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

合集下载

河道变迁

河道变迁

河道变迁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

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

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

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

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战国筑堤以前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

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

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

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

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

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②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2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简述黄河改道的过程和特点

简述黄河改道的过程和特点

简述黄河改道的过程和特点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冰川之中。

黄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重要水系,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黄河的泥沙淤积、水患频发等问题,黄河改道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黄河改道的过程和特点。

黄河改道是指黄河自然河道发生变迁,导致水流改道的现象。

黄河改道的过程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自然因素包括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和河道淤积等,这些因素会导致黄河的水位、水流速度和水沙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黄河的河道走势。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的干预活动,包括修建堤坝、挖掘渠道和改变流向等。

这些人为干预活动会直接改变黄河的水流方向,引起黄河改道。

黄河改道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频繁性:黄河改道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自古以来黄河就经历了多次改道。

根据历史记录,黄河自秦汉时期以来就经历了至少200多次改道,其中规模较大的改道有30多次。

这是由于黄河河道的不稳定性和泥沙淤积等自然因素造成的。

2. 不可预测性:黄河改道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很难预测。

由于黄河水系复杂、河道变化多端,加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黄河改道的具体情况很难预测。

这给黄河流域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 影响范围广:黄河改道会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广泛影响。

改道后的黄河会改变原有的水质、水量和水位,对周边农田的灌溉和城市的供水都会产生影响。

此外,黄河改道还会导致河道两岸的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对当地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

为了应对黄河改道带来的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河道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清淤、疏浚和加固河岸等。

其次,修建堤坝和水库,用以控制黄河的水流和水位,减少水患的发生。

此外,还进行了一些大规模的工程,如修建人工渠道和调水工程,用以引导黄河的水流,减轻水患的影响。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那么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黄河变化历程,欢迎阅读。

黄河变化原因:河道变迁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

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

但在改道后,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最近因为风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黄河变化原因:气温转寒,暴雨集中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黄河变化原因:人口迅速增长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

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

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期,在陕甘宁盆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

以后地面又抬升,形成黄土高原。

接着,又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各个盆地逐渐联通,最后切过我国地势上以地质构造不同为其骨架的三大阶梯,自西向东,由高及低,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成为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成为它的中游,华北平原是它的下游。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及其许多主要支流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由于流经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流域条件差异较大,加上输沙过程中的冲淤影响,所以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也十分复杂。

黄河中游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加。

从下游来看,黄河水沙的来源和组成,本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因此,探讨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过程,无疑对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改道。

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它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推进入黄海,来回滚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痕迹。

与黄河含沙量有关的数学问题(一)

与黄河含沙量有关的数学问题(一)

与黄河含沙量有关的数学问题(一)与黄河含沙量有关的数学问题•问题1:黄河含沙量的测量方法有哪些?–解释说明:黄河是中国最大的黄土河流,含沙量是指一定体积水中所悬浮的沉积物的质量。

测量黄河含沙量是了解其水质和泥沙运动变化的重要途径,可以采用沉积滑船法、密度法、光学法等不同方法进行测量。

•问题2:黄河含沙量与水流速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解释说明:黄河水流速度与含沙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流速越快,黄河悬浮沉积物的携带能力越强,含沙量也会相应增加。

通过研究黄河含沙量与水流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对黄河泥沙输运规律进行分析与预测。

•问题3:黄河含沙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是如何的?–解释说明:黄河含沙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黄河夏季和秋季的含沙量较高,冬季和春季的含沙量较低。

这是由于黄河在夏季和秋季的水量较大,浑浊的泥沙也较多,而冬季和春季黄河水量减少,含沙量也相应减少。

•问题4:黄河含沙量的变化对河道冲刷和河床变迁有何影响?–解释说明:黄河含沙量的变化对河道冲刷和河床变迁有较大的影响。

当黄河的含沙量增大时,沉积物会不断沉积于河床上,导致沉积物堆积形成河床上升,从而改变河床的形态。

而当含沙量减小时,河床则可能发生冲刷,导致河道深度增加,甚至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

