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常见皮肤副反应痤疮样皮疹
痤疮诊断标准
痤疮诊断标准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的人群中。
痤疮的诊断标准通常基于皮肤病变的特征和病史,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诊断:
1. 痤疮的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关于痤疮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病变部位、病情发展过程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痤疮的可能。
2. 痤疮的皮肤病变特征:痤疮病变主要表现为面部、胸部和背部的皮肤粉刺、丘疹、脓疱等。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判断是否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
3. 压痛和疼痛症状: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痤疮病变区域的压痛或疼痛。
医生会了解患者是否有这些症状,以帮助确认痤疮的诊断。
4. 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痤疮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皮肤病变的疾病,如药物过敏、酒糟鼻、玫瑰痤疮等。
综上所述,痤疮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病史和皮肤病变的特征。
如果患者出现多个粉刺、丘疹或脓疱,并且有相关的病史,则很可能是痤疮。
然而,准确的诊断还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痤疮,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手术后出现皮疹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手术后出现皮疹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在接受手术后,患者有时会出现皮疹这一令人困扰的症状。
皮疹不仅可能引起身体的不适,还可能让患者感到担忧和焦虑。
了解手术后出现皮疹的原因以及掌握正确的处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和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
一、手术后出现皮疹的原因1、药物过敏手术中使用的药物,如抗生素、麻醉剂等,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从而导致皮疹的出现。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也有所差异。
有些患者可能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很快就出现过敏症状,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起疹子等;而有些患者可能在用药一段时间后才出现。
2、感染手术后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感染可能会引发皮肤炎症,导致皮疹的产生。
例如,手术切口部位的感染可能会扩散到周围皮肤,引起红肿、皮疹和脓性分泌物。
3、应激反应手术本身是一种强烈的身体应激源,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免疫系统的暂时紊乱。
这种应激反应有时会表现在皮肤上,出现皮疹。
4、皮肤接触性过敏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接触到一些特殊的材料,如手术巾、绷带、胶布等,如果对这些材料中的成分过敏,就可能会在接触部位出现皮疹。
5、基础疾病如果患者本身就患有一些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手术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这些疾病,导致皮疹的出现。
6、饮食因素手术后患者的饮食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摄入了某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蛋类、牛奶等,也可能会导致皮疹。
7、环境因素手术后患者所处的环境如果过于潮湿、闷热,或者接触了一些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也可能会引发皮疹。
二、手术后出现皮疹的处理措施1、及时就医一旦发现手术后出现皮疹,患者应尽快告知医生。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皮疹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停用可疑药物如果怀疑皮疹是由某种药物引起的,医生会考虑停用该药物,或者更换为其他替代药物。
同时,医生可能会给予抗过敏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药疹寻麻疹
3. 特殊类型荨麻疹
-
8
二 :药疹
首先明确: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药疹(drug eruption)?
-
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临床上常引起药疹的药物有: ①抗生素类: ②解热镇痛类: ③磺胺类 ④镇静安眠药及抗癫痫药 ⑤其它:异种血清制品、呋喃唑酮及某些中草 药等亦可引起药疹。
代谢
主要作用是调节糖、 脂肪和蛋白质
盐类激素:以醛固酮为代表
主要调节水盐代谢
性激素:主要分泌去氢异雄酮(DHEA)
其次为少量雄烯二酮和睾酮
-
22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发展史及应用现状
• 1935年 分离出天然糖皮质激素---可的松
• 1944年 合成糖皮质激素用于临床
• 1948年 Phillip Hench(美国风湿病学家)将可的松(当
•
时叫做化合物 E)第一次用于治疗一名29岁有4
•
年病史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女性患者获得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常好的疗效
• 1949年 Hench首次发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 案报道,
•
并于1950年与其他研究者一起共同获得了生理
•
学和医学诺贝尔奖
• 1950年后,通过对天然皮质激素的化学修饰,产生了各
-
11
变态反应型
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第Ⅰ型
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等
第Ⅱ型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第Ⅲ型 、
血清病样综合征、血管炎及迟发性荨麻疹等,患者可有关节 炎、肾炎及发热
第Ⅳ型
痤疮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痤疮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反应。
它会导致皮肤出现粉刺、痘痘以及严重的炎症和囊肿形成。
痤疮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外貌,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在临床上,痤疮的分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痤疮进行分类和分级,不仅可以准确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指导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疗效和预后。
