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清晰版
2015年高考全国各地生物试卷汇总1(附答案)
目录2015年高考全国各地生物试卷汇总1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生物部分 (2)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生物部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二、非选择题29(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
上海高考生物真题(问题详解解析汇报版)
合用文档2015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上海卷生命科学试题一、选择题(共60 分,每题 2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环境温度凑近体温时,人体保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A.蒸发B.传导C.辐射D.对流答案: A分析:蒸发散热是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主若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辐射散热是由温度较高的物体表面(一般为皮肤)发射红外线,而由温度较低的物体接收的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紧贴身体的空气由于辐射的结果温度高升,体积膨胀而上升,冷空气接着来补充,体表又与新搬动过来的较冷空气进行热量交换,所以不断带走热量。
由上述散热方式的定义和题干中环境温度凑近体温,可推断这种环境中人体保持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蒸发散热;答案选A2.原核生物都拥有的结构是A.质膜和核膜B.线粒体和核膜C.质膜和核搪体D.线粒体和核糖体答案: C分析:原核细胞无核膜,也无线粒体,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A、 B、 D 错误。
3.细菌共有的特点是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②拥有细胞结构③属于二倍体④能寄生A.①②B.①④C.②③ D .③④答案: A分析:细菌无染色体,③错误;细菌营寄生的种类同化作用种类为异养,有的为自养,如硝化细菌,④错误。
细菌为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看到;答案选 A。
4.若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侧微尺测量细胞长径(如图1),则变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图像是A.B.C.D.答案: C分析: A 图看不到目镜测微尺; A 错误。
高倍镜下细胞放大倍数增大,而 B 图细胞比低倍镜下还小; B 错误。
低倍镜下保卫细胞没在视野的中央,应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所以在高倍物镜下保卫细胞等基本位于视野的中央; C 正确。
D 的测量与低倍镜下的测量数值不符; D 错误。
5.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的主要脂蛋白是A.乳糜微粒B.低密度脂蛋白C.高密度脂蛋白D.极低密度脂蛋白答案: B分析 : 低密度脂蛋白携带胆固醇,并将其经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一旦低密度脂蛋白与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后,被传达到溶酶体,在溶酶体内蛋白质被降解,胆固醇被释放出来被细胞利用;答案选B。
上海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
35.在以下细胞结构中准确挑选出相关结构并用单向箭头 细胞内的翻译及运输路径: ______________。
“→” 写出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在
细胞膜
核膜 /核孔
染色体
内质网
核仁
线粒体
核糖体
溶酶
体
36.动粒与纺锤丝的结合,最可能发生在 _______。
A .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 .分裂期后期
图 14 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
对某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调查后共发现 54 科 390 种鸟类。 其中北坡有 31 科 115 种,南坡
有 54 科 326 种。
31.造成该保护区南坡物种远比北坡丰富度高的可能因素是
______ (多选)。
A .面积
B.气候
C.水文
D .地貌
32.图 11 显示了该保护区内古北界等三大类鸟的垂直分布格局,由图可知,物种丰富度最
A/T 碱基对的双链 DNA 分子数与总
DNA 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
1 A. N 2i 1
1 B. N 2i
1
C.
i1
N2
1 D. N 2i 2
19.在双螺旋 DNA 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体,为了逼真起见, A 与 T 之间以及 C 与 G 之间最好分别钉
A . 2 和 2 个钉
B . 2 和 3 个钉
C. 3 和 2 个钉
D. 3 和 3 个钉
20. A 、 B 型血友病分别由于凝血因子(Ⅶ和Ⅳ)缺失导致。图
6 显示了两种凝血因子基因
和红绿色盲基因在 X 染色体上的位点。一对健康夫妇(他们的双亲均正常)生育了四个儿
2015年全国各省市14套高考理综生物真题(含答案)汇编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试题(适用地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西、山西、陕西)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是的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共39分)29.(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
(最新整理)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
2015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5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5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2015年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 (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2015年高考生物真题(word版)——新课标Ⅱ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综生物部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9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5年上海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
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氧气通过细胞膜为自由扩散;
A
错误。水分子通过细胞膜为自由扩散, 但物质 Q出细胞可能是协助扩散, 也可能是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 B、C 错误。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但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 D正确。
7.利用枯草杆菌生产分泌性中性蛋白酶,以下符合该酶分离纯化的正确流程是
走热量。 由上述散热方式的定义和题干中环境温度接近体温,
可推断这种环境中人体维持温
恒定的散热方式是蒸发散热;答案选 A
2.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
A.质膜和核膜
B.线粒体和核膜
C.质膜和核搪体
D.线粒体和核糖体
答案: C
解析:原核细胞无核膜,也无线粒体,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A、 B、 D 错误。
3.细菌共有的特征是
1
A
. N
2i 1
答案: C
B.
