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3)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47)
(2)篮球的动能变化量. 答案 减少了3 J 解析 篮球的动能变化量为 ΔEk=21mv22-12mv12=12×0.5×22 J-12×0.5×42 J=-3 J 即动能减少了3 J.
总结提升
动量与动能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动量相同时动能一定 相同,但动能相同时,动量不一定相同. 2.联系:动量和动能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大小关系为 Ek=2pm2 或 p= 2mEk.
(2)若这名运动员与对方运动员相撞后速度变为零,他的动量的变化量多大? 动量的变化量的方向如何? 答案 300 kg·m/s 方向向西
知识深化 1.动量p=mv,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恒定的速率,是矢量,其方向与 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 2.物体动量的变化Δp=p′-p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在合力 为恒力的情况下,物体动量的变化的方向也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即与物 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3.关于动量变化量的求解 (1)若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则在选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可化矢量运算为 代数运算. (2)若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运算时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达标检测
1.(动量与动量的变化)(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足球在离 地高h处时速度刚好水平向左,大小为v1,守门员此时用手握拳击球,使球以 大小为v2的速度水平向右飞出,手和球作用的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击球前后球动量改变量的方向水平向左 B.击球前后球动量改变量的大小是mv2-mv1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自主预习 重点探究 达标检测 课时对点练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 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 检测评价 达标过关 注重双基 强化落实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10)
C.B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
D.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图7
解析 A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 B、C物体相对传送带均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均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B正 确,C、D错误.
12345
3.(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如图8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1 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时, 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恒为F0=1 N的作用力,则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正确的是(取向右为正方向,g取10 m/s2)
例1 在图1中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图1 答案 如图所示
总结
提升
弹力方向的确定
二 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1.条件法判断:接触且有压力、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趋势. 2.平衡法 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 断静摩擦力的存在与否及其方向. 3.假设法 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
(3)A沿粗糙水平面滑行;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物体A受重力G、支持力FN、滑动摩擦力f,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水平面、水 平面;
(4)接触面光滑,A静止.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物体A受重力G、拉力FT、弹力FN,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绳子、墙壁.
针对训练2 (2019·上杭一中期中)对以下小球或木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重点探究
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
01
一 弹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来判断,常用于形变明显的情况. 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 (1)假设法:可以假设将与所研究物体接触的其他物体撤去.看所研究物体还能否保持 原来的状态,若能则无弹力,若不能,则存在弹力. (2)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 换,若替换后能发生形变,则表示原接触处有弹力存在;若替换后不能发生形变, 则表示原接触处无弹力存在.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第四章学习)或共点力平衡条件 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19)
运动的描述
描述运动 的物理量
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_速__度__变__化__的__快__慢__ vt-v0
定义式:a=____t____,单位:__m_/_s2_ 方向:与_速__度__变__化__量__v_t-__v_0_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物体运动性 a与v0_同__向,物体做加速运动 质的判断 a与v0_反__向,物体做减速运动
物理意义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s-t图象
应用
确定某时刻的位置 求速度(s-t图象的_斜__率__) 判断运动性质
运动的描述
用图象描述 直线运动
v-t图象
物理意义 确定某时刻的速度
应用 求加速度(v-t图象的_斜__率__) 求位移(v-t图象与t轴所围_面__积__)
两种运动 特点
_速__度__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 s-t图象是一条_倾__斜__直__线__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与 基本仪器
基本仪器
机械运动 参考系 质点:忽略物体的_大__小__和__形__状__,把
物体简化成一个有_质__量__的点 时间和时刻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数字计时器
运动的描述
描述运动 的物理量
大小:用从_起__点__指__向__终__点___的有向线段表示 位移
_加__速__度__不变 匀变速直线运动
v-t图象是一条_倾__斜__直__线__
本课结束
方向:由_起__点__指__向__终__点__,是矢量
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s
大小:v =__t __,单位:m/s,与位
平均 移或_时__间__对应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43)
体做正功,使振动能量不断增加,振幅不断增大,直到增加的能量等于克服阻
尼作用损耗的能量,振幅才不再增加.振动能量最大,振幅最大.
(3)认识曲线的形状:f=f0,共振;f>f0或f<f0,振幅较小.f与f0相差越大,振幅 越小.
3.共振的利用与防止 (1)利用:要利用共振,就应尽量使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一致.如共 振筛、共振转速计等. (2)防止:在需要防止共振危害时,要尽量使驱动力的频率和固有频率不相等, 而且相差越多越好.如:部队过桥应便步走. 说明:共振是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的一种特殊现象.
C.阻尼振动的振幅、振动能量、振动周期逐渐减小
√D.对做阻尼振动的振子来说,其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
解析 振动系统的振动频率与本身的结构有关,为固有频率,所以在阻尼振动 中,振幅减小,振动能量减少,最终转化为内能,但周期不变,故A、D正确, C错误. 实际的振动系统都要受到摩擦或空气阻力等阻尼作用,故B正确.
图6
解析 A振动起来后,使得B、C、D、E做受迫振动,振动的频率都等于A振动
的频率,即各摆振动的周期都相等,选项C错误,D正确;
由于D与A的摆长相差最大,E与A的摆长相等,所以D的振幅最小,E发生共振,
振幅最大,选项A错误,B正确.
12345
4.(共振)(多选)(2018·静海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在 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 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可能随f增大而减小
大小相同,所以势能相等,A正确;
由于系统机械能在减少,P、N两时刻势能相同,则P时刻动能大于N时刻动能,
B、C、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21)
(2)这辆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 答案 10 m/s 解析 平均速率为: v ′=t+st+0+2st′=6900+0+ 309+02045 m/s=10 m/s.
1234
本课结束
方向,与一段时间或位移对应
向,与时刻或位置对应
意义
只能粗略描述运动快慢
可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
大小
由 v =st 求出
当Δt→0时,用 v =st 计算出的即是 那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与位移的方向相同,不一定与物体瞬 方向
时运动方向相同
就是那一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
联系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2)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可以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
(2)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 20 km/h
解析 汽车通过前13路程所用时间 t1=vs11=2400 h=0.5 h 汽车在全过程中所用时间 t=t1+t2=3 h 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v =st=630 km/h=20 km/h.