因此,确立一套科学可靠的痤疮分级标准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痤疮分级标准主要包括基于病变数量和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以粉刺、痘痘的数量和类型、炎症的程度以及可能的疤痕形成作为评估指标。
不同的分级标准可能具有不同的指标和分级方式,但它们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使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痤疮的病情,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然而,目前存在的一些痤疮分级标准还存在一些缺点。
比如,有些标准只考虑了病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而忽略了病变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另外,一些标准还没有考虑到痤疮对患者心理和社交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现有的痤疮分级标准,使其更加全面和科学。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痤疮的定义和病因、痤疮分级标准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常用的痤疮分级标准的优缺点。
同时,我们还将深入探讨痤疮分级标准的具体要点,包括痤疮分级标准的主要指标、不同分级的病情特点以及痤疮分级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最后,我们将对痤疮分级标准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对痤疮分级标准的改进,并给出我们的结论。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痤疮分级标准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对医生和患者在诊治痤疮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痤疮治疗的科学化和个体化。
文章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文章的内容,使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痤疮的定义和病因2.1.1 痤疮的概念和特点2.1.2 痤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1.3 痤疮与内分泌等因素的关系2.2 痤疮的分级标准2.2.1 痤疮分级的重要性和意义2.2.2 常用的痤疮分级标准2.2.3 痤疮分级标准的优缺点2.3 痤疮分级标准的具体要点2.3.1 痤疮分级标准的主要指标2.3.2 不同分级的痤疮病情特点2.3.3 痤疮分级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3. 结论3.1 总结痤疮分级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3.2 对痤疮分级标准的展望和改进3.3 结束语文章的结构清晰明了,以引言作为开始,通过正文详细介绍了痤疮的定义和病因、痤疮的分级标准以及其具体要点。
SAPHO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SAPHO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李忱;李菁;刘晋河;董振华【摘要】目的 SAPHO综合征属罕见病,由于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往往造成漏诊和误诊,总结北京协和医院12例SAPHO综合征患者,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探讨本病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2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0例.皮损表现为掌跖脓疱病10例,暴发性痤疮者1例,无皮疹者1例.骨关节受累上胸壁处受累12例,外周关节受累10例,骶髂关节受累8例,脊柱关节受累3例.11例行99mTc-MDP全身骨扫描,均不同程度提示上胸壁处异常放射浓聚.12例患者均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或)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其中8例加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4例在病程中配合中药治疗.随访过程中未见严重骨骼关节并发症.结论本组资料以女性多见,皮肤改变以掌跖脓疱病多见,骨关节改变以上胸壁处受累多见,99mTc-MDP 全身骨扫描对本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单用NSAID类药物,症状多难控制;糖皮质激素和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可部分改善症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可显著改善症状,但停药易复发;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作用,有望成为治疗本病的新方法.%Objective SAPHO syndrome is a very rare disease.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this diagnosis correctly without well - known clinical features of SAPHO syndrome. We collected 12 cases diagnosed SAPHO syndrome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s of SAPHO,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better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2 cases of 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itis (SAPHO) syndrome were analysed. Results There were 2 males and 10 females among the 12 patients. Dermatolog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paimoplantar pustulosis in 10 patients and severe acne in 1 patient. Osteoarticular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anterior chest wall involved in 12 patients, peripheral joints involved in 10 patients, sacroiliac joints involved in 8 patients, and vertebral joints involved in 3 patients. Eleven patients had performed 99mTc - MDP whole body bone scintigraphy ( WBBS) examination, and abnormal