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和使用规则

合集下载

间接证据的特殊作用,间接证据定罪的规则有哪些

间接证据的特殊作用,间接证据定罪的规则有哪些

间接证据的特殊作用,间接证据定罪的规则有哪些证据有几种,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间接证据和直接证据是不一样的,间接证据必须和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的,间接证据对于直接证据有一种加固的作用。

我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间接证据的特殊作用,间接证据定罪的规则有哪些”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间接证据功能1.排除犯罪嫌疑功能;2.发现和获取直接证据的线索功能;3.鉴别、印证、强化直接证据的功能;4.独立的证明功能。

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原则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则:(一)间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二)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

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间接证据的事实反映了案件主要事实发生的原因或者是它的结果,有些间接证据的事实则是案件事实的条件;其他如证明某个证据的真伪或者排除其他可能性的证据等,也都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

究竟哪些事实与案件事实存在联系,侦查人员应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加以确定。

由于单个间接证据往往不能清晰地表明它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必须将它与其他间接证据相结合才能判断出这种联系。

因此,侦查人员必须客观地、细致地对全案间接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查明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客观联系,切忌人为的主观猜测和牵强附会。

(三)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构成锁链。

客观地说,一个间接证据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某个片段,只有将所有能够证明每个片段的间接证据收集起来,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构成一条锁链,使每个间接证据都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环环相扣,使每个环节都不脱落,才能据以查明全部案件事实。

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及运用规则

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及运用规则
2 1 年 第 3期 ( 典 案 例 )总 第 1 0期 01 经 / 2
比如 强 奸 案 件 中 , 被 害 人 内裤 上 , 上 检 测 出 的精 从 身
查人 员询 问李 某 时的 录相 , 间侦 查人 员对李 某并 无刑 其
讼 法 》 4 条 规 定 : 没 有 被 告 人 供 述 , 据 确 实 , 分 第 6 “ 证 充
的 , 以 认 定 被 告 人 有 罪 和 处 以 刑 罚 。 ” 践 中 这 样 的 可 实
即侦破 了此 案 , 及 时抓 获 了犯 罪 嫌疑 人 袁 某 。在 此 , 并 间接 证 据 ( 场勘 查 笔 录 , 周 某 等 的 询 问笔 录 ) 综 现 对 的
面 , 此 . 查 人 员 认 为 可 以 排 除 服 务 员 张 某 的 作 案 据 侦
到会 计 的 细 心 与 胆 小 怕 事 . 于是 把 “ 小金 库 ” 其 以外 及
的款 项 也 都 联 系起 来 .交待 了各 款 项 的 来 龙 去 脉及 数 额 , 而 由一 个 小 的 笔 记 本 ( 从 间接 证 据 ) 取 了本 案 有 获 力 的直 接 证 据— — 犯 罪嫌 疑 人 的 供 述 .使 审讯 取 得 了
合 运 用 , 快 划 定 了侦 查 范 围 , 确 了侦 查 方 向 . 目 很 明 把
案 例 占有 相 当一 部 分 比例 。 4 .间 接 证 据 是 同一 认 定 犯 罪 嫌 疑 人 的重 要 证 据 。
} 山西 省 运城 市人 民检 察 院 [ 4 0 0 040 ] 书 山 西 省新 绛 县 人 民检 察 院 [ 4 1 0 半 03 0 ]
2间 接证 据 是 获取 直接 证 据 的 重要 手 段 。案 发 后 . . 时 收集 不 到 直 接 证 据 。 从 收集 问接 证 据 人 手 , 往 而 往

刑事诉讼间接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

刑事诉讼间接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

刑事诉讼间接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摘要:在刑事诉讼中,司法人员如何收集、审查判断及运用间接证据来获取直接证据或直接运用已收集到的间接证据来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是办理案件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揭示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及运用的一般规律来解决这一问题,以便使司法人员能更好地掌握正确运用间接证据的方法,确保诉讼活动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刑事诉讼;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审查判断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那些本身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必须与其他证据联系相结合,并经过推理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普遍存在于犯罪行为的发生地,其获得方式比直接证据更容易,但囿于间接证据本身并不能单独的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这就需要对间接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及运用进行规范。

鉴于此,笔者依照《刑事诉讼法》及其他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以下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收集刑事诉讼中,侦查、检察、审判及其他有关司法人员为了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发现、提取、固定与案件相关的各种间接证据的活动即是间接证据的收集。

由此可见,刑事诉讼中收集间接证据的主体是法定的,而且是一项在收集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的活动,这一诉讼活动至少应包括发现、提取和固定三个阶段。

1.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发现。

在刑事诉讼中,法定主体按照法定程序运用某些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去查找或显现与案件有关的间接证据的过程就是间接证据的发现。

这一过程,是提取和固定间接证据的前提,如果没有间接证据的发现,那么提取和固定间接证据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犯罪行为的作为或不作为无论犯罪分子多么狡黠都必然会在犯罪现场留下蛛丝马迹(证据),但是,怎样去发现间接证据呢?笔者认为:其一,发案后应主动、及时地进行侦查;其二,应全面、客观地调查;其三,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最后,调查应深入、细致。

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作用

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作用

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作用刑事诉讼活动是查清案件事实、正确运用法律的过程,整个刑事诉讼活动就是一个收集、审查、核实、认定证据的过程。

