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探索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

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

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背景 (2)2.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意义 (3)二、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4)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6)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7)3.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论框架 (9)三、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10)1.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12)2.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12)3.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案例分析 (14)四、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15)1. 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力的提升 (16)2. 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的转变 (17)3. 家校社协同促进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有效实施 (18)五、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19)1. 跨学科主题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1)2.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效果评估 (22)3. 对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反思与展望 (23)六、结论与展望 (25)1. 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成果总结 (26)2. 对未来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建议与展望 (27)一、内容概述引言:介绍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和方法。

理论框架:构建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论框架,明确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要素。

实证研究: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看法和需求,探讨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

策略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具体策略和实施方法,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结论与展望: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启示,对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也获得了更多关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新型“主题式”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历史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进一步阐述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及课堂的需求。

新课程目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习惯了“满堂灌”、“一言堂”,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为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主题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打破传统的课堂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确定教学主题(一)基于课程标准“主题式”教学模式,即每一节历史课都要制定相应主题,只有明确了主题,课堂才有了明确目标。

主题的确立并不是任意的,而是要与课程标准紧密结合,无论教学模式怎样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要与课程标准相适应,要时刻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与前提。

例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节时,首先就要熟悉课标要求,即要求学生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并且要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因此这节课的主题就是解读共产党宣言、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只有把握好主题,才能保证课堂不跑题。

(二)符合学生需求学生学习历史的根本意义在于让学生能了解历史,借鉴历史,能够采用历史思维对现在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但是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明显界限,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单纯培养学生的历史答题能力,缺乏思想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强化教学目标,提出主题式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内涵、必要性与实践策略

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内涵、必要性与实践策略

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内涵、必要性与实践策略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内涵 (3)1. 定义与特点 (4)2. 重要性及作用 (5)2.1 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6)2.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7)三、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必要性 (9)1. 传统历史教学的局限性 (10)1.1 内容碎片化问题 (11)1.2 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11)1.3 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12)2. 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13)2.1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14)2.2 加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15)四、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策略 (16)1. 确定单元主题的原则与方法 (17)1.1 主题选择原则 (19)1.2 确定主题的方法 (20)2. 教学设计与实施步骤 (21)2.1 教学设计思路 (22)2.2 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23)3. 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与管理 (24)3.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25)3.2 课堂管理及调控策略 (27)4. 评价与反馈机制建设 (28)一、内容描述单元主题教学明确了每个历史单元的核心内容和主旨,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它强调在历史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

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

单元主题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教材的分析和重构,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单元主题教学强调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样化,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单元主题教学注重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高中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展

高中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展

《高中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摘要:实施依据: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四中要求:“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4)对优秀作品、板报、小报等进行公开展示和颁奖,收集学生活动感想张贴在学校宣传栏中,(2)确定历史漫画选题范围为历史人物、故事、宣传口号等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尝试,也是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中的一类,以主题研究为中心“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以史为鉴,通过历史小制作、纪念性主题班会、历史报刊、时事专栏、历史剧编演、街头宣传活动等实践(或活动)项目将历史知识服务于现实,并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下面就以无锡市湖滨中学美术教育特色高中学生为蓝本,谈谈我校历史学科组是如何进行创新型主题活动设计和案例实施的。

一、设计研究性主题活动的原则一是全面性。

主题活动的内容、方式要适合全体学生,给所有学生一个公开展示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活动中都展示自己的风采,增强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当然在教师主导的同时,也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选择研究主题,成为活动目标和计划的制定者、实践者,这样学生的关注度、参与度和完成的质量会更高。

二是实践性。

活动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让学生了解知识不仅仅限于通过教科书。

要求学生能从各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与合作,培养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

三是过程性。

过程重于结果。

通过开展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与感悟,从而提升各方面的素质。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新案例案例一历史人物涂鸦实施原因:课本涂鸦现象比较普遍,我校作为美术特色学校此种现象更为突出。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概述,然后探讨了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接着探讨了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最后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主题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历史思维和能力发展。

未来的发展应注重个性化教学和跨学科整合,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活动设计、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述、设计原则、应用、案例、评价、展望、优势、价值、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教育专家们希望通过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

研究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的理解和认识的重要课程之一。

而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研究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对于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题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学习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整体认识。

