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园建筑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网师园造园分析

浅谈网师园造园分析

2.2 借景
网师园是一个无园外之景可借的园子,但借景的手
法依然运用很多。比如从小山丛桂轩到蹈和馆,曲 廊弯弯折折,来来回回,似乎相隔遥远,但是透过 两块湖石的间隙,先让人窥见一斑。一方面,暗示 了蹈和馆东侧院落幽静的意境,增加了旅程的兴致。 另一方面又使小山丛桂轩西南面的L形院落的转折点 成为了一个有景可望的停留点,从而连接起了院子 的两个部分。
七、小结
网师园为古典园林中的小园典范,在叠山理 水、置石造景、空间营造等各方面值得我 们在今后的规划设计方面学水阁”、 “射鸭廊”、“竹外一枝轩”等均低临水面,或 突出于水面石矾之上,反衬水面的开阔;沿岸的 叠石驳岸高低错落,有多处洞穴,象征水广流远; 水面聚而不分,在东南角视野则收拢于微微拱露 的“引静桥”,在西北角止于低矮的石板曲桥, 水在这对角线的两端尽头也蜿蜒成两处浅浅的港 湾,水的不尽之意得到了淋漓表达。同时,从不 同视角观看湖面,建筑、山石、植物在水中形成 高低错落、互相掩映的完美倒影蓝天、白云、清 晰的倒影、平静的水面、优美的景观……狭小的 水面非但不小,反而令人感觉到广阔而深远。
二、 平面图
三、 分析
1.网师园的空间特征: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最重要的特质。 这与私家园林的立园哲学和限制条件有关。从魏 晋以来,园林不仅是居家立身之所,更是士大夫寄 托理想,完善人格的载体。随着明清封建制度的 深化,园林也成为官宦和商贾的追求对象。他们 既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隐逸,又乐于尘世的丰裕 世俗。因此就出现了这一“第二自然”—私家园 林的兴盛。既居于尘又出于尘,既有隐逸清静之趣, 又与城市繁华一墙之隔。这注定了园林既要承载 山林自然的所有特征,又要满足城市的丰裕生活。 因此,园林被称为壶中天地,城市山林。

网师园以小见大

网师园以小见大

网师园以小见大手法分析
网师园占地仅8亩,是苏州面积最小的园林,然而造园者对尺度的精确把握,对空间收放自如的处理,对园林建筑开合的潜心安排,使其不仅没有局促拥狭之感,反而营造出耐人寻味的园林景观,正所谓“勺水亦有曲处,片石亦有深处”。

网师园可以说是“以小见大”造园手法的最佳代表。

网师园与其他面积比较大的园林刻意强调中轴线使空间具有收缩统一感不同,它弱化了园林的中轴线使空间看起来更开阔,形成比较开放的积极空间。

网师园是典型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

其东部为住宅区,整体结构严禁规则,整体空间虽小,却给人大气之感。

园子中部为主景区,值得一提的便是其中的水景设置。

中部水景空间做了拓扑向心式的处理。

空间并不宽敞,且四周封闭并无开敞空间,但造园者以开阔的水池为中心,于水边设置迂回婉转的长廊,采用山水对比、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整体环境倍显幽深曲折。

水面聚而不分,射鸭廊临水而建,小石桥及濯缨水阁等皆低临水面,使池面显现水广流远的意境。

此外,为了一再烘托宽广大气的氛围,园中较大体量的建筑都远离水边,并
通过植物遮挡等手法来减小、虚化其体量感。

如小山丛桂轩前面堆石,将轩体隐去大半,减少给人的压迫逼仄之意。

网师园布局似断似续,景点多而不拥塞,真正步移景异,咫尺山林,兴趣无穷尽。

网师园PPT

网师园PPT

池面及池岸分析
• • • • 1、池面 2、三折石桥 3、池岸 4、黄山假石
池周建筑分析
• 1、 池面 • 2、竹外一支轩和射鸭 廊 • 3、建筑
濯缨水阁