1
i
N2
1
C. N
2i 1
1
D. N
2i 2
解析: N 个 DNA分子第 i 轮复制结束后,得到的 DNA分子数为 N× 2i ,在此基础上复制一
次得到的 DNA分子的总数为 Nx2i+1 , 其中以变异的 DNA分子为模板复制一次, ,得到一个
DNA分子和一个正常的的 DNA分子, 由此可推知突变位点为 A/T 碱基对的双链 DNA分子 数与总 DNA分子数的比例 =1/ ( Nx2i+1 ), 若再复制两次, 得到的变异的 DNA分子为 2,总 DNA分子数为 Nx2i+2 ,则比例为 2/ ( Nx2i+2 ) =1/ ( Nx2i+1 ),因此可推知答案选 C。
上海市高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生物试卷(word解析版)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生物试卷考生注意:1.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切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3.第Ⅰ卷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纷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题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在新选择。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A.蒸发B.传导C.辐射D.对流2.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A.质膜和核膜B.线粒体和核膜C.质膜和核搪体D.线粒体和核糖体3.细菌共有的特征是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②具有细胞结构③属于二倍体④能寄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若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侧微尺测量细胞长径(如图1),则转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图像是A.B.C.D.5.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的主要脂蛋白是A.乳糜微粒B.低密度脂蛋白C.高密度脂蛋白D.极低密度脂蛋白6.图中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物质P 可能是氧气B .物质Q 一定是水分子C .物质P 和Q 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 .物质P 和Q 出细胞未必都捎耗能量7.利用枯草杆菌生产分泌性中性蛋白酶,以下符合该酶分离纯化的正确流程是①制成酶制剂 ②发酵液过滤 ③冷冻干燥 ④层析法提纯蛋白酶 A .③①④②B .②④③①C .③④②①D .②④①③8.丁型肝炎病毒(HDV )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 )辅助下才能复制。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 .抑制HBV 一定能抑制HDVB .HDV 的感染会促进HBV 的感染C .血清中检测出HDV 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 抗原D .血清中检测出HBV 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 抗原9.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 、b 、c 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 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
2015年上海高考生物真题试卷问题详解解析汇报版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命科学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A.蒸发 B.传导 C.辐射 D.对流答案:A解析:蒸发散热是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主要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辐射散热是由温度较高的物体表面(一般为皮肤)发射红外线,而由温度较低的物体接收的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紧贴身体的空气由于辐射的结果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而上升,冷空气接着来补充,体表又与新移动过来的较冷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因而不断带走热量。
由上述散热方式的定义和题干中环境温度接近体温,可推断这种环境中人体维持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蒸发散热;答案选A 2.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A.质膜和核膜 B.线粒体和核膜C.质膜和核搪体 D.线粒体和核糖体答案:C解析:原核细胞无核膜,也无线粒体,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A、B、D错误。
3.细菌共有的特征是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②具有细胞结构③属于二倍体④能寄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细菌无染色体,③错误;细菌营寄生的类型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有的为自养,如硝化细菌,④错误。
细菌为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看到;答案选A。
4.若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侧微尺测量细胞长径(如图1),则转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图像是实用文档文案大全A. B. C. D.答案:C解析:A图看不到目镜测微尺;A错误。
高倍镜下细胞放大倍数增大,而B图细胞比低倍镜下还小;B错误。
低倍镜下保卫细胞没在视野的中央,应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因此在高倍物镜下保卫细胞等基本位于视野的中央;C正确。
D的测量与低倍镜下的测量数值不符;D错误。
5.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的主要脂蛋白是A.乳糜微粒 B.低密度脂蛋白C.高密度脂蛋白 D.极低密度脂蛋白答案:B解析:低密度脂蛋白携带胆固醇,并将其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一旦低密度脂蛋白与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后,被传送到溶酶体,在溶酶体内蛋白质被降解,胆固醇被释放出来被细胞利用;答案选B。
2015年高考全国各地生物试卷汇总1(附答案)
目录2015年高考全国各地生物试卷汇总1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2)2015年高考考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4)2015年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7)2015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0)2015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生物部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 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 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 (朊粒), 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B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Bc, 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高考生物全国卷二答案及解析
2015 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2(解析版)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 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 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中离子相对吸收量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根对离子的吸收; A正确。