•问题5:如何利用数学模型预测黄河含沙量的变化趋势?–解释说明:利用数学模型可以对黄河含沙量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通过收集黄河的历史含沙量数据,结合水流速度、河道形态等因素,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统计学和数学分析方法进行预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黄河泥沙的变化规律,为河道管理和防洪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问题6:黄河含沙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解释说明:对黄河含沙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了解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含沙量的平均值、方差、趋势以及周期性等统计指标,从而揭示黄河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河流地貌》高考考点训练(原卷版)

《河流地貌》高考考点训练(原卷版)

微专题八地表形态的塑造微考点5 河流地貌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2022·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蜓曲折,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

某科研团队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从西南到东北发育多种植被。

下左图为科考队根据实地调查绘制的当地植被分布图,并绘制河湾迁移速率与凹岸植被生物量的关系图(下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砾石滩描述正确的是()①夏季面积最大,冬季面积最小②受弯道环流影响,横向输沙而成③地下水埋藏浅,植被分布稀少④附近水域比较深,适宜修建码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对图示区域植被演化关系推测正确的是()①自西南向东北演替,灌木植被年龄大②自东北向西南演替,湿生植被年龄小③凹岸植被生物量大,边滩植被演化快④凹岸植被生物量小,边滩植被演化快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推测科研团队研究估算该处河湾的迁移速率,可能采用的方法是()①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②利用树木年轮估算③河流凹岸的弯曲系数④边滩沉积物的厚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2·广东·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分选系数是表征沉积环境动力条件的重要指标,分选系数越大,水动力环境越复杂。

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山脉,是长江下游的一级支流。

泾县盆地为青弋江流域分界,处于山区峡谷和河谷平原的过渡区,有典型的河流地貌分布,是研究青弋江发育演化的关键河段。

下图示意青弋江位置及研究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青弋江水位变化更为显著的阶地为( )A .T3B .T2C .T1D .T0 5.对青弋江河流地貌发育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构造运动B .东亚季风C .长江贯通D .土壤土质 6.推测青弋江河流发育过程的先后顺序( )A .洪积扇形成、辫状河发育、辫状河流下切、青弋江形成、河流阶地形成B .辫状河发育、辫状河流下切、青弋江形成、洪积扇形成、河流阶地形成C.青弋江形成、洪积扇形成、辫状河发育、辫状河流下切、河流阶地形成D.洪积扇形成、辫状河发育、青弋江形成、辫状河流下切、河流阶地形成(2022·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瓦约村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达德沟中冲出的泥石流在沟口处堆积,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后期在古河道出现湖相黏土与河相砾石的交错沉积。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

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

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

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

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遣 王景、王吴率众10万治理决口, 修渠筑堤 。
2、东汉大河的流经路线。
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 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
《后汉书。王景传》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
流经路线:从长寿津自西汉大 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 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 之间,至今滨县之南入海。
五、明弘治中期至清咸丰年间 的黄河下游河道 1、明代前期的黄河下游的 水文特点 :
①下游河患频发。
河患多发生在河南境内,尤其 集中于开封上下,决溢次数极 为频繁。
据不完全的统计,仅在《明实 录》、《明史》和《明史纪事 本末》中,洪武至弘治年间有 决溢记载的年分就有59年。其 中十之八、九都在兰阳,仪封 以上的河南各地,仅开封(包括 祥符县)一地决溢的记载就有26 年之多。
3、东汉大河安澜的原因。
①距海里程短。
王景治河后的河道距海 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 比较顺直,河水的流速和输 沙能力大,对下游河道的稳 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②泄洪的分支多。
东汉以后,一直到魏普南北 朝时期,黄河下游仍有汴水、济 水、濮水、漯水等许多分支,还 有许多湖泽和旧的河道。汛期利 用这些分支、湖泽、旧道。
(3)水绥沙沉
黄河出峡谷进入平原,比降骤 然减小,流速降低。由于防洪 问题未彻底解决,下游河道的 上段十分宽浅。因此中游带来 的大量泥沙,不能全部送入海 洋,必然产生严重淤积。
2、社会因素
(1)黄河上中游地区植被 遭到破坏,加大了水土流失 的程度。
(2)政治中心的东移。
(3)宋、元以后为了保证 京畿地带的安全及政治上和 经济上的统一,加固黄河大 堤,这种人为的因素,对黄 河的决徙及流向影响很大。
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 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 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 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

