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案例分析1答案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学霸笔记】-药剂学案例分析题

【学霸笔记】-药剂学案例分析题

药剂学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一患者,女,28岁。

溺水致心搏骤停,约18分钟后送至医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脏按压,但心脏未能复跳。

随即用盐酸肾上腺素(1m g/1m L)1m L进行心室内注射,3分钟后,心脏恢复跳动。

在病情不稳定情况下,边抢救边急送I C U继续抢救。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与护理,1天后病情较为平稳,神志有所恢复,于第6天停用呼吸机,改气管切开处给氧,第20天拔除气管插管并封闭切口。

1个月后,患者基本能够对答如流,生活能够自理,出院。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肾上腺素有哪些药理作用?该患者为什么选用肾上腺素?2.临床上肾上腺素有哪些用途?为什么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α和β受体,激动α和β受体(肾上腺素受体)。

(1)激动α1受体:使得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2)激动β1受体:心脏兴奋→血压上升。

(3)激动β2受体: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支气管舒张;促进糖原分解(促进代谢)。

(3)激动β3受体:促进脂肪分解(促进代谢)。

(4)提高机体代谢。

(5)血压:肾上腺素在大剂量给药的时候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是上升的;肾上腺素在小剂量给药的时候,收缩压是上升的,舒张压是不变或变低的。

(6)原因:肾上腺素能够治疗心脏骤停,机制:肾上腺素激动β受体,能够兴奋心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传导,是治疗心脏骤停的首选药。

2.临床上肾上腺素有哪些用途?为什么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1)肾上腺素用途:①心脏骤停。

②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皮肤黏膜变态反应(如血经,血。

③和局麻药配伍使用,延长局麻药的使用时间,减少局麻药的吸收中毒。

④对青光眼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促进房水外流,降低眼内压)。

⑤局部止血作用:肾上腺素激动α1受体,使得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作用。

(2)为什么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①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喉头水肿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血压下降。

药剂学电子教案

药剂学电子教案

药剂学教案2班级药剂授课对象:131、教研组:药学授课教师:蒋丽章节一、绪论授课方式理论课2内容学时授课时数概述一)(第1授课周次周第1次知识目标:掌握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目术语。

的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药物剂型对药效的重要性。

要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求重点: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术语。

重点和难点难点:药物制剂的重要性的理解。

导入新课:以欣弗案件引出药剂学的重要性。

2006年7月24日,青海西宁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临床症状,青海药监局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该省停用。

随后,广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省药监局也分别报告,有病人在使用该注射液后出现相似临床症状。

教主要用途: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慢学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等过程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也可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设药品流向:销往全国计26个省区市,安徽最多…违规灭菌造出害人“欣弗”: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生产工艺改变如下图:1讲授新课:介绍本章节学习内容一、概述(一)药剂学的发展与任务(二) (三)药典与药品标准四)处方((GMP) 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二、介绍本次课学习内容: 1、药剂学定义、药剂学的分支学科2 、剂型重要性3 、药物剂型分类4 5、药剂学常用术语三、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药剂学的含义、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及分类、药剂学常用术语。

难点:药物制剂的重要性的理解。

四、具体内容讲解:(一)药剂学定义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药剂学分为制剂学和调剂学。

制剂学(药厂):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处方或其他有关处方将原料药 2345 6 7 8。

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习题+答案汇总

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习题+答案汇总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什么是生物药剂学?它的研究意义及内容是什么?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关于药物制剂或剂型用于生命有机体(或组织)的科学。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涉[1] 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它与生物化学、药理学、物理药学、药物动力学、药物治疗学等有密切关系,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但生物药剂学作为药剂学的一个分支,着重研究的是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它与药理学、生物化学在研究重点上有所区别。

它既不像药理学那样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某些部位的作用方式和机制,也不像生物化学那样把药物如何参加机体复杂的生化过程作为中心内容。

生物药剂学[1] 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更为密切。

生物药剂学[1]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剂型因素的研究。

研究药物剂型因素和药效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指的剂型不仅是指片剂、注射剂、软膏剂等剂型概念,还包括跟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粒径、晶型、溶解度、溶解速度、化学稳定性等)、制剂处方(原料、辅料、附加剂的性质及用量)、制备工艺(操作条件)以及处方中药物配伍及体内相互作用等。

(2)生物因素的研究。

研究机体的生物因素(年龄、生物种族、性别、遗传、生理及病理条件等)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3)体内吸收机理等的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机理对药效的影响,保证制剂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有效。

2、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一)剂型因素1.药物的某些化学因素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

2.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度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二)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属差异2.性别差异3.年龄差异新生儿因葡萄糖醛酸结合酶不足,加之肾功能发育不全,服用氯霉素后的消除过程受到影响,血药浓度升高,易蓄积中毒而致“灰婴综合征”。

生物药剂学教案首页(2021)

生物药剂学教案首页(2021)

生物药剂学教案首页(2021)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编号:_1-1_____ 课程名称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章节名称教学目的与要求生物药剂学李岩专业计划时数副教授临床药学 1学时班级专业层次编写时间使用时间 ____-1,2 本科 ____年4月 ____年4月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 1、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

3、了解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定义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的概念,剂型因素的概念难点:各个体内过程的区别。

介绍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内容:基本定义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的概念,剂型因素的概念。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组织安排:基本定义讲授5分钟,体内过程特点讲授30分钟,发展和相关学科介绍10分钟,小结5分钟。

教学手段自制电子讲义。

基本教材和参考书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二版,参考魏树礼主编《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剂学》等相关文献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并完成《生物药剂学》的撰写。

教研室审查意见同意备课内容。

教研室主任签字: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编号:_1-2_____ 课程名称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章节名称教学目的与要求生物药剂学李岩专业计划时数副教授临床药学 6学时班级专业层次编写时间使用时间 ____-1,2 本科 ____年4月 ____年4月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1、掌握药物胃肠道吸收的机理 2、熟悉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3、掌握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及其研究方法。

重点:胃肠道吸收机理难点: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及其容出度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更新情况吸收机理研究新进展和新方法,介绍其在药物转运系统中的应用。

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提高药物吸收的方法方法:课堂讲授。

内容:生物膜的构造,膜转运的四种机理及其特点,胃肠道的构造与功能,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影响药物吸收的理化因素和剂型因素,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提高药物吸收的方法和固体制剂的溶出度组织安排:生物膜的构造,膜转运的四种机理及其特点,胃肠道的构造与功能,讲授50分钟,影响吸收的生理因素和理化因素50分钟,提高吸收的方法讲授150分钟,固体制剂的容出度测定40分钟,小结10分钟。

生物药品分析课程设计

生物药品分析课程设计

生物药品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生物药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机理;2. 学生能了解生物药品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技术;3. 学生能理解生物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相关指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药品进行分析和评价;2. 学生能熟练操作实验仪器,进行生物药品的简易分析;3.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生物药品行业的发展动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生物药品在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增强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2. 学生能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3. 学生能关注生物药品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生物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药品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对生物学科有一定的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生物药品有一定了解,但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态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生物药品基本概念:生物药品的定义、分类、作用机理及特点;教材章节:第二章“生物药品概述”2. 生物药品分析技术:色谱法、光谱法、免疫学方法等;教材章节:第三章“生物药品分析技术”3. 生物药品质量控制: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稳定性评价;教材章节:第四章“生物药品质量控制”4. 生物药品案例分析:国内外生物药品研发、上市案例及分析;教材章节:第五章“生物药品案例分析”5. 实验教学:生物药品分析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教材章节:第六章“生物药品分析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生物药品基本概念;第二周:生物药品分析技术;第三周:生物药品质量控制;第四周:生物药品案例分析;第五周:实验教学。

