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术语与标准

合集下载

水质检测标准有哪些

水质检测标准有哪些

水质检测标准有哪些水质检测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物质的成分、性质和数量进行检测分析,以评价水质的好坏,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保护水资源环境。

水质检测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的标准要求。

水质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水质安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质检测标准包括对水体中各种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质、无机物质、重金属、微生物等。

有机物质主要包括溶解性有机物和悬浮物中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对水质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价。

无机物质主要包括水中的无机盐类、硬度物质等,这些物质对水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g/cm³的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测。

微生物是指水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对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检测。

其次,水质检测标准还包括对水体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测。

水体的物理性质包括水质的透明度、色度、浊度、气味、味道等,这些性质对水质的直观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

透明度是指水体透光的能力,透明度越高,水质越好;色度是指水体的颜色深浅,颜色越浅,水质越好;浊度是指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含量,浊度越低,水质越好;气味和味道则是直接影响水质的感官指标,需要进行专门的检测和评价。

此外,水质检测标准还包括对水体的生物学性质进行检测。

水体的生物学性质主要包括水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植物等。

这些生物对水质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生态平衡状况等。

浮游生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微小生物,包括浮游藻类、浮游动物等,它们对水质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

底栖生物是指栖息于水底的生物,它们对水质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们对水质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

总铁在环境水质的标准国标

总铁在环境水质的标准国标

总铁在环境水质的标准国标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各类环境水体中总铁的监测和评价。

2. 术语和定义2.1 总铁:指水中溶解态和悬浮态的所有铁化合物的总和。

2.2 健康限值:指总铁含量达到该值以下时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标准。

3. 健康限值和监测方法3.1 健康限值3.1.1 饮用水:总铁限值为0.3 mg/L。

3.1.2 地表水:总铁限值为0.5 mg/L。

3.1.3 地下水:总铁限值为0.2 mg/L。

3.2 监测方法3.2.1 采用标准方法测定总铁含量,其中适用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3.2.2 监测频率:针对饮用水,每季度进行监测;针对地表水,每半年进行监测;针对地下水,每年进行监测。

4. 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4.1 当总铁含量超过健康限值时,应进行相关健康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水源安全。

4.2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水源治理、水处理工艺优化、水质监测及分析等。

5. 标志与标识5.1 相关部门应在供水单位的饮用水供应设施和环境水体周围建立标志和标识,以提醒人们关注总铁的含量。

5.2 标志和标识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6. 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以下文件:×××国家标准编号1×××国家标准编号2×××国家标准编号3注:以上引用标准为示例,并非真实存在的国家标准。

备注:此标准仅为参考,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水质监测常用概念监测数据的五性 (1)

水质监测常用概念监测数据的五性 (1)

水质监测常用概念(1)一、监测数据的五性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环境监测结果的“五性”反映了对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

1.代表性(representataion)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水质总体的真实状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某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和水质状况。

任何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不可能是十分均匀的,因此要使监测数据如实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必须充分考虑到所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首先要优化布设采样点位,使所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

2.准确性(accuracy)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从试样的现场固定、保存、传输,到实验室分析等环节影响。

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

准确度常用以度量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或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准确度的评价方法:可用测量标准样品或以标准样品做回收率测定的办法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的准确度。

(1)标准样品分析通过分析标准样品,由所得结果了解分析的准确度。

(2)回收率测定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标准物质测其回收率,这是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确定准确度的方法,从多次回收试验的结果中,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

按下式计算回收率P:回收率p(%)=(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3)不同方法的比较通常认为,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具有相同的不准确性的可能性极小,当对同一样品用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测定,并获得一致的测定结果时,可将其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

水质术语

水质术语

臭(odor)臭是检验原水与处理水的水质必测项目之一。

水中的臭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天然物质的分解或与之有关的微生物活动。

由于大多数臭太复杂,检出浓度又太低,故分离与鉴定产臭物质很难。

残渣残渣分为总残渣、总可滤残渣与总不可滤残渣三种。

它们是表征水中溶解性物质、不溶性物质含量的指标。

总残渣指水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包括总不可滤残渣与总可滤残渣。

总可滤残渣指将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再在一定温度下烘至恒重所增加的重量。

一般测定103~105℃烘干的总可滤残渣,但有时要求测定180±2℃烘干总可过滤残渣。

总不可过滤残渣(悬浮物,SS)指水样经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物质,于103~105℃烘至恒重得到的物质量。

它包括不溶于水的泥沙、各种污染物、微生物及难溶无机物等。

地面水(Surface water)流过或静止在陆地表面的水。

电导率(conductivity)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

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不同类型的水有不同的电导率。

底质(bottom sediment)底质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的产物,污水排出污与河(湖)床母质等随水流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

废水(Wastewater)生产过程中、使用后排放或产生的水,这种水对该过程无进一步直接利用的价值。

氟化物(Fluoride)氟化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中,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饮用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