“濯缨水阁”为榭的代表,乃取《楚辞· 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句意而得名。建筑坐南朝北,基部用石梁柱架空,水流阁下,宛若浮于水上。 屋顶单檐卷棚歇山式,戗角起翘,势若飞动。室内两旁配和合窗,图案精美。 南墙中辟矩形砖细窗宕,巧借园内天竹、桂树为景。阁内悬有郑板桥板对一 付:“禹寸陶分,曾三颜四”;阁前有竹对一付:“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 有可观。”二联含义深长。静谧的水阁
中西三外型整齐均池面及池岸分析?1池面?2三折石桥?3池岸?4黄山假石4黄山假石池周建筑分析?1?2竹外一支轩和射鸭廊?3建筑建筑池面濯缨水阁?濯缨水阁为榭的代表乃取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而得名
网师园
网师园历史背景、沿革时间轴
平面图
• 园内分东、 中、西三 部份。东部为住宅; 中部是主园:西部是 内园。整个布局以封 闭为主,外型整齐均 衡。
富有明代庭园建筑工整柔和,雅淡明快、简洁利落的特色。芍药花期在春末, 称“殿春”,阁边小屋称作“簃”,故即以“殿春簃”为名 。
谢谢~
O(∩_∩)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竹外一枝轩,取苏轼“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意。 临水而筑,玲珑剔透,松梅盘 曲,柳枝拂水,景色特佳 。
——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月到风来亭,居水崖之上,突出池中,踞势幽胜,最宜 秋夜赏月,故取韩愈“晚 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句命名。亭前池中不植芙蕖芹草,使天光映 入池中,趣 成水天一色的艺术境界,故有“月到天心,又来水面”的情调。

网师园简析

网师园简析

网师园是苏州众名园之一,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代表作品。 以小见大是其明显的筑园特色。
网师园的特点
一、面积小 二、布局精致小巧 三、景观小
一、面积小
网师园的占地约半公顷,不及拙政园的 六分之一,世界遗产园林中面积最小、苏 州园林小中之最。
二、布局精致小巧
因其占地有限,故设计时布局紧凑。建筑、小品 与外景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交相辉映,方显整 体不赘余,不局促。
石桥虽小却联系两岸,营造空间变换的感觉,
5、云岗
和体 黄 造量 石 型不 假 得大 山 体, “ 但云 位岗 置”
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展现无限 的内容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网师园以小见大的 主题贯穿全园,使得网师园以少胜多,在众多园林 中出类拔萃典型,这是我们应去挖掘的一个范例。 希望通过今天我们对网师园的不全面的赏析,让大 家对网师园也产生研究的兴趣,我们一起思考学习。
谢谢大家!
苏 州 网 师 园 赏 析
网师园位于苏州古城东南隅阔家头巷,是苏州宅园 中以少胜多的造园典范,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
部中 东 全 网 为部 部 园 园为 为 由 师 林主 建 三 风体 筑 部 园 景水 住 分 平 。景 宅 构 ,区成面 西,:图
1、待潮
人潮游 思水人 绪涌不 引入禁 向,会 波然问 澜而此 壮待处 阔潮小 的亭 的在 方涵 形碧 半泉 亭旁 。 , 是 倚
3、月到风来亭
命名源于韩愈的名句:“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 亭虽小,亭中镜子有大世界。
4、平石桥与引静桥

网师园

网师园

濯缨水阁
半山亭
月到风来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竹外一枝轩
看松读画轩
植物分析
植物配置与假山花台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由于园小,摈弃了高大的乔木,采用白皮松、枫等为制高树种,以优种枫为该园景观的突出点景 物,间伴之以青桐等树木。 花木的配置,还照顾到四季花开,如“看松读画轩”南为牡丹花坛,“殿春攀”南为芍药一片,“小 山丛桂轩”南为秋桂,庭前堂后有冬日腊梅、夏暑芭蕉、四季翠竹、早春玉兰、中春桃李等。 在临池四周黄石驳岸的石隙间,植以花灌木,有黄馨(惜春)、紫藤等藤本植物,使驳岸具有悬崖 野趣。 同时,在植物搭配上与建筑主题相一致。
网师园分析
历史介绍
南宋绍兴年间,侍郎史正志罢官退居姑苏时筑园,藏书万 卷,故名“万卷堂”,对门造花圃,名为渔隐,植牡丹五百 株。 清乾隆时长洲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重治别业,作归老计(一 说为奉母养亲之所),初名“网师小筑”,后名“网师 园”,内有十二景。 乾隆末年富商瞿远村,瞿增建亭宇,叠石种树,半易网师 旧观,有梅花铁石山房、小山丛桂轩、月到风来亭、竹外一 枝轩、云冈诸胜。 由于瞿远春的巧为运思,使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纡回 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园仍旧名,人 又称瞿园、蘧园,园布局即奠定于此时,至今尚总体保持着 瞿氏当年造园的结构与风格。
网师园分析
网师园一层平面图
网师园分析
网师园总平面图
总体空间介绍
网师园是苏州唯一一座住宅与花园完整保留的园林。占地约4720平方米,其面积是 狮子林的1/2,留园的1/4,拙政园的1/8。 其中有围护结构的建筑面积约2218平方米,有屋盖但无墙体的廊、亭等构筑物面积 458. 5平方米;庭院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其中中间水体庭院占地662平方米,其他 庭院占地838平方米。 容积率(廊、亭减半)0. 52,建筑密度42. 38%。这些数据说明网师园的占地面积相对较 小,容积率却很高。 但身在其中,却丝毫感觉不到建筑物的威压和空间的局促,反而空间的趣味使人感 觉到它的尺度比实际上的要大很多。 网师园的紧凑精致在苏州园林中可谓无与伦比。