生物药剂学(一)-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801)

生物药剂学(一)-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801)

生物药剂学(一)-2(总分36, 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1.已知某药的体内过程服从线性一室模型。

今有60kg体重的人体(肝血流速度为1500ml/min,肌酐清除率为120ml/min)静脉给药后得到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见下表)。

问关于此药的下列叙述中哪种组合是正确的全身清除率(ml/min)分布容积(L)血浆蛋白结合率(%)尿中排泄率(%)30 60 2051 此药的生物半衰期约1小时2 肾衰病人给予此药时,有必要减少剂量等事项3 由于此药的全身清除率受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不大,因此没有必要特别注意血浆蛋白的数量变化4 此药除肾排泄外,主要从肝脏清除,固肝脏清除率明显受肝血流速度的影响•A.正误正误•B.误误误正•C.正正误正•D.误误正误•E.正正正误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2.生物药剂学是•A.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科•B.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吸收分布与药效之间关系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科•C.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代谢排泄过程与药效之间关系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科•D.研究药物的剂型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科•E.研究机体生物型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科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A3.代谢的主要器官是•A.肝•B.肾•C.胆囊•D.小肠•E.胰脏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A4.一般溶剂化物中药物的溶出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B.有机溶剂化物>水合物>无水物•C.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水合物•D.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E.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A5.生物等效性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两种产品在吸收的速度上没有差别•B.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上没有差别•C.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与速度上没有差别•D.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剂量的药剂等效产品,它们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显著差别•E.两种产品在消除时间上没有差别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6.设人体血流量为5L,静脉注射某药物5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mg/ml,按一室分配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多少•A.5L•B.7.5L•C.10L•D.25L•E.50L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A7.Wanger-Nelson法(简称W-N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方法,它主要是用来计算下列哪一个模型参数•A.吸收速度常数Ka•B.达峰时间•C.达峰浓度•D.分布容积•E.总清除率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A8.药物在胃肠道吸收最主要的部位是•A.回肠•B.胃•C.大肠•D.结肠•E.小肠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9.消除速度常数的单位是•A.时间•B.毫克/时间•C.毫升/时间•D.升•E.时间的倒数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10.鼻粘膜给药的优点包括:•A.鼻粘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粘膜的高度渗透性有利于全身吸收•B.可避免肝脏首过作用、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C.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D.鼻腔内给药方便易行•E.以上都是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11.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是•A.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散剂>混悬剂>溶液剂•B.溶液剂>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C.包衣片>片剂>散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D.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散剂>包衣片•E.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散剂>片剂>包衣片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12.由Ficks扩散定律可知,胃肠道被动扩散吸收速率与哪一因素无关•A.胃肠道上皮细胞膜的扩散面积•B.胃肠道上皮细胞膜的厚度•C.胃肠液中的药物浓度•D.胃肠壁上载体的数量•E.吸收部位血液中的药物浓度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13.下面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叙述中,哪种组合是正确的1 因为在消化道吸收很少,所以没有口服制剂2 大部分以原型药物从肾排泄3 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较少4 主要的毒性为肾毒性和听觉器官毒性1 2 3 4•A.正误正误•B.正正误误•C.误误正正•D.误正误正•E.误正正正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14.下列有关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B.是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C.不具有生理学意义•D.可用来评价体内药物分布的程度•E.其单位通常以L或L/kg表示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15.以下为被动扩散特点的是•A.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C.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D.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E.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恻的移动过程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16.关于注射部位的吸收,错误的表述是•A.一般水溶液型注射剂中药物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B.血流加速,吸收加快•C.合并使用肾上腺素可使吸收减缓•D.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运•E.腹腔注射没有吸收过程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17.为迅速达到血浆峰值,可采取下列哪一个措施•A.每次用药量加倍•B.缩短给药间隔时间•C.首次剂量加倍,而后按其原来的间隔时间给予原剂量•D.延长给药间隔时间•E.每次用药量减半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18.关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是(C∞)max与(C∞)min的算术平均值•B.在一个剂量间隔内(τ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τ所得的商•C.是(C∞)max与(C∞)min的几何平均值•D.是(C∞)max除以2所得的商•E.以上叙述都不对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19.就下图回答下各项哪一项是正确的•A.单室静注图形•B.双室静注图形•C.单室尿药图形•D.单室口服图形•E.以上都不是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20.不属于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顺浓度梯度转运•B.需要消耗机体能量•C.药物吸收速度与载体数量有关,可出现饱和现象•D.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E.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A21.作为一级吸收过程输入的给药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多次静脉注射•B.静脉注射•C.肌内注射、口服、直肠、皮下注射等凡属非血管给药途径输入者•D.以上都不对•E.以上都对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22.关于肾排泄率正确的叙述是•A.肾排泄率=滤过率+重吸收率-分泌率•B.肾排泄率=重吸收率+分泌率-滤过率•C.肾排泄率=滤过率+分泌率-重吸收率•D.肾排泄率=滤过率+分泌率+重吸收率•E.肾排泄率=滤过率-分泌率-重吸收率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23.今有A、B两种不同药物,给一位患者静脉注射,测得其剂量与半衰期数据如下,请问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剂量(mg)药物A的t1/2(h)药物B的t1/2(h)40 10 3.4760 15 3.4780 20 3.47•A.说明药物B是以零级过程消除•B.两种药物都以一级过程消除•C.药物B是以一级过程消除•D.药物A是以一级过程消除•E.A、B都是以零级过程消除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24.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叙述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A25.一般多晶型药物中生物利用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稳定型>亚稳定型>无定型•B.稳定型>无定型>亚稳定型•C.亚稳定型>稳定型>无定型•D.亚稳定型>无定型>稳定型•E.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26.一位病人在饥饿与饭后的条件下各服用某非巴比妥催眠药,其血药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此下列哪种参考答案是正确的•A.饥饿时药物消除较快•B.食物可减少药物吸收速率•C.应告诉病人睡前与食物一起服用•D.药物作用的发生不受食物的影响•E.由于食物存在,药物血浆峰度明显降低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27.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方式包括•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E.以上都是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28.依Ficks扩散定律与胃肠道被动扩散吸收速率无关的因素是•A.胃肠液中的药物浓度•B.胃肠壁上载体的数量•C.吸收部位血液中的药物浓度•D.胃肠道上皮细胞膜的扩散面积•E.胃肠道上皮细胞膜的厚度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29.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而重要的参数是哪一项•A.t1/2和K•B.V和Cl•C.Tm和Cm•D.Km和Vm•E.K12和K21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30.生物药剂学用于阐明的关系是•A.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B.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C.吸收与剂型之间的关系•D.吸收、分布与消除之间的关系•E.代谢、排泄与消除之间的关系A B C D E分值: 1答案:B31.下列关于药物在体内半衰期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B.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C.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D.在任何剂量下,固定不变•E.与首次服用的剂量有关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32.对于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应该是•A.片剂•B.糖衣片•C.溶液剂•D.混悬剂•E.软膏剂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33.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排序是•A.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B.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乳剂•C.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乳剂>W/O乳剂•D.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E.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混悬液A B C D E分值: 1答案:D34.对主动转运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部位特异性•B.只要药物浓度增加,吸收速度就会相应增加•C.逆浓度梯度转运•D.需要消耗机体能量•E.有饱和现象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35.溶剂化物中药物的溶出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B.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C.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D.有机溶剂化物>水合物>无水物•E.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水合物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36.以下不是生物药剂学所讨论的药物的物理性状是•A.溶出速度•B.前体药物•C.溶解度•D.晶型•E.粒径A B C D E分值: 1答案:B1。