缺氟易患龋齿病。

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5mg/L的水时,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有色冶金、钢铁与铝加工、玻璃、磷肥、电镀、陶瓷、农药等行业排放的废水与含氟矿物废水是氟化物的人为污染源。

测定水中氟化物的主要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水质 词汇 第一部分(HJ 596.1-2010 )

水质 词汇 第一部分(HJ 596.1-2010 )

HJ596.1—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596.1—2010HJ 596.1~7—2010代替GB 6816—86和GB 11915—89水质词汇第一部分Water quality—Vocabulary Part 1(等效采用ISO 6107.1—2004)2010-11-05发布 2011-03-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HJ596.1~7—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81号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水质词汇第一部分》等七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一、水质词汇第一部分(HJ 596.1—2010);二、水质词汇第二部分(HJ 596.2—2010);三、水质词汇第三部分(HJ 596.3—2010);四、水质词汇第四部分(HJ 596.4—2010);五、水质词汇第五部分(HJ 596.5—2010);六、水质词汇第六部分(HJ 596.6—2010);七、水质词汇第七部分(HJ 596.7—2010)。

以上标准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发布的下述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废止,标准名称、编号如下:一、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 6816—86);二、水质词汇第三部分~第七部分(GB 11915—89)。

特此公告。

2010年11月5日HJ596.1—20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质词汇,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 6816—86)和《水质词汇第三部分~第七部分》(GB 11915—89)的修订。

本标准分别首次发布于1986年和1989年,原起草单位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水质总磷标准

水质总磷标准

水质总磷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限值、监测要求、污染控制要求、报告要求、记录要求和标准实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水中总磷的监测和质量控制。

二、术语和定义1.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指水体中溶解性磷和悬浮态磷的总和,包括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和有机磷等各种形态的磷。

2.测定方法:指用于测定水中总磷含量的各种分析方法。

3.限值:指根据国家或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水中总磷含量规定的最高限制值。

4.监测要求:指对水中总磷进行监测时需要遵守的程序和要求。

5.污染控制要求:指对产生含磷废水的排放源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对水体的磷污染。

6.报告要求:指对监测结果进行报告时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7.记录要求:指对监测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时的要求。

8.标准实施要求:指对标准推广、应用和监督等方面的要求。

三、符号和单位1.符号:TP表示水中总磷含量,单位为毫克/升(mg/L)。

2.单位:本标准中涉及的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制(SI)。

四、水质总磷的测定方法1.实验室常规方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氯化镧钼蓝光度法等。

2.在线监测方法:光谱法、电化学法等。

3.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需考虑水质特点、分析精度要求以及实验室条件等因素。

五、水质总磷的限值1.根据国家或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水质总磷的限值因水体功能和地区差异而异。

2.一般而言,生活饮用水的总磷限值应低于0.5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水质类别的不同有0.02-0.05mg/L不等的要求,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根据行业不同也有不同的限值要求。

3.当超过限值时,应采取措施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总磷含量满足规定要求。

六、水质总磷的监测要求1.水质总磷的监测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采样和分析。

2.采样点的选择应考虑水体的空间分布和流态特点,同时应具有代表性,以反映该水体的总磷状况。

3.分析方法应经过验证和确认,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光谱水质检测团体标准

高光谱水质检测团体标准

高光谱水质检测团体标准摘要:本标准旨在规范高光谱水质检测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提供一套统一的标准,以确保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标准内容包括高光谱水质检测的基本原理、设备要求、样品采集与处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水体的高光谱水质检测工作。

1.引言高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大量连续的窄带宽光谱数据进行物质识别和定量分析的技术。

在水质检测领域,高光谱技术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全面的水质信息,对于水体中的污染物和营养物质等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2.术语和定义2.1高光谱:指波长范围较宽的连续光谱。

2.2水质:指水体中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特征等。

2.3样品:指从水体中采集的用于高光谱水质检测的代表性物质。

2.4数据处理:指对采集到的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校正和分析的过程。

3.基本原理3.1高光谱仪器的选择:应选用具有较高分辨率和灵敏度的高光谱仪器,以获取准确的光谱信息。

3.2光谱特征提取:通过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提取出与水质相关的特征参数。

3.3模型建立:利用已知水质参数与高光谱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用于水质参数的定量分析。

3.4数据验证:通过对已知水质样品进行测试和验证,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设备要求4.1高光谱仪器:应具备足够的波长范围和分辨率,能够满足水质检测的需求。

4.2样品采集设备:应选用符合水质采样标准的设备,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采集过程的可追溯性。

4.3数据处理软件:应选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校正和分析。

5.样品采集与处理5.1采样点选择:应根据水体的特点和监测目的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

5.2采样方法: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水质采样,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5.3样品处理:应根据不同的水质参数要求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消除干扰因素。

6.数据处理与分析6.1预处理:对采集到的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波长校正等步骤。

