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图文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静电感应概述 • 静电感应的微观解释 • 静电感应的实验验证 • 静电感应在各领域的应用 • 静电感应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静电感应概述
静电感应的定义
静电感应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时,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导 体内部会产生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分布。
静电感应可以用于静电屏蔽,即防 止外部电场对内部电荷的影响。这 一原理在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的设 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子器件制造
在制造电子器件的过程中,静电感 应技术常被用于检测和处理微小电 荷,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静电感应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化学反应监测
某些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静电 ,通过监测和分析这些静电的变 化,可以研究化学反应的进程和
电泳分离
在生物实验中,常利用电泳技术对不同生物分子进行分离 和纯化,而静电感应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细胞操作
静电感应可以用于细胞操作,如细胞分选、细胞迁移等, 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以及开发新型的细胞疗法具有潜在应 用价值。
05
静电感应的发展趋势 与挑战
静电感应的研究现状
静电感应现象的发现和应 用源自机理。分子筛分利用静电感应技术可以实现对溶 液中不同分子的筛分和富集,这 在化学分析、分离提纯以及化学
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静电涂敷
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均匀的薄膜 是许多领域中的常见需求,利用 静电感应可以实现这一过程的自
动化和精确控制。
静电感应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生物分子检测
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在溶液中带有电荷,利用静电 感应技术可以实现对这些分子的检测和分析,对于疾病诊 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静电感应静电平衡与静电屏蔽
静电感应、静电平衡与静电屏蔽1、什么叫静电感应?金属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在一般情况下,自由电子均匀分布在导体内部,导体不显出任何带电现象.假设把导体放入电场中,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要向着和电场相反的方向移动.例如,把一导体B 放入带正电的导体A 所激发的电场中,导体B 中的自由电子就会从左向右运动,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结果,使导体B 的左端电子逐渐减少,因而显出带正电;同时,导体B 的右端电子逐渐增多,因而显出带有等量的负电〔由电量守恒知〕如下图.这种导体内的正、负电荷因受外电场作用而重新分布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静电感应过程中出现的电荷称为“感应电荷〞,如下图的q 与q '就是感应电荷.假设导体B 原来不带电,那么两端的感应电荷绝对值相等;假设原来带电,那么两端电量的代数和应与导体B 原带电量相同.有时也把导体A 上所带的电荷Q 称作施感电荷,而把导体B 上的感应电荷称作被感电荷.根据电力线性质可以证明,在静电感应现象中,导体B 右端的感应负电荷绝对值q 小于等于施感电荷Q .一般情况下,导体B 任一端的被感电荷绝对值并不等于施感电荷绝对值,只有当被感导体B 把施感导体A 全部封闭时,被感导体上的被感电荷绝对值才与施感电荷绝对值相等.如下图,施感导体A 处在金属球壳这个被感导体B 中,理论上可证明Q q q =='.静电感应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起电方法.把被感导体B 做成一个可分可合的导体组,然后放入施感导体的电场中,如下图.待被感导体B 由于静电感应在左、右两端出现等量异号电荷后,我们再把它分开,如下图.这样便可使分开的两局部都带上电,从而到达起电的目的.摩擦起电大家都很熟悉,而且清楚地知道摩擦起电所得到的电能是由摩擦时所作的功转化而来.所以,它仍是遵循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这里由静电感应的方法起电的电能似乎没有什么来由,其实不然.当我们把被感导体B 一分为二时,一定要施感导体存在,这样,当我们分开被感导体的左、右两局部时,就一定要克服q '与q 之间的静电引力而作功.最后,由此法得到的电能就是由此功转化而来的,放利用“静电感应法〞起电还是遵循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2、什么叫静电平衡?当一带电系统〔可以是一个带电导体〕中的电荷静止不动,从而电场分布不随时间变化时,我们就说该带电系统到达了静电平衡.如考虑到电荷要作热运动,那我们可换一说法:导体中〔包括外表〕没有电荷作走向运动的状态叫做导体的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是其体内存有大量自由电子,它们在电场作用下可以移动,从而改变电荷分布;反过来,电荷分布的改变又会影响到电场分布〔前节施感导体上的电荷Q 之所以偏聚左端就是考虑到这种影响〕.由此可见,电场中有导体存在时,电荷分布和电场的分布将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并不是电荷和电场的任何一种分布都是静电平衡分布.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导体才能到达静电平衡分布.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是导体内场强处处为零.关于这个平衡条件,根据导体静电平衡的定义利用反证法极易论证.上面的论述我们并未涉及导体从非静电平衡趋于静电平衡的过程.这种过程事实上是相当复杂的,但也是短促的.下面我们仅举一个例子作定性的说明.如图〔a 〕所示,把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放在电场0E 中.在导体占据的那局部空间里本来是有电场的,各处电势不相等.在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将发生移动,结果使导体的一端带上正电,另一端带上负电,这就是我们已熟悉的静电感应现象.然而,这样的过程会不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呢?不会的!因为当导体两端积累了正、负电荷之后,它们也会产生一个附加的电场E ',E '与外加原电场0E 叠加的结果使导体内、外的电场重新分布.在导体内部E '的方向是与外加原电场0E 相反的,图〔b 〕.当导体两端的正、负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E '的数值就会大到足以把0E 完全抵消.此时导体内部的总电场〔E E E '+=0〕处处为零,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就不再作定向运动,导体内部左、右两端的正、负电荷也不再增加,于是导体便到达所谓的静电平衡状态.