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自转动画演示
合集下载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演示动画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演示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407caa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3.png)
分朝向地球或背对地球。
总结与思考
05
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理解
地球自转
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周期为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 象。
地球公转
地球沿着一个椭圆轨道绕太阳旋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 变化。
两者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了地球上的时间和气候变化,对地球的气 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我们经历四季的变化,每 个季节大约持续3个月,每个季节的气候和 温度都有所不同。
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磁场
自转和公转影响天体的运动
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铁和镍等金属 元素产生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磁场有重 要影响。
由于自转和公转,我们可以观察到天体的 运动轨迹,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月亮的盈 亏变化等。
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探索历程
古代认识
古代人类通过对天文现象的观察, 逐渐认识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例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
亚里士多德等。
科学革命
在科学革命时期,科学家们通过 更加精确的观察和实验,进一步 证实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论, 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
行星运动定律等。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技术和 设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了 更加精确的研究,例如使用卫星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 要24小时,也就是我 们常说的一天。
地球公转的定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的 运动。
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 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年。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 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
自转与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自转影响昼夜交替
公转影响四季更替
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 替,每个地方大约每24小时经历一次日出 和日落。
总结与思考
05
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理解
地球自转
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周期为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 象。
地球公转
地球沿着一个椭圆轨道绕太阳旋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 变化。
两者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了地球上的时间和气候变化,对地球的气 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我们经历四季的变化,每 个季节大约持续3个月,每个季节的气候和 温度都有所不同。
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磁场
自转和公转影响天体的运动
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铁和镍等金属 元素产生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磁场有重 要影响。
由于自转和公转,我们可以观察到天体的 运动轨迹,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月亮的盈 亏变化等。
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探索历程
古代认识
古代人类通过对天文现象的观察, 逐渐认识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例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
亚里士多德等。
科学革命
在科学革命时期,科学家们通过 更加精确的观察和实验,进一步 证实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论, 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
行星运动定律等。
现代研究
现代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技术和 设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了 更加精确的研究,例如使用卫星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 要24小时,也就是我 们常说的一天。
地球公转的定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的 运动。
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 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年。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 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
自转与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自转影响昼夜交替
公转影响四季更替
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 替,每个地方大约每24小时经历一次日出 和日落。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件(41张).ppt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件(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3c31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7.png)
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⑤ 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春分日和B秋分日。
小结
运动特征
地球的公转 黄赤交角
方向 速度 周期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课堂检测
B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3. 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了多少角度呢? 90度
4.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拍摄地点的纬度,纬度越高,北极 星的高度越大,北极点北极星的高度最大为90°。
课堂探究4
圣马科发射场 (美国)
库鲁发射场 (法国)
美国圣马科发射场和法国库鲁发射场的位置示意
结论: α = 1 = θ
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数
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课堂探究3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 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数小时的曝光,得到的一张绚丽星轨照片。
思考:
1. 为什么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 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 这些恒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3. 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
侧视 俯视
角速度 线速度 恒星日 太阳日
北极上空 南极上空
PART 02.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的运动
地球公转 | 轨道和速度
观察地球公转
思考: 1.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 地球公转是匀速的吗? 3. 地球公转和自转有什么相同点?
• 近似正圆的椭圆 • 不是匀速 • 旋转方向相同
(3)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_恒__星__日__。
小结
运动特征
地球的公转 黄赤交角
方向 速度 周期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课堂检测
B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3. 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了多少角度呢? 90度
4.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拍摄地点的纬度,纬度越高,北极 星的高度越大,北极点北极星的高度最大为90°。
课堂探究4
圣马科发射场 (美国)
库鲁发射场 (法国)
美国圣马科发射场和法国库鲁发射场的位置示意
结论: α = 1 = θ
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数
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课堂探究3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 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数小时的曝光,得到的一张绚丽星轨照片。
思考:
1. 为什么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 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 这些恒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3. 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
侧视 俯视
角速度 线速度 恒星日 太阳日
北极上空 南极上空
PART 02.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的运动
地球公转 | 轨道和速度
观察地球公转
思考: 1.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 地球公转是匀速的吗? 3. 地球公转和自转有什么相同点?
