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与界定_武剑

合集下载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和规模及大量外汇储备的利弊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和规模及大量外汇储备的利弊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汇储藏增长的描述中国外汇储藏主要由四局部组成:一是巨额贸易顺差;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国贷款的持续增多;四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流入。

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国际范围内对中国形势的看好也导致大量外资流入。

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外汇储藏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实现了跳跃式增长,具体数据将在表1中表达:对于表1,需要特别指出的几个时间点是:2006年2月,到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上升到全球第一;2021年4月,到达17600亿美元,超过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G7的总和;2021年四月,那么突破了200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个超过2万亿美元外汇储藏的国家,独占全球外汇储藏30%.2021年末,中国的外汇储藏再创历史新高,到达3.82万亿美元。

这一数据相比2021年末增长了5097亿美元,年增幅也创出历史新高。

二、中国外汇储藏的结构和规模结构分析中国外汇储藏主要以美元资产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如下几个:1、储藏货币发行国的经济活动要以国内经济为主,虽然美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很大,但是与美国庞大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远远低于日本、德国、瑞士的相应指标,后者三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外向型的,其货币价值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干扰而大幅波动,不利于保值;2、除美国外,日本、德国、瑞士的央行拒绝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3、美元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支付手段、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4、国际贸易中2/3以美元结算;5、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批发交易绝大多数以美元交易,各国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采用美元;6、各大国的外汇储藏主要是美元资产;7、国际银团贷款和国际债券市场的绝大多数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债券。

规模分析。

截至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藏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藏〕,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现状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现状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现状分析【摘要】众多学者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进行研究,大都指出了规模过大、增速过快的问题,本文在通过近十二年的外汇储备数据分析外汇储备规模、增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及发展中国家国情等提出,传统的评价外汇储备规模是否合理的指标在运用方面存在其局限性,不能片面的只通过这几个指标评价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

【关键词】外汇储备;规模;标准;局限性1.文献综述对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有很多,大多集中于在传统分析外汇储备规模的指标基础之上得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增速过快的结论,并分析原因及解决措施。

于武剑(1998)系统的列出了外汇储备指标的合理区间,并将各主要指标做了横向和纵向分析。

许承明(2003)将外汇储备的比例指标分为两类,分别是与债务风险有关指标和与对外支付有关的比例指标,并对两种指标做了国际比较。

2.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及增长速度中国外汇储备从1994年汇改时的516.2亿美元,到1996年的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美元、欧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2008年10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降至1.89万亿美元以下,为自2003年年底以来首次下降,2009年6月,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的国家。

至2011年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

3.促进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因素3.1 高额外汇储备背后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主要是我国在劳动力资源、物质资源、产品质量方面的价格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反映,也是我国以出口退税为主的出口促进政策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在高技术产品领域出口管制所致。

由此带来的进口增幅小于出口增幅导致了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这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较快的一个主因。

3.2 fdi投资增速不减以及短期投机资本(热钱)的流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的fdi拉动经济发展的思路以及采取的对境外投资给予超国民待遇的招商引资政策,使我们实现贸易顺差、出口创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浅议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

浅议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

浅议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摘要】我国外汇储备是指中国政府持有的外国货币资产,用于应对国际支付差额和支持国内经济发展。

外汇储备在稳定汇率、国际支付、金融危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经历了不断增长的趋势,构成主要包括外汇资产、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等。

外汇储备管理与运用对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对于国家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国家的信用度和国际地位。

应当进一步完善外汇储备管理机制,确保外汇储备规模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匹配。

【关键词】外汇储备、规模、变化趋势、构成、管理、影响、国际地位、稳步增长、完善管理机制、经济实力1. 引言1.1 我国外汇储备的定义我国外汇储备的定义是指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包括外汇存款、外汇券和其他外汇资产等。

外汇储备通常由央行管理,用于支撑国家货币的稳定和国际支付的顺畅。

外汇储备的规模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实力和地位。

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之一,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外汇储备的增长也为我国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和金融支撑,有利于应对外部冲击和金融风险。

外汇储备的管理和运用对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作规范。

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为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巩固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外汇储备的重要性外汇储备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资产,可以有效地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

外汇储备可以用于支持国际贸易和投资,保障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

外汇储备还可以用于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和市场波动,提高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议价能力。

外汇储备还可以被用于应对外部经济冲击和支付国际债务,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外汇储备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国际地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国家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正文2.1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趋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趋势可以说是一个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及对策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及对策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呈现出过度增长之势。

我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政策选择应当是:利用好现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与政策调整两者并举。

关键词外汇储备合理规模货币政策1 外汇储备含义及合理的标准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外汇储备的解释为:它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期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200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4 000多亿美元;200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6 099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末为6 591亿美元。