从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出发,不难推出静电平衡导体有以下几个特性:〔1〕导体内部各点的电势相等,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的外表是一个等势面. 〔2〕导体外的场强〔实际上仅指导体外表及附近处的场强〕处处与它的外表垂直. 〔3〕导体内部各处没有净电荷〔即导体内部正负电荷相等而不显电性〕,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的外表〔包括可能的内外表,例如在导体壳内空间有电荷存在时〕.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当外电场变化时,导体就不能维持原来的静电平衡状态,而要使电荷在导体的外表重新分布,从而到达新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静电平衡条件,实际上是有附加条件的.例如,导体的温度不均匀,一端维持在1T ,另一端维持在2T ,同时又处于电荷没有宏观运动状态——静电平衡,这时就要求有不为零的内部电场力,以平衡由温度差起源的非静电力.又如化学成分的不均匀使得导体内部有化学起源的非静电力,当它处于静电平衡时,内部也有静电力等.另外,在有些静电平衡状态下,电荷也可以存在导体内部.例如,处于静电平衡的两种金属相接触的交界面上就有电荷的堆积,这时导体也不是等势体.因此,可以认为上述平衡条件是对均匀〔包括物理均匀和化学均匀的〕导体而言的.在一般情况下,静电平衡条件应改为导体内部可移动的电荷所受的一切合力为零.3、什么叫静电屏蔽?稍作留心,便可发现,一般的电器设备,特别是精密实验仪器,都装有金属外壳〔罩〕.例如,示波管的外面就套有一个金属罩,为的是使它的内部不受外界电场的干扰,而内部的电场也不对外界产生影响,即让金属罩〔壳〕把示波管屏蔽起来.那么,为什么金属外壳能起到这种屏蔽作用呢?根据静电平衡知识,电场中的导体,不管是实心的还是中空的,由于静电感应而使电荷在导体的外表重新分布,当到达静电平衡后,导体内部〔包括导体空腔内〕任意一点的场强为零.装了金属外壳后,可以使处在金属外壳内部的任何电器设备、实验仪器不再受外电场的影响,保持静电平衡状态.如图是用电力统表示仪器金属外壳的屏蔽作用.壳外的带电体能使金属外壳感应带电,但电力线不能穿入壳内.另一种情况是使带电体的电场不对外界产生影响.这可以把带电体A 放在一个金属壳B 内,见图〔a 〕.同样,由于静电感应,在壳的内外外表分别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待壳达静电平衡时,壳内场强处处为零,并无净电荷.当壳外外表存在电荷时,壳外就有电场,这样还不能起到屏蔽的作用.如果我们把金属外壳接地,见图〔b 〕,那么壳外外表上的感应正电荷就由于接地而被中和.于是,金属壳内带电体的电场对外就不产生影响了.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可得如下结论:屏蔽壳内的物体不受外电场的影响;而接地的屏蔽壳内部的电场也不会影响外部,这种现象叫做“静电屏蔽〞.关于静电屏蔽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无论导体壳内是否有电荷,壳外电荷的分布均不影响壳内的电场.但这并不是说壳外电荷不在壳内空间产生电场,而仅是壳外电荷与壳外表分布定的感应电荷在壳内空间任一点的合电场为零罢了.〔2〕如果壳不接地,那么壳内电荷将影响壳外电场,但与壳内电荷的位置无关.如一导体球壳,壳内点电荷q在球心与偏离球心位置时,仅改变壳内电场分布,而壳外电场分布相同.〔3〕接地金属壳的壳内电荷分布不影响壳外的电场.但这并不是说壳内电荷不在壳外空间产生电场,而是壳内电荷与壳内外表感应电荷在壳外空间的合场强处处为零.以上几点的严格证明要用到电动力学中的“唯一性定理〞,因超出了中学生知识范畴,故此处不予介绍.静电感应、静电平衡和静电屏蔽均属于静电现象.此三种现象涉及的对象相同,都是导体〔带电与否不限〕.另外,三种现象所处的物理背景亦相同,即都在外加电场中〔电场均匀与否亦不限〕.静电感应描述的仅是导体中正、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别离及重新分布现象.它贯穿在导体由非静电平衡到静电平衡为止的整个过程中.静电平衡乃是导体发生静电感应的最终现象,静电平衡着重描述导体中自由电荷的运动状态,它既要考虑外加电场又要考虑感应电荷激发的电场.静电平衡的讨论建立在静电感应的根底上,它最关键、最根本的一点是导体内部合场强处处为零.静电屏蔽着重研究和描述达静电平衡以后导体内外电场的互相影响问题.显然静电屏蔽现象必须建立在静电平衡根底上,而现象的本质仍涉及到静电感应,因为只有同时考虑到外加电场和导体由于静电感应而产生的感应电荷所激发的附加电场,才能深刻完整地认识静电屏蔽现象的本质.。
静电感应的概念
静电感应的概念静电感应是电学领域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现象。
在静电学的范畴内,当一个不带电的导体被放置于一个外电场中时,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定向移动,进而导致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的分布状态,这种现象便被定义为静电感应。
从微观角度深入探究,导体在未受外电场影响时,其内部的正、负电荷在宏观上均匀分布,整体呈现电中性。
然而,一旦将该导体置于外电场环境中,情况便发生了显著变化。
以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所产生的电场为例,当不带电的导体靠近此带电体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作为负电荷,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朝着与电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这是因为正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对电子施加了吸引力。
由于电子的这种定向迁移,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会逐渐积累过量的电子,从而带上负电;而导体的另一端则由于电子的流失,正电荷相对过剩,进而带上正电。
这种电荷的重新分布过程并非是无限制的。
当导体两端积累的正负电荷所产生的附加电场与外部电场在导体内部达到平衡时,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停止。
此时,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静电感应在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体现与应用。
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干燥环境下,我们常常会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当某些经过摩擦而带上静电的塑料制品靠近头发时,头发会被吸引而竖起。
这是因为塑料制品上的静电产生了一个外电场,头发中的电荷在这个电场中发生了静电感应,导致头发与塑料制品之间产生了吸引力。
在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静电感应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静电感应起电机便是基于这一原理设计的。
通过巧妙地利用导体在电场中的感应过程,不断地使电荷在特定的装置中积累,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压。
这种高电压在一些特殊的实验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电子学领域,静电感应也与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密切相关。
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在外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以及在界面处的积累等过程,都可以看作是静电感应原理在微观尺度和特殊材料中的体现。
