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 LM曲线
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财政政策
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财政政策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之前,我国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倾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
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
不过,从2003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200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9.3%,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增长9.5%,。
在这种变化下,我国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2005年开始退出。
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中国在2005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
笔者拟从IS-LM曲线谈起,来讨论这一“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IS-LM理论的简单回顾IS-LM模型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1937年创立的。
这个模型在凯恩斯利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描述利率与国民收入的水平关系。
IS与LM曲线分别表示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各自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必须的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
IS曲线描述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I指投资(investment),S指储蓄(saving);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正向变动关系,L指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M指货币存量(money stock)。
IS或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会发生变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
IS-LM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如下: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
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受“挤出效应”的影响,IS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关系不确定。
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
宏观经济学习题3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3答案一、选择题:1-5:C C A A C 6-10:B A A C B11-14:A A D C二、分析讨论题:1.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敏感,则政府支出增加使货币需求增加一定量时,只会使利率上升较少,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对私人投资的的挤出也就较少,从而会有较大的财政政策效果。
在IS——LM模型中,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h越大),LM 曲线就越平缓,这时财政政策就越明显。
2.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则政府扩张财政使利率上升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就越多,从而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在IS-LM模型中,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IS曲线就越平缓,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3.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运用IS-LM图形表达您的政策建议。
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为了保持充分就业水平的国民收入不变,增加私人部门的投资,可采用扩大货币供给和增加税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
前者可使LM向右移动,导致利率r下降,以增加私人部门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的投资支出和国民收入,为了抵消国民收入增加超过潜在国民收入的状况,政府应配合以增加税收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因为当增加税收时,人们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消费支出相应减少,这使IS曲线左移,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政府税收增加的幅度以国民收入正好回到潜在的国民收入为限。
图略。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刺激或抑制有效需求的效果上有何区别?(1)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使总需求增加;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使总需求减少的政策。
(2)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收支来影响总需求的。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总需求的。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y2-y1<y4-y3
▪反之,LM陡峭时,货币
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多,
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影响
大。
27
y1 y2 y3 y4 y
货币政策效果因LM的斜率而有差异
货币政策效果
• 证明:由公式可知
r k ym
hh
• LM曲线越陡峭,由L=m0+m1=ky-hr 可知: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h值越小,表示货币需求L受利率r影响较小,货币供给量m只要
• 结论:LM不变,IS曲线越平坦,即d越大,货币政策效果 越好。
26
货币政策效果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的斜率不同
•货币供给增加
•LM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 小。
•LM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 大。
r% IS1
IS
LM1 LM2
2
▪LM平坦时,货币供给增
加,利率下降的少,对投 资和国民收入造成的影响 小;
幅度越小,扩张的财 政政策效果越小。
16
LM:r ky m hh
r%
LM
r5
r4
IS4
IS6
IS3
r3
IS5
r2
r1
IS2
IS1
y1 y2 y3 y4 y5 y
LM曲线三个区域的IS效果
凯恩斯区域极端情况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处于流动性偏好陷阱区域, r% LM呈水平状。此时,货币政
IS1 IS2
5
主动学习
练习
经济处于衰退之中,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000亿美 元就可以结束衰退
A. 如果MPC =0.8,没有挤出效应,国会应该批准
增加多少政府购买来结束衰退?