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

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

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

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以及历史变迁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以及历史变迁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以及历史变迁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黄河的源头在哪里相关信息,供大家阅读!黄河的源头在哪里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区,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属湖盆宽谷带,海拔在4200米以上。

盆地四周,山势雄浑,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脉,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

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是黄河发源地。

星宿海以上有三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

扎曲,居于最北部,发源于查哈西拉山,河长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断流。

约古宗列曲,位于星宿海西,在三条上源中居中,发源于约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为宽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

南部支流为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河流终年有水。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

所指“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

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

正式派员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两大湖的位置(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剌脑儿”),并上溯到星宿海,之后绘出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锡、舒兰探河源。

探源后他们绘有《星宿河源图》,并撰有《河源记》,指出“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均可当作黄河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介绍黄河,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在流经九个省份后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和工业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变化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中国的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黄河是如何变化的以及这些变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黄河的历史变迁黄河的变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发生了多次改道和洪水灾害,给古代农民和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这些变化通常是由于河道的淤积和河床的上升导致的。

河道淤积是由于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堆积,导致水流逐渐变慢,最终形成河床上升。

这种趋势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尤为严重,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类活动加剧的情况下。

黄河改道的原因黄河改道的原因有许多。

其中一些原因是自然的,如河床淤积和泥沙的堆积。

另一些原因是人为的,如水库的建设和农业活动的改变。

这些变化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探讨一些主要的原因。

河床淤积和泥沙堆积黄河的水量很大,带来了大量的泥沙。

这些泥沙在河流中沉积,逐渐堆积形成河床。

河床的上升导致了水流的减速,从而增加了洪水的风险。

这种淤积和堆积是黄河改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河道维护的重要问题。

水库建设为了控制洪水和供水,许多水库在黄河流域建设。

然而,水库的建设也导致了河道的变化。

水库的蓄水使得泥沙的沉积在水库中而不是在下游,减少了下游的泥沙供应。

这导致了下游河道的土地流失和河床的上升。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是黄河流域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

然而,过度的农业活动对黄河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过度的水灌溉导致了土壤的盐碱化,使得土地不能再种植作物。

这导致了土地的荒漠化和农业产量的下降。

黄河变化的影响黄河的变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些影响涉及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

经济影响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约有2000多万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的历史变迁

文字记载以来的各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的推测
作出过重大贡献,足以与河道变形时代相比附, 作用和反应的时期尺度(时序和历时)和变化的 数量级难以适当地贴合对应而进行令人信服的解
释说明.把最近二三千年的黄河格局变化的主要
原因推到气象变化是很困难的.
6/15/2020
• 2 植被条件

地表的植被由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而变化,
• 1·初始格局
• 在新生代以前燕山运动的地壳褶皱已造就了黄河形成发育一切活动的 北部边界屏障.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我国 境内广大范围都属于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地区,是形成我国现代地貌轮 廓的主要动力.
• 在当时黄河还分为4段: • ①由源头经古札陵湖、古鄂陵湖向东流入古若尔盖湖 • ②由拉加寺峡谷向北进入古青海共和地盆. • ③从刘家峡以下经兰州盆地流入古银川湖. • ④由河曲向南,穿过一系列小湖泊进入汾渭湖盆,(到中更新世,积
6 隋唐时代
公元7~12世纪,是人类活动大力干预黄河发育的时代,是进一步加强黄 淮海(甚至长江)互相联通的时代,也是黄河下游开始离海河而并淮河的 过渡时代.这段时期是黄河干流河道大体稳定而黄河总格局大转变的时 期. 隋唐之际,更为兴盛,内河航运在隋代是我国历史上开拓发展的顶 峰,由中游而下游,由利用干支流天然河道、辅以人工筑渠而进入人工开 凿长渠以联通天然干支流,由局部单线建设变为同时伸向全黄淮海冲积平 原东北、西南的整个边界.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难以伦比.
• d.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 • e.20世纪中叶恰是黄河四千年周游遍布黄淮海平原而结
束发育塑造了完整一轮任务的时期.
6/15/2020
6/15/2020
三河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