metabolic foci at anterior chest wall were found in each case. All 1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non - steroidal an-ti - inflammatory drugs ( NSAIDs) and disease modifying anti - rheumatic drugs ( DMARDs). Eiqht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ti -tumor necrosis factor - α (TNF - α) inhibitors, and 4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erbal medicine as further addition therapy. Conclusion Female patients were dominant in our series of cases. Paimoplantar pustulosis was the most common manifestation of skin. Among the osteoarticular manifestations, anterior chest wall had the most popular involvement. 99mTc - MDP WBBS examination has relatively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owards the diagnosis of SAPHO syndrome. Treatment with NSAIDs alone was difficult to relieve the symptoms. Gly-cocorticosteroids with(or) DMARDs could partially ameliorate the disease. Anti -TNF - α inhibitors could improve the symptoms apparently , but cessation of the drugs could induce the relap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 was demonstrated as a good new method of SAPHO syndrome treatment.【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2(041)012【总页数】6页(P117-122)【关键词】SAPHO综合征;临床表现;治疗【作者】李忱;李菁;刘晋河;董振华【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正文语种】中文1987年Chamot等[1]首次提出以SAPHO综合征来命名一组特殊的症候群: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synovitis acne pustulosis hyperostosis osteitis,SAPHO),包括骨关节损害,伴有或不伴有皮肤损害。
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痤疮,又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但也可在成年人身上出现。
它的主要症状是痤疮疹、粉刺、脓疱和囊肿等。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中国医学会皮肤科分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编写了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该指南着重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痤疮的病情往往因人而异,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人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指南提出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并根据不同类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对于轻度痤疮,指南推荐外用药物治疗。
首选的外用药物包括经皮吸收性孕激素、苯甲硫脒类药、外用抗生素和外用维甲酸等。
这些药物能够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炎症反应和破坏痤疮病原菌,从而减轻痤疮症状。
此外,还可以使用光疗、化学剥脱和微针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
这些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
对于中度和重度痤疮,指南推荐联合治疗,即内服药物联合外用药物。
内服药物主要包括口服孕激素、口服抗生素和口服异维甲酸等。
这些药物可以从内部调节激素平衡、抑制痤疮病原菌和降低皮脂分泌。
与此同时,外用药物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使药物作用更加直接和局部。
此外,指南还提到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维持皮肤清洁和饮食调理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指南还特别关注了痤疮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痤疮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外貌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压力。
因此,指南建议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总之,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详尽和灵活的治疗方案,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此外,指南还提供了关于痤疮的预防和日常护理的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指南的发布将对改善痤疮患者的诊疗质量和临床疗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过敏性皮肤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过敏性皮肤病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过敏性皮肤病概述过敏性皮肤病(allergic dermatosis)是一类皮肤科常见疾病,是过敏原通过皮肤黏膜接触、吸入、注射及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过敏性皮肤病分类复杂、表现多样,常见的有湿疹、荨麻疹、药疹、变应原性接触性皮炎及特应性皮炎。
英文名称:allergic dermatosis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有一定关联,如过敏体质可能遗传给下一代发病部位:皮肤常见症状:皮疹、瘙痒、刺痛、红肿主要病因:接触过敏原后发生过敏反应检查项目:皮肤视诊、皮肤点刺试验、皮肤斑贴试验、血清变应原特异 IgE 检测重要提醒:过敏性皮肤病大部分病因不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日常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特点病因总述: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主要是由各种外源性过敏原进入机体引起异常免疫反应造成的。