国标水质检测

国标水质检测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化学需氧量的重铬酸盐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本标准是对《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11914-89)的修订。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11914-89) 首次发布于 1989 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市化工研究院。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将取样体积减半,减少样品测定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 ;——将硫酸汞由固体改为溶液的形式对氯化物进行掩蔽,操作更简便 ;——将硫酸汞的加入量由 0.4 g 修改为可根据样品中氯离子的含量按比例加入,加入前可进行氯离子含量测定或粗略判定,从而减少有毒物质硫酸汞的使用 ;——增加了附录 A ,采用硝酸银法对氯离子浓度进行粗略判定 ;——明确给出了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并对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保留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增加了“干扰和消除”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章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9 年 12 月 25 日批准并发布的《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11914-89) 废止。

本标准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参加本标准验证的单位有: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7 年 3 月 30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7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警告:本方法所用试剂硫酸汞剧毒,实验人员应避免与其直接接触。

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水质专业术语

水质专业术语

一、水质专业术语1.1 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 简称SS)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约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在水流之中。

水产生的浑浊现象,也都是由此类物质所造成。

(水中杂质按其颗粒大小可分为三类:颗粒最大的称为悬浮物;其次称为胶体物;最小的是分子和离子称为溶解物);1.2 胶体:(Colloid)水中的胶体物质是指直径在0.1-0.001um之间的微粒。

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包括无机胶体如铁、铝、硅的化合物,有机胶体如植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

1.3 溶解物水中的溶解物质是直径≤0.001um的微小颗粒。

主要是溶解于水的以低分子存在的溶解盐类的各种离子和气体。

1.4 TDS值(total dissolved solids 的缩写)TDS 中文译名为溶解性总固体,又称总含盐量,测量单位为毫克 / 升( mg/L ) , 它表明 1 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总固体。

TDS 值代表了水中溶解物杂质含量,TDS值越大,说明水中的杂质含量大,反之,杂质含量小。

1.5 浑浊度:(urbidity)浑浊度是表达水中不同大小、不同相对密度、不同形状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杂质对光所产生的效应。

(197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浊度不超过5度)。

1.6 硬度水中的一些金属离子的浓度,如钙、镁、铁、锰、锌等,一般铁、锰、锌等离子在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

通常就把钙、镁离子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硬度单位是ppm,1ppm代表水中碳酸钙含量1毫克/升(mg/L)。

中国建设部饮用净水水质标准≤300 ppm。

1.7 PPM值PPM 值表示水溶液中的溶质浓度;ppm表示百万分之一;(例:1ppm表示百万分之一);对于溶液:即1升水溶液中有1/1000毫升的溶质,则其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1ppm。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 T50095-98]条文说明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 T50095-98]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条文说明目次总则陆地水文水文情报预报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水环境符号总则国家标准年颁布并自年月几年来执号文要求修订该国家标准并定属工程建设类年编单位为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参加单位有水利部原水文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在于合理地统一我国水文科学技术领域的本标准除符号外术基本概念性术语水文资料整编及误差方面术自动测报系统方面术语水文分析计算章列入有关水文统计及随在国际标准中有明渠水流测量词汇和符号水质技术规定第国家标陆地水文本章共分术语系统流量它不但有量它是一种种单纯的们广泛接受的新的术语名称之前流量冰凌结冰只是水在大气环流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千米至锋气温高度处的湿球温度蒲福风级为自共分年后又修改增加到从共流域用流域平均高程式中流域平均坡度为流域不对称系数中右岸支流的流域面水面比条目英语对应词采用全沙水内冰封冻期连底冻层冰层水冰滑动图全沙定义框图月中天采用潮期用本标准改为河口透水层和隔水层习惯用语本标准采用了和水文测验本章共分测验基本设施术语按测验项目分有降水量及蒸发量波浪水深及断面水质水面术语相应水位水文站采用即流量测验本标准改为大河控制站区域代表站小河站控制面积为大河控制干旱区在以下湿润区在以下的小河流上设立的流量站称为小河站其余在天然河水库站湖泊站有的地区在进口处和库区或湖区设有观测项水文分区改为桥测车承水器并不影响测量降水量但遮挡率蒸发场四周障碍物对蒸发量影响甚大因此规定遮挡率应小于先求某一障碍物遮挡率某一障碍物的遮挡率为为障碍物高度为折实型蒸发器积为内径为圆柱体高锥体高处的器壁上设置带调平装置的测针座尖距离器口为蒸发器埋入地口缘高出地面蒸发桶四周装四个宽水深为并配有一个桶口面积为在冰期测得水深由于水面宽即顶部宽的意本标准改为过水断面和水道断面过水断面是流速仪标准中所列各条目为现在如转子式流速仪照相法大于泥沙颗粒分析粒径范围及沙重要求是不同如尺量法适用于粒径大于适用于粒径沙重需范围在沙重需当管内径管长粒径范围在沙重需分析粒径范围时分析粒径范围仍为消光法适用于粒径离心沉降法适用于粒径大于泥沙沉降沉降速度和平均沉速三条目英语对应词均采用沉降一词反凝剂流冰疏密度范和一些著作中均习惯采用这一术语这里不作更改仍采用此术异重流测验差异而产生的分层相对运动在水库静水下面主要是由于入库泥沙水文资料整编它符合排印要求的刊印校正因数法条目在推算流量其计算式为为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流量为与其中为洪水波传播速度落差法其计算式为为流量为同水位下受不同变动回水影为为对应的落定落差法为正常落差法条目在推算流量时中落差指数法为水文情报预报本章共分水文情报预报术语尚无同类的国际标准可借区域水文预报枯季径流预报冰情预报水库水文预报对于中小型水库一般只预报一次洪水的最高库水湖泊水文预报预见期为中期水文预以上至以上为超长期水文预对于径流预报对于超长期水文预报通常防洪标准通常以某一重防洪非工程措施防凌和分把开河前上游冰期壅水量部分地贮存和分走本标准重新命名为水文统计预报法水文分析计算本章共分般术语水文分析计算术语尚无同类的国际标准可借鉴本标准系在总结国内外在水文分析计随机水文暴雨洪水查算图表专用英语对应词本标准推荐英语对应词为随机水文分析设计洪水分期设计洪水施工设计洪水设计暴雨可能最大洪水大洪水另一类是数理统计法即在实测洪水资料卡和有调查洪水排涝排渍在我国习惯用意向性词本标准统一取用技术性术语排涝排渍排涝排涝标准流作为排涝工程的设计标准另一种以历史上发生涝灾比较严重的水资源本章共分鉴于水资源在水利淡水定义为含盐量小于水资源规划及其定义来自和合编的水资源评价手水资源总量对于山丘区对于平原区式中地下水可开采量还包括在一定开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而新增的一部分补给量耗损性用水非耗损性用水水利计算水资源调度中不够确切本标准推荐使用水沙调度一种蓄清排浑方的水库适用于河床比水环境本章共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术语水环境是当代水文学科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尚有待继续发展和完善本标准编列了与水文学科有关的常符号符号的表达方式共分五种本标准尚未规定的符号在使用时需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完整版)水质监测国标汇总