了解静电感应的原理和静电感应的应用
静电感应的实验验证
电荷移动实验
电场分布实验
电介质极化实验
电荷分布实验
通过在导体上施加电场, 可以观察到电荷在电场中 的移动轨迹
利用电场力的方向可以验
证静电感应的机制
使用电场仪器可以测量不 同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分布 观察不同形状导体上的电
场分布特点
通过改变介质的性质,观 察电荷在介质中的移动情 况
研究介质对电场强度和方
静电感应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01 医疗器械中的运用
提高治疗效果
02 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
推动医学进步
03 医疗诊断中的应用
辅助诊断
静电感应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航空器件中的改进
航天器材中的运用
宇航飞行中的保障
提高飞行安全性 降低能耗消耗
抗静电干扰能力 提高航天任务成功率
静电感应系统 航天员生命安全
静电感应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深入了解静电感 应的应用
模拟软件功 能
具有模拟静电场、 带电物体等功能
静电感应模拟效果评估
静电感应模拟效果评估是对模拟软件准确性、稳 定性和适用性的评价过程。通过评估模拟软件的 准确性、稳定性和适用性,可以判断模拟软件的 实用性和适用范围。
静电感应模拟效果评估
模拟软件准 确性评估
评估模拟结果准 确性
向的影响
利用导体平衡原理验证静 电感应在电荷分布中的应 用
研究电荷间静电相互作用
的规律
● 03
第3章 静电感应的应用
静电感应在电子 设备中的应用
静电感应在电子设备 中广泛应用,通过故 障排除、原理分析和 处理方法,可以提高 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表现。静电感应技术 可以帮助解决电子设 备中的静电问题,确 保设备正常运行。
静电感应的原理和应用实验
静电感应的原理和应用实验一、静电感应的原理静电感应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中性体时,中性体产生电荷的分布发生改变,从而使中性体产生一个局部的电荷分布。
这个现象是由于带电体产生的电场作用于中性体上的电荷所引起的。
具体的静电感应原理如下:1.当带电体靠近中性体时,带电体产生的电场作用于中性体上的电荷。
2.由于电场的作用,中性体上的电荷受到排斥或吸引。
3.电荷受到排斥或吸引后,会在中性体上产生一个局部的电荷分布,使得中性体两侧的电荷数量不再均衡。
4.这种电荷不平衡的分布使得中性体的某个部分带上了正电荷,而另一部分带上了负电荷,形成了静电感应。
二、静电感应的应用实验静电感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感应的应用实验:1. 实验材料准备•塑料梳或橡胶棒•丝绸布或抹布•金属容器或聚乙烯薄膜•铁钥匙或纸片2. 静电感应的实验步骤1.将塑料梳或橡胶棒反复梳理或摩擦丝绸布或抹布,使其带电。
2.将带电的塑料梳或橡胶棒靠近金属容器或聚乙烯薄膜,观察金属容器或聚乙烯薄膜上是否产生了静电感应。
3.用带电的塑料梳或橡胶棒靠近铁钥匙或纸片,观察铁钥匙或纸片上是否产生了静电感应。
3. 实验结果解析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结果:•当带电的塑料梳或橡胶棒靠近金属容器或聚乙烯薄膜时,金属容器或聚乙烯薄膜上会出现静电感应。
金属容器或聚乙烯薄膜会吸引或排斥带电塑料梳或橡胶棒的电荷,从而在其表面产生电荷分布,表现出相应的静电效应,如留下电荷痕迹或产生电晕等。
•当带电的塑料梳或橡胶棒靠近铁钥匙或纸片时,铁钥匙或纸片上也会出现静电感应。
铁钥匙或纸片会被带电体的电场作用,其自身的电荷受到排斥或吸引,从而在其表面产生局部的电荷分布。
4. 实验讨论和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讨论和总结:•静电感应是带电体和中性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是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静电感应能够在中性体上产生电荷分布,使中性体局部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
静电感应现象原理
静电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静电感应现象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另一个中性体时,两者之间会发生电荷的重新分布,导致中性体也带上或失去一部分电荷,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是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原子的电性及电荷分布为了理解静电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首先需要了解原子的电性及电荷分布。
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电子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分布在原子的轨道中,形成电子云。
在中性原子中,电子云的平均分布使得原子整体电荷为零。
电荷的性质电荷是一种基本粒子,具有两种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oulomb)。
静电力的产生与作用当两个带电体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静电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力被称为静电力。
静电力的大小与电荷量的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静电力可以使带电体受到吸引或排斥。
静电感应现象的基本过程静电感应现象的基本过程如下:1.起始状态:起始时,一个带电体(称为诱导体)靠近一个中性体。
2.电荷重分布: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性体内的电子被诱导到离诱导体较近的一侧,而离诱导体较远的一侧会产生相同数量的正电荷。
这导致中性体内的电荷分布不均匀。
3.电荷平衡: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分布,中性体内的电荷逐渐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其中一侧带上了与诱导体相同的电荷类型,而另一侧则带上了相反类型的电荷。
4.电中性:最终,中性体与诱导体之间建立了一种静电平衡,中性体带上了一部分与诱导体相同的电荷,从而形成了一个临时性的电偶极。
操作过程详解静电感应现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和观察:1.准备实验器材:准备两个导体,一个中性体和一个带电体。
导体可以是金属,例如铜棒或铁块,也可以是塑料棒等非导体材料。
2.初始状态:将中性体放置在桌面上,确保它没有带电。
同时,将带电体靠近中性体但不直接接触。
3.电荷重分布:观察中性体的反应。
在带电体靠近中性体的一侧,中性体会吸引周围的电子,导致该侧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
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静电现象。
当我们脱掉毛衣时,毛衣和我们的头发之间会有明显的火花;在冬天,我们走动时,衣物和地面摩擦产生的静电会使我们感到不适。
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是我们在学习和应用静电现象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通过介绍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的原理、应用及相关实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