B. 如果存在挤出效应,国会批准的政府购买应该 大于还是小于这个数量?
4.34-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
写在前面的结论:
(一)条件 1、IS平缓至极:——水平(d=∞)
r M k y Ph h
2、LM陡峭至极:——垂直(h=0)
(二)结论
1、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IS水平→d=∞→即使r不变,I也会大幅度减少→挤出效应大
2、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LM垂直→h=0→MSP=0→增发的货币M全用于Mtr→Y大幅度 变化
IS水平→d=∞→即使r不变,I也会大幅度减少→挤出效应大
2、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LM垂直→h=0→MSP=0→增发的货币M全用于Mtr→Y大幅 度变化
西方学者认为,无论是凯恩斯主义极端,还是古典主义极端, 在现实生活中都并不常见,但两个模型为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效果提供了工具,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常见的是中间区域(LM曲 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情况)。
竞相争购生息资产,于是,公债价格继续上 升,利率继续下跌,直到新投资把收入水 平提高到正好把所增加的货币额全部吸收 到交易需求中。所以,由于人们对货币没 有投机需求,增加的货币供给将全部用来 增加交易需求,为此,它要求国民收入成 倍的增加。所以,货币政策高效。即 M0↑,MSP=0→Mtr ↑ →y ↑
现在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同意,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都可以对经济起一定的稳定作用。在衰退时期,要多用财政政策, 而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应多用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 (一)公众预期的影响
利率下降、产生悲观预期→C、I不会显著增加
通胀时,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显著;但在经济 衰退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财政政 策更有效。原因:
(1)货币政策效果因IS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在LM斜率不变时,IS曲 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大;IS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见图4-21(a)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LM曲线
这正是凯恩斯的政策主张,货币 政策相对不重要,唯有财政政策 才是重要的,流动性陷阱称为LM
rm
IS
曲线的凯恩斯主义范围。
A
C LM B
Y
2021/3/7部分(古典主义情况)
• C部分LM曲线完全无弹性, • 这是因为虽然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降低利率,但由于
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小, • 投机性货币需求几乎不会增加, • 持有货币仅是为了 交易的需求。 • 货币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 这正是货币主义的观点。
LM2
低,货币供应量增加后,
利率即使较低,投资也不会增加。
Y
2021/3/7
CHENLI
18
3、IS的斜率:一般情况
• 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都有影响,但影响的幅度要
小于 LM 的移动量。
• 机制: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利率降低,投资和投机
性投机性货币需求都将增加。 rm
• 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小了货币
LM1
由三部门IS曲线和LM曲线的表达式,解出y后,对 M进行微分即可得到结果.
表达式为:
dY dM
1 [1b(1t)]
d
k
h
2021/3/7
CHENLI
24
货币政策的基本结论
• 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GNP缺口较大时, 收入、利率较低,失业较多,投机性货币 需求的利率的敏感性较大,LM曲线平缓, 货币政策较小或失效;
利率的变化非常敏感,这将会导 rm 致投资和国民收入巨额增加,
LM1 LM2
使得交易货币需求趋于无穷,
IS
但这是不可能的。 Y
2021/3/7
CHENLI
17
2、IS为垂直线:
IS曲线和LM曲线都是利率和收入水平决定的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IS曲线和LM曲线都是利率和收入水平决定的。
所以这两条曲线有一个交点。
这个交点表明:在产品市场上总产出等于总需求;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既确定了均衡产出水平,也确定了均衡利率水平,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
可见,IS-LM模型实际上包含了货币因素的收入或产出决定理论。
它不仅包含了对产品市场均衡的分析,也包含了对货币市场的均衡分析。
由此,可以简要说明货币变量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均衡。
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货币政策效果是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总供给变化——利率变化——投资变化——总需求量变化)。
<1>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IS较陡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少,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小;IS较平缓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多,货币政策效果较大。
<2>IS曲线一定,扩张性货币政策供给增加,LM曲线右移,收入增加,利率降低。
<3>IS曲线一定,紧缩性货币政策供给减少,LM曲线左移,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4>当水平的IS与垂直的LM相交时,则出现了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如果利率上升很高水平,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
这时人们除了一部分交易需求外,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
货币投机需求曲线是一条与纵轴平行的垂直线,不管利率上升多高,货币投机需求量都是零,人们手持货币量都是交易量。
这时候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增加收入水平;而如果实行LM曲线右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则不但不会降低利率,还会提高收入水平。
因此这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货币政策在通胀下效果显著,但在通货紧缩时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影响,效果有限。
宏观经济学IS—LM曲线分析
总结:一、IS_LM曲线的分析1、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出IS-LM模型描述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描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架构。
整个推导过程表达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而支撑有效需求理论的各种假说和推论在IS-LM模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模型构建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如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等。