主题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使历史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体验。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为了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深度学习视域下,我们可以采取单元教学模式。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综合素质,从而使其成长为具有较强的历史学科能力的人才。

因此,在设计高中历史单元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明确的单元目标,把握教学的主线,从而促进主题教学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历史;单元教学引言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深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点相对繁杂,学生难以掌握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知识体系,同时也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深度学习能力是当前历史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阐释了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一、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单元主体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提高历史知识的衔接,但部分教师在课内缺乏自主创新思维的意识,导致一些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难以将教学理念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

因此,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过于浅薄。

如此,学生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也无法正确形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逻辑思维是不断变化的,但教师未能及时更新历史教学方法,始终利用这种重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

而采用单元主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因此,加强高中历史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整合显得非常必要。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原则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开展历史大概念单元教学时,教师为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可组织学习小组,布置课题任务,鼓励学生走到讲堂上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历史遗迹、历史博物馆等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探析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探析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探析一、引言历史学科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历史教师们所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往往是以知识点为主,讲述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线,学生在被动的接受中,难以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兴趣。

而主题式教学则是一种提倡以主题为纲,以问题为引导,以调查研究为主的教学方式。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进行探析,希望能够为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二、主题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主题式教学是以主题为纲,以问题为引导,以调查研究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主题式教学中,教师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选择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作为教学内容,围绕主题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合作、实践等多种方式参与教学过程,达到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主题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主题式教学中,学生将成为历史的研究者和思考者,通过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等活动,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主题式教学还注重跨学科性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多维度的历史认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主题式教学策略1.确定主题主题是主题式教学的核心,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等相关的历史主题,或者是具有新颖性、争议性的历史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主题的选择还应该考虑到与教材内容的契合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选择过于抽象或者过于简单的主题。

2.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是主题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问题应该涉及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期等多个方面,可以是开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具体的历史问题。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讨——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六单元为例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讨——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六单元为例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讨——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六单元为例内容摘要:开展大单元设计、主题式教学,首先要理清单元主题,制定教学目标,其次要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问题链,驱动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合理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主题问题链创设情境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理念新、知识容量大,给一线教师把握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大单元设计、主题式教学,从单元整体着眼围绕主题构建学习内容体系,使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主轴展开,层层推进,让学生通过学习,对历史的认识逐渐得到完善和提升,避免学科知识的碎片化教学,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下面就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六单元为例,探讨大单元设计、主题式教学的实践。

一、理清单元主题,制定教学目标1、理清单元主题,引领课堂教学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以通史的方式编排,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大势,但是其知识容量大,理解掌握所有知识不可能,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只有理清每个单元的大概念或主题,使整个单元的学习围绕一个中心开展,才能形成对历史系统的整体的认识。

在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时,我们首先认真研读了历史课程标准这两个单元的要求。

课标的要求是: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原理及世界意义;了解西方列强建立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共设置了四课,分别是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3篇)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以某高中历史课程为例,探讨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过程及效果。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1. 单元主题选择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抗日战争》这一主题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切入点。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2. 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能力: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战役,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3. 教学内容安排(1)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介绍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国际形势等。

(2)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讲解抗日战争的各个阶段,包括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

(3)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分析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的特点和影响。

(4)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探讨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贡献。

4. 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影像、音乐等,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PPT、视频、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大单元教学实践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重要战役,同时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历史文本主题化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历史文本主题化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7 4 巾学教学参考 ( 下旬 ) 2 1 . 总第 16 o2 6 2 期

教学肘空 zo U A)E C HN E (1 KO I) A ( U & N
然 ,变动 ” “ 即是本课 的主题思想 。
2探 究主题 .
本 型” 的提 高。
三、 实施 文本主题化探 究教 学策略需要注意 的问题
1主 题 定 位 要 准 确 .
思想学 习和感悟历史 , 以巩 固知识基础 , 形成历史知识体 系, 从而培养学科能力 。这是 以学习任务为主的 、 理解 式
的、 体验式 的 、 探究式 的教学方式和学 习方式 , 基本 理念
是面向全体学生 , 主阵地是课堂 。