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影响根对离子的吸收; B 错误。
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 ATP),且氮气环境中不利于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C、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运输及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等知识,还涉及到对考生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 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 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 A 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 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 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端粒及端粒酶的相关知识及考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 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 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2015年高考理综卷新课标II卷生物部分及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理综卷新课标II卷生物部分及答案解析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新课标Ⅱ)生物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1.【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不同条件下幼根对离子吸收量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17o C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下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C、D错误。
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o C,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o C,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错误。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端粒的知识,考查知识的记忆及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依据端粒学说,端粒酶存在于染色体的两端,以此排除A选项(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依据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判定端粒酶应该是逆转录酶而非RNA聚合酶,故B错;正常细胞的端粒DNA序列在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D项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胞吐作用的理解与判断,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A.蒸发B.传导C.辐射D.对流2.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A.质膜和核膜B.线粒体和核膜C.质膜和核搪体D.线粒体和核糖体3.细菌共有的特征是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②具有细胞结构③属于二倍体④能寄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若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目镜侧微尺测量细胞长径(如图1),则转换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图像是5.将血液中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的主要脂蛋白是A.乳糜微粒B.低密度脂蛋白C.高密度脂蛋白D.极低密度脂蛋白6.图2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捎耗能量7.利用枯草杆菌生产分泌性中性蛋白酶,以下符合该酶分离纯化的正确流程是①制成酶制剂②发酵液过滤③冷冻干燥④层析法提纯蛋白酶A.③①④②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8.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B.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C.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9.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
培养后的结果如图3。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B.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C.c处抗生素无效D.d为对照10.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B.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C.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D.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11.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酒精②CO2③H2O④ATP⑤乳酸⑥H+⑦丙酮酸A.⑥⑦⑤①B.③②①⑤C.④⑦②①D.③④②⑤12.气味会导致鼻孔气体吸入量变化,但与声音无关(如图4)。
研究显示即使在人睡眠过程中,多次给予诸如狗叫声—愉悦气味或猫叫声—厌恶气味强化后,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在醒来后依然存在。
下列组合中最能证明声音和气体吸入量间建立条件反应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下列关于感受器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感受器对不同感觉信息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B.视网膜中视锥细胞获取光亮信息并转换成神经冲动C.蝰蛇颊窝、人温度感受器以及昆虫触角都属于物理感受器D.感受器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产生感觉14.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B.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D.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15.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数分钟后,用清水引流,重复多次,则在此过程中图5所示细胞中A.区域①扩大,区域②紫色变浅B.区域①缩小,区域②紫色加深C.区域①扩大,区域②紫色不变D.区域①缩小,区域②紫色变浅16.植物顶芽分生组织特有的功能是A.进行光合作用B.向光弯曲生长C.类似动物干细胞D.吸收水分和无机盐17.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参与消灭抗原细胞或病原体。
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18.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19.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以及C与G之间最好分别钉A.2和2个钉B.2和3个钉C.3和2个钉D.3和3个钉20.A、B型血友病分别由于凝血因子(VIII和IX)缺失导致。
图6显示了两种凝血因子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点。