外汇储备不足,往往会引起国际支付危机,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外汇储备过多,则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影响其经济发展。

1.1 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相关理论1.1.1 储备进口比例计量法这种分析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该法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1)理论与实践存在矛盾。

美国的外汇储备仅能支持不足1个月的进口,远低于理论警戒线,即使如此并没有任何国家和个人对美国的国际清偿能力产生丝毫怀疑,长期以来美国保持了对外国投资者强劲的吸引力。

(2)单一指标缺乏可靠性。

单一指标无法全面反映整个国际经济交易收支情况对外汇储备需求的影响,而且它本身又是根据经验数值推算出来的。

在影响外汇储备需求的因素中,进口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以单向进口贸易流量来确定外汇储备需求,理由是不充分的。

而且,各国的国情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外汇储备规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单一指标很难适应各国的具体情况。

(3)忽视对外债务偿还的需要。

外汇储备除应付进口支付需要外,还有对外债务偿还的需要。

当前,短期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的比率已成为考察一国对外清偿能力的重要指标。

1.1.2 机会成本分析法从理论上来看,该分析方法可以从全球的角度或从一国的角度来评价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但在操作中却是困难重重,因为要在全球范围内对外汇储备的边际收益进行精确量化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汇储备作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呈现出总量大、增长快的特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2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2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包括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支持企业海外投资、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等。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质量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资产贬值风险。

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而美元汇率波动较大,给储备资产带来了潜在损失风险。

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债、银行定期存款等低收益资产上,缺乏多元化投资策略,难以获得较高收益。

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国债等固定收益资产上,对于股票、房地产等风险资产投资较少。

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获得较高收益。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遭受了一些重大经济损失。

例如,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外汇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荡,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了较大损失。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了较大冲击,资产价值缩水严重。

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导致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顺差,使得外汇市场供大于求,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这种国际收支不平衡也导致了贸易摩擦和货币政策的被动。

国内投资环境不佳也是导致外汇储备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受到一定限制。

另一方面,国内实体经济收益率较低,对外投资难以获得较高收益。

政策限制过多也是导致外汇储备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对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的管制较为严格,使得外汇储备投资渠道相对单一。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外汇储备一直是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就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第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216万亿美元。

这一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使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具备了较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由外汇储备资产和其他投资组成。

外汇储备资产包括外汇和黄金,而其他投资则包括政府债券、央行债券、股权等。

这些资产的配置多样化有助于保持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二、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问题尽管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其投资安排面临较大挑战。

因为大部分外汇储备都被投资于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导致资产配置难以实现良好的回报,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资产负债率的增加。

其次,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过去几年,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等因素,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的保持和增长面临一定困难。

另外,外汇储备的管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外汇储备的管理需要考虑到风险控制、流动性管理等因素,这需要央行等相关机构加强监管和应对。

同时,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外汇市场波动可能加剧,带来更多挑战。

三、应对外汇储备问题的措施为了有效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积极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提高外汇储备的投资回报率和流动性。

加大金融开放力度,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扩大内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有助于提高外汇储备的运作效率。

其次,可以通过加强外汇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有效控制外汇市场风险。

央行和相关金融机构要加强监管,防范外汇市场的异常波动,确保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我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分析与界定

我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分析与界定

An l ssa t r i a i n o to a r i n Ex h g e e v s S a e o i a a y i nd De e m n to fRa i n lFo eg c an e R s r e c l f Ch n
ZHOU t s e g,ZHANG Y n p n M t hn o g- e g
我 国 外 汇储 备 增 长 竹 厚 匿进 行 了剖 析 。 并 以 外 汇储 备 的 需求 为 理 论 依 据 . 直 接 影 响 固 素 为棱 心 , 上 一 些 可 以 加 量 化 的 问 接 曰 紊 , 建 了一 十 新 的 外 j储 备 台 理 规 模 的界 定 模 型。 最 后运 用 谊 模 型 对 19 构 二 94一I9 99年 我 国 外 汇 储 备 进 行 实证 分 析 , 析 结 果 表 明 : 国 的 外 汇储 备 规 模 整体 上 偏 大 分 我 关键 词 : 汇 储 备 ; 外 国际 贸 易 ; 贸易 顺 差 中 圈分 类 号 :809 F 3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9 5 20 ) 1J3 43 10 — 0 【0 2 0 407 J 8
20 0 2车 3
Ma 200 2 r
我 国外 汇储 备合 理规 模 的分 析 与界 定
周 术 生 。张 永 鹏 ( 庆师范 学 院 数 学与计 算机科 学系 , 庆 404 ) 重 重 0 0 7
摘 要: 奇理 的 外 正储 备 规 模 对 一 个 国 索 的经 济 安 全 至 关 重 要 分 析 了我 国 汇 储 备 的基 本 情 况 , 而 对 近 年 来 进
( e to Ma e a c a dC m ue S ine C o gigN r l nvrt , h n q g 0 0 7 C ia D p f t m t s n o p tr c c - h nqn o i sy C og i 0 4 , hn ) h i e ma U e i n 4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这是一个引人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的重要金融资产,用于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和国际地位。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导致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大于进口,形成了大量的贸易顺差。