二 瞬时速度
导学探究
如图1所示,在气垫导轨上A处安装光电门,滑块上分别插上宽窄不等的遮光片.每次 都从最高点释放滑块,则滑块上的P点每次经过A时的运动快慢相同.数字计时器可以 记录P点从A点经过一段位移Δs所需的时间Δt(Δs为遮光片宽度).遮光片宽度Δs和所需 时间Δt列表如下:
D. t ,向东; t
达标检测
检测评价 达标过关
03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2019·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017年第1号 台风“梅花(Muifa)”于4月26日在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以东方向1 6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 海面上生成(东经136.1°,北纬13.4°),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18 m/s(8级风,热带风暴级) 并以12 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关于上述消息中的“18 m/s、 12 km/h”,下述理解中正确的是 A.分别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大小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8)
√D.图线2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图1
解析 金属导体随着温度升高,电阻率变大,从而导致电阻增大,对于大部分
半导体材料,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由题图可知,图线1表示金属导
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线2表示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故A、B
错误,C、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B.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C.a代表的电阻丝阻值小于b代表的电阻丝阻值
D.图线表示两个电阻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图3
解析
由U-I图象的斜率可得电阻Rb>Ra,因长度l和电阻率相同,由R=ρ
(2)单位是欧姆·米,符号为 Ω·m . (3)影响电阻率的两个因素是 材料 和 温度 .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由R=U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 成反比.( × ) (2)由R=ρSl 知,材料相同的两段导体,长度大的导体的电阻一定比长度小 的导体的电阻大.( × )
科学思维:
能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自主预习 重点探究 达标检测 课时对点练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 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 检测评价 达标过关 注重双基 强化落实
自主预习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性关系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它的电阻,这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 长度有关; 同是220 V的灯泡,灯丝越粗用起来越亮,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 横截面积 有关; 电线常用铜丝制造而不用铁丝,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 材料 有关. 2.探究思路 为探究导体电阻是否与导体横截面积、长度和材料有关,我们采用 控制变量法 进行实验探究. 3.探究方案 (1) 实验探究;(2) 逻辑推理 探究.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29)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
(2)大众化应用:GPS 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主要环节目标物―――――――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3.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4.在区域分析中的作用: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1)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
(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3)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3.特点: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速度和时间,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4.应用: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3.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2)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3)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评价。
(4)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81)
图2
力做功相同
[学科素养] 此题考查平行板电容器相关的电势、场强动态分析以及带电体
的受力问题.解题时要抓住以下要点或公式:①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一定;②F电 =qE;③E=Ud ;④M点的电势φM=-EdaM等.通过综合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 能力,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
达标检测
1.(电容器
√C.在相同电压作用下,带电荷量多的电容器的电容比较大
D.电容的常用单位有μF和pF,1 μF=103p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多选)(2018·宿迁市期中)如图1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和恒定直流电源相连,箭
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容器正在充电
√A.仅将M板向下平移
B.仅将M板向右平移
C.仅在M、N之间插入云母板(相对介电常数大于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1
D.仅在M、N之间插入金属板,且不和M、N接触
知识拓展
静电计的使用 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静电计由相互绝缘的两部分组成,静 电计与电容器的两极板分别连接在一起,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就等于静 电计上所指示的电势差U,U的大小可从静电计的刻度读出,可见,静电计指 针偏角的变化表征了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的变化.
二、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 电荷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 电势差U 的比值. 2.定义式: C=QU . 3.单位:电容的国际单位是 法拉 ,符号为F,常用的单位还有 微法 和 皮法 , 1 F= 106 μF= 1012 pF. 4.物理意义: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 容纳电荷 本领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 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1 V 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9)
的是
√A.电动势E1=E2,短路电流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内阻r1>r2
√D.当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图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多选)对于电动势和内阻确定的电源的路端电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U、R分别表示干路电流、路端电压和外电阻) A.U随R的增大而减小
√B.当R=0时,U=0
C.当电路断开时,I=0,U=0
√D.当R增大时,U也会增大
1234
2.(电源的U-I图象的理解和应用)(多选)如图10所示为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时,
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RM发生变化,导致S两端电压U增大,装置发出警 报,此时
A.RM变大,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
B.RM变大,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
√C.RM变小,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
D.RM变小,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
图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点三 电源的U-I图象的理解与应用
3.电源的U-I图象:如图6所示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象中U轴截距E表示电源 电动势,I轴截距I0等于短路电流(纵、横坐标都从零开始),斜率的绝对值表示 电源的内阻.
图6
例2 (多选)如图7所示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下列结论正
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
B.电源的内阻为12 Ω
√B.当R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
C.当干路电流I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
√D.因为U=E-Ir,所以当I增大时,路端电压减小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9)
√D.地面对柱状物体A的支持力不变
图4
三 平衡中的临界问题
1.问题界定:物体所处平衡状态将要发生变化的状态为临界状态,涉及临界状态的问 题为临界问题. 2.问题特点 (1)当某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 (2)注意某现象“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条件. 3.分析方法:基本方法是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某种情况成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及 有关知识进行论证、求解.
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
达标检测
检测评价 达标过关
02
1.(研究对象的选取)(多选)如图6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
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
向成θ角,重力加速度为g,则m1所受支持力FN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
√A.FN=m1g+m2g-Fsin θ
例1 如图1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FN1, 木板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F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 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FN1始终减小,FN2始终增大
√B.FN1始终减小,FN2始终减小
C.FN1先增大后减小,FN2始终减小
D.m1∶m2∶m3= 3∶2∶1
图8
1234
4.(平衡中的临界问题)如图9,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F作用下紧靠
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 比为
01
一 动态平衡问题
1.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 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 2.基本方法:解析法、图解法和相似三角形法. 3.处理动态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 (1)解析法: ①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②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7)
力的示意图
画线段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 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 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 适当长度线段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
标方向 方向
方向
三 弹力有无的判断 弹力方向的确定
导学探究
(1)试作出图7中半圆柱体上A、B、C三点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12345
图14
2.(弹力的方向)已知图15中的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球是光滑的,请画出它们所受弹力 的示意图.