网师园园林艺术分析

网师园园林艺术分析

网师园园林艺术分析苏州园林,在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是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园林建筑。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而网师园作为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的代表,以布局紧凑,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处处显露苏州人的美学观和吴地文化风格。

网师园建于南宋时期,原本只是取名叫“渔隐”的小型私人花园,几经沧桑变更,清朝乾隆时期,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

1997年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网师园,地处苏州古城东南隅阔家头巷,占地约半公顷,她以水为主题,布局精致、紧凑合理、结构精巧、典雅自然,园中有园,景内有景、小中见大,虽小不觉其小,是整个苏州园林中最小巧精致的,被誉为苏州园林之“小园极则”,在全国的园林中,亦居上选,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它至今仍保有私人花园的趣味与特色,其园林中目前最重要的特色是“夜花园”,也就是夜间传统音乐表演与园林艺术的结合,目前参观网师园,也能欣赏到在园中传统音乐与戏曲的表演。

网师园可分成了三部分:东部住宅、中部花园、书画宴乐之地。

首先,来看看园东的宅院四进,四进的厅堂装修及门楼雕刻俱精。

网师园有两个园门,东西各一个,东门设在第一进的轿厅之后,门额上砖刻“网师小筑”四字,外客可由此门进入花园,另一园门设在内宅西侧,供园主人和内眷进入。

通过砖雕门楼进入第二进大厅,大厅屋宇高敞,装饰精工雅洁,陈设讲究。

从大厅向北走,进入第三进内厅,即撷秀厅了,撷秀就是揽取秀色之意,在此楼纵目远眺,全园景色、天平、灵岩、七子山诸景,尽收眼底。

穿过曲廊,进入后花园。

北是“梯云室”,这里景色十分迷人。

此地植物造景非常丰富,花园周围用太湖石砌成大小五个不同花台,植水带草,有海棠、紫薇、腊梅、桂花等,形成五个植物层和四季有花佳景。

网师园案例分析

网师园案例分析
网师园中心游览区路线视线
网师园中心景区
中心景区主要建筑景观
S4
S5 S3
S2 S1
网师园中心景区游览路线
S1
S1:小山丛桂轩 是从网师小筑门洞进入中部景区后的第一个单体建筑,三面回廊卷棚歇山,面阔三间,宽约7.9m,
进深约5.8m,檐口高约3.2m。小山丛桂轩坐北朝南,东、西、南面被檐廊环抱,真正具有停留功能的S1空间位于东、西、 南金柱与北侧檐柱所围合的区域,通过滥窗、粉墙与外界隔幵。东、西两面的滥窗自离地面0.75m处起,至檐口高度以上 止,以下为墙体;南、北侧两稍间边界为滥窗,做法同东、西两面;南侧明间边界为四扇隔扇,北侧明见边界为一面粉墙,正中 为一扇正方形花窗,边长1.8m,距地面高度1.15m。小山丛桂轩北侧距离云刚又].2m,东、南侧距离高食的院墙均不过 6m左右,如同被高山包围的谷地,空间氛围十分幽静。
网师园
东,北,西三侧视线较为封 闭,而南侧视线开阔,景面 宽敞。
网师园中心景区
山石 水体 植物 在园林中的作用以及分析
网师园中部景区山石分布图
山石是网师园中部景区中使用较多的空间要
素,在外部环境中对空间的限定作用非常明显。 网师园中部景区中的山石以黄石为主,分为驳岸、 花池和假山等三种主要用途,总面积约为330m2。 驳岸和花池的高度一般不超过Im,对视线不会起 明显的遮挡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限定人的活动区 域而保持视野的通畅,同时对建筑基部过于刚性 的轮廓线进行缓和过渡,并最终转化为具有自然 特色的空间形态。而假山除了能限定人的活动 区域以外,当高度大于人的视线时还能划分视域, 形成特定的视线,或是将视线完全隔绝。同时,山 石丰富的肌理与光影效果配合植物还能营造出 具有山林特色的景观,形成视觉焦点。在网师园 中部景区,由于建筑基础标高差异较小,且缺少塔、 楼这样的多层建筑,所以云闻假山还有一个显著 的作用是丰富游人在园中的竖向观景体验,其顶 部的平台使得游人可以从高处俯瞰彩霞池及对 面的景物的全貌,同时近处的小山丛桂轩和濯缓 水阁也因为观赏点的不同而展现出迥异的风貌, 这是网师园中部景区自然要素对建筑要素的功 能提供补充的典型范例。在图中,浅棕色的区域 主要为低于视线高度的黄石驳岸、花池区域,也 包括云同假山中低于视线的部分;深棕色的区域 为高于视线高度的黄石假山,以H作为编号,并且 具有共同功能的几块山石被编为一组。