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

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摘要】: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以高含沙量闻名于世。

过去治理黄河的首要问题是治理黄河泥沙,尤其是中游地区的来沙。

历史上黄河的高含沙量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并发生漫滩形成泛滥平原,给人民生活带来沉重的灾难。

然而,黄河的高含沙量形成了宽广的三角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

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小波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以及Surfer和Mapinfo等技术手段,系统分析了1950-2009年黄河水沙的变化过程,以及水沙变化对下游河道和三角洲的影响,同时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沙产自中上游,其中径流量主要来源于上游,输沙量主要来源于中游,下游不产水不产沙。

1950-2009年黄河流域各水文站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表现出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这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结果。

流域输沙量减少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土保持措施,其次是水库拦沙,然后为降雨量减少。

黄河入海水沙具有显著的年(0.5-1.0a)、年际(3.0-6.5a)和年代际(10.1-14.2a)3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而且入海输沙量的周期变化主要受入海径流量周期变化的控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入海水沙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表现均不明显,时间尺度越小,周期变化显著性越低。

195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淤积-冲刷不断交替的变化过程,水沙条件(花园口站含沙量)是这种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当进入下游河道的含沙量小于18.6kg/m3时,河道表现为冲刷,大于18.6kg/m3时,河道表现为淤积。

艾山以下河道的冲淤变化过程除受水沙条件控制外,还受到入海流路变迁的影响。

流路变迁初期形成新河口,河道发生溯源冲刷;流路变迁中后期河口延伸,河道发生溯源淤积。

不同流路时期,当黄河入海总水沙量比在25.34-26.05kg/m3时,河口附近岸线延伸,三角洲面积增加。

但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以后,2000-2007年黄河入海总水沙量比仅为10.90kg/m3,河口三角洲表现为侵蚀,加上废弃河口的岸段侵蚀,整个黄河三角洲已由淤积转变为侵蚀。

黄河多次改道的自然原因

黄河多次改道的自然原因

黄河多次改道的自然原因
1.泥沙淤积严重:黄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壤质地疏松、植被覆盖率低,雨水冲刷导致大量泥沙被携带入河。

到了下游平原地带,水流速度减缓,携沙能力减弱,造成泥沙大量沉积,使得河床逐年抬升。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善淤”,是黄河改道的根本原因之一。

2.地形地貌影响:黄河中下游地形平缓,河道坡度小,河水流动易受地势左右。

在山东丘陵和华北平原交界处,黄河面临北上或南下的选择,受到地质构造活动及地壳变迁的影响,原有的河道可能因地形变化而无法继续维持,从而寻找新的出海口。

3.洪水灾害频繁:黄河流域降雨分布不均,夏秋季节集中且强度大,容易形成山洪暴发,河流流量突增,对原本已经抬高的河床构成巨大冲击力,易于发生决口甚至大规模改道。

4.河漫滩演变与湖泊洼地作用:黄河在历史上曾经通过一系列湖泊洼地和河漫滩区域,这些地方往往成为洪水时的天然滞洪区。

当洪水过后,河流可能会改变原有路径,流向更容易排水的新通道。

黄河河口演变的基本特征

黄河河口演变的基本特征

黄河河口是指黄河流经山东省东部进入渤海的地区。

黄河河口的演变是指黄河河口地区在长期的河流冲积和海洋侵蚀作用下,河口位置、河道形态和河口湾的变化过程。

黄河河口演变的基本特征如下:
1. 河口位置变迁:黄河河口的位置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变迁。

由于黄河的泥沙沉积和海洋侵蚀的作用,河口位置会不断向东或向西移动。

在过去几千年中,黄河河口的位置曾经移动了数十公里。

2. 河道形态变化:黄河河口的河道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河流的冲积作用,河道会不断淤积,形成河床的抬高和河道的变宽。

