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公开课的评课
九年级信息技术评课稿
九年级信息技术评课稿简介本课程评课稿旨在对九年级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向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改进方案。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安全意识和道德观念。
教学内容本课程涵盖以下关键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研究和应用。
- 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理解与应用。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信息技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意识和措施。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授课结合实际案例和应用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课程评估为了有效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本课程采用了以下评估方法:- 基于任务的评估,通过项目作业和实践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知识和概念测试,以确定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 学生参与度的考察,包括课堂表现和讨论参与情况的评估。
改进建议根据对本课程的评估和分析,以下是一些改进建议:- 可以增加课程中的实际案例和应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可以引入更多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合作能力。
- 针对学生对特定概念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辅助材料和考核方式。
以上评课稿对课程进行了总体介绍、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方法、评估以及改进建议的分析。
通过对本课程的评估和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希望本评课稿能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促进课程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通用20篇)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通用20篇)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通用20篇)教学工作经过课堂实践后,总会有很多发现和缺陷,需要教学评课,进行总结和改进。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篇1《花香满园》是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复制”,“粘贴”。
学会选区的变化,能清除选定的区域。
过程和方法目标是通过将图形复制、粘贴和变形,初步掌握对图“对象”进行“处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体验电脑绘画的神奇,感受电脑技术的应用,培养对信息技术创作的兴趣。
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一、情景创设真奇妙在引入环节,宋老师通过播放《小猫种鱼》视频创设情境,这个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童话色彩的情境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知识点“复制和粘贴”,可以说是“一箭三雕“啊。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宋老师借用“小猫的车子翻了,请帮帮小鱼”和“请你设计一个美丽的鱼塘”这些问题自然地顺着情境把学生引入“旋转/翻转”“拉伸/扭曲”知识点的学习。
当学生通过操作变出各种姿态鱼时,他们感受到了电脑绘画的神奇和成功的喜悦。
整堂课,宋老师利用鱼这一个情境贯穿始终,巧妙地把教学知识点串联起来,环环相扣,一节课听下来给人行云流水般的畅爽感觉。
而知识点又融入到任务中,每个任务地设置循序渐进。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这对郑小学生信息技术信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这节课情境的合理设计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这节课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半成品加工”策略的合理应用正如我在网络博客中发表的第一次磨课感想中提到,郑小和我们练川小学的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有一个共同的尴尬——学生两级差异非常明显。
按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课时上课时,往往能完成和几乎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差不多是一半一半,因此在教学时,如何缓解这种差异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
对面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半成品”的提供为教与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初中信息技术教研评课稿(3篇)
第1篇一、引言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评课,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下是对本次信息技术课的评课稿。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 教学内容合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到信息检索,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方法多样: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环节:教师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示范,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 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了多种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4. 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亮点1. 注重实践操作:本次课程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示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2. 关注个体差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五、教学不足1. 课堂时间分配不均:在讲解环节,教师讲解过多,导致练习环节时间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了讨论的效果。
六、改进措施1. 优化课堂时间分配: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落实。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精选14篇)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精选14篇)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篇1李老师精心设计准备了七年级的信息课《信息及其特征》。