完整版)水质监测国标汇总

完整版)水质监测国标汇总1.GB-91规定了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碳硫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步骤是必须掌握的,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中国电子行业超纯水国家标准规定了超纯水的生产和使用标准,以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91)是确保水质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指南。

5.GB7468-87规定了使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总汞的标准方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质量的指标和限值,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公众健康。

7.GB5084-92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健康。

8.GB-T6682-2008规定了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质量和试验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GB5084-2005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健康。

10.GB-2007规定了用于城市污水再利用农田灌溉的水质标准,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11.GB3838-2002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保护水资源和公众健康。

13.GBT-2007规定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方法,以确保锅炉的安全和可靠性。

14.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是确保水质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

15.GB5749-2006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

1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指南。

17.工业锅炉水质检测是确保锅炉的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18.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是确保水体中生物生存和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

19.GB-89规定了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GBT-2006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总碱及酚酞碱度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质特征的名词术语及定义

水质特征的名词术语及定义

水质特征的‎名词术语及‎定义Water‎quali‎t y--Vocab‎u lary‎--Part 1 and part 2(GB681‎6-86 1986-10-10实施)本标准提供‎了描述水质‎特征的名词‎术语及定义‎的标准化术‎语。

第一部分包‎括:①有关水类型‎术语;②有关水和废‎水处理及贮‎存的术语如‎活性污泥处‎理。

第二部分包‎括:①有关水类型‎、水处理的附‎加术语,如运河、厌氧塘、污染等;②采集水样中‎使用的术语‎如混合样;③水分析中使‎用的术语,如酸度等。

本标准同时‎附有这些名‎词术语及定‎义的汉语和‎英文索引,并说明对不‎同的领域,这些名词术‎语和定义也‎可能不同。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一10一‎10发布 1987一‎03一01‎实施本标准名词‎术语及定义‎只适用于水‎质特征的下‎列领域:第一部分名‎词术语包括‎:1.水类型的木‎语;2.水和废水处‎和贮存的术‎语。

第二部分名‎词术语包括‎:1.采祥;2.水分析;3.水类型、处理的附加‎术语及其他‎术语。

本标准制订‎的名词术语‎及定义是专‎为水质特征‎提供的标准‎术语。

它与国内外‎出版的名词‎术语标准可‎能相同,但对不同的‎域,它们的定义‎也可能不同‎。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6‎107/1一198‎0《水质—词汇—第1部分》及ISO6‎107/2一198‎0《水质—词汇—第2分》。

本标准参考‎标准:GB335‎8一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第一部分1. 有关水类型‎术语1.1 原水1.1.1原水:raw water‎未经任何处‎理,或进入水厂‎待处理的水‎。