《生物药剂学》课件3篇

《生物药剂学》课件3篇

《生物药剂学》课件第一篇:生物药剂学概述生物药剂学是专门研究生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稳定性、免疫原性、药效学和生物工艺学等科学问题的学科。

生物制剂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制备的药物,其中包括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

生物制剂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效学特点,已成为现代医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生物药剂学中,生物制剂的制备是核心过程之一。

制备过程可以分为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和质量控制四个阶段。

在基因克隆阶段,需要构建包含目标基因的载体和转染细胞等。

表达阶段则是将目标基因转染到表达细胞中,使得细胞能够产生所需的蛋白质。

在生产纯化后的蛋白质药物中,需要去除细胞培养液中的杂质和其他蛋白质,以获得高纯度产品。

生物制剂的稳定性也是制备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生物制剂在不同的温度、湿度、pH、离子强度等条件下稳定性会发生变化。

为了保证生物制剂的质量,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确保其在制剂、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免疫原性也是生物制剂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生物制剂是利用活体细胞制备而成,所含有的杂质和变异体等可能会引起不良的免疫反应。

为了确保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杂质及变异体等进行控制和监测,并进行免疫原性评价,以确保生物制剂的质量。

</p> 药效学也是生物药剂学中的基本问题。

药效学是指药物对人体生理、生化过程及其对器官、组织以及细胞等的作用和反应。

生物制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药效学进行评价,确定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物工艺学是生物药剂学的基础。

生物工艺学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以细胞或者细胞培养进行药物的制备、提纯、质量控制等过程。

生物制剂的高效、低成本生产是生物工艺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生物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药品贡献力量。

</p> 第二篇:生物制剂的质量控制生物制剂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制备的药物。

8.2用药与急救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

8.2用药与急救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
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讨论和回答以下问题:“你们认为在家庭用药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你们如何正确使用药物?”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四)总结归纳
首先,我会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总结和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例如,我会列出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常用的急救措施和技能等。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一种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在用药与急救的教学中,我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和改进。
例如,在课后,我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反思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体验,以及对安全用药和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我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让每个小组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改进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兴趣。在用药与急救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导入方式:
首先,我通过向学生分享一些与安全用药和急救相关的实际案例,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例如,我可以讲述一个因为不当用药导致的健康问题,或者一个因为掌握了急救技能而成功救人的故事。
8.2用药与急救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八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的教材中,有一章节是关于“用药与急救”的内容。这一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常用的急救措施和技能。
结合这一章节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首先,我通过讲解安全用药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正确使用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关键作用。接着,我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为例,讲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安全用药的知识。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思考题、作业:
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与表观溶解度有何不同?如何求弱酸性药物的特性溶解度?
2.药物的真实分配系数与表观分配系数有何区别,能否求得真实分配系数?
3.测定药物的溶解度与分配系数时应当考虑哪些主要影响因素?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0)
2.通过液状石蜡微囊的制备,进一步理解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基本原理。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授课题目: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液体制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熟悉影响液体制剂质量的因素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讲授提纲:制备溶液型液体制剂
重点:1.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软膏剂制备过程中药物加入方法有几种?
2.影响药物从软膏基质中释放的因素有哪些?
3.软膏中药物释放试验中,半透膜选择有何要求?
4.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9)
(一)休止角的测定
(二)流出速度的测定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自制阿司匹林片、羟丙甲纤维素、防潮性欧巴代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助流剂的机制时什么?助流剂量过多会影响流动性的原因是什么?
3.硬脂酸镁是润滑剂,与助流剂的作用机制有什么不同?
2.熟悉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形状、颗粒大小、助流剂种类和含量)。

电子教案——药剂学1

电子教案——药剂学1

药剂学课程教案
课题 目的 及要 求 重点 难点 课型
液体药剂 第二节到第五节
课时 2 课时 总课时 102 授课时间
了解配置溶液性液体药剂的一般原则和操作注意事项
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种类,概念及特点
教法
教具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90 分钟
检查签名 学法指导
1、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芳香水剂和醑剂。 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制成可溶性盐,加入增溶剂,加入助溶剂(无机化合物,某 些有机酸及其钠盐,酰胺类化合物),更换溶剂或选用混合溶剂 3、配置溶液性液体药剂的一般原则和操作注意事项。 4、溶液剂的概念和溶质。 5、溶液剂的制法:溶解法,稀释法,化学反应法。 6、糖浆剂的概念和特点和质量要求。 7、糖浆剂的制法和注意。 8、芳香水剂的概念 9、醑剂的概念和制法。 10、甘油剂的概念和制法。 11、溶胶剂的概念和特性。
学法指导
1、液体制剂的概念:药物分散于适宜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2、液体制剂的特点:(1)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2)给药途径广,可内服也可
外用。(举例藿香正气水,内服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暑湿
感冒。外用 2 支放水中泡脚也可解暑湿感冒);(3)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4)能减少
异臭味——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羟苯酯类;山梨酸,季铵盐类,其他防腐剂。
(2)矫味剂:为掩盖和矫正药物的不良气味而加到药物制剂中去的物质称为矫味剂——
甜味剂(天然的——蔗糖和单糖浆,合成的——糖精钠),芳香剂,胶浆剂,泡腾剂。
(3)着色剂:又称色素和染料——天然色素,人工合成色素。
教后记
布置作业 1、液体制剂常用的溶剂是什么?2、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有哪些?3、常用的防腐剂有哪些?4、 液体制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是什么?