正文:一、静电感应静电感应是指当一物体的电荷状态发生改变时,附近其他物体也会受到影响,电荷的重新分布称为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 对象间的电荷传递: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电荷可以通过导电体或静电场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 电荷的分布改变:当物体A带有正电荷时,物体B接近物体A 时,物体B的某一部分会受到物体A的正电荷的排斥而产生负电荷分布。
3. 相关性:静电感应是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物体的电荷状态的改变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的电荷状态改变。
静电感应的实验: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静电感应的现象。
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金属小球和一个塑料棒。
首先,用塑料棒摩擦金属小球,使金属小球带有正电荷。
然后将金属小球靠近一个处于自由悬挂状态的金属片,观察金属片上的现象。
可以发现,金属片上会出现一个负电荷区。
这是由于金属小球的正电荷使金属片上的电子流动,导致金属片的一边带有负电荷,另一边带有正电荷。
二、静电屏蔽静电屏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阻止或减弱静电场对周围物体的影响。
静电屏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金属外壳屏蔽:金属外壳通常是用导电材料制成的,通过将需要屏蔽的物体包裹在金属外壳内部,可以防止电场对内部物体的干扰。
2. 接地屏蔽:将物体接地是一种常见的静电屏蔽方法。
通过将物体与大地连接,电荷得以流入地面,从而消除静电场的影响。
3. 屏蔽罩:屏蔽罩通常是以金属网或金属膜的形式使用,可以用于屏蔽电磁波、高频噪声等。
静电屏蔽的实验: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静电屏蔽的效果。
静电感应文档
静电感应什么是静电感应?静电感应是一种物理现象,指当两个或更多物体接触或靠近时,由于电荷的转移,其中一个物体带电。
根据库仑定律,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静电感应的原理静电感应的原理基于电荷的转移。
当两个物体接触或靠近时,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这种转移使得物体之间的电势差增加,从而导致了静电感应。
在静电感应中,一个物体通常会失去电子而变得带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则会获得这些电子而变得带负电荷。
这种电荷转移的过程可以通过摩擦、接触或电场的作用来完成。
静电感应的应用静电感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许多应用。
静电电荷检测静电感应可以用于检测物体是否带电。
通过接触或靠近一个带电物体,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带有电荷计的仪器来测量电荷的大小。
这种方法常用于检测带电物体或在防止静电引起的火灾时使用。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是一种将涂料或涂层施加到物体表面的方法。
通过给喷涂枪施加静电荷,可以使涂料或涂层均匀地覆盖物体表面。
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喷涂方法更有效,可以减少涂料的浪费,并提供更好的涂层质量。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是一种用于清除空气中颗粒物的方法。
通过给一个带电的电极施加电荷,可以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并吸附在带有相反电荷的收集器上。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和医院等需要清洁空气的场所。
静电驱动器静电驱动器是一种用于驱动电动机的设备。
通过改变电荷分布,静电驱动器可以产生电场和电场力来推动电动机的转子。
这种驱动器通常用于小型电动设备,如打印机和扫描仪。
总结静电感应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它可以通过电荷转移来产生。
这种现象在许多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静电电荷检测、静电喷涂、静电除尘和静电驱动器。
理解静电感应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8. 什么是静电感应?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8. 什么是静电感应?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关键信息项:1、静电感应的定义2、静电感应的工作原理3、相关影响因素4、静电感应的应用领域5、静电感应的危害与防范11 静电感应的定义静电感应是指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内部的电荷会重新分布,导致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号的电荷的现象。
111 静电感应的产生条件需要存在一个带电体和一个能够自由移动电荷的导体。
112 静电感应与静电平衡的关系静电感应是达到静电平衡状态的过程,当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为零,电荷不再移动时,即达到静电平衡。
12 静电感应的工作原理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靠近带电体一端的电子会受到排斥而向导体的另一端移动,从而使导体一端带负电,另一端带正电。
121 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带电体产生的电场会对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施加力的作用,促使电子移动。
122 电荷分布的规律感应电荷的分布与带电体的电荷量、形状以及导体的形状和位置等因素有关。
13 相关影响因素131 带电体的电荷量和距离带电体电荷量越大、距离导体越近,静电感应现象越明显。
132 导体的形状和材料导体的形状会影响电荷的分布,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也会影响静电感应的程度。
133 周围环境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会对导体的导电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静电感应。
14 静电感应的应用领域141 静电复印机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将图像复制到纸张上。
142 静电喷漆通过静电感应使涂料均匀地附着在被涂物体表面。
143 静电除尘利用静电感应使灰尘带电并被吸附收集,达到除尘的目的。
15 静电感应的危害与防范151 危害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火灾、爆炸等事故。
152 防范措施接地、增加湿度、使用抗静电材料等。
1521 接地的作用将多余的电荷导入大地,减少静电积累。
1522 增加湿度的原理提高空气湿度可以降低电荷的积聚。
1523 抗静电材料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快速导走电荷。
静电感应
和周围电场的分布。
②若把第二块金 属板接地,以上结 果如何?