过敏原通过皮肤黏膜接触、吸入、食入或注射等途径进入机体,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抗体,使机体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抗体开始发挥作用,经过各种机制,产生炎症反应,表现出皮肤症状。
当患者脱离过敏原,炎症反应可以自行消退。
此外,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还与遗传性过敏体质、体内存在感染病灶、内分泌失调、心理压力、精神紧张等内因有关。
基本病因:1、接触过敏主要有动物性、植物性及化学性过敏原。
(1)动物性,如动物的皮毛,昆虫的毒毛等。
(2)植物性,如有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或其产物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常见者有漆树、荨麻、橡树、豕草、银杏、补骨脂、猫眼草、某些菊科和报春花属、少数瓜果、蔬菜、花粉等。
(3)化学性,品种繁多,主要有:金属及其制品如镍、铬;日常生活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光亮剂、清洁养护产品、乳胶手套、皮革、塑料及橡胶制品等;化妆品如化妆油彩、染发水、香膏等;外用药物如汞剂、碳胺类药、抗生素软膏、清凉油等;杀虫剂及除臭剂;各种化工原料如汽油、油漆、机油、染料等。
专业指南解读-中国痤疮治疗诊疗指南(皮肤科疾病)
中国痤疮治疗诊疗指南(2014版)目录中国痤疮治疗诊疗指南(2014版) (1)1.痤疮的病理生理学 (1)2.痤疮的分级 (2)3.患者教育 (2)4.痤疮的局部治疗 (3)5.痤疮的系统治疗 (5)6.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9)7.痤疮的分级和联合治疗 (10)8.痤疮的维持治疗 (11)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为70% -87%,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超过了哮喘和癫痫。
临床医师对痤疮的治疗选择存在很大差异,有些治疗方法疗效不肯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个别方法甚至会对患者造成损害。
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痤疮的指南来规范其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指南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新药的研发,痤疮的治疗指南还需与时俱进,定期更新。
本指南是在2008年出版的痤疮指南基础上,根据使用者反馈及国内外痤疮研究进展进行了修订。
1.痤疮的病理生理学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遗传、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因素都可能与之相关。
雄激素作用下的皮脂腺快速发育和脂质大量分泌是痤疮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进入青春期后肾上腺和性腺的发育导致雄激素前体如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分泌增力,并在一系列雄激素代谢酶如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活性的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功能增强。
遗传背景下的皮肤内雄激素受体或相关雄激素代谢酶的表达或活性增强也是导致皮脂腺对雄激素过度敏感及脂质过量分泌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痤疮患者皮脂中存在过氧化鲨烯、蜡醋、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增加及亚油酸含量降低等脂质成分改变,这些变化可以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及炎症反应。
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是痤疮发生另一重要因素和主要病理现象。
上皮细胞角化使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最终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微粉刺及临床肉眼可见的粉刺,促炎症因子白介素(IL)- lα、雄激素、游离脂肪酸及过氧化脂质可能与导管角化异常有关。
SAPHO综合征的治疗
SAPHO综合征的治疗李忱;李菁;董振华【期刊名称】《协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04)004【总页数】4页(P442-445)【作者】李忱;李菁;董振华【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1987年法国学者Chamot等[1]首次提出用SAPHO描述一组包含多种血清阴性骨关节病及与其相关联的皮肤损害的临床疾病,包括滑膜炎(synovitis)、痤疮(acne)、脓疱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伴或不伴多病灶无菌性骨髓炎的骨炎(osteitis),目前已有超过50种命名用于定义此类疾病。
1960年起陆续出现皮肤受损同时伴发骨损害的病例报道,皮肤损害包括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PPP)、严重的痤疮(severe acne,SA)、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等,骨损害主要影响前上胸壁,也可以影响外周关节、骶髂关节等其他骨骼系统。
至2009年全球文献报道SAPHO综合征仅450余例[2],欧洲报道高加索人发病率不超过1/1万[3];而日本报道的发病率在0.001 44/10万[4],目前我国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相关报道多为个案报道,发病率尚不得而知。
SAPHO综合征的疾病分类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学者从骨活检及皮肤组织分离出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认为感染是可能诱因,触发机体自身非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反应异常激活,以清除致病微生物,引起持续的炎症状态,造成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 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表达,从而造成非特异性的炎性损伤[5- 6];一些学者将其纳入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部分[7];还有学者认为该症是一种与多基因紊乱相关的自发性炎症性骨炎[8]。