更重要的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看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充分表达在IS--LM模型中,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较为完善的表述。
2、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以及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即利率上升时,投资要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要增加,以及收入增加时,储蓄要随之增加,收入减少时,储蓄要随之减少。
如果这些条件成立,那么,当利率下降时,投资必然增加,为了到达产品市场的均衡,或者说储蓄和投资相等,那么储蓄必须增加,而储蓄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能增加。
这样,较低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配合,才能保证产品市场上总供应和总需求相等。
如果上述前提条件不存在,那么IS曲线就不会向右下倾斜。
例如当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时,即投资需求曲线为水平状时,那么IS曲线将成为一条水平线。
再如,如果储蓄不随收入而增加,即边际消费倾向如果等于1〔b=1〕,那么IS曲线也成为水平状。
一般认为投资随利率下降而增加,储蓄随收入下降而减少,因此一般可假定IS曲线为向右下倾斜的。
3、LM曲线向右上倾斜的假定条件是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随收入上升而增加。
如果这些条件成立,那么当货币供应既定时,假设利率上升,货币投机需求量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上供求平衡,货币交易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而货币交易需求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会增加。
宏观课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IS-LM_Model的运用
y hr m kk
IS
LM1 LM2
y1 y2
y
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的简化图示
r% IS △r
LM1
LM2
h△r/k
y1 y2 y3 y
△m/k 货币政策效果
2.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
LM形状不变
IS陡峭,收入变 化小,为y1-y2。 IS平坦,收入变 化大,为y1-y3。
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r%
IS水平,斜率为0, 投资对利率很敏感;
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 稍微下降,投资极大提
高,国民收入增加。
LM1 LM2 IS
r0
收入增加所需货币正 好等于新增货币供给。 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y1 y2 y
古典主义极端下的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31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7.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与一般的社会投资所涉及的 领域是完全不同的。
社会投资主要集中在竞争性的、私人产品的生产领域; 政府投资则主要集中在带有较强垄断性的、公共产品的生 产领域。
政府投资的资源配置效应就是指社会资源在这两大领域、 尤其是指在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分配比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IS-LM Model的运用
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效果 三、货币政策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一、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政策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 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
2.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对经济进行调控。
本文将结合IS-LM曲线来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IS-LM模型简介IS-LM模型是一种描述宏观经济的基本模型,用来分析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IS曲线表示商品市场的平衡,LMe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平衡,两者相交点的坐标即为宏观经济的平衡点。
二、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由于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下滑等问题,我国政府积极采取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其中,减税是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减少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政府希望提高企业利润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此时,我们可以根据IS-LM模型来分析其效果。
在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通过IS曲线来展示其影响。
当政府减税时,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导致消费需求上升,使IS曲线向右移动。
随着IS曲线的右移,国内生产总值也会增加,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财政政策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减税的规模,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如果市场预期经济将来可能不稳定,减税将不能有效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消费意愿,从而减少了财政政策的效果。
三、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手段,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价格稳定。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围绕着宽松与收紧之间的平衡。
首先,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通过降低利率,央行希望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扩大经济活动。
在IS-LM模型中,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LMe曲线向右移动,降低利率,促进货币市场的平衡,并提高整体需求,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另一方面,央行也需要考虑通胀风险,特别是在经济过热时。
此时,央行可能采取收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限制货币供应量。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图21-5 总产出和利率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反应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 推动IS曲线由IS1向右位移至IS2;此时整个经济移至 点2,总产出水平增加至Y2,而利率水平升至i2。