1.l.2 湖面温水层‎e pili‎m nion‎在分层水体‎温跃层(Ll.10)上面的水。

1.1.3 地下水gr‎o undw‎a ter存于地下水‎层的水。

通常能从地‎下水层取出‎,或者通过地‎下水层取出‎的水。

l.1.4湖底静水层‎h ypol‎i mniO‎n在分层水体‎温跃层下面‎的水。

水质监测参数范文

水质监测参数范文

水质监测参数范文水质监测参数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的一系列参数。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质监测成为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水质监测中常见的参数,包括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和生物学参数。

一、物理参数:1.温度:水温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及溶解氧等环境因子的重要参数,通常以摄氏度(℃)表示。

2.pH值:pH值反映了水体的酸碱度,是评价水质酸碱性的指标。

3.电导率:电导率是水中电解质浓度的度量值,能够反映水体中的溶解固体物质含量。

4.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是水体生物生存和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5.悬浮物:悬浮物是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质,包括沉积物、悬浮固体和固体颗粒物。

二、化学参数:1.总溶解固体(TDS):总溶解固体是水体中总溶解性固体的质量,包括溶解的无机盐、有机物和溶解气体等。

2.溶解氧饱和度:溶解氧饱和度是指水体中溶解氧浓度与其饱和溶解氧浓度之比,能够反映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充足程度。

3.化学需氧量(COD):COD是指在盐酸和硫酸存在下,有机物在强氧化剂作用下被氧化所需的化学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质污染程度的指标。

4.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BOD5是指有机物在水中微生物降解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也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5.氨氮:氨氮是指水中形成氨的有机物,是水质中的一种重要氮源,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生物学参数:1.叶绿素:叶绿素是表征水生植物生长和藻类水华状况的指标,也是反映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参数。

2.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指水体中悬浮在水中的微小动物和植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浮游细菌等。

以上仅是水质监测中常见的一些参数,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指标,如重金属含量、有机磷、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等,其具体参数取决于水体的用途和监测目的。

水质监测参数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相关标准和法规,以及监测目的和资源情况,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水质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监测术语简录