• 近似正圆的椭圆 • 不是匀速 • 旋转方向相同
(3)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_恒__星__日__。
地球的运动 带动画演示全面
![地球的运动 带动画演示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66ec81bd4b73f242326c5f23.png)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
(运用图解法分析)
自转转过角度
1恒星日
3600
1太阳日
360059′
时间长度 23小时56分4秒 24小时
应用 科学研究计时 生产生活计时
2、周期
1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
步骤:1)求经度差 2)求时差(经度差/15°) 3)“东加西减”原则
例题
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
1、当120º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 12点20分 2、当20ºE为1点时,求40 ºW为几点? 前一天21点 3、当80ºW为16点时,求70º E为几点? 第二天2点
例题
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
1、当东经150º为8点,6点在哪儿? 东经120º 2、当西经120º为9点,15点在哪儿? 西经30º 3、当东经30º为8点,5点在哪儿? 西经15º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 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纬度变化 太阳高度
四季
五带
典型例题分此经析线为日界线,即180° 经线,地方时为12时。
读右图以此北经线极是为日中期心变的化的线, 示意图,是若地阴方影时为部0分时代的表这一条
4月10日,非阴影部分代表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更替(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晨 夜弧 昏
线
赤道 黑
白
夜
天
太 阳 昼弧 光
线
晨 昏 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
(运用图解法分析)
自转转过角度
1恒星日
3600
1太阳日
360059′
时间长度 23小时56分4秒 24小时
应用 科学研究计时 生产生活计时
2、周期
1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
步骤:1)求经度差 2)求时差(经度差/15°) 3)“东加西减”原则
例题
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
1、当120º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 12点20分 2、当20ºE为1点时,求40 ºW为几点? 前一天21点 3、当80ºW为16点时,求70º E为几点? 第二天2点
例题
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
1、当东经150º为8点,6点在哪儿? 东经120º 2、当西经120º为9点,15点在哪儿? 西经30º 3、当东经30º为8点,5点在哪儿? 西经15º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 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纬度变化 太阳高度
四季
五带
典型例题分此经析线为日界线,即180° 经线,地方时为12时。
读右图以此北经线极是为日中期心变的化的线, 示意图,是若地阴方影时为部0分时代的表这一条
4月10日,非阴影部分代表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更替(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晨 夜弧 昏
线
赤道 黑
白
夜
天
太 阳 昼弧 光
线
晨 昏 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谷风课资]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谷风课资]](https://img.taocdn.com/s3/m/f0cc258c482fb4daa48d4b40.png)
课资参照
1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课资参照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课资参照
3
探究1 地球自转的周期
自转转过角度
1恒星日
3600
1太阳日
360059′
时间长度 23小时56分4秒 24小时
应用 科学研究计时 生产生活计时
课资参照
4
探究2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课资参照
11
课资参照
12
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的概念 2.黄赤交角的大小 目前度数:23°26′
课资参照
13
3.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课资参照
14
●回归年
课资参照
15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次年 春分
课资参照
38
知识准备 晨昏线
N
太
昏
阳
光
夜弧
晨
线
线
线
昼弧
S
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
课资参照
39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2)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课资参照
40
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赤道
春分日
北回归线
夏至日
D、以上说法均不对
课资参照
42
3、当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时,下列时间段正确的是( )
1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课资参照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课资参照
3
探究1 地球自转的周期
自转转过角度
1恒星日
3600
1太阳日
360059′
时间长度 23小时56分4秒 24小时
应用 科学研究计时 生产生活计时
课资参照
4
探究2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课资参照
11
课资参照
12
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的概念 2.黄赤交角的大小 目前度数:23°26′
课资参照
13
3.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课资参照
14
●回归年
课资参照
15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次年 春分
课资参照
38
知识准备 晨昏线
N
太
昏
阳
光
夜弧
晨
线
线
线
昼弧
S
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
课资参照
39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2)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课资参照