资本流入也是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市场,追逐中国的高回报投资机会。

汇率因素也对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国家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具备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外汇储备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金融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有利于稳定国内经济。

外汇储备还是中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贸易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然而,过高的外汇储备规模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过度的外汇储备会增加国内货币政策的难度。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中国央行需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以购买外汇,这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过度的外汇储备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大量的外汇储备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使得一些国内急需的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

外汇储备的增加还可能面临汇率风险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问题。

展望未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和发展趋势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转型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仍将是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重要来源。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成熟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可能逐渐改变过去单纯追求外汇储备数量的做法,而更加注重外汇储备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摘要:中国人民银行 2007 年 4 月 12 日发布的一季度金融运行报告显示,今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 12020 亿美元,比去年底增加了 13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7.36%。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增长迅猛:2004 年底达到6099亿美元,2005 年底达到 8189 亿美元,2006 年 2 月底跃居世界第一,2006 年底达到 10663 亿美元。

“1 万亿美元”是其他国家没有达到过的,它相当于全球外汇储备的 20%,相当于中国去年经济总量的 45%,相当于全国人民手中钞票总金额的3倍。

面对巨额外汇储备,人们越来越关心这样的问题:中国的外汇储备究竟多少合适?一国持有多少外汇储备算适度,在理论和实践中没有统一标准。

国际上只是定义了外汇储备的低限,高限则没有共识。

传统观点认为,外汇储备不得少于3—4 个月的进口付汇额,亚洲金融危机后,又提出外汇储备不得少于短期外债的规模。

然而,综合考虑进口、偿债、外汇管制的特殊因素、外资企业的利润汇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等复杂因素,中国的外汇储备究竟多少合适,目前没有定论。

另外,中国的现状是“藏汇于国”,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占全国外汇资产的比重高达 68%。

而发达国家多“藏汇于民”,以英国为例,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虽然只有 430 亿美元,但由于其 99.5%的外汇资产为民间持有,加上这一大块后,其外汇资产高达 8.28 万亿美元,远远高于中国。

虽然还没有中国外汇储备究竟多少合适的定论,但中国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已经日益显现:导致了大量的外汇占款进而引起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扭曲;加剧了目前已经很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进而扭曲了很多经济行为;对人民币造成了很大的升值压力,使中国面临“高储蓄两难”;造成了资金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对国外储备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有关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

外汇储备——精选推荐

外汇储备——精选推荐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国政府持有的⼗分重要的资源,也是调节经济内外均衡的主要⼿段。

同时也是影响整个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

因此,外汇储备⼀直是国际⾦融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

货币危机的爆发与救援很⼤程度上都与外汇储备有关。

研究背景截⾄2009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2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位,我国已经由外汇资⾦短缺逐步发展为相对过剩的阶段。

如此庞⼤的储备规模,给我国的宏观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和防范风险能⼒的增强,另⼀⽅⾯也产⽣了⼀些消极的作⽤和新的风险,同时对政府进⾏宏观调控,协调各种经济政策的能⼒提出了更⾼的要求。

从更深层的⾓度来看,外汇储备规模的超常增长,反映了我国⽬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因此在解决由此所产⽣的问题时,也应该从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平衡的⾓度加以探讨。

1、外汇储备的增长有⽆边界?2、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在哪⾥?3、其增长的动因是什么?4、快速的增长后果是什么?5、如何防范储备风险并加强管理第⼀节国际储备的作⽤与构成⼀、国际储备概念★国际储备是⼀国政府(货币当局)持有的、⽤于⽀付国际收⽀差额、⼲预外汇市场的资产。

国际储备具有三个特征:官⽅持有(可得性);较⼤流动性;被各国普遍接受;⼴义国际储备分为1⾃有储备(狭义国际储备)包括黄⾦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特别提款权 2 借⼊储备包括备⽤信贷互惠信贷协议本国商业银⾏对外短期外汇资产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国际储备的来源⼀个国家的国际储备来源(1)国际收⽀顺差(2)政府向外借款净额(3)中央银⾏⽤本币购买外汇(4)中央银⾏在国内购买的黄⾦(5)在IMF的储备头⼨(6)分配的特别提款权三、国际储备管理(⼀)国际储备的数量管理★国际储备数量管理的实质是要使⼀国保持⼀个适度的国际储备额。