她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结合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巧设问题,用糖葫芦、哥手弹吉它和盲人摸象等生活图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了“什么是信息”,攻破了教学难点“信息的基本特征”,通过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等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了解信息,认识信息,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特别是在例题和练习题环节知识拓宽到位,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特征)和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评课:李老师能从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设计目的让学生知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着深厚的影响,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中信息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使学生在本课学习后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感性认识后,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篇2今天听了一节《创建数据表》。
董xx老师一如既往的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很好的达到既定的目标。
对这次磨课我有以下想法。
1、董xx老师为这节课做了精心的设计,本节课以“合理作息,健康成长”为主线,以作息时间调查表引入,够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探索数据表格的兴趣。
并且在学习中分设三个任务“考一考”、“练一练”、“探一探”,把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融入三个任务,即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2、在教学过程中,董薇薇老师以一条中学生关于作息时间的感叹,引起了全体同学的吐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
接着,董老师马上展示了一周“作息时间表”的调查数据,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举例引出了——excel。
引出excel的时候,董老师没有以老师的身份要求一定要使用Excel,而通分析、举例阐明了Excel软件最适合数据处理,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要学Excel。
中学信息技术评课稿
中学信息技术评课稿−评《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评课前准备通过该教师搜集的“马拉松起源”的故事、计算机技术应用图片以及关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素材等资源,可以看出,该教师为本节课做了较为充分素材搜集准备,对教学内容有较为深入的学习,通过教师用辩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显示出该教师对重难点的突破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评教学思想从本节课来看,该教师通过故事情境创设、讨论、信息化式辩论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整节课的教学,思想比较新颖,比较容易激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学生主体性:该教师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如:该教师通过让学生讲述“马拉松的起源”的故事来创设故事情境,突出学生个体独立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交流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最后通过学生全面参与信息化式的辩论来攻克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应用实例并掌握如何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最后通过学生参与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巩固以往word排版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对新的知识的理解有一个直观的反馈。
(2)体现学生主动性和教学开放性:通过设置以“文明上网”为主题的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发出倡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实现师生共同探索:通过展示经典电影片断和图片,师生共同探索计算机技术在经典电影领域的应用技。
(4)关注学生收获:通过拓展练习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为今后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引领学生奠定基础。
三、评教材处理本节课知识点的把握比较准确,知识点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较为紧密,通过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相对轻松地攻克了教学难点。
例如:通过师生交流互动、生生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印象;通过若干年电脑配置和价格的对比,把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问题,使每个学生对相关知识点产生很大的兴趣;通过比较新颖的信息化式辩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较为轻松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教研评课(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信息技术教研评课活动。
本次评课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发现教学亮点,探讨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评课内容本次评课活动选取了三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进行观摩和评析。
以下是三位教师的课堂展示及评析:1.教师A的课堂展示教师A的课堂主题为“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A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A在课前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以及常用操作。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教师A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3)教学方法多样。
教师A运用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师B的课堂展示教师B的课堂主题为“网络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B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风险。
(1)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B在教学过程中,将网络安全知识融入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教师B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风险,提高防范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教学方法多样。
教师B运用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C的课堂展示教师C的课堂主题为“信息检索”。
在课堂上,教师C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1)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C将信息检索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评课稿范文