尼妥珠单抗治疗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尼妥珠单抗治疗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倪军;斯晓燕;王汉萍;张力【摘要】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adverse events of nimotuzumab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 Nimotuzumab was administrated to 15 cases of stage IV NSCLC, including 9 cases of adenocarcinoma and 8 c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ll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either histopathology or cytopathology, and were treated by nimotzumab (nimotuzumab 400 mg, i.v., qw). 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fter six weeks of treatment according to RECIST standards. For adverse events, the NCI-CTC 3.0 was applied. Result There were 11 cases that were qualified for efficacy evaluation and 15 cases for safety evaluation. Among the 11 cases included in efficacy evaluation, there were 8 cases achieving SD and 3 cases of PD.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72.2% (8/11). The safety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skin rash relat-ed to nimotuzumab was low, and which was in no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benefit. All adverse events related with nimotuzumab were mild. Conclusion Nimotuzuma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SCLC increases disease control rate and has a better safety profile.%目的:回顾性分析尼妥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痤疮ppt课件完整版
建立患者档案,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降低复发率。
3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护肤、合 理饮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有助于预防痤疮 的发生和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作用于皮肤组织,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改善皮肤质地,对痤疮瘢痕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生物制剂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针对痤疮发病机制的生物制剂逐渐 应用于临床,如抗TNF-α药物等,为痤疮治疗提供了新的 选择。
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策略
1 2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系统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异维A酸等药物进行系统治 疗。
光疗和激光治疗
光疗和激光治疗对于炎症性痤疮有一定疗效,但需专业医生指导下 进行。
患者心理支持
了解疾病知识
向患者普及痤疮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自然病程和治疗方 案。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
脂溢性皮炎
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以红斑性皮 疹、表面附着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为特征。
严重程度评估
轻度
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和脓疱 ,总皮损数少于30个。
中度
有粉刺,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 疱,总皮损数在30~50个之间 。
重度
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 症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皮损 数在50个以上,结节少于3个。
长期治疗
痤疮治疗需要一定时间, 患者应保持耐心,遵医嘱 坚持治疗。
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常见皮肤病
发病机制
病因不清 遗传:HLA 感染:扁桃体炎 免疫:细胞免疫力偏低 精神因素 饮食
临床表现
分类 寻常型 关节病型 脓疱型 红皮病型
寻常型银屑病
皮疹特点: 鳞屑性红斑,丘疹,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刮 去层层鳞屑,可出现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 刮除此层鳞屑,可出现点状的出血点,称点状 出血现象或Auspitz征,具有特征性。 皮疹可逐渐扩大,呈现钱币状,地图状,花瓣 状,甚至可遍及全身 好发于四肢伸侧,特别是膝肘部位
寻常型银屑病
头皮,粘膜易侵犯 甲损害明显:可出现“顶针样”凹陷,严 重者出现甲增厚变脆
寻常型银屑病
分期
进行期:皮疹处于活动期,一些强烈的刺激, 如针刺,搔抓,刺激性外用药,可在受损部位 引起新的皮疹,称为同形反应(Koebner 征) 稳定期:病情稳定,发展缓慢 消退期:皮疹数目减少,炎症减轻
常见皮肤病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朱铁山
荨蔴疹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粘膜过敏性疾患 特征表现为具有剧痒的一过性局限性水 肿性发疹 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一次 形态学诊断
病因
复杂多样 常见病因 (一) 外源性 1 食物:蛋白质类多见,少见的过敏原:水果 2 药物 :药疹中的一型 3 吸入物:花粉,动物皮毛 4 物理因素:冷,热,机械因素:划痕,压迫, 日光, 5 昆虫叮咬
临床表现
皮肤表现 其它脏器损害 药疹 荨蔴疹型 湿疹型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 多形红斑型 紫癜型
皮肤形态分类
大疱表皮松解型 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 痤疮样药疹 光敏皮炎型 扁平苔藓型 血管炎型 泛发性脓疱型
重症药疹
大疱表皮松解型
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 重症多型红斑:Steven-Johnson syndrome
(1)协和临床教学宝库-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郑和义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皮肤性病学主编郑和义副主编王宝玺孙秋宁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马东来王宝玺王宏伟王家壁孙秋宁刘跃华李红春何志新郑和义俞宝田晋红中谢勇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前言皮肤性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掌握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各科临床医师所应具备的技能,面对性病在我国的死灰复燃,及时了解性病的最新流行趁势和诊治新方法,为有效控制性病的蔓延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皮肤性病学的教学参考书很多,大多篇幅较大。