适度的国际储备额是多少,⾄今并没有⼀个公认的统⼀标准,但⼀般认为应该都考虑以下⼏个因素。

国际储备数量管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规模以进⼝额为分母,以储备为分⼦,采⽤⽐例法推算最佳储备量。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引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存放在外国货币的资金储备,也是国际支付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稳定性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的外汇储备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对策建议以应对可能的挑战。

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外汇储备规模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全球最大的,自1996年开始逐年增长。

截至2020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217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外汇储备结构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由外国货币资产和黄金资产构成。

外国货币资产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而黄金资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储备资产。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相对均衡,其中外国货币资产占比较大。

外汇储备使用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包括维护汇率稳定、支持国际贸易和投资、应对外部冲击等。

中国央行作为外汇储备的管理者,积极运用外汇储备来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以防止过度波动。

此外,外汇储备也用于购买国家所需的外国技术、资产和商品。

外汇储备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的价值下降。

其次,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产生影响。

最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也对外汇储备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策建议多元化外汇储备投资为了降低对某一种货币的依赖风险,中国应加快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

除了继续增加外国货币资产的比重外,可以考虑增加其他可信赖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这样一来,即使某种货币的价值下降,也可以通过其他投资渠道来抵消损失。

提高外汇储备运用效率中国央行应进一步提高外汇储备的运用效率,增加外汇储备收益。

可以通过积极管理投资组合,优化资产配置,寻求更高的回报率。

此外,央行还可以加强对外汇市场的跟踪和市场研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获得更好的投资结果。

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适度性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适度性分析

摘要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适度性分析摘要外汇储备能够用来调节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

持有外汇储备能够带来收益,但也是有成本的,一国应保持合适的外汇储备量。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是超额的,巨额的外汇储备主要由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以及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造成。

通过比例分析法分析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近十年来一直是超额的,而在此之前则是一个由不足逐渐走向适度的过程。

通过用修正的阿格沃尔模型进行分析,算出了我国历年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的范围,得出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超额的额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结售汇制度,加强黄金储备、物资储备是保持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外汇储备;比例分析法;阿格沃尔模型;适度规模;IAbstractThe moderate scale analysis of China’s foreignexchange reservesAbstract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an be used to adjust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to interventio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are essential for any country. Holding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an bring some benefits and cost to us, therefore, the state should maintain an appropriat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t present,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excess, and it is caused by the surplus of Current-account, the surplus of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and the inflows of larg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ratio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 Agarwal model, By ratio analysis we can know that our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excess in the past decade, and before that, it experience a period from less to moderate scale. By using the modified Agarwal model to do an analysis, I calculate a reasonable range of the size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n the previous years and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our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excess in recent years and I can know the specific excess data. Based on this, I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maintain a suitable reserve: for example to change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changes the system of foreign exchange settlement, to increase the gold reserve and material reserves.Keyword: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ratio analysis methods;Agarwal model;moderate scale;II目录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导论前言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2 文献综述 (1)1.2.1 国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1)1.2.2 国内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2)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及现状 (4)2.1相关概念 (4)2.1.1国际储备 (4)2.1.2 外汇储备 (4)2.2 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 (5)2.3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6)2.4 造成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分析 (7)2.4.1 根本原因 (7)2.4.2 直接原因 (8)2.4.3 政策及制度原因 (11)2.4.4 其他原因 (11)第三章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适度性分析 (12)3.1 运用比例分析法分析 (12)3.1.1 外汇储备与进口额比例分析 (12)3.1.2 外汇储备与GDP比例分析 (13)3.1.3 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比例分析 (14)3.1.4 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余额比例分析 (15)3.1.5 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比例分析 (16)3.2 运用阿格沃尔修正模型分析 (17)第四章结论与对策建议 (21)4.1 结论 (21)4.2 对策建议 (21)参考文献(References) (23)致谢 (25)III第一章前言第一章前言1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在经历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储备严重不足后,近十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引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和国际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来说,外汇储备更是具有战略意义。

本文将就我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展开探讨,包括外汇储备的定义、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外汇储备的作用以及外汇储备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一、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的形式下所持有的外币资产总额。

它可以包括外汇、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和其他可转换的外币资产等。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我国外汇储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增长,并在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截至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一直居世界首位。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2万亿美元。

三、外汇储备的作用1.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可以用于支付国际债务和采购进口商品,确保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2.保护货币稳定: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干预汇率市场,稳定本国货币的价值,避免大幅波动和通货膨胀。