Q1
1 2
Q2
3 4
EI
EII
S
S EII
15
解:电荷守恒
(1 2 )s Q1
( 3 4 )s Q2
无限大带电平面:
i
i 2 o
静电平衡条件
Q1
1 2
Q2
3 4
EI •
EII •
EIII
E1 E2
5 810 6 C / m2 6 6.5 10 6 C / m2
15、在一半径为 R的不带电的金属球旁,有一点电荷 q,
距球心r(r>R);以无限远为电势零点,求(1)金属球
上的感应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多大? (2)金属球 的电势为多少?
R
r
q
解:(1)由于q的放置,使得导体球表面上将感应出电量 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地电荷 q’和 –q’,感应电荷在球心 处产生的电势为
4
Q1 Q2 2s
2
3
Q1 Q2 2s
17
电场分布:
Q1
Q2
I
1
2o
(1
2
3
4)
1 2
EI •
3 4
EII •
EIII
1 Q1 Q2
P1
P2
o 2os
II
1
2o
(1
2
3
4)
3 o
Q1 Q2
1 2
E2
1 2
D
E
静电感应的原理及应用
静电感应是指在电荷间存在静电作用力,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不带电体时,不带电体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带电体的电荷重新分布,产生感应电荷。
这种电荷分布的重新排列是由于静电作用力使电荷在物体内部重新分布,而不涉及电荷的流动。
静电感应的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当一个带正电荷的物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时,不带电体的电子会受到带电体的吸引,而移动到离带电体更近的一侧,导致这一侧带负电荷,而另一侧则带正电荷。
当一个带负电荷的物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时,不带电体的正电荷会受到带电体的吸引,而移动到离带电体更近的一侧,导致这一侧带正电荷,而另一侧则带负电荷。
静电感应的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静电喷涂: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将带电涂料喷射到不带电的工件上,使涂料均匀附着,提高涂装效果和质量。
静电除尘: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将带电的电场引导尘埃颗粒吸附在带电板上,实现除尘效果。
静电消除:利用静电感应原理,通过释放相反电荷,将带电物体的电荷中和,消除静电现象,避免电击和火花的产生。
静电分离: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将带电物体与不带电物体分开,实现物料的分离和排序,例如在塑料回收过程中分离不同种类的塑料。
静电粉末涂层: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将带电粉末喷涂到不带电的物体上,形成均匀且附着力强的涂层,广泛应用于金属涂装、塑料涂装等领域。
总的来说,静电感应在工业生产、环境清洁、材料分离和静电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诸多便利。
关于静电感应现象的原理解析
关于静电感应现象的原理解析静电感应现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种现象,比如当我们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吸引,并贴在梳子上。
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物理原理和过程。
本文将对静电感应现象的原理进行解析,从深度和广度上来探讨这一主题。
一、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静电感应现象是指当两个物体接触或靠近时,由于静电作用产生的力使得它们之间发生电性质的相互作用。
静电感应现象通常表现为物体吸引或排斥的现象,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梳子吸引头发的例子。
这一现象是静电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静电感应现象的原理静电感应现象的原理涉及到电荷的转移和分布。
当两个物体接触或靠近时,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电荷转移。
根据库仑定律,同种电荷相互之间会发生排斥,而异种电荷相互之间会发生吸引。
在静电感应中,电荷转移和分布会导致相互作用力的产生。
具体来说,当一个带有电荷的物体接近另一个无电荷的物体时,电荷会从带电物体转移到无电荷物体上,使得无电荷物体带有与带电物体相反的电荷。
这个过程称为电荷感应。
由于电荷感应引发的电荷分布不均,即使在物体分离后,它们仍然会对彼此施加电磁力,表现为吸引或排斥。
这就是静电感应现象的本质。
三、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静电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情景:1. 防静电:在电子设备制造和处理过程中,静电会对元件和电路产生不利的影响。
通过合理地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可以设计出各种防静电措施,减少或消除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2. 静电喷涂:静电喷涂技术利用静电作用将液态涂料或粉末涂料电荷化,通过电场力使其吸附在工件表面上。
这种技术具有均匀涂布、节约材料、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3. 静电能源:静电感应原理也可以应用于能源的收集和利用。
静电能源利用了大气中的静电场,通过静电感应装置将电荷转化为电能,以供给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四、回顾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静电感应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静电感应与电场线
02
04 03
展望未来
通过对静电感应与电场线内容的 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这些基本原理的应用和意义。希 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发现, 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
THANKS FOR WATCH 谢谢观看
深入理解静电感应
02 帮助应用电场线知识
方便计算和分析
03 公式指导更好理解电场线
数学工具支持
静电感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解决静电问题
应用数学模型 可视化电场线 实际计算
应用于工程实践
01
设计静电消除器 静电防护措施
电场线优化
02
静电感应实际案例分
析
04
电场线布局
静电现象分析
解决方法探讨
对于物理实验的作用
验证理论模型
03
实验数据对比
实践应用
结语