答案 如图所示
图15
12345
3.(弹力有无的判断)下列各图中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
解析 A图中两球间若有弹力则小球Q将向右运动,所以P、Q间无弹力; B图中两球间若无弹力,则两球将向大圆弧底部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 C图中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右下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 D图中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右下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故选A.
解析 设当拉力F=15.0 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由胡克定律得 x=Fk=1.001×5.100N3 N/m=1.50×10-2 m=1.50 cm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L0+x=6.50 cm.
总结 1.轻质弹簧有压缩形变和拉伸形变,既能产生压力,又能产生拉力,方向沿
提升
弹簧的轴线方向. 2.如果题目中只告诉弹簧的形变量,并没有指出是伸长还是压缩,或只告诉 弹簧弹力的大小,并没有指出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还是处于压缩状态,就要分 别进行讨论. 3.轻质弹簧的一端空载时弹力为零,不空载时两端弹力大小必然相等.
重点探究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29)
B.4 s末质点运动方向改变
C.在0到6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7.5 m
√D.在0到6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6.5 m 图1
总结 1.“面积”在时间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在时间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若一
提升
段时间内既有“正面积”,又有“负面积”,则“正负面积”求代数和,得 数为正值表示位移为正,为负值表示位移为负. 2.对于其他的v-t图象,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也表示位移,如图2所示阴 影面积表示t时间内的位移.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公式vt=v0+at适用于任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 ) (2)公式 s=v0t+12at2既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 ) (3)初速度越大,时间越长,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一定越大.( × )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一定越大.( √ ) (5)v-t图象与t轴所围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 √ )
1234
2.(位移公式 s=v0t+12at2 的理解)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s=0.5t+t2(m),则当物体速度为3 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A.1.25 s
B.2.5 s
C.3 s
D.6 s
解析 由s=0.5t+t2知,v0=0.5 m/s,a=2 m/s2,再由速度公式vt=v0+at知,t= 1.25 s,选项A正确.
针对训练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为2 m,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 B.物体第2 s内的位移为4 m C.物体在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48)
1234
课时对点练一、选择题考点一 对动量守恒条件的理解
1.如图1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
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自主预习 重点探究 达标检测 课时对点练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 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 检测评价 达标过关 注重双基 强化落实
自主预习
一、系统、内力与外力
1.系统:相互作用的 两个或多个 物体组成的一个力学系统. 2.内力: 系统中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3.外力:系统 外部 的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是系统内力,系统动量守恒,设向右为正方向.
v甲=3 m/s,v乙=-2 m/s. 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甲+mv乙=mv甲′, 代入数据解得v甲′=v甲+v乙=(3-2) m/s=1 m/s,方向向右.
(2)由于磁性极强,故两车不会相碰,那么两车的距离最小时,乙车的速度是 多大?方向如何? 答案 0.5 m/s 方向向右 解析 两车的距离最小时,两车速度相同,设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甲+mv乙=mv′+mv′. 解得 v′=mv甲2+mmv乙=v甲+2 v乙=3-2 2 m/s=0.5 m/s,方向向右.
例3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磁性极强)分别固定在质量相等的小车上,水平
面光滑.开始时甲车速度大小为3 m/s,方向向右,乙车速度大小为2 m/s,方向
向左并与甲车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如图7所示.
(1)当乙车速度为零时,甲车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答案 1 m/s 方向向右
图7
解析 两个小车及磁铁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两车之间的磁力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20)
123
3.(对电流微观表达式的理解和应用)有甲、乙两导体,甲的横截面积是乙的2倍, 而单位时间内通过乙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甲的2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相同
√B.通过乙导体的电流是甲导体的2倍
C.乙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是甲导体的2倍 D.甲、乙两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相等
电场的传导速率为光速c=3×108 m/s,无规则热运动速率的数量级为105 m/s,故B、
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考点二
I=
q t
的理解与应用
5.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 s内发射了6×1013个电子,则示波管中电流的大小为
√A.4.8×10-6 A
C.3×10-6 A
图1
解析 这个题目中有很多干扰项,例如两个截面的面积不相等、导线的组成材 料不同等.但解题关键是通过两截面的电子数在单位时间内相等,根据I= qt 可知 电流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考点三 I=nqvS的理解与应用 9.(多选)给一粗细不均匀的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通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要有持续电流必须有电压,A错误. 金属导体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原因是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于是在导体内形成了 电场,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B正确. 电流的传导速率等于光速,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很小,C错误. 在形成电流时电子定向移动,并不是热运动就消失了,其实电子仍然做无规则 的热运动,D错误.
总电荷量Q=Nq=nlSq
此导体上的电流 I=Qt =nllSq=nqvS
图2
v
2.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vS (1)I=qt 是电流的定义式,I=nqvS是电流的决定式,因此I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电荷量q及时间t无关,从微观上看,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34)
重点探究
一、交变电流的产生
1.交流发电机的组成 交流发电机通常包括固定不动的“定子”和能够连续转动的“转子”. 2.发电机原理 当闭合线圈在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 生变化,因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线圈做周期性的运动,在线圈中就产 生了大小和方向随由于不考虑能量损失,由能量守恒得 P入=P出,即P1=P2. (4)电流关系 由 P1=P2,即 I1U1=I2U2,又UU12=nn12,
所以II12=nn21(适用于只有一个原、副线圈的情况).
2.变压器的应用 (1)变压器在电器设备中的应用: 电器设备接220 V交流电,若工作电压低于220 V,则设备内需装降压变压器. 若工作电压高于220 V,则需装有升压变压器.
√B.电压的有效值为220 V √C.电压的峰值为311 V
D.周期为0.05 s
1234
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交流电的用电器设备所标示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数值均为最大值
√B.用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测得的数值是有效值 √C.照明电路电压为220 V指的是有效值
主题3 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
4 交变电流 变压器
物理观念: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1.了解交变电流是怎样产生的.
2.了解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图象及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3.了解变压器的构造,知道变压器改变交变电压的原理.
科学探究:
1.通过实验,探究交变电流的产生.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和匝数的关系.