40
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赤道
春分日
北回归线
夏至日
D、以上说法均不对
课资参照
42
3、当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时,下列时间段正确的是( )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ppt课件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9a6d4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a.png)
6.22 3.21 9.23
23.5°N 3.21 0°
12.22
23.5°S
从6.22-12.22日,北半球 渐长,
渐短
(1)在图上标注我国国庆节这一天的大致位置。
(2)该日,太阳直射点在
( 南 )半球,我的季节是 国庆节 ( 秋季 )。
(3)该日上海昼夜长短情况是昼( 短 )夜( 长 ),以 后昼渐( 短 )夜渐( 长 );再过三个月,上海昼夜长短情 况是昼(短 )夜(长),以后昼渐( 长 )夜渐( 短 )。
南极圈出现 极昼 现象
S
12.22(冬至)
1.2018年10月1日,我国南极科考队越冬队员在南
极中山站升起国旗.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B )
④
A. ①~②段
B. ②~③段
C. ③~④段
①
③
D. ④~①段
②
地球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周期是 ,
产生1年了
和季节变化长短变昼化夜。 2.春
1.下列现象中,主要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A一年)中,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正午影子的 长短有季节变化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坐地日行八万里”
2.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
间A.最3月长2,1黑日夜前时后间最短的一天B.是6在月(22日B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周期是 1天 /24小时。
2.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转,从北极上 空看,呈 逆 时针转。 3.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不同经 度地区 地方时 不同。越靠近东 边越早见到 日出。
地球自转与公转分解课件
![地球自转与公转分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d9a2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0.png)
地球的偏角
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地球的偏角。
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 ,称为地球的偏角。这个偏角是稳定的,大 约为23.5度。它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季节变 化和昼夜长度等。例如,由于地球的偏角, 北半球的夏季比冬季长,而南半球的冬季比
夏季长。
04 地球自转与公转 的证明
日出日落的观察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月食发生在农历满月时,当地球、月球和太 阳呈一直线时,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 导致月球被完全或部分遮挡。日食则发生在 农历新月时,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导 致太阳被部分或完全遮挡。这两种天文现象 都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要点一
总结词
恒星日和太阳日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反映,恒星日是地球 自转周期,太阳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恒星日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花费的时间,大约为23小时56 分钟。在这个周期内,地球上的某一点将完成一次完整的 自转,也就是从正面向反面的一次旋转。太阳日则是昼夜 交替的周期,大约为24小时。在这个周期内,地球上的某 一点将完成一次昼夜交替,也就是从白天进入黑夜或从黑 夜进入白天。这两种周期的区别证明了地球不仅自转,还 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这个过程导致 了昼夜的交替。在地球上,随着地球的自转,当某一地区 面向太阳时,该地区处于白天;而当该地区背对太阳时, 则处于黑夜。
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导致四季的变化。
VS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 。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在 赤道两侧的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导 致了四季的变化。在一年中,随着太 阳直射点的移动,不同地区的温度和 气候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了四季。
地球运动 动画演示
![地球运动 动画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6f40c38584868762caaed542.png)
昼夜更替 (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夜弧 赤道 晨 昏 线 白天
黑夜
太 阳
昼弧
光 线
晨 昏 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
夜弧
晨 昏 线 白天
赤道
黑夜
太 阳 昼弧 光 线
晨 昏 线
(1)仔细观察图, 讨论太阳光线和晨昏 线之间形成哪种几何 关系。 (2)观察昼弧夜弧 在图中的变化规律, 思考讨论昼夜弧的长 短表示的意义。
昼长的计算: 昼长 = 日落时刻 — 日出时刻 夜长 = 24 — 昼长 公式:昼长=12-(12-日出时刻)×2 =(日落时刻-12)×2
H=90°|a±b|
同半球用“-”, 异半球用“+”。
|a±b|表示某地与太 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 纬度差。
四季更替和五带
自主学习 1.四季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2.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五带的界限是 哪些纬线? 3.了解四季的特点,识记每个季节的月份。 4.观察图1.24,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昼夜变化规律,归纳五带的特点。
时区和区时
相隔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
日界线
西
180º
东
减一天
加一天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同一纬度上的东、西两 地,如北京(116°E) 和乌鲁木齐(87°E) 哪个先见到日出,哪个 先送走落日? 当北京地方时刚好为正 午12:00时,乌鲁木 齐的地方时是多少?
