丧失了需求动力。
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实现的,如果没有应用的需要,也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动力,甚至连问题本身都无法提出。
当一些人争辩说,中国做不出产品(如飞机、汽车等)是因为基础技术不行时,我们的问题是,如果不去自主开发产品,谁会去努力开发产品所需的上游技术?相反,如果进行自主产品开发,即使暂时不能掌握所有的技术,那也不仅可以外购,而且必然会产生开发这些技术的动力。
由于终端产品是上游技术的应用平台,所以如果没有产品开发平台,就没有整个技术链条的进步动力; 第四,现有的产品平台有利于建立起新的产品开发平台。
不仅是因为开发任何新产品都需要技术经验的积累,而且是因为旧平台可以帮助技术人员迅速把握新平台的概念和参数应该是什么,减少一切都必须从头来的成本和不确定性。
例如,美国第一次开发喷气飞机的尝试是把喷气发动机安装在原来使用螺旋桨发动机的XP-59上,结果其性能并不比高速螺旋桨飞机更好。
但这个实验帮助美国工程师理解了飞机的整体设计为什么需要并如何因发动机的改变而改变,当专为喷气发动机设计出来的XP-80飞机问世后,喷气飞机的优势就立刻显示出来。
虽然新的喷气飞机开发平台与旧的螺旋桨飞机开发平台相比是革命性的进步,表现为技术跨越(即激进的技术变化),但这个革命性跨越的过程却是连续性的,原因就在于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是累积性发展的; 第五,产品开发平台的存在意味着技术研发活动在组织上的连续性。
在使用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工业领域,技术能力来自技术和产品开发活动,而不可能来自仅仅使用技术的过程。
此外,技术能力发展的累积性同时决定了产品开发活动的不可间断性。
抛弃自主设计的运10而去组装麦道飞机,虽然能学到一些生产知识,但却因为没有对产品设计的知识产权而丧失了产品开发平台。
丧失产品开发平台意味着在产品开发层次上的技术学习过程中断,必将导致开发团队的解体和技术能力的消逝。
为抛弃运10辩解的人总说运10是模仿波音707开发出来的机型,到1980年代已经落后。
事实上,运10不是波音707。
即使运10就是波音707,那问题的关键也不在于它是否比波音727、737落后,而在于运10下马后中国至今都没有逾越甚至能够勉强达到的产品开发平台。
如果中国保留了这个平台,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改进,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使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使开发团队的技术能力不断增长。
相反,放弃运10平台的结果是中断了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进行技术学习的过程。
我们以下图来表示中断技术学习的代价。
上图描述了美国波音、欧洲空客和中国运10这三个民用干线飞机开发平台的技术能力发展轨道,以便从概念上帮助理解丢掉运10平台的后果是什么。
波音是世界民用和军用航空工业的主导企业,但它在民用客机领域曾经是个后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