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食品化学课程论文
食品化学课程论文食品化学课程论文食品化学课程论文【1】摘要: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强调了食品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充实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合理设置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课前教学准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食品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食品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之一,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品的组成成分、结构以及相应的反应机理。
通过课堂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和与之相应的实验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点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食品加工、检验、研发等食品行业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食品化学课程可以使学生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原材料、食品加工过程和食品腐bai变质过程中各种成分的结构、组成、物理性质、营养水平、反应机理和安全性以及他们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理化反应和这些反应对食品品质、安全性质和营养水平的影响,从而直接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因此,对于一个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牢固掌握食品化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才能在食品行业领域从事相应的教学、研究、生产、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严格的按照学科分类来说,食品化学既可以分为化学类,又可以分为食品类。
食品化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错而产生的新课程。
它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因为学习食品化学需要一定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基础,同时它又是后续要学习的专业课基础;它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新兴学科,食品、化学、生物、工程、医学、农学等领域都在不断地向食品化学输入新鲜血液,同时也都在利用食品化学的研究成果来完善壮大自己;它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发展较快的一个学科,所以在全国多数大学的食品院系中,食品化学课程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国外的大学中更是如此。
一、认清课程的重要性食品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
化学与生活的小论文(精简版)
化学与生活的小论文化学与生活的小论文化学与生活之食品添加剂摘要:自从一次上课化学老师李老师给我们播放了食品添加剂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我深深地被那些添加剂的神奇所吸引。
我们在享受食品的味美气香时,有没有去想过这些颜色味道是什么产生的?是什么让食品保存这么长的时间?它们与化学有什么关系喃!这就需要我们要了解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不是有危害等知识。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并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字:生活中化学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引言:著名化学家西博格有一句名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是写在我们高中课本第一句话。
这句话深深的震撼了我!如今看来,这句话真的符合时代意义。
人们生活坏境中的物质,天然存在的食物很多,比如我们的水稻,蔬菜等;但这些东西经过我们的化学加工就会变成我们吃的酱油、喝的酒,是由粮食加工和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
正是有这些化学加工,才使我们的食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各种各样美味,才使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放眼四顾,我们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经过化学加工的食物,你说我们能脱离这些美味的食物吗?肯定不能呀!所以,食品添加剂与生活息息相关!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余温仍在,“毒豆芽”又粉墨登场?细数近年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大多与添加剂有关。
添加剂的滥用已成当下食品安全的“原罪”,演变为食品领域的一场“人造灾难”,也就导致近几年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
我们不仅仅要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同时也要关注过量的食品添加的危害。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化学与生活论文通用3篇
化学与生活论文通用3篇【摘要】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与健康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的不好事件不断发生,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和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膳食平衡,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食品安全;健康;合理膳食民以食为天。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饮食的合理平衡是我们健康的首要因素。
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是由于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
而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各行各业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所暴光,如今食品安全已是我国消费者的“心头大患”,事关消费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久以来,关于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几乎成了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个主要话题。
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等事件,“瘦肉精”中毒事件和蒙牛“OMP事件”等等,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