3.防范金融风险:外汇储备作为一种储备资产可以用于应对外部冲击,抵御金融危机和贸易战等风险。

4.支持经济发展:外汇储备可以用于投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对外直接投资和开展国际合作等,推动经济发展。

四、外汇储备管理的挑战与对策1.投资风险管理: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管理风险成为挑战,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加强投资组合的分散化布局。

2.汇率政策调整:外汇储备管理要与汇率政策相协调,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形势进行调整,避免大规模干预引发市场不稳定。

3.国际合作加强: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利用外汇储备为我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防范外部风险:外汇储备管理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的变化,预判并应对可能的风险。

结论外汇储备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

稳固的外汇储备规模和有效的管理对于保持贸易平衡、货币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关键作用。

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因素分析摘要:自2000年起,我国外汇储备呈快速增长趋势。

本文首先找出外汇储备急增的原因,然后建立模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对数据的平稳性,模型估计的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分别进行了检验和相应的调整。

得出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注意因素是进出口差额、广义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和FDI(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FDI 通货膨胀率分布滞后模型政策性建议一、问题提出自2000年起,我国外汇储备呈快速增长趋势。

2001年末外汇储备规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之后,持续扶摇直上:2002年末为2864亿美元,2003年末增加到4033亿美元,2004年跨越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6099亿美元;2006年再创新高,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冲向11000亿美元。

截至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8536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首次在规模上超过日本而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有利于增强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和吸引外资,缓解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的压力,保持宏观经济继续快速稳定发展;有助于我国政府更从容地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防范货币贬值,应对突发的金融风险,确保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安全;也有利于支持中国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施“走出去”战略。

但必须看到,对经济高速成长的中国来说,持续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也会对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如何正确的衡量外汇储备的增长,成为了当前的热点,也应当引起关注。

针对外汇储备的增长,本文准备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确立是什么引起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理论综述今年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加速增长,美元外汇突破万亿。

外汇储备作为中国的一项资本给中国带来了好处。

近年来兴起的主权财富基金也逐渐走入老百姓的视野。

面对每年在变化的外汇储备,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很多。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探讨及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探讨及分析

(一)、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经济因素 原因分析 经济因素
四、中国高外汇储备的原因及影响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 (1)、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
Year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CA Balance(100 million $) 211 205 174 354 459 687 1608 2499 3718 4261 2971
10000 5000
2006 2006 20070.34 7914.6 4484.20 9559.5 5192.14 11325.6 2007
1891.32 3230 2260.78 3736 2614.80 3746 4286 2404.72 2008
10663.44下限 [50,100] 实际值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 (1)、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
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国际收支长期处于双顺差局面。 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总储蓄率居高不下,储蓄与投资差额进 一步扩大,同时,进出口贸易形势一直良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持续双顺 差。
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措施
1、对我国进出口结构进行调整。 我国进出口结构进行调整。
我们可以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且优化出口 ,虽然外汇储备的超速增长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面对 对现行的外汇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向意愿结汇、持汇主题多元化过度. 产业,实现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方式从一般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型的飞跃。 将多余的外汇储备部分分离出来,转到国家外汇投以“安全”为首要原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势头,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而且,相对于我国过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币种储备,采用一篮子货币的方式以分散汇率的压 则,坚持持续的多元化投资资公司,实行市场化积极运作。 推出更多具体措施和外汇产品,这样企业和居民才会愿意手握外汇。 力。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过程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去长期存在的外汇短缺而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说利大于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及管理对策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及管理对策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及管理对策摘要: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是一国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及应付紧急支付的重要资产。

储备规模是否适当、储备结构是否合理,对一国国民经济及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急剧膨胀,远远超过合理规模且结构上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财富在美元长期贬值的背景下面临极大的汇率风险。

巨额外汇储备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文章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高速增长的成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汇储备成因政策建议Abstract: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s a comprehensive dependent variable,and i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exchange rate regimes,international trade,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economic strength.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opening up constantly increase an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have been expanding.Such a huge amount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has become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at home and abroad,and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ay widespread attention to it.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current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t. In the end it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formation;suggestions提纲: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并结合几年来的数据进行佐证。

我国外汇储备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常艳华来源:《卷宗》2014年第05期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并利用EVIWS统计软件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外汇储备规模的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多元回归;影响因素1 引言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我国对外经济是否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更好的发挥其调节一国经济的作用,需要一个适度的水平。

2 文献综述对于外汇储备问题,我国的研究主要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近十几年外汇储备规模的爆发性增长。