信息技术评课稿范文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能够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制作等操作。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登录系统、使用鼠标和键盘等操作。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结构、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原理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2. 讲解知识点。
通过多媒体教学,讲解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5. 总结提高。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语
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语1.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3.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4.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清楚,布置的作业和问题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本节课的设计合理,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学习机会。
6.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
7.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8.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9.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0. 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
11. 教师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12.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3.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
14. 教师善于利用课外资源和实践活动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15.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16.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17.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尊重,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8. 教师注重开展跨学科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9. 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并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
信息技术评课稿优秀6篇
信息技术评课稿优秀6篇信息技术评课稿篇一今天有幸在听了倪老师上七年级下的《变幻的滤镜》一课。
作为ps中使用率非常高的一个工具,滤镜有着其鲜明的特点和效果,图片通过增加滤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本节课主要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操作,并且学会使用使用滤镜。
倪老师这节课,基本上已经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上课过程也十分的流畅,顺利。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
一、精彩的导入,良好的开端。
倪老师在导入环节中,并没有采用常规的开门见山的点明上课内容,而是播放了几组原图和加滤镜后的效果图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滤镜的作用。
这样的导入不但比较新颖,而且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以后的上课过程进行的更加的顺利。
往更深的讲,倪老师没有把滤镜的特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使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出来,不是正符合我们现在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要求么,使学生真正做到“会学”。
所以说,这样的。
导入是很成功的,这也为整节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合理布置任务,凸现学习效果。
通过了精彩的导入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十分高了,已经非常想要了解滤镜,使用滤镜了。
而这时,倪印月老师不是直接要学生去使用滤镜,如果这样做的话,很可能学生注意都在这个上面了,而不会听老师的讲解了。
倪老师是通过几个任务,慢慢循序渐进的去诱导学生去了解滤镜,这又恰恰彰显出教师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所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其中特别是“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使用“外面挂滤镜”的任务,让人记忆犹新,此任务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我们为何要教学生学习知识?目的就是在于要学生学会使用他们学会的知识。
然而,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没有动力去使用学会的知识,那么,这其实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而倪老师的这个任务,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十分乐意去做这个任务,因为他们想要表现出自己的情感。
其实,我们在其他课程上也可以使用此类方法,结合实际布置任务,那么很多情况下,学生还是乐于去做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展示活动课评课稿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展示活动课评课稿一、引言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本次展示活动课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背景,通过展示学生的信息技术作品和实践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的展示。
3.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团队合作与分工合作的方法;•情景化教学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首先,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课堂,以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知识点的讲解和学习(30分钟)介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网络和软件等。
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展示(6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展示一项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展示内容,如编程、网页设计、数据分析等。
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案例,介绍项目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成果,并进行相应的演示和展示。