证据在诉讼活动的运用是刑事活动中的核心问题,因此深入和正确了解刑事证据的有关情况有助于办案人员更好地揭露、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2款在法律意义上规定了七种证据,同时法学家在理论上按照某些特定的标准将证据分为不同的类别,用以指导收集、审查证据,并帮助司法人员正确运用证据认定案情,提高办案质量。

常见的几种证据分类中有一类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正确区分与运用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但在实际办案中司法人员往往认为没有直接证据就不能定案,不善于运用间接证据,其实间接证据以它本身的特点在侦查、检查、审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直接证据于与间接证据的划分依据。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的基本依据是看其对于案件主要事实的客观联系形式和证明的强弱。

直接证据同案件主要事实的联系是直接的,它并不需要借助其他证据就可以直接证明诉讼中的主要争议;而间接证据同案件主要事实的联系形式则是间接的,即它们只能证明与案件有关的某些局部的情况,而不能直接证明本案件中的主要事实。

只有把众多的间接证据串联起来,彼此相互印证,并在排除了其他各种可能性之后,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可见,直接证据的证明力较强,而间接证据的证明作用相对来说不及直接证据。

另外,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也是不同的。

直接证据对主要案情的证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间接证据则需要依靠思维推理和逻辑推论的方法。

从两者的划分依据相比而言,直接证据优于间接证据,但司法实践证明,直接证据不易立即取得,而且仅凭一个直接证据定案的情况也是很少的,绝大多数案件都是靠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结合起来认定的。

同时在侦查破案、审查起诉过程中,间接证据以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形势的发展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论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运用

论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运用

毕业论文题目:论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运用专业:法学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2011年5月20日目录一、概述 (2)二、间接证据的特点 (2)1. 间接证据的条件性 (2)2. 间接证据的中立性 (3)3. 间接证据的关联性 (3)4. 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3)5. 间接证据的过程是复杂的 (4)6. 间接证据具有依赖性 (4)二、间接证据的作用 (4)1. 用间接证据来确定侦查、调查方向;进一步获取直接证据 (5)2. 间接证据可以用来辨别直接证据的真伪 (5)3. 间接证据可以用来排除犯罪嫌疑人 (5)4. 搜集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充分运用间接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 (5)三、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6)1. 所有的间接证据必须组成证据链,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6)2. 间接证据间必须具有一致性 (6)3. 间接证据必须与犯罪事实存在联系 (7)4. 间接证据必须排除其他的各种可能性,得出唯一的结论 (7)四、结论 (8)论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运用摘要:间接证据是不能够独立地、直接地证明,需要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没有直接证据而仅有间接证据的案件。

就单个的间接证据而言,它只能证明与案件主要事实有关的某一事实或某一情节;因此,如何正确、审慎的运用间接证据也成了司法过程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间接证据的特点出发,结合实际证据探索出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关键词:刑事诉讼、直接证据、间接证据一、概述诉讼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间接证据,就是指本身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需要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只有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查明主要事实。

间接证据具有依赖性、关联性,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同时间接证据具有排他性。

浅析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及其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规则

浅析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及其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规则

浅析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及其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规则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和犯罪人的相关材料和信息。

其种类较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证据、间接证据、物证、证人证据、书证、视听资料证据等。

下面将对这些证据种类及其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规则进行浅析。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直接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但可以通过推理和推断间接地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

例如,通过目击证人证言和物证,可以推断出被告人可能有罪。

对于间接证据的收集和运用,需要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和推理,确保推断的正确性和合法性。

物证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获得的物质证据,如血迹、指纹、DNA 等。

物证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通常具有较高的证明力。

但是,在收集和提取物证时需要符合法定程序和标准,确保可靠性和合法性。

证人证据是指目击犯罪事实的个人或机构提供的证据,如目击证人的证言、鉴定人的意见等。

在收集证人证据时,需要采取合适的调查方法,确保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对于证人的审查和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其证言的一致性、逻辑性、客观性等因素。

书证是指书面文件和证明材料等作为证据的材料,如合同、账目、收据等。

书证通常具有较高的证明力,但需要注意防止虚构和伪造的情况。

在使用书证作为证据时,需要进行认证和鉴定,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在运用证据时,法庭需要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则运用。

法庭应当保证被告人的辩护权利,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避免非法证据的使用。

同时,需要权衡证据的证明力和相关证据的证明力,作出公正、合理的判断。

总之,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较多,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的规则也较为复杂。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依法保护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综合考虑证据的相关性和证明力,以及相关证据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确保对犯罪事实和犯罪人的全面、公正的审查和判断。

浅析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运用

浅析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运用

浅析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运用作者:吴俊霞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年第11期摘要通过分析薄熙来受贿案件中直接和间接证据的运用,对我国间接证据的运用现状进行反思和探究,进而提出了强化间接证据证明作用的一些建议。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各有利弊,因此需要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结合,由间接证据对直接证据进行印证和补正。

期望这些建议对发挥间接证据的作用能有一些功效,保护法律应有的公平正义。

关键词间接证据印证证明模式证明标准一、间接证据的概述与运用规则(一)间接证据与间接证明故意犯罪必须具备意识前提,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但就“明知”的证明,不同于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证明,它属于案件中的“内含事实”,而非“外显事实”,行为人往往否认其具有犯罪意识,因此,对“明知”的证明,是证据法上的一项难题。