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并相继制订了各种法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着铁的手腕。
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年来,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时时令我们提心吊胆。
食品安全涉及我们的健康,买到放心安全的食品是最基本的。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持自己的膳食平衡,来维持自己的健康呢?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除了应该提高对不健康的食品的认识以及检举揭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之外,还应该学会从我们自身的日常膳食中来维持健康。
食品化学课程论文2
食品化学课程论文(2) 食品化学课程论文如同属专业课的《食品营养学》《食品酶学导论》《食品添加剂》《食品生物化学》等课程均同时安排在同一学年授课,为协调冲突的教学内容,规避内容重复,学院自2009年开始多次组织学科方向类似的授课教师进行了专题讨论和研究,确定了交叉内容在各自课程建设中的重点和方向,达到内容互相补充、互相支撑,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运行下来效果显著。
对于公共必修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与食品化学交叉内容的调整问题,食品化学课程则把教学重点放在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发生并影响食品品质变化的内容等方面,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学结构变得更加合理。
2 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食品化学课程较抽象、偏重理论的特点,低年级学生通常会感觉学习内容较为凌乱、缺乏系统性,不好把握重点,为了避免初学者产生畏难心理和情绪,继而影响学习热情,因此有必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其穿插教学全过程,达到调动并维持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
2.1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丰富课程内容针对性为了增强所授理论知识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一般常结合生产实践中的一些成功事例和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结合教学理论中某个知识点,通过联系分析生产生活案例、点面结合、融会贯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如通过提问为什么苹果、土豆削完皮后会变色等问题;还结合学院教师的研究成果如笔者所在学院教师承担的魔芋多糖成果单独作为糖类专题讲座等。
将这些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食品化学的教学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参加课外科研的积极性。
通过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食品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学生将来在食品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快速入门或者进入研究生阶段课题研究以及新产品开发打下基础。
2.2 创造主动参与空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优化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营造主动参与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适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将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实例教学法等优化组合,充分借助各类教学资源,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3]。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2篇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2篇第一篇:生活中的化学论文2篇生活中的化学之食品化学是与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学科之一,随着化学的发展,生活中一些奥秘也逐渐被揭示。
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知识,化学课本也常涉及生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就从饮食方面来说说我们生活中的化学吧有一些东西我们本来对我们很有益处,但是由于我们的饮食搭配问题可能使我们本来应该获得的营养物质都被抵消,最严重的可能导致饮食中毒,甚至于危害我们的生命。
就拿我们好多女孩子都喜欢吃的巧克力来说把,巧克力甜香的味道、润滑的口感深为人们所倾心。
特别是吃黑巧克力还可有益心脏健康。
因为黑巧克力中含有可以提高血液中预防心脏病作用的抗氧化剂。
但是,你知道吗,吃黑巧克力时喝牛奶就会将这种好处全部抵消。
据苏格兰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12名志愿者进行的实验发现,每吃100克黑巧克力的志愿者血液中抗氧化剂比例就会增加20%,而吃了含有同样分量牛奶巧克力的志愿者以及吃黑巧克力后又饮用200毫升牛奶的人却没有显示出此种增长。
因为巧克力主要在服食后的4个小时内发挥其有益作用。
而牛奶会妨碍黑巧克力、水果以及绿色蔬菜这些食物中有益于心脏的物质的吸收。
所以吃黑巧克力时最好别同时喝牛奶。
其实不管是在平时和朋友们的交谈中还是在网上,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化学知识在平是饮食中的应用。
比如说下面这些小知识就是我平时有注意收集到的:蒸馒头时,馒头发黄,可在锅中加入适量醋,再蒸一会后,馒头就会变白;炖骨头汤的时候,先要加几滴醋,便于吸收.骨头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酸钙,加醋酸,可使羟基磷酸钙转换为便于人吸收的钙盐;醋的作用也很大啊,它除了调味外,还能帮助人体进行消化,另外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它有腐蚀性,能消除保温瓶及高压锅等内壁的污垢。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促进细胞再生,缓解黑眼圈;芝麻:富含对眼球眼肌具有滋养作用的维生素E;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滋养眼肌眼球,维持上皮组织机能,改善黑眼圈;海带:富含铁,改善眼周血液循环;绿茶:补充特异性植物营养素,消除电脑辐射引起黑眼圈。
化学与生活论文
化学与生活论文化学与生活论文1000字化学与生活论文1000字食品安全与环境健康【1】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大量增加,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社会经济的次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关键词:食品安全;环境健康;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知道,环境与人类相互依赖着,而与人类密切相关的食物正一步一步受到危害,人类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反过来环境也开始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一、食品与健康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古人有云:民以食为天。