通过数学模型和方程描述静电感 应和电场线的关系,可以更深入 了解电场分布的规律,并应用于 工程实践和物理实验中。静电感 应在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数学工具的支持,我们能更 好地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
● 05
第5章 静电感应与电场线的 实验验证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静电感应的原理
静电感应是通过带电体的电场力使中性物 体发生电荷重新分布。电荷的重新分布会 使中性物体带上异种电荷,导致中性物体 带电。这种过程在静电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静电感应的示意图
带正电的玻璃棒 金属球带电状态
中性金属球的反应
静电感应示意 异种电荷分布
电荷重新分布
静电感应在生活中的 应用
静电感应实验结果 分析
实验数据分析 电场线关系
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图文
2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内部的自 由电子受到电场力作用,其波函数发生改变, 使得电子在导体内部重新排布。
3
这种微观层面的电荷重新排布,导致了导体电 荷分布的变化,从而产生了静电感应现象。
02
静电感应现象的微观解释
电荷的分布与传递
电荷分离
01
由于介质的不同,电荷在物体表面分布不均匀,形成电荷分离
静电感应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互联网+
结合互联网技术,静电感应技术可实现远程监控、智能感知和 物联网应用,提高生产生活品质。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静电感应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模型建立和 优化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应用效果。
其他物理和化学技术
结合其他物理和化学技术,可进一步拓展静电感应技术的应用 范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电场的传播
电场通过电介质传播,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 和电场强度有关。
静电感应的能量转化
静电能的转化
物体表面的感应电荷与外部电荷 之间相互作用,产生静电能。
能量转化机制
当感应电荷移动时,静电能在物 体表面产生电能,电能转化为热 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 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而是从 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增加湿度
通过增加环境湿度,使静 电荷不易积累和放电。
静电感应的检测与监控
使用静电检测仪器
使用静电检测仪器检测物 体表面静电荷密度和电位 ,以确保安全。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防静电设备和设 施,确保其正常运转和维 护。
培训和教育
对员工进行防静电培训和 教育,提高其对静电感应 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静电感应
5 外部链接
解释[编辑]
正常的物质都带有等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因此总的来说是不带电的。如果把带电的物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例如一片金属,则导体上的电荷将会重新分布。例如,如果把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一块金属(参见右面的图),则金属上的负电荷将会被吸引过去,而正电荷则会被排斥。这样便导致金属的靠近外界电荷的部分带有负电荷,而远离外界电荷的部分则带有正电荷。由于这只是电荷的重新分布,因此物体仍然是不带电的。静电感应是可逆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它们将重新搀和起来。
用静电感应来使物体带电[编辑]
用验电器来演示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也可以用来使物体带电。例如,如果把物体靠近正电荷,并同时把物体与大地用导线相连,则大地的一些负电荷会因正电荷的吸引而流入物体中。如果在这时切断物体与大地之间的导线,则物体将会带负电。
这可以用验电器(一种探测电荷的仪器)来演示。首先把带电物体靠近验电器的顶端。这将会使验电器内的电荷重新分布,使顶端带有与物体相反的电荷,而箔片则带有与物体相同的电荷。由于两个箔片所带的电荷是相同的,它们将会互相排斥而分开。这时验电器仍然不带电,只是电荷重新分布了。但是,如果用手指接触验电器的顶端,则电荷将因带电物体的吸引而从大地流入验电器的顶端。这时,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与带电物体相反的。如果这时候把手指移开,则流入验电器内的电荷将不能逃脱,这样验电器便带有电荷。因此,即使现在把带电物体移开,两个箔片也不会重新合拢。
物体与大地相连后留下的电荷总是与外界的电荷相反的。
绝缘体的静电感应[编辑]
绝缘体也有静电感应的现象,这就是带电物体能吸引小纸片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子被原子束缚着,不能在物体中自由移动;但是在原子内可以移动一点点。如果把带正电的物体靠近绝缘体,则每一个原子中的电子都会被吸引而稍微移动一点,而原子核则会被排斥,而往相反的方向移动一点。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由于这时物体中的负电荷离外面的带电物体较近,而正电荷则距离较远,将导致吸引力比排斥力大一点点。这个现象是微观的,但因为有那么多的原子,加起来效果就很明显了,足以使较轻的物体(如小纸片)被吸引。
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图文
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感应的原理,将涂料带电,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涂料均匀地喷涂在工件表面,形成涂层。
静电感应还可以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如利用静电感应技术检测生物分子等。
静电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02
通过微观解释,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结构和规律,为新材料的开发、新技术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3
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的关系
静电感应是微观解释的重要工具
静电感应是指通过电荷或电场的变化,实现对其他物体宏观性质的影响,而微观解释则是对这种影响机制的深入剖析。
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的互补性
静电感应主要关注宏观性质,微观解释则更侧重于对微观机制的揭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为理解物质性质和行为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xx年xx月xx日