为什么政府支出的增加或是税收的减少会使经济 从点1移动至点2,导致总产出的增加和利率水平的上 升呢?政府支出的增加会直接提高总需求水平,而税 收的减少则会增加可用于支出的收入,进而通过增加 消费支出提高总需求水平。
与此相反,自主性货币需求的降低会导致LM曲线 向右位移。因为货币需求的减少会造成货币的超额供 给,要消除超额供给的状态,需要降低利率来增加货 币需求。
图21-3 由货币需求增加引起的LM曲线的位移
当货币需求增加时,LM曲线由LM1向左位移至 LM2。这是因为,如图(6)所示,在任何给定的总 产出水平(例如,YA)上,均衡利率都会上升(从 点A到A')。
其原因在于LM曲线是垂直的,IS曲线向右位 移将利率提高到i2,导致投资支出和净出口减 少,其减少的规模足以完全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大支出的效应。换句话说,扩张性财政政策所 增加的支出被利率上升所减少的投资支出和净出 口所挤出,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并不引起总产出 增加的情况,通常称为完全挤出。
结论:从图21-6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货币需 求对利率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相对于财政政策就 越有效。
21.2 重难点导学 一、导致IS曲线位移的因素 IS曲线描述了产品市场的均衡点,即使得总产出 等于总需求的总产出和利率的组合。只要那些与利率 水平无关的自主性因素(独立于总产出水平)发生变 动,IS曲线就会发生位移。(利率水平发生变动时, 均衡总产出只会沿着IS曲线运动。) 1.自主性消费支出的变动 自主性消费支出的增加会推动总需求曲线向上位移和 IS曲线向右位移(如图21-1所示)。 自主性消费支出减少的过程正好与此相反,对任一给 定的利率水平,总需求曲线向下位移,均衡总产出水 平下降,IS曲线向左位移。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LM曲线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的综合运用
2010-122010-12-31
26
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政策混合 1 2 3 4 产出 利率 升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 确 定 上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
少 不确定 降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不 确 定 下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增
第五章 财政政策、货币政 策的效果与IS-LM模型 策的效果与IS-LM模型
2010-122010-12-31
1
问题缘起:IS-LM曲线均衡及其性质 问题缘起:IS-LM曲线均衡及其性质
• IS-LM交叉点是唯一稳定的均衡点; • 该均衡点可能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 基本原因:工资刚性 • 总需求不足 • 均衡点的非充分就业性质为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需求环境。
rm
IS B A
C LM
Y
2010-122010-12-31 21
2、货币主义部分(古典主义情况)
• C部分LM曲线完全无弹性, • 这是因为虽然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降低利率,但由于 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小, • 投机性货币需求几乎不会增加, • 持有货币仅是为了 交易的需求。 • 货币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 这正是货币主义的观点。
2010-122010-12-31
12
3、在LM曲线的正常变化范围(k/h) 、在LM曲线的正常变化范围(k/h)
• 在给定的IS曲线条件下: • a)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大, 对产出水平的影响越小; • b)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小, 对产出水平的影响越大; • 结论: 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小; 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产出影响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比较(以扩张性政策为例)
作用路径及结论:
1. 财政政策(以政府支出增加为例):
效应1:
政府支出增加( ) 总需求增加( ) 国民收入增加( )
效应2:
政府支出增加( ) IS曲线右移( ) 利率上升( ) 投资减少( ) 总需求减少( ) 国民收入减少( )
因此我们有结论:
因此我们有结论:
要使货币政策效果明显,则有两点是很关键的:
(1) LM曲线右移时如果能使利率下降很多,那么它就使投资增加较多,从而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较多,而LM曲线较为陡峭(也即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曲线的斜率 较大)时就可以达到这一要求,这其实也就要求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h较小,从而也就是要求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不是很灵敏,而利率对货币投机需求变动却较为灵敏。
(2) 利率的下降能够对投资产生较大程度的刺激作用,而当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较大(也即IS曲线的斜率较小,也即IS曲线较为平坦)时就会达到这一要求,这其实也就是要求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为灵敏。
而如果将上述两种情形推到极端化,则即为所谓的古典主义极端情况
要使财政政策的效果明显,则必须使效应2减弱(也即使挤出效应降低),而要使效应2减弱,关键有两点:
(1) IS曲线右移时使利率上升不大,而当LM曲线比较平坦(也即LM曲线的斜率 较小)时就可以达到这一要求,也即要求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h较大,从而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灵敏,而利率对投机需求变动的反应不是很灵敏。
(2) 利率上升对投资影响较小,而当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较小(也即IS曲线的斜率较大,也即IS曲线较为陡峭)时就可以达到这一要求,这其实也就是要求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不是很灵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一、政策选择
当均衡的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为了使总需求增加, 决策者可以作出这样的选择: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通 过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动;或者是两者的结合。现在哪一种 政策更有利涉及到许多因素。 从IS——LM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均 衡收入和利率有不同的影响,如表所示。 政 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均衡收入 增 加 增 加 均衡利率 提 高 下 降
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⑴过量的货币追逐有限的金融资产, 导致资产价格例如房地产、股市、资源 类商品快速上升和收益率的持续下降, 即所谓的资产泡沫; • ⑵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 蓄增加迅速,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 贷款速度; • ⑶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 长率超过GDP增长率。 •