生物药剂学试题库+答案

生物药剂学试题库+答案

生物药剂学试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62题,每题1分,共62分)1.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理化性质因素不包括A、血管通透性B、药物的化学结构C、药物脂溶性D、药物分子大小E、药物的Pka正确答案:A2.对生物膜结构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不稳定性B、选择性C、不对称性D、半透性E、流动性正确答案:A3.一些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K+,Na+,单糖,氨基酸等)和有机酸碱的离子型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一般为A、促进扩散B、溶解扩散C、膜动转运D、限制扩散E、主动转运正确答案:E4.药物的体内过程中,生物转化又称为()A、吸收B、代谢C、排泄D、消除E、分布正确答案:B5.药物由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时,()药物容易向脑脊液转运。

A、弱碱性药物B、弱酸性药物C、大分子药物D、水溶性药物E、离子型药物正确答案:A6.机体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器官不包括A、肝脏B、脾脏C、肾脏D、肺脏E、汗腺正确答案:B7.关于药物的膜动转运描述错误的是A、是利用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向细胞内摄入的称为入胞作用,向外释放称为出胞作用。

C、膜动转运同样具有部位特异性,但是不需要消耗能量D、膜动转运对于蛋白质多肽的吸收特别重要。

E、摄取固体颗粒时称为吞噬,液体物质时称为胞饮。

正确答案:C8.下列药物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肺排泄A、磺胺嘧啶B、二甲双胍C、乙醚D、青霉素E、对乙酰氨基酚正确答案:C9.药物的被动重吸收过程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pKaB、药物的晶型C、药物的脂溶性D、尿液的pHE、尿量正确答案:B10.在溶出为限速过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 )状态A、漏槽B、溶解C、完全吸收D、动态平衡E、饱和正确答案:A11.对于多晶型药物,考虑到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最有利于药物制剂过程的是A、亚稳定性B、不稳定性C、稳定型D、无定型E、结晶型正确答案:A12.在经皮给药过程中,药物的蓄积过程主要发生在下列哪个部位A、角质层B、皮下脂肪层C、活性表皮层D、皮肤附属器E、真皮层正确答案:A13.药物的眼部给药欲发挥眼睛局部治疗作用,其吸收途径应为A、房水途径B、结膜途径C、鼻泪管途径D、角膜途径E、巩膜途径正确答案:D14.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大肠B、直肠C、结肠D、胃E、小肠正确答案:E15.鼻腔给药中,不溶性药物粒子最合适的粒径范围是A、2μm以下B、20μm以上C、2-20μmD、20μm以下E、0-50μm正确答案:C16.溶剂化物中,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A、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B、有机溶剂化物<水合物<无水物C、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D、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剂化物E、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正确答案:E17.容易诱导参与其生物转化的酶过量生成的药物是A、分子量较大的药物B、体内代谢快的药物C、肝中停留时间长,不容易发生代谢的药物D、肝中停留时间长、脂溶性好的药物E、药理活性高的药物正确答案:D18.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B、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C、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关系,但研究重点不同D、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正确答案:A19.关于鼻腔给药的特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多肽和蛋白质类等大分子药物难于吸收B、可增加药物的脑内浓度。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大规模作业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大规模作业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大规模作业答案1. 生物药剂学概述1.1 定义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以及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学科。

1.2 目的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是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以便设计出更有效、更安全、更可口的药物。

1.3 主要研究内容- 药物的吸收:研究药物通过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 药物的分布: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 药物的代谢: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化学转化过程。

- 药物的排泄: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过程。

2. 药动学概述2.1 定义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2 目的药动学的目的是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以便确定合适的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频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3 主要研究内容- 吸收:研究药物通过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 分布: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 代谢: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化学转化过程。

- 排泄: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过程。

-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的应用3.1 药物设计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物设计提供重要信息,如药物的分子结构、药物的剂型和给药方式等。

3.2 药物治疗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物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如药物的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频率等。

3.3 药物安全性评价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信息,如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的代谢产物等。

3.4 药物研发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信息,如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药物的疗效评价等。

4. 总结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是药物研发和治疗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物的设计、治疗和评价提供重要信息。

生物药剂学课程教案

生物药剂学课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生物药剂学课程教案课时安排:共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2. 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和药物传递系统;3. 熟悉生物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生物药剂学的基本原理;3. 药物传递系统;4. 生物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5. 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生物药剂学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2. 实验:进行生物药剂学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生物药剂学的应用;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激发创新思维。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生物药剂学基本概念的理解;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药剂学应用的深入理解;4. 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第一章:生物药剂学简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掌握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向。

教学内容:1.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2.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历程;3.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向。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向。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生物药剂学定义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生物药剂学研究方向的思考。

三、第二章:生物药剂学的基本原理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 药物的药效学原理;3. 药物的药动学原理;4. 药物的生物相容性。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效学原理和药动学原理;2. 实验:进行药物生物利用度实验,培养实验技能。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理解;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生物药剂学案例分析答案

生物药剂学案例分析答案

案例2- 1 处方:雷尼替丁胶囊。

每日2次;枸橼酸铋钾,每日4次,维生素B片610mg,每日2次。

分析:枸橼酸铋钾在胃液PH条件下,可在溃疡表面或溃疡基底肉芽组织形成坚固的氯化铋胶体薄膜,从而隔绝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粘膜的侵蚀作用。

而雷尼替丁为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与枸橼酸铋钾同时服用,将使枸橼酸铋钾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疗效。

合理用药:两药不能同时服用,应在服用枸橼酸铋钾后小时以上再服用雷尼替丁胶囊。

案例2-4硝苯地平(心痛定)是钙拮抗剂中德一种,其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动脉作用最强,抑制血管痉挛效果显着,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和高血压首选钙离子拮抗剂,宜于长期使用。

目前以研制出胶囊剂、普通片剂、膜剂、气雾剂、缓释片、透皮制剂、栓剂、控释片等。

规格:片剂:每片10mg;胶囊剂:每胶囊5mg;喷雾剂:每瓶100mg。

用法及用量:口服:1次5~10mg,每日3次,急用时可舌下含服,对慢性心力衰竭,每6小时20mg;咽部喷药:每次~2mg(约喷3~4下)。

问题:1.试分析硝苯地平各种剂型的吸收特点。

2.如何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宜的硝苯地平剂型1.答:胶囊剂的吸收特点:由于胶囊剂制备时不需加压力,服用后在胃中崩解快,囊壳破裂后,药物颗粒可迅速分散,故药物的吸收快,吸收较好。

普通片剂的吸收特点:片剂在胃肠道中经历着崩解、分散和溶出的全过程。

片剂充分崩解,分散成包含辅料的细颗粒,细颗粒进一步分散,药物溶解后才能被机体吸收。

膜剂的吸收特点: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快。

气雾剂的吸收特点:鼻腔给药。

①鼻粘膜内血管丰富,鼻粘膜渗透性高,有利于全身吸收;②可避开肝首过作用、消化道内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③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缓、控释片的吸收特点:①释药徐缓,时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②某些缓、控制剂可以按要求定时、定位释放,更加适合疾病的治疗。

透皮制剂的吸收特点:皮肤给药,经皮下毛细血管吸收,吸收慢。

生物药剂学课程教案

生物药剂学课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物药剂学课时:45分钟年级/专业:本科生物制药专业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3. 能够分析生物药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药剂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药剂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生物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生物药剂的制备和质量评价等。

3. 生物药剂学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药物载体技术、纳米药物技术等。

4. 生物药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分析。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药剂学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药剂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生物药剂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药剂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药剂学教材或相关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详细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生物药剂实例,用于案例分析。

五、教学难点1.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需要学生了解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生物药剂学的基本原理:需要学生掌握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生物药剂的制备和质量评价等基本原理。

3. 生物药剂学中的关键技术:需要学生了解药物载体技术、纳米药物技术等关键技术。

4. 生物药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分析:需要学生掌握生物药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分析方法。

生物药剂学案例分析 答案

生物药剂学案例分析 答案

案例2- 1 处方:雷尼替丁胶囊0.35g。

每日2次;枸橼酸铋钾0.3g,每日4次,维生素B片10mg,每日2次。

6分析:枸橼酸铋钾在胃液PH条件下,可在溃疡表面或溃疡基底肉芽组织形成坚固的氯化铋胶体薄膜,从而隔绝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粘膜的侵蚀作用。