武剑(1998)通过研究认为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外债、外国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许承明(2001)对1990-199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在不考虑资本转移部分的前提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由52%的经常项目余额和48%的资本与金融项目余额构成;胡燕惊、高向燕(2005)认为一国外汇水平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巴曙松、朱元倩(2007)利用广义可加模型选取了有效汇率、利差、销售品零售总额、对外贸易进行研究;陈享光、孙莹(2008)选择国内生产总值、贸易依存度、外资开放度、外债余额以及年均汇价对外汇储备进行研究;而茆健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对进口、外债余额、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及汇率对数据进行处理。

3 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从来源上看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即经常账户顺差与资本金融项目顺差。

我国合理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与界定

我国合理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与界定

我国合理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与界定
黄娟;梁志坚
【期刊名称】《江苏统计》
【年(卷),期】2003(000)010
【摘要】外汇储备在一个国家金融制度中的作用主要是“缓冲器”,是一国干预经济的重要资产,各国必须持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

一国外汇储备规模必须适度。

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文章以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代表,从不同经济体对外汇的需求出发,建立外汇需求模型,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得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黄娟;梁志坚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63
【相关文献】
1.试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界定与经营管理 [J], 詹小颖
2.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界定与成因分析 [J], 蔡旭娜
3.合理控制我国外汇储备规模 [J], 王晶
4.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协整分析的实证研究 [J], 段洁新;王志文;陈丹
5.浅析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 [J], 欧阳芳;余其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外汇储最新备管理与汇率管理知识分析规模(doc 77页)

我国外汇储最新备管理与汇率管理知识分析规模(doc 77页)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研究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迅速积累,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宏观经济指标。

截止2011年末,我国已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

高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对国外产品保有充足的购买力以及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有充分的资金保证;但同时也意味着高昂的机会成本和巨大的汇率风险。

如何界定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对我国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做出了研究探讨。

分析外汇储备规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比例分析法、需求函数法及成本收益法。

本文运用成本收益法中的Agarwal模型以及基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进行了测算和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出适度规模,并且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本文最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交待文章的研究背景、写作思路等。

第二章为理论分析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对论题的研究与理论成果。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

第四章为实证部分,运用两种方法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进行了测算与实证分析。

第五章为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字: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进口。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China’s offici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has been accumulated at a staggering rate, rendering it the fastest growing macroeconomic indicator. Until the end of the year 2011, China had possessed the world’s largest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which was worth over 3 trillion US dollar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of such a tremendous amount indicates that China has sufficient purchasing power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is fully capable of defending its financial market. However it means that China is suffering from enormous opportunity cost and severe exchange-rate risk in the meantime. Therefore, defining an appropriate scale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has a cri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A vast number of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have done plenty research on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there are three major approaches: proportional analysis, demand function and cost-revenue analysis.This essay utilizes Agarwal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st-revenue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goals of monetary policy to calculate and examine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both illustrates that th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has already exceeded the upper limit of proper amount and the gap has been continuously widening. A few policy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accordingly in the ending part.This essay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which demonstrates the background and som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essay.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literature and theory on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China’s rapid accumul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s well as its economic impacts. The forth chapter applies the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mentioned above to do som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The fifth chapter draws the conclusion and proposes some policy suggestions.Keyword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ppropriate scale; import.目录摘要 (II)Abstract ........................................................................................................................ I II 1、绪论..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2.1 研究内容 (2)1.2.2 研究方法 (3)1.3 论文结构安排 (3)2、相关文献理论综述 (5)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5)2.1.1 国外文献综述 (5)2.1.2 国内文献综述 (7)2.2 比例分析法 (10)2.3 需求函数法 (11)2.3.1 Frenkel 模型 (11)2.3.2 Flanders 模型 (11)2.3.3 Iyoha 模型 (12)2.4 成本收益法 (13)2.4.1 Heller模型 (15)2.4.2 Agarwal模型 (16)2.5 基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回归分析模型 (18)2.6 外汇储备影响因素分析 (20)2.6.1 需求性因素 (20)2.6.2 供给性因素 (22)2.6.3 其他因素 (22)3、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 (24)3.1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 (24)3.1.1 纵向比较 (24)3.1.2 横向比较 (29)3.2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积累的原因 (34)3.2.1 经济原因 (34)3.2.2 政策原因 (34)3.2.3 制度原因 (35)3.3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积累的经济影响 (36)3.3.1 积极影响 (36)3.3.2 消极影响 (37)4、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的测算与实证分析 (39)4.1 基于修正的Agarwal模型 (39)4.1.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40)4.1.2 实证分析 (47)4.1.3 实证结果讨论 (48)4.2 基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回归分析法 (50)4.2.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0)4.2.2 实证分析 (52)4.2.3 实证结果讨论 (58)5、结论与政策建议 (62)5.1 结论 (62)5.1.1 研究结论 (62)5.1.2 不足之处 (63)5.2 政策建议 (64)参考文献 (68)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与界定武 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015)80年代,我国对外公布的外汇储备由两部分组成,即国家外汇结存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