4.讨论与总结(20分钟)展示活动结束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给出积极的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5.作业布置(10分钟)布置相关作业,例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展示作品,或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次信息技术教学展示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仅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课评课稿
中学信息技术课评课稿《PHOTOSHOP封面设计》、《FLASH的引导层动画》现将自己听课的一些感受写出来,大家交流,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优点:讲课的教师亮点也很多我想按照课堂的发展来评一评:一、评课前准备从两节课所用到的教学资料来分析,两位教师对这节课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教学内容的选取,演示课件的制作,PHOTOSHOP、FLASH相关素材的落实以及源文件的制作,并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位教师对教学内容也做了非常深入的学习,对相关的教学理论的落实和知识点的突破也做了相应的准备。
二、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两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从教学目标来看,我觉得左老师更好的兼顾了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2)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知识目标来看,左老师让学生理解了FLASH引导层的相关概念及特点,从过程与方法目标来看通过学生学习演示课件来完成挑战任务,左老师让学生掌握了引导层的创建及简单的运用,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看,通过本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及知识探索能力。
本课左老师通过挑战任务教学让知识点一步步加以突破和落实。
三、评教学思想从两节课来看,两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思想还是比较新颖的,许老师采用的是导学稿设计教学模式,左老师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在学生的三性中有如下的体现:(1)主体性: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如许老师在新课的引入方面通过出示PHOTOSHOP修改过的“网络小胖”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PHOTOSHOP文字、选框工具使用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评价。
(2)主动性:利用导学稿、演示课件、相关素材让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动手设计,并且还利用有效的电子教室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教学环境的调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全面性:在新授和练习的完成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全体学生全面参与。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精选
初中信息技术评课稿精选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培养初中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他们在信息时代的适应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技能和伦理道德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研究中的应用。
2. 课程目标2.1. 熟悉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2. 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2.3. 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2.4. 培养信息技术使用的安全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2.5.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内容3.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 计算机网络3.2. 数据与信息处理- 数据的表示和存储-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的展示和呈现3.3.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 网络基本概念- 互联网应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3.4. 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安全和伦理道德问题4. 课程教学方法4.1. 教师讲授- 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2. 实践操作- 利用计算机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
4.3.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4. 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研究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程评估5.1. 日常表现评估- 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评估。
5.2. 项目作业评估- 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项目作业,通过评估学生的作品质量来评估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3. 考试评估- 设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考试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6. 教学资源6.1. 教材- 选用符合课程要求的教材,包括课本、参考书籍和在线资源等。
6.2. 实验室设备- 提供计算机、网络设备等,保证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
6.3. 多媒体资源-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相关示例和案例,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语
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语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后,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下面是我对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评语。
首先,优质的课程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只有课程内容生动有趣,才能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
一个好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实际案例等方式来呈现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优质的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巧。