对明知的证明有两种基本的方式。

一为直接证明,主要是通过被告口供以及知情人的证言,以被告承认知情,以及证人证实被告知情等,来证明被告确实知情。

二为间接证明。

通常是被告不承认知情,但从案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分析,被告应当知情。

直接证明方式显得清楚明确,确实性很高,是一种理想的证明方式。

然而,被告人出于自利意识,常常否认知情,而禁止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取证和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又为获取此类直接证据设置了法律界限与障碍,因此,相当一部分案件难以采用直接证明方式。

知情证明往往不得不诉诸另一种方式,即“间接证明”。

(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间接证明是通过间接证据进行推理获得事实的结论。

在操作上,须依据一定的基础事实,包括涉嫌犯罪事实所发生的背景、嫌疑人与相关涉案人员的关系、所实施的具体行为等客观实际情况,再以经验法则进行合理的推断。

通说认为,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满足以下四个规则:1、确保间接证据的一致性。

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相互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如果存在矛盾,则应当继续收集新的证据,使矛盾得到合理排除。

刑事案件中间接证据的运用

刑事案件中间接证据的运用

刑事案件中间接证据的运⽤ 在刑事诉讼中,正确运⽤间接证据对整个诉讼活动都有重要作⽤。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分⼦既要实施犯罪,⼜要逃避惩罚,因⽽其犯罪过程-⼤都是秘密的。

犯罪分⼦经常⼜不投案,这就使公安司法机关⼀开始难以获得直接证据。

但任何犯罪,不论其⼿段如何狡猾,都要留下蛛丝马迹。

在侦查中,根据间接证据可以确⽴侦查⽅向,发现犯罪嫌疑⼈,在司法实践中,⼤多数刑事案件都是从间接证据⼊⼿的。

间接证据可以提供获取直接证据的线索,通过取得的间接证据鉴别和判断直接证据的真伪。

特别是对于⼀些没有直接证据的案件只要取得的间接证据真实可靠,充分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同样可以依据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对犯罪嫌疑⼈处以刑罚。

因间接证据有其⾃⾝的特点,所以运⽤间接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是个困难、复杂的过程。

在运⽤间接证据时,要遵循⼀定的法则。

⾸先,要对收集的间接证据逐⼀查证落实,查明每⼀个间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保证每个间接证据本⾝真实可靠;其次,要判明各个间接证据与案件的主要事实在客观上是否有内在联系,防⽌把那些与案件毫⽆关系的材料,当作间接证据加以收集和使⽤,以免延误诉讼时间,影响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第三要求所有间接证据环环相扣,协调统⼀,互相印证,结合起来必须形成⼀个完整的证明体系,不能互相⽭盾,互相脱节;第四所有查证属实、准确可靠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只能得出⼀个结论,证明⼀个惟⼀的事实。

据报载:1999年10⽉13⽇下午,在⼭东省济宁市第三中学南墙外草丛中发现⼀具被烧焦的⼫体。

刑侦⼈员对现场进⾏了勘查和⼫检。

在⼫体附近发现⼀只⽩⾊的空塑料桶,桶内有很⼤的汽油味。

经⼫检,确认为他杀,死亡时间⼤约在10⽉12⽇晚10时许。

公安机关随即展开调查。

经查,死者名叫廉-伟,济宁市某铸造⼚⼚长。

据该⼚⼯⼈张某、李某介绍,廉⼚长曾于10⽉10⽇上午与张某⼀起在银⾏兑换了⾯额为⼀百元的99年新版⼈民币100张,总额⼀万元,其中有 98张编号相连。

运用间接证据定案证明规则探析

运用间接证据定案证明规则探析

运用间接证据定案证明规则探析一、概述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是指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通过推理、推断和逻辑分析等方式,从间接的证据中得出结论,并作为定案依据的一种证明方式。

本文将探析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规则。

二、间接证据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间接证据是指不能直接证明事实或者犯罪行为的证据,而是通过推理、推断等方式来推导出相关事实或犯罪行为存在的证据。

2. 分类根据其来源和性质,间接证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物证:如工具、武器、衣物等与犯罪行为有关联的物品。

(2)人证:如目击者、嫌疑人口供等与犯罪行为有关联的人员。

(3)情报:如调查取证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信息。

三、运用间接证据定案规则探析1. 排除其他可能性原则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时,应排除其他可能性原则。

即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结果或现象的因素,以确定该结果或现象与被告人所作所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例如,在判断某次交通事故责任时,应排除其他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如天气、路况等。

2. 推断的合理性原则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时,应遵循推断的合理性原则。

即推断必须基于足够的证据,并且推断结论必须是合理的、可信的。

例如,在判断某人是否为凶手时,不能仅根据其与被害人有过争执就得出结论,而是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推断。

3. 证据充分性原则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时,应遵循证据充分性原则。

即所提供的间接证据必须足够充分,并且能够支持被指控人所犯罪行为。

例如,在判断某人是否为毒品贩子时,不能仅凭借其与毒贩有联系就得出结论,而是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

4. 逻辑推理原则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时,应遵循逻辑推理原则。

即要建立正确的逻辑关系,并进行恰当的逻辑分析和推理。

例如,在判断某人是否有盗窃前科时,不能仅凭借其近期购买了锁具就得出结论,而是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

5. 证据协调原则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时,应遵循证据协调原则。

即所提供的间接证据必须与其他已有证据相协调,不能与其他证据相矛盾。

例如,在判断某人是否为杀人犯时,不能仅凭借其与被害人有过争执就得出结论,而是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并且这些证据必须与其他已有证据相协调。