而雷尼替丁为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与枸橼酸铋钾同时服用,将使枸橼酸铋钾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疗效。

合理用药:两药不能同时服用,应在服用枸橼酸铋钾后0.5小时以上再服用雷尼替丁胶囊。

案例2-4硝苯地平(心痛定)是钙拮抗剂中德一种,其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动脉作用最强,抑制血管痉挛效果显着,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和高血压首选钙离子拮抗剂,宜于长期使用。

目前以研制出胶囊剂、普通片剂、膜剂、气雾剂、缓释片、透皮制剂、栓剂、控释片等。

规格:片剂:每片10mg;胶囊剂:每胶囊5mg;喷雾剂:每瓶100mg。

用法及用量:口服:1次5~10mg,每日3次,急用时可舌下含服,对慢性心力衰竭,每6小时20mg;咽部喷药:每次1.5~2mg(约喷3~4下)。

问题:1.试分析硝苯地平各种剂型的吸收特点。

2.如何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宜的硝苯地平剂型?1.答:胶囊剂的吸收特点:由于胶囊剂制备时不需加压力,服用后在胃中崩解快,囊壳破裂后,药物颗粒可迅速分散,故药物的吸收快,吸收较好。

普通片剂的吸收特点:片剂在胃肠道中经历着崩解、分散和溶出的全过程。

片剂充分崩解,分散成包含辅料的细颗粒,细颗粒进一步分散,药物溶解后才能被机体吸收。

膜剂的吸收特点: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快。

气雾剂的吸收特点:鼻腔给药。

①鼻粘膜内血管丰富,鼻粘膜渗透性高,有利于全身吸收;②可避开肝首过作用、消化道内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③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缓、控释片的吸收特点:①释药徐缓,时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②某些缓、控制剂可以按要求定时、定位释放,更加适合疾病的治疗。