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图文
目录
contents
静电感应的原理微观解释的原理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的关系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的实例如何更好地理解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
01
静电感应的原理
静电感应是指静止电荷受到其它电荷或电场的作用,其分布和电场强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静电感应现象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如衣物摩擦起电、接触起电等现象。
静电感应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静电场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静电场可以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对医学治疗和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静电场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静电场在医疗器械中有广泛应用,如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医疗器械等。
静电感应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05
如何更好地理解静电感应与微观解释
学习相关物理基础知识
静电感应定义
静电感应定义
静电感应(Electrostaticinduction)是指当一个带有电荷的物体接近或接触另一个物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在接触面上产生的电荷转移的现象。
1.静电感应通常发生在两个具有不同电位的物体之间,其中带电
物体接近或接触未充电的导体时,会在导体表面产生电荷转移
的现象。
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感应出电荷:带电物体接近或接触导体时,会在导体表面产生
感应电荷,这些电荷会与带电物体的电荷产生相互作用。
3.电荷转移:由于导体表面的导电性能较差,感应电荷可能无法
自由移动,但它们仍然会受到带电物体电荷的吸引或排斥,从
而在导体表面产生电荷转移。
4.电势变化:当带电物体接近或接触导体时,由于电荷相互作用,
导体的电势会发生变化。
如果带电物体带正电荷,则导体表面
的电荷将被吸引到带电物体附近,从而在导体表面产生正电荷
区域和负电荷区域。
如果带电物体带负电荷,则情况正好相反。
静电感应现象课件
应用: 避雷针
闪电防护
• 雷鸣电闪时在室外的人,为防雷击,应当 遵从四条原则.
• 一是人体应尽量降低自己,以免作为凸出 尖端而被闪电直接击中,所以人长得高还 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 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要尽量缩小以防 止因“跨步电压”造成伤害.所谓跨步电压 是雷击点附近,两点间很大的电位差,如 若人的两脚分得很开,分别接触相距远的 两点,则两脚间便形成较大的电位差,有 强电流通过人体使人受伤害.
--
-
E’=E
E
-
当内部合场强为零时,即E’=E时,电荷不再发 生定向移动。
导体上电荷的分布小结
1、导体内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 体的表面。
2、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 电荷的密度越大。
尖端放电 导体尖端电荷密度大
尖端周围电场强 空气中残留带电粒子剧烈运动
空气电离 正负电荷奔向异种电荷
闪电防护
• 第三是不可到孤立大树下和无避雷装 置的高大建筑体附近,不可手持金属 体高举头顶.
• 第四是不要进水中,因水体导电好, 易遭雷击.
• 总之,应当到较低处,双脚合拢地站 立或蹲下,以减少遭遇雷的机会.
2、感应起电 (1) 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
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规律: 近端感应异种电荷,
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2) 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 叫做感应起电.
-
-
-
E
-
在导体两端,积聚等量异种电荷,即静电感应 现象。
--
-
E’Biblioteka E-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电场E’,与原电场叠 加。只要内部合场强不为零,自由电子就会继 续做定向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2、一个不带电的空心金属球,在 球内腔放一个点电荷,保持不与金属 球接触,当此点电荷在球内腔移动时:
1)对电场影响为下列那种情况? A、球内、外电场均不变 B、球内电场改变、球外不变 C、球内电场不变、球外改变 D、球内外电场均改变 E、条件不够无法判定
2)若空心金属球接地,试问结果如何? 3)若空心金属球不解地,有点电荷在球 外面移动,球内电荷不动,试问结果如 何? 4)设在金属球外围空间无其它带电体, 且球内的点电荷原位于球的中心,然后 有所偏离。若在1)中所有“电场”均改 为“表面电荷分布”;所有“改变”两 字,均改为“不均匀”;所有“不变” 两字,均改为“均匀”,试问结果又如 何?
部, 场强为零的点是b .如果
再将球壳接地, 场强为零的
点是b,c .
+a
b c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带 电导体,净电荷只分布在 导体的外表面上.
静电感应与静电平衡
一.静电感应:导体内自由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 下定向移动,重新分布的现象. 二.静电平衡: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的定 向移动的状态. 1.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2.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的表面是等势面. 3.净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4.在导体表面附近,电场线一定与表面垂直.
1.比较A、B、C三点场强的大小.
2.比较A、B、C三点电势的高低.
3.求感应电荷的电场在中点B点的场强.
+q
A
R -
BC
l -
例4.某工厂的高频电机产生的电磁波频率 和电视信号频率相近,空中的电视信号常 常受到高频电产生的电磁波的干扰,在电 视荧屏上出现网状条纹,影响收视.为了使 电视信号不受干扰,可采取的办法是【D】 A.将电视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 B.将电视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并将金属 笼接地
为多少?