浅谈间接证据的特征及其运用规则

浅谈间接证据的特征及其运用规则

浅谈间接证据的特征及其运用规则【摘要】区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标准,是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关系。

间接证据指的是不能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形式。

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有着不同的特征和运用规则,本文主要对间接证据的特征及其独特的运用规则进行讨论。

【关键词】间接证据间接性一致性规则一、间接证据的特征间接证据是相对比于直接证据而言的,“凡是不能单独直接进行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称为间接证据。

”①间接证据证明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与其他证据的结合,而且这种结合必须是完整的、严密的。

相比于直接证据,间接证据的特点主要有:(一)间接性间接性是间接证据的主要特点,也是区别于直接证据的最大特点。

间接证据区别于直接证据的原因,最重要一方面就体现在“间接”二字上。

“间接”是指证据材料对案件主要事实只能非直接的进行证明,即不能体现直接性的证明作用。

具有间接性特征的证据材料,只能从某一个方面证明某一具体案件的个别情节或局部事实。

间接证据的间接性,是指通过各个间接证据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对案件各个具体事实或具体情节加以证明,以间接的方式来实现对案件主要事实进行证明的目的。

因而,在证明程序上,间接证据的运用就显得更多重一些、更为复杂一些。

在司法实践中,间接证据的这一特性,对其证明效力的有效发挥及对案件的及时侦破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阻碍。

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认间接证据理论与实践中的双重价值。

(二)依赖性从间接证据的间接性可知,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是不能起到独立证明的作用的,其证明作用只限于案件主要事实的个别情节、片段。

间接证据只有在与其他证据,包括其他间接证据相组合、联系后,依靠彼此的证明作用,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证据体系才能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在这个体系中,各个间接证据之间是相互离不开的,彼此依赖彼此,因而,间接证据对其他间接证据是有依赖性的,这种依赖性来自于其“间接性”。

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运用间接证据定案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而且,还无法保证这一推理过程必然是正确的。

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及运用规则 .doc

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及运用规则 .doc

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及运用规则作者:严青和婷棉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版》2011年第03期间接征据是指那些不能单独说明案件主要事实,而只能证明案件中的某一个要素,只有与其它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性表现为依赖性、关联性、判断推理性及排它性。

实践中,间接证据的表现形式相当广泛,但只要是能够汪明犯罪的时间、地点、作案人、被害人、作案工具、使用手段、损害结果、行为动机、目的等单一事实要素,案件情节的证据,都属于间接证据范畴。

一、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一)侦查阶段1.正确运用间接证据,可以划定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

如1997年4月的一天.某旅社5号房间旅客周某报案称,自己留在房间的现金1840元被盗。

公安机关经勘查现场后发现:该房间门窗落销,合页均完好无损:房内仅住两旅客;其它设施均束被翻动。

由此划定:要进入5号客房作案.又不损坏门窗,且可以合理进入现场的仅有与失主周某同住一室的旅客袁某和当日旅社的服务员张某符合这一条件。

经询问周某及旅社其它人员,均证实:案发当日,服务员张某尚未进过5号客房.且与周某同室居住的旅客袁某于案发后再来见面,据此,侦查人员认为可以排除服务员张某的作案嫌疑.划定此案为内盗范围.且旅客袁某是重大犯罪嫌疑人。

由于明确了侦查方向,侦查人员于当日晚上即侦破了此案,并及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袁某。

在此,间接证据(现场勘查笔录,对周某等的询问笔录)的综合运用,很快划定了侦查范围,明确了侦查方向.把目标锁定在了犯罪嫌疑人袁某身上.为案件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问接证据是获取直接证据的重要手段。

案发后,一时收集不到直接证据,而从收集间接证据人手.往往就可以发现和取得直接证据。

例如:某单位私设“小金库”,套取公款后予以私分,案发后将“小金库”的账册全部销毁。

审问时.犯罪嫌疑人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讲全部记不清了,结果审讯人员采用了“假设的客观情景”,在桌子上除了放有口供纸、笔外,还放了几本从其单位财务室搜查出的不同类型的笔记本.讯问道:“你认为账册销毁了就无据可查了吗?但是你别忘了一个事,你们会计怕日后对公款的去向说不清楚.在笔记本上又作了记录,这一点你可能忽略了吧?”这一信息与桌子上随意摆放的笔记本使犯罪嫌疑人一下子乱了阵脚。

刑事间接证据法律规定(3篇)

刑事间接证据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重要手段。

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而间接证据则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但与其他证据结合可以共同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间接证据的法律规定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刑事间接证据的法律规定进行阐述。

二、刑事间接证据的定义和特征(一)定义刑事间接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但与其他证据结合可以共同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的证明力来源于其与其他证据的相互印证和逻辑推理。

(二)特征1. 间接性:间接证据不能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使用。

2. 逻辑性:间接证据的证明力来源于其与其他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3. 证明力有限:间接证据的证明力不如直接证据,其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间接证据与其他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4. 易受主观影响:间接证据的证明过程涉及逻辑推理,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刑事间接证据的法律规定(一)收集和审查1. 收集:侦查机关在收集间接证据时,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不得伪造、隐瞒、销毁证据。

2. 审查: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审查间接证据时,应当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审查。

(二)证明标准1. 比例原则: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应当与其他证据相结合,达到一定的比例要求。