Ⅰ.若该图中心点为地球北极 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夜半 球,判断甲地时间为 A.8时 B.9 C.15时 D.16 Ⅱ.若该图中心点为地球南极 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 日,其余部分为7月7日,判 A.3时 C.12时 B.9时 D.15
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北 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54张PPT).ppt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5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8ac9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f.png)
(12月22日前后)
远日点(7月初)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2) 若图: 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
先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然后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春分和秋分 点的位置。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时间并结合地球的 公转方向判断。
u
夏至日
冬至日
u
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 山脊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 为谷地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 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快,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66°34′ 66°34′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北回归线
远日点(7月初)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2) 若图: 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
先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然后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春分和秋分 点的位置。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时间并结合地球的 公转方向判断。
u
夏至日
冬至日
u
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 山脊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 为谷地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 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快,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66°34′ 66°34′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北回归线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755c5f4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5.png)
地形地貌:影响气候类型和 分布
海洋和陆地:影响气温和降 水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洋流的形成与影响
洋流形成:地球自转和地心引力共 同作用
洋流影响:影响气候、生物分布、 渔业资源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洋流类型:暖流、寒流、赤道流、 西风漂流等
洋流对地球运动的影响:改变地球 自转速度影响地球磁场等
产等
极昼极夜:地 球两极地区会 出现极昼极夜
现象
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导致 昼夜交替形成白 天和黑夜
地球公转:导致 四季变化形成春 夏秋冬
地球倾斜:导致 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形成南北半球 的季节差异
地球自转和公转 的共同作用:导 致地球表面不同 地区的气候差异 形成不同的气候 带和自然景观
极昼和极夜现象
现代科技在地球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卫星观测:通过卫星观测地球的运动 和变化
地震监测:利用地震监测技术研究地 球内部的运动和变化
地磁监测:通过地磁监测技术研究地 球磁场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的运动
重力测量:利用重力测量技术研究地 球内部的密度分布和地球表面的形变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地球表 面的地形地貌和地球表面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导致 昼夜长短的变化形成昼夜交替
气候变化:地球公转导致太阳 辐射量的变化形成气候变化
潮汐现象:地球公转导致月球 引力的变化形成潮汐现象
03 地球运动的物理影响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地 球自转导致昼
夜交替现象
自转周期:地 球自转一周的 时间为24小时
昼夜交替的影 响:昼夜交替 影响生物钟、 气候、农业生
未来天文观测:预计使用更先进的望远镜和观测技术如引力波观测、宇宙射线观测 等进行更深入的观测
Z1.2地球运动1课时gif动画
![Z1.2地球运动1课时gif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131948290912a21614792991.png)
地球五带的划分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
春分 夏至 (3.21) (6.22)
秋分 (9.23)
冬至 (12.22)
二分二至点以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地球的公转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 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 纬 线叫北 回 归线 , 23.5°S 纬 线叫南 回 归线 , 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 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 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 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 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 多。
小结:由于地球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 时刻是不同的,于是便产生了地方时差
• 活动:请同学列举自己所遇见到 的关于时差问题的例子?
归纳: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因此每 相差经度15度,时间上相差1小时。 “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所以当北京已是晚上时,而位于北京西部的 纽约还是当日的早上。)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 向也是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为一年, 公转轨道形状为近 似正圆的椭圆形。 无论是自转或公转, 地轴总是倾斜的, 且方向不变,永远 指向北极星。
地球的公转
讨论: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 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填写下表。
日心说
•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将近40年 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 ---日心说。哥白尼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 由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而不是 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 24 秒,所以,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出 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现了时间差异。 ►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宇宙体系是有局限的, 但他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观念,第 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它行星围 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了真正的太阳系。 讨论: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地球自转与公转ppt
![地球自转与公转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47f4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e.png)
天文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
日食和月食
当地球、月球和太阳排成一线时,会发生日食或月食现象。日食发生在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球遮挡住太阳 ;月食发生在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地球遮挡住太阳。
天体观测
地球自转使得人们能够观测到天体的东升西落。而地球公转则使得人们在一年中能够观测到不同的星座和天体位置的 变化。
02
03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 象,影响人类的生物钟和 作息规律。
时区划分
由于地球自转,各地区所 处的经度不同,导致时间 差异,需要设立时区进行 统一。
天文观测
地球自转使得天空中的星 星产生东升西落的运动, 为人类提供了观测宇宙的 重要手段。
在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导航定位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了地球上的地理位置,为航海、航空和 卫星导航提供了基础。
地球自转与公转
contents
目录
• 地球自转 • 地球公转 •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联 •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探索历程 •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意义
01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定义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这个轴线是地球上北极和南极之间 的一条假想直线,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所在的平面。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 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状态,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方时差
02
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会有时间差异,导致地方时差
的出现。
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03
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会导致地球从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同
时也在不断改变地球的形状。
02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