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根本意图。 下面 , 以岳麓书社历史 必修 Ⅱ第 1 课 《 0 近代中 国社会经济结构 的变 动》 为例进
史实 ”后一个省略号 即是 “ , 主题思想 ” 基本 的历 史史 。“ 实” “ 是 面上 ” 的东西 , 可以通过知识 梳理获得 , 于基础 属
知识 的范畴 ; 主题思想 是隐含的东西 , 需要经过 分析 、 综 合、 体会和感悟才能概括出来 , 属于基本能力的范畴。 “ 文本 主题 思想” 是教学的立意和灵魂 , 教师构思 是
—— ‘— i — — — — — — —— — r— — — —— ‘ — ‘— ‘0 c ; = —:‘= :
五、 注重答 题 时语 言的有 效组 织 , 字迹 清晰和 卷面
整洁
这 样的材料不要求学 生逐字逐句地翻译 , 主要靠 通读 找
出材料涉及 的问题 或现象 , 以及作者 的基本观 点和态度
中 教 考教 肘 学 学参 学 空
历史 文本主题 化探 究教 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听课反思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听课反思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听课反思长兴县华盛高级中学韩燕4月26-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菱湖中学举办的“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研讨活动。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是为了加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探讨进一步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听完课,我受益非浅。

“主题式教学”是近年来在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被推崇和认可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思想内涵,教师可以在实施主题式教学中,借助不同载体优化教学主线,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真正体现主题式教学的成效。

长兴中学陆杨老师根据“以问题为载体优化教学主线”的设计思路,以《追寻生命的起源》内容为典型案例,诠释了主题式教学的思路、要点,呈现出主题式教学所具备的优势及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

陆扬老师在充分展现“主题式教学”特色的同时,展示出青年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她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技能如语言干练、思路的清晰,问题设计一环扣一环,答案解答娓娓道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观摩,我明白了主题式教学的前提是梳理好教学的“主题”,根据主题确定有效的教学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好的内容如何出彩、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并主动投入学习中来,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体现,但刻意强调形式或生硬地“创造”主题则是不可取的,观摩课给我提供了研究的素材,我会去进一步研究和讨论,通过史论结合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会根据领导提出的建议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教学形式和手段。

日常工作中,通过加强学习交流,注重教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探索适合自己以及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我在感觉辛苦的同时,也为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实实在在的新感受而欢喜。

活动调动了我们大家的积极性,也希望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会举办更多形式的专题研讨和交流活动,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更广阔的交流研讨和成长的平台。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探索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探索
3关 注 史 学 最 新 研究 动 向 、 新 史 学 观念 . 更 虽 然 新 课 改 已经 在 全 国 普 遍 展 开 . 课 程 教材 相 比 大 纲 版 新
识 是 在 一 定 的 情境 下 , 助 他 人 的帮 助 , 人 与 人 之 间 的协 作 、 借 如
交 流 等 , 过 意 义 的建 构 而 获 得 的 。建 构 主 义 把 学 习 者 原 有 的 通 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 引导 学 习者 从 原 有 的 知识 经 验

教 学 重 点 是 教 学 的 基 石 .也 是 教 学 主 题 赖 以生 存 的基 础 . 因此 在 确 立 教 学 主 题 时 首 先 应 明确 本 课 的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重 点

主 题 式 教 学 设 计 的 必 要 性
1主题 式 教学 设 计 符 合 课 程 改 革 的精 神 . 2 0 年 教 育 部 颁 布 了 《 础 教 育 课 、 改 革 纲 要 f 行 ), O1 基 程 试 》
因 此 , 注 学 术 成 果 对 我 们 中 学 教 师 而 言 . 选 择 那 些 意 关 应 义 重 大 、 响 广 泛 、 果 丰 厚 且 与 中 学 历 史 课 程 有 关 联 的 学 术 影 成 问题
除 此 之外 , 在 的 史学 观 念 也 在 变 化 。 去 强 调 革命 史观 . 现 过 现 在更 多地 是 强 调 全 球 史 观 、 明史 观 、 代 化 史 观 . 果 我 们 文 近 如 的 观 念还 停 留在 过 去 的 话 ,那 我 们 的 教 学 就 是 与 时 代 脱 节 . 是

3加 里 ・ 鲍 里 奇 ,有 效 教 学 方 法 》 江 苏教 育 出版 社 . D・ 《 .