好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再次,优质的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好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会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优质的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团队合作,学生在课程中应该有机会进行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好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鼓励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成长。
最后,优质的课程应该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信息技术是一门面向未来的学科,但它也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
好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应用。
总的来说,初中信息技术的优质课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这样的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的意义和价值,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评课稿范例(5篇)
信息技术评课稿优秀范例(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评课稿优秀,欢迎阅读与收藏。
信息技术评课稿优秀1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方面:我的技术素养还是可以的,对多媒体设备等能熟练操作,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
计划与准备方面,还是能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的。
组织与管理方面,让每个学生平等地接触技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注意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导他们提升技术素养并发挥技术优势。
但在评估与诊断方面却存在严重的不足,没有好好学习评估的标准,所有就会在诊断方面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
学习与发展方面,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乡镇的初级中学,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
无论是设备还是整体的观念。
教学任务也比较重。
发展目标: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方面,在自己较好的技术素养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学习,对计划于准备、组织与管理、学习与发展等三个方面的各项较强理解和实行,重点将评估与诊断方面的各项指标理解透,通过这次培训,力争达到优秀。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方面,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这三个方面是一片飘红啊!计划与准备这块评估列出了六点,组织与管理有五点,评估与诊断有四条,我将了解学习,争取将它们融会贯通,达到优秀。
如果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或挑战的'话,那最大的困难可能是时间问题。
但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1、学习必修和选修的共计17门课程,认真观看视频,学习文字内容,累计学习时间达到20小时以上。
中学信息技术评课稿
中学信息技术评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课的信息技术内容。
本课将涉及一些基础概念和实践技能,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一、导入我们将探讨信息技术的基础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来获取、处理、存储和传输数据的过程。
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交媒体到电子商务,从在线学习到远程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能够:1、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技能;3、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本课将分为三个部分: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这部分将介绍信息技术的各种基本概念,包括数据、信息、计算机、网络等。
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2、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和技能:在这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技能,例如搜索引擎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社交媒体平台的操作等。
通过实践操作,让同学们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在这部分,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来展示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例如,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市场调研、如何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等。
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同学们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进入信息技术这个主题。
2、学习新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的方式,让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巩固练习:通过让同学们实际操作的方式,巩固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理清思路,加深记忆。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进行形成性评价,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在课后,我将认真听取同学们的反馈意见,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初中:信息技术公开课的评课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说课稿 / 初中说课稿 / 初体音美说课稿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信息技术公开课的评课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说课稿资料适用于初中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即使没有听课的教师看本文也是有用的,能领会我的意思,并学到一点知识的。
有几处是精彩之处,值得大家细看。
)用◎表示一点。
宏观指与本节无关的内容,如个人素质,总体印象,对课程理念的把握。
中观指本节的总体情况,大的方面,如重难点的把握,实施效果,总体设计,本节课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所用的手段等。
微观指上课中具体的环节,步骤的点评,上下段的因果分析。
第一节:塘下镇一中陈苗教龄2年一、宏观:◎、对停电的突发事件,有充分准备,能妥善处理,效果较好。
◎、教学语言少数地方有不规范现象,如把任务1的要求做起来(应讲“请完成任务1”或“按要求完成任务1”);又如:把它完成掉等。
◎、语调非常平缓,语音力度较弱且几乎没有变化。
对于哪些地方需要变化和需要怎样的语气和语速,力度方面能力弱,基本功能不佳。