2. 合理性原则:间接证据的证明过程应当具有合理性,不得违背逻辑推理规则。

(三)证据规则1. 证据排除规则:对伪造、隐瞒、销毁证据的,应当依法排除。

2. 证据补强规则:对证明力不足的间接证据,应当依法进行补强。

3. 证据认定规则:对间接证据的认定,应当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四、刑事间接证据的运用(一)运用原则1. 依法运用:在运用间接证据时,应当遵守《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 全面运用:在运用间接证据时,应当全面考虑证据的各个方面,避免片面。

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适用规则研究

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适用规则研究

第30卷第4期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12月JOURNAL OF WUHAN METALLURGICAL MANAGER?INSTITUTE Vol.30No.4Deo.2020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适用规则研究尹琳(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海口571100)摘要:在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所扮演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间接证据的刑事诉讼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广泛。

为了促进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应用范围的拓展,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

首先对间接证据的基本定义进行了介绍,从中立性与条件性两方面分析了间接证据的特征,其次从作为定案补充依据、辅助发现直接证据、印证直接证据三个方面阐述了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价值。

最后认为在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应遵循一致性、连续性与多要素三大基本规则。

关键词:刑事诉讼;间接证据;适用规则;司法实践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890(2020)04-0033-03一直以来在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当中直接证据往往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本性依据,这种司法原则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性&但在信息时代,犯罪在技术方面也得以进一步提升,违法犯罪的隐蔽化与虚拟化特征愈发明显,所产生的直接证据数量逐步降低,甚至在许多案件中只存在间接证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若继续沿用传统的基于直接证据为核心的司法模式不利于案件事实的界定,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思维,尝试通过间接证据的有效应用来对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

但间接证据与案情事实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基于间接证据的定罪量刑司法实践必须要正确把握间接证据的适用规则。

为了进一步提升间接证据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效率,本文对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具体适用规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一、间接证据的定义与特征(一)间接证据的基本定义间接证据是一个与直接证据相对应的概念,二者均属于证据,但是二者对案情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效力则存在着显著的差别,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的划分依据为证据与主要案情之间是否具备独立的证明关系,能够直接证明案情的被称之为直接证据,具体而言是能够直接证明当事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以及是否具有争议关系的证据,例如被害人、目睹人与知情人关于案情事实所做出的陈述[1]&而间接证据则是不能直接证明案情的证据,一般情况下,间接证据必须要与其他证据结合在一起才能正确证明案情,因此,间接证据往往又被称为旁证,在刑事诉讼中凡事与案情相关的证据大多都为间接证据&(二)间接证据的中立性由于间接证据并不能直接证明或证伪,因此,间接证据本身必须要具有完全的中立性,能够被应用于多种不同结果的证明。

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及其运用

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及其运用

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及其运用汪建成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是刑事诉讼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证据分类理论,然而对这两类证据的分类标准和运用方法却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刑事诉讼实践中准确划分和运用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有所裨益。

一、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概述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是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式为标准进行划分的。

凡是单独一个证据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能够直接指出案件的主要事实的,就是直接证据,常见的直接证据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实施某一犯罪行为的供述和否认实施某一犯罪行为的辩解;被害人指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陈述;证人肯定或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言;载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或者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书证。

凡是单独一个证据所包含的信息不能直接指出案件的主要事实,而必须同其他证据联系起来才能说明案件的主要事实的,就是间接证据。

常见的间接证据有:刑事案件现场的状况;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犯罪目的和动机的事实;说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犯罪条件的事实;犯罪的工具及其来源和下落;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获得犯罪赃款、赃物及赃款、赃物下落的事实;证明刑事案件发生的时间、空间的事实;有关作案人行为特征的事实;被害人死亡或损伤的状况及其鉴定结论;微量物证及其鉴定结论;各种物质痕迹及其鉴定结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案件发生前后的行踪及其异常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间接证据所含的信息虽然不能直接指出案件的主要事实,但间接证据仍然必须具备刑事诉讼证据的特点:不能把一些与案件事实毫无关系的事实作为间接证据。

为此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前有过类似行为,甚至犯过与本案相同的罪行,不能作为他们在本案中犯罪的间接证据;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讯问时的表情不能作为间接证据。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讯问时的表情,可能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把某些神态异常作为证明其有罪的间接证据看待。

适用间接证据的法律规定(2篇)

适用间接证据的法律规定(2篇)

第1篇在法律实践中,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维护法律公正的基础。

间接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由于其自身特性,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间接证据的适用法律规定,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一、间接证据的定义间接证据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但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存在关联性,通过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的特点包括:1. 不能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2. 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存在关联性;3. 需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二、间接证据的适用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间接证据应当与案件主要事实存在关联性,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具体包括:(1)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即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间接证据之间应当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3)间接证据应当具有合理性,排除其他可能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间接证据应当与案件主要事实存在关联性,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具体包括:(1)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即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间接证据之间应当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3)间接证据应当具有合理性,排除其他可能性。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条的规定,间接证据的适用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即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间接证据之间应当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3)间接证据应当具有合理性,排除其他可能性。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案件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案件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间接证据的适用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即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间接证据之间应当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3)间接证据应当具有合理性,排除其他可能性。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

摘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一起案件中的证据有很多,所谓间接证据,就是指本身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需要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只有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查明主要事实。

间接证据具有依赖性、关联性,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同时间接证据具有排他性。

对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的审查判断,应从三方面进行:一查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其外形属性等特征是否与案件事实有联系,看有无假冒和伪造的情况。

二查证人的品质,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及其他客观条件,看是否出于不良动机或受其他影响,使提供的证言失实。