国家外汇结存是指国际收支的盈亏差额,若差额为正,表明外汇结存增加,形成国家对外债权,这部分外汇占用基础货币,国家对其拥有绝对使用权。

中国银行外汇结存是其外汇自有资金加上它在国内吸收的外汇存款,以及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际金融市场筹集的外汇资金,再减去各项外汇贷款和投资的余额。

这部分外汇不占用基础货币,国家对其不能无条件加以使用。

但中国银行具有政策性银行的管理职能,其外汇结存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国家外汇储备的组成部分。

这种统计口径也为IM F 等国际金融组织所接受。

整个80年代国家外汇储备虽然时有波动,但从未超过100亿美元,直到进入90年代,储备量才随着国家贸易和引资政策的调整开始较大幅度地攀升。

从1992年起,由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银行的外汇结存不再列入国家外汇储备,只有国家外汇结存才算作官方储备。

通过表1可以看到,1991 1993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略有减小,其原因正在于此。

1994年初,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企业外汇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现汇率并轨,建立银行间统一的外汇市场。

外汇储备数量随之大幅度增长,从年初212亿美元激增至年末516亿美元,一年内增长143%,净增304亿美元。

在1995和1996两年中,尽管政策变动因素逐步减弱,但储备涨势依然强劲。

在此期间,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量盈余,国家外汇储备接连突破700亿和1000亿美元,终于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外汇储备第二大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尽管东南亚各国货币大幅贬值,但对我国外贸形势及引资状况的影响短期内并不明显,加之政府进一步采取了鼓励出口和优惠外资的政策,全年外汇储备增量超过1996年,达到348亿美元。

本文就外汇储备规模所展开的探讨分为两部分:一、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通过对国际收支状况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试图说明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存量是多是少,以及其增量是否符合经济效率的原则。

二、外汇储备规模的界定:在经验分析基础上,根据国际收支各项指标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程度建立量化模型,并以此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加以界定。

一、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一)分析的方法与侧重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式为:储备资产增减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额+误差与遗漏。

这里,储备资产由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以及包括特别提款权(SDR)在内的3个小项目组成。

我国黄金储备的各年变动量均为零,特别提款权等3个小项目在储备资产增减额中所占1998年第6期的比重微不足道,所以储备资产变动主要取决于外汇储备的变动。

因而上述等式转化为:外汇储备增减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额+误差与遗漏。

就国际收支状况而言,与外汇储备变动紧密相关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进出口贸易、外债和外国直接投资(FDI)。

本文后面所做的分析,包括量化模型的建立基本都是围绕这三个因素逐步展开的。

此外,分析外汇储备规模关键在于选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参照系。

通过对国际收支状况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形成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客观判断和真实评价。

(二)国际收支的纵向对比分析纵向对比分析是指通过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历史资料(表1)的比较分析来说明各项指标的变动趋势,进而对外汇储备(FR)规模中所包含的内在因素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表1我国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年度出口进口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外国直接投资外债余额资本项目差额外汇储备误差与遗漏199**** **** 9 80 5 132 **** **** 1 2 23217 1 6 0 199**** **** 943 564 02110 1693 2-2 50194 4-82 72 1993917 41039 6-122 2-119 01275 2835 7234 72212 0-98 04 19941210 41156 953 576 57337 7928 1326 44516 2-97 74 19951488 01321 0167 016 18380 81065 9386 74736 0-178 10 19961510 71388 3122 472 43417 31162 6399 671050 9-155 59 19971827 31423 2404 1198 7452 81319*301*1399-117*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1996 1997年。

表中带*的数据系根据1997年10月份数字估计得出。

表2国际收支纵向分析表序号指标名称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合理区间1F R与债务余额比例35 8 28 0 25 455 669 090 4106 130~502F R支持进口时间(月)4 12 92 05 46 79 111 82 4~5 03外债增量与FR增量之比率n/a-38378912 862 327 044 70~504F DI与F R增量之比率41 2-4781528111172134130 0 05贸易差额与FR增量之比75 8-189-67817 675 938 7115 8-100~06经常项盈余与FR增量之比125 5-278-66125 19 122 856 7-50~07资本项目差额与FR增量比75 610 8130010717512786 2 08外汇储备增长率95 8-119 314342 642 833 2-20~20资料来源:IM F WORLD ECONOM IC OUTLOOK Dec1997;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 中国统计年鉴(1997) 。