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总之,IS——LM模型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分析与运用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但这种分析更多 的是理论上的,在实际中如何操作还有许多因素要加 以考虑。比如,在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时,要 考虑到一个经济中投资的利率弹性的大小。如果投资 决策基本上由私人所作出,投资的利率弹性大,则这 种货币政策的作用就大。相反,如果投资决策基本上 由政府所作出,由其它政治或经济因素决定,而投资 的利率弹性十分小,那么,这种货币政策的作用就甚 微。这种情况下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不 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由于货币供给量增加而 导致通货膨胀。此外,这里的分析还没有涉及到总供 给、价格、对外经济关系等因素,因而只是一种短期 静态分析。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
从IS——LM模型来看,货币政策的效应是指货币供给量变动 使LM曲线移动对于收入变化的影响。显然,这种影响的大小同 样与IS、LM曲线的弹性有关。 在LM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曲线的弹性越大,即IS曲线越平 坦,LM曲线的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 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越大,从而货币政策的效应也就越大;反 之,IS曲线的弹性越小,即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的移动对国 民收入的影响越小,从而货币政策的效应也就越小。这是因为 ,IS曲线的弹性越大,表明投资对利率敏感程度越大,这样, 当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量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 会增加较多,从而使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增加;反之,IS曲线的 弹性越小,表明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小,这样,当LM 曲线由于货币供给量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会增 加较少,从而只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少的增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一、 财政政策效果
1.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政府财政收支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那么,一定的政府财政收支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水 平变动多少呢?这就是我们要分析的财政政策效果。 国民收入水平变动越大,说明财政政策效果越强;国 民收入水平变动越小,说明财政政策效果越弱。在前 面学习的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的变化可以通过IS曲 线的移动反映出来。
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 果就越小;反之,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 大,如图5-5所示。
2.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LM曲线越陡峭,IS曲线越平坦, 货币政策效果越大,而财政政策效果越小。与凯恩斯极端 情况相反,如果水平的IS曲线和垂直的LM曲线相交,则 就出现了所谓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如图5-6所示。
因此可以用IS曲线在IS-LM模型中的移动来说明财 政政策效果的强弱。
现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来说明财政政策的效果。 虽然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增加国民收入,但是政策效果 的大小却因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的不同而不同。
当LM曲线的斜率一定时,IS曲线越平坦,即IS曲 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既定的财政政策引起的国民收 入变动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IS曲线越陡峭,即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既定的财政政策引起的国民 收入变动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如图5-1所示。
谢谢观看
因此,货币政策效果的强弱就可以用既定斜率的LM 曲线在横轴上移动距离的大小来衡量。从IS和LM图形看, 这种距离的大小同样也是取决于IS曲线的斜率和LM曲线 的斜率。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的移 动对国民收入水平变动的影响就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就 越强;反之,若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的移动对国民收 入水平变动的影响就越小,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就越弱,如 图5-4所示。
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试用IS -LM 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答:(1)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一般而言,考察一国宏观经济活动水平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该国的国民收入。
从IS -LM 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政府收支变动(包括变动税率、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 曲线移动,从而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显然,从IS 和LM 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 曲线和LM 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2) 在LM 曲线不变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 曲线越平缓,则IS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在IS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 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
LM 斜率越大,即LM 曲线越陡,则移动IS 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 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下面用IS -LM 模型来分析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
①LM 曲线不变,IS 曲线变动。
在图4—6(a)、(b)中,假定LM 曲线完全相同,并且起初的均衡收入0Y 和利率0r 也完全相同,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现在假定是增加一笔支出ΔG ,则会使IS 曲线右移到1IS ,右移的距离是2EE ,2EE 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即2EE =G K ΔG 。
在图形上就是指收入应从0Y 增加至3Y ,0Y 3Y =G K ΔG 。
但实际上收入不可能增加到3Y ,因为IS 曲线向右上移动时;货币供给没有变化(即LM 曲线不动)。