三查鉴定材料是否可靠,鉴定人是否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资格,看鉴定结论是否准确可信。

对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应把握以下二个方面:一是综合审查证据,正确排除矛盾。

二是推断要符合逻辑和情理。

关键词:间接证据间接证据的特点运用和判断分析一、概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严打斗争的不断深入,刑事犯罪活动的智能化倾向日益明显,一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断日趋隐蔽和狡诈,归案后又拒不承认犯罪事实或做虚假供述等继续负隅顽抗,给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许多困难。

从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断和认罪态度上来看,多数系单人隐蔽作案,案发后又拒供或先供后翻,具有明显的反侦查故意。

由于这些犯罪分子在作案时缺少目击证人,并故意毁损或隐藏重要的物证或书证,归案后又拒不认罪,致使案件缺乏直接证据。

现实中,这些罪犯多数都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久侦不破的悬案,犯罪分子得不到及时的打击处理,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这些案件证据较少,调查取证困难;另一方面,在办案人员只重视对直接证据的收集,而忽视了间接证据在案件中的作用。

要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让办案人员了解间接证据的特点、作用和运用规则,在办案中善于运用间接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及时准确地查明犯罪,惩治犯罪,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适用间接证据的法律规定(3篇)

适用间接证据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关键。

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而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由于间接证据的特殊性,其在法律上的适用具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

以下是对适用间接证据的法律规定的探讨。

一、间接证据的定义与特征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其主要特征如下:1. 间接性: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

2. 相关性: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能够对案件事实起到证明作用。

3. 依赖性:间接证据的证明力依赖于其他证据的佐证,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

4. 局限性: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可能受到证据真伪、收集手段等因素的影响。

二、适用间接证据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间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

”该规定明确了间接证据的适用条件,即间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间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

”该规定与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基本一致,明确了间接证据的适用条件。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三条规定:“间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

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应当根据证据之间的联系、证据的来源、证据的证明力等因素综合判断。

”该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判断标准,即根据证据之间的联系、证据的来源、证据的证明力等因素综合判断。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案件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案件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间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

刑事诉讼中的限制性证据规则分析

刑事诉讼中的限制性证据规则分析

刑事诉讼中的限制性证据规则分析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证据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为了维护司法公正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对于某些特定证据的使用设置了限制性规则。

这些规则旨在确保取证的合法性和可靠性,避免滥用权力和不当司法行为。

本文将分析刑事诉讼中的一些常见限制性证据规则,探讨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作用。

一、间接证据规则间接证据是指不能直接证明事实的证据,但可以通过推理、联想或其他方式与被证明事实相联系的证据。

法律通常对间接证据使用进行限制,要求其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和确凿的联系性。

例如,如果某人在案发现场附近被目击,但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犯罪,只能通过抽样判断他可能是嫌疑人。

在这种情况下,法庭要求检察官提供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被告的罪行,以充分确保定罪的合理性。

二、采信度规则采信度规则是一种证据判断机制,用于衡量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根据其采信度来决定是否接受并使用该证据。

在刑事诉讼中,采信度规则包括对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物证的评估。

例如,法庭对于前科犯的证词往往持怀疑态度,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来予以确认,以免陷害无辜。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法庭也会保留对关键证据的怀疑,并要求检方提供更多的证据来确认其真实性。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求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排除非法获得的证据。

非法证据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或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方法获取的证据。

例如,在搜查过程中,警方未按程序要求执行搜查令,获得的证据就属于非法证据。

根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法院将不予采纳并排除非法证据,以维护合法性和公正性。

四、犯罪现场保护规则犯罪现场保护规则是指限制当事人对犯罪现场的干预和擅自更动,以确保犯罪现场的原貌得以保存。

这个规则的目的是防止证据的销毁和变动,以确保法庭能够准确地还原犯罪现场,从而确定罪犯的行为和动机。

例如,在发现犯罪现场后,警方应当尽快采取措施保护现场,禁止任何人进入或干扰,以保护潜在证据的完整性。

五、证人不在场证据规则证人不在场证据规则是指允许未能出庭作证的证人的证词在法庭上使用的规定。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1.每个间接证据都是依法取得且已查证属实。

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首先,必须审查间接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其次,对每个间接证据必须经过庭上质证,查证核实。

2.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

如果间接证据证明的是一堆相互不能结合的事实,这样的间接证据即使再多仍然不能定案。

虽然间接证据不能直接单独的证明案件事实,但却十分重要,因为它往往能成为发现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手段。

但就是由于它的间接性,间接证据的运用受到一些限制,那么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有哪些呢?小编来为您解答。

▲一、据证明理论和司法实践经验,在完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情况下,必须遵守以下规则:1、每个间接证据都是依法取得且已查证属实。

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首先,必须审查间接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其次,对每个间接证据必须经过庭上质证,查证核实。

2、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

如果间接证据证明的是一堆相互不能结合的事实,这样的间接证据即使再多仍然不能定案。

3、间接证据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使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证明体系。

依靠个别的证据定案显然是不行的,只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才能定案。

4、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只有这样,作出的定罪结论才有可靠的依据,才能具有无懈可击的说服力。

在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时候,切忌随意舍弃矛盾证据,勉强或者草草定案。

5、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能得出被告人有罪的惟一结论。

刑事案件有其自身特点,且认定案件事实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其判决的严厉性高于民事判决,这就对证据的证明力要求较高。

在没有直接证据情况下,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间接证据就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对被告人再作出有罪判决。