表2是参照国际经验设计的纵向分析指标,其基本思路是突出外汇储备与国际收支三项主要指标(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债)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分析重点在其后进行的国际收支横向比较中同样得以明确体现。

1 政策变动是起初外汇储备激增的诱因。

各项分析指标的走势在1993 1994年间均出现明显断层,通过实证考察可以认为1994年外汇储备的激增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当时的政策变动。

国家取消外汇分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以后,外贸企业多年来积累并营运周转的外汇,在短期内通过结汇以人民币加以替代。

由于银行二级储备功能受到各种限制(例如外汇头寸限额等),不能对外汇起到吸纳和缓冲的作用,于是大规模结汇压力迅速通过外汇市场全部施加于中央银行,由此导致国家外汇储备于当年爆涨143%,各项分析指标均与上年度形成较大反差。

所以客观地讲,我国外汇储备的首次大幅增加并非来自于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而仅仅是由于外汇记帐方式的改变。

2 双项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持续上涨。

1994年之后,上述政策变动的效应逐步减弱,而造成国家外汇储备继续以较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则是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同时存在顺差。

形成这种局面的内在原因是:一方面国内廉价的生产要素、广阔的市场和引资优惠政策使得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造成资本项目大幅度顺差;另一方面,1994年以来国内持续的经济紧缩、奖出限进的外贸政策、币值的低估和钉住等因素导致了经常项目的连续顺差。

通过表1可以看到,1993 1994年间我国贸易形势发生逆转,由逆差122亿美元迅速变为顺差54亿美元。

与此同时,资本项目差额由1992年逆差2 5亿美元变为1993年顺差235亿美元, 1994年又扩大到326亿美元。

这种双项顺差的局面意味着国家在引入国外资本之后,没有用所获得的外币符号去购买外国的物质产品,相反却将本国急需的实际资源通过贸易顺差形式大量输往海外,进而换取更多的外国货币和对外债权。

3 外国直接投资是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结构性因素。

对于发达国家,持久性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量是坚实可靠的,它反映了国内产品竞争能力的提高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而发展中国家应在贸易基本平衡或略有逆差的情况下,积极引进外资,并将外债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表2中第3、4、5项指标的变动可以看出,1994年至今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主要来自于外国直接投资,其次是贸易顺差,而对外举债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据统计,1991 1996年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增量的贡献度基本保持在60%以上。

与外债相比,外国直接投资不存在还本付息压力,也没有资产速动性问题,因而不会增加本国金融风险;但是直接投资回报率很高,每年经常项目下大量的利润汇出将造成相应的国民财富损失。

此外,如果外国直接投资比重过高,也会给本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三)国际收支横向对比分析横向分析是围绕对外经济各项指标展开的国际性比较研究,这项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探索经验参照系,进而形成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特别是外汇储备规模的正确分析与判断。

在进行国际横向比较时,所选国家应具有一定代表性,并与本国经济情况相类似。

本文拟将中国、韩国、亚洲四小虎以及墨西哥(1994)作为研究对象(表3),并结合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下面采取逐项分析法展开讨论:1 外汇储备与短期债务比例:它是国家快速偿债能力的重要标志。

这一指标不应低于100%,即必须确保国家外汇储备能够彻底清偿全部短期外债。

若该比例过低,则会打击外资表31997年各国对外经济状况的横向比较国家指标外汇储备与短期债务之比(%)外汇储备支持进口时间(月)外汇储备与债务总额之比(%)外债与GDP 之比(%)经常项目盈余与G DP 之比(%)F DI 加经常项目盈余与G DP 之比(%)币值的高估幅度(%)中国92111 8106 113 32 27 1-10 7泰国754 926 859 1-1 9-0 1-2印度尼西亚915 219 447 7-3 96 26 1马来西亚932 526 256 6-5 809 3菲律宾723 219 060 6-4 5-2 611 7韩国582 621 629 9-3 5-2 8-8 3墨西哥201 012 935 27 8-5 68 1国际警戒线10033050-5-2 510理想区间100~5003 0~6 030~5020~50-5~0-2 5~5-10~+10 资料来源:JP M ORGAN 银行:ECOM OM IST JOURNAL 1996;各国中央银行及国家统计局信心,进而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1994年,墨西哥资本大量外逃之前,此项指标仅为20%;1996年泰国为95%、印度尼西亚73%、菲律宾80%,均低于国际警戒水平;韩国和马来西亚情况虽然稍好,但也处于危险边缘。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为维持固定汇率相继损失了大量外汇储备,从而使其对短期债务的清偿能力进一步削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