苏州网师园园林布局与建筑赏析

苏州网师园园林布局与建筑赏析

木结构建筑欣赏学号:20140555xxx姓名:莫纪灿班级:14级园林3班指导老师:陈太安苏州网师园园林布局与建筑赏析一、沿革概况网师园在苏州城东南阔家头巷,其前身传为南宋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当时称“鱼隐”,后荒废。

今园中尚存的八百年树龄古柏,池南又有“盘涧”二字石刻,传是宋时旧物。

而今园中布局样貌的相关营造,则是从清中期开始的。

乾隆年间,官至光禄少钦的宋宗元在此地建构别业,取旧时鱼隐之意,又去园北王思巷的谐音,取名此园为“网师园”,宋宗元去世后,家世落败,网师园也衰落了。

乾隆五十九年,富商瞿远村购得此园,在旧园的基础上加以整治,成为苏州数一数二的名园。

仍以网师园为名,俗称“瞿园”。

园中有八景,除主堂“梅花铁石山房”外均存留至今。

太平天国战争之后,此园幸存。

光绪二年,园归江苏按察使李鸿裔,以园位于苏舜钦沧浪亭东邻而改园名为“苏邻园”,后有名“蘧园”以同“瞿园”谐音,李鸿裔对此园有一个重要的改动,试讲原先东部水面及周围建筑(如主堂“梅花铁石山房”等)毁去,代之以新盖的一片三进院落高楼豪宅:此外水门亦封,西侧水面改为庭院。

之前园中水面为东西长向,经此变动,池面大卫缩减。

此后网师园虽又屡屡移主,而园林主景基本没变。

今天的网师园呈东宅西园格局,共约九亩,其中园林部分约五亩。

见图1二、布局与建筑赏析1、主池景区网师园以主池一区为主要园景,水景为主,表达网师、鱼隐的主题。

“彩霞池”面积约半亩,略呈方形,水面聚而不分,仅东南和西北两角伸出水湾。

池中不种植莲花,而是倒映天光湖色、廊屋树影,是园景空间呈出空阔。

黄石池岸,多呈滩、矶曲折。

廊屋树石以水面为核心而进退环绕。

现在的主池景区,因为旧时的“梅花铁石山房”主堂不存,没有了其他园林中常见的明确主景序列;又以区域小而亭榭多,旷池之上的视线可错而通达,从而造成各个角度方向的各种自由丰富的赏景点和画面。

因旧时临水主堂的缺失,今日池东北方的“看松读画轩”成为香水主要的厅堂,但不临水,屋与水之间有黄石牡丹花坛,并有松柏苍翠劲秀,略成疏朗山林;其前又有石矶贴水、曲桥跨湾,可近赏水面。

网师园景墙分析

网师园景墙分析

网师园景墙分析网师园是苏州唯一一座住宅与花园完整保留的园林。

其占地面积4720平方米,约为狮子林的1/2,留园的1/4,拙政园的1/8,园林容积率(亭、廊减半)0.52,建筑密度42.38%,占地面积小,空间拥挤。

然而,实际游览中,游客却丝毫感觉不到建筑的拥挤和空间的局促,甚至会产生游览大型园林的错觉。

是什么原因使得网师园的空间具有如此魅力呢?今天就从园林中部景区入手,试述网师园的精妙布局。

一、中部景区总体布局及入口铺垫网师园始建于南宋,历经几百年的重建、改建,部分地区的格局样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园林中部景区,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形态。