因此,对日常的饮食关注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我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来阐述食品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维持生命最基本的物质,人们每天必须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分健康,保证身体的各种正常发育和从事各项活动。
所以,让我们吃上健康的食品,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目前我们人类的重大课题。
人体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主要依赖于人与自然之间的食物链来实现。
因此很大程度上,这种食物链的平衡关系主要是食品环境依赖性。
谚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了人对食品资源环境的依赖性,或者说是食品资源环境决定人的生活方式。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食品问题无处不在,那么下面我就来帮大家举例说说身边的不安全的食品与安全食品。
1.不利于健康的食品所谓垃圾食品,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没有别的营养素的食物,或是营养成分超出人体需求量并最终在人体内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第一位:烧烤类食品。
第二位:冷冻甜品类第三位:话梅蜜饯类;第四位:罐头类食品;第五位:方便面食品;第六位:汽水可乐类;第七位:饼干类食品;第八位:加工类肉食品;第九位:腌制类食品;第十位:油炸类食品。
这些都是身边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有很多我们不为所知的危害。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
《生活中的化学,从食物到身体的奇妙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化学在我们身边所起到的作用。
然而,无论是我们的饮食、药物还是身体的代谢过程,都离不开化学的影响。
本文将从食物到身体的奇妙变化,探讨生活中的化学在我们身体内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食物中的化学成分。
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肉类,它们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当我们食用这些食物时,它们会在我们的消化系统中发生化学反应,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然后被吸收到我们的血液中。
接下来,这些分子将在我们的身体内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例如,碳水化合物在我们的细胞内被氧化,产生能量;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用来合成新的蛋白质;脂肪被储存起来,作为能量的储备。
同时,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在我们的身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化学作用,维持着我们的健康。
此外,我们身体内的代谢过程也是化学反应的产物。
例如,我们的呼吸过程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将氧气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它们在我们的身体内传递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总之,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它在我们的饮食、药物和身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化学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健康,同时也更加珍惜我们身体内这些奇妙的化学变化。
关于化学与生活论文范文
关于化学与生活论文范文导语: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方面的变化。
下面是化学与生活论文: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化学与生活论文: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居家饮食、医疗卫生、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几个方面介绍了化学的应用。
在文章最后,提到化学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实现绿色化学。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化学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居家饮食方面化学在居家饮食中的应用比比皆是,许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化学原理去解释。
例如:做馒头的时候我们用纯碱发酵,做出的馒头松软可口;饮用酒也是粮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的。
我们通过闻是否有硫化氢气体的气味,判断鸡蛋是否变质;用明矾等混凝剂的净化水和液氯等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烧水的壶用时间久了,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水垢,简单的去垢方法就是滴入食醋。
很多家庭用作燃料的煤气,是煤在隔绝了空气的地方受热而分解出来的一种混合气体,包含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乙烯、氮以及二氧化碳等成分。
人们从乳类、豆类、蛋类、蔬菜等食物中,补充钠、钙、磷、铁等营养元素,饼干、火腿肠、方便面等食品中也使用一些化学添加剂。
家庭常用的去污用品——洗衣粉和肥皂、洗洁精、洗涤剂,人们日常使用的化妆品、洗发剂、染发剂、消毒液,也都与化学相关。
二、医疗卫生方面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疾病的严重威胁。
人类生存和进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与疾病不断抗争的过程。
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医药科学的发展,人类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制得针对各种疾病的治疗药物,延长了人类的寿命,百岁老人已不是很稀奇的事。
人们谈之色变的癌症、艾滋病尽管现在还难以医治,但有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遏制癌细胞再生并杀死癌细胞和预防艾滋病疫苗,给癌症和艾滋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
《化学与生活》论文 生活中的化学
生活中的化学与健康饮食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关系最紧密的一部分,合理健康的饮食有助于提高人学习,生活,工作的效率,而不当的饮食则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因而我们应把所学的化学知识正确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卫生文明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饮食,提高身体素质。
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保健也更加关注。
现在,老百姓的菜篮子丰富了,人们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了。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万~100万吨。