◎、以坐式讲解为主,缺点略。
应以站式为主。
二、中观:◎、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尽管使用很普通的流程和手段),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能有意识地利用课本。
◎、小组合作的体现不强。
三、微观:◎、讲如何改变修饰标题时,是提出一系列问题的开端,应使用强调的语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在讲如何改变背景框内部的颜色时,因工具栏上有三个工具和颜色有关,不管前几节课是否讲到,应让学生联系并辨别三个按钮的区别,如前面几讲过多次,这里可以是以复习为目的的提问,学生可能多数能回答,如前面讲得不多,则提醒学生注意,这个问题提到几次了,如没讲过,则要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按键,并尝试功能,要求回答它们的不点。
信息技术评课稿优秀10篇
信息技术评课稿优秀10篇信息技术评课稿篇一曹xx老师的这堂信息技术理论课,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讲解透彻,教态自然,教学效果良好。
亮点:1、巧设教学情境。
以配置一台学习型电脑为切入点,贴近生活,注重知识的挖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师生互动。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这堂课是理论课,曹老师能科学引导,前置问题指向性明确,在一问一答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气氛融洽。
3、做到首尾呼应。
让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后,设置了配置电脑的实践操作,解决情境创设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不足:1、由于借班上课,没有安排计算机硬件实物展示,让学生有个直观印象。
2、对个别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及时地、恰当地评价。
3、课堂小结环节,没有很好地利用板书进行总结。
通用技术评课稿篇二好的方面:1、讲授比较到位通过一个吹哨护手水壶的造型、功能评价,讲出了多条原则,思路很连贯。
2、教学有一定的技巧例如:用实物的三视图图片加标注进行讲解,很形象、直观。
用列图表的方式比较了塑料桶和木桶的功能、成本等,比较有条理。
3、通过展示几款swatch,问“你喜欢哪款?”,展示中国管得设计video,看得学生都“哇、啊”,说明他们很喜欢所展示的设计。
不好的方面:1、讲授设计原则和学生设计实践的时间比例大概1:1或2:3,感觉比较强调设计实践,比较强调学生的设计思考,可是设计原则应该是偏重于识记和理解的。
当然,设计原则最终要在设计实践中得以体现,可是,这毕竟是让学生了解设计原则为主的一节课。
2、可能录像的效果不太好我感觉老师在学生的设计实践环节缺少对学习小组单独的'辅导或者关注,或者说对学生的设计过程关注不太够。
建议:除了展示成功的设计之外,还可以展示不成功的设计。
通过对比,说明设计原则是设计的一些基本规则或者常用规则;强调原则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今后设计实践中要体现这些原则。
信息技术优秀评课稿篇三5月17日,我们在温州龙湾实验中学听了两堂展示课,这是新教材七下的内容,也是我第一次听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感触很大,很深。
信息技术评课稿 信息技术评课稿范文(3篇)
信息技术评课稿信息技术评课稿范文(3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评课稿,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
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这3篇信息技术评课稿范文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信息技术评课稿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信息技术评课稿篇一作为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已经有一年了,这一年已来,我通过向优秀老教师学习、向同事交流、向学生授课等多方面逐渐走向成熟,对教师这个光荣的行业以及我所教学的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
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还很年轻,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如:论文《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讨》荣获市二等奖、辅导初一学生参加《首届全国中学生漫画制作大赛》、《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荣获国家二等奖等。
以下就是我这个学期总结:一、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怎样让一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在熟练地掌握较基本的知识的同时能够完成一些一定质量的信息作品,这是开始上课前首先思考的问题。
1、揭开“信息作品”的神秘面纱。
对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不在陌生,大多学生对电脑的构成、工作原理已不存在神秘感。
但是神秘的事情却是电脑怎样才能完成一些信息作品。
2、登堂入室。
经过上述的教学,让学生从实质上了解了“信息作品”制作当中的一系列问题,基本上打破了对“信息作品”的神秘感,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步就要真正接触到怎样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目标信息作品的知识了。
学习一个软件首先是了解这个软件界面框架,所以我就从软件界面框架着手开始授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说课稿 / 初中说课稿 / 初体音美说课稿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信息技术公开课的评课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说课稿资料适用于初中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即使没有听课的教师看本文也是有用的,能领会我的意思,并学到一点知识的。
有几处是精彩之处,值得大家细看。
)用◎表示一点。
宏观指与本节无关的内容,如个人素质,总体印象,对课程理念的把握。
中观指本节的总体情况,大的方面,如重难点的把握,实施效果,总体设计,本节课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所用的手段等。
微观指上课中具体的环节,步骤的点评,上下段的因果分析。
第一节:塘下镇一中陈苗教龄2年一、宏观:◎、对停电的突发事件,有充分准备,能妥善处理,效果较好。
◎、教学语言少数地方有不规范现象,如把任务1的要求做起来(应讲“请完成任务1”或“按要求完成任务1”);又如:把它完成掉等。
◎、语调非常平缓,语音力度较弱且几乎没有变化。
对于哪些地方需要变化和需要怎样的语气和语速,力度方面能力弱,基本功能不佳。
◎、以坐式讲解为主,缺点略。
应以站式为主。
二、中观:◎、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尽管使用很普通的流程和手段),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能有意识地利用课本。
◎、小组合作的体现不强。
三、微观:◎、讲如何改变修饰标题时,是提出一系列问题的开端,应使用强调的语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在讲如何改变背景框内部的颜色时,因工具栏上有三个工具和颜色有关,不管前几节课是否讲到,应让学生联系并辨别三个按钮的区别,如前面几讲过多次,这里可以是以复习为目的的提问,学生可能多数能回答,如前面讲得不多,则提醒学生注意,这个问题提到几次了,如没讲过,则要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按键,并尝试功能,要求回答它们的不点。
◎、讲图片环绕一段时,先是提问,后是教师边讲边做,后来全是教师在做,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是明显缺乏设计,也是基本功能不扎实,但相当多数教师存在这种情况,要通过积累经验来克服。
◎、教师对提问,由于记忆或掌握不好原因,学生答不出的有两处:一是句柄,二是用CTRL键选择进行复制。