中部景区以“彩霞池”为中心,环绕布置了几处景点和近十座建筑,大都南北朝向,水体近四方,假山东西排列,方位交错的同时又有一种秩序感。

从大门向内,有“网师小筑”和“半山亭”两处入口进入,环绕行走,可通向南、西、东三处庭院。

由此可见,中部景区算得上是网师园的“核心”,也是网师园真正做到宅园合一的地方。

“网师小筑”是宾客入园的地方,从腰门进入,初始只得见“小山丛桂轩”柱廊排列,便被吸引着向前去。

半入门墙,又被南侧的庭院吸引住视线。

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也为后面宽广的水体做了铺垫。

庭院堆叠了几组湖石,间植几颗桂树,缝隙间透过漏窗能得见隔院之景。

可以看得出此处的营建颇费心思,既有自然之妙趣、又有人工之精妙,让人入园驻足观看但不会停留太久,表达了对宾客的款待之情,暗含着“小山则丛桂留人”的意境。

不经意的回头,就能从“小山丛桂轩”的漏窗中看见中部的景象。

从这时起,园林空间的序幕便正式拉开。

二、水体布局特征“网师园”的中部水体,彩霞池,形态以聚为主,呈方形,似湖泊。

面积不大,却占据了中部景区的三分之一地块,周边围合了一圈景点建筑。

池西北为水尾,东南为水头。

两座东西向的桥将两个头尾水面从整体中分开,形成了“聚处辽阔无垠,收处源远流长”的景致。

这种水体布局形式,也对应着园名“网师”、“渔隐”的内涵。

网师园园林介绍

网师园园林介绍

西部为内园,庭院精巧古雅,盛植芍药。院 里轩屋名以“殿春簃”,其建筑、家具、宫 灯,多具明代特点和风格。
园中景色欣赏
平面图操琴之所, 是一处全封闭空间。 庭中南面墙壁是气 势峥嵘的嵌壁山, 相传为清代著名叠 山家戈裕良之手笔。 室为歇山式半亭, 面对青峰,焚一炉 香,弹一曲"高山 流水",实为操琴 之佳处。
月到风来亭
亭在园内彩霞池西,六 角攒尖型,三面环水, 亭心直径3.5米,高5米 余,戗角高翘,黛瓦覆 盖,青砖宝顶,线条流 畅。取宋人邵雍诗句"月 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之意,故名。内设"鹅颈 靠",供人坐憩,是临风 赏月之佳处。
濯缨水阁
此处为夏日景点。水阁是 歇山卷棚式,纤巧空灵, 坐南朝北,高架水上,凉 爽宜人,可凭栏观荷赏鱼。 取名"濯缨水阁",源于 《孟子·离娄》:"……有 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 兮,可以濯我足。'"(缨, 指官帽帽带。)意为达则 濯缨,隐则濯足。
网师园布局分析
1、园林与住宅处处贯通,迁回多变,内外空 间紧密结合 2、池水布局宽畅, 周边布景琳琅, 诗情画意盎 然如画 3、园林布局紧凑, 虚实穿插, 似断又续, 迁回 曲折, 使景观深远 4、观赏点和景物之间的视距关系合宜, 主配 景层次分明 5、植物配置与假山花台密切结合、相辅相成
网师园在植物( 花木) 配置上具有它的特点。 由于园小,摈弃了高大的乔木, 采用白皮松、枫 等为制高树种, 以优种枫为该园景观的突出点 景物, 间伴之以青桐等树木。 花木的配置, 还照顾到四季花开, 如“ 看松读 画轩” 南为牡丹花坛, “ 殿春攀” 南为芍药 一片, “ 小山丛桂轩” 南为秋桂,庭前堂后有 冬日腊梅、夏暑芭蕉、四季翠竹、早春玉兰、 中春桃李等。

苏州园林——网师园

苏州园林——网师园

植物
因时而借:是借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自然景色的变化或一天之中景色的变 化来丰富园景。
春(竹、紫藤)
夏(玉兰花)
植物
秋(秋枫)
冬(黑松、罗汉松)
植物
网师园景色,从池的这一岸透过 茂密的树丛看对岸的亭廊,从而 使之变得更加含蓄深远。
植物
以小山丛桂轩为例:
小山丛桂轩西视剖面
小山丛桂轩南视剖面
建筑
明轩:
1979年承建的美国纽约大都 会艺术博物馆“明轩”庭院 是以苏州网师园内“殿春移” 为蓝本移植建造.
小结
网师园以池水为中心,由住宅区、园林区。全园布局外形整齐均 衡,内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园中部山水景物区,突出以水 为中心的主题。
中部为主园,名曰“网师小筑”,以全园以水池彩霞池为中心, 面积约半亩。池岸西北、东南两隅,各有水湾一处,曲折深奥, 有渊源不尽之感。沿池布置石矶、假山、花木和亭榭,黄石假山 “云岗”体量不大,但位置和造型得体。由于池岸低矮,临池建 筑接近水面,所置山石、花木也不高大,使水面显得开阔。这里 池水清澈,游鱼戏水,花木争妍。环池廊、轩、亭翼然,夹岸有 叠石、曲桥,疏密有致,相得益彰。
蘇州園林——網師園
姓名:刘泽 班级:1012010 学号:101210108 指导老师:张文勇
目录
網師園介绍 網師園总览
造园手法
網師園介绍
網師園介绍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 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成熟 后期的一个高峰,艺术造诣居全国领先地位。 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 其中的网师园乃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上品 之作。该园以小巧玲珑,曲折幽胜见长。园 地仅8亩,面积很小,呈丁字形平面。建筑 密度却高达30%,但其组景手法灵活多样, 以水池为中心,四周环绕建筑及游览路线,布 局紧凑,简洁自然,池周亭阁错落,借、对、 虚、 实;迂回曲折,步移景易,古树、花卉与建筑、 山、池相映成景,正所谓“绕池行可细观游鱼, 可亭中待月迎风”。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 窗,能体会到一派大自然水景的盎然生机,因 此并不觉其小,可见此园规划设计中的独具 心。