因此,无论是图4—6(a)还是图4—6(b),均衡利率都上升了,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
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处于1E ,收入不可能从0Y 增加到3Y ,而只能分别增加到1Y 和2Y 。
西方经济学电大作业5题目及答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西方经济学电大作业1题目及答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
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ISLM模型的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 三、一个关键概念——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一)形成 (二)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 四、问题的延伸——IS曲线的中国特色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
• 二、极端情形:神化财政政策效果,凯恩 斯极端 • (一)条件:IS曲线陡峭至极——垂直 (d=0)
LM曲线平缓至极——水平(h=∞) (二)结论: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 无效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利率 反应不灵敏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服萧条、 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货币政策效果很小, 水平的LM和垂直的IS模型只是把凯恩斯这一看 法推到了极端,因此,凯恩斯主义者也被称为 财政主义者。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一般分析 •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简单凯恩
斯模型的产品市场中,由于利率不变,通过乘数的作用可 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但事实是,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两个市场的情况下,政府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导致对货币交易 需求的增加,由于货币供给不变(LM未变),因而只能 减少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就要求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 抑制了私人投资(即“挤出效应”问题),进而抑制了收 入的增加。即:
• 财政政策:
税收、政府支出影响消费与投资,进而影响国民 收入 1、扩张性政策:t↓,g↑,tr↑→y↑ 2、紧缩性政策:t↑、g↓、tr↓,导致y下降
• 货币政策:M→r→C、i→y
1、扩张性政策:M↑→ r↓→C↑,I↑→y↑ 2、紧缩性政策:M↓→ r↑→C↓,I↓→y↓
4.2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P514
M0 k r y P h h
LM斜率大(陡峭) h小,即货币需求对利率 r变动反应不敏感 或这样理解:根据 h
IS和LM曲线的陡峭程度是如何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6.IS和LM曲线的陡峭程度是如何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指政策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1)财政政策的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反之,LM曲线越陡,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为水平,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
(2)货币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则,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 ,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
当IS水平,LM垂直时,即为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边际持币倾向k大,挤出效应大;
•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大,挤出效应 小。
05.06.2020
15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
一 货币政策作用的描述
• 货币政策是中央货币当局通过利率或改变货币供应量 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
2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政府改变税收和政府支出以 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 的政策。如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 性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运用收支政策使IS曲 线变动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实际效果的大小。
05.06.2020
3
一、财政支出政策:直观分析
• 改变G,如:有ΔG;
• 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利率较高,投机性 货币需求较小,货币政策作用较为显著。
• 所以,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应实行不同 的货币政策。
05.06.2020
25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的综合运用
05.06.2020
26
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政策混合
产出 利率
1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 确 定 上 升
10
2、在LM曲线的货币主义情形
• LM曲线的斜率k/h无穷大,财政政策对产量
没有影响,仅仅影响利率。
rm
LM
充分就业
IS2 IS1
Y
05.06.2020
11
原因
• LM曲线垂直,说明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 零时,如果政府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 的交易需求增加,必然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减 少,较小的或为零的利率弹性,必然会极大地 抬高利率,反过来冲减投资,直到所减少的民 间投资与政府所筹措的资源完全相等。
• 流动性陷阱; • 货币主义部分; • 弹性变化部分(一般情况)。 • 下面考察LM曲线的不同情况,对财政政策
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05.06.2020
8
1、LM曲线:凯恩斯主义情形
• 流动性陷阱:利率被钉在较低的水平 • 财政政策对利率没有影响,没有挤出效应,
对产量具有最大效应。此时经济主要处于萧 条时期,收入和利率较低。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 少 不确定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不 确 定 下 降
4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增 加 不确定
05.06.2020
27
二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斟酌使用
• 含义: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 采取不同类型的财政措施和货币政策,使之接近 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rm IS1 IS2 LM
流动性陷阱
Y
05.06.2020