水质监测术语简录

水质监测术语简录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88(01)、水温(02)、pH值(03)、硫酸盐以SO42-计(04)、氯化物以Cl-计(05)、溶解性铁(06)、总锰(07)、总铜(08)、总锌(09)、硝酸盐氮(10)、亚硝酸盐氮(11)、非离子氨(12)、凯氏氮(13)、总磷以P计(14)、高锰酸盐指数(CODMn)(15)、溶解氧(DO)(16)、化学需氧量(CODCr)(17)、生化需氧量(BOD5)(18)、氟化物以F-计(19)、硒(四价)(20)、总砷(21)、总汞(22)、总镉(23)、铬(六价)(24)、总铅(25)、总氰化物(26)、挥发酚(27)、石油类(石油醚萃取)(2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9)、总大肠菌群(个/L)(30)、苯并(a)芘(μg/L)A absorbance AA atomic absorptionAA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tomic absorptionspectrophotometry abs. absolute absorption abs.E absolute error accuracyacidity AC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water temperature pH(value)sulfate chloride dissolved iron total manganese total copper total zincnitrogen (nitrate) nitrogen (nitrite) non-ionic ammonia kjeldahl nitrogentotal phosphorus permanganate index dissolved oxygen chemical oxygen deman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after five days fluoride selenium(IV) total arsenictotal mercury total cadmium chromium(VI) total lead total cyanide volatilephenolic petroleum ( petroleum ether)anionic surfactants total coliform groupbenzo(a)-pyrene 吸光度原子吸收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绝对的吸收绝对误差精确度(总情度) 酸度美国化学学会A/D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AES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原子发射光谱法 AFS atomic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lkalinity 碱度 Anal. analysis 分析 analytical 分析的 APAmerican Patent 美国专利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合格质量标准 AR analytical reagent 分析纯试剂 ASA AmericanStandards Association 美国标准协会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base line biochemical oxidation BOD biochemical oxygendemand 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R cation exchange resin center station CG chromatographic grade COD chemical oxygendemand conductivit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correctness correltion coeffient CP chemical pure CV d density D/A digital toanalog converter dB decibel DC diffusion constant deg. degree Det(det) detection DET(det) detector df(DF) degree of freedom diag. diagram digestion dil. dilute DO dissolved oxygen DOC dissolvedorganic carbon D.S.M. densimeterEC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quilibriumconstant EC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electrical capture detector ECS environmentalcontrol system ED electrodialysis EDTA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2背景浓度基线生化氧化生化需氧量毛细管电泳阳离交换树脂中心站色谱级的、色谱用的化学需氧量电导率准确度相关系数化学纯的变异系数密度数模转换器分贝扩散常数度检测检测器自由度图;图表消化稀释;稀释的溶解氧溶解性有机碳密度计;比重计有效浓度平衡常数电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环境控制系统电渗析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g. exampli gratia(for example) 例如EMS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Support Laboratory 环境监测与技术服务实验室 e.p. end point 终点eq. equal 相等;相同equation 方程式 eV electron volt 电子伏特 ex.(Ex.) examples 例[子]FAAS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AES flame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 FAFS flame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火焰原子荧光光谱法 FED flame emission detector 火焰发射检测器 FIAflow injection analysis FID flame ionizationdetector fl.pt. flash pointf.p. foot pound freezing point flash pointFPD 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 fresh water fup.(fu.p.) fusion point G gram GC gas chromatography g.l. gram-liter GLC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GNP gross nationalproduct GR guarantee reagentH hour hardness hard water soft waterHCL hollow cathode lamp HF high frequency 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gh pressureliquid chromatography Hz Hertzhydrology hydrochemistryIB interface bus IC integratedcircuit ICP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DOD immediate oxygen demand IER ion-exchange resin ionic balance IR infrared IRS infrared spectorscopy IS internalstandard ISE ion-selective electrode3流动注射分析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闪点英尺镑冰点;凝固点火焰光度检测器淡水熔点克气相色谱法克每升气液色谱法国民生产总值保证试剂小时硬度硬水软水空心阴极灯高频高效液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赫(兹)水文水化学接口总线集成电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接需氧量离子交换树脂离子平衡红外线的红外光谱学内标法;内标物离子选择电极IUPAC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X ion exchange 离子交换j.(J.) joule 焦(耳)J(T)U Jackson(turbidity)unit 杰克逊(浊度)单位 k kilo- 千(103) kcalkilocalorie 千卡;大卡 keV kilo-electron-volt 千电子伏特 KHz kilohertz 千赫兹 kJ kilojoule 千焦耳 kvkilovolt 千伏[特] l liter [公]升 LC lethal concentra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L.C. liquid crystal LCC liquid column chromatographyLCL low control limit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lic. licence ln natural logarithmLR long-range LTP linear temperature programmerlinear temperature programming M mega- massbalance max. maximum MD meandeviation min. minimum minute ml milliliter mmHg millimeters of mercurymol mole M.P. melting point MSmass spectrography mass spectrometermass spectrum molecular sieve MWmolecular weight N nano- NCEnormal calomel electrode NDI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NDIR NF negative feedback NHE normal hydrogen electrodeNIR near infrared nm nanometer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ormal distribution4致死浓度液相色谱法液晶液相柱色谱法 [质量]控制下限发光二极管许可证;特许自然对数远距离;长期线性程序升温器线性程序升温兆(106)质量平衡最大,最大值平均偏差最小,最小值分钟毫升毫米汞柱摩尔熔点质谱法质谱仪质谱分子筛分子量纳[诺](10-9)标准甘汞电极非破坏性检查,无损探伤非分散红外检测负反馈标准氢电极近红外纳米核磁共振正态分布(高斯分布)noninvasive 无损检测N.P.T. (n.P.T.) norm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标准状态(一个大气压,0OC) NR normal range 正常范围OAS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光学吸收光谱法OC organic carbon 有机碳oxygen consumption 耗氧量OD outside diameter 外径 oxygendemand 需氧量 Opt. Optical 光[学的]ordinary diode 普通二极管ORP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势P. power Pa pascalPat patent p.c. percentPET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pg picogrammepH (value) photo elective device PMRparamagnetic resonance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photomultiplier tube pollution ppbpart per billion ppM part per milliardppm part per million PPP polluter pays principleppt parts per trillion precisionps picosecond PSD 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psec picosecond PWR SUP. power supplyQ.C.(QC) quality control qual. qualitative quan. quantitative R max-minR.A. resin anion R.C. resin cation recirculation redox reduction-oxidationRESD relative external standard deviation resolutionr repeatability RH(R.H.,R.H) relative humidityRI(R.I. ) refractive index RISD relative internalstandard deviation5功率帕(斯卡)专利百分之[几],百分数(%)压电传感器微微克,皮克pH值光电器件顺磁共振质子磁共振光电倍增管污染十亿分之一纳、纤、十亿分之一百万分之一污染者承担原则,污染者付款原则亿万分之几精密度微微秒,皮秒位[置]灵敏检测器微微秒,皮秒电源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定性的,质的定量的,数量上的极差阴离子树脂阳离子树脂回流氧化还原(作用)相对外标偏差分辨率重复性相对湿度折光率相对内标偏差RS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相对标准偏差 RSF relative sensitivity factor 相对灵敏系数,相对灵敏因子 rt. room temperature 室温,常温 s second 秒solubility 溶解度,溶解性salinity 盐度sc. scale 标度,比例尺,规模,尺度,锅垢 s.c. standard conditions 标准状况S.C.E.(SCE) saturated calomel electrode 饱和甘汞电极 SD standard deviation 标准偏差surface water 地表水section control spring stability ordrift solubility product T time T(T) temperature TT.B.P. true boiling point TC total carbonTCD 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Temp. temperatureTF freeze temperature TIC total inorganic carbonTLV threshold limit value tN net retention timeTOC total organic carbon TOD total oxygen demandtoxic turbidity uodultimate oxygen demand UV ultraviolet UVAultraviolet absorption UVF UV fluorescence UODultimate sensitivity TP thermophotometry vol%volume percent V.P.C. vapor-phase chromatography VSvolumetric solution W watt waterquality water quality networkwatershed(basin) WWT wastewater treatment WQMwater quality monitoring6断面控制泉水稳定性溶度积时间温度透射率真沸点总碳量热导检测器温度凝固点;冰点总无机碳阈限值,最低限值净保留时间总有机碳总需氧量有毒的浑浊度(浊度)最终需量紫外线,紫外线的紫外线吸收紫外荧光极限灵敏度热光度法体积百分数气相色谱法滴定液瓦(特)水质水质监测网流域废水处理水质监测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物理指标是指通过观察和测量水体的物理性质来评价水质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温度、溶解氧、浊度、色度和细菌群落等。