▲二、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05条对在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犯罪行为系被告人实施的情况下,如何运用间接证据认定被告人有罪作了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简介 ]黄鑫( 9 8一) 女 , 17 , 湖南岳阳人 , 师, 讲 硕士 , 究方向为刑诉法 。 研
第 5期
黄鑫: 浅议 间接证据在刑 事诉讼 中的作用和使 用规则
15 5
收集 了近 3 0项 间接证 据 , 成功 破获 此案 。
( ) 二 间接证 据是 发 现直接 证 据 的先导
黄 鑫
( 东 金 融 学 院 法 律 系 ,广 东 广 广州 50 2 ) 1 5 1
[ 摘
要]刑事诉讼 中, 司法人 员如何收 集、 审查、 断及运 用间接证据来揭露犯罪是办理案件的关键 。尤其是 近年 来, 判
我 国刑 事犯 罪活动 日益隐秘化 、 智能化 , 直接证据越 来越难 获得 , 仅有 间接 证据 的案件越 来越 多。因此, 如何 有效运 用
第2 8卷
Vo . 8 12
第 5期
No 5 .
兰 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J URN F L NZ O AL O A HOU I S I UT F E N T T E O DUC T ON A I
21 02年 8月
Aug 2 2 . 01 浅 议 问接 证 据 在 刑事 诉 讼 中的 作 用 和使 用规 则
火 车 站待运 的货 物 除某单 位 出 售 的部 分外 , 出部 分 据 , 多 运用 间接 证据 时都必 须 注意这 一特 点 。
的来 源不 明 。经传讯 , 主 ( 某 ) 货 朱 交代 不清 多 出部 分 的货 物来 源 。趁其立 足 未稳 , 政 策攻 心 , 经 突击 审 讯 ,
它 案 件 的侦查 大 多是从 收集 间 接证 据 人手 , 获得 大 量 能 的 。现场 的这 些 情 况 都 是 间接 证 据 , 的 自然性 、 在
的 间接 证 据后 , 锁 定犯 罪 嫌 疑 人 , 而 取 得 直 接 证 客 观性 不易被 伪造 。因此 , 方 认 定这 6名女 学 生 所 才 从 警
运员 证 明有人 办 理 了与 被 盗 物 品相 同 的货 物 托 运 手 据 某一 间接证 据 确定 了一 个侦 查方 向时 , 如果 又有 新
续, 尚未发 运 ;3 发 案期 间 只有 一 个单位 出售 了这 样 的间接证 据 出现 , () 就有 可能 改变 原 定 的方 向。这 也 是 的货 物 ;4 查 验火 车站 待运 的该货 物件 数 , () 比某 单 位 由于 间接证 据 的中立性 , 为间接 证 据 的证 明作 用 带来 又 出售 的 多 出一 倍 。 这 4个 间 接 证 据 在 时 间 、 资 种 了条件 性 , 为 间 接证 据 的运 用 带 来 了 困难 。所 以 , 物 类 、 量 等方 面 都 有 联 系 , 们 组 合起 来 共 同证 明 了 无 论认定 案 件事 实 , 作 为破 案 先 导或 检 验直 接 证 数 它 还是

控诉 证 据 , 容易 造 成 冤假 错 案 ; 是 要 善 于从 间接 证 二 据 与直 接证据 以及 间接 证 据 之 间 的关 联 确 认 它 们 的
二、 间接 证据 的证 明作用

间接证 据 的特点
根据证 据 与 主要 案 件 事 实 之 间 的证 明 关 系 将 证 证 明作用 , 尤其 是有证 明力 的 间接 证据 。
据划 分 为直 接 证 据 和 间 接证 据 。直 接证 据 是 指 单 独
直接 证 明案件 主 要 事实 的证 据 ; 间接 证 据 是 指 “ 是 凡
间接证据 的 证 明作 用 虽 然 不 如 直 接 证 据 那 样 直
但不 能 因此认 为间接证 据 的证 明作 用低 于 直 不能 单独 直接 进行证 明 , 而需 要 与其 他证 据 相 结合 才 截 了 当 ,
三 、 用间接 证据 的规 则 运 运 用 间接证 据定案 , 除了每 一 项 间接 证据 查 证 属
朱 某 交代 了盗 窃 阀门 的犯 罪 事 实 。 因此 , 间接 证 据 是 实 以及 同案 件 事 实 具 有 客 观 联 系 以外 ,还 应 当遵 守 直接 证 据 的 先 导 , 以在 审讯 中旁 敲 侧 击 , 掉 犯 罪 以下 规 则 : 可 打 嫌疑 人 的侥 幸 心理 ,迫使 其 供 述 罪行 ; 可 以在 询 问 也 证 人 和利 害关 系人 中教 育启示 ,打消 其顾 虑 , 其 如 使
即使 不 出 门 , 如果 门外 有 什 么 动静 , 隔着 玻 璃 窗 也 她 能看 得 一清二 楚 ;3 这 间 院子 里 有 一 条行 人 常 来 常 ()