生物药剂学(一)_真题-无答案

生物药剂学(一)_真题-无答案

生物药剂学(一)(总分74,考试时间90分钟)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 口服剂型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A.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B.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C.丸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D.胶囊剂>散剂>颗粒剂>片剂>丸剂E.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2. 口腔唾液的pH值为A.4.0~7.4B.4.8~7.4C.5.8~7.4D.6.5~7.4E.6.8~7.43. 以下药物经不同途径进入体循环,不受肝首过作用的是A.被胃吸收的药物经胃冠状静脉、胃网膜左静脉等进入肝门静脉B.吸收到小肠内毛细血管中的药物经过十二指肠静脉小肠静脉、上肠系膜静脉进入肝门静脉C.肠吸收的药物经过上肠系膜静脉、下肠系膜静脉进入肝门静脉D.经淋巴系统吸收的药物进入全身循环E.药物由肝门静脉、进入肝继而进入体循环4. 药物相互作用类型多种多样,以下哪种不属药物相互作用A.物理方面变化B.化学方面变化C.药动学方面变化D.药效学方面变化E.生理学方面变化5. 肌注氯霉素后给予环己烯巴比妥时,环己烯巴比妥催眠作用的时间随着氯霉素剂量的增加而延长,属于A.酶抑作用B.酶促作用C.协同作用D.相加作用E.竞争性拮抗作用6. 下列叙述药物从中枢神经系统向组织中排出,正确的是A.从血液转运至脑内的药物,可直接从脑内排出体外B.药物从脑脊液向血液中排出,以被动转运方式进行C.药物排出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脑脊液和脉络丛D.药物排出过程中无需脉络丛参与E.右旋糖酐或白蛋白之类高分子通过蛛网膜要有能量参与,即转运机制7. 不受西咪替丁抑制的药物A.华法林B.地西泮C.苯妥英钠D.卡马西平E.胃复安8. 下列叙述中,哪个不属于受酶活力限制的速度过程的特点A.体内药物下降呈指数关系B.消除50%药物的时间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C.AUCo→∞与药物吸收的量是不成正比关系D.药物的排泄受剂量和剂型影响E.可能存在其他药物对受酶活力限制的速度过程的竞争性抑制9. 下列叙述中,哪一点属于一级速度过程的特点A.一次给药后,药物转运速度在任何时间都是不变的B.一次给药的AUCo→∞与剂量成正比C.一次给药后尿排泄量与剂量无关D.半衰期随剂量改变而改变E.一次给药后IgC-t图不呈线性关系10. 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D.不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11. 药物的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透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C.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D.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E.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进入皮肤深层12. 药物从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机制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A.主要通过被动转运B.主要通过主动转运C.药物的非离子型分子透过细胞类脂质D.离子型的药物向CNS转运极困难E.一般说来,弱碱性药物容易向脑脊液转运13. 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改变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正确的提法是A.老年人对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敏感性降低B.老年人葡萄糖耐量减低C.老年人受体功能增强D.常规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时,药效降低E.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作用时间缩短14. 下列哪种不属于影响溶液中药物吸收的因素A.络合物的形成B.化学稳定性C.溶液的黏度D.渗透压E.pKa15. 以下哪些不属于溶出度测定方法A.转篮法B.桨法C.化学法D.循环法E.崩解法16. 溶出度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加入释放介质剂量是A.500mlB.600mlC.750mlD.900mlE.1000ml17. 中国药典二部对普通片剂溶出标准为A.30min溶出达70%以上B.30min溶出达75%以上C.45min溶出达70%以上D.45min溶出达75%以上E.60min溶出达70%以上18. 小肠在pH多少的情况下,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理想环境A.3~4B.4~5C.5~7D.5~6E.6~819. 以下组织中,哪个组织的循环速度比较慢A.脑B.肝C.肾D.脂肪E.皮肤20. 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理论依据是Noyes-Whitney扩散溶解方程:dC/dt=DS/h·Cs-C)当Cs一定时影响溶出度(dC/dt)的主要因素是A.C(溶液中t时刻的浓度)B.t(时间)C.S(表面积)D.A(扩散层厚度)E.D(扩散系数)21. 下列哪种剂型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A.微丸B.微球C.滴丸D.软胶囊E.脂质体22. 关于药物对孕妇的影响,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A.静脉滴注大剂量四环素治疗肾盂肾炎,可引起爆发性肝脏代谢失调,死亡率很高B.妊娠后期应用红霉素十二烷基硫酸盐引起阻塞性黄疸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加C.需要解热镇痛药时,应选用对乙酰氨基酚,而不用阿司匹林D.对泻药、利尿药等药物的敏感性降低E.若患有结核、贫血等疾病,合理的治疗对胎儿有利23. 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内循环的过程,不包括A.口含片剂B.内服溶液剂C.胶囊剂D.静脉输液E.吸入剂24. 下列表达中,哪个不属于药动学研究的内容A.对于药动学实验中获得实测数据,寻求能够可观的反应药物体内动态特征的数据处理方法B.通过实验求出各种药物的药动学参数,从而把握这些药物在体内质变过程的规律C.研究各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及其测定于计算方法给出药剂内在质量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D.提出各种有合理依据的模型,求出模型的解E.探讨化学结构与药动学的特征之间关系,指导药物化学结构改造,定向寻找高效、低毒的新药25. 下列表达胎盘屏障的性质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胎盘转运机制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B.胎盘屏障的性质与其他生物膜不同C.胎盘作用过程明显不同于血脑屏障D.大部分药物以主动转运通过胎盘E.水溶性药物容易通过胎盘屏障2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固体剂型的吸收速度比溶液剂慢B.经胃肠道给药的固体剂型以被动扩散为主C.经胃肠道给药的固体剂型以主动吸收为主D.药物从颗粒中溶出的速率小于药物从粉末中的溶出速率E.固体剂型要经过崩解、溶出后,才能被吸收27. 针对儿童用药,下列哪项不正确A.应用利尿剂应间歇给药B.不宜使用喹诺酮类药物C.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解热镇痛药是扑热息痛D.治疗感冒的常用药是感冒通E.根据身体需要使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28.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大致可分A.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B.被动扩散转运C.扩散转运、简单扩散D.主动转运、被动转运E.特殊转运29. 洋地黄毒苷的生物半衰期的主要原因A.Cmax大B.表观分布容积大C.AUCo→∞大D.存在肝肠循环E.受体亲和力大30. 影响溶液中药物吸收的因素A.络合物的形成、溶液的黏度、渗透压、胶团的增溶作用及化学稳定性等B.助溶剂、溶液的pH值、溶液的黏度、胶团的增溶作用及化学稳定性等C.络合物的形成、溶液的pH值、渗透压、溶液的黏度等D.溶液的黏度、胶团的增溶作用、渗透压、络合物的形成等E.络合物的形成、溶液的pH值、药物油/水的分配系数影响及化学稳定性等31. 药物代谢可以在哪些器官和部位进行A.肝、血浆、胃肠道、肺、皮肤、肾、鼻黏膜、脑和其他组织B.肝、口腔、胃肠道、肺、肾、脑和其他组织C.胃肠道、血浆、肺、脑、肾、鼻腔、和其他组织D.血浆、肺、肾、鼻黏膜、皮肤、口腔、胰腺和其他组织E.肝、血浆、肺、皮肤、脑、胃肠道、口腔、肾和其他组织32.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房室"只代表心脏B."房室"只代表脑组织C."房室"代表心、肝、肾、肺中某一个器官D."房室"是从药物分布的速度与完成分布所需时间划分,不具有解剖学的实际意义E.为了实用,体内方式越多越好33. 下列哪种属于影响吸收过程的相互作用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加强硫酸镁引起的呼吸麻痹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氯丙嗪合用,增加协同作用C.排钾利尿剂使心脏对强心苷敏感化D.使用新霉素同时服用维生素K1,相对加强合用抗凝剂的活性E.苯巴比妥与华法林合用时使华法林抗凝作用减弱34. 肾小球的滤过率试验,最佳的药物A.葡萄糖B.果糖C.乳糖D.甜菊苷E.菊粉35. 药物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转运,哪种血流速度比淋巴流速快A.50~100倍B.100~200倍C.200~300倍D.200~400倍E.200~500倍36. 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有时十分重要,下列表达中不属此范围的A.脂肪类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B.蛋白质类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C.淋巴循环药物也通过肝脏,而存在首过作用D.传染病使淋巴系统成为病灶,必须使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E.癌症转移,使淋巴系统成为病灶,必须使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37. 人的两只肾单位总数为A.50万个以上B.100万个以上C.150万个以上D.200万个以上E.250万个以上38. 当胆汁中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血浆中浓度,药物由血液向胆汁分泌机理有诸多特点,以下哪个不属此列A.存在饱和现象B.属被动转运C.能逆浓度梯度转运D.受代谢抑制剂的抑制E.与相同转运系统的药物共存时出现竞争性抑制39. 某药静脉注射约3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A.1/2B.1/4C.1/8D.1/16E.1/3240. 为了使栓剂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它在直肠中最佳用药部位是A.距肛门口2cm B.距肛门口6~8cmC.接近直肠上静脉D.接近直肠下静脉E.接近肛门括约肌41.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阴离子转运系统的是A.需要能量,可受硝基苯酚(DNP)的抑制B.可从低浓度向高反方向转运,甚至有的药物只需通过一次肾血液循环,就可将药物几乎全部从血浆中清除C.通过高浓度向低浓度被动转运D.通过该机制转运的有机酸有竞争性抑制E.如逐渐增高血浆中浓度时,药物转运量将达恒定值,即为肾小管分泌的饱和转运量42. 下列哪种说法是对的A.维生素B2可制成缓释制剂,提高维生素B2在小肠的吸收B.抗菌素为了减少给药次数,常制成缓释、控释制剂C.所有药物都可以采用适当的手段制备成缓释制剂D.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药物,为了减少给药次数最好做成缓释、控释制剂E.青霉素普鲁卡因的疗效比青霉素的疗效显著延长,是由于青霉素普鲁卡因的溶解度比青霉素钾的溶解度小43. 药物的t1/2为1小时,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之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度常数kb约为A.0.05h-1B.0.78h-1C.0.14h-1D.0.99h-1E.0.42h-144. Wanger-Nelson法常用来计算A.吸收速度常数KaB.达峰浓度C.表观分布容积D.达峰时间E.清除率45. 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宜选用或减量的药物A.青霉素B.大环内酯类抗生素C.万古霉素D.磷霉素E.利福平46. 药物的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进入深部组织C.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D.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47. 药物的红细胞转运,下列哪一个正确A.药物向红细胞内转运,主要通过主动转运B.药物向红细胞内转运,主要通过促进扩散C.药物向红细胞内转运,主要通过被动转运D.药物向红细胞内转运,一般通过被动转运E.Na+K+通过被动转运进入红细胞48. 关于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不正确的说法A.需要酸性环境水解生效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B.血液中游离药物的浓度增加C.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缩短D.一些经肝脏代谢的药物会使血药浓度升高E.水溶性药物的血峰浓度增高49. 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数平均值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D.达稳态时的累计因子与剂量有关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3)min的几何平均值50. 药效动力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中,以下不改变其药理效应的方式是A.在受体部位进行竞争B.用于不同受体C.两种药间隔3个半衰期分别给药D.改变受体部位的其他成分E.影响不同的生理系统51. 下列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正确说法A.是研究药物、剂型与生理因素相关的科学B.是药剂学的基础,可以指导医院药学工作者合理安全用药C.是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并研究这些过程与药理强度的相关性的科学D.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之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E.是研究药物对机体某些部位的作用机制及其方式52. 下列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哪个属于被动转运A.胞饮作用B.滤过作用C.细胞吞噬作用D.促进扩散E.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转运53. 药动学与许多学科相关,指出下列与药动学关系不密切学科A.药效动力学B.临床药学C.药剂学D.数学E.药物经济学54. 以下药物哪种属酶诱导作用A.单胺氧化酶抑制剂B.安替比林C.氯霉素D.华法林E.西咪替丁55. 假如一种新药口服首过效应很强,下面哪一种剂型的生物利用度较好A.水溶液剂B.混悬剂C.舌下含片D.缓释片剂E.胶囊剂56. 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A.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C.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减少D.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E.t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57.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胃液的pH约在1~3左右,有利于弱酸性药物吸收B.胃液的pH约在5~7左右,有利于弱酸性药物吸收C.小肠的pH约在5~6左右,有利于弱酸性药物吸收D.小肠液的pH约在5~7左右,有利于弱酸性药物吸收E.大部分药物不受药物pH的影响58. 以下哪个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A.呼吸系统B.肾脏C.肝脏D.消化道E.胆汁59. 酸性尿液不会促进排泄增加的是A.普鲁卡因B.奎尼丁C.氨茶碱D.磺胺甲基异哑唑(SMZ)E.哌替啶60. 使药物恒速释放或近似恒速释放的片剂A.口含片B.舌下片C.多层片D.肠溶片E.控释片61. 不属于"人工肾"技术所要求的条件A.药物有较好的脂溶性B.药物有较好的水溶性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不紧密D.药物分子量小于500E.分布容积小62. 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A.表观分布容积大B.表观分布容积小C.半衰期长D.半衰期短E.吸收速度常数Ka大63. 药物从毛细血管向末梢组织淋巴液的转运速度依次为A.肝>肠>颈部>皮肤>肌肉B.肠>颈部>肌肉>肝>皮肤C.肝>肠>皮肤>颈部>肌肉D.肠>肝>肌肉>皮肤>颈部E.皮肤>肌肉>肝>肠>颈部64. 哪种叙述不属于吸收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A.改变胃肠道pH值B.吸附作用C.胃排空速率D.肝脏血流速度E.改变胃肠蠕动65. 硝酸甘油通过舌下或颊给药时发挥作用的正确时间A.2~5分钟B.4~10分钟C.10~45分钟D.15~60分钟E.30~60分钟66. 以下哪种药物与青霉素同时应用时,可提高青霉素的血浆药物浓度A.碳酸氢钠B.氯化铵C.葡萄糖输液D.维生素CE.丙磺舒67. 以下哪个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A.消化道B.胆汁C.呼吸系统D.肾脏E.汗腺68. 以下药物哪种属酶抑制作用的是A.利福平B.巴比妥类C.氯霉素D.苯妥英钠E.卡马西平69. 药物代谢正确表达是A.药物受到肠道菌丛的作用从而失效B.药物给药后,从消化道排出C.药物只有受到体内酶的作用而被代谢D.药物吸收后被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或器官E.药物受到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70. 肾清除率是定量描述药物通过肾的排泄效率,常用以下符号表示之A.K B.VdC.KeD.CmaxE.Clr71. 下列单词中,哪一个为"药动学"A.pharmacology B.pharmacodynamicsC.pharmacokineticsD.pharmaceuticalE.pharmacopoeia72.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A.生理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剂型B.个体差异、剂型因素C.生理因素、剂型因素、透皮吸收促进剂D.性别差异、剂型因素、用药部位不同E.年龄差异、透皮吸收促进剂73.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固体剂型的吸收速度比溶液剂慢B.固体剂型要经过崩解、溶出后,才能被吸收C.经胃肠道给药的固体剂型以被动扩散为主D.经胃肠道给药的固体剂型以主动吸收为主E.固体剂型药物内增溶剂越多吸收越好74. 以下哪些药物能加速胃排空速度A.抗胆碱药B.麻醉药C.止痛药D.β-肾上腺受体激动剂E.β-受体阻断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2-1处方:雷尼替丁胶囊0.35g。