9
原因
• 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利率极低,货 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变成无穷大,对任何来 自货币供给的冲击都不足以改变利率。
• 所以,虽然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总需求 和产出水平,但并不会显著地改变利率(h 太大),因而,不存在挤出效应。
05.06.2020
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产出影响大。
05.06.2020
13
4、挤出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 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的增加 通常会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
• 在一个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扩张性财政政 策挤出效应是部分的。
05.06.2020
14
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两条线四个参数。
• 支出乘数(边际消费2020/6/5倾向)大,挤 出效应大
• 当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 税率、增加支出或货币供给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 求。反之,经济高涨时,政府应增加税收、削减 开支或紧缩银根以抑制总需求。这种交替使用的 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逆风向斟酌使 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也称为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 择的“需求管理”,或补偿性财政政策。
第五章 财政政策、货币政 策的效果与IS-LM模型
05.06.2020
1
问题缘起:IS-LM曲线均衡及其性质
• IS-LM交叉点是唯一稳定的均衡点;
• 该均衡点可能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 基本原因:工资刚性
•
总需求不足
• 均衡点的非充分就业性质为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需求环境。
05.06.2020
Y
05.06.2020
22
3、正常变化部分
• LM曲线越平坦,货币
政策对利率影响很小, 产出效应也就很小,投 rm
LM3 LM4
机性货币需求增加较快。 • 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
策的产出效应越大,投机 性货币需求增长较慢。
LM1 LM2
IS
Y
05.06.2020
23
4、货币政策效果的度量:货币政策乘数
利率的变化非常敏感,这将会导 rm 致投资和国民收入巨额增加,
LM1 LM2
使得交易货币需求趋于无穷,
IS
但这是不可能的。 Y
05.06.2020
17
2、IS为垂直线:
• 货币政策不能影响产出,仅仅影响利率
• 原因:IS曲线陡峭,表示 投资的利率弹性较小,即 rm
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
LM1 IS
LM2
低,货币供应量增加后,
利率即使较低,投资也不会增加。
Y
05.06.2020
18
3、IS的斜率:一般情况
• 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都有影响,但影响的幅度要
小于 LM 的移动量。
• 机制: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利率降低,投资和投机
性投机性货币需求都将增加。 rm
• 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小了货币
LM1
政策的效率。
05.06.2020
28
三 凯恩斯主义的辉煌
•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为凯 恩斯主义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 确立了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学术上的支 配地位。
• 无怪乎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宣传,经济波动已成 为历史,经济从此进入无经济周期的时代。
• 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和滞胀,给凯恩斯主义带 来了毁灭性打击,如何修补凯恩斯主义的漏洞, 这需要AD-AS模型进行更完整的分析。
• 对于给定的LM曲线,图形直观表明: • 1、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产量影响越小; • 2、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产量影响越大;
rm
LM IS2 IS1
IS4 Y
05.06.2020
6
财政政策效率的解释
• IS曲线的斜率(1-b)/d由投资的利率系数和边 际消费倾向决定,若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或 边际消费倾向也越大,则IS曲线越平坦。
• 货币政策效果是指改变货币
增加M减少M
供应量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 rm 响大小。
• 货币政策效果同样取决于IS曲
线和LM曲线的斜率。
Y
05.06.2020
16
二 IS曲线的斜率与货币政策的效率
• 1、IS为水平线:利率保持不变,扩张性货币政策不 会对货币产生“投机效应”,效果最好。
原因:货币供应量增加,如果利率下降,由于投资对
• 若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系数d越大,由于投资 是利率的减函数,相应地减掉的投资就越多, 挤出效应越大。
• 消费倾向越大,漏掉的也越多,挤出效应越 大。
• 结论:挤出效应是考量政府财政政策的重要 基准。
05.06.2020
7
三、LM曲线的斜率与财政政策的效率
• LM曲线的斜率是k/h,依据斜率的不同,分 为三个典型的情况讨论:
05.06.2020
29
• 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05.06.2020
12
3、在LM曲线的正常变化范围(k/h)
• 在给定的IS曲线条件下: • a)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大,
对产出水平的影响越小; • b)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小,
对产出水平的影响越大; • 结论: 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小;
LM2
• 可称为投机效应。
IS
凯恩斯认为应消灭食利阶层。 Y
05.06.2020
19
三 LM曲线的斜率与货币政 策的效率
05.06.2020
20
A部分: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
• LM曲线具有完全弹性:流动性陷阱部分
该部分增加货币供给并不改变利率水平,
LM水平位置不变,均衡国民收入不变,
这正是凯恩斯的政策主张,货币 政策相对不重要,唯有财政政策导致总需求增加和国民收入
增加,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增加,r
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总
IS´ LM IS g
需求减少,均衡国民收入只能 r1 增加到y´,y´y1为挤出的国民收 r0
E´
E
E´´
入 ,挤出的大小 为y´y1 。
y0 y´ y1 y
05.06.2020
5
二、 IS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的效率
由三部门IS曲线和LM曲线的表达式,解出y后,对 M进行微分即可得到结果.
表达式为:
dY dM
1 [1b(1t)]
d
k
h
05.06.2020
24
货币政策的基本结论
• 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GNP缺口较大时, 收入、利率较低,失业较多,投机性货币 需求的利率的敏感性较大,LM曲线平缓, 货币政策较小或失效;
• IS曲线平移的距离为:[1/(1-b)]×ΔG
均衡产量的移动小
rm
LM
于此距离。
• 原因在于因利率提高
IS2
挤掉了一部分投资。
IS1 Y
05.06.2020
4
挤出效应:涵义及图形分析