其中,使用在农作物、果树、花卉等方面的化学农药约占95%。
长期而大量地滥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严重地危害着人体的健康。
小小的农药缘何对人类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据专家介绍,在施用农药过程中,农作物、畜类、水产等动植物都可能受到农药的污染。
因此,目前几乎不存在哪个人群,在某种程度上未受到农药的污染作用。
有些农药性质稳定、残留期长,一旦造成污染便很难消除。
如DDT,在土壤中如果自行消失掉95%需要4~30年。
目前,在空气、水体、土壤和食物中都发现了存留的DDT。
人们进食残留有农药的食物,如果污染较轻、吃入的数量较少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往往有头痛、头昏、无力、恶心、精神差等表现;当农药污染较重、进入体内的农药量较多时,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如乏力、呕吐、腹泻、肌颤、心慌等情况。
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抽搐、昏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现象。
另外,残留农药还可在人体内蓄积,超过一定量后会导致一些疾病,如男性不育。
研究资料显示,在最近50年间,全世界男性精子的数量下降了50%,不育或不孕夫妇的比例已达到10%~15%。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一些被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化学品,如“六六六”、“1605”等农药。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也与残留农药有关。
最新研究表明:食物中的残留农用杀虫剂能够导致消化道黏膜发生炎症和形态病变,而消化功能紊乱患者常有腹痛症状的原因,正是由于消化道黏粘膜在出现形态病变及炎症以后,使人的痛觉更为敏感。
食品化学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食品化学作为一门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和开发新型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近年来食品化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食品化学的发展趋势。
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化学在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加工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食品化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1. 食品添加剂的研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量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近年来,研究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代谢动力学和残留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保障食品安全。
2. 食品污染物的研究:食品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
研究者通过分析食品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规律,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3. 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者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成分、降解性能和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以降低食品污染风险。
三、食品营养与功能性成分1. 食品营养素的研究:研究者对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分布和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营养补充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功能性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预防疾病等作用。
研究者对食品中的功能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为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食品加工与保藏1. 食品加工工艺的研究:研究者通过优化食品加工工艺,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降低能耗和污染。
2. 食品保藏技术的研究:研究者开发了多种食品保藏技术,如低温保藏、辐照保藏、高压保藏等,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五、展望1. 食品化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如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以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
2. 食品化学研究将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预防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3. 食品化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以降低食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化学与生活的论文3300字
化学与生活的论文3300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化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实验室中,也伸展到大自然和人类的生活各个领域中。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无时无刻都处在化学产品和化学现象的包围下,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首先,化学在食品加工和储存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许多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如色素、香精、防腐剂等等。
虽然有些化学物质长期的摄入对人体可能有害,但是这些化学物质的存在也确保了食品的温度、味道和颜色的稳定,并且可以防止食品在加工后的不同阶段内变质和腐败。
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许多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它不仅是乳酸、酵母等还原型防腐剂、乳化剂等的载体,而且对于饼干、面包等食品的结构调理和口感改善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它也可以用来作为糖果的流化剂和除湿剂等。
我们的饮食离不开这些化学物质,但是要注意适量食用,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其次,我们接触甚至喝到的水也与化学密不可分。
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通过消毒处理、离子交换、透析等方法去除了其中的许多微小分子,其中一些是大自然的天然物质,而其他的则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化学物质。
例如,加氯水处理可消灭水中的大多数病菌和细菌。