网师园造园手法与空间营造分析

网师园造园手法与空间营造分析

网师园造园手法与空间营造分析
网师园造园手法与空间营造分析
网师园是一座集秀丽自然和科技精华于一身的园林中心,以调和自然与人为目标,以连接传统和现代,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本文将介绍网师园的造园手法与空间营造等方面做出的细节,以满足客户需求。

网师园主要以中国园林本源文化为基元,将园林进行再创造,以激发园林精华。

同时,网师园采用了技术性的方式来切割和融合,以营造出精美的自然绿色栖息地,同时鼓励自然美学,营造出一个和谐,安宁的园林空间。

网师园还采取了新的办法来建立空间的局部美感,精心设计整个空间,重点放在景观和植
物上,优先考虑功能性和美感,营造出重点功能空间,例如休游景点,展馆,娱乐中心,
山水风光等。

此外,网师园也利用了各种光影,颜色,水,形状,传送出各种审美的美感,融入宁静的大自然的哲学思维,以达到健康,有凝聚力的生活空间。

网师园通过以上手法,借鉴了当代建筑和景观设计思想,实现了以人为本,以功能为主,
以形态转化虚实,以审美体验有机融合的设计理念,从而造就了网师园这样一个令人惊叹
的非凡之地,满足了客户强烈的需求。

网师园中部水景庭院布局分析

网师园中部水景庭院布局分析

网师园中部水景庭院布局分析
1、空间序列分析:入口处的未扬先抑到景观豁然开朗再到景观步移景异的丰富变化。

2、各个景点建筑之间通过看与被看的视线关系构建了多种视觉画面。

3、水体处理:大水面的划分,藏头露尾做法的体现,表现深远感。

4、利用植物山石与院墙藏与露的关系虚化了高大建筑的胁迫感。

5、濯缨水阁利用水体虚化,看松读画轩退后处理,集虚斋前面轻盈通透的竹外一枝轩的设置,缓解了高大建筑带来的压迫感。

6、廊的起伏曲折以及渗透性处理丰富了景观层次。

7、弱化轴线关系,拓扑向心的建筑布局方式扩大了空间感。

8、综合运用障景、对景、框景等园林手段创造多变的视觉画面。

网师园园林介绍汇编

网师园园林介绍汇编

植物配置
层次分明
01
网师园在植物配置上注重高低错落,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如乔
木、灌木、地被植物的搭配。
四季有景
02
园内种植四季花卉,确保每个季节都有花开,使园林始终保持
生机勃勃的景象。
烘托主题
03
植物配置与园林主题相呼应,如山水园中的松柏类植物,寓意
山景;而建筑周围的植物则起到衬托作用。
植物寓意
松柏
请游客遵守园内规定,不要在禁止吸烟的区域内 吸烟,不要乱扔垃圾。
请游客注意安全,不要攀爬假山、触摸水景等危 险物品,确保自身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象征坚韧不拔、长寿。
竹子
代表高雅、清廉。
牡丹
寓意富贵。
兰花
象征高洁。
04
网师园的文化内涵
园林诗词
总结词
网师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 口的诗词。
详细描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网师园的美丽景致激发了众多文人的创作灵感,他们在这里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优美 的诗篇。这些诗词不仅赞美了网师园的美丽景致,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庐山谣》,诗中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人文景
网师园的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 用传统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 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屋顶形式多样
网师园的屋顶形式多样,包括歇 山、悬山、硬山等,屋顶上的瓦 当、滴水等构件造型各异,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
建筑材料考究
网师园的建筑材料考究,主要采 用传统的木材、石材、砖瓦等材 料,这些材料经过精心的加工和 处理,具有很高的耐久性和稳定
园林传说

苏州古典园林分析介绍网师园

苏州古典园林分析介绍网师园

苏州古典园林分析介绍网师园网师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园林,被誉为江南园林中的明珠。

网师园占地面积约1.9公顷,由西园和东园两部分组成,是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园林之一、下面我将对网师园进行分析和介绍。

首先是网师园的历史背景。

网师园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名“薇蕴园”,后更名为“霜香草堂”,再改名为“网师园”。