同时,海洋的侵蚀作用也会导致河道的侵蚀和淤泥的搬运,使河道形态发生变化。

3. 河口湾的变化:黄河河口湾是指黄河在注入渤海之前形成的湾区。

由于河流的冲积和海洋的侵蚀作用,河口湾的形状和大小会发生变化。

在过去几千年中,黄河河口湾的面积曾经扩大和缩小过多次。

4. 河流泥沙的沉积:黄河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之一,每
年带来大量的泥沙。

这些泥沙在河口地区会沉积下来,形成河床的抬高和河口湾的填埋。

这种泥沙的沉积是黄河河口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黄河河口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河流冲积和海洋侵蚀的双重作用影响。

这种演变对于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

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对黄河入海口地区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对黄河入海口地区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对黄河入海口地区会产生什么
影响?
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对黄河入海口地区可能产生以下影响:
1.河道变迁:黄河入海口地区受到黄河泥沙沉积和冲刷的影
响,泥沙的大量堆积和泥沙沉积的不均匀性可能会导致黄
河河道的变迁。

入海口的岸线位置可能发生变化,航道的
深度和宽度可能产生波动,给船只的航行带来不便和风险。

2.航运问题:黄河入海口可能由于泥沙的淤塞而导致航道的
日渐浅化。

船只可能面临航道的狭窄和水深不足的问题,
增加了航行的风险和困难。

这对黄河入海口地区的港口运
营、船只运输以及海上贸易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水文环境调整:为了维持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可能需要
进行水文环境的调整和工程控制。

例如,通过修建堤坝、
航道疏浚、人工排泥等工程措施,来保持航道的畅通和水
深的维持。

但这样的调整也可能引发生态环境变化和水资
源利用的问题。

4.生态环境影响:冲淤平衡调整可能对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生
态环境产生影响。

冲淤过程会影响水生物的栖息地,泥沙
和营养物质的滞留可能导致湿地的退化和水质的恶化。


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可持续性都可能产生
不利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到自
然因素和人为干预的共同影响。

为了实现冲淤平衡和保障黄河入海口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水文环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黄河曾多次神秘改道,只为了一个目的,现在还没有解决

黄河曾多次神秘改道,只为了一个目的,现在还没有解决

黄河曾多次神秘改道,只为了一个目的,现在还没有解决本文导读: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今临漳西南)元城(今大名东)以上决口,泛滥清河(今县东南)以东数郡。

王景、王吴治理黄河,使“河汴分流”,固定了从荥阳到千乘海口的新河道,即东汉到隋唐五代的黄河下游河道。

从长寿津(今濮阳西南)与西汉大河分离,流经今濮阳、范县以南,阳谷、东阿以北,茌平以东,禹城以北,商河、惠民以南,东至利津入海。

王景治河以后,黄河进入一个相对安流时期,原因除了中游地区由农变牧,来沙量减少外,也和这条河道距海较近,地形低下,水流顺畅有密切关系。

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北宋时期的“二股河”第二次改道是在宏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又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河水泛滥后分为两脉:1034年七月,黄河从澶州(今濮阳西南)横陇埽(今濮阳东)决口,冲出一条新河道,称为横陇河,从今宾县以北入海。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澶州胡埽(今濮阳东)从今天天津市入海。

这就是宋代两股河的北派。

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又从魏县(今县东北)、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出一股,流经西汉大河故道和笃马河(今马颊河)入海,这就是北宋黄河的东派。

其中,大河趋向北派的时间较长。

而且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东流断绝,全河才都向北脉流去,形成了又一条新的河道。

南宋建炎二年杜充决河改道建炎二年(1128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酒入淮,以阻金兵”,黄河下游河道,从此又一大变。

杜充决河的地点,史无明文,《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定在滑县上流的李固渡(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

决口以下,河水东流,经今滑县南,濮阳、东明之间,再东经、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经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