氯是一种简单的元素,在水中起作用的原理就是它的剧毒性,通过杀死水中的微生物来保证水的卫生和安全。
但是氯也会留下一些副作用,例如引起裂口和过敏症等,所以在家中使用的水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净化。
此时,我们就需要用到再生水(purified water)或是瓶装水(bottled water),这些水不仅清清透透,而且还保留了必要的矿物质,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化学成分也相对较少,因此可以更好的保证我们的健康。
除了饮用水,我们日用的洗衣粉、肥皂、沐浴露、洗洁精等产品都是化学制品,我们平时使用这些化学制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干净、卫生、舒适。
论文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生活光明大果粒酸奶究竟有多少食品添加剂?我们平时在超市购物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光明的酸奶。
可是5月11日有这样一篇报道“产品包装未标明光明果粒酸奶到底有几种添加剂”。
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平时在购买物品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包装上的标签以及到底有哪些添加剂呢?我觉得这个话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的接近。
而食品添加剂是与化学密不可分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着。
例如,生产面包使用碘酸钾等面团改良剂;生产饼干加入膨松剂亚硫酸或焦亚硫酸钠;方便面中添加防腐剂和抗氧化剂;肉制品生产中的发色剂亚硝酸盐;食用油中添加的抗氧化剂。
到底这些物品中的添加剂对我们的人体有没有危害呢?近年来,因为食品而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
我在网络上搜索下发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双汇的瘦肉精、上海的染色馒头、雀巢里含有致癌物等等,我不得不为我们食品安全而担忧。
所谓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摘自百科)从以上文字可以知道,食品添加剂是对人体没有危害的化合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既然是没有害的添加剂,为什么北京光明没有在标签上注明成分呢?记者调查发现,草莓果粒包装纸箱上显示,这种原料是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民自治县的一家企业提供的。
该包装标签显示每箱的净含量为25公斤,固形物含量为大于等于35%。
标签标注食品名称为“草莓果粒(光明)”,配料:草莓、白砂糖、饮用水、高果糖浆、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果胶、刺槐豆胶、阿斯巴甜、柠檬酸钠、瓜尔胶、柠檬酸、消泡剂、食用色素(红曲红)】。
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一种原料竟然含有9种食品添加剂。
可是这些添加剂都不是在包装上标明的,也就是顾客并没有知情权。
可是这些食品原料是否是有害的呢?阿斯巴甜:由L-苯丙氨酸先与甲醇酯化后再和L-天冬氨酸缩合酰胺化产生,分子式为C14H18N2O5。
食品化学论文3000字
食品化学论文3000字篇一:食品化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武凌云时莉莉文乐闫俊朝 10 级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质量安全(2)班浅谈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摘要:本文简要介绍食品质量了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定义,简述了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婚姻关系之间的关系,阐述现今社会所出现的方面的问题,及作为与安全专业学生利用食品化学为当前食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化学引言: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安全卫生是主要问题之一,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不容辞的责任。
食品化学,作为我们与安全专业学生相当重要的一门必修专业课,与食品安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作者通过食品化学课程和阅读参考文献,认识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今就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或进行简单安全监管的阐述。
一、食品化学的概念食品化学是用化学的表象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本质的科学,它通过食品营养价值、安全性和风味特征的研究,阐明食品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功能,以及食品成分在贮藏加工过程密闭中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
以上是语文我们在食品化学课本中对食品化学的定义。
其实,食品中成分较为复杂,有些成分是动、植物体内原有的;有些是在加工过程、储藏期间即新产生的;有些是人为添加的;有些是原料生产、加工或储藏期间所污染;还有的是包装材料带来的。
很明显,食品化学就是从化学的角度和分子水准上研究食品中上述成分的结构、理化结构、营养作用、安全性及可享受性,以及各种成分在食品生产、食品加工和储藏此后的变化及其对肉制品营养性、享受性和安全性实用性影响的科学,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新资源、革新食品加工工艺和储运技术、科学转换膳食结构、改进食品包装、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及提高科原料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奠定理论基础的食品学。
它是一门研究食品水产品的组成功能及其产生化学变化的科学。
食品化学是食品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学生从分子水平掌握食品及其原料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加工、贮藏特性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对于食品原料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贮藏学、功能食品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等专业课程的开设有重要的前导意义,对于增加和拓宽食品类各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知识面、增强弱化钻研和科研后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食品类各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柱性课程。
化学与生活论文3000字
化学与生活论文3000字引导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加工行业也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加工食品,而为了让食品看起来更加美观,闻起来更有食欲。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化学与生活论文30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曾在微博上看到过这样一条博文“这个点儿很饿了,是用瘦肉精炒农药菜好呢?还是用地沟油烹煮火腿好呢?是用石蜡锅煮胶面条好呢?还是喝皮革奶吃人造蛋好呢?是吃苏丹红做的双氧翅好呢?还是吃硫磺椒干炒避孕鳝好呢?是吃个铝馒头好呢?还是吃碗毒米线好呢?是喝杯甲醇酒好呢?还是来杯氟化茶好呢······哇,幸福的好纠结啊······”虽然这只是博友的一次调侃,但存在的事实却不能被忽视。