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要重视教学理念的更新,还要重视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介入,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

基于此,以下对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实践与研究引言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促进学生能力不断提高,改善以往教学时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内容,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教育观念陈旧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观点陈旧,没有给学生带来较好的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压力较大,难以提高历史素养,使后续的教学工作陷入被动。

部分教师没有掌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很多历史知识的分析依然按照个人的想法研究、探讨,对学生的观点不重视,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教学效率不高,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未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与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将类似的历史知识进行汇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彻底转变以往历史教学的碎片化学习模式。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对历史知识的汇总,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固定的活动进行教学,并未将其与历史教学目标结合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成绩薄弱的学生常常难以真正理解单元主题式教学中的素材,难以在教学资源中促进知识转化。

(三)教材利用率不高历史教材的编写是非常严谨的,部分教师对教材的应用仅停留在参考层面,对教材中的各类观点以及教学思维的拓展等均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完善,学生的知识学习没有与教材进行较好的融合,难以达到追根溯源的效果。

高中历史教研活动方案(3篇)

高中历史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开展一次高中历史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把握,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高中历史学科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8:00-12:00四、活动地点我校高中部历史教研组办公室五、活动对象我校全体高中历史教师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8:00-8:30)- 领导致辞- 活动主持人介绍活动议程2. 专题讲座(8:30-10:00)- 主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主讲人:省历史教研员- 内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要求及应对策略3. 分组研讨(10:00-11:30)- 分组:根据教师教学年级和教学科目进行分组- 研讨主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活动形式: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和讨论4. 优秀教学案例分享(11:30-12:00)- 主题:优秀教学案例分享- 分享人:优秀历史教师代表- 内容:分享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5. 总结与闭幕式(12:00-12:30)- 教研组长总结本次活动- 颁发优秀教研成果奖- 活动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七、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对象等。

3. 邀请专家、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案例分享。

4. 组织教师分组研讨,确保研讨活动的顺利进行。

诗史互证: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诗史互证: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诗史互证: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目录一、内容概要 (2)(一)背景与意义 (3)(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4)(三)研究方法与范围 (4)二、文献综述 (5)(一)国内研究现状 (7)(二)国外研究现状 (8)(三)研究趋势与不足 (9)三、理论基础 (10)(一)诗史互证的概念阐释 (11)(二)诗史互证的理论依据 (12)(三)诗史互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3)四、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现状分析 (14)(一)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16)(二)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17)五、诗史互证在高中历史主题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8)(一)实践原则与策略 (19)(二)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21)(三)实践效果评估与反思 (22)六、结论与展望 (23)(一)研究发现与总结 (24)(二)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26)一、内容概要即是将诗歌与历史相结合,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叙事等元素来解读和印证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在高中历史主题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被视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本论文旨在探讨高中历史主题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诗史互证,论文首先分析了诗史互证的含义和特点,指出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论文详细阐述了诗史互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策略,包括如何在课堂上引入诗歌作品,如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历史信息,以及如何通过诗歌来深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论文还讨论了诗史互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验,论文验证了诗史互证在高中历史主题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论文通过对诗史互证在高中历史主题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后对“主题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然后从教学活动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具体历史主题下的教学活动设计。

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总结了“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文章以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作为结尾,希望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符合“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历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促进历史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教学模式概述,应用,设计原则,案例分析,效果评估,优势,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历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学科之一,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足够的启发和引导,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如何改进历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主题式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主题式教学是以一个中心主题为核心,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相较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鉴于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其运用到历史教学中。

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深入研究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高中历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关注的学科之一,而“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学习下高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探索

深度学习下高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探索

深度学习下高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探索作者:***来源:《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3年第12期深度学习下的大单元教学以培育和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宗旨,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尝试与探索。

《中外历史纲要》以通史体例形式对古今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叙述,展现了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从分散到整体以及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该纲要对初中至高中历史学科衔接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知识点多、课时紧张、学生接受度低等问题,使高中历史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基于纲要内容要求,在大历史观指导之下构建单元主题,能够解决学生因为对单元整体把握不够、知识不成体系,难以理解历史发展的具体内涵的问题,该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也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需求。

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为例,在大单元框架下用单元主题教学进行微观教学探究,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教材具体内容,进而让学生在繁杂的知识点中掌握这一时期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这一阶段的历史特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打造一线教师大单元教学备课的基本路径。