温度是指水体的热量状况,可以通过测量水体的温度来了解水的物理状态。

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了的氧气的含量,是水体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要素,常用于判断水体富氧或缺氧的程度。

浊度是指水体中存在的悬浮颗粒或胶体微粒的浓度,常用于衡量水体的清澈程度,也可以反映水中悬浮物污染的情况。

色度是指水体的颜色深浅、透明度的指标,主要受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

细菌群落是指水体中存在的细菌种类和数量的综合指标,常用于评估水质的卫生状况。

化学指标是通过测量水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来评价水质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pH值、溶解性无机物、溶解性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等。

pH值是指水体的酸碱度,可以反映水体的物理化学状况,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溶解性无机物是指水中溶解了的无机物质的浓度,如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等,常用于评价水体中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

溶解性有机物是指水中溶解了的有机物质的浓度,如有机碳、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可以反映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

营养物质是指水中溶解了的营养元素的浓度,如氮、磷等,常用于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生物学指标是通过观察和测量水体中生物组成和数量来评价水质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

浮游植物是指水体中漂浮的微型植物,如藻类,可以反映水体富营养化和叶绿素含量。

浮游动物是指水体中漂浮的微小动物,如浮游甲壳类和轮虫,可以反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富营养化程度。

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在水底的动物群落,如苔藓动物和蠕虫,可以反映水体的底质状况和生物环境。

鱼类是指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如鱼类,可以反映水体中水质状况和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总之,水质常用检测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和测量,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价水体的水质状况,并为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依据。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水质分析中的常用指标1、有机化学指标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O2),简称DO)。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水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大气压力下降、水温升高、含盐量增加,都会导致溶解氧含量减低。

一般清洁的河流,DO可接近其温度的饱和值,当有大量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可能过饱和;当水体受到有机物质、无机还原物质污染时,会使溶解氧含量降低,甚至趋于零,此时厌氧细菌繁殖活跃,水质恶化。

水中溶解氧低于3~4mg/L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溶解氧是表示水污染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化学需氧量是指以重铬酸钾(K2Cr2O7)或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mg/L计)。

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xiao 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

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基于水体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象,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在与水质有关的各种法令中均采用它作为控制项目。

注:我国颁布的环境地面水质标准(1988年)中,规定了以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化学需氧量,(简称CODCr),而将高锰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高锰酸盐指数,(简称CODMn)。

高锰酸盐指数,耗氧量(CODMn)高锰酸盐指数,又称为耗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

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由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相当的氧量。

它反映了水中悬浮和溶解的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那一部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量。

高锰酸盐指数在以往的水质监测分析中,亦有被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

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并不是理论上的需氧量,也不是反映水体中总有机物含量的尺度,因此,用高锰酸盐指数这一术语作为水质的一项指标,以有别于重铬酸钾法的化学需氧量,更符合于客观实际。

水质监测的专业术语

水质监测的专业术语

水质监测的专业术语水质监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这玩意儿跟咱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水是我们最离不开的东西,无论是洗脸、洗菜、做饭,还是痛痛快快地喝上一大口,都得依赖水。

你要知道,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咱们的健康,所以水质监测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事,顺便也带你看看水质监测的一些专业术语,保准让你听了之后脑袋不晕,反而觉得有点意思。

先说说“pH值”吧,别看它这么简短,其实它背后可藏着大问题。

pH值呢,简单来说就是衡量水中酸碱度的一个标准。

如果水的pH值偏酸,喝多了可能让你胃里翻腾;偏碱的话,皮肤可能都会干得像沙漠一样。

所以说,pH值就像是水的“性格”,它的表现直接影响咱们日常生活的舒适度。

再比如“溶解氧”,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科学家才懂的东西”?其实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水里含有多少氧气,想象一下,鱼儿如果水里氧气不足,肯定游得很吃力,甚至可能就没命了。

所以,水里的氧气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水生物能否生存,影响到整个水体生态的平衡。