面对各地接连爆出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有人戏称我们早已“百毒不侵,百无禁忌”。
但是事实上我们真的“百毒不侵”吗?恐怕不是吧。
面对如此之多的问题食品,我们还能吃什么呢?面对如此之多的问题食品,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正视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做到如下几点:一、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1.无处不在的“毒食” 记者在收索“近日食品安全事件”一词时,查询到500多条相关信息。
一些媒体还在微博等平台上发布曝光,每日公布一起毒食事件。
各地媒体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是层出不穷:“重庆南纪门老火锅”被查出染色鸭肠及11瓶无标识调味添加剂;江苏宿迁工商部门查获涉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水发产品以及皮肚约1000公斤;重庆查获问题肉窝点,出售3年前的病死猪肉;北京市工商局查获二氧化硫红薯干,防腐剂超标辣肉卷,亚硫酸盐超标甘草杏、烤鱼片,含大肠菌群、致病菌酱牛肉等“有毒食品”。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盈利,甚至使用非法添加剂为食物“上色”。
重庆市南岸弹子石千美香辣馆使用敌敌畏为菜加辣提香。
一家餐饮店的老板面对执法人员承认自己用溶液浸泡毛肚。
食品与化学的论文参考
食品与化学的论文参考关于《食品与化学的论文参考》,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与化学的论文篇一:食品安全化学论文有机化学与食品第一页:目录第二页:摘要第三页:关键词第三页至第五页: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第六页至第十页:食品的组成与有机化学第十一页:食品中的化学带来的挑战第十二页:参考文献第十三页:自我感想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从物质消费转到了精神消费,人们并不只需求解决温饱,而是追求质量上的享受,不仅仅是物质的材料,做工,外观??现在就连食品也要漂亮,这就导致了有很多不法商贩利用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方法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外观。
也就导致了近几年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它危害这人类身体的健康。
他来源于化学必将终结于化学。
另外,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人们期盼着能得到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于是绿色食品应运而生。
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将食品的化学污染遏制在源头绿色食品是指对人和环境无害、有营养、优质的食品,它的生产必须以生态环境较佳的地域为基地,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努力做到生产流通使用及废弃物的后处理均对食品、人和环境无污染或尽可能的少污染,可见绿色食品工程是一项致力于环境保护,减少和消除食品污染的系统工程。
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可将对食品的化学污染的治理从治标转化为治本。
这样就要求着我们大学生担当起我们应该进的责任一定要到位,我们大学生应该承担起属于我们的自己的责任,我相信当我们有责任感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环境将变得更好,更加安全,更加令人放心。
关键词食品安全、有机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危机事件、大学生责任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1、有利的:种类:防腐剂、甜味剂、香料、着色剂、增稠剂和稳定剂、营养强化剂、抗氧化剂膨松剂、酸味剂、增白剂。
1.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钠等。
2.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化学与食品健康结课论文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和分解反应、心脏跳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而这些能量来源于食物。已知,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其中,植物借助叶绿素的功能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植物还可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合成脂类、蛋白质。而动物在食用植物时,实际上是从植物中间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人类则是通过摄取动、植物性食物获得所需的能量。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如果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经体内代谢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能源物质。
正当我们吃的主食由粗变精之际,发达国家却大踏步走上回头路。在俄罗斯、东欧,主妇们热衷于黑面包;在德国,全麦面包销路大畅;在新西兰,"主食吃杂一些,配以豌豆、蚕豆等"已成为政府的号召;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基座,这与我国"粗茶淡饭保平安"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的逆向变化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提醒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慎对待热度日高的饮食"西化"误区,不能再沿着错误的道路盲目走下去了。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注意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即热能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也意味着谷类、各类主食--米饭、馒头、麦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了部分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另外,为满足对膳食纤维的需要,应适量选择粗粮。如荞麦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而且含苦味物质芦丁,对增强血管功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相当有效。当前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这是十分错误的。
食品化学小论文1000字左右
食品化学小论文1000字左右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
过去,中国始终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由于供给不足,农业生产一直追求高产量,如今,计划供应转换为市场供给,食品供应由短缺发展到供求平衡,丰年有余。
然而由于对农产品质量疏于管理,食品安全标准过低。
中国加入WTO,农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农业食品安全问题事关消费者、农民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切身利益,加强食品安全建设刻不容缓。