每日2次;枸橼酸铋钾0.3g,每日4次,维生素B6片10mg,每日2次。

分析:枸橼酸铋钾在胃液PH条件下,可在溃疡表面或溃疡基底肉芽组织形成坚固的氯化铋胶体薄膜,从而隔绝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粘膜的侵蚀作用。

而雷尼替丁为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与枸橼酸铋钾同时服用,将使枸橼酸铋钾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疗效。

合理用药:两药不能同时服用,应在服用枸橼酸铋钾后0.5小时以上再服用雷尼替丁胶囊。

案例2-4硝苯地平(心痛定)是钙拮抗剂中德一种,其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动脉作用最强,抑制血管痉挛效果显著,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和高血压首选钙离子拮抗剂,宜于长期使用。

目前以研制出胶囊剂、普通片剂、膜剂、气雾剂、缓释片、透皮制剂、栓剂、控释片等。

规格:片剂:每片10mg;胶囊剂:每胶囊5mg;喷雾剂:每瓶100mg。

用法及用量:口服:1次5~10mg,每日3次,急用时可舌下含服,对慢性心力衰竭,每6小时20mg;咽部喷药:每次1.5~2mg (约喷3~4下)。

问题:1.试分析硝苯地平各种剂型的吸收特点。

2.如何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宜的硝苯地平剂型?1.答:胶囊剂的吸收特点:由于胶囊剂制备时不需加压力,服用后在胃中崩解快,囊壳破裂后,药物颗粒可迅速分散,故药物的吸收快,吸收较好。

普通片剂的吸收特点:片剂在胃肠道中经历着崩解、分散和溶出的全过程。

片剂充分崩解,分散成包含辅料的细颗粒,细颗粒进一步分散,药物溶解后才能被机体吸收。

膜剂的吸收特点: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快。

气雾剂的吸收特点:鼻腔给药。

①鼻粘膜内血管丰富,鼻粘膜渗透性高,有利于全身吸收;②可避开肝首过作用、消化道内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③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缓、控释片的吸收特点:①释药徐缓,时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②某些缓、控制剂可以按要求定时、定位释放,更加适合疾病的治疗。

透皮制剂的吸收特点:皮肤给药,经皮下毛细血管吸收,吸收慢。

①避免肝脏首过作用和肠胃道的酶降解;②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性;③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具缓释长效作用;④使用方便、安全,如有副作用,随时可中断给药。

栓剂的吸收特点:①药物可以避免胃肠PH和酶的影响和破坏;②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采用直肠给药;③作用时间一般比口服片剂长;④可作为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的吸收部位。

2.答:急用时,可选择吸收快的给药途径,如舌下含服片剂。

而对于慢性疾病,可用其他相对吸收比较慢的剂型,如胶囊剂、换控释片等。

案例2-7某医院自行研制的医院制剂品种消食口服液,是消化科特别是小儿科的常用药,处方由大黄、厚朴、茯苓、陈皮、鸡内金、术香等十余味中药组成。

功能与主治:消食健胃,行气通便,页卧不宁之实证。

在临床应用一段时间后,反应平平,使用量无法提高。

经过对饮片来源、质量、生产工艺流程的分析研究后,决定将煎煮提取工艺进行改进,原工艺:本处方中的所有各味药,加水煎煮3次,时间分别为2h、1.5h、1h;将三次煎液混合,静置沉淀18h,取上清液,滤过,浓缩至适量,离心,取澄清液加入适量单糖浆搅匀,滤过,调整浓度。

再行灌装,封口,灭菌即得。

新工艺是将大黄单独煎煮二次,合并,静置28h,取上清液与中方余药提取煎煮液(按原制法所得)混合。

加入适量单糖浆,过滤、调整浓度、灌装、灭菌即得。

新工艺经过两年的具体操作实践被确立,该品种的实用功效今非昔比。

每年销量是原来的10倍,成为该院的品牌产品之一。

问题:1.本案例中制剂疗效改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为提高挥发性药品的吸收,保证其疗效,在制剂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1.答:大黄中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和鞣质类。