C.将高频电机放在一个大的金属网罩内 D.将高频电机放在一个大的金属网罩内, 并将金属网罩接地
例5. (02广东)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
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
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 【B】
A. a端的电势比b端的高 a
bP
B. b端的电势比d点的低
c
d
C. a端的电势不一定比d点的低
D.杆内c处的场强的方向由a指向b
例2、如图所示,一金属小球,原来不带 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 电的细杆MN,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 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 小分别为Ea、Eb、Ec,三者相比,则:
(A)Ea最大 (C)Ec最大
(B)Eb最大 (D)Ea=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 A、C为 导体棒两端内部的点, B为导体棒的中点. 将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 R处,当达到静电平衡后.
线,再拿走小球C A.A球带正电,B
【C】
B.A球带负电,B
C.A球不带电,B
D.
练习1、如图所示,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Q 放在本身不带电的枕型导体AB靠近A端一 侧,由于静电感应枕型导体的A、B两端分
别出现-、+感应电荷。则以下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A端接一下地,导体将带正电荷 B.A端接一下地,导体将带负电荷 C.枕型导体的A端电势低,B端电势高 D.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场 强为零
七.静电感应
1、电子为什么会定向移动? 2、金属中的正电荷可以移动吗? 3、金属中的电子一直定向移动下去吗?
4、电子会从金属表面跑出来吗?
静电感应与静电平衡
电子的运动属于补位运动,达到平衡 所用时间极短
当E'=E0时,E=0,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
导体内部的电子会不会不够用?
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有电场吗?
向C靠近,于是( ).
B
(A)A往左偏离竖直方向,B往右偏离竖 直方向
(B)A的位置不变,B往右偏离竖直方向 (C)A往左偏离竖直方向,B的位置不变 (D)A和B的位置都不变
例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两个架在
绝缘支座上的金属球,原来都不带电,中
间用导线连接,现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C
靠近B球,用手摸一下B球,然后撤去导
练习3、如图所示为一具有金属罩壳的金 箔验电器,A为金属小球,B为金属杆,C 为金箔,D为金属罩壳。验电器放在绝缘 板S上。现将一定量的正电荷移至小球A上, 于是两金箔将( )。然后用一有绝缘柄的 金属叉K将小球A与金属罩壳D相连,则两 金箔将( )。最后移去金属叉,再用手 指触及小球A、 则两金箔将( )。
将一个试探电荷从导体表面一点 移到另一点电场力的功是多少? 导体内部会有静电荷吗? 场强为零其实是区域平均值为零
问题1.有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球壳,a是球壳内空 间的一点,b是球壳金属中的一点,b是球壳外的 一点.
1.将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球
壳,则场强为零的点是 a,b .
2.如果将带电体放入球壳内
a b c ++
接地对导体的影响? 为什么大地的电势为零? 不带电的物体电势一定为零? 电势为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观察: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分布特点.
曲率半径越小,电荷密度 越大. 举例说明:尖端放电.
例1、如图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小 球放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空腔球壳 内,其结果可能是
(A)只有球壳外表面带正电 (B)只有球壳内表面带正电 (C)球壳的内、外表面都带正电 (D)球壳的内表面带正电,外表面带负电
练习4、一块无限大的导体板,左侧接地,在右 侧离板d的A处放置一个负电荷-q,求静电平衡 后:
1)板上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一点P产生的场强; 2)感应电荷在导体外任意一点P′处产生的场强; 3)证明导体表面附近处合场强垂直于导体表面 4)求-q所受的库仑力; 5)若切断接地线后,将+Q放在导体板上,+Q将如何 分布?
※练习6、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与大地相连, 在距球心O的距离为l的A处放一点电荷q, 试求:
1)金属球上感应电荷的电量; 2)导体不接地而所带电量为零时,其求电 势?
3)导体球电势为V0时,球上的总电荷? 4) 3与1相比,圆环受导体球的作用力的改 变量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作业1、在一个半径为R的导体球外,有一个半 径为r的细圆环,圆环的圆心与导体球心的连线 长为a(a>R),且与环面垂直,如图。已知环上 均匀带电,总电量为q,试问: I、当导体球接地时,球上感应电荷的总电量? II、导体不接地而所带电量为零时,其求电势? III、导体球电势为V0时,球上的总电荷? IV、3与1相比,圆环受导体球的作用力的改变 量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作业2、如图所示,O为半径等于R的原来不带电的导 体球的球心,O1、O2、O3为位于球内的三个半径皆为r 的球形空腔的球心,它们与O共面,已知.在OO1、 OO2的连线上距O1、O2为的P1、P2点处分别放置带电量 为q1和q2的线度很小的导体(视为点电荷),在O3处放 置一带电量为q3的点电荷,设法使q1、q2和q3固定不 动.在导体球外的P点放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P点与 O1、O2、O3共面,位于的延长线上,到O的距离. 1.求q3的电势能. 2.将带有电量q1、q2的小导体释放,当重新达到静电平 衡时,各表面上的电荷分布有何变化? 此时q3的电势能
例6.如图小球C放在A球的中央,不接触 A球,然后用手接触一下A球,再用手接 触一下B球,在移走C球,则:
A. A球带负电,B球不带电
B. A、B都带负电
C.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
D.A、B球都带正电
A C+
B
例7.如图所示,将悬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
球A放在不带电的金属卒心球C内(不与球壁接
触),另有一个悬挂在细线上的带负电小球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