1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接二连三地发生,世界各大洲均有食源性疾病的爆发,而且流行速度快、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如比利时爆发的二口恶英事件、英国的疯牛病、欧洲的口蹄疫等,以及国内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工业用油抛光毒大米事件、蔬菜中农药残留导致的中毒事件等频频见诸报端,有关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引起世界性的恐慌,日渐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中国食品及农产品出口也因卫生问题而时常出现被进口国退货的现象。
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食品在生产、运输、包装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滋生,造成食物中毒。
我国每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30%-90%,中毒人数占食物中毒总人数的60%-90%。
2食品安全的误区目前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农药残留、滥用兽药是最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但专家指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才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是今后监控的重点。
二是认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才是安全的。
专家指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等同于安全食品,事实上,食品只要合乎有关标准,就应该是安全的。
安全性管理的重点首先是饮用水,其次是蔬菜水果、粮食及其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而这些食物或食物成分又是被污染、被忽略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化学论文题目:浅谈食品添加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2015级应用化学2班姓名:完成日期:2017 年05 月03 日《食品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浅谈食品添加剂摘要:食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隐患。
对食品中添加剂和各种微量元素的检验成为了目前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总结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功用与危害。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功能危害前言:日常饮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重视营养科普,让人民群众接受平衡膳食的理念,采取科学的营养饮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大幅度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目前,营养教育已被各国政府和营养学家作为改善人民营养状况的主要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WTO)把营养教育定义为“营养教育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而达到改善营养状况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活动。
”食品添加剂是近代才出现,但它的直接应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中国在远古时代就有在食品中使用天然色素的记载。
如《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即有用栀子染色的记载。
中国传统点制豆腐所使用的凝固剂盐卤,约在公元25~220年的东汉时期就有应用,并一直流传至今;在周朝时即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公元6世纪时北魏末年农业科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曾记载从植物中提取出天然色素予以应用的方法:作为肉制品防腐和护色的亚硝酸盐,大约在800年前的南京时就用于腊肉生产,并于13世纪传入欧洲。
现代食品工业的产品,已经不再是传统概念的食品。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节奏正慢慢加快。
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食品方便化、多样化、营养化、风味化和高级化,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必然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主要基础配料,其使用水平是食品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食品添加剂已被列为我国加速开发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
“没有食品添加剂,很难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物质吧。
正文:一、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二、食品添加剂的特征1、食品添加剂是允许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2、食品添加剂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用人工合成的物质;3、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仿佛、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必须。
三、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按其原料和生产方式可以分为化学合成添加剂和天然食品添加剂。
一般说来除了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外,其余的都可以归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自植物、动物、酶法生产和微生物菌体生产。
目前,世界上用作食品添加剂的物质不少于5000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按主要功能分类,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
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增味剂、酶制剂、被膜剂、发泡剂、保鲜剂、香料、营养强化剂以及其他添加剂。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几种主要的品种:1.防腐剂:防腐剂是抑制微生物活动,使食品在生产、运输、储藏和销售过程中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添加剂。
在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有山梨酸钾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脂、丙酸及其盐类。
2.乳化剂:食品乳化剂是食品加工中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加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在食品添加剂中乳化剂用量约占1/2,是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大的添加剂。