D.耐压值为220 V的电容器可以直接接在220 V照明电路上
解析 各种使用交流电的用电器铭牌上所标的数值均为有效值,故A项错误; 交流电表测量值为有效值,故B项正确; 照明电路电压为220 V是有效值,故C项正确; 照明电路电压的有效值为220 V,最大值为220 2 V≈311 V,大于电容器的耐 压值,故D项错误.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83)
2.如图1所示,场强为E=1.0×102 V/m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d=2.0×10-2 m的A、 B两点,A、B连线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_1_._0_V.
图1 解析 U=Edcos 60°=1.0×102×2.0×10-2×12 V=1.0 V.
重点探究
一、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达标检测
1.(公式 E=UdAB和 UAB=Ed 的理解)对公式 E=UdAB和 UAB=Ed 的理解,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UAB=Ed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B.由UAB=Ed知,A点和B点间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C.由E=UdAB 知,匀强电场中A、B两点沿电场线的距离越大,则电场强度越小
4.(多选)如图3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
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将负点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C.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D.M、N两点间的电势差小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12345
(2)电场中有P1和P2两点,P1点离A板0.5 cm,P2点离B板也是0.5 cm,P1和P2两 点间的电势差U12=_4_8__V__.
解析 P1、P2两点间沿场强方向的距离:d′=4 cm. 所以U12=Ed′=1.2×103×4×10-2 V=48 V.
12345
课时对点练
一、选择题 考点一 公式 UAB=Ed 及 E=UdAB的理解
二、公式 E=UdAB 的意义
1.意义: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 电势差 与这两点_沿__电__ 场强度方向距离 的比值. 2.电场强度的另一种表述: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 电场 方向每 单位距离上降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88)
子数而显正电
解析 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相同, 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就会比电 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若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就会比电 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自主预习 重点探究 达标检测 课时对点练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 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 检测评价 达标过关 注重双基 强化落实
自主预习
一、电荷及起电方式
1.两种电荷 (1)电荷的分类: 正 电荷和 负 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正 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 负 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2.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 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负 电, 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 正 电.
三、验电器的原理和使用
验电器的两种应用方式及原理 (1)带电体接触验电器:当带电的物体与验电器上面的金属球接触时,有一部 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与金属球相连的两个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因相互 排斥而张开.如图4甲.
图4
(2)带电体靠近验电器:当带电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带电体会使验电器 的金属球感应出异种电荷,而金属箔片上会感应出同种电荷(感应起电),两箔 片在斥力作用下张开,如图乙.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
(× ) (2)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 ) (3)原来不带电的丝绸和玻璃棒相互摩擦后分别带上了异种电荷,说明通过 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 ) (4)某一带电体的电荷量可能等于5×10-19 C.( × )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4)
3.U=IR是电势降落的计算式,用来表示电流经过一电阻时的电势降落,是
欧姆定律的变形,所以适用条件与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相同.
例1 (多选)(2018·龙岩市高二检测)已知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R1∶R2=2∶1,那么
A.若两导体两端电压相等,则I1∶I2=2∶1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由R=UI 知,导体的电阻由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 ) (2)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 流的大小无关.( √ ) (3)对于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等于它的电阻值.
( √) (4)线性元件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
√C.电流经过电阻时,沿电流方向电势要降低
D.虽然电解质溶液短时间内导电的U-I图线是一条直线,但欧姆定律并不适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多选)由欧姆定律 I=UR导出 U=IR 和 R=UI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 R=UI 知,导体的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
1234
2.(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多选)如图6所示,A、B、C为三个通电导体的I-U
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A.三个导体的电阻关系为RA>RB>RC
√B.三个导体的电阻关系为RA<RB<RC √C.若在导体B两端加上10 V的电压,通过导体B的电流
是2.5 A
D.若在导体B两端加上10 V的电压,通过导体B的电流
√B.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
大小无关
√C.对于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等于它的电阻值 √D.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45)
描
理 量
周期T:完成 一次全振动 需要的时间 频率f: 单位时间 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1 T=__f _
动动述
相位: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时刻所处状态
正弦曲线 振动图象 物理意义:描述振动物体的 位移 随 时间 的变化规律
图象信息:振幅A、周期T、各时刻位移x
振动的能量:动能与势能之和
水平弹簧振子:由弹簧和小球组成,忽略阻力,由 弹力 提供回复
主题2 第Ⅰ部分 机械振动
章末总结
知识网络
受力特点:F=-__k_x_
特 征
运动特点:a=-kmx (变加速运动),周期性和对称性
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正弦函数规律x=_A_s_i_n_(ω__t+__φ_)_
位移x:以 平衡位置 为参考点
机简
物 振幅A:离开平衡位置的 最大 距离
械 振
谐 运Biblioteka 外力作用 下的振动周期性驱动力 作用下的振动
受迫振动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_驱__动__力__的__频__率___
共振:f驱= f固 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本课结束
力的理想化模型
回复力来源:重力沿_圆__弧__切__线__方__向__的__分__力___
两个理想
做简谐运动的条件:θ≤_5_°_
化模型 机
单摆 等时性
l
械
周期公式:T=_2_π____g_ 4π2l
振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g=_T__2 _
动
振幅_逐__渐__减__小___
阻尼振动
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30)
三、安培力的方向
1.安培力的方向跟 磁场 方向和 电流 方向有关. 2.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 ,并且都与手掌在_同__一__个__ 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 电流 的方向,这时 拇指 所指的 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四、电动机
我们使用的电动机就是利用 安培力 来工作的.各种电动机都有 定子 和 转子 .
知识深化
1.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2.大小: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B=IFL. 3.方向: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小磁针北极在磁场中某点受力的方向,也就 是该处的磁场方向. 4.描述: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5.匀强磁场 如果磁场中各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则该磁场为匀强磁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多选)如图2所示,在匀强磁场中用两根柔软的细线将金属棒ab悬挂在水平位
置上,金属棒中通入由a到b的恒定电流I,这时两根细线被拉紧.现要想使两根
细线对金属棒拉力变为零,可采用哪些方法
√A.适当增大电流I
B.将电流反向并适当改变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如图1所示,两个同样的导线环同轴平行悬挂,相隔一小段距离,当同时给两
导线环通以同向电流时,两导线环将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保持静止
D.边吸引边转动
图1
解析 把环形电流等效成小磁针,则左侧小磁针S极对着右侧小磁针N极,相互 吸引,A正确.