蒽醌类中德番泻苷具有泻下作用,而鞣质类中含有没食子酸,没食子酸具有止泻作用。

如大黄煎煮三次,会使番泻苷结构破坏,失去泻下效果,反而会造成便秘。

2.答:因为药品的制备工艺和配方两方面都会影响其疗效,因此在制剂过程中要注意这两方面。

案例2-8水飞蓟素是天然的黄铜木脂素类化合物。

该要毒性小,在保肝、降血脂、保护心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由于水飞蓟素男溶于水,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影响了其临床疗效。

而增加水飞蓟素溶解速度或改变其溶出,将可以改善其吸收特性,提高生物利用度。

有研究将水飞蓟素作如下处理:取水飞蓟素482g,加4000ml甲醇热回流溶解,另取葡甲胺195g,加2000ml甲醇热回流溶解后,在搅拌下趁热加入前液中,继续热回流搅拌3omin,减压除尽甲醇,残留物与40~50℃真空干燥5h,产品为黄色结晶性粉末。

该粉末易于溶于水。

问题:1.上述案例是采取何种方法提高将水飞蓟素的溶解度。

2.提高将水飞蓟素的溶解度或溶出速度的方法还有哪些?1.答:采用的方法为:制成可溶性盐(水飞蓟素葡甲胺盐),水飞蓟素为酸性物质,而葡甲胺为弱碱性物质,两个反应可成可溶性盐。

2.答:提高将水飞蓟素的溶解度或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制成可溶性盐;选择合适的晶型和溶媒化物;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用亲水性饱和材料制成包合物;增加药物的表面积。

案例3-1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相续问世,它们组成强有力的“四联”治疗方案,使控制结核病流行成为可能。

1944年发明的链霉素(SM)是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细胞外的结核菌有快速杀灭作用,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是WHO建议的标准短程治疗结核病方案中的适用药物。

给药途径和剂量为:治疗强化期成人每日肌内注射0.75g,巩固期采用间歇疗法,每周2~3次,每次肌内注射1g。

问题:1.应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时能否用口服给药方式?2.链霉素能否静脉推注?1.答:不可用于口服,因为链霉素在胃肠道不吸收。

2.答:链霉素静注容易使血药浓度大于50ml/L,导致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案例3-3某患者采用雌二醇片剂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和预防更年期综合症,每天给药3次,每次口服1.5mg,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改用雌二醇贴剂,每三天贴1剂,每剂含雌二醇4mg,疗效与口服给药一致,不良反应消失。

问题:1.长期口服雌二醇为什么会导致肝功能异常?2.改用贴剂后给药剂量大大降低,疗效没有下降,不良反应消失,为什么?1.答:因为雌二醇经过了肠肝循环。

雌二醇在肝脏代谢后经胆汁流进十二指肠,经过小肠,然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经过循环,再次进入肝脏,加重肝脏负担,最后造成肝损害。

2.答:因为贴剂经皮肤给药,有皮下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因此需要的药物剂量减少,而且没有首过效应,减轻对肝的负担,不良反应消失。

案例3-5患者,女,58岁,患腰背痛一年半,曾长期服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无明显效果。

超声定量骨密度测定仪检测跟股骨密度(BMD),T-2.5,肝肾功能均正常。

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转移癌、对发行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等疾病,诊断为老年性骨质疏松。

医生处方建议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每日一次40g喷鼻治疗,并建议常吃含钙及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疼痛缓解后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服用半年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且BMD检查显示骨质疏松有明显改善。

问题:1.鲑鱼降钙素为什么可以通过喷鼻剂进行给药?2.鼻粘膜给药有什么优点?1.答:鲑鱼降钙素在水中易水解,临床上常制成冻干粉,在酸性环境下可加快其水解,因此不能口服;喷鼻剂可通过鼻粘膜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达到治疗目的。

2..答:鼻粘膜给药优点:①鼻粘膜内血管丰富,鼻粘膜渗透性高,有利于全身吸收;②可避开肝首过作用、消化道内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③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④鼻腔内给药方便易行。

案例3-7患者,男,7岁。

某年冬天偶感风寒,刚开始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后咳嗽、喘息剧烈、夜不安枕,气息不畅、有喘息声。

到医院就诊后,医生诊断为喘息气管炎,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进行肺部雾化治疗,每日2次,同时口服止咳平喘药和抗菌药,患者病情逐渐好转,7日后出院。

问题:1.沙丁胺醇气雾剂肺部给药是通过什么途径吸收的?2.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1.答:沙丁胺醇气雾剂肺部给药吸收途径:通过口腔吸收,经过咽喉进入呼吸道,到达肺部。

2.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有:①药物粒子在气道中的沉积;②生理因素:纤毛运动、呼吸道的直径、呼吸量、呼吸频率和类型呼吸道粘膜上的黏液层、呼吸道粘膜上的吞噬细胞和各种代谢酶;③剂型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制剂因素(处方组成、吸入设备的构造)案例4-1(1)有报道将末端带羧基的磷脂酰乙醇胺(PE)的PEG衍生物(DPPE-PEG3000-COOH)掺入脂质体中制成长循环脂质体,再通过羧基酯化作用,将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1或小鼠LgG共价连接到该脂质体表面制成免疫脂质体。

体外靶细胞杀伤活性检测和小鼠组织分布实验表明,此种多柔比星免疫脂质体有选择性杀伤靶细胞(人膀胱癌细胞)的能力,在血中的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并减少了在肝、脾的的聚集。

(2)有研究者合成了含有叶酸-PEG-二硬脂酸磷脂酰乙醇胺(DSPE)的脂质体,在体外分别用含高密度叶酸受体的M109细胞(鼠肺癌细胞)和含低密度叶酸受体的人表皮癌细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酸修饰脂质体显著增加了脂质体对富含叶酸受体的肿瘤细胞的结合力。

问题:1.上述药物制成不同载药微粒后,分布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2.这些微粒载药系统为什么会出现靶向性?1.答:多柔比星免疫脂质体有选择性杀伤靶细胞(人膀胱癌细胞)的能力,在血中的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并减少了在肝、脾的的聚集;叶酸修饰脂质体显著增加了脂质体对富含叶酸受体的肿瘤细胞的结合力。

2.答:因为本脂质体微粒表面有PEG这种亲水性高分子修饰,可提高微粒的亲水性和柔韧性,明显增加微粒的空间位阻,不易被单核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减少在肝、脾的聚集并使之具有长循环的特点。

在微粒表面除了有PEG 外,同时连接相应的抗体或配基,使微粒对具有对靶组织或细胞进行主动识别的能力,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

案例4-2镇静催眠类药物戊巴比妥钠与硫喷妥钠结构类似,当2-位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后,硫喷妥钠脂溶性明显增强,给药后易透过血脑屏障迅速分布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

问题:1.戊巴比妥钠与硫喷妥钠结构类似,为什么硫喷妥钠可用于诱导麻醉?2.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1.答:因为2-位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硫喷妥钠脂溶性明显增强,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迅速分布到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可用于诱导麻醉。

而戊巴比妥本身不能满足诱导麻醉的条件,同时其半衰期长,在体内停留久,脂溶性不高,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戊巴比妥钠不能用于诱导麻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