一对健康夫妇(他们的双亲均正常)生育了四个儿子:一个患有色盲和血友病,一个患有血友病,一个患有色盲,一个正常。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母亲体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位点最可能是21.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B.没有加入碳酸钙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D.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22.图7显示成纤维细胞在调控过程中的定向转化,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A.分裂、分化、去分化B.分裂、转分化、分化C.分裂、去分化、转分化D.分化、去分化、转分化23.有关“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去掉脑,将观察不到搔扒反射B.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C.环割并去掉脚趾皮肤的目的是让搔扒反射现象更加明显D.由于蛙腹部和脚趾尖都有感受器,刺激两处都会出现搔扒反射24.植物根部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性。
将萌发中的幼苗呈水平状用细线悬挂在只能获得单向光照的盒中气培(空气湿度完全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装置如图8所示。
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25.Sxl基因的表达是果蝇胚胎向雌性方向发育的必要条件,仅在含两条X染色体的受精卵中表达。
因而,失去Y染色体的果蝇呈A.可育雌性B.不育雄性C.可育雄性D.不育雌性26.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
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
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1/16 B.2/16 C.5/16 D.6/16 27.图9显示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及其智障儿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不考虑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情况下造成),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是A.父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B.母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C.母亲染色体发生缺失D.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28.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29.一些细菌能借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抵御外来入侵者,而其自身的基因组DNA经预先修饰能躲避限制酶的降解。
下列在动物体内发生的过程中,与上述细菌行为相似的是A.巨噬细胞内溶酶体杀灭病原体B.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C.组织液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D.疫苗诱导机体产生对病原体的免疫30.大多数生物的翻译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在图10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中,若下划线“0”表示的是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A.1 B.2 C.3 D.4 二、综合题(共90分)(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9分)对某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调查后共发现54科390种鸟类。
其中北坡有31科115种,南坡有54科326种。
31.造成该保护区南坡物种远比北坡丰富度高的可能因素是______(多选)。
A.面积B.气候C.水文D.地貌32.图11显示了该保护区内古北界等三大类鸟的垂直分布格局,由图可知,物种丰富度最大出现在海拔______。
A.1.6~2.5 km B.2.5~3.1km C.3.1~4.0 km D.4.0~4.8 km研究显示,保护区内地雀味的形态与ALX1基因高度相关。
图12显示MG、CE、DP、DW 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33.测定该基因序列可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证据。
据图推测,MG与其他物种的亲缘性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_________。
A.DP、CE、DW B.CE、DW、DP C.CE、DP、DW D.DP、DW、CE图13显示ALX1基因型(BB、BP和PP)与FM地雀喙形态的关系。
34.在该保护区内共发现具有钝喙、尖喙和中间型FM地雀的数量分别为260只、180只和360只,则P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
(二)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细胞分裂的问题。
(10分)在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染色单体,随后一种叫动粒的蛋白质结构在着丝粒处以背对背的方式装配形成,并各自与细胞相应一极发出的纺锤丝结合。
35.在以下细胞结构中准确挑选出相关结构并用单向箭头“→”写出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翻译及运输路径:______________。
细胞膜核膜/核孔染色体内质网核仁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36.动粒与纺锤丝的结合,最可能发生在_______。
A.分裂期前期B.分裂期中期C.分裂期后期D.分裂期末期图14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
有丝分裂中动粒指向细胞的哪一极,染色体就被这一极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拉向这一极。
37.根据图14所示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粒的定向模式,推测分裂得到图15所示细胞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动粒定向模式是下列的________。
科学家发现,动粒的一种蛋白因子、MEIKIN在小鼠卵母细胞内的缺失会导致不能形成可育配子。
图16和图17表示MEIKIN缺失对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影响。
38.就正常小鼠(2n=40)而言,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次级卵母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_______个,含有中心体_______个。
39.结合图16和图17,运用已有知识分析MEIKIN缺失小鼠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多选)。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部分同源染色体未分开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部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部分染色体远离赤道面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向细胞两极(三)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长与激素调节的问题。
(11分)40.仅在茎的中部将束切断(如图18A),在不断绝正常生长素(IAA)来源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如图18B样的变化,该现象说明IAA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多选)。
A.促进细胞休眠B.促进细胞分裂C.促进细胞分化D.促进细胞破裂科学工作者用14C标记的IAA从完成了以下四组实验(图19)。
41.根据图19,IAA运输的规律可归纳为。
实验表明,IAA的短距离运输以细胞到细胞的方式进行,且输入与输出细胞的载体不同,其中输出与PIN蛋白相关。
PIN蛋白会通过胞吐(依赖于生长素应答因子ARF)输出IAA,图20为部分作用机理。
42.据图20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
A.GNOM蛋白活性增强,抑制PIN蛋白胞吐B.IAA、AUX/IAA与TIR 1蛋白结合,促进IAA输出C.高浓度IAA促进AUX/IAA被分解为碎片D.TPL与AUX/IAA蛋白结合物含量升高,无助于IAA的输出43.若植物茎某处的IAA浓度恰好为最适生长浓度,假设顶芽细胞的PIN蛋白被持续抑制,则对茎该处的生长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