建园初期,园主为吴家,后来园中设立了一家织造学校,专门培养苏州地区的织锦工人,因此得名“网师园”。

明代至清代,网师园历经多次改建,形成了现在的基本格局。

其次是网师园的空间布局。

网师园分为西园和东园,西园为主体,东园为侧园。

西园占地较大,有多个庭院和景点,如议圃、假山、琴台等;东园则相对简单,主要由一片水面和精致的亭台组成。

整个园林以水景为主导,水系蜿蜒穿插于各个庭院之间,营造出一片宁静和谐的氛围。

第三是网师园的建筑风格。

网师园典型地展示了江南园林的特色,包括曲径通幽、假山堆砌、水景点缀等。

园内的建筑设计精巧,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

例如,假山岩石的摆放极具艺术感,有的仿佛山峦起伏,有的如同山谷峡岩,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此外,园内还有众多的亭台楼阁,如临水亭、砚台亭、浣花楼等,它们结合了人工的艺术造型和自然山水的美景,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第四是网师园的文化内涵。

网师园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尤其是吴门文化和园林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

园内的建筑和景观都是园主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追求的体现,也是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一种赞颂。

此外,园内还有许多书法、绘画和雕刻作品,其中尤以吴门派的特色最为突出,使园林更具艺术价值。

最后是网师园的保护与发展。

网师园在建园初期就经历了多次改建和修复,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复,使园林得以保存和恢复。

如今,网师园以其独特的园林风貌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苏州市的重要旅游景点。

同时,园林管理方也加强了对园区的保护与管理,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网师园建筑分析

网师园建筑分析

• 殿春簃正门有四扇落地长窗;左右设半窗;室内正中悬匾 额殿春簃;
小山丛桂轩
No Image
• 自网师小筑门洞 进园;一段小斜廊
连着的四面厅就 是小山丛桂轩;轩
前是湖石堆叠的 十二生肖;轩后堆 黄石云岗;虽有闭 塞堵塞之陋;却深 得山林幽深之致;
琴室
No Image
• 绝大多数琴室是 封闭式结构以增 聚音响; 网师园
万卷堂
• 主厅万卷堂屋宇 高敞;装饰雅致: 正中挂有万卷堂 匾额;两旁挂有张 辛稼的对联;大 厅面阔五间;三明 两暗;宽敞宏亮; 厅内陈设的明式 红木家具;线条流 畅;简洁端庄; 厅南 小院东西各植玉 兰 厅后小院植金 桂;以合金玉满堂 之意;
撷秀楼
• 撷秀楼旧时 为内眷燕集 之所;故又名 女厅; 撷秀; 即收取秀色 之意;
梯云室
• 梯云室内 黄杨木落 地罩上镂 刻双面鹊 梅图;雕工 极精;
看松读画轩
• 看松读画轩面 阔四间;三明一 暗; 屋顶为单 檐硬山;正脊两 侧有哺鸡装饰; 整体造型内敛 含蓄 典雅沉静;
• 步入室内正对三面雕花半窗;花纹繁复寓意吉祥; 中间镶嵌大块玻璃;框出窗后湖石花木小景;
殿春簃
• 殿春簃小轩三 间;西侧带一复 室;窗明几净最 宜读书;为仿明 式结构;屋前 有石板平台;围 以低石栏;屋顶 为卷棚式;
雅开朗简洁明快;
窗后云岗假山自 然嵌入窗框;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云岗的遮掩小
山丛桂轩与彩霞 池不得相见;少 了水的神韵却独 享山之幽深;
五峰书屋
• 五峰书屋为旧 园主藏书处; 三开间的楼堂 三开间的楼堂 为2层建筑;楼 上为读画楼; 家具陈设;多 为清式;尤富 丽端庄;
集虚斋
• 集虚斋是三开间的 楼堂 ;是园主修心 养性读书的地方; 集虚斋其上有楼; 为小姐楼;等楼眺 望园中景色历历在 目;

旷奥相济,着微见著-网师园空间布局分析

旷奥相济,着微见著-网师园空间布局分析

旷奥相济,着微见著——网师园空间布局分析 网师园全园占地约8亩余,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

网师园分为宅第和园林两部分,网师园东宅西园,有序结合。

以池水为中心,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

全园布局外形整齐均衡,内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

园中部山水景物区,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

水面聚而不分,池西北石板曲桥,低矮贴水,东南引静桥微微拱露。

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

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尤其是池周的亭阁,有小、低、透的特点,内部家具装饰也精美多致(如图1所示)。

园林的平面略成丁字形(如图2所示),它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主景区)居中,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建筑物和游览路线沿着水池四周安排。

黄石假山“云岗”,形成主景区与小山丛桂轩之间的一道屏障,把后者部分的隐藏起来。

整个园林的空间安排采取主辅对比的手法,主景区也就是全园的主体空间,在它周围安排若干较小的辅助空间,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真可谓“旷奥相济,欲扬先抑[1]。