可能前面一些课在这些方面的知识点落实上做得不理想。
信息技术教师应向中考学科教师学习落实知识点的技巧。
◎、学生在保存文件时,出现几种困难,或费时较多,一类是保存的要点未掌握的;一类是因要求不明确,保存文件名反复修改,地址反复改变,犹豫不决的。
◎、学生在这一段进度较慢(费时较多),教师未能意识到,应有时间的把握,发现问题后收集反馈信息,了解是学生的进度,了解学生的困难,及时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巡视。
关于收集反馈信息,如什么时候要做,有哪些方法,注意问题,是所有教师要详细、重点学习的基本功。
◎、最后一阶段,因已下课,教师在课堂气氛较乱,吵地情况下讲解,有讲知识点和学生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虽然这些本来是重要的,但由于时间关系,不应多讲,因比较乱,几乎没有效果。
这种出现较多,是一厢情愿。
正确处理方法是:用最快速度整顿纪律,选取重点(通过巡视和收集反馈),精讲,少讲,以短时间,有效为目标。
第二节:新纪元学校吴艳丽教龄2年一、宏观:◎、教学语言比较规范,普通话准确。
在语气的变化上还要更上一层楼,使出现抑扬顿挫。
◎、能以站式为主,有这种意识。
◎、有把握教学环节的意识,主要体现在多处对时间的把握,有设计,有落实。
◎、口头语“呢”,有,但不是很严重,还要进一步有意识地纠正。
◎、对问题的提出,针对学生某一问题讲解时,能让学生感受工厂较强的针对性,有清楚地表达意识和表现。
二、中观:◎、有较弱地体现小组合作,但未能深入到和编辑部发生联系。
◎、对一开始停电,能正常处理,但前半节课有因内心紧张,稍有些乱和其它表现。
◎、重点能把握,难点解决不佳。
三、微观:◎、用广播请学生看材料,然后讲解要求,讲得比较详细,清楚,并最后讲:现在同学们清楚这节课的要求没有?清楚是从内容上评价,但由于语速较快(可能是紧张),学生收受效果没有很好,有些可能没反应过来,再者,这种情况(讲解加上要求语言较多)下,可用一两句,或一两个短语(不一定是完整的语句)重复一下刚才要求之前的讲解要求,或要求。
并在学生动手期间,不断重复,也可加以解释。
因为有些学生可能原来不理解前面的讲解,或可能因某种原因没听清楚。
◎、多处出现“明白吗?”这是好的,是在简单收集学生对刚才讲解或要求和理解程度的信息。
但要使这句话不成无目的的、随口说的话,要注意:1、有时候可用征求式语气或说“明白的同学请举手”,了解具体有多少学生表现已听懂。
2、有时可说“明白的同学…,不明白的同学…”。
◎、在巡视时发现问题,于是开始讲解,不知意图是针对全班的还是针对部分学生的。
只少部分学生在听。
若对全班,则应提醒一下全班先停下来,请注意听,讲哪几个问题,若对部分学生,则提醒现在请哪些同学听一下,或有些些情况的同学请注意,现在讲什么问题,这种做法要点是:必须做到“短平快”,简单扼要。
因为总体还是在练习。
◎、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提问,并讲解。
此处讲解效果较好,和其它地方综合来看,教师的讲解清楚度较好,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层次性把握强,而且能使用较恰当的语速,小重复(短句、关键词重复)。
◎、让学生讨论,能提示注意事项,并要求以小组合作。
◎、后半节,某段时间,也发生了讲地太多,不放松,紧张的情况,且学生参预少。
◎、在第一次让学生练习时,讲解问题层次性也强,一环接一环,师生有融洽在互动,有明确提出学生操作时间(一分钟完成保存)。
◎、课堂最后,同样有较强地时间设计和把握。
讲到“剩余多少时间,一个步骤多少时间”第三节:安阳实验中学朱曼教龄4年一、宏观:◎、个人素质,特别是在语言表达(生动、活泼),亲和力,教师形象等方面比较好,也能恰当运用。
◎、上课情绪激昂,投入,总体是好的。
感觉有些地方激昂程度可稍降低一点,这样能更突出重要处的效果,否则有点“刺激过大而致情绪麻木”,后半节课,因各种原因趋于正常。
再者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和教师相符合,不能只是教师本人激昂而学生沉闷,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调控能力应该是比较好,但也有美中不足,表现为顺时更好,逆时缺应变,或学生配合不好,难度较大时,调控相对较弱。
◎、能有意识地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希望以后更积极有意有探索。
◎、口头语“就是说”仍然相当明显。
有必要针对、强化训练。
二、中观:◎、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教学设计,但这个任务综合性不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
◎、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比较平淡,和前者相比,教学环节的设计更重要,不应比激励性任务的设计低一个层次。
◎、对学生估计不足,而在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调整,以致学生配合不好,有几处收放不太及时。
◎、教学设计、实践中各环节,都有很好地时间观念,但实践中感觉有点刻意或欠火候,或缺教练的经验。
三、微观:◎、上课一开始,提出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我是谁,来自哪里,本来自我介绍,可是到这节课结束时看能否认识我……,引起学生兴奋。
这种设计是很好的,但要有充分的认识:不一定都能凑效,也不一定对所有学生有效,关键应根据当时的学生反映,恰当、切合时机的推出,这里似乎有点在机械地表演,为完成这段设计而说这些话,而部分学生未能响应,最重要的是在接下去的教学却没有和这一悬念直接联系,而是等到课堂最后时,才说到“完成这一步就能知道我是谁了”,可惜那时间有点仓促,有些学生没有及时明白要求,因为学习内容和为知道“我是谁”而写的纸条任务没有直接相关,学生之前又没经验,所以任务完成不好也就情理之中。
◎、前半节:任务一和二(要指出这个任务即不是和开始提出的任务相关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任务,只是普通的教学要求)讲解清楚,问答效率较高,提出要求明确,并设置时间,学生做到一定程度,请学生举手示意完成程度,并且经常地、恰当地、有效地又是不同形式地给学生鼓励,充分显示良好的个人素质,值得大家学习。
虽大家提到这种素质一般很难学习,但只要有决心、花时间,多听优秀教师的课是完全可以学习的。
◎、任务二后到后半节课,教师讲解的时间太多,延续时间长,虽然其中也穿插让学生动手,但时间很短,这种形式只适用于理论性较强,操作难度大,层次多的情况。
显然这里不是,所以学生有时跟不上,仅有几次短时间的操作效果也不太好。
这种情况估计当时教师意识不强,所以后面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再到最后一个任务(任务四)出来时,就导致第一点所讲的情况。
但值得肯定的是在讲解过程中,能插入短问,要求操作等,达到一定的交互性质。
◎、最后一个任务是设计中的关键和高潮,就教师本身而言,是讲清楚的,时间也规定了,也要求了小组合作。
但1、小组合作是表面上的,对合作中的难度估计不足。
2、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从前一段学习中未完全转变过来,注意程度不够。
导致完成情况很不理想。
3、前面已提到:总的学习任务和这个让学生揭开“我是谁”的谜底的任务相关程度不大,所以这里非常象刻意为完成任务而上课,不能融合,有浪费时间之感。
第四节:鹿木乡校吴晶晶教龄1年一、宏观:◎、普通话相当准确,经了解是上中师时努力学习纠正的。
但语速过慢,缓,且无变化,语气也变化不大,经了解是对小学生上课习惯所致。
对小学生应该慢,缓,但语速、语气不应没有变化,相反,应比对初中生的语言更有变化和激情。
◎、教学经验不足,缺理论认识。
出现的问题是多数新教师共同的问题,如把时间用在手段和过程上,打个很大很大的圈,对目的反而快速带过。
双如教学的总体方法上,也接近对小学的方法,对初中生的行为习惯,学习心理把握不好。
有关问题详细描述请见本人《当前信息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文。
希望积极学习各方面教学理论,创造条件多听优秀的课。
◎、个人素质较好,思维开阔,思路条理清晰,引导恰当。
二、中观:◎、设计新颖,吸引力强。
◎、出现术语错误,虽然不多,但表现出在这方面意识不强。
◎、设计的任务较少,难点突破不好,细节处抓落实不够。
三、微观:◎、本节为认识求伯君为背景,主要学习对图片的各种设置,虽然学习求伯君是一个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目标,但这是背景,是任务驱动的手段,教师为引起学习的兴趣,设计了先让看熟悉的明星,再看IT精英,这种思路很好,有创意。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手段,是过程,不是目标,在时间上,内容上,要做到恰当。
这里1、教师做较好的是:没有局限于课本只认识求伯君一人,而是出示多位IT精英的照片,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人。
有这样的认识,很好,但增加难度,需更强的能力去把握后续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