然而,由于皮肤病、性病的临床皮损形态各种各样,单凭文字描述难以反映疾病的真实面目,短时间内很难掌握相关知识,为了使读者能更快、更准确的掌握皮肤性病学知识,由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根据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本科的长期教学经验制作一部彩色教学光盘,授课老师均为目前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讲师、副教授、教授。
作者针对皮肤性病以形态学为主的特点,应用简明的文字描述、精选大量的临床照片对常见皮肤病、性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以幻灯形式进行详细的重点讲解,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还将光盘版内容编印成与光盘相配套的黑白版图书,以便广大师生在浏览光盘之余,仔细阅读并记忆相关的文字内容,同时也可为广大教师制作幻灯讲稿提供参考。
该光盘和书适合作为医学生、进修医生、临床医生学习皮肤性病学的辅助教材及皮肤性病学教学参考书。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其中含有不少缺点和错误,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加以改正。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郑和义目录第一章,皮肤病学总论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的组成皮疹的分类皮肤病的诊断第二章,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疮丹毒皮肤结核麻风第三章,病毒性皮肤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手足口病麻疹风疹水痘第四章,寄生虫性皮肤病疥疮第五章,真菌性皮肤病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癣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第六章、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腹股沟淋巴肉芽肿艾滋病AIDS第七章,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湿疹(各种类型)汗疱疹自身敏感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荨麻疹药疹(各种类型)第八章,红斑鳞屑性皮肤病银屑病(各种类型)玫瑰糠疹毛发红糠疹扁平苔藓多形红斑远心性环状红斑红皮病第九章,血管性皮肤病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白塞病第十章,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混合结缔组织病第十一章,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类天疱疮第十二章、皮肤附属器疾病痤疮酒渣鼻斑秃男性型脱发臭汗症甲病第十三章、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白癜风黄褐斑皮肤黑变病第十四章,物理性皮肤病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放射性皮炎痱子冻疮鸡眼胼胝手足皲裂第十五章、遗传性皮肤病鱼鳞病掌跖角化病毛发角化病汗孔角化症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第十六章、皮肤肿瘤脂溢性角化汗管瘤多发性脂囊瘤先天性血管瘤瘢痕疙瘩皮肤纤维瘤色素痣黏膜白斑鲍温氏病(Bowen病)湿疹样癌(Paget病)基底细胞上皮瘤鳞状细胞癌黑素瘤蕈样肉芽肿(MF)。
药疹的病因、分类及治疗方法
药疹的病因、分类及治疗方法作者:左亚刚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06期病因引起药疹的药物一般分为5类:解热镇痛药、磺胺药、镇静安眠抗惊厥药、抗生素及血清制品。
目前对上述药物引起药疹的发生率报道不一。
有资料显示,常见致敏药物排序:·抗生素排在首位(26.89%),其中以青霉素类居多(56.10%)。
·生物制品位居第2位(22.30%),所致皮疹类型均为荨麻疹型。
·解热镇痛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居第3位(20.00%)。
磺胺药引起药疹明显减少,可能与目前临床应用较少有关。
此外,化疗药物及中成药引起的药疹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临床分类由于药物种类繁多,故药疹的种类亦很多,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对药疹的分类,可分为轻型药疹和重症药疹。
轻型药疹包括:固定性药疹、麻疹型药疹、猩红热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
重症药疹包括:红皮病型药疹。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固定性药疹是药物过敏反应中的常见类型,一般在服用过敏药物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
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口唇、龟头、肛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多见,初期表现为水肿性红斑,严重者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大疱,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皮损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
当患者再次接触同种或类似药物时,皮损在同一部位再次出现。
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皮损部位的色素沉着越来越重。
常见致敏药物如磺胺、去痛片、安痛定、苯巴比妥等,特别注意某些复方制剂如复方新诺明也含有上述成分,使用时亦应注意。
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型药疹临床特征为荨麻疹(风团)和血管性水肿(黏膜水肿)。
此型药疹与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的区别有两点:①药疹有服药史,即若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出现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的损害,则不能仅作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的诊断,应诊为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型药疹。
②药疹的皮损消退时间一般较长,因为药物排出体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单纯的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可很快消退。
痤疮分级的评分标准
痤疮分级的评分标准
痤疮的分级评分标准通常使用的是痤疮严重程度指数(Acne Severity Index,ASI)或者痤疮病情严重程度评分(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