常用的是大豆磷脂和脂肪酸多元醇脂及其衍生物。
3.酸性调节剂:为了得到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离不开食品调味剂。
调味剂一般分为咸味剂、酸味剂、甜味机、香料、辣味剂、鲜味剂、清凉剂等。
酸味剂也称酸性调节剂,在食品中添加酸味剂,可以给人爽快的刺激,起增进食欲的作用,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一般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食品中常用的无机酸是磷酸,常用的有机酸有:醋酸、柠檬酸、酒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酸等。
柠檬酸是功能最多,用途最广的酸味剂。
磷酸在饮料工业中可以代替柠檬酸和苹果酸,特别是不宜使用柠檬酸的非水果型饮料中作酸味剂且用量少价格低。
4.鲜味剂:鲜味剂也称呈味剂或风味增加剂,主要是增强食品风味,使之呈现鲜味感的一些物质。
味精是人们最常用的鲜味剂,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钠。
5.甜味剂: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调味剂。
常用的有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
在价格便宜、等甜条件下,价格比蔗糖便宜,故应用广泛。
6.着色剂: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是装点食品的重要添加剂。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均已列入GB2760-1996中,共有13个品种,它们是:苋菜红及苋菜红铝沉、日落黄、亮蓝等。
7.酶制剂:酶制剂指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具有生物催化能力酶特性的物质。
主要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
中国允许使用的酶制剂有:木瓜蛋白酶——来自未成熟的木瓜的胶乳中提取;以及由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等所制得的蛋白酶;α-淀粉酶——多来自枯草杆菌;糖化型淀粉酶——中国用于生产本酶制剂的菌种有黑曲霉、根酶、红曲酶、拟内孢酶;由黑曲霉、米曲霉、黄曲霉生产的果胶酶等。
8.增味剂:增味剂是指为补充、增强、改进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的物质,有的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
中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增味剂有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5’-呈味核甘酸二钠、琥珀酸二钠和L-丙氨酸。
四、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特性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1.利于保存,防止变质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
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
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现在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具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
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5.有利食品加工,适应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
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五、食品添加剂的危害虽然说食品添加的出现推动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核心灵魂,但是不能不说的是,食品添加剂的出现也提高了人体安全指标的危险性系数,如果不能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量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话,可能就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等。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呢?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孔雀石绿……这些化学物质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食品添加剂滥用和化学物质非法添加危害着每一个人。
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们的饮食与健康。
转化脂肪、精制谷物制品、食盐、高果糖浆四种成分是在加工食品中最多见的,这几种成分危害着人体健康。
选择精制谷物制品如白面包、白米饭或白面食而放弃全谷物的话,患心脏病的危险可增加30%以上。
“由小麦粉或全谷物制造”或白面包上撒一些燕麦片或涂些褐色糖浆等食品与原有的精制谷制一样,有增加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脏病发作、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或腹部肥胖的危险。
添加剂中的食盐是维持生命的一种必需成分,但当你吃入超过身体所需的食盐会怎样呢?身体会保留更多体液以稀释血流中的过量钠。
因而增加了血液的容量,促使心脏搏动更费力;同时会使静脉和动脉变得狭窄,会使血压升高。
高果糖液体甜味料可能会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加患心脏病和糖尿病危险。
有些若过量也有危害,如: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芬兰白色素、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基本上都没有危害,只要它的添加得不过量。
六、如何正确应对食品添加剂1.追求方便快捷导致添加剂泛滥“每人每天吃进去百种食品添加剂,只是个基本数量。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教授吉鹤立说。
吉鹤立以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作为例子—我们常常能在一些碳酸饮料的配料中看到一种名为苯甲酸钠的物质。
苯甲酸钠进入人体后会生成苯甲酸。
还有一种名为过氧化苯甲酰的化学物质常常被作为氧化增白功能的添加剂用于馒头的制作,使馒头又白又松软,过氧化苯甲酰进入人体后,也会产生苯甲酸。
微量苯甲酸可以被肝脏解毒掉,但量过大可能会损害肝脏功能。
虽然苯甲酸钠在饮料、调味品中没有超标,过氧化苯甲酰在馒头中也没有超标,可如果你一天内摄入大量含有这两种添加剂的饮料、酱油、馒头,最终的结果是在食品中没有超标的苯甲酸却被人超标摄入。
正因为此,卫生部门要求企业开始使用另一种常见防腐剂山梨酸钾。
由于山梨酸钾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并被同化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可被视作为食品的成分之一,因此对人体无害,但是山梨酸钾的价格却是苯甲酸钠的3倍。
为了降低成本,很多企业依旧在广泛使用苯甲酸钠。
吉鹤立指出,人们常使用一些传统的方法来判断食品是否健康,殊不知,这正给一些不良厂商带来添加食品添加剂量的机会。
超市中的苹果干、梨干如果是褐色,就少人问津,转而购买那些洁白或淡黄色的产品;火腿香肠掰起来有韧性,咬起来很劲道,这都是食品添加剂中的磷酸盐的“魔力”……他说:“在责怪生产商用不法手段的同时,消费者必须审视并改正自己的很多传统的饮食观念,”在这个消费决定生产的时代,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生产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