又是在 同 犯 罪分 子在 进行 犯罪 活 动 时 , 了逃 避刑 罚 的制 往的通道。这些证据表明要在大白天作案, 为
裁 , 往采 取 隐蔽 的手段 , 至 伪造 现 场 。 因此 , 事 往 甚 刑 时间、 同一 地 点 依 次 强奸 6名 女 学 生 , 然 是 不 可 显
及犯罪所侵害的直接客体时 , 他可能不了解犯罪 的目 系在 时 间上不 能相 互矛 盾 , 间接 证 据证 明 犯罪 事 实 引
的 和动机 。刑 事被告 人 即使 在 承认 自己有 罪 的时候 , 起 的原 因必须 是犯 罪事 实发 生 之前 , 明犯 罪 引 起 的 证 也可 能 不 把 属 于 证 明 对 象 的 全 部 情 况 都 供 述 出 结果 必须 是犯 罪事 实发 生之 后 。其 二 , 间接 证 据 与犯 来 。 ”5在多数 情 况 下 , 接证 据 主要 是 言词 证 据 , 直 但 罪事 实 内容 上 的一 致 性 。如 杀 人 案 件 收集 的 必须 是
看 见杀 人犯 只看 见 了 乙。上 述 4种 假 设 性 的 证 明 必 明体 系得 出 的 肯定 结 论 具 有 排 他 性 。如 李 本 东 杀 人 案 j是运 用 间接 证 据 破 获 案 件 , 定 犯 罪 事 实 的 , 认 须 与其 他 事 实相 联 系才 能 确 定 。如 果 丙 证 明 乙 确 在
能证 明案件 主要 事实 的证 据 , 为 间接 证 据 (iu 接证据 。 称 c cm— r
s n a ei ne 又译作情况证据 、 t t l v ec), a i d 旁证。 ¨ ”j
( ) 一 间接证 据 的 中立性
( 在无法收集到直接证据时, 一) 依靠间接证据形
成 的证据锁 链也 能 定案
间接证据 , 对于查明案件事 实真相 , 揭露和打 击刑事犯 罪有 着重要的理论 以及现 实意义。 [ 关键词 ]间接证据 ; 中立性 ; 明作 用; 证 证据锁链 ; 规则
[ 中图分类号 ]D 2 [ 9 5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 -83 2 1 )50 5 -3 [ 0 85 2 (0 2 0 -140 收稿 日期 ]2 1 —0 2 0 2 5— 0

某 处 打 电话 报 警 , 倾 向证 明 乙是 报 警 去 了 ; 果从 就 如 乙身 上搜 出 了带 血 的 匕首 , 就倾 向证 明 乙是 杀人 犯 。

个 典型案 例 。全案 没有一 个 直接 证 据 , 而且 是 一 个
寨 隋十分复杂( 强奸杀人后又移尸) 的案件 , 侦查人员
据 。如朱某 在某 橡胶 厂 盗窃 阀 门一 案 , 案 时没 有 发 揭 发 的事实并 不 真实 。 由此 可 以看 出 , 发 间接证 据 对 于 现任 何直 接证 据 。经过 侦查 获 取 了如 下 的 间接 证 据 : 审 查 、 断直 接证 据 的真伪 具有 重要 意义 。 判 ( ) 人在 案发 现场 附近 发现一 台手扶拖 拉 机拉 了一 1有 在 运用 间接证 据 的先导 作 用 和检 验作 用 时 , 特 要 车与 被盗 物 品相 同 的 阀 门开 往 火 车 站 ;2) 车 站 货 别 注意 间接 证 据 作 为 破 案 向导 具 有 复 杂 多样 性 。根 ( 火
点 、 式 等 J 方 。因 此 , 须将 间 接证 据 和 案 件 中 的其 理 , 必 使之能够相互 印证 , 形成一个完整 的证 明体系 , 即
证 来认 定案 件事实 , 是必 要 的选择 。证 据 锁 他事 实相 联系并 参 照证 明标 准 , 能 得知 它 是 否对 案 “ 据锁链 ” 才
即案 件 中 的各 个 间 接证 据 结 合起 来 , 必须 构 成 一 件有 证 明作用 。另 一方 面 , 间接证 据 与 不 同 的事 实相 链 , 也就 是对 所有 应 与证 明的案 件 事 联 系 , 起 到不 同 的证 明作 用 , 而得 出截然 不 同 的 个 完整 的证据 体系 , 会 进 都 结论 。例如 , 甲看 见 乙 从 命 案 现 场 匆 匆 忙 忙 跑 了 出 实 和情节 , 有 相 应 的 间接 证 据 加 以证 明 。 相 对 于 完全 依 靠 间接 证据 判定 案 件 来 , 了个弯 拐 向另一条 街 就不 见 了 。如果 推 测 的话 运 用直接 证据 判定 案件 , 转 必 无外 乎 以下 4种情 况 :1证 明乙与命 案无 关 , 是从 的过程是 一 个非常 复杂 的推 理证 明过 程 , 须 满 足 以 () 只 每 每一 项 间 命案现场经过;2 证明乙发现命案后 , () 找地方打电话 下 条 件 : 一项 间接 证 据都 必 须 查 证 属 实 ; 报 警去 了 ;3 证 明乙可 能就 是杀人 犯 , () 杀人后 匆 忙逃 接证据 都必 须与案 件事 实存 在 客观 联 系 ; 间接 证 据必 须形成 一个 完整 的证 明体 系 ; 据 间接 证 据形 成 的证 依 离 现场 ;4 证 明 乙发 现 了杀 人 犯 , 随 其 后 , 甲未 () 尾 而
在司 法 实 践 中 , 司法 机 关 大 多 都 侧 重 于 直 接 证 据 。然而 , 由于 近 年 来 , 国刑 事 犯 罪 活 动 日益 隐 秘 我
( ) 二 间接证 据 的条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