此后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

迁徙的范围,主要在今豫北、鲁西南和豫东地区。

此次决河改道,使黄河由合御河入海一变而为合泗入淮,长时期由淮河入海。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a
1
总体概述
•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的河流,但是在漫长 的人类历史时期,黄河的含沙量并不总是呈上升 趋势,而是随着中游黄土高原地带的水土流失情 况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往往与气候,降水和 人类经营方式有联系。使下游河道的决溢,改道 时缓时剧。这又与下游河道的防治有密切关系。 总的情况是宋金以后,决溢改道加剧,据粗略统 计,鉴于本世纪50年代以前历史记载的决口泛滥 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对中国黄 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a
2
(一)新石器时代------战国以前
(公元前四世纪以前)
• 黄河未筑堤防,平原地区的河道无约束,漫流改徙无定。影响华北平原地区 人类生活。
• 《禹贡》、《山海经》(北山经)所记大河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 行山东麓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别流为二支。
• (1)《山经》所载大河继续北流至雄县西南,与永定河冲积扇南缘相会,折 东经霸县,天津以南入海,;
a
9
王景治河
• 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议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见王景,询问治水地理形 势和便利条件。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应答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 (他)。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
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终于征 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 从荥阳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于是测量地 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 涧,在要害之处(筑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 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 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虽然王景节约工程费用,
• 黄河北流的位置受太行山前断裂构造的制约,也受到发源于太行山的诸条自 然河流下游冲积扇的影响,在冲积扇缘和大河自然堤之间形成凹陷洼地,常 年积水而成湖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黄河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变迁徐海亮黄河的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归根结底是一个地质环境问题。

本文在历史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河床形态、堆积形态及黄土与环境的研究,采用历史学、地理学、水利学方法,并吸取灰色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变化的历史事实,以及河道变迁的历史事实,认为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曾经有过数个躁动期,有多次的水沙剧烈振动(两汉、宋金、元明、明清),相应地,中下游河道进入躁动期。

来水来沙的突出变异,下游河道河床变形的加剧,导致河道迁徙、改道事件频频发生。

唐宋以来环境恶化及这一相关变化趋势加强,明清尤剧。

从历史长河看,环境演变对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变迁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研究今人对于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做过各种研究,影响较大的诸如对决口改道的各种研究。

近年在本课题中,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各阶段的具体变迁,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考证。

从这些研究中,特别是通过对决溢、变迁,河床堆积形态的探讨,认为应从黄河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形的意义来认识黄河变迁,记载中的1500多次决溢事件以及人类重大的治河活动,可以从更为深刻的含义上去理解。

从而在各种历史年表和笔者自己研究的河患事件中,筛选出38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黄河下游重大河患与变迁事件。

筛选的根本原则是:这些事件正处于黄河历史变迁时间序列的转折点上,或者处于变迁的高发阶段,它们客观地又非常突出地反映出河道变迁中一系列重大的控制性变异,或反映出阶段性变异的某种后效;其中包括黄河来水来沙的变化,在下游河道的上段所显示出的沿程淤积效应,同时也考虑到河口段的变化和溯源反馈。

这些事件以自然变迁为主,同时也涉及人类参与下的河床变形。

这样,客观地显示出流域自然环境变迁、水沙变化的总趋势,以及在人类参与下的河床变形和河道变迁的结果。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变迁的重大事件,从宏观现象上披露了黄河河床堆积与河道游荡性加强的实质。

钱宁根据北方多沙河流的水沙资料,提出游荡性指标表达式1:Θ=(ΔQ/0.5TQπ)×(Q max–Q min/Q max+ Q min)0.6 (J/D35) 0.6 (B/h) 0.45 (W/B) 0.3其中第三因式显示了河床物质的相对可变动性,隐含了河流来沙状况和冲淤变化的幅度,第二因式突出了径流变幅对河流游荡性的影响。

总课题里其他子项目的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形的关联2。

本文的指导思想和下面筛选出的重大河患年表,都遵从这一数理表达的基本思路。

认为河患——特别是重大河患、变迁事件,是河床变形的一个结果,实质上都反映出河流来水来沙的急剧变化,研究将这些经过特意筛选的河患事件,作为来水来沙变异、变化的某种象征点;以河床变异(而非水文)来探讨水沙变化的规律,*“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课题子项目报告,辑入《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三),地质出版社,19921钱宁等,1987年,《河床演变学》P196,科学出版社。

2钱意颖1991;王玲等1991年见总课题论文集(一) 地质出版社,1991年。

以及与河道变迁的关联。

二、历史上黄河水沙变化的某些信息有关地质时期(特别是全新世)气候变迁、河流沉积环境变迁的许多研究,显示出古代河流水沙与沉积环境的周期振荡,提出了不少时间序列,这也是认识历史上黄河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分析水沙变化信息的总背景。