3.(选)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波长、频率和波速[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1.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其关系.2.理解波的周期、频率与质点振动周期和频率的关系.科学思维:1.能从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2.会进行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计算.3.会处理由波的双向性和周期性引起的多解问题.一、波长、周期和频率1.波长λ(1)定义: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2)特征①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②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2.周期T、频率f(1)周期(频率):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叫波的周期(或频率).(2)周期T和频率f的关系:互为倒数,即f=1 T.(3)波长与周期的关系:经过一个周期T,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二、波速1.定义: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2.决定因素: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3.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v=λT=λf.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移始终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波长.(×)(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振动速度始终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波长.(√)(3)波的频率由介质决定.(×)(4)根据v=λT可知,机械波的波长越长,波速越大.(×)2.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由该图象可知该波的振幅为________ cm,波长为________ m;若该波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0.2 s,则该波的频率f=________ Hz,波速v=________ m/s.图1答案215 5一、波长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的图象如图所示.(1)1和9、2和10、3和11……每两个点的振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1和9、2和10、3和11……每两个点到平衡位置的距离是否相等?答案(1)它们的振动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后一质点比前一质点晚振动一个周期;(2)相等.波长的三种确定方法1.根据定义确定: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注意两个关键词:“振动相位总是相同”“两个相邻两质点”.振动相位相同的两质点,在波的图象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振动速度总是相同.2.由波的图象确定(1)在波的图象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2)在波的图象上,无论从什么位置开始,一个完整的正(余)弦曲线对应的水平距离为一个波长.3.根据公式λ=v T来确定.例1(多选)如图2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C.质点D、H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它们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答案BC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质点A、C、E、G、I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右的,容易判断出质点A、E、I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G的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质点的位移不总是相同,A错误;质点B、F是同处在相邻的波峰的两个点,它们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B正确;质点D、H是同处在相邻的两个波谷的两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正确;虽然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振动步调也完全相同,但由于它们不是相邻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的两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波长而是两个波长,D错误.二、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已知声波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则当声音由钢轨传到空气中时,频率如何变化?波长如何变化?答案当声音由钢轨传到空气中时,频率不变,波速减小,由波速公式v=λf可知,波长变短.1.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为:v=λT=λf.2.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决定,与v、λ无关,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周期和频率不发生改变.3.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不变.例2(2018·全国卷Ⅱ)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4 900 m/s.一平直桥由钢铁制成,某同学用锤子敲击一下桥的一端发出声音,分别经空气和桥传到另一端的时间之差为1.00 s.桥的长度约为________m.若该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则它在钢铁中的波长为λ的________倍.答案365245 17解析 设声波在钢铁中的传播时间为t ,由L =v t 知,340(t +1.00)=4 900t ,解得t =17228s , 代入L =v t 中解得桥长L ≈365 m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变,根据v =λf 知,声波在钢铁中的波长λ′=v 钢λv 空=24517λ. 例3 (2018·江苏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x =0和x =0.6 m 处的两个质点A 、B 的振动图象如图3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6 m ,求其波速和波长.图3答案 2 m/s 0.8 m解析 由题图图象可知,周期T =0.4 s由于波长大于0.6 m ,由图象可知,波从A 到B 的传播时间Δt =0.3 s波速v =Δx Δt,代入数据得v =2 m/s , 波长λ=v T ,代入数据得λ=0.8 m.[学科素养] 例2、例3考查了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需要知道在不同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同,但是其频率不会发生变化.在解题过程中,回顾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熟练了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运算,体现了“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三、波的多解性一列周期为T 的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1)a 质点需多长时间第一次运动到波峰?(2)该图中与a 质点运动速度始终相等的质点有几个?答案 (1)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该时刻a 质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经14T 第一次运动到波峰. 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该时刻a 质点向y 轴负方向运动,经34T 第一次运动到波峰.(2)与a 质点的距离为nλ(n =1,2,3,…)的所有质点与a 质点的运动速度始终相等,在该图中只有一个.1.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形成多解凡是没有指明机械波沿哪个方向传播,就要讨论两个方向的可能性.2.波的时间的周期性形成多解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t 时刻与t +nT (n =1,2,…)时刻的波形完全重合,即同一波形图可能是不同时刻形成的.3.波的空间的周期性形成多解将某一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波长的整数倍的距离,平移后的波形与原波形完全重合,这就是波的空间周期性.4.质点的振动情况不明形成多解在波动问题中,如讲到某质点在某时刻处于最大位移处,就包含有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与负向最大位移处两种可能;讲到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就可能是沿y 轴正向或负向两个方向振动.例4 (2018·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4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表示0.2 s 后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若这列波向左传播,则可确定它传播的距离的大小B.若这列波向右传播,则可求它的最大周期C.若波速是35 m/s ,则波的传播方向向右D.