一、基于单元主旨,提炼单元主题单元主题教学的关键是确定主题,它关系到《课程标准》落实、教材内容整合、教学立意确立、单元教学效果以及模块教学建构等目标实现。

确定单元主题需要具体明确以下内容:第一,明确该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理顺教材结构;第二,明确《课程标准》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吃透《课程标准》;第三,明确单元内部课时之间的关系,理顺教材内容;第四,明确课时内部各子目之间的关系,突出考点与重点。

教师确定单元主题后,对单元内容进行具体整合,确定教学内容,合理整合单元内容,落实单元主题教学和大概念教学。

15—19世纪是世界历史大转型时期,世界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欧洲由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该时期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折时期,在诸多领域都出现了近代化新发展,但受制于封建专制体制和传统经济结构的束缚,这些新发展未能成功推动明清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探索
摘要: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即打破传统的
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确立了模块教学和专题型体系。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
实施中须树立整体观念,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来整合课程内容,开展
主题探究,实现领域沟通,即倡导采用主题式的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情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并培养历史问题
的联系、分析能力。

“主题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培养了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就主题式高中历史教
学展开了探讨。

一、确定好教学主题,利用情境教学
部分教师在进行主题式教学时找不准教学主题,很容易导致在教学时脱离教
材内容,也不能体现主题教学的教育机智。

例如,在进行《新航路的开辟》教学时,教师这样设计:假如你是一个欧洲的家庭主妇,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对你的生
活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有的男同学思想比较活跃,在回答问题时会偏离教学主题,这时教师要及时打断学生的发言,将他们带回教学主题。

教师在确定教学主题后,可以借助视频、图片等辅助工具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对历史有更深刻
的认识;也可以借助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进行情感
体验,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产生了兴趣。

二、把握好整合关系,完善教学模式
“主题整合”是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注意:
主题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所学的历史内容归结为一个主题,而是应想办法将历史
的主题教学上升到新的高度,能让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师在整合主题时应找准人和历史事件的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学习历史
时想要把大量的历史事件都记住,与“历史主题”有很大的关系。

主题教学将细小
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划分,学生可以在一个主题中了解不同的历史事件。

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时,教师对多而杂的知识进行了主题划分:重大
会议、主要事件。

学生通过对这几个小主题的探究对这些事件、会议在中国历史
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主题式教学还应注意学生和认
知能力的关系,因为教师进行主题设计时依据的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能力,让学
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有更明确的认识,并提升对教材内容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
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外古代和近现代的政治事件和制度整合到政治制度
演变这一主题下,让学生以历史的角度对政治制度进行分析,理解政治变革是社
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

这种主题式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
系统的认识,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注意学生和情感价值的关系
历史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还应让学生对文化产生认同并
学会传承,使学生拥有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教师在设计主题时应找
准学生与情感价值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升华自己的品格。

例如,教师在
讲《抗日战争》时,以“国共合作抗日”为一个大主题,设计了导入、思考、交流、升华等一系列模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收集和分享了善恶标准、是非观念等,
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情感相结合突出了教学主题。

教师如果找到这几种整合主题
的关系,会使历史教学模式更加完善,并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

四、明确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知识相比初中而言更加烦琐,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总觉得要掌握的知
识很多,出现记忆混乱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明确章节的
主题,找不到教材重点。

主题式教学的展开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将教材内容进
行归整确立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学习。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活跃
了课堂氛围,一改昔日课堂死气沉沉的状态,为课堂增添了一份生气,同时调动
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对历史新教材中某
些略显庞杂琐碎、理论性太强的内容进行处理时,采取主题式教学对知识进行整
合是十分必要的,有其优势所在。

但它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学方法,教师应
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主题教学整合方式,不可生搬硬套,也大可不必
每个专题、每节课都采用主题教学方式或者采取同一种主题教学方式来对教材进
行整合,应注意处理好主题教学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如教学《新航路的开辟》,教师以哥伦布日记为主题,让学生从“哥伦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出发,结合情景思考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

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都融入主题设计,让学生对书中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找出重点。

由此
可见,主题式教学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背景——概括——意义”的传
统教学方法,学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准确掌握了教材内容,而且学生之间
通过互动激发了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于春丽对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认识和思考[J].学周刊,2017,(15)。

[2]胡玉萍新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04)。

[3]杨松云例谈知识整合在高中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中教研究),2017,(Z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