这些评分标准主要根据痤疮病变的类型、数量、分布以及炎症程度等因素来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痤疮的分级评分标准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以下是针对不同等级的痤疮病情的描述:
轻度痤疮,通常表现为少量丘疹、丘疹结节或粉刺,病变范围
较小,炎症程度较轻。
中度痤疮,痤疮病变数量增多,病变范围扩大,可能出现较多
的丘疹、丘疹结节和粉刺,炎症程度适中。
重度痤疮,痤疮病变严重,丘疹、丘疹结节和囊肿较多且严重,可能伴有炎症和疼痛,病变范围广泛,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和生活质量。
除了以上的描述外,痤疮的分级评分标准还可能根据具体的病
情情况进行细分,比如根据痤疮病变的数量、炎症程度、疤痕形成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
这些评分标准的使用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评估,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痤疮的分级评分标准主要是根据痤疮病变的类型、数量、分布以及炎症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以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皮疹、四肢近端肌无力、憋气
无力 1 月余 于 20 0 6年 3月人 院 。
患者 20 0 5年 5月无 明显 诱 因渐 出现 右侧 足背 、
左 侧大腿 、双侧 臀部 红色皮 疹 ,压之 不褪 色 ,偶有
痒 痛 ,有脱 屑 ,无 发 热 、关 节肌 肉疼 痛 。外 院考虑 “ 体股癣 ” ,予抗 真菌治 疗 ,皮疹无 明显缓 解 。20 05
m / ( 考值 6 0 0 g ) 42 8 gL g 参 L 0 —1 0m / 、C 0 / 、C反 5 L m
应蛋 白 () 一 。免 疫指标 :抗 核抗体 、抗 双链 D A抗 N 体 、抗可 提取 核抗 原抗体 、抗 心磷 脂抗 体 、抗 中性 粒细胞浆抗 体 、抗 J— 抗体 、抗 角蛋 白抗 体 、抗 核 01 周 因子抗 体均 阴性 ,类风 湿 因子 5 9 / l 1 m 。肿瘤标 U
记 物 :C 系列 ( ,动 脉 血 气 分 析 ( A 一) 自然 状 态
下 ) H 74 7 C 2 57m g ( f g 013 :p . ,P O . m H 3 1 'l = . nlH i 3
面 、双 侧 臀 部 可 见 边 界 清楚 的 红 色皮 疹 ,融 合 成 片 ,压 之 不 褪 色 ,略 高 于 皮 面 ,伴 脱 屑 ,无 渗 出 ( 1 ;下颌部 可见痤 疮样 皮疹 ,无 G to 图 ) or t n征 、向 阳疹 、披 肩 征 或胸 前 V形 疹 。左 侧 眼 睑 、 面颊 肿
齐 ,心尖 区可 闻及 26级 收缩 期 吹风 样杂 音 。腹部 / 软无压 痛 ,肝 脾无肿 大 ,肝 颈静 脉 回流征 ( ) 一 。双 足趾各 关节 压痛 3级 。肌 肉无 明显 萎缩 ,上 下肢 肌
性 炎 性改 变 .以束 周 萎缩 和小 血 管 周 围炎 性 细 胞
手术后出现皮疹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手术后出现皮疹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后有时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皮疹就是其中之一。
皮疹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还可能影响术后的恢复。
了解手术后出现皮疹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一、手术后出现皮疹的原因1、药物过敏手术中使用的药物,如抗生素、麻醉剂、止痛药等,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疹的出现。
过敏反应通常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表现为红斑、丘疹、风团等,严重时可伴有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2、感染手术后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
感染引起的皮疹可能是局部的,如切口周围的红肿、脓疱;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如发热伴皮疹、皮疹伴淋巴结肿大等。
3、皮肤应激反应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刺激,会导致身体产生应激反应。
皮肤在应激状态下,可能会出现皮疹,如压力性红斑、湿疹样改变等。
这种皮疹通常与手术部位的受压、摩擦等因素有关。
4、免疫功能紊乱手术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作或加重,从而出现皮疹,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
5、其他因素患者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皮肤病等)、个人体质、术后的饮食和环境等因素,也可能与手术后皮疹的发生有关。
二、手术后出现皮疹的护理对策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分布、数量以及伴随症状的变化,如瘙痒、疼痛、发热等。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汗液、血液等刺激。
对于有瘙痒症状的患者,应嘱咐其避免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可以用温水轻轻擦拭皮肤,或者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剂。
对于局部感染的皮疹,应按照医嘱进行消毒和换药处理。
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易致敏的食物,如海鲜、蛋类、牛奶等。
增加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 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提高皮肤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痤疮
痤疮的病因学
1.遗传: 家族聚集倾向 2.内分泌:(无睾酮,无痤疮) 3.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
4.药物: 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卤素药 (碘、溴剂) 5.其他: 情绪、饮食等
痤疮的病理生理
1)油: 皮脂过度分泌;
2)堵: 毛囊上皮的异常角化;
3)菌: 痤疮杆菌的增殖; 4)炎: 炎症和免疫反应
痤疮III级
痤疮IV级
痤疮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二)光电治疗 (三)果酸治疗 (四)中医疗法
痤疮治疗环节
1
• 减少皮脂分泌 • 溶解毛囊角栓,使毛囊口角化正常
2
• 消灭痤疮丙酸杆菌
3
• 减少炎症的发生
4
痤疮治疗环节
痤疮治疗外用药
1.维甲酸类: 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 2.过氧化苯甲酰(班塞) 3.外用抗菌素:盐酸米诺环素(美满霉素)、四环素、红霉素 4.硫磺制剂 5.水杨酸制剂 6.如何选择 1.痤疮的类型、病情、病程
维A酸的用法
低浓度开始,每日晚上应用一次,避 免光照后增加刺激性,症状改善后每周外 用1次。开始用药5-12d时皮肤有轻度刺 激反应,如局部潮红、脱屑绷紧或烧灼感, 但逐渐可以消失。 治疗轻、中度痤疮有较好治疗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氧化苯甲酰
是一种强氧化剂 , 第一个被证实可以有效治疗痤疮的药物,被
公认为最经济有效的抗痤产品、被收录到世界各地的痤疮治疗 指南,是抗生素使用过程中被强烈推荐联合使用的产品。