不管波的传播方向如何,由图象都可以确定x =0的质点在0.2 s 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 答案 B解析 若波向左传播,它传播的距离的大小Δx =(n +34)λ(n =0、1、2…),不确定,A 错误; 若波向右传播,波传播的最短时间为14T ,根据波形的平移和波的周期性,得出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式t =kT +14T (k =0、1、2、3…)得到T =4t 4k +1,当k =0时,T 最大,最大周期T =4t =0.8 s ,B 正确;由题图知,该波的波长λ=4 m ,当v =35 m/s 时,波传播的位移:x =v t =35×0.2 m =134λ,根据波形的平移得到,波向左传播,C 错误; 由于周期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x =0的质点在0.2 s 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D 错误.例5 (多选)(2018·全国卷Ⅲ)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0和t =0.20 s 时的波形分别如图5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T >0.2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波速为0.40 m/sB.波长为0.08 mC.x =0.08 m 的质点在t =0.70 s 时位于波谷D.x =0.08 m 的质点在t =0.12 s 时位于波谷E.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其波速变为0.80 m/s ,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0.32 m答案 ACE解析 因周期T >0.20 s ,故波在Δt =0.20 s 内传播的距离小于波长λ,由图象可知波的传播距离Δx =0.08 m ,故波速v =Δx Δt =0.40 m/s ,A 对;由题图可知波长λ=0.16 m ,B 错;由v =λT得,波的周期T =λv =0.4 s ,根据振动与波动的关系知t =0时,x =0.08 m 的质点沿y 轴正方向振动,t =0.7 s =134T ,故此时该质点位于波谷;因为14T <0.12 s<T 2,此时质点在x 轴上方沿y 轴负方向振动,C 对,D 错;根据λ=v T 和波的周期T 不变得,波速v 变为0.80 m/s 时波长λ=0.32 m ,E 对.1.(波长、频率、周期、波速)(多选)关于机械波的频率、波速、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邻的均处于平衡位置的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B.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C.波速等于波源的振动速度D.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速和波长都要改变答案 BD解析 由波长的定义可知,两个相邻的均处于平衡位置的质点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选项A 错误;由波的频率的定义可知,选项B 正确;波速是波的传播速度,与波源的振动速度无关,选项C 错误;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但波速改变,由v =λf 可知波长改变,选项D 正确.2.(波长、频率、周期、波速)(2017·江苏卷)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录音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________(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频率 不变解析 频率由波源决定,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声波的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而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性质决定,故声速不变.3.(波长、频率、周期、波速)(2018·吉林八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传到M 点时波形如图6所示,再经0.6 s ,N 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 和频率f 为( )图6A.A =1 m f =5 HzB.A =0.5 m f =5 HzC.A =0.5 m f =2.5 HzD.A =1 m f =2.5 Hz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振幅A =0.5 m ,波长λ=4 m ,经0.6 s ,N 点开始振动,该波的波速v =Δx Δt =11-50.6 m/s =10 m/s ,所以频率f =v λ=104Hz =2.5 Hz ,故A 、B 、D 错误,C 正确. 4.(波的多解性)(2018·北京卷)如图7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图7A.0.60 mB.0.30 mC.0.20 mD.0.15 m答案 B解析 由题意,P 、Q 两点之间的间距为λ2+nλ=0.15 m ,故n =0时,λ=0.3 m ;n =1时,λ=0.1 m ,n 越大,λ越小,故B 正确.5.(波的多解性)(2018·信阳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已知在t 1时刻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8中实线所示;在t 2时刻该波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t 2-t 1=0.02 s.图8(1)求该波可能的传播速度.(2)若T <t 2-t 1<2T ,且图中P 质点在t 1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向上,求可能的波速.(3)若0.01 s<T <0.02 s ,且从t 1时刻起,图中Q 质点比R 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求可能的波速.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若向右传播时,波传播的距离为:x 1=(nλ+2) m =(6n +2) m(n =0,1,2…)波速为:v 1=x 1t 2-t 1=6n +20.02 m/s =(300n +100) m/s(n =0,1,2,3,…)① 同理可知,若波向左传播时,波传播的距离为:x 2=(nλ+4) m =(6n +4) m (n =0,1,2,3,…)波速为:v 2=x 2t 2-t 1=(300n +200) m/s(n =0,1,2,3,…)② (2)P 质点在t 1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向上,波向左传播.若已知T <t 2-t 1<2T ,则②式中n 取1,波速为v 2=(300×1+200) m/s =500 m/s(3)从t 1时刻起,图中Q 质点比R 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此刻Q 质点向上运动、R 质点向下运动,故波向右传播;根据题意,有:t 2-t 1=0.02 s ,0.01 s<T <0.02 s ,故T <t 2-t 1<2T ,波平移距离大于λ而小于2λ,即x =(λ+2) m =8 m ;故波速为:v =x t =80.02m/s =400 m/s.训练1波长、频率、周期、波速一、选择题1.关于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映了质点振动的快慢B.反映了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C.波速由介质和波源共同决定D.波速与波源的频率成正比答案 B解析波速反映的是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它与质点的振动快慢无关,选项A错误,B正确;波速只由介质决定,而与频率和波长无关,选项C、D错误.2.一根粗细均匀的绳子,右侧固定,使左侧的S点上下振动,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该波的波长逐渐增大B.该波的频率逐渐增大C.该波的周期逐渐增大D.该波的波速逐渐减小答案 B解析绳波在同一绳中传播,波速不变,由题图看出,此波的波长减小,由v=λf分析得知,频率增大,周期减小,故B正确.3.(多选)周期为2.0 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2所示,此时质点P 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图2A.波长为40 mB.频率为0.5 Hz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 m/sD.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 m/s答案BD解析已知质点P的运动方向为沿y轴负方向,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波的图象可知λ=20 m,又T=2.0 s,频率f=1T=0.5 Hz,B正确;波速v=λT=10 m/s,D正确.4.男女生二重唱中,女高音和男中音的频率、波长和波速分别为f1、λ1、v1和f2、λ2、v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f1>f2,λ1>λ2,v1>v2B.f1<f2,λ1<λ2,v1<v2C.f1>f2,λ1<λ2,v1=v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 C解析由于两声音是同一种机械波,因而在空气中波速相同,A、B错误;而音调高即是频率高,即f1>f2,又v=λf,所以λ1<λ2,C正确,D错误.5.(多选)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振幅一定为AB.周期一定为T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若质点P与波源的距离x=v 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答案ABE解析机械波的传播是将波源的振动形式和能量向外传递的过程,对简谐波而言,介质中各振动质点的振幅和周期都与波源的相同,A、B正确;质点P的振动速度不是波的传播速度v,C错误;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与它们的距离无关,D错误;若质点P与波源的距离x=v T=λ,距离相差波长λ整数倍的质点振动情况都相同,故E正确.6.(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3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 sin (5πt) 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周期为4 sB.振幅为20 cmC.