再聊聊“总溶解固体”,这也是水质监测中一个常见的指标。

它其实就是水里溶解的那些矿物质和盐分之和。

想象一下,如果水中盐分过高,喝了之后你会觉得嘴巴发干,这种水肯定不好喝。

太多的矿物质呢,水也会变得硬,洗个澡皮肤都干得掉屑。

不过呢,适量的矿物质其实对身体有益,所以“总溶解固体”也是一个要把握的平衡点。

接下来说说“浊度”,你见过那些浑浊的河水或者湖水吗?看上去像泥水一样,连底都看不清,浑浊度就是用来衡量水中悬浮物的指标。

一般来说,水浑浊的话,就意味着水里有很多脏东西,可能是泥沙、微生物,甚至垃圾。

虽然咱们肉眼能看得出来,但水质检测可不光靠眼睛,科学仪器来一测,啥脏东西立马就会暴露出来。

浑浊度高的水,喝了不仅口感差,还可能带来健康问题。

然后还有“氨氮”和“硝酸盐”,这两个词听起来比较复杂,但它们在水质监测里可不容忽视。

氨氮主要来自农业和工业污染,一旦水中氨氮含量过高,水质就容易变坏,对水生物的生存有很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培训:2006年10月12日
水质监测术语与标准
毕红军
1、名词术语
1.1悬浮固体:悬浮固体通常是指在水中不溶解而又存在于水中不能通过过滤器的物质。

在测定其含量时,由于所用的过滤器的孔径不同,对测定的结果影响很大。

本标准规定的悬浮固体是指采用平均孔径为0。

45um的纤维素脂微孔膜过滤,经汽油或石油醚溶剂洗去原油后,膜上不溶于油水的物质。

1.2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颗粒直径中值是指水中颗粒的累积体积占颗粒总体积50 %时的颗粒直径。

1.3含油:含油是指在酸性条件下,水中可以被汽油或石油醚萃取出的石油类物质,称为水中含油。

1.4铁细菌:能从氧化二价铁中得到能量的一群细菌,形成的氢氧化铁可在细菌膜鞘的内部或外部储存。

1.5腐生菌(TGB):腐生菌是“异养”型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从有机物中得到能量,产生粘性物质,与某些代谢产物累积沉淀可造成堵塞。

1.6硫酸盐还原菌(SRB):硫酸盐还原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将硫酸根离子还原成二价硫离子,进而形成副产物硫化氢,对金属有很大腐蚀作用的一类细菌,腐蚀反应中产生硫化铁沉淀可造成堵塞。

2 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标准
2.1水质基本要求
a.水质稳定,与油层水相混不产生沉淀;
b.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
c.水中不得携带大量悬浮物,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流孔道;
d.对注水设施腐蚀性小;
e.当采用二种水源进行混合注水时,应首先进行室内试验,证实二种水的配伍性好,对油层无伤害才可注入;
f.评价注入水水源确定注水水质应按附录A(补充件)要求进行。

2.2 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见表1)
表1 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
注:①1<n<10。

②清水水质指标中去掉含油量。

2.3 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
包括溶解氧、硫化氢、侵蚀性二氧化碳、铁、PH值等。

2.3.1水质的主要控制指标已达到注水要求,注水又比较顺利,可以不考虑辅助性指标;如果达不到要求,为查其原因可进一步检测辅助性指标。

2.3.2水中有溶解氧时可加剧腐蚀。

当腐蚀率不达标时,应首先检测溶解氧,油层采出水中溶
解氧浓度最好是小于0.05mg/L,不能超过0.10mg/L。

清水中的溶解氧要小于0.50mg/L。

2.3.3 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等于零时此水稳定;大于零时此水可溶解碳酸钙并对注水设施有腐
≤1.0mg/L。

蚀作用;小于零时有碳酸盐沉淀出现。

侵蚀性二氧化碳:-1.0≤Cco
2
2.3.4系统中硫化物增加是细菌作用的结果。

硫化物过高的水也可导致水中悬浮物增加。

清水中不应含硫化物,油层采出水中硫化物浓度应小于2.0mg/L。

2.3.5水的PH值应控制在7±0.5为宜。

2.3.6水中含亚铁时,由于铁细菌作用可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当水中含硫化物(S2-)时,可生成FeS沉淀,使水中悬浮物增加。

2.4 标准分级及使用说明
2.4.1从油层的地质条件出发,将水质指标按渗透率小于0.1,0.1~0.6,大于0.6μm2分为三类。

由于目前水处理站的工艺条件和技术水平有差异,对标准的实施有困难,所以又将每类标准分3级要求。

2.4.2新建的注水处理站和新投入注水开发的油藏,其注水水质应根据油层的渗透率要求分别执行一级(A1,B1,C1)标准。

2.4.3对实际水处理能力已超过原设计处理能力及建站时间较长需要改造的水处理站,根据所注油层的渗透率可暂时执行相应的2级或3级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