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论文

【摘要】对资本市场而言,高速流转的资本,高报酬的投资项目时刻需要准确的信息,然而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和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等多种扭曲因素严重制约着整个市场的投资效率。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涵义

葛家澎教授认为会计信息是将企业客观、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相关信息,传达给利益相关者,并能如实反映企业拥有的资源以及对资源所有权的变动情况,从而通过分析、决策来调节其经营活动。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特性主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共八个方面。因此,本文认为会计信息质量是指符合基本质量特性要求的会计信息,即将反映企业相关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通过汇总、加工、计量、披露等程序,使之符合基本质量特性的要求并提供给信息使用者。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主体

(一)评价标准

会计信息质量是对会计信息的评价,会计信息是评价的对象,即评价的客体,而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审计师、会计理论研究者和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三类。

1.评价标准的内容。评价标准具体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等一系列会计法律规范。

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了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技术条件、职业道德,享有的权利、承担的责任以及滥用权利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前提条件。从立法的高度明确了会计信息在生成过程中的质量要求,这类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况只有审计师能掌握,并对此进行适当评价。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等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了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应依照准则或制度要求的程序和方法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予以真实反映,不得蓄意虚构、篡改、遗漏或进行其他不实反映。所有评价主体都能够掌握这类评价标准,但不是所有评价主体都能对这类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的,因为绝大多数评价主体无法了解企业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严格遵守了上述具体法规,因此,无法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相关法规的符合程度做出正确的判断。

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只有审计师及少数利益相关者能了解其内容,但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其符合程度也只有审计师能对此进行适当评价。

2.评价标准的形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内容是在信息生成过程中得到贯彻和执行的,而信息的生成过程只有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能直接控制,其执行结果所形成的会计信息主要披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因此会计信息的整个生成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的。外部信息使用者无法对其生成过程进行分析、判断,只能对其披露信息的形式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个形式标准就是会计报表附注,外

部使用者通过附注说明来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对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性做出主观分析和判断。

(二)评价主体

1.审计师。审计师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外部职业监督者。从立法的高度明确了审计师提供的对外鉴证服务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障,审计师就是会计信息质量最重要的评价主体。

2.外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潜在的股东和债权人、税务部门等。

股东和债权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企业经营效率和利润分配的任何变化都会与他们的经济利益产生直接影响。在两权分离的经营模式下,股东和债权人出资但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职业管理者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就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而损害股东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和债权人的权力不断受到侵害。

潜在的股东和债权人极有可能转换为现实的股东和债权人,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会计信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税务部门为了确保税收的公平、公正和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上缴,需要定期进行税务稽查,而税务稽查工作主要是通过审查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及相关会计记录等会计信息来完成的。

3.会计理论研究者。会计理论研究者在探讨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时,必须重视信息的可信度。以这些经过审计的、具有较高可信度的会计信息作为研究基础,研究的结果或结论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否

则研究结果就成了空中楼阁,脱离了实际。从经验研究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披露能否影响其股票的价格和交易量,这种相关性是整体的,但是会计理论研究者通常只会选择一些关键性的盈利指标进行实证研究。

三、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分析

1.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业务素质方面,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更新其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最新的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在技术方面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职业道德方面,会计人员应该做到不畏权贵、拒绝贪欲和私利,严格遵守行业规范标准,不蓄意虚构、篡改、遗漏会计事项。

2.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相关关系,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的规模等都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国外,Chtourou (2001)对董事会人数进行研究,发现董事会成员越多,盈余管理越容易受到制约。Cheng & Warfield(2005)的研究发现,持股比例较高的管理层更愿意利用会计信息操控盈余,为以后卖出所拥有的股票做准备。

在国内,黄丽、张朋(2012)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并会使个人权利过大且没有有效的监督,更易隐藏重要的信息,增加舞弊的概率。杨阳(2013)认为流通股的比例越高,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越透明。流通股比率相对较高时,无形中增加了管理者的压力,他

们往往不愿承担过多的责任,更愿意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3.公司内部管理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最典型的现象即为“内部人控制”现象。公司内部管理层作为“内部人”能够直接干预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披露。当公司会计人员生成的会计信息不符合内部管理层的利益要求时,管理层会利用手中的职权进行干预,甚至直接授意或指使会计人员对已经生成的会计信息进行篡改、编造、玩数字游戏,以达到其利益集团的个人目的。

4.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通常,管理层为了更好的完成与股东之间的契约关系,实现上市公司的融资目的,而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来迎合监管部门的审查,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较差。公司在面临困境、增配新股时,高管人员有对会计信息对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但是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很健全且能有效运行的话,就能有效地制约高管人员暗中操作。刘焕峰、席文燕(2013)分析了2009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较低,主要由于大公司往往内控体系建立的较为完善,可以进行操纵的范围有限。

5.审计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审计委员会能够提高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的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Simon & Kar (2001)以H股为研究样本,发现审计委员会的审计质量越高,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也越高。吴国平、朱君、朱子男(2012)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职业素质越高,上市公司受到处罚的概率越小。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