雌孕激素或抗雄激素治疗痤疮
用于女性 临床上有高雄激素症状的女性患者 有如下表现时可考虑用于血清雄激素水平正常的女性:
-- 面部下方存在持久的炎性丘疹,结节 -- 在月经期间痤疮发作或加重 -- 女性迟发性痤疮
痤 疮
痤疮吴锦波广东省食品药品学校 2012级学生一、概述痤疮(cuo chuang),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好发于面颊、额部、颏部和鼻颊沟,其次为背部及上胸部。
眶周皮肤从不累及。
痤疮(青春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
本病有自限性。
绝大多数患者青春期后逐渐减轻,以致消失。
本病常见于17~18岁的青年,亦有早至10~13岁,迟至青春期以后或成人发病的。
男多于女。
二、临床表现(1)症状:初起损害多为粉刺,可分为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亦称为开放性粉刺,为明显扩大毛孔中的小黑点,略高于皮面,是阻塞于毛囊口部的脂栓,其上端的黑点,系表皮排出的黑色素所致。
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
白头粉刺亦称封闭性粉刺,为皮肤色或略红色小丘疹,约针尖至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或较狭窄,无黑头,不易挤出脂栓,较易引起毛囊周围炎症。
皮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破溃或吸收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状疤痕。
少数严重者,除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外,尚可见蚕豆至甲盖大的炎性结节或囊肿。
囊肿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疤痕。
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一,往往以其中一、二种损害为主。
皮疹主要发生于颜面,尤其是前额、双颊部、颏部,其次是胸背部、肩部皮脂腺丰富区,偶尔也发生在其它部位。
分布对称,颜面中央尤其鼻部及眼眶周围常不受侵犯。
(2)体征: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若炎症明显时可出现疼痛及触痛。
三、痤疮的症状分类(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年龄阶段、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痤疮类型有以下几种:1、寻常痤疮:也是我们常说的痤疮,寻常痤疮就是年轻人好发的痤疮,也就俗称的青春痘。
2、药物性痤疮:指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等所引起的痤疮样皮损。
3、坏死性痤疮:多见于成年人,皮损为簇集性丘疹、脓疱,呈褐红色,很快坏死,伴有血痂,反复发作,形成网状疤痕。
并发四肢长骨受累SAPHO综合征4例报告
・病例报告・并发四肢长骨受累SAPHO综合征:4例报告马明崴,向奕蓉,焦蕤,李忱作者单位: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马明歲、向奕蓉、焦蕤);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李忱)通信作者:李忱,E-mail:*****************DOI:10.3969/j.issn.1673-8705.2021.02.01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罕见病临床队列研究(2016YFC09015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7-I2M-3-001)滑膜炎、座疮、脓疱病、骨肥厚、骨髓炎(SAPHO)综合征于1987年由Charmot等提出,是一种罕见的自身炎症性疾病[1]。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多种相关假说的提出,如免疫功能失调,遗传,感染等。
SAPHO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皮肤病变常表现为掌跖脓疱病、严重座疮等,骨关节病变常累及前胸壁及脊柱[2],四肢骨受累少见。
由于SAPHO综合征发病罕见以及影像学表现与骨肿瘤或慢性骨髓炎类似,在临床中常常被误诊[3-5]。
SAPHO综合征的四肢骨受累病例报道较少[6],此类患者更加难以与骨肿瘤或慢性骨髓炎鉴别诊断。
本文报道4例四肢长骨受累的SAPHO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其影像和病理特征。
1病例报告病例135岁女性,2012年7月无诱因出现右肩胛骨疼痛伴手足掌跖脓疱病,8月新增前胸部及腰髓部疼痛,患者诉曾有腿部疼痛自发缓解史。
查红细胞沉降率(ESR)38mm/h,抗核抗体(ANA)阳性(1:160),类风湿因子(RF)和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阴性。
骨扫描示左第1前肋、第5腰椎及右侧胫骨中上段及双膝关节异常放射性浓聚(图1A)。
根据其特征性骨关节及皮肤表现,诊断为SAPHO综合征,予雷公藤多苷片20mg tid 治疗后皮疹骨痛临床均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皮肤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多在用药第1-2周出现。
其他皮肤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干燥、湿疹样皮疹、原有皮肤疾病复发或加重
一.痤疮样皮疹
面部炎性丘疹、脓疱
外用:过氧苯甲本酰软膏(碧宁、斑赛、更适用无脓头皮疹)每日1~2次
硼锌糊软膏(每日2次)
莫匹罗星(百多邦适用脓头病灶)
红霉素软膏(每日2次)
颈肩背总皮疹
用药同上
新霉素/二甲矾擦剂涂抹一日1~2次
络和碘外用
二.皮肤干燥伴瘙痒
预防皮肤干燥:硅霜、维生素E软膏涂抹
瘙痒:薄酚甘油洗剂每日2次
苯海拉明软膏涂瘙痒局部每日1~2次
复方苯甲酸软膏涂瘙痒局部每日1~2次
口服:克敏嗪每日1次至3次,每次一片(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青光眼禁用)
三.湿疹样皮疹
抗组胺药物
口服:氯雷他啶(开瑞坦)10mg1/日
西替利嗪(仙特明、肾功能损害减量)10mg1/日
咪唑斯汀(皿治林、注意肝功)10mg1/日
酮替芬1mg qd
地氯雷他定(恩理思,肝功能不全者忌用)5mg qd
维生素C 100mg3/日
外用:湿疹软膏
莫米松(艾洛松软膏)
卤米松/三氯生软膏(新适确得)
曲安奈/益康唑(派瑞松)
丙酸氯替卡松乳膏(立廷肤)
卤米松(奥能)
四.原有皮肤疾患加重
1.足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足癣加重、足癣感染等情况
渗出明显,外用硼锌糊软膏,每日2-3次
上述治疗皮疹干燥后外用软膏
特比萘芬(兰美抒、丁克、)
米康唑(达克宁等)每日2次
感染严重时需同事口服抗生素治疗
2.甲沟炎:
有趾甲过扣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甲沟炎症及局部增生反应
治疗需改变足部受力习惯、穿宽松、透气鞋
外用药
莫匹罗星(百多绑)
环丙沙星(达维绑)
夫西地酸(立思汀)每日1~2次
口服药
米诺霉素(美满霉素)200.mg每日一次或分二次
头孢呋辛(西力欣)250mg 2/日
外科:严重时考虑外科拔甲治疗
五.预防足部皮疹的发生
疗前一周即热温水泡足(在用药中继续)
食用盐+水+白萝卜片(煮沸)
食用盐+水+花椒(煮沸)
泡足后涂抹护肤物或硅霜治疗足癣
六.口腔溃疡
口服V1+B2 10mg 3/日
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3/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金因肽)2~3喷/日
七.口唇周水疱
喷昔洛韦(丽珠君乐乳膏)每日4 ~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