笔者在明清黄河的径流变化、中下游水情、水沙组合、水沙周期与河床堆积等方面作出探讨,进一步认为明清来水呈周期变化,在丰水阶段中,平均年径流距平为正20~100×108m3,增幅4~20%,特丰年距平可达200~245×108m3,增幅50%;枯水阶段平均年径流距平为负20~115×108m3,减幅4~23.5%,特枯年距平为负242×108m3,减幅50%。

而长达2000年的超长序列,最基本的水沙变化信息,仍是河患决溢史料。

利用《黄河水利史述要》[1]的年表,分别统计每10年河患发生频次,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初步划分出以下河患频繁的阶段;⑴前132至公元11年;⑵268~302年;⑶478至575年,⑷692~838年,⑸924~1028年;⑹1040~1121年;⑺1166~1194年;⑻1285至1366年;⑼1381~1462年;⑽1552~1637年;⑾1650~1709年;⑿1721至1761年;⒀1780~1820年;⒁1841~1855年,⒂1871~1938年。

但是,河患的每一样本,并不简单地是反映单一的场次性洪水径流的物理量,而应当是蕴含多元灰色关联的子集合的复杂系统,记为河患集合B = {W、G、D、R、H、T、……}这里W为径流子集合,含径流过程、水量、流量、变率、水位等,G为泥沙子集合,含来沙状况、过程、输沙率,颗粒组成等灰元素,D为河床边界条件,如河床物质构成等等,R为河床形态,如河型、纵横剖面等,H为人文背景因素,含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社会组织,动乱与战乱等等灰元素;T为构造因素子集合,如中游新构造运动,华北平原地形变化、海平面变化以及地球自转率变化等等灰元素。

本报告集中讨论W与G的变异,忽略D、R、T与H的复杂因素。

当然,忽视任一子集合因素,都会导致系统认识的某些偏斜。

不论如何,河患集合首先反映了水沙条件急剧变异的模糊信息。

因而,上述历史上河患决溢频次较高且集中的阶段,也同时是下游来水来沙条件急剧变化的时段。

决溢在下游,特别是河南境游荡性河段高发,反映出下游河道纵向调整的异常强化,这一调整,首先反映出来的是下游上段的沿程淤积。

从统计角度看,明清河患的频次高于前代,延续时间较长,说明来水来沙条件变异幅度甚于历代。

而且附表所示的重大事件,绝大部分处于河患频发段中,说明水沙变化、河床变形,河道变迁的密切关联。

古人对黄河泥沙有定性和半定量的表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2]黄河多沙,在西周就被认识到,战国称其为“浊河”。

西汉末张戎提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支流泾水也有石水“其泥数斗”之说[3]。

张瑞瑾估计其含沙量可达700kg/m3。

北宋任伯雨云“河流混浊,泥沙相半”,[4]沈立在《河防通议》中也说“河水一石而其泥数斗”。

明代潘季驯多次引张戎言,论及河以四分之水挟载六分之沙,“若至伏秋,则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载八升之沙。