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D.传播速度为10 m/s答案 CD解析 ω=5π rad/s ,周期为T =2πω=0.4 s.由题图波的图象得:振幅A =10 cm ,波长λ=4 m ,故波速为v =λT =10 m/s.P 点在t =0时振动方向为y 轴正方向,故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7.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已知图中质点b 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 延迟了0.5 s ,b 、c 间的距离为5 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4A.此列波的波长为2.5 mB.此列波的频率为2 HzC.此列波的波速为2.5 m/sD.此列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 轴正方向传播 答案 D解析 相邻两个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则λ=5 m ,A 项错;a 和b 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波从a 传到b 所用时间为半个周期即0.5 s ,所以周期为T =1 s ,频率f =1 Hz ,B 项错;波速v =λT =5 m/s ,C 项错;质点b 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 延迟,说明波是从a 向b 传播,即沿x 轴正方向传播,D 项对.8.(多选)(2017·全国卷Ⅲ)如图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 =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 =0.5 s 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波长为2 mB.波速为6 m/sC.频率为1.5 HzD.t =1 s 时,x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E.t =2 s 时,x =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答案 BCE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4 m ,故A 错误;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 =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 =0.5 s 时的波形图,又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 ,波传播的距离Δx =34λ,34T =0.5 s ,故周期T =23 s ,频率为f =1T =1.5 Hz ,波速v =λf =6 m/s ,故B 、C 正确;t =1 s =32T 时,x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谷位置,故D 错误;t =2 s =3T 时,x =2 m 处的质点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故E 正确.9.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 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运动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 A.频率是30 Hz B.波长是3 m C.波速是1 m/s D.周期是0.1 s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该波周期T =6030 s =2 s ,频率f =1T =0.5 Hz ,A 、D 错误;32λ=3 m ,则波长λ=2 m ,B 错误;波速v =λT =22m/s =1 m/s ,C 正确.10.(多选)(2018·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6所示,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 s 时刻的波形图,Q 是平衡位置为x =4 m 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 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该波的周期是0.10 s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 m/sC.该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D.t =0.40 s 时,质点Q 的速度方向向上 答案 BD解析 由题图(a)得到该波的波长为λ=8 m ,由题图(b)得到该波的周期为T =0.2 s ,所以波速为v =λT =80.2 m/s =40 m/s ,故A 错误,B 正确;t =0.1 s 时Q 点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C 错误;根据振动规律可知t =0.40 s 时Q的速度方向向上,故D 正确. 二、非选择题11.(2018·全国卷Ⅰ)一列简谐横波在t =13 s 时的波形图如图7(a)所示,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 的振动图象.求:图7(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 的平衡位置的x 坐标.答案 (1)18 cm/s 沿x 轴负方向传播 (2)9 cm解析 (1)由题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36 cm ① 由题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T =2 s ② 波速为v =λT=18 cm/s ③由题图(b)知,当t =13 s 时,Q 点向上运动,结合题图(a)可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2)设质点P 、Q 平衡位置的x 坐标分别为x P 、x Q .由题图(a)知,x =0处y =-A2=A sin (-30°),因此 x P =30°360°λ=3 cm ④ 由题图(b)知,在t =0时Q 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 =13 s ,其振动状态向x 轴负方向传播至P 点处,由此及③式有x Q -x P =v Δt =6 cm ⑤由④⑤式得,质点Q 的平衡位置的x 坐标为 x Q =9 cm ⑥12.(2018·林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一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8所示,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 的横坐标x =0.32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图8(1)若经过0.4 s 第一次出现相同波形图,求波速; (2)若P 点经0.4 s 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求波速. 答案 (1)2 m/s (2)0.3 m/s解析 (1)依题意,周期T =0.4 s ,波长λ=0.8 m ,波速v =λT ,代入数据,可解得:v =2 m/s ;(2)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P 点经0.4 s 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Δx =0.32 m -0.2 m =0.12 m , 波速v =Δx t ,故v =0.120.4m/s =0.3 m/s.训练2 波的多解性及波的综合应用一、选择题 考点一 波的多解性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 m ,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的波长可能为( ) A.4 m 、6 m 和8 m B.6 m 、8 m 和12 m C.4 m 、6 m 和12 m D.4 m 、8 m 和12 m答案 C解析 由于该波上两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且相距6 m ,且两质点间波峰只有一个,故6 m 与波长λ的关系有三种可能:6 m =λ,6 m =λ2,6 m =32λ,故波长的可能值为6 m 、12 m 、4 m ,C正确.2.(多选)如图1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一直线向左传播,当直线上某质点a 向上运动到达最大位移时,a 点右方与a 点相距0.15 m 的b 点刚好向下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图1A.0.6 mB.0.3 mC.0.2 mD.0.1 m 答案 BD解析 由题意可知,a 、b 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即:x ab =(2n +1)λ2(n =0,1,2,…),解得:λ=2x ab 2n +1=0.32n +1 m(n =0,1,2,…),当n =0时,λ=0.3 m ,选项B 正确;当n =1时,λ=0.1 m ,选项D 正确;波长不可能等于0.6 m 和0.2 m ,选项A 、C 错误.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2中的实线所示,t =0.02 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 大于0.02 s ,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图2A.7 m/sB.3 m/sC.1 m/sD.5 m/s 答案 BC解析 因T >0.02 s ,若波向右传播,则波传播的距离x 1=0.02 m ,则波速v 1=x 1t =0.020.02 m/s =1 m/s ;若波向左传播,则波传播的距离x 2=0.06 m ,则波速v 2=x 2t =0.060.02 m/s =3 m/s ,故正确的选项为B 、C.4.(多选)(2018·嘉兴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如图3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前后间隔1 s 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是( )图3A.0.60 m/sB.0.75 m/sC.1.05 m/sD.1.15 m/s 答案 BC解析 由题图可知波长为:λ=60 cm =0.6 m.