”水池四周之景无异于四幅完整的画面,内容各不相同却都有主题和陪衬,与池中摇曳的倒影上下辉映成趣,益增园林的活泼气氛。

延水池一周的回游路线又是绝好的游戏观赏线,把全部风景画面串联为连续展开的长卷。

网师园的这个主景区确乎是定观于动观相结合的组景设计的佳例,尽管范围不大,却仿佛观之不尽,十分引人流连。

池南主厅小山丛桂轩位于峰石木樨间,有廊左通住宅的轿厅,右达西侧的亭榭。

西南侧的濯缨水阁和东北岸的竹外一枝轩隔水相望,东侧的射鸭廊和西侧的月到风来亭遥遥相对。

图1图 2竹外一支轩的东南为小水榭“射鸭廊”,它既是水池东岸的点景建筑,又是凭栏观赏园景的场所,同时还是通往内宅的园门。

三者合而为一,故甫入园即可一览全园之胜,设计手法全然不同于外宅的园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云室
• 梯云室内 黄杨木落 地罩上镂 刻双面鹊 梅图,雕 工极精。
看松读画轩
• 看松读画轩面 阔四间,三明 一暗。屋顶为 单檐硬山,正 脊两侧有哺鸡 装饰,整体造 型内敛含蓄、 典雅沉静。
• 步入室内正对三面雕花半窗,花纹繁复寓意吉 祥,中间镶嵌大块玻璃,框出窗后湖石花木小 景。
殿春簃
• 殿春簃小轩三 间,西侧带一 复室,窗明几 净最宜读书, 为仿明式结构; 屋前有石板平 台,围以低石 栏,屋顶为卷 棚式;
五峰书屋
• 五峰书屋为旧 园主藏书处; 三开间的楼堂 三开间的楼堂 为2层建筑, 楼上为读画楼; 家具陈设,多 为清式,尤富 丽端庄。
集虚斋
• 集虚斋是三开间的 楼堂 ,是园主修 心养性读书的地方; 集虚斋其上有楼, 为小姐楼,等楼眺 望园中景色历历在 目。
• 集虚斋室内 陈设雅致, 以竹为题的 书画满楹, 与竹外一枝 轩相呼应。
• 殿春簃正门有四扇落地长窗,左右设半窗,室内正中悬 匾额“殿春簃”。
小山丛桂轩
• 自网师小筑门洞 进园,一段小斜 廊连着的四面厅 就是小山丛桂轩, 轩前是湖石堆叠 的“十二生肖”, 轩后堆黄石“云 岗”,虽有闭塞 堵塞之陋,却深 得山林幽深之致。
琴室
• 绝大多数琴室是 封闭式结构以增 聚音响。网师园 的琴室却是一座 别致的小院,庭 前小块湖石一块, 矮竹几枝。傍筑 半亭,亭内高悬 一匾,曰“琴 室”。
蹈和馆
• 蹈和馆名出 自“履贞蹈 和”一语, 取其“和平 安吉”之意。 室内雅致、 幽静,原为 园主宴客场 所,现辟为 版画廊。
小山丛桂轩
• 轩内北墙正中开 一正方形花窗, 为冰裂纹嵌圆形 纹样,既起到采 光作用又显得素 雅开朗简洁明快; 窗后云岗假山自 然嵌入窗框,由 于云岗的遮掩小 山丛桂轩与彩霞 池不得相见,少 了水的神韵却独 享山之幽深。
万卷堂
• 主厅“万卷堂” 屋宇高敞,装饰 雅致:正中挂有 “万卷堂”匾额, 两旁挂有张辛稼 的对联;大厅面 阔五间,三明两 暗,宽敞宏亮; 厅内陈设的明式 红木家具,线条 流畅,简洁端庄。 厅南小院东西各 植玉兰、厅后小 院植金桂,以合 金玉满堂之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撷秀楼
• “撷秀楼” 旧时为内眷 燕集之所, 故又名女厅。 撷秀,即收 取秀色之意。
江南第一门——万卷堂前的砖雕门楼
• 砖雕门楼位于门厅和大厅之 间,高6米、宽3.2米、厚1米; 顶部是一座飞角半亭,单檐 歇山卷棚顶,戗角起翘,黛 色小瓦覆盖,造型轻巧别致; 屋檐下枋库门是四方青砖拼 砌在木板门上而成的,并以 梅花形铜质柳钉嵌饰既美观 大方又牢固实用;门楼南北 侧都有精美砖雕,是用水磨 青砖雕刻而成,作为屋顶的 支撑物和门楼的装饰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