”[5] 即便通常以为水患较少、侵蚀较缓的唐代,孟郊与罗隐也有“流出混沌河”与“莫把阿胶向此倾”的诗句。

汉代、宋代和明清的黄河来沙,在量级上特受当局关注,可能当时存在明显的来沙剧增。

下游河道在堤防维持下迅猛淤积抬升和河口延伸,也是水沙变化最宝贵的信息。

西汉末河南浚滑河段,入汛“河高出民屋”,“计出地上五尺所”。

[3]渤海湾第三道贝壳堤以东平原的堆积主要也反映了前2世纪中叶以后淤泥质泥沙来源增强,直至公元11年河流改道,海岸线推进约20km。

世说“安流八百年”的汉唐河道,在王景治河后,虽有湖泽淀淤泥沙,但漯水受阻、沙沟出流、尾闾不畅,说明新道已发展为地上河。

西汉末沉积颗粒明显细化,王莽河沉积物自中砂向细砂过渡,其间沉积环境急剧变化。

”[6]浚滑段西汉至北宋累积约3~4m,汉唐故道山东段,一般河床相厚3~5m。

北宋时河床急剧抬升,1034年形成的横陇河道,仅行水10年,“又自下流先淤”,[5]遂有商胡决河。

商胡北流后经20年,“渐淤积,则河行地上”,[5]二股河东流,30余年河床巳“高仰出于屋之上”。

[5]小吴北流,计有22个年头过水,从地层剖面计淤厚3~5m。

1100年苏村决口北流,次年巳淤1m多。

[5] 汴河引黄,有20年不浚,汴梁以下“河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

[7]典型的滑澶河段,宋金200余年河床堆积厚约 4.5m。

金末到明初,对来沙状况虽无过多描述,但以金故道河线演化形成的贾鲁大河,断续行水约300余年,商丘虞城河床相厚约7~10m。

明清黄河有大量的档案、专著记载,故道也完整存在。

从万历间相对固定到咸丰改道,东坝头至云梯关,淤厚8~12m;若从桃花峪剖面看,明初以来的淤积厚竟占西汉以来积厚的一半,而且主要发生在景泰至道光年间,西汉末下游河床颗粒呈中砂——细砂过渡,宋金呈细——极细砂转化,明清时进一步向粉砂转化,说明此个阶段沉积环境急剧变化,来沙量相对增多。

”[8]从以上回顾看出:前2世纪至公元1、2世纪,10世纪末——12世纪末,13世纪中至15世纪初,15世纪中至19世纪中,黄河下游来沙相对增多,河床加积,沉积物颗粒明显细化。

来水来沙有过几次间歇性的波动、起伏,总趋势是变化加剧,来沙量是增多的。

这一变化,也在中游反映出来。

河出龙门,进入黄,汾、渭河谷地区,小北干流紧接河口——龙门河段,对于黄土高原环境变异反应最敏锐。

粗砂来源区的水沙变化,最先在这一出口河段反映出来。

小北干流在唐宋以前尚非游荡河道,唐中叶到宋元时,河道横向变化增加,不稳定性上升,明清时游荡性加剧,河道横向摆幅竟达5~10km,最宽达19km,滩槽冲淤变化甚剧,延及现代。

从三国以来该段河道年均淤厚1.8cm,沉积0.2133×108m3,明代以来年均淤厚3.69cm,沉积0.417×108m3。

[9]明清淤积最甚的如蒲州,竞达16m,汇入小北干流的支流洓水,汾河,乃至汾河支津潇河,大致都在宋金时水沙开始变化,河患加多、来沙渐增,明代出现重大转折,来沙急增,变迁加剧。

《水经注》时代汾河中游湖泊也在唐宋时一一淤淀消失。

孟津至桃花峪河段历史上曾是稳定的,隋唐以前尚无明显游荡。

但宋金时期,自铁谢至桃花峪游荡加剧,河床渐宽,流路散乱,河势变化以南侵为主,河道展宽40~140%。

北宋中位于桃花峪冲积扇顶点处的广武山频频被冲;元末,相对稳定已达15个世纪的河阴滩地被大溜所冲,广武、敖山大规模地塌蚀,河势南移。

可见唐宋以后,河道的躁动不安也不仅仅限于传统认识中的下游,而是全流域性的。

明清两代正处于这一躁动的颠峰状态。

若将中、下游历史时期水沙变异的这些信息与下游河道变迁联系起来,黄河的变化就不是偶然的了。

三、黄河流域环境~水沙振荡与河道变迁来水来沙的振动,有宏大的环境背景。

黄土与环境的研究,认为第四纪“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次交替,与之相应的草原和森林草原、环境以及干冷和温湿气候的多次演变,是这一时期黄土高原地质事件的主要特征”。

”[10] 数百万年的地质背景,对于历史时期说尺度太大,但都显示了自然演化的规律。

天体、地球的结构、演化,是宏观与微观的辩证统一。

环境与黄土的变化波动,既有20万、10万年的旋回,又蕴含有数万年、数千年的次级与更次级的旋回。

近1万年中势必存在再次级的、子属的冷暖周期变化,存在黄土堆积一侵蚀的子属周期振荡脉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