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传播的距离为:x 1=(n +14)λ(n =0,1,2,…),波速为:v 1=x 1t =(n +14)λ1 m/s =(0.6n +0.15) m/s(n =0,1,2,…),当n =1时,v 1=0.75 m/s ,故B 正确;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传播的距离为:x 2=(n +34)λ(n=0,1,2,…),波速为:v 2=x 2t =(n +34)λ1 m/s =(0.6n +0.45) m/s(n =0,1,2,…),当n =1时,v 2=1.05 m/s ,故C 正确.5.(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 向B 传播,A 、B 相距0.45 m ,如图4所示是A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当A 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 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 )图4A.4.5 m/sB.3.0 m/sC.1.5 m/sD.0.5 m/s 答案 AD解析 由题图可知周期为0.4 s.由题可知质点A 、B 间最简单波形如图所示,A 、B 间距和波长的关系为x =(n +14)λ,再由公式v =λT 得v = 4.54n +1 m/s(n =0,1,2,…),当n =0时,v =4.5 m/s ,当n =2时,v =0.5 m/s ,选项A 、D 正确.6.(多选)(2016·四川卷)如图5所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 、Q 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 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 ,当波传到Q 开始计时,P 、Q 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图5A.质点Q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B.该波从P 传到Q 的时间可能为7 s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 答案 AD解析 由题图可知,质点Q 的起振方向沿y 轴正方向,选项A 正确;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从P 到Q ,由题图可知,周期T =6 s ,从P 传到Q 的时间Δt =(4+nT ) s (n =0,1,2,…),即Δt =4 s ,10 s ,16 s ,…,所以选项B 错误;波速v =Δx Δt =104+6nm/s(n =0,1,2,…),波速v 可能为2.5 m/s ,1 m/s ,0.625 m/s ,…,所以选项C 错误;波长λ=v T =604+6n m (n =0,1,2,…),可得,波长可能为15 m ,6 m ,3.75 m ,…,所以选项D 正确.7.(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a 、b 为x 轴上的两质点,平衡位置分别为x =0,x =x b (x b >0).a 点的振动规律如图6所示.已知波速为v =10 m/s ,在t =0.1 s 时b 的位移为0.05 m ,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图6A.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x b =0.5 mB.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x b =1.5 mC.若波沿x 轴负向传播,x b =2.5 mD.若波沿x 轴负向传播,x b =3.5 m 答案 BC解析 由a 点振动图象可知,振动周期T =0.2 s ,所以λ=v T =10×0.2 m =2 m ;由题意可知在t =0.1 s 时,a 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b 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如果波沿x 轴正向传播,根据“同侧法”,a 、b 之间的距离为(n +34)λ(n =0,1,2,3,…),所以x b =(n +34)λ=(2n +1.5) m(n =0,1,2,3,…),A 错,B 对;如果波沿x 轴负向传播,根据“同侧法”,a 、b 之间的距离为(n +14)λ (n =0,1,2,3,…),所以x b =(n +14)λ=(2n +0.5) m (n =0,1,2,3,…),C 对,D 错. 考点二 综合应用8.(多选)(2018·百校联盟名师猜题)一列正弦式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7所示,已知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M 为传播方向上一质点,此时M 点的纵坐标为 2 cm ,若经过时间Δt =0.1 s ,M 点首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7A.波动方程为y =2sin (2πx ) cmB.M 点的坐标为(0.3,2)C.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25 m/sD.质点的振动周期为1 sE.从t =0时刻起,再经过t =0.5 s 质点M 的路程为(6-2) cm 答案 ACE解析 根据题图波形图可知:λ=1 m ,振幅A =2 cm ,则波动方程为y =A sin 2πλx =2sin(2πx )cm ,选项A 正确;将M 点纵坐标y = 2 cm 代入,结合图象解得M 点的坐标为(38,2),选项B 错误;由于经过时间Δt =0.1 s ,M 点首次到达波峰,即M 点左侧相邻的波峰传播到M 点,距离等于Δx =(38-14) m =18 m ,波的传播速度v =ΔxΔt ,代入数据可得v =1.25 m/s ,选项C 正确;波的传播方向上任意质点的振动周期T =λv ,代入数据可得T =0.8 s ,选项D 错误; 假设质点M 在t =0到t =0.5 s 过程中振动了n 个周期,则t =nT ,代入数据可得n =58,t =0时刻M 向上振动,t =0.5 s 时M 点首次到达波谷位置,所以质点M 运动的路程:s =[(2-2)+2A ] cm =(6-2) cm ,此时M 在波谷位置,选项E 正确. 二、非选择题9.如图8所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M 、N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和(-7,0),已知t =0.5 s 时,M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图8(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2)从t =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N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3)当N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M 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答案 (1)20 m/s (2)0.55 s (3)0.4 m解析 (1)根据图象可知,该波波长λ=4 m ,M 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6 m ,因t =0.5 s 时,M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所以波速为v =s t =6+40.5m/s =20 m/s.(2)N 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s ′=11 m ,当最近的波峰传到N 点时N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经过的时间为t 1=s ′v =1120s =0.55 s.(3)该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 =λv =0.2 s ,波传到M 点用时t ′=320 s =0.15 s ,则N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质点M 振动了t 2=t 1-t ′=0.4 s =2T ,质点M 每振动T4经过的路程为5 cm ,则当N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M 点通过的路程为s ″=8×5 cm =40 cm =0.4 m.10.如图9所示,甲为某一列波在t =1.0 s 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 质点的振动图象.图9(1)求该波波速v ;(2)画出再经过3.5 s 时的波形图;(3)求再经过3.5 s 时P 质点的路程s 和位移x .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由题图甲得波长λ=4 m ,由题图乙得周期T =1.0 s ,波速v =λT=4 m/s.(2)由P 质点的振动图象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经过3.5 s 传播的距离:Δx =v Δt =4×3.5 m =14 m =(3+12)λ,只需将波形沿x 轴负方向平移12λ=2 m 即可,如图所示.(3)因为n =ΔtT=3.5,所以路程s =4An =4×0.2×3.5 m =2.8 m.由波的重复性可知,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变,所以只需考虑从题图所示时刻到P 质点经T2时的位移即可,所以再经过3.5 s 时质点P 的位移x =0.11.(2018·西安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如图10中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 2=0.5 s 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 符合:3T <t 2-t 1<4T .问:图10(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 (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3)若波速大小为74 m/s ,波速方向如何? 答案 (1)54 m/s (2)58 m/s (3)向左解析 由题图知λ=8 m ,由题意知3T <t 2-t 1<4T . (1)当波向右传播时,波传播距离 x =(3λ+3) m =(3×8+3) m =27 m , v =x t =270.5m/s =54 m/s.(2)当波向左传播时,波传播距离 x ′=(3λ+5) m =(3×8+5) m =29 m. v =x ′t =290.5m/s =58 m/s.(3)x ″=v t =74×0.5 m =37 m ,因为x ″=37 m =(4λ+5) m ,所以波向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